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选择理论介绍

合集下载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参考《浅谈公共选择理论及其实证分析意义》 当代经济(下半月 下半月) 参考《浅谈公共选择理论及其实证分析意义》廖荣碧 ,当代经济 下半月 第1期 期
结束
凯恩斯主义理论观点
福利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都认为: 福利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都认为:
市场机制并不象古典经济学所说的那样,是一架运转良好、 市场机制并不象古典经济学所说的那样,是一架运转良好、 能够自动调节的机器,市场的解决办法并不总是最优的。 能够自动调节的机器,市场的解决办法并不总是最优的。 政府(或集体)干预应该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政府(或集体)干预应该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这些缺陷是 传统的完全竞争模型的假设和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造成的。( 。(如 传统的完全竞争模型的假设和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如 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 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信息不完全以及规模经济的存在和出 完全竞争模型并没有把这些情况纳入它的分析框架。) 现,完全竞争模型并没有把这些情况纳入它的分析框架。) 因此,他们提出国家应当更多地担负起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因此,他们提出国家应当更多地担负起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使社会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的责任。 使社会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的责任。
政治学和经济学分成“两张皮” 政治学和经济学分成“两张皮”,政府干预是否能增进社 会的福利?人们开始重新评价国家干预政策, 会的福利?人们开始重新评价国家干预政策,并沿用古典经济学的 传统,将经济分析引入政治制度。 传统,将经济分析引入政治制度。
20世纪 年代,国家干预产生了一系列“后遗症”: 世纪60年代 国家干预产生了一系列“后遗症” 世纪 年代,
布坎南的主要理论
总结: 总结:
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 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强烈反对凯恩斯 的国家干预政策,积极主张经济自由 经济自由。 的国家干预政策,积极主张经济自由。认为必须抛弃 对政府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尽量发挥市场的功能, 对政府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尽量发挥市场的功能,只 有当市场调节要比政府干预花费更大代价时, 有当市场调节要比政府干预花费更大代价时,才引入 政府干预。 政府干预。

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名词解释

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名词解释

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名词解释公共选择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它探讨了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如何影响经济的演变和结果。

公共选择理论强调了个体行为对集体决策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和限制。

一、公共选择在公共选择理论中,公共选择指的是一个由个体参与的集体决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可以通过投票、集会以及其他方式表达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偏好。

这些集体决策可能包括制定税收政策、公共支出、监管措施等。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础假设是个体在进行决策时会考虑自己的利益,并通过投票来追求这种利益。

二、理性选择理性选择是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个体在做出决策时根据自己的利益来选择最优的行动。

根据理性选择理论,个体会根据他们对政策后果的评估来投票或参与决策。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会考虑预期效用、机会成本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

理性选择假设认为个体会追求最大化自己的效用,而不是无条件地追求集体福利。

三、集体行动公共选择理论还研究了个体的集体行动对于决策结果的影响。

集体行动指的是个体通过组织、联盟或团体来实现共同的目标。

集体行动可以通过游说、示威、利益集团等形式来实现。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个体通过集体行动可以增加他们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改变政策制定的结果。

四、政策外部性在公共选择理论中,政策外部性是指政府决策对除决策参与者以外的其他个体或群体产生的影响。

政策外部性可以是正向的,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增长,也可以是负向的,如环境污染对当地居民健康的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策外部性是决策制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需要通过合理的机制来内化外部性的影响。

