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案例设计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音乐小飞侠》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音乐小飞侠》](https://img.taocdn.com/s3/m/a20d902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5.png)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音乐小飞侠》【活动名称】:《音乐小飞侠》【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通过游戏让幼儿认识和理解基本的音乐元素,如音符、节奏等,并了解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升他们模仿和表现音乐节奏的能力,学会使用简单的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3.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活动准备】1. 音乐素材:选取旋律欢快、节奏鲜明且适合大班幼儿的儿歌或音乐片段。
2. 教具准备:制作音符卡片、节奏卡,准备小型打击乐器(如手鼓、铃铛、沙锤等),以及“音乐小飞侠”角色扮演道具。
3. 场地布置:模拟音乐世界场景,设置不同的音乐挑战区,例如“节奏森林”、“旋律海洋”、“乐器山丘”。
【活动过程】一、导入环节:-以故事形式引入“音乐小飞侠”的主题,讲述一位勇敢的小飞侠在音乐世界的冒险旅程。
二、认知探索环节:1. “节奏森林”:引导幼儿认识并模仿不同节奏型,利用拍手、跺脚等方式感受和表达节奏。
2. “旋律海洋”:播放音乐片段,让幼儿尝试用肢体动作展现旋律的变化,理解旋律的情感表达。
3. “乐器山丘”:展示各种乐器图片或实物,介绍乐器的特点和声音,让幼儿亲身体验打击乐器的演奏。
三、实践操作环节:1. 打击乐器合奏:根据选定的音乐,分配给幼儿打击乐器,指导他们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集体演奏。
2. 音乐律动表演:设计与音乐配合的动作,鼓励幼儿跟随音乐,化身“音乐小飞侠”,自由舞动和表演。
四、互动分享环节:-组织幼儿分组创作一首简短的“音乐小飞侠之歌”,包括节奏、旋律及简单歌词,并进行小组表演。
-幼儿间相互评价和分享各自在音乐冒险中的收获与感悟。
【活动延伸】-在日常活动中设立音乐角,提供丰富的音乐资源供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索。
-家庭作业可以是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个家庭版的“音乐小飞侠”表演,增进亲子间的音乐互动。
【注意事项】-确保活动内容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注重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小鸟捉虫》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小鸟捉虫》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80fdfa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cb.png)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小鸟捉虫》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歌曲《小鸟捉虫》的内容,了解小鸟捉虫的生活习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合唱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节奏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小鸟捉虫》,能够进行合唱。
难点:让幼儿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能够准确地表现出来。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音乐播放设备、小鸟和小虫的道具。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安静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活跃气氛。
2. 歌曲教学:教师播放歌曲《小鸟捉虫》,让幼儿边听边学唱。
3. 动作教学:教师根据歌曲内容,教授幼儿相应的动作,如小鸟飞翔和小虫爬行。
4. 游戏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鸟捉虫”的游戏,让幼儿充分体验歌曲的乐趣。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内容拓展:在幼儿熟悉了《小鸟捉虫》这首歌曲后,可以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小鸟和虫子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例如,小鸟是天然的“医生”,它们可以帮助树木和植物捉虫,保护农作物。
也可以让幼儿了解虫子在大自然中的角色,如蜜蜂采蜜、蝴蝶传粉等。
通过拓展教学,培养幼儿对生态平衡的认识和尊重。
七、教学活动延伸:在课后,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学习,可以组织一次家庭音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创作关于小鸟和虫子的歌曲或故事,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巩固幼儿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评价分为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两部分。
过程评价主要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
成果评价则通过观察幼儿在歌唱和游戏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鼓励家长通过观察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提供反馈信息,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九、安全与卫生注意事项:在音乐游戏活动中,教师应确保活动场所的安全,避免幼儿在游戏中受伤。
要注意卫生问题,如道具的使用前后应进行清洁,确保幼儿的健康。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神奇的列车旅程》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神奇的列车旅程》](https://img.taocdn.com/s3/m/c778144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e.png)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神奇的列车旅程》第一章:教学目标1.1 了解音乐游戏的基本规则和乐趣,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1.2 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1.3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
1.4 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学习:《神奇的列车》2.2 音乐游戏:《列车的旅程》2.3 创意活动:设计自己的列车旅程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神奇的列车》,参与音乐游戏《列车的旅程》。
3.2 教学难点:在音乐游戏中,正确表达列车的行驶状态,保持节奏感。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具准备:音乐播放设备,列车图片,画纸,彩笔等。
4.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适当的照明和通风。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唱一首欢快的歌曲,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5.2 新歌学习:教师教唱歌曲《神奇的列车》,引导幼儿跟唱。
5.3 音乐游戏:教师讲解音乐游戏《列车的旅程》的规则,并示范。
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5.4 创意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自己的列车旅程,并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
