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苏教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9b53e17cd184254a35357e.png)
苏教版《科学》五(下)教课设计第 1 单元奇特的机械1-1 什么叫机械教课目的:过程与方法:●能剖析比较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能经过对照,认识机械的作用;●能够在教师或伙伴提示下调换生活经验,对观点的外延进行搜寻。
知识与技术:●知道什么是机械,认识机械的作用;●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差别;●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机器;●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机械是我们人类创建和使用的,意识到科学在不停发展进步;●为人类先人制造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觉骄傲;●勇于研究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原理。
教课过程设计:一、创建情境、导入新知“鼎力士”赛事 1:请三名学生做如图滑轮拔河的比赛,同学展望结果,以后经过观看比赛结果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什么是机械” 。
二、研究新知(一)感知机械:1.请学生出示课前填写好的有关机械的表格,而且以小组为单位简要报告采集到各种机械。
2.教师出示简单工具实物及图片,请学生判断这些工具能否属于机械。
(二)说明机械的含义:1.学生达成共鸣,明确以上出示的简单工具都是机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单工具议论:这些工具主若是哪些部分在工作,给我们带来什么方便,记录并报告。
3.揭露机械的观点,并说明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差别与联系。
(三)揭露机械的作用:1.“鼎力士”赛事 2:请两位学生进行如图转球棒比赛。
请学生展望结果,并试试议论教课导入环节中的比赛与此次赛事中的机械所起的作用。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师供给的工具做使用与不用机械的对照活动,领会机械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议论机械的哪些部分降低了工作难度,进一步揭露机械的作用。
(四)介绍古代机械:1.教师出示几组古代简单机械图片及金字塔建筑图片,解说古代人类制造、使用机械的悠长历史。
2.启迪学生剖析古代工具是如何降低工作难度,让学生感觉先人的智慧。
三、拓展活动部署任务:要修业生利用课余时间,察看或许检查生活中间还有哪些装置也属于简单机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ebfd668051e79b89680226a0.png)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第1单元神奇的机械1-1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分析比较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能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能够在教师或同伴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机械,了解机械的作用;●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机器;●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机械是我们人类创造和使用的,意识到科学在不断发展进步;●为人类祖先制造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勇于探究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原理。
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
难点:能分析比较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大力士”赛事1:请三名学生做如图滑轮拔河的比赛,同学预测结果,之后通过观看比赛结果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什么是机械”。
二、探究新知(一)感知机械:1.请学生出示课前填写好的有关机械的表格,并且以小组为单位简要汇报搜集到各种机械。
2.教师出示简单工具实物及图片,请学生判断这些工具是否属于机械。
(二)说明机械的含义:1.学生达成共识,明确以上出示的简单工具都是机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单工具讨论:这些工具主要是哪些部分在工作,给我们带来什么方便,记录并汇报。
3.揭示机械的概念,并说明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别与联系。
(三)揭示机械的作用:1.“大力士”赛事2:请两位学生进行如图转球棒比赛。
请学生预测结果,并尝试讨论教学导入环节中的比赛与这次赛事中的机械所起的作用。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师提供的工具做使用与不用机械的对比活动,体会机械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讨论机械的哪些部分降低了工作难度,进一步揭示机械的作用。
(四)介绍古代机械:1.教师出示几组古代简单机械图片及金字塔建造图片,讲解古代人类制造、使用机械的悠久历史。
2.启发学生分析古代工具是如何降低工作难度,让学生感受先人的智慧。
苏教版 小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
![苏教版 小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5ad6a29b89680202d8250d.png)
第一课什么叫机械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分析,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能够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
能够在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科学在不断发展。
为人类祖先知道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
勇于探索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道理。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学生不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2: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但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3: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探究能力:层次1:不会比较、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2: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但不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
层次3: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也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
教学材料起子、刀、蔬菜、盒子教学步骤第二课 怎样抬高讲台过程与方法:*能够利用杠杆进行省力的操作。
