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害虫天敌昆虫的研究概况
科学防治大豆主要虫害
科学防治大豆主要虫害大豆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但在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害虫的侵袭。
这些害虫会导致大豆产量减少、质量下降,甚至严重影响收成。
科学防治大豆主要虫害是大豆生产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大豆主要虫害包括蚜虫、豆蛾、豆蝇、豆盾蝽、白粉虱等。
这些害虫对大豆的侵害方式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
针对蚜虫的防治,我们可以采取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对于蚜虫的化学防治,常用的药剂有吡虫啉、氟虫腈、噻虫胺等;而生物防治则可以利用天敌、捕食性昆虫等生物因素来控制蚜虫的数量。
还可以采用套种、轮作等农业措施,有效地减少蚜虫的发生。
对于豆蛾的防治,可以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策略。
在大豆播种前,可以采取旋耕、翻耕等土壤处理措施,杀灭土壤中的豆蛾蛹;在大豆生长期间,可以采用灯光诱捕、化学防治等方法来控制豆蛾的数量。
还可以适时采取人工捕捉、粘虫板、黄板等措施,有效地减少豆蛾的危害。
对于豆蝇的防治,可以通过土壤消毒、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等方法来减少豆蝇的数量。
还可以采用黏虫板、性信息素诱捕等技术手段,有效地控制豆蝇的危害。
针对豆盾蝽的防治,可以采用灯光诱捕、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豆盾蝽的数量,减轻其对大豆的危害。
对于白粉虱的防治,可以采用优良品种、密植、灌溉等措施来减少白粉虱的数量。
还可以使用生物防治剂、化学防治剂等进行防治,有效地控制白粉虱的危害。
科学防治大豆主要虫害需要综合运用农业、生物、化学等多种手段,并且要因地制宜,因时因地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还需要加强预防意识,加强田间监测,及时发现虫害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治大豆主要虫害,保障大豆的生长与产量。
大豆食心虫的出现与防治和治疗
大豆食心虫的出现大豆食心虫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害虫,特别是在大豆种植中对产量的影响非常大。
在种植季节中,它会在植株的茎、叶和豆荚中寄生和取食,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导致大豆产量下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大豆食心虫的出现、防治和治疗方法。
大豆食心虫的特点大豆食心虫是昆虫中的一种。
它的特点是体形比较小,身体颜色为暗灰色,背部有着不规律的黑点。
成虫的产卵期一般出现在5月下旬或6月初,孵化期为10~15天,幼虫会在大豆的茎、叶和豆荚中取食和寄生,以大豆为食物。
大豆食心虫的成虫寿命很短,只有10多天,但幼虫的寿命长达40多天,能严重危害大豆的生长和发育。
大豆食心虫的危害大豆食心虫危害大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抑制大豆生长发育:大豆食心虫的幼虫会在大豆的茎、叶和豆荚中取食和寄生,吸取大豆的汁液,严重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
2.减产:若大豆受到大豆食心虫的严重侵害,则会导致大豆产量下降。
此外,如果受到侵害的豆荚不能成熟,豆荚中的豆粒也会受到影响导致数量减少。
3.对豆荚质量的影响:大豆食心虫的寄生和取食会导致豆荚形变、发生病斑和不正常开裂,因此会对豆荚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大豆食心虫的防治为了防止大豆食心虫的侵害,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通过引入、培育和利用大豆食心虫的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和活动范围。
生物防治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1.利用大豆食心虫的天敌:大豆食心虫的天敌有河蜈蚣、蚜茧蜂、蚜茧吸蜜蜂等。
可以通过引入这些天敌控制大豆食心虫的数量。
2.建立生态均衡:通过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害虫的寄生和繁殖。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药剂直接杀死害虫的方法。
这种方法虽然效果好,但容易对环境和生态链造成污染。
因此,我们应该避免过分依赖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可以采用喷洒、烟熏、涂抹等方法。
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对药剂的控制:在化学防治时需要严格控制药剂的用量和浓度,避免超量使用。
黑龙江地区大豆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方法
黑龙江地区大豆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方法黑龙江地区是中国大豆生产的重要区域,也是全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之一。
大豆种植在这一地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确保大豆生产的稳定和增产,必须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本文将就黑龙江地区大豆种植的现状和常见的病虫害进行介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黑龙江地区大豆种植现状黑龙江地区是我国大豆主产区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大豆的生长。
黑龙江地区的大豆种植面积较大,年产量也居全国前列。
大豆种植主要集中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大豆生产体系。
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大豆生产也面临着各种病虫害的威胁,给大豆种植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1. 大豆病害(1)炭疽病:炭疽病是大豆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在潮湿环境下发生。
病害初期叶片出现淡黄色小斑点,随后逐渐扩大并变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黑色或暗褐色病斑,病斑边缘呈不规则的毛状。
严重时,病斑融合成大斑,导致叶片干枯并脱落。
