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化验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
外周血清IGF-1、IGFBP-3的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
外周血清IGF-1、IGFBP-3的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外周血清IGF-1、IGFBP-3的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一、引言原发性肝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也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率非常重要。
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的诊断和预后评估,而外周血清IGF-1和IGFBP-3的水平对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IGF-1和IGFBP-3的作用及调控机制IGF-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是一种多肽激素,可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并在细胞分化和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而IGFBP-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protein-3)是IGF-1的主要结合蛋白,能够调节IGF-1的生物活性。
IGF-1的合成和IGFBP-3的功能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营养状态、性激素和生长激素等。
三、外周血清IGF-1、IGFBP-3的变化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研究发现,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外周血清IGF-1水平显著升高,同时IGFBP-3水平明显降低。
IGF-1的增加可能是由于肿瘤组织合成和释放的增加,而IGFBP-3的降低可能是由于肿瘤对其结合蛋白的分解和清除增加。
外周血清IGF-1和IGFBP-3的值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以用作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四、外周血清IGF-1、IGFBP-3的检测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中的意义1. 早期诊断:外周血清IGF-1和IGFBP-3的水平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患者,尤其是早期病例,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2. 鉴别诊断:外周血清IGF-1和IGFBP-3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鉴别原发性肝癌与其他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炎等,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3. 预后评估:外周血清IGF-1和IGFBP-3的水平与原发性肝癌的病程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以用作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原发性肝癌 AFP、CEA、CA199 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原发性肝癌 AFP、CEA、CA199 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原发性肝癌组。
同时选取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为肝硬化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AFP、CEA、CA199水平。
结果:原发性肝癌组患者的AFP、CEA、CA199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
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联合检测AFP、CEA、CA199的敏感性、特异性明显高于单一检测AFP、CEA、CA199,均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联合检测AFP、CEA、CA199水平,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率。
其水平高低与原发性肝癌疾病发展密切相关。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AFP;CEA;CA199;表达水平;临床意义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PHC)是一种起源于肝细胞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起病隐匿,早期诊断率低,极易于发生早期转移及复发,导致其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
因此,提高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对患者创伤小,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本文现将原发性肝癌患者AFP、CEA、CA199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所选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来源于本院自2017年12月-2019126月就诊的。