5.5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歌曲和游戏,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通过观察幼儿在歌曲学习、音乐游戏和创意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力的发展。
6.2 评价方法:教师通过现场观察、记录幼儿的表现,与幼儿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6.3 评价内容:幼儿的歌唱能力、音乐游戏的参与度、创意活动的表现。
第七章:教学延伸7.1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列车司机和乘客,进行情景剧表演。
7.2 延伸目标: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7.3 延伸准备:准备简单的列车道具,如司机帽、乘客服装等。
7.4 延伸指导:教师指导幼儿进行角色分配和表演练习,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
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教研课(3篇)
![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教研课(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148b0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6.png)
第1篇一、活动名称:《快乐的小火车》二、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2. 通过游戏活动,锻炼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1. 音乐《快乐的小火车》2. 小火车模型若干3. 彩纸、彩笔、剪刀等手工材料4. 小火车游戏场景布置四、活动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音乐《快乐的小火车》,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做简单的动作。
2.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它描述的是什么?”3. 幼儿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快乐的小火车》。
(二)基本练习1.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快乐的小火车》的旋律和歌词。
2. 教师通过游戏方式,让幼儿熟悉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练习,每组选择一位代表演唱歌曲。
(三)游戏环节1. 游戏名称:《快乐的小火车》2. 游戏规则:(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辆小火车模型。
(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随着音乐将小火车模型搭建起来。
(3)当音乐停止时,小火车模型搭建得最高的小组获胜。
3. 游戏进行过程中,教师指导幼儿如何协作,鼓励幼儿发挥创意。
(四)手工制作1. 教师发放彩纸、彩笔、剪刀等手工材料,引导幼儿制作小火车。
2.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想象力,制作出独特的小火车。
3. 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总结,回顾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
2. 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3. 教师总结活动,强调音乐游戏活动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五、活动延伸1. 教师将活动中的小火车模型布置在教室,让幼儿在课间自由玩耍。
2.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活动,进一步巩固歌曲《快乐的小火车》。
六、活动评价1. 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2. 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是否得到锻炼。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秋天多么美》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秋天多么美》](https://img.taocdn.com/s3/m/611be0b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0.png)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秋天多么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秋天的歌》,详细内容包括《秋天多么美》歌曲学唱、秋天的节奏游戏和即兴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秋天多么美》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通过音乐游戏,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
2.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卡片、树叶道具。
2. 学具:小乐器(如沙锤、手鼓等)、画笔、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窗外秋天的景色,引导学生描述秋天的特点,如落叶、果实等。
2. 歌曲学唱(15分钟)a. 教师播放《秋天多么美》歌曲,让学生感受旋律。
b. 教师分句教唱,学生跟唱。
c. 学生独立演唱,教师指导。
3. 节奏游戏(10分钟)a. 教师用卡片展示不同的节奏,让学生模仿。
b. 学生分组,用小乐器进行节奏传递游戏。
4. 即兴创作(10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用树叶道具进行即兴创作,如模仿落叶飘舞的动作。
b.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创作。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秋天多么美》2. 歌曲旋律:五线谱展示3. 节奏卡片:展示不同的节奏型4. 学生创作展示区:展示学生即兴创作的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演唱《秋天多么美》。
2. 答案:完成演唱,注意节奏和音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歌曲学唱和节奏游戏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大自然,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跳跃。
2. 节奏游戏的设计与实施。
3. 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的培养。
大班音乐活动《何家公鸡何家猜》教案
![大班音乐活动《何家公鸡何家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d7e783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a.png)
大班音乐活动《何家公鸡何家猜》教案1.1 活动背景:1.1.1 为了让幼儿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合作意识,我们选择了富有童趣的民间游戏歌曲《何家公鸡何家猜》作为教学内容。
1.1.2 本次活动适用于大班幼儿,他们在音乐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通过本次活动,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1.3 活动时长约为25分钟,通过歌曲学唱、动作表演、游戏互动等环节,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歌曲特点:2.1.1 歌曲《何家公鸡何家猜》是一首具有浓厚民间特色的游戏歌曲,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易于学唱。
2.1.2 歌曲中融入了问答环节,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合作精神。
2.1.3 歌曲以动物为主题,富有想象力,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内容3.1 学习歌曲:3.1.1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何家公鸡何家猜》,注意讲解歌词中的问答节奏和动作要求。
3.1.2 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熟悉歌词和旋律。