(2)霜霉病:霜霉病是由霜霉菌引起的,主要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下发生。
病害初期叶片出现淡黄色小斑点,随后逐渐增大并形成轻黄色或白色的霉花,叶片上形成厚厚的霉层,叶片严重变形、卷曲、死亡。
(3)根肿病:根肿病是由线虫引起的,主要在土壤中发生。
植株表现为根部肿胀,根系变粗,叶色变黄,植株生长疲弱,导致产量减少。
2. 大豆虫害(1)大豆蚜:大豆蚜是大豆的常见害虫,主要在大豆生长期内发生。
它主要危害大豆的嫩叶、嫩梢和花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卷曲、花荚畸形,影响产量。
(2)豆甲:豆甲是大豆的常见害虫之一,主要在幼苗期和成苗期发生。
它主要危害大豆的根部,导致根系受损,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发育,严重时甚至导致植株死亡。
(3)蓖麻蚜:蓖麻蚜是大豆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在大豆的生长季节发生。
它主要危害大豆的嫩叶和嫩梢,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卷曲、花荚畸形,影响产量。
1. 大豆病害的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性强的大豆品种进行种植,能够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北方大豆虫害综合防治要点研究
北方大豆虫害综合防治要点研究摘要:大豆有着多重价值,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粮食作物,它在饮食、经济价值以及工业价值等方面都呈现出巨大的作用,因此,要高度关注大豆的生产种植养护等相关工作。
针对北方大豆而言,在具体的种植养护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定程度病虫害的影响,对此,要着重把握病虫害的特征和发生规律,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结合这样的情况,本文重点分析北方大豆虫害的主要特点和发生规律以及综合防治要点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北方大豆;虫害;综合防治要点引言针对北方大豆的生长过程而言,病虫害的发生对其产量和质量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特别是虫害问题十分严重,会导致大豆的产量严重降低,使农民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此,要采取切实可行的虫害综合防治方法,从根本上有效降低虫害对于大豆的威胁性,使大豆能够进一步提升防病虫害的能力,以此使其综合效益得到切实提升,为种植户增产增收提供必要的条件。
一、北方大豆的虫害种类在北方大豆的种植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类别的虫害,此类虫害对于大豆的种植质量和产量都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危害,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对于我国大豆产业的良性发展,也会造成很大的限制。
同时结合调研和种植实践可以充分看出,针对北方大豆虫害种类而言,主要包括:大豆潜根蝇等地下害虫、大豆蚜虫、蓟马、大豆二条叶甲、大豆四星叶甲、圆跳虫以及多种鳞翅目害虫、大豆食心虫等。
此类虫害的产生和北方大豆的具体种植环境,种植土壤和季节因素等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紧密联系,因此种植户在大豆的种植环节,要重点针对虫害的具体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观察和分析,着重掌握病虫的发生规律和具体种类等等,从而以此为基准采取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使虫害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治理,为大豆的总产量提升夯实基础。
二、北方大豆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要点从上述介绍中能够明显看出,针对北方大豆虫害而言,包括多种类型,下面主要针对比较常见的几种虫害和综合防治技术要点等内容进行简介。
黑龙江省大豆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分析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一、黑龙江省大豆主要存在的病虫害1、食心虫在黑龙江省的大豆种植中,食心虫每年都会发生,只是在程度上会有所不同。
该虫害能够对大豆产量造成不良影响,在只考虑食心虫存在的情况下,大豆会根据虫害的严重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减产,轻者达到10%左右,重者可以升至30%到40%之间,给大豆品质带来严重危害,造成巨大的损失。
食心虫在幼虫期进入豆荚内,在其中生长,7月份末期幼虫长大,8月份中期危害最为严重,时间长达30天左右。
2、胞囊线虫胞囊线虫通过土壤进行传播,借助农机具、存在虫害的植物、动物粪便等中间介质扩大传播范围。
该虫害主要危害大豆植物的根部,尤其在根尖部位最为严重。
受到侵害的大豆植株根部明显收缩,通过肉眼可以观察到节状瘤,但是根瘤却非常少。
对发病较严重的植株进行观察可以看到其根部存在一定的浅色细小颗粒,此类颗粒即线虫的胞囊。
经过长时间的危害,程度越来越大,可以发现胞囊转变成褐色。
胞囊对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强,其中的虫卵可以存活3年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0年。
经过大量的数据总结得知,相比于粘土,胞囊线虫更容易在砂质土壤和碱性较强的土壤中存活。
每年的6月到7月,虫害进入初期,即便是初期,其危害也相当严重,而且传播途径和范围十分广泛,控制难度较大。
3、大豆蚜虫民间称大豆蚜虫为腻虫,在东北地区较为盛行。
蚜虫主要以群集的方式生活,在植株的嫩叶背面经常能够看到,其依靠吸食嫩叶汁液获取营养,由于水分分布不均导致叶片卷曲或产生褶皱,而叶片中的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经过吸食后的叶片缺少必要的营养物质,对光合作用产生不良的影响,在此情况下,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机物无法合成,植物生长缓慢,成熟期被推迟。
不仅如此,蚜虫还能传播大豆花叶病毒,严重危害大豆的正常生长。
在黑龙江省,大豆蚜虫出现于6月份,如果遇到高温少雨的情况,会出现蚜虫大量繁殖生长的情况。
4、疫霉根腐病疫霉根腐病的病原体为鞭毛菌亚门的大豆疫霉菌,寄生生存,主要通过土壤进行传播。
大豆主要虫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大豆主要虫害及综合防治措施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它也容易遭受各种虫害的侵袭。