纳入标准:依据《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 年版)的诊断标准并积极结合相关的病史、临床表现、彩超、CT 资料情况等证实肝内有肝癌性占位病变并被病理学证据所证实。
②2年内未进行介入治疗、化疗或基因治疗。
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AFP、AFP-L3、Fer、TSGF检验的准确性
中国现代医生2021年1月第59卷第2期·肿瘤医学·原发性肝癌是临床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流行病学显示[1-2],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其中最常见的是40~49岁群体,具体划分为肝细胞肝癌、胆管细胞肝癌,如未及时诊断治疗,极易危及生命,因此探寻经济、有效及可行的诊断方法,逐渐成为医学界研究热点。
孙艳华等[3]认为,诊断原发性肝癌时,主要依赖于测定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经流行病学显示, 10%的肝癌未有AFP产生、30%的肝癌存在AFP含量较少,诱导该指标呈阴性、低浓度,因此单纯AFP 指标检测未能预测疾病是否发生,临床应用受限。
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AFP、AFP-L3、Fer、TSGF检验的准确性黄维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广东佛山528300[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早期诊断中应用甲胎蛋白(AFP)、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铁蛋白(Fer)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检验的准确性。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择取同期7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早期诊断中均接受AFP、AFP-L3、Fer、TSGF检验,两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①观察组AFP、AFP-L3、Fer、TSGF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AFP(3.85%)、AFP-L3(3.85%)、Fer(5.12%)、TSGF(3.85%)、联合检测阳性率(1.28%)均低于观察组的76.92%、79.49%、78.21%、79.49%、97.44%(P<0.05);③联合检测准确度(98.70%)、特异度(90.80%)、灵感度(77.50%)、阳性预测值(86.40%)、阴性预测值(88.20%)均高于AFP(86.40%、90.80%、77.50%、86.40%、88.20%)、AFP-L3(89.50%、91.50%、79.40%、87.80%、90.10%)、Fer(87.20%、91.50%、78.30%、82.50%、89.60%)及TSGF(88.30%、93.20%、78.20%、85.20%、89.70%)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原发性肝癌的确诊做哪些检查
原发性肝癌的确诊做哪些检查?肝癌属于恶心肿瘤常见疾病,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肝癌对人体的危害性相当大,一旦怀疑自己患有肝癌,就要及早的采取措施进行诊断。
那么,原发性肝癌的确诊做哪些检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空军总医院放疗科专家的介绍。
——原发性肝癌的确诊做哪些检查?一、肝癌的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是诊断早期肝癌最常用的检查,应用B型超声波检查,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所在部位以及肝静脉或门静脉内有无癌栓等,操纵简单且用度低,是目前较好有定位价值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二、肝组织活检:该项检查具有一定创伤性,但对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正确性高,可谓是获得小肝癌确诊的有效方法,因其在检查上还存在一些禁忌症,所以在肝癌的诊断上该项检查应用不是很广泛。
三、甲胎蛋白:目前临床上AFP检查可谓是诊断肝癌的特异性高的指标,其能在肝癌的早期就可出现浓度升高的反应,当检测AFP200ug/L、持续升高2个月以上或AFP400微克/升以上时,在排除妊娠、新生儿、生殖腺胚胎性肿瘤、活动型肝炎等情况外,即提示肝癌。
四、血液酶学检查肝癌:肝癌患者血清中γ-谷氨酰转肽酶(谷氨酰转肽酶高的原因有哪些),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的同功酶等可高于正常范围,但因其缺乏特异性,多作为肝癌的辅助诊断检查。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篇伽玛刀的定位极准确,误差常小于0.5毫米;每条伽玛射线剂量梯度极大,对组织几乎没有损伤。
但201条射线从不同位置聚集在一起可致死性地摧毁靶点组织。
它因功能尤如一把手术刀而得名,有无创伤、不需要全麻、不开颅、不出血和无颅内感染等优点,手术时间只需要几分钟至几十分钟。
伽玛刀也不是立即显效的,常需要3个月至半年时间才能显效,甚至1~2年后仍有效果。
伽玛刀的出现的确是神经外科的一大进步。
目前全世界已有数万人接受了治疗。
空军总医院放疗科拥有“中国伽马刀第一人”的夏廷毅专家,夏廷毅专家在治疗肿瘤方面的经验有目共睹,各大媒体都有报道,胰腺癌晚期十年生存记就是最好的视频案例。
诊断肝癌需要做什么检查
诊断肝癌需要做什么检查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癌症的可怕主要在于很难早期发现,目前对于原发性肝癌经过抽血化验,有4项指标可提供有价值的诊断,即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AP)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酶II(GGT2)及血清岩藻糖苷酶(AFU)。
检查一:甲胎蛋白 (AFP)甲胎蛋白是1956年在胎儿血清中发现的一种胚胎专一性甲种球蛋白,1964年有人在肝癌患者血清中测得它。
参考值:<20微克/升(g/L)。