3.1.3 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问答互动,让幼儿体验歌曲的乐趣。
四、教学目标4.1 认知目标:4.1.1 幼儿能够理解歌曲《何家公鸡何家猜》的歌词内容,认识相关动物。
4.1.2 幼儿能够掌握问答的节奏,参与互动游戏。
4.1.3 幼儿能够通过学唱歌曲,提高音乐节奏感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幼儿在问答环节中,能够迅速反应并正确回答。
5.1.2 幼儿在歌曲表演中,能够准确地做到动作与歌词的对应。
5.1.3 幼儿在集体活动中,能够与同伴协同合作,完成歌曲演唱和游戏互动。
以上是五个章节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请随时告诉我,我会尽快为您提供后续章节。
教案大班音乐活动《何家公鸡何家猜》教案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6.1.1 音频播放设备:用于播放歌曲《何家公鸡何家猜》。
6.1.2 图卡:准备不同动物的图卡,用于游戏互动环节。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案例分析及教学改进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案例分析及教学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eb027dc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7.png)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案例分析及教学改进一、引言在幼儿园教学中,音乐教育一直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音乐游戏作为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细胞和感知能力。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游戏内容的选择是否合适,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如何,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等。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案例,通过深度分析和教学改进来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学。
二、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案例分析1. 案例一:《小星星》合奏在某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老师选择了《小星星》这首简单易学的歌曲,让大班的孩子们进行合奏。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的表现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节奏不准、音准偏差大等。
这引发了老师的思考和反思。
2. 案例二:节奏打鼓游戏另一位老师在音乐课上开展了一个节奏打鼓游戏,旨在让孩子们通过打击乐器来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然而,一些孩子参与的热情并不高,而且因为打击乐器的过多使用,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三、教学改进的探讨1. 游戏内容的选择在进行音乐游戏教学时,应该根据孩子们的芳龄特点和音乐素养来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儿歌,同时结合一些简单的节奏或动作,让孩子们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获得快乐,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2. 激发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在游戏教学中,老师需要及时发现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引导他们参与到音乐游戏中来。
这可以通过增加互动元素、丰富游戏形式、加入竞赛等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参与热情,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注意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在进行音乐游戏教学时,老师要注意游戏过程中的细节,比如节奏的把握、声音的变化、乐器的使用等。
这些细节都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因此老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游戏教学水平。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学,我认为需要兼顾趣味性和教学效果。
游戏内容的选择要与孩子们的兴趣和认知水平相匹配,同时在游戏中适当融入音乐知识和技能。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音乐游戏教案10篇(一)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音乐游戏教案10篇(一)](https://img.taocdn.com/s3/m/04a2ba3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f.png)
音乐游戏:蛤蟆历险记【设计意图】本活动以图画书《蛤蟆爷爷的秘诀》中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情节为线索设计。
依据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迁移理论,我将故事前置,让幼儿了解图画书的内容,熟悉故事主要情节,并根据游戏的需要对个别情节稍加改编,这样的支撑降低了幼儿学习音乐游戏的难度。
活动过程中,选配恰当的音乐形象来增强故事情境的渲染,利用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内在情感,在动作设计上不追求整齐划一,让全体幼儿在高密度参与活动的同时享受游戏带来的愉悦和满足。
活动只准备了一个音带,力图体现本人对“低耗高效”教学原则的推崇和运用。
【活动准备】《瑞典狂想曲》音带(曲谱见光盘),活动前花15分钟左右时间讲述改编的《蛤蟆爷爷的秘诀》故事,幼儿有“丢手绢”游戏中追逃的经验。
【活动目标】1.在故事情节引导下,跟随音乐玩“蛤蟆历险记”游戏。
2.根据故事情节记忆游戏顺序,并能用“我要吃掉你”“我不怕,我不怕,我的秘诀是××”对话来展开“蛤蟆历险记”游戏。
3.在充满趣味的律动游戏中体验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情感,享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一、绘本导入,回忆故事主要情节及顺序1.说一说《蛤蟆爷爷的秘诀》的主要内容及顺序。
2.带着对第三个秘诀的猜测进入游戏。
二、分段学习,随情境开展游戏(一)学习第一段游戏1.教师随乐示范蛤蟆走等动作,引导幼儿观察、反馈和模仿。
2.幼儿听A段音乐一起练习,并跟随音乐节奏和动作加入语言“饥饿的敌人在哪里”。
3.教师扮蛇,“小蛤蟆”逃到灌木丛(座位上)。
让幼儿了解由“蛇指定爷爷”的规则,进行角色间“我要吃掉你.我要吃掉你”“我不怕,我不怕,我的秘诀是勇敢”的对话,并进行与对话相对应的动作练习。
4.听蛇出来的音效和B段音乐练习对话、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游戏内容及规则。
5.完整进行第一段游戏。
(二)学习第二段游戏1.迁移第一段游戏经验,出现鳄龟音效,引导幼儿表现鳄龟的机智和个性化的动作。
幼儿园音乐天地:大班音乐游戏教学案例分享
![幼儿园音乐天地:大班音乐游戏教学案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3fb5a95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2.png)
幼儿园音乐天地:大班音乐游戏教学案例共享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音乐教学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音乐教学,幼儿可以培养音乐情感、发展音乐能力,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而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更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
本文将共享一些大班音乐游戏教学案例,希望能为幼儿园音乐教学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二、音乐游戏教学案例共享1. 游戏名称:音乐接力游戏目的:培养幼儿的听觉和协作能力。