能够找出杠杆上的支点。
能够分析阿基米德用杠杆撬起地球预言的原理。
能够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知识与技能:*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杠杆可以省力。
懂得杠杆的特点,了解杠杆省力的原理。
知道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留心周围事物,关注有关机械的使用和研究。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能够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知道杠杆的构成要素。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层次1:不知道杠杆的基本结构,也不知道杠杆可以省力。
层次2:知道了杠杆的基本结构,对杠杆的几种作用不了解。
层次3:知道了杠杆的基本结构,对杠杆的几种作用也了解。
探究能力:层次1:不能够设计合理实验,也不能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的作用。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含二次备课和教学后记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含二次备课和教学后记](https://img.taocdn.com/s3/m/eb512b6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d.png)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含二次备课和教学后记I. 前言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和设计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成绩和研究兴趣。
下面将分三个部分介绍课程的教学设计、二次备课和教学后记。
II. 课程的教学设计本教学设计将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课程分为14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教学流程如下:A. 准备工作学生知识和技能预备情况- 了解上一个单元研究内容。
- 掌握本单元研究目标和要求。
教师知识和技能预备情况- 熟悉本单元教材和教学大纲。
- 根据本单元研究目标和特点,制定合理的评价方式。
B. 教学过程第1课时- 研究主题:第1单元小手拉大手- 研究内容:了解全身的感受细胞和味觉细胞。
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探究生命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研究目标:- 掌握细胞的基本特征;- 分析味觉的生理过程;- 感受与观察用宝宝湿巾清洗手的效果。
- 研究重点:理解生命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研究难点:分析味觉的生理过程。
-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 教学手段:PPT、实物展示等。
- 教学评价:小测验。
第2课时- 研究主题:第1单元小手拉大手- 研究内容: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常见的日常生活问题、科学去除手上油污和研究正确洗手方法。
- 研究目标:- 手部卫生的重要性;- 掌握正确洗手的方法;- 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常见的日常生活问题。
- 研究重点:掌握正确洗手的方法。
- 研究难点: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常见的日常生活问题。
- 教学方法:合作研究。
- 教学手段:实物展示、小组合作等。
- 教学评价:小组合作。
C. 教学总结本单元通过两次课时的研究,学生理解并掌握细胞的基本特征、分析味觉的生理过程,研究正确洗手的方法,掌握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常见的日常生活问题。
III. 二次备课本教学设计中,教师有必要做好二次备课的工作,以保证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教师的二次备课主要工作如下:A. 教材的整理教师需要检查教材内容是否符合课程标准,如果有必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
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苏教版).docx
![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苏教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933265a9650e52ea5418982f.png)
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苏教版)第四元岩石与物常岩石一、教学目的:在察中岩石的特征。
引学生用分的方法岩石行分。
在知道岩石的基本特征后,了解几种岩石的名称及在生,生活中的用途。
初步了解岩岩,沉岩,岩形成的程。
二、教学重点:岩石的特征。
三、教学点:身的岩石。
四、情感度价:感受并体人与自然和相的重要性。
五、教学:2六、学校准:配套光,《科学材料袋》、岩石本、滴管、挂、酸、放大、子、小刀、子⋯⋯。
七、教学程:引:述:大家看一看桌上的岩石,知道是哪里找到的?学生观察,教师巡视引导,相互交流。
板书课题:略认识岩石师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你知道吗?给大家说一说。
教师指名学生发言,交流,问题:实验桌上的物体哪些是岩石?哪些不是岩石?师生共同研讨,学生归纳,教师小结:略观察岩石,认识特征:师述:各小组商量研究哪几种岩石?选择什么工具?使用什么方法?学生分组讨论,研究分组实验方案。
安全教育:师述“盐酸”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观察,实验、记录、交流学生分组汇报观察实验的方法和新的发现,其他小组代表补充。
在教师引导下填表:我对岩石的了解:观察岩石标本的记录:岩石的作用在哪儿可以找到岩石第二课时观察岩石并分类:师问:通过我们的观察和研究,现在按小组给岩石分类,邻组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并做好记录。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引导。
分组汇报岩石分类方法。
标本名称我的发现教师归纳学生发言。
学生阅读文本教师引导学生按科学范畴把岩石重新分类。
学生分组研讨,教师巡视引导,对有争议的问题加以解决。
全课总结和拓展教师向学生介绍三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课处兴趣探究:A、上网查阅“岩石”资料;B、查找有关“岩石”的科普书籍,并在课后和同学交流。
c、制作岩石标本并写上解说词和教师,家长互相交流。
认识矿物的性质一、教学目的:认识常见的矿物。
认识一些矿物对矿物分类。
按一定的分类标准对矿物分类。
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知道矿物在颜色、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的特征。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d21c47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5e.png)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分析、判断那些物品属于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知道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3、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4、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科学在不断发展。
