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学科知识
初中化学知识点专题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专题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原子和分子组成。
-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
2.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是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如氢、氧。
-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质,如水(H2O)。
3.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如水的化学式为H2O。
-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如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2H2 + O2 → 2H2O。
4. 化学反应的类型- 合成反应:两种或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
-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多种物质。
- 置换反应:一种元素与一种化合物反应,取代其中的一种元素。
- 还原-氧化反应:物质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
二、物质的性质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
2. 物质的状态- 固态: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 液态: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 气态: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
3.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
- 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三、常见物质与反应1. 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金属元素:如铁、铜、锌等。
- 非金属元素:如碳、硫、磷等。
- 盐类:如氯化钠(NaCl)、硫酸钠(Na2SO4)等。
2. 酸碱反应- 酸是能够提供氢离子(H+)的物质。
- 碱是能够提供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水和盐。
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是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是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氧气(O2)、氢气(H2)等。
四、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器材- 常用器材:试管、烧杯、滴管、酒精灯等。
- 使用方法:正确拿取、清洁、加热等。
2. 实验操作- 称量:使用天平准确称量物质。
- 混合:正确混合试剂,注意滴加顺序。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8篇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8篇篇1一、基本概念1. 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水的蒸发、固体熔化等。
3.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燃烧、酸碱中和等。
4.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5. 物质的性质:物质具有颜色、状态、气味等物理性质和可燃性、氧化性等化学性质。
二、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1. 氢气:无色无味易燃气体,密度小,难溶于水。
用途广泛,如燃料、化工原料等。
2. 氧气:无色无味气体,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用途广泛,如助燃剂、呼吸面具等。
3. 氮气: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
用途广泛,如保护气、氮肥原料等。
4. 碳:常温下为固态非金属,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用途广泛,如燃料、还原剂等。
5. 硫酸:无色粘稠液体,具有吸水性和腐蚀性。
用途广泛,如干燥剂、催化剂等。
三、基本理论和实验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了解原子结构有助于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
2.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量比关系的式子,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了解反应的实质和反应物的用量比。
3. 实验基本操作:包括仪器的使用、实验步骤、实验安全等,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化学理论和探究化学规律。
四、能源和材料1. 能源:能源是提供能量的物质,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了解能源的种类和转化利用有助于合理使用和开发能源。
2. 材料:材料是制造产品的物质,如金属、塑料、玻璃等。
了解材料的性能和用途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材料制造产品。
五、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1.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指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和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方法有助于培养环保意识。
2. 绿色化学:绿色化学是指设计和制造对环境友好的化学产品和方法,减少或消除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了解绿色化学的理念和技术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
总结:初中化学知识点涵盖了基本概念、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基本理论和实验、能源和材料以及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等方面。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初中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涵盖了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和公式的总结:一、基本概念1. 物质:由元素组成的具有一定质量的实体。
2.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4.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5. 化学键:原子之间通过电子的共享或转移形成的连接。
二、化学元素和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表。
2. 周期:元素周期表中,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行。
3.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具有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列。
三、化学计量1. 摩尔(mol):物质的量的单位,表示包含6.02×10^23个粒子的集体。
2. 摩尔质量(M):单位物质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克/摩尔(g/mol)。
3. 物质的量浓度(C):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摩尔数,单位为摩尔/升(mol/L)。
四、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以及它们之间的摩尔比例。
2. 平衡常数(K):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和反应物浓度的比值。
3. 离子方程式:表示离子参与的化学反应。
五、化学计算1.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2. 摩尔浓度计算:根据溶液的质量和摩尔质量,计算溶液的摩尔浓度。
3.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物的摩尔比通常为1:1。
六、化学实验1. 溶液的配制:根据所需浓度和体积,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
2. 滴定实验:通过滴加已知浓度的溶液到未知浓度的溶液中,直到反应完全,从而确定未知溶液的浓度。
3. 色谱法: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七、化学公式1. 摩尔质量公式:\[ M = \frac{m}{n} \]2. 物质的量浓度公式:\[ C = \frac{n}{V} \]3. 质量与摩尔质量的关系:\[ m = n \times M \]4. 酸碱中和反应的摩尔比:\[ n_{\text{酸}} = n_{\text{碱}} \]八、化学安全1. 实验室安全规则:了解并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初中化学是学生们初次系统接触化学学科的开始,它涵盖了许多基础而重要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不仅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初中化学的全面总结:1.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初中化学首先介绍了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而元素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最外层电子的数量。