游戏规则: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站成一列。
老师播放音乐,每组的第一个孩子手拿音乐铃,跑到终点后将音乐铃交给下一位同学,然后排到队伍的最后等待下一轮接力。
当所有孩子都完成了一轮接力后,游戏结束。
教学意义:通过这个游戏,幼儿可以在欢快的音乐中感受到团队合作的乐趣,培养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游戏名称:音乐启发游戏目的: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游戏规则:老师播放一段音乐,让幼儿闭上眼睛,用想象力描绘自己在音乐中看到的画面或感受到的情感。
然后让他们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将这些画面或情感呈现出来。
教学意义: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将音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3. 游戏名称:节奏大师游戏目的: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游戏规则:老师击鼓或者用其他乐器演奏一段简单的音乐节奏,然后让幼儿模仿老师的节奏,通过身体动作或敲击乐器的方式表达出来。
教学意义:这个游戏可以让幼儿在欢快的音乐中感受到节奏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感和节奏感,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音乐教学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而音乐游戏作为一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更加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通过音乐游戏,幼儿既可以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他们的音乐情感和音乐能力,又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四、总结和回顾通过本文的共享,我们了解了几个大班音乐游戏教学案例。
音乐体验游戏的大班音乐教案
![音乐体验游戏的大班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45017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1.png)
音乐体验游戏的大班音乐教案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成为了现代教育不可避免的趋势。
作为音乐教师,如何能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得音乐知识和技能?如何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种音乐体验游戏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创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音乐乐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1.教育目标本教案适用于大班学生,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音乐体验游戏的方式,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增强音乐感受力、欣赏力和表现力,发展音乐创造和表达能力。
2.教学内容2.1.音乐基础知识介绍音乐乐理基础知识,包括音乐符号、节奏、音高、音调、和弦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构成元素。
2.2.音乐风格和形式介绍不同音乐风格和形式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摇滚音乐、民族音乐、即兴音乐、电子音乐等,让学生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形式的特点和音乐文化背景。
2.3.音乐听辨和表现通过音乐听辨和表现的活动,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分析音乐,培养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包括听辨不同风格和形式的音乐、模仿歌曲节奏、演唱简单歌曲、口哨和打拍子等。
3.教学方法3.1.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音乐乐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比如,设计音乐拍手游戏、音乐速配游戏、音乐点歌游戏、音乐连线游戏等。
3.2.分层教学根据学生不同的音乐基础和能力,实施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将课程内容划分成简单和难度逐渐增加的几个阶段,让学生逐步掌握和应用音乐知识和技能。
3.3.个性化教学通过个性化教学的方式,针对学生不同的音乐兴趣和特长,开设相应的音乐课程和活动,比如:乐器演奏课程、合唱团、舞蹈培训等,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领域得到更加专业和系统的培训。
大班音乐《找朋友》活动教案设计
![大班音乐《找朋友》活动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e6ddcb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c.png)
大班音乐《找朋友》活动教案设计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音乐游戏的规则,并能够积极参与其中。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活动,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培养团队精神。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音乐播放设备、小玩具、圈圈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场地,以便幼儿自由活动。
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能够理解音乐游戏的规则,并能够积极参与其中。
2.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意识。
四、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基本活动(10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音乐游戏的规则,并带领幼儿一起进行游戏。
游戏过程中,幼儿需要根据音乐的节奏找到自己的朋友。
3. 拓展活动(5分钟)教师可以邀请幼儿一起创作新的音乐游戏,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活动延伸教师可以将这次音乐活动延伸到课堂外,让幼儿在家中和家长一起进行音乐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教师还可以组织类似的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六、活动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音乐游戏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表现力和与合作意识。
2. 结果评价:通过幼儿在音乐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其对音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 关注每个幼儿的情绪,确保他们在活动中的积极性。
3. 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八、活动反思1. 教师需要反思在活动中的引导是否得当,是否能够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音乐。
2. 教师需要反思活动过程是否安全,幼儿的情绪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关注。
3. 教师需要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九、家长沟通1. 教师可以通过群、家访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
2.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3. 向家长宣传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重视幼儿的音乐教育。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我是机器人》音律活动设计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我是机器人》音律活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99bdd7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e.png)