5、意识到机械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6、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判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教学难点: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教具准备:各种简单的工具。
预要求: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或者调查生活当中还有哪些物品也属于简单机械,它们怎样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谈话:如果院子里有一块几个人都搬不动、很大、很重的石头,想把它移动一下,怎么办?学生说一说移动石头的方法。
引出本课课题,板书:1、什么叫机械。
2、新授局部1、认识机械(1)当你第一次看到“机械”这个词时,你首先想到了什么?(2)请同学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说一说,你认为的机械有哪些?学生汇报,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补充。
(3)教师出示书P2图片,请学生判别这些工具是否属于机械。
2、区分简单和庞大机械(1)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
明确以上出示简单的工具都是机械。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简单工作讨论:这些工具主要是用那1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些局部在工作,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方便,并记录汇报。
(3)揭示机械的概念,说明简单机械与庞大机械的区别与联系。
3、认识机械的作用(1)用手搬不动的大石头,用木棍能撬动,这说明机械的什么作用?(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教师提供的工具,做使用与不使用机械的对比实验,总结机械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教师要提醒学生操作时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3)讨论:要是没有下面这些机械匡助人们工作,将会出现什么情形?4、介绍古代机械(1)看书P3上几组古代简单机械图片,讲解人类制造、使用机械的悠久历史。
(2)分析古代工具如何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感受先人的智慧。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全册教案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2f9e3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e.png)
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课标落实】1.本节课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1)科学知识:了解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物的多样性。
(2)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
(2)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本节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的高年段要求。
7.4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说出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16.2 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知道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
17.3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
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
【教材分析】本课遵照认识微小个体的主要进程,采用递进式的逻辑结构,从发现细胞到认识细胞的多种形态,展开两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个部分,发现细胞,其中包括三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采用图文相结合的形式,指导学生依次借助放大镜、显微镜观察人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的内表皮,发现它们的特点,为第二个活动的展开做好铺垫;第二个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找出显微镜下看到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的共同之处,为课文介绍细胞打下基础;第三个活动,介绍胡克发现细胞的资料,指导学生了解科学家发现细胞的过程。
第二个部分,观察人体细胞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细胞有多种形状,认识到细胞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通过一、三、四年级的学习,已经了解了动植物多样性、植物生命周期、生物延续生命繁衍后代等生命科学领域的概念,对生命体的宏观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生命体的微观概念还处于模糊认识的阶段。
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听说过细胞,也许还不经意地说过这个词汇,但由于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细胞,学生还未真正亲眼见过,更没有见识过它们的多姿多彩与神奇变化。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c4f0cc50242a8956bece49a.png)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过程与方法●会组装齿轮传动装置和链传动装置。
●能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知识与技能●知道齿轮传动和链传动的基本特点和功能。
●初步体会动力的传递和能量的守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研究活动中的乐趣。
感受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1.演示材料:自行车、几种不同的传动装置的电教课件。
2.分组实验器材:齿轮传动组件、链条传动组件(工具箱配备)、瓦楞纸板条等。
教学过程设计一、初步感知1.出示四驱车图片,提问:你知道四驱车是怎么跑起来的吗?2.明确四驱车的动力不是直接作用在后轮上,而是从马达传递到后轮上的,从而引出课题:动力的传递。
3.介绍四驱车的动力传递方式是齿轮传动。
4.出示自行车链条部分场景,提问:你能说说它是怎么工作的吗?5、介绍自行车的动力传递方式是链条传动。
6.教师说明:这些能把动力从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评析】丰富的表象和直观的模型是学生认识传动装置和了解动力传递方式的基础,此处借助学生们熟悉的事物,呈现几种不同的传动装置,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传动装置特点,以及传动装置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为理解什么是传动装置奠定了知识基础。