以下是大豆常见的主要虫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1.豆荚蝇:豆荚蝇是大豆生产中的一种重要虫害,主要危害豆荚,导致豆荚变形、裂缝、腐烂。
防治措施包括:清理田间杂草和豆荚上的虫卵,及时收获成熟豆荚,可以采用黄板诱虫、粘虫球等黏陷剂进行监测和防治。
2.豆蝽:豆蝽是大豆生长期内的主要虫害之一,它以吸食豆荚汁液为主,会引起豆荚畸形、减产。
综合治理方法包括:合理轮作和间套作,增加有害昆虫天敌的数量,及时进行防治,如使用化学药剂或生物农药等。
3.大豆蚜虫:大豆蚜虫是大豆病害的重要传播者之一,它会引起大豆叶片黄化、卷曲、凋落,还可能传播大豆花叶病毒等病毒病害。
综合治理方法包括:清除野外寄主植物,增加天敌的数量,适时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4.大豆蛾:大豆蛾是大豆生产中的一种较为常见的虫害,幼虫以大豆的茎、叶片为食,导致大豆逐渐萎黄、减产。
综合治理方法包括:培育具有抗病虫能力的品种,采用化学药剂喷雾、灌根等方式进行防治。
5.金银花蝽:金银花蝽是大豆生长期内的一种常见虫害,以吸食大豆的茎、叶片汁液为主。
综合治理方法包括:尽早发现发生虫害的苗圃,清除虫害的泉源,加强调查监测和早期预警,及时采取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综合防治大豆虫害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选用耐虫害的大豆品种进行种植,减少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2.必要时可采取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注意选择合适的农药,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合理使用。
3.配合使用生物农药,通过增加天敌数量、释放捕食性昆虫等方法进行防治。
4.合理耕作管理,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和秸秆,减少虫害滋生的环境。
5.加强田间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早期状况,防止虫害扩散。
6.采用合理的轮作和间套作制度,减少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7.积极利用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等自然方式控制害虫数量。
8.引入机械防治技术,如粘虫球、黄板诱虫等,用于监测和防治。
绥化地区大豆田蚜虫及其天敌发生规律的研究
性农业 害 虫 。发 生大 豆 蚜 危 害 时 , 未 能 有 效 防 如
治可 导致 大豆减 产 2 ~3 , 重时 可达 5 O O 严 O 以上甚 至 绝产 L 。据统 计 , 1 ] 黑龙 江 省 绥 化 地 区 大 豆种 植 面积 约 2 0万 h 每 年 因大 豆蚜 危 害 平 均 m 减产 1 , 别 地 区 达 4 以 上[ , 成 严 重 5 个 5 2 造 ]
损失。
目前 , 绥化 地 区 大豆 蚜 及 其 天 敌 的研 究 较 对 少 。该研 究对 绥化 地 区大豆 蚜及其 天敌 的发 生规
律 进行 探讨 , 明确 了该 地 区 大 豆蚜 虫 及 其 天 敌发
收 稿 日期 :0 2 0 - 2 2 1 - 3 1 作 者 简 介 : 鹤 鹏 ( 9 2 ) 男 , 西 省 天 镇 县 人 , 读 推 广 硕 李 18一, 山 在 士 , 究 实 习 员 , 事 植 物 保 护 、 敌 昆 虫 利 用 和 农 药 使 用 技 研 从 天 术 等 研究 。 E mall e e g 0 5 y h o c r . n - i i p n 2 0 @ a o .o c 。 :h n
Le 1e n ,h fe to ifrn a b n a dnto e o re nRu u a a a n i Le ie n n h a — v. tVa tt eefc fdfee t r o n i g n s u c so b s n y me ss v. tVa ta t rc c r k
生 的种 群时 空动 态 , 阐明 了其 发生 规律 , 对科 学制 定 大豆 蚜 防治策 略 具 有重 要 意 义 , 为 今 后 研究 也
齐齐哈尔市黑大豆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黑大豆,又名乌豆,是籽粒为黑色的大豆。
它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胡萝卜素等多种微量元素,而作为一种中药材,它有着活血、祛风、利水等功效,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
而齐齐哈尔作为黑大豆的主要种植地之一,在种植过程中应了解其常见的病虫害并能够及时防治。
一、黑大豆常见病虫害1、大豆病毒病大豆病毒病是由大豆种子带毒形成病苗所致,常在单叶期发病,出现花叶、扭曲畸形等症状,发病后复叶叶片会呈现皱缩、卷叶、黄叶、淡浓绿相间,一些会沿主脉出现疤斑甚至坏死。
而病株的种子上常有放射状斑驳,呈脐色,成为花脸豆。
2、大豆灰斑病大豆灰斑病为真菌病害,病原菌是Cercosporasojina。
据1963年统计,合江地区因灰斑病损失的大豆高达一万吨,是我市乃至我省大豆生产中经常出现的间歇性流行病,流行年份一般会使黑大豆减产5%-10%,严重时可高达50%。
大豆灰斑病发病时叶片上病斑为圆形、椭圆形,呈红褐色中心偏灰白,十分明显。
因病原菌孢子在气温21-26℃时最适萌发,并且在湿度越高时萌发率越高,所以大豆灰斑病多发于七月上旬到八月中旬雨量大雨天多的时期。
3、大豆霜霉病大豆霜霉病也属于真菌病害,病原菌为霜霉菌(Peronospo-raman-schurica)病株的子叶部分无症状,从第一对真叶开始出现褪绿斑块,直到全叶褪绿,并在病斑背面生出灰色霉层,使病叶全部变黄直至整株枯死。
最适宜于20-22℃发病,多与大豆灰斑病同期发病,但多数危害性不大,最严重会使减产达50%。
4、大豆食心虫大豆食心虫俗称大豆蛀荚虫、小红虫,为昆虫纲鳞翅目小卷蛾科。
于幼虫时期蛀食豆芽,利用白丝网包住幼虫,从豆荚缝蛀入,将豆粒咬至残破,严重影响大豆品质。
大豆食心虫一年一代,一般于八月上旬成虫,并进入产卵期。
5、大豆蚜虫大豆蚜虫属同翅目蚜科,会吸食大豆的枝叶,使大豆茎叶发生卷曲,根系发育不良,减少结荚,导致大豆减产,此外,大豆蚜虫还可传播病毒病,虽然其每年发生十多代,于六月下旬至七月中旬为盛期,但近年来发生不是很严重,危害不大。
探究大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探究大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大豆是我国的重要粮油作物之一,大豆病虫害一直是限制大豆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保护大豆健康生长和提高产量,绿色防控技术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探究一些大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选择抗病虫害品种是绿色防控的关键。
通过选育和引进抗病虫害的大豆品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通过遗传改良的方法,研究人员可以将抗虫害基因导入大豆品种中,提高其抗虫性。
通过选择抗病害品种,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绿色防控技术还包括生物防控方法。