五、公共选择的挑战公共选择理论也面临一些挑战和批评。

其中一个主要挑战是信息不对称问题。

个体之间可能存在信息的差异,导致集体决策的结果可能受到信息的扭曲。

另一个挑战是公共选择过程中的利益集团和激励问题。

一些特定利益集团可能会通过游说和影响策划实现特定的利益,而不一定符合整体利益。

公共经济学第4章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经济学第4章公共选择理论
特点
公共选择理论强调个人主义方法论,认为个体在经济和政治领域中的行为都是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 最大化。同时,它关注政治市场的竞争性和民主性,以及政府失灵和利益集团对政策制定的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的重要性
揭示政府失灵
公共选择理论揭示了政府在提供 公共物品和服务时可能存在的低 效、浪费和滥用权力等问题,为 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是指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时出现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情况。政府失灵的原因包括政府机构和官员的自利 性、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分配和外部性问题等方面出现的无效率和不平衡的情况。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垄断、不完全 竞争、外部性、公共物品等。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01
02
03
公共选择理论在公共部门人力资 源管理中强调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通过建立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 机制,提高公共部门的人才素质 和服务水平。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公共部门人力 资源管理应注重员工的激励和约 束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和创造力。
公共选择理论提倡建立员工绩效 评估机制,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 行科学评估和反馈,以提高工作 效率和服务质量。
02 对政策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的有效实
施。
建立政策调整和修正机制
03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修正政策,确保政策的持续
性和有效性。
05 公共选择理论案例研究
案例一:某城市垃圾处理政策制定过程
背景
某城市面临垃圾处理问题,需要制定相关政 策。
公共选择理论应用
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官员、利益集团、居民等各 方参与者通过博弈、协商等方式,争取自身利益最 大化。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3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 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 在经济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消费者(需求者) 和厂商(供给者),在政治市场上活动的主体 是选民、利益集团(需求者)和政治家、官员 (供给者)。在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选 票来选择能给他带来最大满足的私人物品;在 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民主选票来选择能给其 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
熊彼特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关系。 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在《经济
学》教科书第16版中认为:“约瑟夫·熊彼特在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一书中开创了 公共选择理论。”
8
熊彼特之所以被冠以“公共选择理论的开 创者”,是因为他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 民主》一书中对民主的方式、民主与政治制度 的兼容性、民主政治成功的条件等问题进行过 探讨。这些问题正是公共选择理论所要研究的 问题。
14
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Erik Lindahl)提出 了公共物品理论。林达尔在1919年发表的《公 平的赋税》一文中,根据维克赛尔的自愿交易
学说,认为公共物品的生产同私人物品的生产
一样,都是社会成员通过交易各自获益的行动 的结果。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庞塔雷奥尼
(Pantaleoni)、德·维蒂(De Viti)、德·马尔
伯格森(A.Bergson)发表《福利经济学 某些方面的重新系统论述》一文,提出用一个 多元函数来表示社会福利函数,把社会福利函 数表述为社会所有个人的效用水平的函数。 1951年阿罗(K.J.Arrow)出版《社会选择 和个人价值》一书(1963年又出了修订版), 试图在任何条件下从个人偏好次序推导出社会
财政理论是关于政府税收和政府支出的理 论。税收和政府支出是政府或集体的活动,而 不是单个的个人行为。在政府的收支过程中, 消费者面对的是国家或政府,而不像在经济市 场上他面对的是企业。为此必须研究税收和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一、定义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的交叉学科,它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决策机制如何运作的理论。

“公共选择是政治上的观点,它以经济学家的工具和方法大量应用于集体或非市场决策而产生。

”(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公共选择是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或是把经济学运用于政治科学的分析”(丹尼斯·缪勒:《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研究政府决策方式的经济学和政治学。

”(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二、公共选择理论的三个要素(一)经济人假设1.人都是理性行为者,其行为的目的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2.政治领域中的人,即政治家、官员及其他国家(政府)代理人同私人经济中的人一样,都是“经济人”,均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3.政治家追求选票最大化,选民追求投票净利益最大化,执行决策的政府官员追求预算最大化。

(二)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公共选择理论的第二个基本出发点是方法论的个人主义,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从个体的角度来理解,个人是分析的基础。

社会被看作一种个人追求其自身利益的总量效果,国家被当作个人得以通过它寻求自身利益的一种机构。

集体行动是一些个人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共同行动,并承诺遵守相应的规则的活动,集体行动不过是个体利益得以实现的工具。

(三)交易的政治市场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是不同个体之间的交易。

经济学是关于契约的学科。

政治领域中的基本活动也是交易,政治是个体、团体之间出于自利动机而进行的一系列交易过程。

市场过程的交易对象是私人产品,而政治过程交易的对象是公共产品。

政治过程与市场过程一样,基础是交易行为,是利益的互换。

图表1 政治市场的三级结构---皮科克(Alan Peacock)三、市场决策与非市场(政治)决策的区别与联系四、投票理论西方民主决策机制分为直接民主决策机制和间接民主决策机制。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研究政府和公共机构如何做出决策的理论。

它将个人的决策模型应用于政府机构,以探讨政府决策的效率、公正和合理性问题。

该理论认为,政府决策往往受到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影响,而这些利益相关方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个人和群体在做出决策时是理性的,并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这种理性行为不仅仅适用于市场经济中的个体决策,也适用于政府机构和公共决策的制定过程。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决策是一个集体行为,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投票、游说等方式来影响政策制定过程。

在公共选择理论中,政府决策的效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效率指的是政府是否能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最好的决策,以实现整体的利益最大化。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决策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利益冲突等问题,导致决策效果不佳。

因此,公共选择理论提倡市场机制的引入,通过竞争和市场约束来提高决策的效率。

公共选择理论还关注政府决策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公正性指的是政策制定是否平等对待不同利益相关方,不偏袒特定人群或利益集团。

合理性指的是政策制定是否符合经济学原理和社会价值观。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机构应该通过公开、透明的过程来制定决策,避免偏见和不合理性。

在实践中,公共选择理论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框架。

它强调政府决策的经济学基础和市场机制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套制度设计的原则,以确保政府决策的效率、公正和合理性。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成果对于政府决策的改进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结起来,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理论框架,用于研究政府和公共机构如何做出决策。

该理论着重考虑个人和群体的理性行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公共选择理论强调政府决策的效率、公正和合理性,对于政府决策的改进和优化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公共选择理论主要内容

公共选择理论主要内容

公共选择理论主要内容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研究人们在公共领域做出决策的理论,它主要关注个体在群体中做出决策时的行为模式和结果。

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个体在做出决策时会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其他个体的影响。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其基本假设、决策模式以及对社会政策的启示。

首先,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个体在做出决策时会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

这意味着个体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利益来选择最合适的决策方案,而不会完全考虑到整个群体的利益。