7.学生亲自动手,小组合作,组装任意一种传动装置,并说明动力是怎样传递的。
8.展示小组合作成果,并说明动力传递的方式。
【评析】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组装传动装置,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感受传动装置中动力传递的过程,也更好地理解了传动装置的“传动”作用。
二、研究链条传动的特点1.谈话:我们已经了解了传动装置中的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那么它们有什么特点呢?2.明确要求:组装链条传动装置,并根据实验记录中的表格进行实验和记录。
3.学生分组活动,按照表格,实验并记录,寻找特点。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说说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总结链条传动的特点:传动的方向一致,大轮传动的速度比小轮慢。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d62025b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9.png)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五年级科学下册的相关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五年级科学下册所涉及的各个单元的相关知识;•能够掌握相关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本教学设计按照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科学全册内容进行安排,其中包括以下单元:1.单元1:生活与健康2.单元2:物体与材料3.单元3:能量与变化4.单元4:地球与宇宙5.单元5:风、水与大气每个单元的教学安排如下:单元1:生活与健康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健康的定义、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和预防常见疾病的知识。
教学安排如下: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1课时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2课时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措施2课时合计5课时单元2:物体与材料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物体的性质、材料的分类以及物体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教学安排如下: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物体的性质及其分类2课时材料的分类及其特点2课时物体和材料间的关系1课时合计5课时单元3:能量与变化本单元主要介绍了能量的概念、能量的来源和转化,以及物质的变化。
教学安排如下:教学内容教学时间能量及其来源2课时能量的转化2课时物质的变化及其分类1课时合计5课时单元4:地球与宇宙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地球的结构、地球上的水资源和地球与太阳系的关系。
教学安排如下: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地球的结构2课时地球上的水资源2课时地球与太阳系的关系1课时合计5课时单元5:风、水与大气本单元主要介绍了风、水和大气的概念、特点和运动规律。
教学安排如下:教学内容教学时间风的概念及其形成2课时水的特性及其运动规律2课时大气的组成及其运动规律1课时合计5课时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本教学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入理解。
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1bba438453610661ed9f4b5.png)
m 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1、认识常见岩石一、教学目的:1、在观察中发现岩石的特征。
2、引领学生用分类的方法对岩石进行分类。
3、在知道岩石的基本特征后,了解几种岩石的名称及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4、初步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认识岩石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鉴别身边的岩石。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五、教学课时:2节六、学校准备:配套光盘,《科学材料袋》、岩石标本、滴管、挂图、盐酸、放大镜、锥子、小刀、钉子……。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课:1、师述:大家看一看实验桌上的岩石,谁知道是哪里找到的?2、学生观察,教师巡视引导,相互交流。
3、板书课题:略(二)认识岩石1、师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你知道吗?给大家说一说。
2、教师指名学生发言,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岩石标本和解读说明)3、问题:实验桌上的物体哪些是岩石?哪些不是岩石?4、师生共同研讨,(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巡视引导)5、学生归纳,教师小结:略(三)观察岩石,认识特征:1、师述:各小组商量研究哪几种岩石?选择什么工具?使用什么方法?2、学生分组讨论,研究分组实验方案。
3、安全教育:师述“盐酸”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亲自演示讲解)4、学生观察,实验、记录、交流(教师巡视引导)5、学生分组汇报观察实验的方法和新的发现,其他小组代表补充。
6、在教师引导下填表:(1)我对岩石的了解:(2)观察岩石标本的记录:(1)岩石的作用(2)在哪儿可以找到岩石(3)(4)第二课时(一)观察岩石并分类:1、师问:通过我们的观察和研究,现在按小组给岩石分类,邻组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并做好记录。
2、学生分组实验(按自定的分类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教师巡视引导。
3、分组汇报岩石分类方法。
标本名称我的发现(1)(2)(3)(4)(5)4、教师归纳学生发言。
5、学生阅读文本(或看光盘、挂图)6、教师引导学生按科学范畴把岩石重新分类。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全册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fdb0f7dcfd0a79563c1e72df.png)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优质教案全册第一单元1.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分析,判断哪些物品属于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知道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3.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4.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科学在不断发展。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叫机械。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使用一到两种机械。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每组螺丝钉、螺丝刀各1-2套,平板电脑。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联系生活,游戏激趣1.游戏1:徒手钉螺丝钉,注意安全,钉的深度以可以提起木板即可。