病理意义:正常情况下,这种存在于胚胎早期血清中的甲胎蛋白在出生后即迅速消失,如重现于成人血清中,则提示有肝癌的可能。
另外,在生殖腺胚胎瘤和少数转移性肿瘤如胃癌,以及在孕妇、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可呈假阳性,但升高不如肝癌明显。
甲胎蛋白现已广泛用于肝细胞癌的普查、诊断、判断治疗效果、预测复发。
普查中阳性可早于症状出现8~11个月。
肝细胞癌患者的甲胎蛋白阳性率为70%~90% 。
诊断标准:甲胎蛋白>500微克/升(μg/L)持续1个月,或>200微克/升(μg/L)持续2个月而无肝病活动证据,并排除了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瘤者,应高度怀疑肝癌。
通常甲胎蛋白浓度与肿瘤的大小有关联,但个体差异较大。
20%~45%的活动性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甲胎蛋白呈低浓度阳性,一般不超过200微克/升(μg/L),常先有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增高,甲胎蛋白与此同时升高,在1~2个月内随病情好转、血清谷丙转氨酶下降而下降。
但甲胎蛋白低浓度阳性持续达2个月或以上,而且血清谷丙转氨酶已正常,这时应高度警惕亚临床肝癌的存在。
甲胎蛋白对肝细胞癌的临床价值可以归纳为:是一种仅次于病理检查的诊断方法;为目前最好的早期诊断方法之一,可在临床症状出现前8~11个月做出诊断;为反映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有助于检出亚临床期、复发性与转移性肝癌。
检查二:异常凝血酶原(AP)异常凝血酶原也称γ-羧基凝血酶原。
血清中AFP,GPC3,DCP和VEGF 4种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血清中AFP,GPC3,DCP和VEGF 4种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卢凌鹏;黄艳芳【摘要】目的探讨AFP,GPC3,DCP和VEGF4种肿瘤标志物对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将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肝癌组,另外收集同期住院的肝硬化患者45例纳入肝硬化组和健康体检者5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入选患者血清AFP,GPC3,DCP和VEGF浓度,ROC曲线分析4种肿瘤标志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结果肝癌组患者血清AFP、GPC3、DCP和VEGF的浓度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和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患者血清GPC3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种肿瘤标志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VEGF (0.817)、GPC3 (0.812)、DCP(0.724)和AFP(0.534);特异度由高到低依次为GPC3(0.707)、VEGF(0.692)、DCP(0.665)和AFP(0.653).其中GPC3和VEGF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显著高于DCP 和AFP(P <0.05),但GPC3与VEGF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0.852和0.800,显著高于任何一种标志物(P<0.05).ROC结果显示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G)为0.818,高于任一种标志物单独检测的AUC.结论血清GPC3、DCP和VEGF的检测可协助AFP诊断原发性肝癌,联合4种标志物检测可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6(031)009【总页数】3页(P1399-1401)【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甲胎蛋白;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3;异常凝血酶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者】卢凌鹏;黄艳芳【作者单位】200137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200137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原发性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困难,治疗难度大,疾病进展快,死亡率高,预后极差。
肝癌的六项血液检查指标
肝癌的六项血液检查指标摘要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血液检查是肝癌筛查和诊断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通过检测一系列血液指标来评估肝功能和肝癌的存在。
本文将介绍肝癌的六项血液检查指标,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肝功能指标(ALT、AST、GGT、ALP)、血清胆固醇和血红蛋白。
1. 血清甲胎蛋白(AFP)AFP是一种特定的肝癌标志物,在肝细胞癌中的敏感性较高。
正常人的AFP水平很低,通常在20 ng/mL以下。
如果AFP水平升高,可能与肝癌的存在相关。
然而,AFP水平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肝炎、肝硬化和妊娠等,因此,AFP检测通常需要与其他检查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准确性。
2. 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是评估肝疾病和肝癌的重要指标,包括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GT(γ-谷氨酰转肽酶)和ALP(碱性磷酸酶)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肝细胞功能和肝脏代谢功能的变化。