这种自私理性的假设在公共选择理论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在一些公共事务中会出现自私行为和资源分配不公的情况。

其次,公共选择理论提出了不同的决策模式,其中最著名的是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指在一个博弈过程中,个体由于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而导致最终结果对所有人都不利的情况。

在囚徒困境中,个体会因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最终导致了不利的结果。

这一模式在公共选择理论中被广泛运用,用来解释为什么在一些公共事务中难以实现合作和共赢的局面。

最后,公共选择理论对社会政策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它提醒我们在制定公共政策时需要考虑到个体的自私理性,不能过分依赖于道德和社会责任来约束行为。

其次,公共选择理论也提醒我们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合作机制,来引导个体做出符合整体利益的决策。

只有通过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才能实现公共事务的协调和共赢。

综上所述,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理论框架,它帮助我们理解个体在公共领域中做出决策的行为模式和结果。

通过深入研究公共选择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共事务中的合作与冲突,为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指导。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对公共选择理论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首先,公共选择理论强调公共产品的特性。

公共产品是指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且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影响其他人使用的产品,例如公共道路、公共教育和国防等。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由于公共产品的特性,个体在决定是否使用公共产品时通常会出现“搭便车”行为,即个体倾向于享受公共产品的好处,而不愿意为其付出成本。

这种行为可能导致公共产品的过度使用和资源浪费,因此公共选择理论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政府干预、税收和激励机制等。

其次,公共选择理论关注集体行动的动机和机制。

在群体中,个体通常会面临是否参与集体行动的选择。

公共选择理论指出,由于集体行动所产生的成本和收益通常分散在整个群体中,个体往往会出现“自私”行为,即倾向于不参与集体行动,而希望其他人为其做出贡献。

这种行为可能导致集体行动的失败,因此公共选择理论提出了一些激励机制和组织形式,以鼓励个体参与集体行动,如奖励制度、社会规范和组织协调等。

最后,公共选择理论在政治经济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决策是由个体在群体中做出的选择决策,因此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应该关注个体的行为模式和决策机制。

公共选择理论提出了一些关于政府行为和政治机制的观点,如政府失灵、利益集团和政治激励等。

这些观点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描述人们在群体中做出决策时的行为模式的理论,其基本内容包括公共产品、集体行动、政治经济学等方面。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对于理解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模式和决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解决公共产品和集体行动中的问题提供了一些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

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决策与社会利益

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决策与社会利益

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决策与社会利益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决策与社会利益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是一种分析政府决策制定过程的经济学理论。

它旨在研究政府官员和选民在做出决策时所面临的激励和限制,以及这些决策如何影响社会利益。

本文将探讨公共选择理论对政府决策和社会利益的影响,并提供相关案例和证据支持。

1.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政府官员和选民也是理性经济人,他们在决策过程中会考虑自身的利益。

政府官员通常会追求个人政治利益,而选民则会追求自身经济利益。

这种个人利益导致政府决策往往不完全符合社会的整体利益。

2. 政府决策的激励问题政府官员在决策过程中面临激励问题,他们往往会追求自身的政治利益而不是追求最大化社会利益。

这导致政府决策的结果可能会偏离社会利益的最优解。

例如,政府官员可能会选择推动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政策,而而不是真正符合公众利益的政策。

3. 选民的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选民通常是具有有限理性的,他们无法全面了解政府决策的各个方面。

而政府官员在制定决策时则通常具有更多的信息和专业知识。

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选民在投票时无法正确评估政府决策的影响。

选民经常依赖媒体和其他信息源来获取决策信息,但这些信息往往会受到偏见和误导。

4. 政府决策的影响由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存在,政府决策可能不总是最优的,甚至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社会不公平。

政府的规模和权力增长可能引发利益集团的形成,进一步影响决策的公正性和效率。

此外,政府的干预也可能破坏市场机制,限制个人自由和经济增长。

5. 公共选择理论的实证研究许多研究都证实了公共选择理论的一些核心观点。

例如,研究发现,政府官员的决策倾向于追求个人政治利益,而与整体社会利益存在偏离。

此外,选民在投票时往往受到个人经济利益的驱使,而缺乏对政策后果的全面评估。

6. 案例分析:政府决策的限制一些具体的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公共选择理论对政府决策和社会利益的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分析

公共选择理论分析

公共选择理论分析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应用于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分析方法,旨在研究个体在公共事务中做出决策时的行为模式和动机。

本文将对公共选择理论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局限性。

一、公共选择理论概述公共选择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坎南和戈登·图洛克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其核心观点是,个体在面对公共事务决策时,会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进行选择。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前提假设1. 个体理性:公共选择理论基于个体理性的假设,认为个体在做出决策时,会根据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进行选择。

2. 信息不完全:个体在做出决策时,无法完全了解其他个体的信息和意愿,只能通过自身经验和观察作出判断。

3. 利益多元化:个体在公共事务中的利益多种多样,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和分歧。

三、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方法1. 投票理论:公共选择理论通过研究投票行为来分析个体在公共事务中的选择。

根据投票结果,可以揭示不同个体的利益和意愿,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2. 制度设计:公共选择理论认为,通过制度设计和规则制定,可以促使个体在公共事务中做出理性的选择。