2.游戏2;用螺丝刀钉螺丝钉。
3.谈一谈;在刚才的两个游戏中,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4.学生交流。
二、揭示机械概念1.出示各种生活用具(老虎钳、羊角锤、镊子、针、筷子、擀面杖、水果刀、电钻、啤酒扳、葡萄酒开瓶器等),谈话:认识这些工具吗?它们都有什么样的作用?2.学生说各种工具的作用。
3.揭示机械的概念,像这些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作机械。
(板书:机械)4.学生使用平板电脑完成连连看游戏。
5.共同小结:像这些机械比较简单,我们称为简单机械,而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机械组成的,我们称为复杂机械,也叫做机器。
6.欣赏一些常见的机器以及一段德国先进伐木机视频。
三、学生使用机械1.使用钳子和铁线做出一个艺术品,如自行车等。
2.注意事项:注意钳子的安全、不要把铁线弄到别人的身体。
3.展示学生作品。
比一比谁做的好,有创意。
4.谈一谈感受使用机械的感受。
四、介绍古代机械1.谈话:自古以来,我们充满智慧的祖先就已经知道机械在生产生活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2.观看古代各种机械的图片。
3.提问: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法?4.完成石磨拼图游戏。
五、完成课题练习1.学生使用平板电脑,完成“谁是间谍”的游戏。
2.讲解并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1.什么叫机械作用: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分类:简单机械、复杂机械(机器)2.怎样移动重物【教学目标】1.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杠杆可以省力。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6f9535c133687e21ae45a964.png)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能够通过分析,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能够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
能够在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科学在不断发展。
为人类祖先知道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
勇于探索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道理。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学生不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2: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但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3: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探究能力:层次1:不会比较、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2: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但不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
层次3: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也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起子、刀、蔬菜、盒子课时安排:1课时(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教学资源开发机械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生产中,给人们带来了诸多方便,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我们生活的质量。
本节课中,教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机械。
让学生认识生活.娱乐中的简单机械,总结这些机械好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以后机械的学习做铺垫。
通过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化机械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发明创造的,是智慧的结晶。
使学生体会到:现在我们学习和使用这些机械,将来也会创造更先进的机械。
关于简单机械,学生存在着片面认识,他们认为简单机械就是工地上的大吊车.公路上的汽车.自行车,而没有意识到我们每天用的筷子.勺子等物品都是简单机械。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7563e68762caaedc33d45b.png)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什么叫机械》 (3)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怎样移动重物》 (6)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斜坡的启示》 (10)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拧螺丝钉的学问》 (15)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国旗怎样升上去》 (18)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27)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折形状》 (31)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搭支架》 (35)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建桥梁》 (39)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造房子》 (46)第三单元他们是怎样延续后代《不用种子也能繁殖吗》 (51)第三单元他们是怎样延续后代《动物怎样繁殖后代》 (55)第三单元他们是怎样延续后代《我是怎样出生的》 (59)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认识常见岩石》 (63)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认识矿物的性质》 (66)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 (69)第五单元人类的司令部《大脑》 (73)第五单元人类的司令部《神经》 (79)第五单元人类的司令部《感觉》 (84)第六单元交流与质疑《交流》 (88)第六单元交流与质疑《质疑》 (93)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什么叫机械》1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分析.判断那些物品属于机械。
