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灯笼 教案设计(部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灯笼
1、学习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2、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训练语感,积累词语。
一、复习导入
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导入新课。
二、品味语言
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的良好习惯,从欣赏实践中悟出品味语言的方法。
1、读下面的句子,感受其语言特点。
“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
“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同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
分析明确:
简洁——多是短句,很少有长句。散文的语言表达与情感抒发息息相关,短句多,一方面显出语言的简净,另一方面还表明抒情的节制、含蓄。但是简洁不等于简单,课文中的诸多短句都是很值得吟味的,朗读起来既有语言声韵之美,又有深厚的意味和情味。
2、读下面的句子,感受其语言特点。
“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进土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假定是暖融融的春宵,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意味应是深长的……”
分析明确:
书面语化——散文中的书面语与口语的表达效果有所不同。散文为了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读者,很容易引入口语,显得清新活泼。但是这篇散文以书面语表达为主,而且语言运用非常娴熟。
上面的语言,读起来给人的感觉非常文雅,有韵味,有意境。这样的散文语言是当代散文家难以写出或不愿意写出的,这得益于作者所受古典文学的熏陶。
3、读下面的词句,感受其语言特点。
“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金吾不禁”——唐诗“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之句
“雪夜入蔡”——《资治通鉴》“李愬雪夜入蔡州”
“萧萧班马鸣”——李白诗《送友人》
“吹角连营”“挑灯看剑”——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分析明确:
引用古语——可以显出作家读书多,积累丰厚,写作时信手拈来。有的是直接引用古语,并加引号,如戏曲《逍遥津》一段唱词;更多的是间接引语,读书少的人不能发觉,读书多的人报以会心一笑,默默赞许。
小结:课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带有那个时代的某些特点。现代散文作家都经过良好的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熏陶,他们的散文语言都非常典雅而蕴藉,简净而不杂芜。这是我们语文学习的要点。
三、问题探究
自主探究:课文怎样综合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指导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句子,体会其表达的作用效果。
示例:
第1段开头说:“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这是议论。接下来说“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这是叙述。这种先议后叙,就是叙与议的结合。
第2段叙述早年乡村“灯笼”的一个个影像,末了说:“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这是议论,既总结这一段的内容,又表明脑中相关记忆之丰满,表达一种怀念的情感。
第3段叙述祖父外出半夜回家的情景,最后说:“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这是议论,如前所述,“静穆”写出了环境氛围,“思慕”抒发了深厚的情感。
最重要的叙议结合是在课文末尾,在叙述“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将军在挑灯看剑”以及历史上几位保家卫国将领之后,顺势发出誓言:“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这是议论,抒发情感,表明心愿。最后一段同样是议论:“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顺承上一段的意思进一步抒情明志,强化了课文的主题表达,提升了课文的思想境界。如果舍去最后段,仅有上一段的抒情明志,那么情感表达过于隐晦,文章主旨趋于含混。
小结:各种表达方式,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描写、叙述、议论和抒情融于一体,自然而然地交错进行,创造了散文的艺术境界。课文不论是从叙到议,还是从议到叙,都是自然融洽地过渡转换的,丝毫不见生硬的拼凑。夹叙夹议,叙议有机结合,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方法,在本文中体现得非常充分。
不过本文的特异之处,在于以叙为主,以议为辅,给读者以更多的形象感,点明段意和文意的抒情句、议论句很少,这就是吴伯箫的散文风格。
四、写法特点
思考:从写作材料的选取这一角度看,本文有哪些写法特点值得我们学习?
点拨,讨论,明确:
1、从小处写起、小中见大的写法。
散文通常从“小”写起。这里的小,首先是事件之小、场面之小、人物之小。例如课文中的“灯笼”,可以说是作者早年乡村生活中的一个微小事物。它不起眼,但是在作者看来是最值得写的,也容易写好。文中的人物也是一些微末之人,作者重点描写了祖父母亲等,其人其事都湮没在时间的尘埃中,只有作者才会带着珍惜的心情细心发掘出来。
这里的“小”不仅指所写之事的体量小,还包括事件的细碎,如“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村边社戏台下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还有灯柱上松柏枝叶的点缀,唐明皇的东官灯楼,庆丰酒店的跑马灯,源亨油坊出的灯迷,以及在暖融融的春宵,有人调绿嘴鹦鹉,有人缓步寻一脉幽悄,都是细碎之事,但它们又都像珍奇的珍珠,闪着灵光,令人目不暇接。
另外,这里的“小”还包括情感的细微。课文以抒情为指归,这里的情不是显豁直率的,需要静静地品味、回味,从细小的事物中体会出一些温暖的爱、由衷的喜、不可遏制的神往等。也就是说,课文抒情的切入点小,由小到大,由优雅含蓄到雄放壮烈。
如果选择大事物、大人物、大场面来写,展示廓大的意境,就不是当年的吴伯箫了。而且晚年的吴伯箫写回忆延安革命生活的散文,也都是从小事件、小感触写起的。
因此,好的散文总爱写微小之事,抒细微之情,同时一定是小中见大、由小写大的。总的来说,本文的小中见大,体现为由一家一村延及天下,由一时一事延及历史,由个人延及社会。最后所述国家之事、所抒壮烈之情,才是作者真正的写作主旨。这就是所谓“兴寄”“兴托”,也是中国文人自古以来所遵循的“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写作传统,在现代散文创作史上的又一次体现,现代散文作家普遍都有笔谈琐事、心系大众和天下的情怀。
2、材料琐碎而主题集中
课文所述之事多而杂,细数下来应有几十件,时间纵跨干年,地域横跨万里。如此诸多的看似相关又不相关的琐碎之事,如何组合连缀成篇?
首先是依据标题“灯笼”聚合在一起的,所有的细小事件无不与“灯笼”相关,不相关者一件不写。但如果仅依据“灯笼”来写,仍然有可能随意排列,错乱失序。如何让各个材料在连缀成篇时做到有序的整合?
这就是课文构思的另一机巧:依据情感线索安排材料次序,恰当地布局谋篇。每一处叙述都联结着情感的表达,有些是直接点明情感的,如写祖父每毎被请去城里,回家时常是二更,灯笼挂在院里,“那种煕煕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这里的“静穆”点明了氛围,“思慕”点明了情感活动。有些是间接表达情感的,如“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仿佛在凝视着母亲的形象,平静的叙述中透出深厚的感情。至于课文最后直言“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数燎原的一把烈火”,则是显豁而壮烈的情感表达。
总而言之,“灯笼”是课文的话题,可以拢起各种材料;情感是课文的暗藏线索,它既串联起各种材料,又是课文的灵魂所在、主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