第一篇:《渔家傲》教学设计《渔家傲》教学设计嘉兴市南湖区余新中学张彦教学目标:1. 反复朗诵,熟读成诵,感受词的风格和韵律特点,进而理解李清照的词风及其流派。
2. 品读辨读,理解词的意境和情感,进而认识中国士大夫的品格。
(重点和难点)教学流程:一、读梦——诵读诗词,把握节奏(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读顺,教师巡视指导。
请将读不准、读不懂的字词提出来。
(2)点名学生朗读,要求把握节奏,学生互评。
教师指导,出示节奏划分。
学生再齐读。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3)将词作变换成律诗,比较异同,体会韵律。
(词,长短句错落,节奏富于变化。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天帝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蓬舟吹取三山去。
(4)聆听范读,齐声朗读。
主问题:这首词词牌名是《渔家傲》,没有题目,你能否给这首词加个题目?说说理由。
词写什么?写实还是写虚?(引出"梦")。
《渔家傲》在《花庵词选》中题做《记梦》。
二、绘梦——描绘意象,进入意境追问1:词人李清照在词中都梦见了什么景象?默读找出来后,请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触动你的画面。
(天接云涛、星河流转、千帆乱舞、天人对语、鹏飞高举、吹取三山)①铺叙:描写细腻,词义生动,意境浑厚。
"接""连""转""舞":天幕四垂、波涛汹涌、云雾弥漫——浑然无际(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殷勤":温和、关心民生疾苦天帝。
(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天帝形象?)②用典:大鹏(庄子语)、三山(神话传说)(抒情言志,表明心迹)比喻或用典,把自己比成大鹏,乘万里风高飞远举,叫风不要停止,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也婉转表达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2024最新-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老狼》(优秀5篇)
![2024最新-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老狼》(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f4ea4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f.png)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老狼》(优秀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以下是漂亮的小编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老狼》(优秀5篇),欢迎参考阅读。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老狼》篇一(一)活动目标:1.练习快跑。
2.培养幼儿躲闪跑的能力和反应的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老狼头饰一个,场地一端画一条起点线。
(三)活动内容:1.玩法:幼儿扮小动物,四散地站在起点线后,教师戴上头饰,背对幼儿站在幼儿前面几米的地方。
游戏开始:小动物和老狼一同往前走,小动物边走边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回答X 点了。
然后又问:老狼,几点了?老狼回答X点了。
小动物每问一句,就要朋胆地走近老狼。
这样转身往回跑,老狼转身追捉小动物,但不能越过起点线,被捉到的小动物站到场外。
2.规则:(1)小动物与老狼应边问答边往前走,不能停留。
(2)老狼回答几点时,不能回头看。
(3)老狼回答几点时,可以任意间隔钟点,但不能倒书时间。
游戏反思游戏是幼儿最为喜爱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能够获得快乐,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特别是体育游戏时,孩子们更是兴趣浓厚,情绪高涨。
在《老狼几点了》这个传统游戏中,“老狼”和“小羊”这两个角色是孩子最为熟悉,最为喜欢的小动物。
游戏主要发展孩子的反应和奔跑能力,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孩子们喜欢反复玩这个游戏。
幼儿园教案:《老狼》篇二活动目标:1.练习肩上挥臂投掷。
2.能动作协调的与同伴一起参加投掷游戏活动。
3.体验投掷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重点:活动上肢和腰部关节。
难点:练习将投掷物经肩上方向前上方抛出。
活动准备:1.老师扮演“大灰狼”,距离分别为1.5米,2米,2.5米。
2.投掷物重量分别为40克,60克,125克左右的沙包。
3.兔妈妈头饰一个,幼儿人手一个小兔头饰,蘑菇图片若干,小篮子一个。
4.活动音乐:《小兔乖乖》,《小了白了兔》,《狼叫声》,《春天在哪里伴奏》。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我是机器人》音律活动设计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我是机器人》音律活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4bef1c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5.png)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我是机器人》音律活动设计一、活动背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已经初步形成,但对音乐的理性认识还很薄弱。
因此,为了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音乐,我们设计了这场有趣的音律活动。
二、活动目标本次活动的目标是通过大班孩子喜闻乐见的机器人主题,引导他们认识1个八度(即8个音阶)的基本音符,并能用自己的声音模仿出这些音符。
三、活动内容1. 调整气息让孩子们坐在座位上,耳朵听着轻快的背景音乐,以五秒为一小节,深呼吸三次,慢慢地放松自己。
2. 机器人介绍老师带着机器人穿过教室,少量演示量,让孩子们初步熟悉机器人。
3. 音阶引导老师先带领孩子们模仿嘴唇、手指和舌头的动作,然后向孩子们介绍八度的概念。
让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边模仿动作,一边用嗓子喊出“do、re、mi、fa、so、la、ti、do”。
4. 音律游戏让孩子们坐成一个圆圈,老师喊出其中一个音符,第一个听到并模仿出这个音符的孩子将成为“机器人”。
接下来,“机器人”喊出另一个音符,第一个同时听到并模仿出这个音符的孩子将成为新的“机器人”。
游戏继续进行,直到每个孩子都成功成为过“机器人”。
5. 活动结束用音乐助威的方式,将活动落下帷幕。
教师将对孩子们的表现进行简单的表扬和总结。
四、活动评估通过孩子们的实际表现,我们可以对他们的音律认知能力进行初步的评估:1.能否理解音高高低的区别2.能否模仿出基本的8个音符3.能否在游戏时积极地参与五、活动体会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习了一些音乐基础知识,还养成了协作和互助的良好习惯。
同时,孩子们也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时光。
【大班音乐教案】音乐游戏活动案例《倒霉的狐狸》(故事)
![【大班音乐教案】音乐游戏活动案例《倒霉的狐狸》(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e8ebe2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4.png)
【大班音乐教案】音乐游戏活动案例《倒霉的狐狸》(故事)活动设计背景:本班孩子多为5到6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本应该活泼好动,而且想法也应该很多,但是我发现我们的孩子很害羞,不太爱说话。
但是和孩子们经过两个多月的相处,发现孩子们其实很喜欢模仿和玩儿追逐游戏,在这些游戏中孩子们才真正地展现出他们的天真和活泼。
在本节课中我以幼儿为中心,让孩子们自由创编游戏中狐狸的各种动作,让孩子们体验到游戏的有趣性,同时也让孩子们体验到自主创作的乐趣和体验自主创作的成就感,增强孩子们的信心,据此设计了这个活动并在11月25日和孩子们分享了这个游戏。
在活动期间也请了家长(参与者多为妈妈)参与,也让家长参与了解还在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快乐。
活动目标1.欣赏音乐,体验曲调重复和速度、力度变化的有趣性。
2.做出创新大胆的游戏动作,并能积极跟随音乐动作表演。