2. 化学用语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
学习化学用语有助于理解物质的组成和化学反应的过程。
3.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原子或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过程。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5. 化学计量化学计量学是研究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和能量变化的科学。
它涉及到摩尔、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对于理解和计算化学反应非常重要。
6. 溶液溶液是由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性质包括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等。
7. 酸碱盐酸碱盐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酸碱中和反应、盐的分类、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等。
了解酸碱盐的性质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的分类非常重要。
8. 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和非金属是元素的两大类,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各不相同。
金属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而非金属则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9. 能源与环境化学在能源和环境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学习化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以及环境污染的防治。
10.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和验证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安全知识对于化学学习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全面总结,学生们可以对初中化学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为进一步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化学知识点目录
初中化学知识点目录一、物质的性质1.物质的分类2.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3.溶液的性质二、基本单位与化学式1.元素与化合物2.原子与分子3.离子与离子化合物4.化学式及其表示方法三、常见元素和化合物1.常见金属元素及其性质2.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性质3.常见气体及其性质4.常见酸、碱与盐四、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化学反应基本概念2.化学反应类型与特征3.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4.氧化还原反应五、常见实验操作与安全1.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2.常见实验操作及其原理六、常见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方法1.溶液的净化与集中2.杂质与杂质的分离方法3.纯净物质的制备七、能量与化学反应1.化学能与能量转化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3.化学反应速度与影响因素八、酸碱中和与盐类制备1.酸、碱和盐的概念及性质2.酸碱中和反应3.盐的制备与性质九、金属物质的性质与应用1.金属元素的性质与反应2.常见金属的应用与合金3.金属的防腐措施十、非金属物质的性质与应用1.非金属元素的性质与反应2.非金属的应用和特性十一、空气与常见气体1.空气的组成2.空气中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应用3.制备常见气体的方法十二、材料的性质与变化1.材料的物理性质与变化2.材料的化学性质与变化3.材料的功能与应用十三、环境与资源的保护1.水资源与水的处理2.空气污染与控制措施3.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回收利用以上是初中化学的知识点目录,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化学是一门丰富多彩的学科,通过学习化学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实践。
祝你学习进步!。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必背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及必背知识点》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与奥秘的学科,它不仅在实验室中展现出绚丽多彩的变化,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好化学知识,不仅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还能更好地理解身边的世界。
一、物质的组成1. 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目前已知的元素有一百多种,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氧、硅、铝、铁等。
元素符号是用来表示元素的特定符号,如 H 表示氢元素,O 表示氧元素等。
2. 化学式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例如,H₂O 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只是物质的形态、状态等发生了改变。
例如,水的蒸发、蜡烛的熔化等。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常伴有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例如,铁的生锈、燃烧等。
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 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镊子或药匙取用,液体药品一般用胶头滴管或量筒取用。
取用药品时要注意“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 给物质加热给液体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试管,试管口不能对着人,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3. 仪器的连接和洗涤连接仪器时,一般先将玻璃管用水润湿,然后旋转插入橡胶塞或胶皮管中。
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四、空气1. 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及杂质组成。
初中化学每章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每章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化学入门1.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是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
2. 物质的分类: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3. 化学符号:元素的符号表示,如H代表氢,O代表氧。
4. 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与1/12个碳-12原子质量的比值。
5.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第二章:元素与化合物1. 元素周期表: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
2. 常见元素:如氢、氧、碳、氮等,它们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
3. 化合物的形成:通过化学反应,元素可以结合形成化合物,如水(H2O)。
4. 酸碱盐:酸是能够提供氢离子(H+)的物质,碱是能够提供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盐是酸和碱中和反应的产物。
第三章:化学反应原理1.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2. 能量变化: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3. 反应速率:化学反应进行的速度,受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4. 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第四章:气体的性质1. 气体的分类:根据化学性质,气体可以分为惰性气体、氧气、酸气等。
2. 气体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密度、溶解性等。
3. 气体的收集方法:如水置换法、向上排空气法等。
4. 气体的实验室制备:通过化学反应在实验室中制备气体,如氢气、氧气等。