生物防控是利用天敌、益生菌和病原微生物等自然敌害因素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可以利用昆虫天敌来控制大豆害虫的数量,如用蝗虫来控制蚜虫。
通过引入益生菌来增强大豆植株的抵抗力,提高其抗病性。
利用一些天然的抗菌物质,如草木灰、熏香等,也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
合理施肥也是绿色防控的关键措施之一。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通过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可以提高大豆植株的养分供应,增强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科学施肥可以减少化肥残留对环境的污染。
第四,采用适当的栽培措施也是绿色防控的重要方法。
进行合理的密植和轮作,可以增加大豆植株的遮荫面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合理安排灌溉水量,避免大豆田间水分过多或过少,也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大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包括选择抗病虫害品种、生物防控行为、合理施肥和适当的栽培措施等,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护大豆的健康生长和提高产量。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应进一步探索和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以保护农产品的质量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大豆食心虫的发生测报及绿色防治技术研究
大豆食心虫的发生测报及绿色防治技术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豆食心虫(Agrotis incertus Staudinger)是一种重要的豆科作物害虫,主要危害大豆、绿豆等豆科作物,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大豆食心虫的发生对农民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研究大豆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和危害以及绿色防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大豆食心虫主要危害作物的幼苗和嫩叶,造成植株生长受阻、倒伏、减产等现象。
由于大豆食心虫繁殖力强,快速扩散,且喜光性,喜暖,易在夜间活动,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防治技术逐渐成为防治大豆食心虫的主流。
通过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的不断研究和改进,为实现对大豆食心虫的绿色防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大豆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危害程度以及绿色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为未来大豆食心虫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大豆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及危害,深入研究绿色防治技术,为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大豆食心虫的生活习性和传播规律,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其对大豆生长的危害,降低农业生产损失。
探索和应用生物防治技术和化学防治技术,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通过本研究,旨在提高大豆产业的抗病能力,促进农业的绿色发展,为农民增收增效提供技术支持。
最终目的是推动大豆产业走向绿色化、可持续化发展道路,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 正文2.1 大豆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大豆食心虫是大豆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在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下的发生规律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大豆食心虫主要在大豆生长期内发生,尤其是在大豆生长初期和中期较为活跃。
其发生数量受气温、湿度、天敌种类和数量等因素的影响。
在气温适宜、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大豆食心虫的数量容易迅速增加,对大豆产量造成较大影响。
大豆豆蝽的综合防治策略研究
大豆豆蝽的综合防治策略研究大豆豆蝽是大豆产业中常见的害虫之一,给大豆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为了有效地控制大豆豆蝽的繁殖和危害,科学家们积极研究并寻找综合的防治策略。
本文将围绕大豆豆蝽的生物学特性和应用综合防治策略两方面展开讨论。
一、大豆豆蝽的生物学特性大豆豆蝽的学名为Nezara viridula (L.),属于半翅目、豆蝽科昆虫。
成虫约为1.2-1.5厘米长,翅膀呈褐绿色,体色变化多样。
其危害期主要出现在大豆生长的花期和结荚期,以吸食豆荚内的豆子为食。
大豆豆蝽对温度和湿度的适应性强,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
二、综合防治策略2.1 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合理的农业管理措施是预防大豆豆蝽危害的基础。
首先,合理的耕作制度可减少害虫的滋生。
例如,采用轮作种植和间作种植的方式,将大豆与其他农作物进行轮换,降低大豆豆蝽的种群密度。
其次,注意合理施肥,保持大豆植株的生长健壮,增强其抵抗力,减少受害几率。
此外,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害虫的栖息和食物来源。
2.2 生物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和病原微生物等天敌对大豆豆蝽进行防治。
通过推广和应用这些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大豆豆蝽的数量。
例如,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有寄生蜂和瓢虫等,它们能够主动寻找害虫并进行捕食。
同时,一些病原微生物,如绿僵菌和芽孢杆菌等也可以用于防治大豆豆蝽。