3.在表演中学会相互合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能跟随音乐表演动作。
2.在合作绩效的过程中学会相互合作。
活动准备孩子们已经熟悉了“倒霉狐狸”的故事(见附件),自制的“倒霉狐狸”九景照片,一只母鸡和一只狐狸的头饰,一个大的活动空间,以及由28个孩子围成的弧形音乐,节奏感明显。
活动过程1.引导,激发孩子的兴趣,老师把母鸡的头饰带进教室,向孩子们打招呼:“你好,孩子们,我是玫瑰母鸡。
你们还记得我和狐狸的故事吗?我听说我们这里的孩子擅长玩游戏,所以今天我来这里和你们玩游戏,这个故事隐藏在“不幸的狐狸”的故事中“在里面,所以在玩游戏之前,我想看看你们是否都记得这个故事?”(1)、教师(萝丝)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线索。
老师:“在故事《不幸的狐狸》中,孩子们还记得狐狸遇到的不幸的事情吗?老师展示图片,模仿母鸡走路,引导并鼓励孩子们回答。
(掉进了池塘、掉进了草堆里、被钉耙打到头、被掉下来的面粉埋了起来、狐狸扑过去抓母鸡时被母鸡发现了,母鸡跑了。
)小朋友说一件老师就重复说,增强幼儿记忆。
老师:“母鸡知道喂奶后是怎么回家的?”老师鼓励幼儿积极回答,说完后教师语气、动作夸张地进行整理:“母鸡发现狐狸后很害怕,母鸡先很快钻过篱笆,狐狸也追着钻过篱笆;接着母鸡很害怕地游过池塘,狐狸也追着游过池塘;最后母鸡跑回家,狐狸也追着母鸡到了门外。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精选)ppt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精选)ppt](https://img.taocdn.com/s3/m/32238f9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9.png)
改进措施
优化时间安排
对各个环节的时间进行合 理分配,确保活动整体节 奏紧凑且平衡。
简化教师指导语
精炼教师的指导语,使之 简单明了,易于幼儿理解 。
完善材料准备
提前做好充足的材料准备 ,确保每个幼儿都有足够 的游戏材料。
谢谢
THANKS
音乐素材选择恰当
选用的音乐素材符合大班 幼儿的认知水平,旋律优 美,节奏明快,有助于提 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不足反思
部分环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某些环节时间过长或过短,影响了整体活动的节奏和效果。
教师指导语不够精准
部分教师指导语过于复杂,不易于幼儿理解,导致活动过程中出现 困惑。
材料准备不够充分
部分游戏材料数量不足,影响了幼儿的体验和参与度。
作业布置
为孩子们布置一些与音乐相关的家庭作业,如让孩子们在家中创作简单的歌曲 或舞蹈。
区角延伸
音乐角
在幼儿园的区角设置一个音乐角,提供各种乐器和音乐书籍,让孩子们自由探索 和学习。
表演区
在表演区组织孩子们进行音乐剧或舞蹈表演,让他们将所学到的音乐知识付诸实 践。
其他延伸
音乐会参观
组织孩子们参观当地的音乐会或音乐 节,感受现场音乐的魅力。
鼓励孩子们在游戏中发挥自己 的表现力,如通过舞蹈、唱歌 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
03 活动过程
CHAPTER
导入环节
目的
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 音乐游戏的世界。
方法
使用故事、谜语、图片或实物等引 导方式,与幼儿进行互动,让他们 对即将进行的游戏有所期待。
示例 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跟 随节奏摇摆身体,或使用故事导入 ,讲述一个与音乐游戏主题相关的 有趣故事。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音乐狂欢夜》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音乐狂欢夜》](https://img.taocdn.com/s3/m/389a9d4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5.png)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音乐狂欢夜》【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音乐狂欢的含义,认识并理解基本的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初步接触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
2. 技能目标:通过游戏提高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模仿能力,学会使用打击乐器进行简单演奏,并能够根据音乐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
3.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情,培养其自信展示自我、积极参与团队合作的精神,体验音乐带来的欢乐与共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1. 音乐素材:选择充满活力且节奏鲜明的儿歌或舞曲作为背景音乐。
2. 教具准备:制作包含各种节奏符号的卡片、提供小型打击乐器(手鼓、铃铛、木鱼等)、布置音乐狂欢夜主题场景。
3. 场地布置:设置舞台表演区、打击乐器体验区、律动互动区等多元化的音乐活动区域。
【活动过程】一、导入环节:-教师以故事形式介绍“音乐狂欢夜”的概念,引导幼儿进入音乐派对的情境中。
二、认知探索环节:1. 节奏卡学习:教师展示节奏卡片,带领幼儿用拍手、跺脚等方式模仿不同节奏型。
2. 乐器体验:让幼儿逐一尝试各类打击乐器,感受不同的音色和敲击方式。
三、实践操作环节:1. 打击乐器合奏:分发打击乐器,指导幼儿按照音乐节奏进行集体演奏。
2. 律动舞蹈:设计一套简单的舞蹈动作,鼓励幼儿跟随音乐进行即兴表演。
四、互动分享环节:-组织幼儿进行一场“音乐狂欢夜”大汇演,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上台展现自己的才艺,例如演唱、演奏或跳舞。
-在表演后组织讨论和分享,引导幼儿表达参与活动的感受和收获。
【活动延伸】-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设立音乐角,投放更多音乐玩具和乐器供幼儿自由探索和创作。
-家庭作业可以是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家庭版的“音乐狂欢夜”,增强家园共育的效果。
【注意事项】-注意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要适中,确保所有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其中,体验成功和成就感。
-强调安全教育,在使用打击乐器时提醒幼儿注意力度,避免意外伤害。
同时,尊重每个孩子的表现,给予及时肯定和鼓励。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4篇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1ac26a7ad02de80d5d840db.png)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4篇《大班音乐游戏教案4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大班优秀游戏说课教案《猴子坐沙发》【活动设计】本活动源自于“西北地区首届幼儿园音乐团体律动游戏与幼儿学习品质培养教学观摩研讨会”中的一节大班团体律动游戏活动。
通过观摩学习,及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现有水平,我融入了自己的新想法和教学特点,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律动游戏过程中,掌握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的故事性。
其次,通过感受、创编动作来引发孩子自身的音乐潜在因素,让幼儿发挥想象力,使律动教学更好地激发幼儿活跃的思维,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目标定位】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本次教学活动目标确定如下:1、初步用动作随乐表现“猴子坐沙发”的情景——出门找朋友、相互逗乐、变沙发。
2、通过创编,用尝试身体不同部位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沙发造型。
3、在两两合作坐沙发的环节能友爱同伴,能爱惜和保护自己的“沙发”。
从活动目标出发,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初步用动作随乐表现“猴子坐沙发”的情景——出门找朋友、相互逗乐、变沙发;活动的难点是:通过创编,用尝试身体不同部位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沙发造型。
【教法学法】新的《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因此,活动中除了以积极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我精选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情趣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