•ALT:ALT是一种存在于细胞内的酶,其升高可能与肝细胞损伤有关。
ALT水平的升高可能提示肝细胞炎症或坏死,但并不能直接确定肝癌的存在。
•AST:AST也是一种存在于细胞内的酶,其水平升高可能与肝脏损伤有关。
AST升高通常是肝炎或肝纤维化等疾病的指标,但不能单独用来判断肝癌。
•GGT:GGT是一种参与脂肪酸代谢的酶,其水平升高可能与肝细胞损伤、胆汁淤积等有关。
GGT升高可能提示肝胆系统的异常,但不具有特异性。
•ALP:ALP是一种存在于肝细胞和骨骼中的酶,其水平升高可能与胆道梗阻等有关。
ALP的升高可能与肝胆系统疾病相关,但不能直接用于肝癌的诊断。
3. 血清胆固醇血清胆固醇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脂类物质,对于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血清胆固醇水平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可能是肝癌的一个危险因素。
但是,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4.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携带氧气至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一、概述:建议就诊于肝胆外科。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我国每年肝癌死亡人数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
此病早期常隐匿,有症状而自行就诊患者多属于中晚期,常有肝区疼痛、食欲减退、乏力、消瘦和肝进行性肿大等症状。
二、临床表现:(一)肝区疼痛:半数以上患者有肝区疼痛,痛处相当于肿瘤的位置,多呈持续性胀痛或钝痛。
(二)肝肿大:约90%以上的患者肝脏肿大,且呈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表现凹凸不平,有大小不等的结节或巨块,边缘钝而不整齐,常有不同程度的压痛。
(三)黄疸:一般在晚期出现,可因肝细胞损害而引起,或由于癌块压迫或侵犯肝门附近的胆管,或癌组织和血块脱落引起胆道梗阻所致。
(四)肝硬化征象:伴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肝癌患者可有脾肿大、腹水、静脉侧支循环形成等表现。
腹水很快增多,一般为漏出液。
血性腹水多因癌肿侵犯肝包膜或向腹腔内破溃而引起,偶因腹膜转移癌所致。
(五)恶性肿瘤的全身性表现:有进行性消瘦、发热、食欲不振、乏力、营养不良和恶病质等,少数肝病患者,可有特殊的全身表现,称为伴癌综合征,以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较常见,其他罕见的有高血钙、高血脂、类癌等。
(六)转移灶症状:如发生肺、骨、胸腔等处转移,可产生相应症状。
胸腔转移以右侧多见,可有胸腔积液征。
骨骼或脊柱转移,可有局部压痛或神经受压症状,颅内转移癌可有神经定位体征。
三、检查:1、肿瘤标记物检测:就肝癌来说,甲胎蛋白仍是肝癌的主要标记物。
2、超声检查:对早期定位诊断有较大价值,但需重复检查并需结合其它指标进行诊断。
3、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显像(CT):肝肿瘤的CT显像通常表现为局灶性周界比较清楚的密度减低区,阳性率在90%以上,结合碘油肝动脉造影,对1厘米以下肿瘤的检出率达80%以上。
因此是目前诊断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最佳方法。
4、X线血管造影:常用于诊断小肝癌。
5、放射性核素肝显像:能显示直径为3~5厘米以上的肿瘤,有助于肝癌与肝脓肿、囊肿、血管瘤等良性疾病鉴别。
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及意义
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及意义摘要:本研究旨在比较AFP、CEA、CA199以及CA125四种血清抗原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早期诊断)作用,以及它们与单一指标相比,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癌胚抗原;甲胎蛋白;原发性肝癌;诊断;糖类抗原原发性的肝癌是医学临床时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该病发病的时候很急而且致死率非常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定期的体检更是作为人们想要早期筛查各类疾病的“保险”,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预期目标。
在各位先驱的不懈探索下,锁定了一些存在于人体血清的蛋白类物质在发生疾病时水平会大幅增高或降低,这就为早期筛查疾病提供了思路。
甲胎蛋白(AFP)常常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高敏感性诊断原发性肝癌,但部分原发性肝癌患者在临床中仍会出现一些例外情况,浓度不够检测到或假阳性。
已经发现的肿标大约有几百种,而与原发性肝癌关联较强的不多,有些不仅敏感性不高;而且特异性也不理想。
组合检测或许会提高筛查某些恶性肿瘤的成功率,本研究欲取四个有价值的指标,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
将四个指标通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以期找到它们在原发性肝癌检测过程中的优势。
寻找特异性较高的肿瘤标志物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因为特异性越高,意味着诊断价值越高。
越来越多的政策提倡定期进行体检,肿瘤标志物一旦筛查出来,并进行及早干预,可大大提高癌症生存率,提升国民幸福感。
在多种肿瘤标志物中,甲胎蛋白是诊断肝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确诊原发性肝癌率高达73%,临床为了提高确诊率,降低假阳性、错诊率,常通过B超联合血清学甲胎蛋白筛查,然而一些临床研究发现,并非所有患者甲胎蛋白指标均升高,这就大大影响了甲胎蛋白筛选肿癌的敏感性,进而影响治疗时机。
甲胎蛋白是已知临床上诊断原发性肝癌较特异性的指标。