2.3 化学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是大豆豆蝽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农药是化学防治的主要方式。
有效的农药应关注其杀虫效果、耐性发生的潜力以及对益虫和环境的安全性。
在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施药,避免超量使用和不合理使用。
同时,农药的轮换使用也是减少农药抗性发生的重要策略之一。
2.4 综合防治策略的整合应用在实际防治中,单一防治措施的效果有限,因此需要将上述不同的防治措施进行整合应用,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例如,通过结合合理的农业管理、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大豆豆蝽的危害。
大豆抗虫育种研究
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进行大豆抗虫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分子标 记辅助选择,提高抗虫育种的准确性和效率。
转基因抗虫育种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具有抗虫性的外源基因导入到大豆中,培育具 有抗虫性的新品种。
提高抗虫育种效率的建议和措施
加强种质资源创新
加大对抗虫性状优异的 大豆种质资源的收集、 鉴定和创新力度,发掘 更多优秀的抗虫基因资 源。
分子辅助选择
根据分子标记的结果,对具有优良抗虫性状的个体进行选择,提高育种的效 率和准确性。
转基因抗虫育种技术
基因克隆与转化
通过克隆具有抗虫性的基因,将其导入大豆细胞中,并使其表达出相应的抗虫性 状。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对转基因植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保其具有优良的抗虫性状并可遗传给后代 。
其他抗虫育种技术
02
大豆抗虫育种研究对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可以促进大豆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大豆品质和生
03
产效益,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服务。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通过系统选育、杂交育种、基因工程等手段,选育出具有抗虫能力的大豆新品种,并研究 其抗虫机理和育种技术,提高大豆的抗虫性和产量。
大豆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多种害虫的侵袭,如蚜虫、夜蛾、螟虫等。
02
虫害发生的时间和规律
不同虫害的发生时间和规律不尽相同,需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监测和
防治。
03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大豆虫害的种类和发生情况也存在差异,需要因地制宜进行
防治。
虫害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产量损失
大豆虫害会导致大豆减产,不同的虫害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不同 。
科学防治大豆主要虫害
科学防治大豆主要虫害大豆主要虫害是指那些对大豆生长产生直接危害的昆虫。
大豆主要虫害种类繁多,且对大豆产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科学防治大豆主要虫害,既需要对各类虫害的生活习性和危害规律有深入了解,也需要根据不同虫害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保护大豆生长。
一、大豆主要虫害种类1. 豆蚜豆蚜是大豆上的重要害虫,主要危害芽叶期的大豆,幼虫取食叶片造成叶片变黄、枯萎,严重时可影响植株生长发育。
成虫产卵于叶背或幼性害虫上,孵化后的幼虫在叶片上取食。
2. 大豆蓟马大豆蓟马是大豆的重要害虫之一,成虫和若虫取食叶片上的叶片细胞汁液,严重时可导致叶片变黄、焦枯。
幼虫在叶片内部形成小斑点,叶片上出现黄斑。
3. 大豆蚜虫大豆蚜虫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和成虫取食大豆幼苗和成株的叶片、嫩梢和花朵,严重时可导致大豆植株凋萎、生长受限。
大豆蚜虫的危害力特别强,繁殖速度快,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1. 农艺措施合理轮作:大豆与不同作物轮作,可以减少害虫对大豆的侵害。
大豆与小麦轮作,可以减少大豆蚜虫的数量,有利于大豆的生长。
合理密植:适当增加大豆的种植密度,可以减少豆蚜、大豆蚜虫等害虫的危害。
密植后的大豆植株之间的交叉气流可以减少豆蚜、大豆蚜虫等害虫的数量。
2. 生物防治应用生物农药:利用天敌、寄生虫等生物制剂,可以有效地控制大豆主要虫害。
喷洒含有茚虫脒的生物农药,可以有效地控制大豆蓟马的数量。
3. 化学防治喷洒杀虫剂:在大豆生长期,对发生严重害虫的田地进行喷洒杀虫剂,可以有效地控制大豆主要虫害。
喷洒含有氧氟沙星的杀虫剂,可以有效地控制豆蚜的数量。
四、综述科学防治大豆主要虫害,需要综合考虑农艺措施、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保护大豆生长。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相信能够找到更加安全、高效的大豆主要虫害防治方法,为大豆生产保驾护航。
大豆蚜虫防治的生物防治措施
大豆蚜虫防治的生物防治措施大豆蚜虫是大豆田间常见的害虫之一,对大豆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危害。
传统的农药防治虽然能有效控制蚜虫数量,但长期使用农药会导致环境污染和农产品残留问题。
因此,生物防治措施成为了防治大豆蚜虫的重要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生物防治措施,以期给农民朋友们提供参考。
一、天敌昆虫的利用天敌昆虫是指能够捕食和寄生大豆蚜虫的昆虫。
常见的天敌昆虫有瓢虫、草地蜂、蚜虫寄生蜂等。
可以通过在大豆田间增加天敌昆虫的数量来控制大豆蚜虫的生长。
例如,可以在大豆田边栽植一些花卉植物,吸引瓢虫等天敌昆虫前来觅食。
此外,还可以利用蚜虫寄生蜂来控制大豆蚜虫的数量。
蚜虫寄生蜂可在蚜虫体内产卵,并发挥寄生作用,从而实现对蚜虫的生物防治。
二、拮抗细菌的应用拮抗细菌是指能够对大豆蚜虫起到拮抗作用的细菌。
这些细菌能够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对大豆蚜虫的生长发育产生抑制作用。
研究发现,利用拮抗细菌能够有效地控制大豆蚜虫的数量。
可以将拮抗细菌制剂喷洒在大豆田间,使其在大豆叶片表面生长繁殖,从而起到防治大豆蚜虫的作用。
拮抗细菌的应用不仅能够防治大豆蚜虫,还能减少农药的使用,对环境友好。
三、植物提取物的利用植物提取物是指从某些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含有杀虫活性物质的液体。