第五章:水和溶液1. 水的性质:水是极好的溶剂,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和表面张力。
2. 溶液的组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3. 溶解过程:溶质分散在溶剂中形成均匀混合物的过程。
4.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已经达到最大溶解度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则是溶质未达到最大溶解度的溶液。
第六章: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硬度、熔点、沸点等。
初中化学知识点分章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分章总结第一章化学入门1. 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实体,具有质量和体积。
2. 物质的分类: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3.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新物质的过程;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状态或形态的改变,不产生新物质。
4. 原子与分子: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5. 元素与周期表:元素是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的集合,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所有已知元素的表格。
第二章物质的组成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云组成,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
2.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3.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带电粒子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新的化合物。
4. 化学式: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5. 摩尔概念: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表示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粒子的任何物质的量。
第三章物质的性质1. 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2. 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3. 酸碱理论:酸碱指示剂、pH值、酸性和碱性溶液的性质。
4. 溶液:溶液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均匀混合物。
5.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包括过滤、蒸发、结晶、蒸馏等方法。
第四章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等。
2.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3. 反应的速率与条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4. 能量的变化: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如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5.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
第五章常见物质1. 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其他气体组成。
2. 水的特性: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水的循环和水的净化。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和提纲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和提纲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实体,具有质量和体积。
2.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性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3.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不能通过化学变化分解成更简单物质的物质。
-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
4. 原子与分子:-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5.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二、化学语言1. 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简写,如H代表氢,O代表氧。
2. 化学式:表示化合物组成的符号表达式,如H2O表示水。
3.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方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4. 摩尔概念:用于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6.022×10^23)个基本单位。
三、物质的性质1.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2.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四、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1. 酸碱盐:-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物质。
-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 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3. 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可塑性。
- 非金属:通常不导电、不导热,性质脆硬。
五、实验基本操作1. 实验器材的认识和使用。
2. 常见化学实验操作:- 称量:使用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
- 溶解:将固体物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
- 过滤:分离固体不溶物和液体的混合物。
- 蒸发:通过加热使溶剂挥发,留下固体溶质。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作为初中阶段的学科,化学主要介绍了一些基础的化学概念、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反应等内容。
下面将详细介绍初中化学的知识点。
1. 物质和混合物物质是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种。
纯物质由同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性质;而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物质混合而成,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进行分离。
2. 基本粒子:原子、分子和离子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粒子。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3.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以确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具有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4.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的表格。
它根据元素的性质和结构,将元素分为周期和族。
周期指的是元素的电子层,族指的是元素的化学性质。
5. 电子层结构和填充规律每个原子有一定数量的电子层,每层最多能容纳2n²个电子,其中n为层数。
电子填充规律遵循"Aufbau原理"和"Hund规则"。
Aufbau原理指的是电子按能级由低到高依次填充;Hund规则指的是在同一轨道上,电子尽量分散填充。
6. 原子和离子的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通常可以分为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是通过电子共享形成的,离子键是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的,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通过电子互相吸引形成的。
7. 共价键的成键原理共价键形成的基本原理是原子中未配对的价电子之间形成了共用电子对,使得原子获得稳定的电子配置。
8. 化学式和化合价化学式是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种类和数量的简略符号。
化合价是指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相对电荷数,可以通过化合物中的键类型和键的数量来确定。
9.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初中化学背诵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背诵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如氧气(O2)、铁(Fe)。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如空气、果汁。