2、角色扮演法:根据故事内容,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角色扮演。
此外,我将适时地采用启发提问法、赏识激励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对音乐游戏更加热爱,达到科学性、艺术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准备】本节课的活动准备是节奏感强、音乐欢快的《甩葱歌》。
【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二、提炼动作、感知音乐。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音乐魔法城堡》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音乐魔法城堡》](https://img.taocdn.com/s3/m/e55e8a4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5.png)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音乐魔法城堡》【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通过游戏,让幼儿了解和认识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以及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等。
2. 技能目标:锻炼幼儿的听觉敏锐度,提高其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模仿能力;通过扮演与探索,提升幼儿的创新能力及肢体协调性。
3.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培养他们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各种乐器模型或实物(如小鼓、铃铛、木琴等)、音乐魔法城堡背景图、角色扮演道具(魔法师帽、魔法棒等)。
2. 音乐素材:选取适合大班幼儿且包含丰富节奏变化的儿歌或音乐片段。
3. 场地布置:设立一个“音乐魔法城堡”的场景,设置不同的音乐区域,代表城堡中的不同房间。
【活动过程】一、导入环节:-教师以故事形式引入音乐魔法城堡的主题,讲述城堡里住着许多会发出美妙音乐的魔法乐器。
二、认知体验环节:1. 乐器展示:教师逐一介绍并演示各类乐器的演奏方法及其产生的声音效果,引导幼儿尝试模拟乐器音色。
2. 节奏游戏:设计一些简单的音乐节奏卡片,让幼儿跟随音乐击打节奏,感受节奏的变化。
三、实践操作环节:1. 角色扮演:分发魔法师帽和魔法棒,幼儿扮演小魔法师,在音乐城堡中探索,每到一个房间就要用相应的乐器或身体动作表现出特定的节奏。
2. 创作表演:鼓励幼儿根据所学音乐知识,自由创作一段简短的音乐作品,并在音乐魔法城堡舞台上进行集体表演。
四、互动分享环节:-组织幼儿互相欣赏、评价同伴们的表演,增强自信心和相互尊重意识。
-引导幼儿分享在音乐魔法城堡中的发现和感悟,强化对音乐的理解和喜爱。
【活动延伸】-在日常活动中增设音乐角,提供更多的乐器供幼儿自主探索和创作。
-家庭合作: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共同制作简易的家庭版乐器,增进亲子关系,拓宽幼儿在家中的音乐体验。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超级音乐家》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超级音乐家》](https://img.taocdn.com/s3/m/d54af54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1.png)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超级音乐家》【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并认识不同乐器的外观、声音特点和基本演奏方式。
-通过游戏感知音乐节奏、旋律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模仿乐器音色的能力,尝试用身体动作或自制简易乐器模拟演奏。
-学习跟随音乐做简单的律动,并在小组合作中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或即兴表演。
3.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其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自信心以及对“音乐家”这一职业的认识与尊重。
【活动准备】1. 音乐素材:选择一些包含多种乐器声部的儿歌或音乐片段。
2. 教具准备:各种乐器图片、模型或实物(如木琴、铃鼓、小号等);可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简易的“儿童版”乐器。
3. 场地布置:营造音乐工作室或者小型音乐会场景。
【活动过程】一、导入环节:-教师以“音乐家的工作室”为主题,引导幼儿进入情境,讲述关于音乐家的故事。
二、探索与体验环节:1. 乐器展示:逐一介绍各类乐器,让幼儿亲手触摸和尝试敲击,感受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2. 身体乐器:带领幼儿学习使用拍手、跺脚、打响指等动作模仿不同的节奏型,体验身体作为“乐器”的乐趣。
三、实践操作环节:1. 角色扮演:分发代表不同乐器的头饰或胸章,幼儿根据所选乐器的特点进行表演。
2. 创作与表演:组织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尝试创编简单的旋律或节奏,然后集体合奏,举行一场“超级音乐会”。
四、互动分享环节:-幼儿之间相互欣赏和评价同伴的表演,教师予以点评指导,强调每个孩子都是“超级音乐家”。
-结合故事背景,让幼儿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乐器和理由,增进对音乐的个人体验和理解。
【活动延伸】-在日常活动中设置音乐角,提供更多的音乐游戏材料,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和创作。
-家庭作业可以是收集家庭中的自然发声物品,邀请家长共同制作简易乐器,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音乐游戏活动《熊和石头人》方案设计
设计意图
音乐是一门很特殊的艺术,它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往往通过声音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来直接、生动、形象地表现某种事物、情感和思想,然而又凝聚着深刻的、微妙的、难以言表的概括与抽象。
同时,音乐又是一门知识性、技术性很强的艺术,音乐的创作与表现必须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巧,音乐作品的欣赏则同样要有一定的常识和感知能力。
可以说,音乐是一门很“难”的艺术。
那么,怎样在“难”的音乐和幼稚的孩子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呢?那就是游戏。
所以设计了此活动《熊和石头人》。
探索音乐活动游戏化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
音乐游戏之美,在于它不只是音乐技能的摹仿,它是游戏活动中对音乐的感受、体验、理解,对歌词、动作孩子味十足的创编,更能活化幼儿的创造细胞,开启智慧之门。
活动目标:
1.能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根据歌词曲内容创编表演动作和游戏。
2.在歌曲的表演与游戏活动中能积极参与、大胆表现,体验表演与游戏的快乐。
3、学玩音乐游戏《熊和石头人》。
在学习歌曲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
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4、能根据教师提供的舞曲音乐即兴舞蹈,并在"熊"出现时能保持自由造型不动。
5、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图谱、大熊头饰、已初步学会歌曲的演唱。
活动过程:
一、复习并熟练歌曲的演唱。
1.T:“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曲的图谱,我们一起看一看,你知道是哪一首歌曲吗?”
(评析:以图谱帮助幼儿回忆歌曲,这样的呈现方式显得很自然,这样的逐步唤醒法也比较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
2.复习演唱歌曲。
3.老师也来唱一唱,鼓励幼儿听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结合图谱提问)
T:“哪一句最特别?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前半句和后半句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要这样唱?”