十项常用肝功指标对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十项常用肝功指标对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费梦雪;农清清;赵惠柳;马智星;关斌;黄秋月;贾雪姣【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γ谷氨酸转肽酶(GGT)、α-L-岩藻糖苷酶(AFU)、腺苷脱氨酶(ADA)、5'-核苷酸酶(5'-NT)、胆碱酯酶(CHE)、亮氨酸氨基肽酶(LAP)、谷氨酸脱氢酶(GLDH)以及总胆汁酸(TBA)等10项常用肝功能生化指标对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2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原发性肝癌组)、113例肝良性肿瘤患者(肝良性肿瘤组)和12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ALP、LDH、GGT、AFU、ADA、5'-NT、CHE、LAP、GLDH及TBA进行检测分析,计算各项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等,并与\"金标准\"甲胎蛋白(AFP)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ALP、LDH、GGT、AFU、ADA、5'-NT、LAP、GLDH 及TBA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肝良性肿瘤组(P<0.01),CHE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肝良性肿瘤组(P<0.01),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肝良性肿瘤组(P<0.01);单项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灵敏度最高的是GGT(83.1%),特异度最高的是AFP(93.8%),诊断准确度最高的是AFU(87.9%),AUC最高的是AFP(0.881).结论:常规肝功能指标及其联合诊断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9(032)008【总页数】4页(P1123-1125,1134)【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功能指标;诊断【作者】费梦雪;农清清;赵惠柳;马智星;关斌;黄秋月;贾雪姣【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广西南宁市 530021;广西高校高发疾病预防与控制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广西南宁市 530021;广西高校高发疾病预防与控制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检验科;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广西南宁市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广西南宁市530021;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广西南宁市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广西南宁市 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R735.7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arcinoma, PHC)是全球发生率排名第六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是发生最普遍的肝脏癌症[1],具有早期诊断难、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等特点,目前认为提高PHC的早期诊断率及早期治疗是降低PHC患者病死率的关键[2]。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最大直径之和≤5cm,在左右两半肝,余同上。 IIb:单个或多个肿瘤最大直径之和>10cm 。在半肝或两个肿瘤
最大直径之和>5cm,在左右两半肝,余同上。或肿瘤情况不论, 有门静脉分支、肝静脉或胆管癌栓和(或)肝功能ChildB。 IIIa:肿瘤情况不论,有门脉主干或下腔静脉癌栓、腹腔淋巴结 或远处转移之一;肝功能ChildA或B。 Ⅲb:肿瘤情况不论,癌栓、转移情况不论;肝功能分级ChildC。
4、肝脓肿:发热、腹痛、肝肿大、触痛、右 上腹肌紧张、白细胞升高、超声下示液性暗区。
>110nKat/L为阳性。AFP阴性肝癌、小肝癌阳性 率70%。
5、其他:酸性同工铁蛋白(AIF)、醛缩酶A (ALD-A)、M2型丙酮酸激酶(M2-PyK)、碱 性磷酸酶同工酶Ⅰ(ALP-I)、CEA。
(二)影像学检查
1、 超声: > 1cm,早期定位。
2、 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显像( CT):
(四)并发症
1、肝性脑病:1/3的患者因此死亡。
2、上消化道出血:15%因此死亡。 呕血、黑便
3、肝癌结节破裂出血:发生率10%, 疼痛,腹膜刺激征,大量出血休克,死 亡,小量血性腹水
4、继发感染:肺炎、败血症、 肠道感 染
五、辅助检查
(一)肿瘤标记物的检测
1、甲胎蛋白(AFP)
(1) >500ug/L,持续4周。 (2) >200ug/L,持续8周。 (3) 持续升高。
3、肝组织学检查证实原发性肝癌。
(二)鉴别诊断
1、继发性肝癌:胃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 道、乳房的癌灶。
血清GP73与Hcy检测在早期原发性肝癌(PHC)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血清GP73与Hcy检测在早期原发性肝癌(PHC)临床诊断中
的价值
早期原发性肝癌(PHC)是一种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并且这种肿瘤的病理学和临床特点非常独特。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发现血清GP73和Hcy检测对早期PHC