2. 物质的状态- 固态: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如冰、盐。
- 液态:具有固定的体积,但形状会随容器变化,如水、牛奶。
- 气态:既无固定形状也无固定体积,如氧气、氢气。
3. 原子与分子-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组合,如氧分子(O2)。
4. 化学反应- 定义: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 反应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反应过程的式子,如 A + B → C + D。
5. 化学方程式- 表示法: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式子。
- 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相等,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量平衡。
二、元素与化合物1. 元素- 定义:不能通过化学变化分解为更简单物质的物质。
-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所有已知元素的表格。
2. 化合物- 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
- 常见类型:氧化物、酸、碱、盐。
三、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
-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
2. 酸碱反应- 定义:酸与碱相互作用,产生盐和水的反应。
- 指示剂:用来检测溶液酸碱性的化学物质,如酚酞。
3. 氧化还原反应- 定义:物质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
-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四、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器材- 常见器材:试管、烧杯、滴定管、酒精灯等。
- 使用方法:按照实验要求正确使用,避免损坏和污染。
2. 实验安全- 操作规范: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使用防护装备。
- 应急处理:了解基本的化学品泄漏、火灾等应急处理方法。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和奥秘的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一些必背的知识点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以下就为大家梳理一下初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化学用语1、元素符号要记住常见元素的符号,如氢(H)、氧(O)、碳(C)、氮(N)、钠(Na)、镁(Mg)、铝(Al)等。
元素符号不仅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2、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例如,水的化学式为H₂O,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氧气的化学式为 O₂,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 CO₂。
3、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例如,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₂+ O₂点燃 2H₂O 。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
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比如水的蒸发、玻璃的破碎等。
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比如铁的生锈、蜡烛的燃烧等。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三、常见的物质1、空气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 003%、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氧气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2、水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
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学方程式为:2H₂O 通电 2H₂↑ + O₂↑ 。
3、氧气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氧气具有氧化性,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等。
4、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CO₂+ Ca(OH)₂= CaCO₃↓+ H₂O 。
初中化学100个知识点
初中化学100个知识点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和趣味的学科,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好化学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下面就为大家总结 100 个初中化学的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
如燃烧、生锈等。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蒸发、凝固等。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
4、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5、蜡烛燃烧实验: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
6、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增多。
7、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细口瓶中。
8、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9、取用少量液体药品用胶头滴管,取用较多量液体药品用倾倒法,瓶塞要倒放。
10、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1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用外焰。
12、给物质加热时,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13、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4、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15、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
16、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支持燃烧,具有氧化性。
17、氧气的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18、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19、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0、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约为1:2。
初中化学知识点各章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各章总结第一章:化学入门1. 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元,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
2.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3. 化学实验安全:了解实验室规则,学会使用实验器材,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4. 元素与周期表: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周期表是元素按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
第二章:物质的组成1. 分子与原子: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
2. 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
3. 元素的性质:元素的性质由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4. 离子的形成: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阳离子和阴离子。
第三章: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2.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3.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4. 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第四章:空气与水1. 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其他气体组成。
2. 氧气的性质:氧气是支持燃烧和呼吸的重要气体。
3. 水的组成: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化学式为H2O。