例如,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措施,可以减少腐败行为。

3. 成本效益分析:公共选择理论还强调了成本效益分析的重要性。

政策制定者应该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到其成本和效益,以使公共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四、公共选择理论的意义1. 解释政治决策:公共选择理论提供了一种解释政治决策的方法,帮助我们了解个体在公共事务中是如何做出选择的,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2. 提高政策效果:公共选择理论强调了效益和成本的权衡,鼓励制定高效的政策。

通过对公共事务进行分析,政策制定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的利益和需求,从而提高政策的适用性和执行效果。

3. 预测政策结果:公共选择理论可以用来预测公共政策的结果。

通过分析个体的行为模式和动机,可以预测不同政策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研究的是个人在公共事务中做出决策时的行为模式和结果。

本文将从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假设、实践应用等方面对公共选择理论进行探讨。

一、基本概念公共选择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鲍茨和达克索特·布哈南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它是对个人在政治和公共事务中的决策行为进行经济学分析的一种方法。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个人在做出公共事务决策时,并不是为了追求整体福利最大化,而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通过投票、游说、政治交易等手段来实现自身目标。

二、主要假设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基于以下主要假设:1.个人是理性的:个人在做出决策时,会根据自身利益进行权衡和选择。

2.个人是自私的:个人在公共事务中的决策行为主要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

3.信息是有限的:个人往往无法获取到完整准确的信息,导致决策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和局限性。

4.机会成本:个人在做出决策时,需要考虑选择某种方案所放弃的其他方案所带来的机会成本。

三、实践应用公共选择理论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以政府决策、选举制度和公共政策为例,说明公共选择理论在这些领域的应用。

1.政府决策: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决策往往是受到政治利益驱动的。

政府官员在做出决策时,会考虑自身的选民和支持者的需求,以及可能带来的政治声誉和选举前景。

因此,政府决策往往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并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和不公平现象。

2.选举制度:公共选择理论指出,选举制度的设计会影响选民的行为和政治结果。

不同的选举制度可能导致不同的决策结果,也会对政治体制和政党竞争产生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为选举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3.公共政策: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往往受到政府官员和利益集团的影响。

政府官员在制定政策时会考虑自身的利益以及与特定利益集团的关联,导致政策制定的结果可能偏向于某些特定群体,而忽视其他群体的利益。

总结:公共选择理论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用于分析个人在公共事务中的决策行为和政治的运作。

公共选择理论名词解释

公共选择理论名词解释

公共选择理论名词解释公共选择理论是指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中,通过理性行为者的选择来研究公共部门决策和公共政策的理论框架。

这一理论主要由来自美国的经济学家詹姆斯·M·布坎南和戈登·图洛克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提出和发展。

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公共决策和政策不是基于一方单独决策者或政府的意志,而是通过多个个体之间的互动和选择形成的结果。

理性的个体在公共决策中,会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目标,通过权衡利弊、考虑成本和收益等因素来做出选择。

在公共选择理论中,个体的理性行为受到了一系列假设的限制和影响。

其中最主要的是“自利的个体”假设,即个体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此外,公共选择理论也考虑到了个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其对个体选择的影响以及利益冲突等因素。

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和公共决策者在制定政策和决策时,需要考虑不同个体的影响和利益,并通过协商、讨论和投票等过程来达成共识。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通过有限的信息和有限的资源来做出选择,并通过参与决策的机制来影响最终的政策结果。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领域涵盖了政府运作、公共部门组织、选举、行政决策、利益集团等多个方面。

它提供了一种理论工具和框架,帮助解释和理解公共决策中的政治现象、政府行为和社会福利等问题。

然而,公共选择理论也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

例如,它假设个体是完全理性的,且个体之间的利益完全独立和互不影响,忽视了社会和文化背景对个体选择的影响。

此外,公共选择理论也面临着实证研究的复杂性和方法上的挑战。

总之,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理解公共部门决策和政策制定的理论框架。

它通过分析个体之间的互动和选择,解释了公共决策的形成和影响过程。

公共选择理论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政策制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也需要在实践中考虑到现实情况和背景的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指研究政治经济学领域中公共事务的决策与分配问题的一种分析框架。

该理论探讨了在集体决策过程中个体如何做出选择,并如何影响政策结果的问题。

本文将从历史渊源、基本原理和应用方面对公共选择理论进行探讨。

一、历史渊源公共选择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由詹姆斯·麦基(James Buchanan)和戴维·美勒(Gordon Tullock)等人提出。

其理论基础为个体理性选择理论,认为人们在面对选择时会考虑个人利益,追求最大化效用。

二、基本原理1. 个人理性行为:公共选择理论将个体视为理性行为者,在集体决策中注重个体的自私和有限理性。

2. 利益最大化:个体在公共选择中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通过对利益的权衡和交换来做出决策。

3. 政府失灵: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在决策中也会受到利益驱动,存在各种局限和失灵,如信息不对称、选民困境等。