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血清GP73是糖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它主要存在于肝脏细胞的
内质网中。
血清GP73在肝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
生物学功能,并且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研究表明,血清
GP73可以作为一种非常灵敏的 PHC生物标志物,具有很高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此外,血清GP73参与了肝癌实体瘤的诱导、增殖、转移以及抗凋亡等生物学过程,因此在早期 PHC
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另一个重要的 PHC 诊断指标是 Hcy。
Hcy是一种具有神经毒
性的氨基酸,与很多疾病的发生有关,如心血管疾病、失智症、神经病变等。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了 Hcy 与 PHC 发展的关系,认为 Hcy 可以改变 PHC 细胞的生长、扩散和凋亡,从而
影响 PHC 细胞的恶性程度。
此外,Hcy 还可以促进肝脏炎症
的发生和发展,并与肝细胞损伤、肝硬化、肝纤维化等相关。
综上所述,血清 GP73 和 Hcy 检测在早期 PHC 临床诊断中具
有重要的价值。
这两个指标可以相互验证,提高 PHC 诊断的
准确性和灵敏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相信未来这两个指标在 PHC 的诊断和治疗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确诊肝癌的检查方法
确诊肝癌的检查方法肝癌的检查方法有哪些?目前临床已应用多种检查方法来诊断肝癌,如甲胎蛋白的检查、非损伤性超声、CT、MRI检查,血液酶学检查等,为肝癌的诊断提供更多方位的辅助诊断依据。
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肝癌的检查方法。
肝癌的免疫学检查:甲胎蛋白(AFP)的检测是肝癌早期诊断、诊断原发性肝癌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特异性较高。
酶学检查:酶学检查r-谷氨酰转肽酶及同工酶(GGT-II)在肝癌时可明显升高,GGT-II阳性率可达90%,作为肝癌诊断的一种辅助方法。
肝癌的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测有助于了解肝癌病人肝功能代偿情况,对指导肝癌的治疗、预测预后等有重要价值。
(1)血清胆红素升高,说明是肝细胞损伤严重,多提示为肿瘤晚期,肝功能失代偿。
(2)白球比值倒置,多为肝癌晚期大量肝细胞受侵坏死或合并肝硬变所致,是肝功能失代偿的指标之一。
(3)凝血酶原时间的延长及纤维蛋白原的异常增多,多为肝癌晚期肝功能损伤严重。
肝癌的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对肝癌的诊断作用非常重要。
其对肝癌主要起定位诊断作用和价值。
(1)超声B超检查:为非侵入性检查方法,是肝癌普查与定位诊断的最常用检查方法,超声检查最小可检出1-2㎝的占位,可以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与部位,诊断准确率约为90%。
(2)X线、CT检查:可显示直径1.0cm以上的肿瘤。
(3)同位素扫描:肝脏体积呈不规则增大,形态异常,肿瘤部位出现稀疏或缺损区。
肝癌的肝组织活检:肝穿活组织检查:可在B超或同位素定位下穿刺活检,阳性率76.1%~92.3% 可抽腹水查找癌细胞,转移淋巴结活检,剖腹探查取活组织检查。
活体组织切片检查为确定肿瘤性质的唯一、确切的方法。
确诊肝癌要尽早治疗,癌症治疗上也是中西医结合比较好,中成药人参皂苷rh2效果是不错的,1983年,北川勋首次从红参中分离出20(S)-人参皂苷-Rh2。
现在已经证实人参皂苷Rh2具有诱导癌细胞凋亡、分化及调控细胞周期的抗癌活性,通过增强人体的自然免疫能力,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
常用肿瘤标志物讲述讲解
1.甲胎蛋白(AFP)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适用于大规模普查,如果成人血AFP值升高,则表示有患肝癌的可能。
AFP含量显著升高一般提示原发性肝细胞癌,70~95%患者的AFP升高,越是晚期,AFP含量越高,但阴性并不能排除原发性肝癌。
AFP 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肿瘤的大小,其动态变化与病情有一定的关系,是显示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一项敏感指标。
AFP值异常高者一般提示预后不佳,其含量上升则提示病情恶化。
通常手术切除肝癌后二个月,AFP值应降至20ng/ml以下,若降的不多或降而复升,提示切除不彻底或有复发、转移的可能。
在转移性肝癌中,AFP值一般低于350-400ng/ml。
妇产科的生殖腺胚胎癌、卵巢内胚窦癌AFP也会明显升高。
AFP中度升高也常见于酒精性肝硬化、急性肝炎以及HBsAg携带者。
某些消化道癌也会出现AFP升高现象。
孕妇血清或羊水AFP升高提示胎儿脊柱裂、无脑症、食管atresia或多胎,AFP降低(结合孕妇年龄)提示未出生的婴儿有Down’s综合征的危险性。
正常参考值:0~15 ng/ml2.癌胚抗原(CEA)在正常成人的血液中CEA很难测出。
CEA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相关抗原,70-90%的结肠腺癌患者CEA高度阳性,在其它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顺序为胃癌(60-90%)、胰腺癌(70-80%)、小肠腺癌(60-83%)、肺癌(56-80%)、肝癌(62-75%)、乳腺癌(40-68%)、泌尿系癌肿(31-46%)。
胃液(胃癌)、唾液(口腔癌、鼻咽癌)以及胸腹水(肺癌、肝癌)中CEA的阳性检测率更高,因为这些肿瘤“浸泡液”中的CEA可先于血中存在。
CEA含量与肿瘤大小、有无转移存在一定关系,当发生肝转移时,CEA的升高尤为明显。
CEA测定主要用于指导各种肿瘤的治疗及随访,对肿瘤患者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CEA浓度进行连续观察,能对病情判断、预后及疗效观察提供重要的依据。
原发性肝癌诊断与分期
分期以TNM和肝功能为标准,据称优于CLIP分期。
Kudo et al. J Gastroenterol 2003; 38: 207-215.