这些植物提取物对大豆蚜虫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并且对天敌昆虫和人体无害。
常见的植物提取物有苦参提取物、菊花提取物等。
可以将植物提取物稀释后喷洒在大豆田间,利用其杀虫作用控制大豆蚜虫的数量。
植物提取物的利用不仅能够有效防治大豆蚜虫,还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四、生物农药的应用生物农药是指由微生物、昆虫及其他生物制成的农药,对害虫具有杀灭作用。
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较小。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针对大豆蚜虫的生物农药产品,例如绿僵菌、苦素菌等。
可以根据大豆蚜虫的发生情况和生命周期选择合适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使用生物农药能够实现对大豆蚜虫的有效控制,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科学防治大豆主要虫害
科学防治大豆主要虫害大豆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是我国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之一。
大豆虽然不是最容易受到虫害的作物之一,但它的产量和品质受到虫害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大豆主要虫害包括蚜虫、豆盲蝽、黄斑蚜、粉虱、条纹螟等。
针对这些虫害,农民可以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
一、蚜虫蚜虫是大豆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虫害。
在大豆生长初期,蚜虫分布比较均匀,数量不多,但是到了大豆生长后期,蚜虫数量会快速增加,危害严重。
蚜虫吸吮大豆叶片的汁液,严重的话还会造成黄化、萎缩和死亡。
因此需要及时防治。
防治蚜虫的方法主要包括:1.提高大豆生产技术水平,保持健康生长状态,增强大豆抗病虫害的能力。
2.及时对大豆病虫害进行发现和监测,对发现的有害昆虫进行及时控制。
3.生态防治,通过增加天敌和减少有害虫害的数量,从而使得害虫数量自然减少。
例如,在防治蚜虫的同时可以增加蚜虫的天敌――蚜虫寄生姬蜂。
二、豆盲蝽豆盲蝽又称为豆荚蝽,是大豆上最常见的草食性昆虫之一。
在大豆生长期间,由于豆盲蝽吸吮叶片汁液,会导致大豆减产,甚至收获期间大豆的品质降低。
豆盲蝽要控制越早越好,可采取下列方法进行防治:1. 采用化学方法进行防治。
使用有助于对抗豆盲蝽的化学杀虫剂。
2. 直接控制豆盲蝽的天敌。
如蝴蝶、蜘蛛、贵妃鱼等。
3. 在大豆地上草木覆盖,种植伏脉菜等豆盲蝽天敌类植物进行生态防治。
三、黄斑蚜黄斑蚜是大豆上最为有害的害虫之一,不仅会造成大豆减产,还可能导致大豆死亡。
黄斑蚜数量较多,常常难以控制。
防治黄斑蚜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2.增加天敌的数量进行控制。
类似于蚜虫寄生的姬蜂,黄斑蚜的天敌是瓢虫等昆虫。
3.通过生态防治来控制黄斑蚜的数量。
比如在黄斑蚜较多的大豆田间,可以种植某些草木进行覆盖防治,如蒿草、鱼腥草等等。
四、粉虱粉虱被称为“植物吸食性虫害”的代表,大约有3000种,鉴于其种类繁多,管理控制较为困难。
粉虱的危害主要来自它们大量吸食大豆叶片的汁液,从而造成大豆减产。
科学防治大豆主要虫害
科学防治大豆主要虫害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害虫的侵害,给大豆产量和质量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科学防治大豆主要虫害成为了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大豆主要虫害的种类、危害特点、防治技术等几个方面,对大豆主要虫害的科学防治进行介绍。
一、大豆主要虫害的种类大豆主要虫害包括蚜虫、蝗虫、螟虫、甲虫、蛞蝓等。
这些虫害在大豆生长的不同阶段都会给大豆带来危害。
蚜虫危害较为严重,对大豆生长的影响也最大。
蚜虫以大豆的嫩叶、嫩芽和幼荚为食,喜欢在大豆的叶片下面吸食汁液,使叶片变黄、畸形,严重的还会导致大豆死亡。
蝗虫则以大豆的叶片为食,严重的时候可以将大片大豆田的叶子吃得精光。
螟虫则以大豆的茎、叶、荚为食,都会对大豆的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大豆主要虫害的危害特点表现为迅速繁殖、扩散快、危害面广、危害程度大。
这些虫害以大豆为食物来源,而且喜欢在大豆的生长季节活动,所以很容易在大豆田里快速繁殖,蔓延到整片大豆田中。
由于这些虫害危害的部位不同,所以它们也会对大豆的生长过程造成不同的危害。
例如蚜虫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叶片黄化、甚至大豆死亡;而螟虫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大豆的叶片被咬食,严重的会导致大豆生长发育受阻。
1. 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为了减少大豆主要虫害的发生,选择抗病虫害的大豆品种是一种重要的科学防治技术。
例如在育种上,选育抗蚜虫、蝗虫、螟虫等虫害的抗病虫害品种,可以减少虫害的发生。
2. 合理施肥:大豆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养分供给,合理施肥不仅能够促进大豆的生长,还能提高大豆对抗病虫害的能力。
缺肥会使大豆生长迟缓,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易受到虫害的侵害。
3. 合理耕作:大豆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不同的耕作措施,包括松土、中耕、揭土、杀菌等。
这些措施可以改善土壤条件,促进大豆的生长,提高大豆对抗病虫害的能力。
4. 采用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目前比较受到推崇的一种防治大豆主要虫害的方法。
采用益生菌、天敌昆虫、病毒等方式对大豆的虫害进行防治,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
大豆食心虫的发生测报及绿色防治技术研究
大豆食心虫的发生测报及绿色防治技术研究大豆食心虫是一种对大豆作物有害的昆虫害虫,主要以大豆的嫩芽、叶片和幼果为食,严重影响大豆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有效防治大豆食心虫的发生,需要开展相关的测报和研究工作,并采取绿色防治技术进行防治。
对大豆食心虫的测报工作非常重要。
通过对大豆种植区域进行定期调查和监测,可以了解大豆食心虫的发生情况、分布范围和密度水平。
可以采取人工抽样和诱捕法进行调查,监测大豆田间的虫口密度,并记录大豆植株的受害程度。
通过测报工作,可以及时掌握大豆食心虫的发生趋势,为后续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绿色防治技术的研究对于有效防治大豆食心虫非常重要。