4. 水的性质:水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和表面张力。
第五章:常见的酸和碱1. 酸的性质:酸具有酸味,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2. 常见的酸:硫酸、盐酸、硝酸等。
3. 碱的性质:碱具有苦味和滑腻感,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4. 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铵等。
第六章:盐与化肥1. 盐的概念: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 常见的盐: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等。
3. 化肥的分类: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料。
4. 化肥的使用:合理施用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第七章:能源与材料1. 能源的分类: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2. 材料的分类:金属、塑料、橡胶、纤维等。
3. 能源的转化与利用:如太阳能、风能、化石燃料的利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涵盖了广泛且深奥的知识。
在初中阶段,我们接触到了一些基础的化学知识,如基本元素、化学反应等。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一、物质和变化1.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又可分为化合物和元素。
2. 物质的性质物质有许多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物质固有的,不改变其组成的性质,如颜色、硬度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腐蚀性等。
3.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不改变物质的化学成分,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状态或性质的变化,如固体的熔化、汽化等。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物质,如铁生锈、木材燃烧等。
二、常见物质及其性质1. 元素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们由原子组成。
常见的元素有氧气、氢气、碳等。
元素有不同的性质,如氧气支持燃烧,氢气易燃烧等。
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常见的化合物有水、二氧化碳等。
化合物有不同的性质,如水具有溶解性、导电性等。
3.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可以是均匀混合物或非均匀混合物。
三、化学反应1. 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2.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其中反应物在方程式的左侧,生成物在右侧。
方程式中还包括反应的摩尔比例。
3. 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可以分为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合成反应等。
不同类型的反应有不同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四、酸碱与盐1. 酸碱的定义酸是指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碱是指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2.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时会发生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
3. 盐的性质和用途盐是一类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
初中化学知识点大全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大全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定义1. 物质: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实体,具有质量和体积。
2.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3.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质。
4.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5.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6.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组合。
7. 离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二、化学实验基础1. 实验器材:熟悉各种实验器材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 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巧,如取用药品、加热、搅拌等。
3. 实验安全: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学会处理意外事故。
4. 实验记录:学会准确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三、化学反应基础1. 反应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2.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3. 反应条件:了解反应进行所需的温度、压力、催化剂等条件。
4. 反应速率:化学反应进行的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5. 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四、物质的分类与性质1. 无机物: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如盐、酸、碱等。
2. 有机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如烃、醇、酮等。
3. 金属与非金属:根据元素的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进行分类。
4. 物理性质:物质的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5. 化学性质: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五、元素与化合物1. 常见元素:如氢、氧、碳、氮、铁、铜等。
2. 常见无机化合物:如水、盐、硫酸、氧化铁等。
3. 常见有机化合物:如甲烷、乙醇、丙酮、苯等。
4. 酸碱盐:了解酸、碱、盐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5. 氧化还原反应: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和常见例子。
六、溶液与溶解1. 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混合物。
初中化学免费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免费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定义1. 物质: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实体,具有质量和体积。
2.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3.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4.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5.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6.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7. 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8. 电子:带负电的基本粒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9. 离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二、化学变化与方程式1.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发生的导致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
3.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4. 能量守恒:能量既不会被消灭,也不会被创造,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三、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所有已知元素的表格。
2.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第1族至第2族和第13族至第18族的元素。
3. 过渡元素:周期表中,第3族至第12族的元素。
4. 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周期表底部的两行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四、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化学键: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们结合在一起。