Kudo et al. Hepatology 2004; 40: 1396-1405.
HCC分期简表
Llovet J.M. J Gastroenterol 2005; 40: 225-235.
原发性肝癌的诊 断与分期
2006.03.07
诊 断
国内《黄家驷外科学》第6版(2000年):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定性诊断:临床表现、血清AFP、血清AFP异质 体、肝功能、血清酶学。 定位诊断:B-US、CT、MRI、肝动脉造影、放 射性核素扫描、穿刺活检、腹腔镜检查、剖腹探 查等。
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556例小肝癌(肿瘤直径≤ 5 cm)的早期诊断经验:
1. 有肝病史、HBsAg阳性、肝硬变或有慢性肝炎、年龄40~60 岁者,高危人群,定期查血清AFP及B超。 2. AFP> 400 ng/mL, B超、CT或DSA提示肝内占位性病变, 确诊。 3. AFP< 400 ng/mL, 影像学提示肝内占位性病变,若血清 AFP异质体阳性,确诊。 4. AFP< 400 ng/mL,血清AFP异质体阳性,影像学检查阴性, 密观,随时手术(使用IUS)。
NX 区域淋巴结转移无法评估
N0
N1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M-远处转移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
M1
无远处转移
有远处转移
临床分期
I 期 II 期 III A期 III B期 III C期 IV期 T1 T2 T3 T4 任何T 任何T N0 N0 N0 N0 N1 任何N M0 M0 M0 M0 M0 M0
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
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文章目录*一、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1. 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2. 原发性肝癌如何检查3. 肝癌如何自我检查*二、原发性肝癌是怎样引起的*三、原发性肝癌如何预防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1、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 1.1、原发性肝癌病理学诊断标准:肝脏占位病灶或者肝外转移灶活检或手术切除组织标本,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诊断为HCC,此为金标准。
1.2、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标准:具有肝硬化以及HBV和/或HCV感染(HBV和/或HCV抗原阳性)的证据。
血清AFP≥400μg/L持续1个月或≥200μg/L持续2个月,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AFP升高,包括妊娠、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活动性肝病及继发性肝癌等。
典型的HCC影像学特征:同期多排CT扫描和/或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显示肝脏占位在动脉期快速不均质血管强化(Arterial hypervascularity),而静脉期或延迟期快速洗脱。
2、原发性肝癌如何检查 2.1、超声诊断肝癌B超检查是一种经济方便的方式,可以直观的显示出肝部肿瘤的大小、形态与具体的部位,诊断肝癌的准确率是比较高的。
对肝脏病变的检出率也是比较高的。
2.2、CT诊断肝癌用CT诊断肝癌也是临床一个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在全国来说这种方法应用的是比较多的。
不过当肝癌患者肿瘤的直径小于2cm或是密度近似正常的肝实质的话,CT是难以显示的。
肝癌呈弥漫性,CT不易发现;区别原发性或是继发性肝癌有困难。
2.3、PET-CT诊断肝癌PET-CT是早期发现肝癌的诊断项目之一,有乙肝等情况的患者可考虑检查。
PET-CT是将PET与CT融成的功能分子影像成像系统为一体,既可通过CT形态显像进行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又可由PET功能显像反映肝脏占位组织的生化代谢信息,并且同时浑身扫描可以了解整体状况和评估转移情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的目的,同时可了解肿瘤治疗前后的大小和代谢变化。
3、肝癌如何自我检查原发性肝癌是指发生在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上的肿瘤。
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标准
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标准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由于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其临床诊断标准的认识和掌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临床表现。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腹水、肝大、肝区疼痛等。
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黄疸、肝功能异常、血液学异常等症状。
需要指出的是,一些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对于有患者的临床医生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超声、CT、MRI等。
在影像学检查中,原发性肝癌通常呈现为肝脏局部或弥漫性的肿块,边界模糊,内部可见坏死、出血、囊变等表现。
此外,肝动脉瘤样血供、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淋巴结转移等特征性表现也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三、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辅助价值,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包括α-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等。