4. 公共财政:公共选择理论关注政府的财政决策,认为政府的支出和收入分配会受到个体利益和政治力量的影响。

三、应用方面1. 选民行为:公共选择理论探讨了选民如何决策的问题。

个体会在选举中考虑个人利益,根据对政策的期望、候选人的承诺和政治信念来投票。

2. 政策制定:公共选择理论研究了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集体决策机制。

个体的利益和影响力会塑造政策的结果,而政治角力和利益博弈决定了最终决策的形成。

3. 政府失灵:公共选择理论指出政府在决策中可能存在失灵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政府官员受到个体利益的影响,可能偏离社会最优解,产生政策失灵。

4. 公共财政与税收:公共选择理论研究了政府的财政行为和税收政策。

个体的利益和影响力会影响政府的支出和收入分配,而政治力量和政策竞争塑造了财政决策的结果。

综上所述,公共选择理论是研究公共事务决策的理论框架,注重个体的理性选择和利益驱动。

该理论通过分析个体行为对政策结果的影响,揭示了政府决策中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在实践中,公共选择理论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思考和分析的理论工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改进公共事务的决策与分配问题。

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

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

经济学中的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独具特色的经济学学科,其研究的核心是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以及公共政策的决策过程。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政府行为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由个体选择组成的集合体,政府的行为也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理论框架和实践应用。

一、基本概念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概念来源于1960年代的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坎南和戈登·塔洛克的研究成果。

他们认为个体的行为不仅受到市场机制的驱动,也会受到政府决策的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应用于政府的决策过程,并将政府视为一个由个体选择过程组成的集合体。

二、历史渊源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源于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的质疑。

传统政治经济学认为政府代表公众利益,具有无私的行为,而公共选择理论则认为政府行为是个体利益的结果。

布坎南和塔洛克等经济学家的研究为公共选择理论奠定了基础,并在后续的研究中不断深化和完善。

三、理论框架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框架包括了集体行动、政策外部性、政府失灵和公共选择机制等相关概念。

集体行动指的是个体决策对整个集体产生的影响;政策外部性指的是政府行为对其他个体或集体产生的影响;政府失灵指的是政府行为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情况;公共选择机制是一种通过个体之间的博弈和权衡来制定政策的机制四、实践应用公共选择理论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税收政策制定中,政府需要考虑到个体的利益诉求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通过分析不同税收政策对个体和整体福利的影响,制定最优的税收政策。

此外,公共选择理论也可以应用于环境政策、贸易政策以及公共支出等领域。

综上所述,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重要的经济学学科,它认为政府行为是个体选择过程的结果,通过分析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和公共政策决策过程,揭示政府行为的经济原理和影响因素。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不仅对于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也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公共选择理论主要内容

公共选择理论主要内容

公共选择理论主要内容
公共选择理论是指在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中,研究个体在集体决策中的行
为和选择的理论。

它主要关注个体在公共事务中的选择行为,以及这些选择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理性选择、集体行动、政府干预等方面。

首先,公共选择理论强调理性选择。

理性选择是指个体在面对不同选择时,会
根据自身利益和偏好做出最优决策。

在公共事务中,个体会根据自身的利益和价值观进行选择,以最大化个人利益。

这种理性选择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其次,公共选择理论关注集体行动。

在公共事务中,个体的选择和行为会对整
个社会产生影响。

当个体面对共同利益或共同问题时,他们可能会进行集体行动,以实现共同的利益或解决共同的问题。

集体行动的结果往往取决于个体的选择和行为,因此公共选择理论强调了个体在集体决策中的作用和影响。

此外,公共选择理论还涉及政府干预。

在现实社会中,政府往往会对公共事务
进行干预和管理,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了政府的决策行为,以及政府对个体选择和行为的影响。

政府的干预可能会改变个体的选择和行为,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综上所述,公共选择理论主要关注个体在公共事务中的选择行为,以及这些选
择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它强调了理性选择、集体行动和政府干预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和集体在公共事务中的行为和选择,为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引言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经济学理论,用来分析和解释在政府决策中人们的行为和决策方式。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行为也是由个人理性选择所决定的,旨在解释政府失灵以及通过经济激励措施优化公共政策的可能性。

理论基础1.个体理性选择: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个体在政府决策中也像在市场中一样作出理性的选择。

个体会根据个人的利益和期望来评估政府提供的不同政策选项,并选择对个人利益最有利的选项。

2.理性忽视:公共选择理论指出,个体在政府决策中更关注直接影响个人利益的因素,而忽视了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这种理性忽视可能导致政府决策的偏离理想状态。

3.政府行为的经济激励: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由于政府官员也是个体,他们的行为受到经济激励的影响。

政府官员会根据自身的个人利益来选择决策,比如争取选票、提升政治地位等,而不一定是为了实现最优的公共利益。

政府失灵公共选择理论通过分析个体理性选择和政府官员的经济激励,解释了政府失灵的原因和机制。

1. 政策失效:个体的理性忽视以及政府官员的个人利益可能导致政策的偏离理论上最优的状态。

政府官员出于个人利益考虑可能推动不符合公共利益的政策制定,导致政策失效。

2. 肯定的外部性: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会倾向于提供产生正面外部性的公共物品,因为这样政府官员可以通过提供公共物品来争取选民支持。