前半句:告诉大家大熊来了;后半句:赶紧轻轻地隐蔽,别让大熊发现。
5. 幼儿集体演唱歌曲,要求能用强弱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最后一句。
(评析:这一环节里包含了听辨强弱和表现强弱的学习点,结合歌曲情节进行的先听辨后学唱的教学策略,帮助幼儿理解了“怎么样?”“为什么?”两个问题,使之后的学唱变得轻松。
)
二、自由探索表演,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
1.T:“这首歌曲真好听,如果加上动作表演一定更美,我们可以为歌曲配上哪些好看的大作呢?”(鼓励幼儿找个好朋友唱唱、想想,为歌曲配上好看的动作)
2.鼓励幼儿三两分组,讨论歌曲的表演,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3.请个别幼儿尝试表演。
(关注动作的节奏和美感,并鼓励相互学习。
)
(评析:仔细分析歌曲我们会发现,歌曲内容非常简单,在动作表演上基本没有什么难度,鼓励幼儿“唱唱、想想,为歌曲配上好看的动作”,使这一环节的学习变得自主,同时,也为表演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
)
4.尝试第一次表演。
5.讨论交流:“你觉得哪一句不太会表演?”引导幼儿探索适合的动作并相互学习。
(评析:鼓励幼儿提出自己学习中的困难,通过相互的学习帮助解决,这里既体现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理念,也是在帮助幼儿丰富一个学习方法。
)
6.帮助幼儿梳理表演动作,再次表演。
关注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
(也可以表演给个人老师看)
7.T:“刚才歌曲里唱到大熊来了,听,是谁来了?”为什么觉得是大熊来的?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8.随乐模仿大熊的表演。
1) 幼儿学习用双手在膝盖上一拍一次“学熊走”。
2) 幼儿学习模仿大熊表演。
(评析:将大熊的表演这一次学习环节分为了两个部分,有效地帮助幼儿更好掌握一拍一次这个节奏,为之后的游戏打基础。
)
三、根据歌曲内容,尝试设计游戏方案,并快乐游戏。
1.提出歌曲可以变成好玩的游戏。
“把这首好听的歌变成游戏一起玩一玩。
”
2.讨论游戏方案,鼓励幼儿说说变成游戏可以怎么玩?(a角色b情节)
1)启发提问:游戏要有谁?大熊什么时候出现?大熊出现前小朋友做什么?大熊出现后小朋友怎么办?
2)练习变石头人的本领。
(提出相关要求)
3)大熊可以把谁带走?
4)预设游戏方案:歌曲前半段幼儿自由演唱并表演,唱到“大家可别乱跑”时,幼儿变“石头人”,老师弹奏大熊音乐,大熊角色出场,将动的“石头人”带走。
3.快乐游戏。
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做一些小结和和提示,也可以对石头人的扮演提出新的要求,游戏可进行2~3次。
4.学习"熊走"动作。
鼓励幼儿在"熊走"音乐声中,用不动的动作扮演"熊",并合拍地行走。
5.小结,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熊和石头人》是一个以游戏为主的韵律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深受小朋友的喜爱,我觉得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材本身它具有游戏性,有情节,小朋友对有情节的游戏,特别是凶猛的动物吃小动物的游戏特别感性趣;
第二,歌曲里面的小动物:小鸟、小兔、大熊等是小朋友比较熟悉,又比较喜欢的小动物,小朋友对模仿小动物表演具有天然的喜好;
第三,幼儿对石头人的造型非常喜欢,平时孩子们经常玩“木头人”的游戏,孩子们对做出一个造型控制不动,非常感兴趣;
第四,歌曲简单,唱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表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小朋友感兴趣,那么,学起来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动特点:
1、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注重了曾曾深入不断提高的原则。
无论是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还是在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都注重了使活动有重复、有变化,曾曾深入,不断提高教学目标,使幼儿始终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整个教学活动是:演唱歌曲-表演歌曲-创编动作、创编造型-完整游戏。
先由易到难分步练习曾曾突破重难点后再完整游戏。
单个环节:如在创编动作这个环节,先让幼儿集体听音乐自由创编-独立创编-创编两人表演的动作、三人、多人表演的动作。
创编“石头人”造型也是这样:一个人造型、两人造型、三人造型到多人造型。
幼儿游戏时,也是一遍有一遍的变化和难度。
2、注重了动静交替的原则。
幼儿生理、心理活动的重要规律之一就是“节律快”。
他们疲劳的快,恢复的也快;注意集中的快,转移的也快。
因此,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注重了活动多变化和动静活动多交替的原则,以确保幼儿在一个时间片段中能够有较丰富的学习收获。
比如:让幼儿集体跳舞到单独个别创编表演,表演后老师小节评价、提问,让幼儿有适当休息等。
3、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教师始终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除了以可爱、推拙的形象、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以自己的形态感染幼儿外,还挖掘了此活动的价值,采用了适宜的方法如:表演法、游戏法、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等对活动加以整合,达到了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不足之处:
比如在欣赏音乐时还不够投入,在欣赏音乐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音乐表现出不同的表情及动作,这样孩子们才会更好地投入进去。
比如在幼儿表演环节,我还能够适度再“放”一些,更多地鼓励幼儿多样化的表现,对于幼儿创新能力和表现力的培养会更加有利。
活动比较好地发挥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很多环节如对表演动作的探讨、对游戏方案的设计都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使幼儿能够分成投入地沉浸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地学、有效地学。
这虽然是一个歌唱教学活动,但是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老师以歌曲为载体,将节奏、速度、强弱等音乐元素整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使幼儿的综合音乐素质在唱唱、演演、玩玩中非常自然地得到了锻炼,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使活动更加地扎实有效。
老师还比较好地关注到了艺术活动的审美价值点,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把动作做得更美、更有节奏感,实现了艺术活动的价值。
孩子们在音乐声中玩的不亦乐乎。
总之,整个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学习的游戏性和动作性的特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锻炼,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通过这个活动,我收获很多,也相信经过不断的进行课后反思,一定能提升自己的业务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