环境生物学复习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级医学生物技术方向《环境生物学》复习资料2011年6月

环境生物学概念: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生物与人为受损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1、环境污染概念:人类活动向自然投入的废弃物超过自然系统自净能力,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组分和功能变化,对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生存发展不利的现象。

2、废弃物包括:主要包括城市垃圾、工业和城市建筑工程排出的废渣及少量废水。

3、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大气物质对近地气层的增温作用,即大气中CO2等增温物质的吸热和隔热功能使地面和近地气层以长波辐射形式向宇宙空间散热减少并吸收和积累太阳辐射,从而使地球大气增温。

4、行为毒性(Behavioral Toxicity):指一种污染物或其他因素(如温度、光照、辐射)使得动物一种行为超过正常变化的范围。动物的许多行为都是先天的本能行为加上后天的学习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动物有许多神经通路或有改变联系的途径,学习能强化、选择、改变其本能行为,从而对不同的环境做出相应的反应。

5、联合作用(Combined Effect)的概念: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污染物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综合生物学效应。联合作用的类型:相加作用(Additive Effect):污染物的总作用强度等于其各个成分单独作用强度的总和。协同作用(Synergistic Effect):污染物的总作用强度大于其各个成分单独作用强度的总和。独立作用(Independent Effect)各污染物对机体的侵入途径、方式、作用部位、产生毒作用的机理各不相同,因此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彼此无关。拮抗作用(Antagonistic Effect):污染物的总作用强度小于其中任何一种成分的单独作用强度。

6、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指利用生物将土壤、地表及地下水或海洋中的危险性污染物现场去除或降解的工程技术系统。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生物修复。

7、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静止水体受到含氮、磷元素的废水污染后,水中植物异常增长、死亡、分解,大量消耗溶解氧,终致其耗竭,水体受无氧酵解产物影响而水质极度恶化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河流湖泊中出现称为水华,在海洋中出现称为赤潮。

8、生物入侵(biological invasion):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有人称之为“生物污染”。生物入侵的主要传播渠道有四种:主动引进、无意带入、自然传播和基因交流。

9、BOD5:生化需氧量BOD。0℃条件下,微生物5天好氧分解有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mg/L)。小于1mg/L表示水体清洁;大于3-4mg/L表示受到有机物的污染。

10、化学需氧量COD: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氧化剂的消耗量,以氧的毫克/升来表示。反映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测定化学需氧量常用的方法有KMnO4和K2Cr2O7法。

11、环境激素Environmental Endocrine:p87页。即任何非动物或人体内产生而且会干扰人类或动物内分泌系统运作的化合物。指具有动物和人体激素的活性,能干扰和破坏野生动物繁殖障碍、诱发人类重大疾病的天然物质或人工合成物质。也叫做外源性雌激素或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12、食物链概念:生活在同一环境下的生物,彼此之间不是以其他生物为食,便是为其他生物所食,这种藉食性关系而直接串联起来的一组生物,便称为食物链。

13、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①传染病: 微生物因素;②职业病: 生产环境;③公害病: 生活环境;④食物中毒没有地方病。

14、胁迫环境:自然条件下环境要素(生态因子)偏离正常状态而不利于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受损环境可理解为胁迫环境。

15、简述环境污染的特点?(1)环境污染概念:人类活动向自然投入的废弃物超过自然系统自净能力,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组分和功能变化,对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生存发展不利的现象。(2)环境污染包括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污染,或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还可分为局部污染、区域污染、全球污染或农村污染、城市污染等。(3)环境污染损害具有:复杂性:环境污染的污染源来自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潜伏性:环境损害一般具有很长的潜伏期,这是因为环境本身具有消化人类废弃物的机制,但环境的这种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某种污染物的排放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会导致损害的发生。持续性:环境损害常常透过广大的空间和长久的时间,经过多种因素的复合积累后才形成,因此而造成的损害是持续不断的。同时,由于受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对一些污染损害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因此,环境污染损害并不因为污染物的停止排放而立即消除,具有持续性。广泛性:环境污染损害的广泛性表现在:一是受害地域的广泛性,比如海洋污染往往涉及周边的数个国家;二是受害对象的广泛性,环境污染的受害对象包括全人类及其生存的环境;三是受害利益的广泛性,环境污染往往同时侵害人们的生命健康权、休息权、财产权等等。

16、了解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排泄途径有何意义?答:污染物在生物体内主要有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生物转运主要有:被动转运、特殊转运、胞饮作用、呼吸系统吸收、消化系统吸收、皮肤吸收、植物吸收。生物转化主要有:相一和相二反应。排泄:机体分泌物或分解代谢产物后导致污染物在体内含量降低的过程。意义:帮助了解污染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可能产生的生物作用,检测排泄物样品,帮助了解污染物在机体内的负荷情况,以及做出生物监测。

17、简述生物浓缩、积累、放大的联系和区别。

生物浓缩作用:指生物机体通过对环境中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的浓缩,使这种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生物蓄积作用:指同一生物个体在其整个代谢活跃期中的不同阶段,机体内来自环境的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的浓缩系数不断增加的现象;

生物放大作用:指在同一食物链上,高位营养级生物机体内来自环境的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的浓缩系数比低位营养级生物增加的现象。

联系:污染物在三种效应中浓度在增加。

区别:1、浓缩是生物与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的比较。C生物体内》C环境2、积累是生物中以前的污染物与现在体内的污染物浓度的比较。C前《C现3、放大是不同生物生物个体低营养级生物污染物浓度与高营养级生物中污染物浓度的比较。C高》C低。

18、简述生物靶器官、效应器官、蓄积器官的区别。

(1)靶器官:污染物被吸收后可随血流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但其直接发挥毒作用的部位往往只限于一个或几个组织器官,这样的组织器官称为靶器官

(2)效应器官:污染物作用于靶器官后,其毒作用直接由靶器官表现出来,则此靶器官是效应器官。

(3)蓄积器官:蓄积器官是毒物在体内的蓄积部位。毒物在蓄积器官内的浓度高于其他器官,但对蓄积器官并不一定显示毒作用。

19、微生物的哪些特点使其在环境污染处理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微生物个体微小,比表面积大,代谢速率大;(2)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代谢类型多样;(3)微生物具有多种降解酶;(4)微生物繁殖快,易变异,适应性强;(5)微生物具有巨大的降解能力;(6)共代谢作用。

20、何为大肠菌群?为何用其作为水质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大肠菌群:一群需氧和兼性厌氧的、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状细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