然而,政府官员更可能过度提供公共物品,从而导致资源浪费和经济扭曲。

3. 负面外部性:同样地,政府官员也可能忽视负面外部性,因为他们对个人利益更感兴趣。

这可能导致政府对环境保护等问题的不足关注。

优化公共政策公共选择理论也提醒我们,通过适当的经济激励措施,可以优化公共政策。

1. 激励约束:政府可以通过激励约束来改变政府官员的行为。

例如,引入绩效奖励制度可以使政府官员更倾向于追求公共利益而非个人利益。

2. 市场机制: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引入市场机制可以促使政府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可以减少政府官员追求个人利益和资源浪费的倾向。

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

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

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一、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1.公共选择与公共选择理论所谓公共选择就是通过集体行动和政治过程来决定资源在公共物品间的分配。

即指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公共选择理论只是明确提出公共经济一般理论的一种努力,它可以帮助我们在集体选择方面从事人们长期以来在市场微观经济学方面所做的事情,即用一种相应的尽可能合适的政治市场运转理论来补充商品或服务的生产与交换的理论。

2.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对象3.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二、公共选择理论的特点根据个人是在经济市场还是在政治市场活动,采取不同方式处理人类决定的过程。

公共选择理论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对政府决策行为的研究,使政府缺陷尽可能降到最低程度,从而达到以政治市场领域的和谐运转去弥补经济市场运转不足的目的。

三、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1.个人主义:微观经济学分析的出发点,同样也被看成是集体行为的出发点。

2.经济理性:该原则认为,人是利己主义的,追求个人利益和效益最大化,其活动受个人利益驱动与导向。

3.交易政治:政治被视为一个在解决利益冲突时进行狡猾达成协议的过程,含有交易的性质。

四、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观点在公共选择理论出现前,许多经济学家都以为政府是在经济学研究范围之外的体制,并且认为政府的活动是与那些经济体制里的活动不同的(不过的确有一些经济学家如帕累托在这之前已将国家和其体制列入研究考虑)。

公共选择理论试着从研究官僚和政客的角度上探索政府带来的影响,并且假设这些人都是根据于自己的私利采取行动,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增进自己的经济利益(如他们的个人福利)。

公共选择理论利用经济学的分析方式(通常是博弈论和决策论)探索政治上的决策进行过程,以此揭露在政府体制下必然出现的效率低落现象。

许多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也进行了类似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这样的研究模型先假设政客们是真心要造福人民的、然而却无法取得足够的经济信息(这个问题又称为「经济计算问题」),由于他们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无法得知充分的经济信息,往往导致政府官员的经济人行为和有限理性决策。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科学理论,它主要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做出的选择行为。

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个体理性选择,即个体在做出决策时会考虑到自身利益,并在不同的选择方案之间进行权衡。

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理解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中的决策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公共选择理论强调了个体的理性选择行为。

在传统的社会学理论中,人们常常认为个体的决策行为是受到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而公共选择理论则认为,个体在做出决策时会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目标进行选择,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部的影响。

这种理性选择的观点,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模式。

其次,公共选择理论对于政治决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政治领域中,个体的理性选择行为对于政策的形成和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决策往往是基于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和权衡,而个体的理性选择行为会影响到不同利益集团的力量对比,从而影响到政策的最终结果。

因此,通过对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政治决策背后的逻辑和机制。

另外,公共选择理论还对于经济领域中的市场行为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个体的理性选择行为对于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个体在市场中的购买和销售行为是基于自身利益和理性选择的结果,而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则是由众多个体的理性选择行为所决定的。

因此,通过对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中的行为逻辑和规律。

总的来说,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科学理论,它强调了个体的理性选择行为对于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的重要影响。

通过对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做出的选择行为,从而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公共选择理论综述

公共选择理论综述

公共选择理论综述1.公共选择理论是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分析工具来研究政治制度结构和运行效率的一个新政治经济学分支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

在经济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消费者(需求者)和厂商(供给者),他们之间交易的对象是私人物品;在政治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选民、利益集团和政治家、官员,选民和利益集团是政治市场上的需求者,政治家和官员是政治市场上的供给者,他们之间交易的对象是公共物品。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在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上活动的是同一个人,没有理由认为同一个人会根据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动机进行活动;一个人在菜市场上的行为动机和他在投票箱前的行为动机没有什么两样,一个人无论是做总经理还是当部长或当清洁工,他的目标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①2.在公共选择理论家们看来,政府不过是一个无意识、无偏好的“稻草人”。

因为政府是由政治家和政府官员组成的,政府决策和政府行动是由这些人做出的,因此,政府行为和政策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家和官员的动机支配。

政治家也是理性人,他从事政治活动的目的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②3.尼斯卡兰认为,官员与普通老百姓一样,也是效用最大化者。

官员的效用函数包括下列变量:他获得的薪金、他所在的机构或职员的规模、社会名望、额外所得、权力和地位。

这些变量的大小又直接和预算拨款规模正相关。

因此,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官员必然是预算最大化的追求者。

③4.公共选择理论中的“经济人”范式是一个简化了的个人范式,这里的“经济人”是一个“有理性、会计算、有创造性并能获取最大利益的人”。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他们的“经济人”范式反映了人的基本行为特征,是社会中所有个体行为特征的统计描述,因而用这个范式,既可以用来分析经济市场上当事人的行为,也可以用来分析政治市场上当事人的行为;既可以用来分析官员、政治家的行为,也可以用来分析投票者(选民)的行为。