AFP是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其水平的升高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AFP的检测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四、组织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原发性肝癌最终确诊的金标准。
通过肝穿刺活检或手术标本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血管侵犯情况等重要信息。
此外,对于原发性肝癌的免疫组化检测、分子病理学检测也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和评估预后。
综上所述,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综合运用以上各项检查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原发性肝癌,并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
4种血清标记物联检对低AFP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意义
4种血清标记物联检对低AFP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意义目的:探讨4种血清标记物联检对低AFP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意义。
方法:选择低AFP原发性肝癌患者62例,肝硬化患者72例者,正常健康对照组70例,分别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a-L-岩藻糖苷酶(AFU)、血清铁蛋白(SF)、碱性磷酸酶(ALP)。
结果:AFU、SF、ALP及GGT单项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敏感性分别是69.5%、66.3%、76.4%、84.5%,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是94.5%,明显高于AFU、SF、ALP、GGT单项检测的敏感性。
结论:将AFU、SF、ALP、GGT联合检测用于低AFP原发性肝癌患者,可以起到较明显的互补作用,可以明显提高低AFP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减少原发性肝癌的漏检。
标签:甲胎蛋白a-L-岩藻糖苷酶血清铁蛋白碱性磷酸酶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约l1万人,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
血清甲胎蛋白(AFP)是目前公认的早期诊断和筛查原发性肝癌的最特异和敏感的指标,但有30%一40%的PHC患者AFP 阴性或低值,仅以血清AFP作为低AFP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指标,就会造成极高的误诊和漏诊。
为了增加低AFP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联合检测AFU、SF、ALP、GGT4种血清标记物,观察其对低AFP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用我院2010年4月~2012年10月62例低AFP原发性肝癌的病例,其中男53例,女9例,年龄34-72岁;肝硬化患者72例,其中男58例,女14例,年龄24-73岁;正常健康对照组70例,均为我院健康体检者,其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21-68岁;所有低AFP原发性肝癌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和肝组织活检证实确诊,AFP均正常。
所有肝硬化患者均经临床、彩超、CT或血清学检查确诊。
1.2 方法:所有被检标本均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mL,分离血清,一20℃冰箱保存待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4种化验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
作者:丁关庆
来源:《大众健康》2012年第04期
癌症的可怕主要在于很难早期发现。
目前,对于原发性肝癌,抽血化验的结果中,有4项指标可提供有价值的诊断。
原发性肝癌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
血清学检测结合影像学检查,使肝癌在亚临床期(还没有出现症状)即可做出诊断,从而明显提高了肝癌的远期疗效。
目前,医院常用的诊断肝癌的血清指标有以下几种:
甲胎蛋白(AFP)
甲胎蛋白是1956年在胎儿血清中发现的一种胚胎专一性甲种球蛋白,1964年有人在肝癌患者血清中测得它。
参考值:<20微克/升(μg/L)。
临床意义:正常情况下,这种存在于胚胎早期血清中的甲胎蛋白在出生后即迅速消失,如重现于成人血清中,则提示有肝癌的可能。
另外,在生殖腺胚胎瘤和少数转移性肿瘤如胃癌,以及在孕妇、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可呈假阳性,但升高不如肝癌明显。
甲胎蛋白现已广泛用于肝细胞癌的普查、诊断、判断治疗效果、预测复发。
普查中阳性可早于症状出现8~11个月。
肝细胞癌患者的甲胎蛋白阳性率为70%~90% 。
甲胎蛋白>500微克/升(μg/L)持续1个月,或>200微克/升(μg/L)持续2个月而无肝病活动证据,并排除了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瘤者,应高度怀疑肝癌。
通常甲胎蛋白浓度与肿瘤的大小有关联,但个体差异较大。
20%~45%的活动性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甲胎蛋白呈低浓度阳性,一般不超过200微克/升(μg/L),常先有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增高,甲胎蛋白与此同时升高,在1~2个月内,随病情好转、血清谷丙转氨酶下降而下降。
但甲胎蛋白低浓度阳性持续达2个月或以上,而且血清谷丙转氨酶已正常,这时应高度警惕亚临床肝癌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