传统的防治方法主要依靠化学农药,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不仅会造成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绿色防治技术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绿色防治技术主要包括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两种方法。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昆虫或其他天敌对大豆食心虫进行防治,通过引入或增加天敌的数量,使其对大豆食心虫进行攻击和捕食,从而减少大豆食心虫的种群数量。
生态调控是通过优化大豆种植区的生态环境,调整种植方式,减少大豆食心虫的孳生环境和食物来源,达到防治的目的。
生物防治的关键是选择天敌,并对其进行培育和释放。
目前,已经发现了多种对大豆食心虫具有捕食作用的天敌昆虫,如寄生蜂、绿小翅天干虫等。
可以通过人工繁殖和养殖,大量培育这些天敌昆虫,然后释放到大豆田间进行防治。
还可以通过调整大豆种植方式,如合理选择大豆的品种和播种密度,采取轮作和间作等措施,减少大豆食心虫的滋生和扩散。
大豆食心虫的发生测报及绿色防治技术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帮助农民及时掌握大豆食心虫的发生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通过研究绿色防治技术,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24(3):33~36,40Journal o 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大豆害虫天敌昆虫的研究概况刘新茹1X,孙晓玲2,任炳忠2(1.北华大学理学分院,吉林吉林132013;2.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吉林长春130024)摘要:根据近年来的研究现状,对大豆害虫天敌昆虫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加以展望,以期为广大农业、植物保护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豆;害虫;天敌昆虫中图分类号:Q96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684(2002)03-0033-04A Su rvey of Studies on Natura l Enemy Insects of Soybean PestsLI U Xin-ru1,SUN Xiao-ling2,RE N Bing-zhong2(1.College o f Science,Beihua U niversity,Jilin,Jilin132013,China;2.College o f Li f e Science, Northeast No rmal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130024,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s in this field,the paper presents a survey of the studies on nat-ural enemy insects of soybean pests.It also prospects the future trends with the intention of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people engaged in agriculture and plant protection.Key words:soybean;pest;natural enemy insects大豆是重要的油料、粮食和轻工业原料作物,是人类食品的重要蛋白质来源,有着广泛的工业用途和医学价值,同时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起着维持能量平衡的重要作用,它以独特的优点,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近几十年来,大豆生产发展迅速,栽培面积迅速增长,大豆害虫防治同时也迅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化学防治在世界大豆生产中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它具有:¹能够引起害虫的抗药性;º杀伤天敌、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并引起大豆害虫再猖獗或次要害虫大发生;»污染环境、产生残毒等弊端,不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各种不必使用化学农药来防治大豆害虫的方法日益受到重视[1],其中又以天敌昆虫的利用为重要手段之一。
豆田中蕴含丰富的天敌昆虫资源,如何把大量宝贵的自然天敌资源合理地利用起来,是摆在农业和植物保护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可持续发展农业0的提出,大豆害虫天敌的研究愈来愈引起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根据近年来的研究现状,笔者就大豆害虫的天敌昆虫的研究利用概况综述如下。
1理论基础研究1.1植物信息素在大豆食叶性害虫天敌选择寄主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昆虫和植物从远古就因营养、繁殖、保护、防卫、扩散等需要而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双方在所建立的关系中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经亿万年的演化而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关系[2]。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是一些分子量在100~200的有机化学物质,包括烃类、醇类、醛类、X作者简介:刘新茹(1954-),女,讲师,主要从事动物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01-10-20酮类、有机酸、内酯、含氮化合物以及有机硫等化合物[3]。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害虫研究的不断深入,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在植食性昆虫、寄主植物和昆虫天敌关系中的作用机理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影响昆虫的行为并作为植物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在理论上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昆虫和植物的协同进化,尤其是植食性昆虫食性和自然天敌寄主选择的机理及其演化[4]。
长期以来,对大豆害虫及其天敌相互关系的研究多集中于大豆)大豆食叶性害虫或大豆食叶性害虫)天敌关系上,很少涉及到3个或多个营养层的关系。