④5.经济人模式为: (1)经济人是利己的、自利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在英文文献里通常称作“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又称新政治经济学或政治学的经济学(economics of politics),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的交叉学科。

它以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尤其是理性人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和刻画政治市场上的主体的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

[1]公共选择,是指人们提供什么样的公共物品,怎样提供和分配公共物品以及设立相应匹配规则的行为与过程。

公共选择理论则期望研究并把研究结果影响人们的公共选择过程,从而实现其社会效用的最大化。

[发展历程起源战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盛行,政府过多干预市场经济运行,导致巨额政府赤字及持续的通货膨胀。

然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无法完美的解决赤字和通胀问题。

这为公共选择理论创造出了客观的经济环境,加之布坎南的开创性工作,最终使公共选择理论展现在世人面前。

[3]公共选择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并于五六十年代形成了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框架,60年代末以来,其学术影响迅速扩大。

关于该理论的渊源。

学者健(1991)认为,芝加哥学派的思想渊源主要有:斯密的经济理论、维克赛尔的经济思想、意大利公共财政学派的理论。

[4]这些仅是布坎南个人思想的由来,其他学者有不同的见解。

招顺、汪翔(1990)认为,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渊源有斯密的经济理论和休谟的政治哲学、意大利公共财政学派的经济思想、瑞典学派奠基人维克赛尔的经济思想。

[5]发展公共选择理论是以1938年伯格森的一篇探讨福利函数性质的文章《福利经济学可能前景的重述》( A Reformulation of Certain Aspects of WelfareEconomics)作为起点,在阿罗1951年的著作《社会选择和个人价值》( So-cial Choice and Individual Values)推动下发展起来的。

大批著作和文章则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才开始相继涌现,例如布莱克的《选举和委员会理论》( The Theory of Committee and Election ),布坎南和图洛克的《同意的计算》( The Calculus of Consent ),等等。

他们或着重于研究如何将个人偏好进行加总以实现社会福利函数的最大化,或者研究在外部性、公共物品、规模经济出现的场景中如何实现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

由此可见,公共选择理论和公共支出理论可以说是“同宗同源”,正因为此,维克塞尔18%年的《公平税收新原理》( A New Principle of Just Taxa-tion)和林达尔1919年的((公平税收:一个积极的方案》( Just Taxation APositive Solution )被公共选择理论的学者们一致认为对公共选择理论作出了基奠性的贡献,以研究财税问题闻名的维克塞尔和林达尔还被视为公共选择理论的祖师爷。

不过,如果真这样追根溯源的话,也许公共选择理论产生的历史还可以再向前推一百年,法国的著名数学家博尔达和孔多塞18世纪80年代就完成了和阿罗同样的工作。

应该说,公共选择理论一开始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或者学派,真正作为独立的一支屹立于学术之林,是在布坎南和图洛克《同意的计算》出版之后。

此后,布坎南又将公共选择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自由、市场和国家》( Liberty , Market and State ),《宪法经济学探索》( Explorationsinto Constitutional Economics)等著作的先后出版使公共选择理论不但在经济学界受到推崇,而且还被政治学界视为圭桌。

[相关人物现代的公共选择理论开始于政治学家邓肯·布莱克(DuncanBlack),他在1948年提出了一套后来成为中位选民理论(medianvotertheory)的概念,他也写下TheTheoryofCommitteesandElections(1958)布坎南一书。

经济学家戈登·塔洛克(GordonTullock)将他称为是公共选择理论之父(1987,p.1040)。

公共选择理论的领袖人物当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坎南。

布坎南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他发表的第一篇专门研究公共选择的文章是《社会选择、政治与自由市场》(载《政治经济学杂志》第62期,1954年4月号)。

布坎南与戈登·塔洛克二人合著的《同意的计算——立宪的逻辑基础》被认为是公共选择理论的经典著作。

布坎南因在公共选择理论方面的建树,尤其是提出并论证了经济学和政治决策理论的契约和宪法基础,而获得198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此外,著名经济学家阿罗和唐斯对公共选择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肯尼斯·约瑟夫·阿罗在1951年所发表的《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SocialChoiceandIndividualValues)一书也影响了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

其它重要的作品还包括了公共行政学家AnthonyDowns所著的《的经济理论》(AnEconomicTheoryofDemocracy,1957)以及MancurOlson所著的TheLogicofCollectiveAction(1965)。

[概念分析公共选择理论本质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公共选择问题,公共选择就是指人们通过决策的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是把私人的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也可以说是一种机制),是利用非市场决策的方式对资源进行配置。

所以说,公共选择在本质上,实际上就是一种政治过程。

[8]公共选择理论容公共选择作为一种政治过程,有着不同的方面,即要经过立宪、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过程。