2. 离子键: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电静力吸引。
3. 共价键:两个原子共享一对电子形成的键。
4. 金属键: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电子海”。
5. 氢键:分子间的一种较弱的相互作用力。
五、酸碱与盐1. 酸:能够释放氢离子(H+)的物质。
2. 碱:能够接受氢离子或释放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3. 盐:由阳离子(通常是金属)和阴离子(通常是非金属或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4. 酸碱中和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六、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2.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全面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全面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定义1. 物质:具有质量和体积的实体,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
2.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
3.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
4.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5.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组合。
6. 离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二、物质的分类与性质1. 物理性质:不涉及物质组成变化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2. 化学性质:涉及物质组成变化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3.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分离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
三、化学反应与原理1. 化学反应:原子或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断裂和重新形成,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2.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和物质的量之比。
3.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4.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化学反应中不会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四、常见物质与反应1. 氧气(O2):支持燃烧的气体,由两个氧原子组成。
2. 水(H2O):生命之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3. 酸碱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水和盐的过程。
4.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之间电子转移的反应,伴随能量变化。
五、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器材:熟悉各种实验器材的名称、用途和操作方法。
2. 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巧,如称量、量取、混合、加热等。
3. 实验安全: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如穿戴防护装备、处理废弃物等。
六、元素周期表与元素性质1.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表,显示元素的周期性和族性。
2. 元素性质:包括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电子排布、化合价等。
3.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IA族至VIIA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各个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各个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2.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纯物质的基本单位,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形成的纯物质。
3.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4.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5.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二、物质的分类1.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构成的物质。
2.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3.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物质。
4.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5. 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三、物质的性质1. 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2.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四、化学反应类型1. 合成反应: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2.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
3.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
4.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五、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 常见仪器的使用:试管、烧杯、酒精灯、滴定管等。
2. 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
3. 实验操作:加热、搅拌、过滤、蒸发、结晶等。
4. 实验安全:了解常见化学试剂的性质,掌握基本的安全操作规程。
六、元素及其化合物1. 常见元素:氧、氢、碳、氮、铁、铜等。
2. 常见化合物:水、二氧化碳、氧化铁、硫酸铜等。
3. 酸碱盐的性质:酸碱的识别、pH值的测定、盐的溶解性等。
七、溶液与溶解1. 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 溶解过程:溶质分子或离子分散到溶剂中的过程。
3.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中所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
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初中化学学科特点就是知识点既多又分散,并且大量的知识需要识记,所以我们更需要具备自我归纳总结知识内容的能力。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重要的知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篇1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B=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A+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AC+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D=AD+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2H2O+O2↑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化学学科知识运用第一章初中化学课程容及分析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包含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容和实施建议。
2、课程容:包含5个一级主题,19个二级主题前言: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情感态度与价值3、5个一级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4、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1、粗盐的提纯 2、实验室制取氧气 3、酸碱化学性质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5、铁、红磷镁条等在氧气中燃烧6、一定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5、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6、义务教学化学教科书编写的特点:容组织上体现了三序结合(逻辑顺序、学生认识顺序、学生心理发展顺序)第三章初中化学教学知识1改革化学评价方式的单一性,激发学生创新意识首先,要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向主动参与评价。
其次,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的转移。