但是,随着化学分析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电生理技术和其他电子仪器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对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扩展到三重营养关系的研究。
杜永钧[5]对大豆Glycines max、鼠李Rhamnus davurica、大豆蚜Aphis glycines 及豆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 fabarum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在这个三重营养关系模型中,大豆蚜选择寄主植物与豆柄瘤蚜茧蜂选择大豆蚜的行为、生理以及化学生态学机制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植物释放的挥发性成分的种类较多,许多不同的组分以不同的浓度比例一起协同对昆虫起感觉刺激作用,大多数实验已经证实了这一观点[6]。
而且各种昆虫对绿叶气味成分表现出不同的感觉敏感性。
杜永钧等[5]的研究证实,大豆蚜各型对醛类的敏感性高于相应的醇类,而马铃薯甲虫和桃蚜的触角系统对醇类的敏感性比对相应的醛类要高,而且蚜虫不同型之间其触角嗅觉敏感性也存在差异。
每种昆虫对绿叶气味的特异嗅觉敏感性可能代表着一种昆虫的嗅觉感受系统对其寄主植物特异气味组成的专一性的适应[7-8]。
豆卫矛蚜Aphis f abae[9]和大豆蚜[5]对寄主植物气味的引诱反应可以被非寄主植物气味的加入所打破,是由于加入非寄主植物气味组分破坏了原来寄主植物气味各组成成分的浓度比例,从而导致昆虫无法识别。
Nottingham等1991年所作的豆卫矛蚜无法识别切碎的叶子气味的试验同样也证明了这一点[9]。
天敌昆虫一直在多层营养关系中进化及起作用,它们的行为依赖于来自不同营养层的信息,如植食性昆虫(第二营养层)及其寄主(第一营养层),而且化学信息起重要作用[10]。
化学信息素影响天敌昆虫搜索行为的许多过程。
在这些过程中,自然天敌所利用的化学信息素来自寄主的食料、寄主本身或者两者的互作,以及与寄主联系的生物[10-12]。
Wickrre mashinghe和Van E mden[13]在对豆柄瘤蚜茧蜂等其他天敌昆虫的研究中发现,豆柄瘤蚜茧蜂的雌成蜂对植物气味有正反应,且该反应大于对寄主蚜虫气味、蚜虫蜜露或二者结合的反应;但是,植物和蚜虫同时存在时诱导寄生蜂产生的反应最强烈。
杜永钧[5]的研究证实,天敌对植物挥发性成分的感觉阈值高于植食性昆虫。
信息素在天敌寄主选择中作用机理的研究,为更加高效地利用天敌昆虫进行大豆虫害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1.2天敌群落生态学基础的研究目前,大量研究表明:害虫再度猖獗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栽培措施的改变引起的。
自然生态系统是由复杂的相互制约的昆虫)))天敌链构成的[14]。
当害虫数量稀少时,害虫的天敌就依赖其他昆虫来维持生活。
当前,世界农业趋向于单一的栽培方式,生产系因简化而变得不稳定,所以有利于害虫的增殖。
赵海滨等[15]针对不同种植方式对大豆害虫及其天敌种类和数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地的大豆害虫及其天敌种类、数量和组成,随早、晚大豆种植方式的不同而不同;清种早(晚)大豆、早大豆间番茄、早(晚)大豆间辣椒这3种种植方式害虫较多,而早大豆间花生、晚大豆间豆角等其余4种种植方式害虫相对较少;大豆害虫天敌,早、晚大豆均以草蛉最多,异色瓢虫第二。
夏桂平等[16]在皖北麦豆连作的夏大豆产区进行了与小麦生长期后套种油菜的试验,多年试验证明:套种油菜可以有效地增殖豆田天敌数量,比对照田高1.67~ 2.14倍,从而使大豆害虫得到有效的控制。
油菜作为/桥梁作物0,对天敌起/中间寄主0的作用,使原本中断的食物链得已连续循环。
这种方法如果加以推广,不仅可以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带来的种种副作用,而且还可以避免害虫的再度猖獗,因此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王玉山等[17]以系统最优控制为技术原理,采用逐步逼近法和正交优化法,研究了豆田11种可控因素对大豆蚜、天敌和产量的综合效应。
根据既控虫增产又保护生态的原则,提出大豆蚜系统的最优控制策略,示范34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结果表明,大豆玉米同穴、间作和纯作3种大豆种植方式的大豆蚜最优控制,对大豆蚜控制效果依次为93.5%、83.9%、71.8%;瓢虫分别增加276.3%、201.1%、57.2%;草蛉依次增加492. 1%、131.6%、34.2%;增产率依次为28.1%、16.0%、15.3%。
试验结果表明:同穴和间作种植方式的大豆蚜最优控制不仅对大豆蚜控制效果好,而且天敌增加2倍以上,增产幅度也大于纯作。
这一研究成果不仅为农民科学种植大豆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还说明了改变单一种植方式的重要性。
2大豆田天敌昆虫资源研究概况大豆害虫天敌资源的调查是开展天敌利用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马振泉等[18]对大豆田天敌昆虫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统计出大豆的主要害虫天敌多达170余种,并且在5大豆害虫天敌6一书中对主要种类的形态结构及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述。
在此基础上,许多科学研究工作者对大豆田主要害虫的天敌昆虫又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
赵海滨等[15]对不同种植方式大豆田的害虫及其天敌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早大豆的害虫天敌共13种,490只;晚大豆的害虫天敌共10种,570只。
而且得出了大豆害虫的主要天敌是草蛉和异色瓢虫的结论。
夏纪等[19]对安徽省主要大豆产区的大豆害虫及其节肢动物天敌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显示在安徽省有分布的大豆害虫天敌(昆虫)达63种,占全部天敌总数的82.89%。
夏桂平等[16]连续3年对皖北麦豆连作的夏大豆产区进行了大豆害虫的天敌昆虫及其他调查。
谢建军等[20]对斜纹夜蛾的天敌及其生物防治进行了研究,调查出斜纹夜蛾的主要天敌昆虫共有122种,占其天敌总数的72.19%;其中膜翅目种类最多为57种,占天敌昆虫总数的46.72%。
华建等[21]对台湾农作物害虫天敌进行了综述,总结出台湾的大豆害虫天敌以三纹螟蛾绒茧蜂Apantelesin quisitlor及黄斑粗喙椿象Eocan-thecona fuscellata最为重要。
李含毅等[22]对豆荚螟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调查出豆荚螟幼虫寄生性天敌主要有4种(种名待定),其中茧蜂2种,姬蜂和寄蝇各1种。
茧蜂寄生率为4.8%,姬蜂寄生率为2.7%。
李芳等[23]对大豆主要害虫小地老虎天敌的种类及应用进行了研究,调查出其天敌总数83种,其中捕食性天敌29种,占总数的34.94%;寄生性天敌54种,占其全部天敌昆虫的6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