在第一阶段即立宪阶段,所进行选择的是制定根本性的法规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第二阶段即立法阶段,主要是在现行的规则和法律围展开集体活动;而第三阶段即行政和司法阶段则是个执行阶段,它将立法机构通过的法案具体付诸实施,并且执行各项决策。

在这三个阶段中,问题最多的是行政和司法阶段,这个阶段的操作难度也是最大的,因此,通常认为这个阶段是公共选择理论最为重要的阶段。

如果从行政的角度来研究和阐述公共选择理论的相关问题,这无疑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

[8]公共选择理论特征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拓展到以往被经济学家视为外部因素而由政治学研究的传统领域;把人类的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作为统一的研究对象,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以经济人为基本假定和前提,运用微观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解释个人偏好与政府公共选择的关系,研究作为投票者的消费者如何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的决定表达意愿。

焦点公共选择理论至今仍存在着一些争辩,这些争辩主要集中于如下几个焦点:(一)效用的衡量准则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容之一是对社会福祉函数的研究。

对社会福祉函数的研究在相当程度上吸取了(旧)福利经济学到新福利经济学的成果。

(旧)福利经济学有三个核心假设:第一,个人福利可以采用基数的形式进行衡量;第二,不同人的福利可以加总,并得到社会总福利;第三,补偿检验。

在通常情况下,一些政策会使一些人的福利改善,使另一些人的福利恶化。

英国经济学家卡尔多、希克斯等人提出的补偿检验认为,如果受益者在充分补偿受损者以后,还能够有所剩余,那么这种政策就是符合公共利益的。

这实质上就是社会总福利的增加。

1930年代以后,以罗宾斯、萨缪尔森、希克斯等人为代表的新福利经济学家强势崛起,特别以罗宾斯的名著《经济科学的性质与意义》为标志,对旧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基数效用和人际比较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效用作为一种主观感受,无法用具体数值来衡量,更不能进行人际比较。

总之,新福利经济学主把福利经济学建立在边际效用序数论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边际效用基数论的基础之上。

[(二)社会福祉函数公共选择理论界对社会福利函数争辩的焦点在于社会福利函数是否存在,特别是1950年肯尼斯·阿罗提出著名的“不可能定理”以来,许多人认为社会福利函数已被宣判死刑。

阿罗“不可能定理”横空出世,指出符合阿罗条件的社会福利函数之不可能性。

对于这个结果,社会选择理论研究的几位大师,并未采取绝对化的观点。

阿罗在《社会选择:个性与多准则》“效用和”中说:“在2.1节中我们已经拒绝了将效用和量化的想法,尤其是拒绝个人间效用的比较,现在所采用的方法也就排除了这种福利函数形式。

但是,假定效用和仅仅依赖于个人排序而不是效用指标,它还是可以重新形成的。

伯格森关于社会福利函数的讨论中似乎已隐含了此意”。

[10]丹尼斯·缪勒(DennisCMueller)对理论界所研究的社会福利函数作了经典的归纳,将业已提出的社会福利函数概括为四种基本类型:“(1)实值的社会福利函数,以伯格森·萨缪尔森的社会福利函数(bergson-samuel-sonsocialwelfare function)为代表,该理论认为,社会福利值w(用序数表示)取决于被认为影响福利的所有可能的实值变量zi,即w=w (z1,z2,…)。

但这仅是一个概念化的函数,没有给出函数的具体形式;(2)公理性社会福利函数,以威廉·维克里等为代表;(3)社会契约型,以约翰罗尔斯等人为代表;(4)功利主义契约型,以豪尔绍尼等人为代表。

”[11]丹尼斯·缪勒通过旁征博引,对若干有代表性的实值型社会福利函数优、缺点作了较详细的剖析。

当今公共选择理论的另一位代表人物阿马蒂亚·森(AmartyaKSen)概括了“不可能性定理”的一个新突破口:1940年代以来,偏好或者其相应的保序函数——效用函数——作为解释个人选择行为的基础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学家的共识。

[(三)投票规则———多数同意抑或一致同意在投票规则设计上,长期以来存在着多数规则与一致同意规则的争论。

1956年,美国政治学家达尔(DahlR)对多数原则产生怀疑的原因在于:“多数原则是按人头论多少,于是它把不平等的强度平等化了。

因此多数原则是建立在一种虚构上,即十分软弱和不现实的约定上:让我们假设各种选择的强度是一样的。

”[13]规则不能反映投票人的偏好强度,投票的结果不能达到最优。

尽管多数法则遭受了许多责难,但一方面,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习惯;另一方面,作为社会选择的一种具体方法,人们对它已有了可观的研究成果。

其中一系列研究成果揭示出多数方法在社会福利函数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阿马蒂亚·森在《集体选择与社会福利》中介绍“关于多数规则的条件”;“多数选择与相关系统”坚持认为多数规则(虽存在着一些重要缺陷)在公共选择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所有的集体选择规则中,多数决定方法可能比其他任何方法都得到更多研究,……容易理解它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关于选择规则的条件”中对多数规则予以理论上的高度概括,“梅(May)证明了,惟一确定的具有无限制定义域的、无关方案独立的、同时具匿名性、中立性、中立性和正响应性的CCR是多数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