2化学教学方法(1)讲授法:优点在较短时间,向学生传授大量的知识;其最大缺点主动性不能很好发挥(2)谈话法:教师通过预先设计的一系列有联系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方法。
谈话法通常用于比较容易的容。
(3)讨论法:在教师组织引导下,学生围绕课题相互讨论共同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集体教学方法。
使用讨论法要注意问题难易适中,富于思考性和争议性。
教师要随时诱导,并做好讲评。
(4)演示和展示:教师做实验表演或表实物模型等直观的教具,组织学生观察,认识事物,获得有关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5)实验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方法。
(6)练习法:组织学生在获得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操作性学习实践活动的方法。
练习一般有:口头练习、书面练习、板演、实验操作。
(7)探究法3化学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反馈、课外活动、教学评价4、初中化学基本原理:物质结构理论、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周期表、溶液理论、电化学基础5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教学方法:遵循认识规律,运用直观手段;加强联系对比,注意分段要求;注意逻辑推理,重视科学论证;密切联系实际,重视实践运用。
6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方法:(1)充分运用直观手段,强化形象思维(2)充分发挥基础理论指导作用,掌握基本规律(3)抓住典型物质,到达触类旁通(4)抓住物质主线,紧密联系实际(5)抓住知识间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7什么是科学探究提出问题-查阅资料-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观察记录-分析结论-反思评价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第二部分化学教学设计第一章初中化学教学设计1课程目标中行为动词解析认识性学习目标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应用技能性学习目标模仿操作、初步学习模仿独立操作、初步学会独立操作体验性学习目标经历、体验、感受经历认同、意识、体会、认识反应化、初步形成、树立、保持领悟2确定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依据(1)教材和课程标准:教材分析(2)学生实际:学情分析3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原则:课程标准、学生实际、知识结构、知识迁移4板书设计:容设计(课题名称、授课提纲、教学重难点、补充材料)、形式设计(提纲式、图表式)、布局设计第三部分化学教学的实施第一章初中生化学学习1初中化学学特点(1)启蒙性和基础性(2)以实验为基础(3)与日常社会、生活联系(4)现代物质理论为基础(元素周期表)(5)学生认知规律为顺序(6)独有的化学用语2影响中学生化学学习因素:学习动机、学习准备、学习策略3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策略(1)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2)联系-预测策略:有意将理论知识、已有知识经验、物质间相互联系,对要学习的事实性知识作出预测(3)知识结构化:按照一定线索进行归类、整理,使零散孤立的知识变为相互联系整体4创设化学情境教学的常用方法(1)利用实验,创设教学情境(2)设置化学问题。
(3)利用化学史和成果。
(4)从化学与社会、生活的结合点入手。
(5)利用学生的认知矛盾。
5创设化学情境注意问题:情境作用全面性(认知/行为/情感)、全程性、发展性(未来/当下)第二章化学教学实施基本技能1化学课堂导入功能(1)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2)建立认知冲突,产生成就动机(催化剂参加反应)(3)实行目标教学,产生任务动机(4)衔接新旧知识、主动学习新知识2化学课堂导入类型:社会导入(新闻、环境)实验导入(现象与原理)旧知导入(烷烯炔)问题导入、直接导入(钠、氧化钠、氢氧化钠)化学史导入3化学课堂导入基本要求科学、相关、适度(低于5分钟)、启发、趣味性4化学课堂导入案例:社会导入(金属资源保护)、实验导入(燃烧的条件)、旧知导入(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问题导入、直接导入(质量守恒定律)、实物导入、录像导入(燃烧和灭火)导入环境基本构成要素:引起注意,激起动机-组织引导-建立联系-进入课题,开展学习5化学教学提问的基本要求(1)基于知识间在联系宇教学目标设置问题(2)基于所有学生认知水平(不能太难、太简单)(3)设置开放性问题(水污染)(4)清晰准确表达问题(5)留出思考时间给学生(6)设置促使所有学生参加的问题模式(7)认真倾听学生回答(8)对学生回答要有适当、科学的反馈(周期表同周期同主族变化规律)6化学课堂组织的基本类型P1797化学课堂组织的基本要求:明确教学目的、正确应用教材、选择课型和教学方法(讲解/习题)、发挥集体性和独立性8化学课堂小结的功能(1)概括总结,形成知识网络(2)营造气氛培养思维能力(3)提高学生思想品质(4)做好铺垫承前启后(5)总结实验探究,提高化学实验能力(表格、纲要)(6)复习检查运用所学知识9化学课堂小结类型归纳总结法、实验激趣法、设疑探究(带问题回顾)、类比区别法、巩固练习法、收集整理信息法、多媒体整合法10化学课堂小结要求目的性、重点性、针对性、结构性(逻辑)、灵活性(形式)11探究教学的要求(1)创设问题情境,增强探究动力(2)提供活动空间,优化探究环节(操作、猜想、观察、归纳)(3)经常评价反思,感受探究活力(小组评价、自我反思)2在具体探究教学中应避免以下片面认识(1)所有的教学容都是探究式教学(2)只重过程不重视结果(3)分组讨论、实验就是探究3教学调控的类型:容、方法、环境、时间、情绪气氛、兴趣、注意、语言、机智4教学调控注意的问题:积极主动、及时准确、方法得当、教书育人、学生自我调控5化学教育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注意的问题(1)模拟实验不能代替真实实验(2)微观模拟动画不是真实如此(3)多媒体幻灯片不能代替板书第三章化学教学实施策略1注重学生探究能力和水平的评价(1)题目容以核心知识应用为基础(2)题目背景素材对学生来说是新颖的(3)选最能表现学生探究能力环节设问2报告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要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反思评价3初中化学观念建构教学策略(1)充满创造力(2)实施整体教学(3)创建新课堂文化(4)精简教学容4单元备课程序:基本理解-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形成知识结构5感情培养问题、情景的设置策略主要有:真实性、情感性、问题性、针对想、全程性第四部分化学教学的评价第一章初中生化学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的功能:指挥定向(结果目标差距)、判断检查、反馈调节、激励反思2教学评价基准(1)相对评价:挑一个平均水平作为基准,各个对象逐一比较。
(2)绝对评价:设置分数段60、70、80(3)个体差异评价:自己现在和过去3教学评价功能诊断性评价(教学前)、形成性评价(教学活动中)、总结性评价4教学评价基本性质:客观(态度)、多元(学生间、老师学生间)、持续(学生具体情况)5教学反思的容(1)对教学设计的反思(2)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3)学科知识理解反思(4)对自己教学状况6教师自我反思的方式(1)头脑想一想:归纳(2)自我分析(3)合作讨论(4)反思指导(5)科学探究7听课评课原则(1)功能发展性:促进老师业务发展(2)方式的多样化:竞赛(3)容全面:一对多、多对多、教学设计、教案、情感、情绪(4)以学论教:教学相长8初中生化学学习评价基本观点(1)认知性评价转向科学素养(2)由分数选拔转向激励和促进(3)要素转向整体性(学习目标、教学目标)(4)过程结果评价相结合(5)个体转向个体与小组评价相结合(6)追求客观性和唯一标准转向个体认识和理解的相对性评价9即时表现评价提问交评价流构建知识的过程讲授-倾听-提问交流-即时评价课堂练习评价讲解-练习-观察分析-即时评价10活动表现评价:过程性综合评价,用于课堂科学探究、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等活动11试卷的质量指标: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离子共存问题(一)、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S2-、HS-、HS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CO32-+2H+=CO2↑+H2O、HS-+H+=H2S↑。
2、有沉淀生成。
按照溶解性表,如果两种离子结合能形成沉淀的,就不能大量共存。
溶解性表,可总结成这么五句话:钾(K+)钠(Na+)硝(NO3-)铵(NH4+)溶,硫酸(SO42-)除钡(Ba2+)铅(Pb2+)(不溶),盐酸(Cl-)除银(Ag+)亚汞(Hg22+)(不溶),其他离子基本与碱同。
如Ba2+、Ca2+、Mg2+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Ba2++CO32-=CaCO3↓、Ca2++SO42-=CaSO4(微溶);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也是因为Cu2++2OH-=Cu(OH)2↓,Fe3++3OH-=Fe(OH)3↓等。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OH-+H+=H2O、CH3COO-+H+=CH3COOH;一些酸式弱酸根不能与OH-大量共存是因为HCO3-+OH-=CO32-+H2O、HPO42-+OH-=PO43-+H2O、NH4++OH-=NH3·H2O等。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2-、S2-、CO32-、 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
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
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