2.能够通过对比,知道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二)知识与技能:1.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2.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科学在不断发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机械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2.愿意合作与交流。
2学情分析简单机械是我们在生产、生活中各种常见装置的部件,在很多时候、很多场合我们都会利用它们。
登高时有各种各样的斜面;提升重物时有各种形式的杠杆;升降机有许多滑轮在帮助我们;而轮轴和齿轮更是无处不在……所有这些典型的简单机械都是各种机械装置的一部分,一直在帮助人们提高工作的效率。
这些在我们周围无处不在的简单机械,这些简单机械的相互组合形成的神奇机器,无时无刻都在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关注。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集合9篇)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集合9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d6c2f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1.png)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集合9篇)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过程与方法:1、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2、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
教学重点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冷水,热水,温度计、红墨水、滴管。
为全班准备:多种瓶装和盒装的液体。
教学过程活动一: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观察:冷水变成热水后水面的变化教师演示:把气球皮包口的装满水的大试管放进热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预设:通过实验学生不能清楚进行表述,从而引出如何清楚地观察到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研究:清楚地观察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1、师:通过气球皮的鼓起程度,我们无法判断这两杯水的冷热了,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以下的材料(一一出示):杯子、试管、瓶塞、细管、红墨水、滴管。
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看看水受热会发生变化吗?等会请小组讨论一下,并思考这两个问题: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红墨水有什么作用?用一根细管子有什么好处?2、小组讨论、完善实验方案。
小结:我们知道了水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师: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水受热,体积发生了变化,会膨胀。
那么水遇冷后又会怎样呢?你们想怎样做?实验时我们观察什么?(学生简单说明)5、学生实验。
6、小组汇报实验情况小结:我们把水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的这种性质叫做水的热胀冷缩(板书:热胀冷缩)。
活动二:观察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1、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其他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除了水,你还知道有哪些液体?2、老师这里给大家提供了红茶、果汁、牛奶(出示)小组可以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来实验。
用同样的方法来实验,观察和水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2年春修订)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2年春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058f11f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de.png)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1.什么叫机械教学资源开发机械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生产中,给人们带来了诸多方便,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我们生活的质量。
本节课中,教师指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机械。
让学生认识生活.娱乐中的简单机械,总结这些机械好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以后机械的学习做铺垫。
通过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化机械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发明创造的,是智慧的结晶。
使学生体会到:现在我们学习和使用这些机械,将来也会创造更先进的机械。
关于简单机械,学生存在着片面认识,他们认为简单机械就是工地上的大吊车.公路上的汽车.自行车,而没有意识到我们每天用的筷子.勺子等物品都是简单机械。
为了充分了解学生对简单机械的认识情况,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把自己认为是简单机械的物品带到学校来,在课堂上体会这些的作用。
因为多数学生对常见的机械,如刀子.锤子等,只是看到过别人使用,自己并没有亲自操作过。
通过课堂上的实践,会亲身感受使用简单机械的便利。
在教学中,教师按照“提出问题——作出预测——活动体验——得出结论”的程序组织教学,课堂上以多种形式引出问题,启发学生用原有的认知对问题作出预测,并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空间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提高认知水平的同时,体验到学习简单机械的乐趣。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过程与方法●会使用简单机械;●能够探究简单机械;●会网上查询和讨论机械的发展。
知识与技能●知道机械概念,认识简单机械;●知道简单机械组成机器;●知道利用简单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机械的历史发展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了解周围事物奥秘的好奇与求知欲;●愿意合作与交流;●确立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情感意识;●使用简单机械要有安全意识。
教师准备:图片资料.钉子.木板.起钉锤.菜刀.开瓶器.球拍.电钻.扫帚.分组实验器材(筷子.勺子.方便面.饭盒.钳子.镊子.缝衣针)学生准备:自己认为是简单机械的物品。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精品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9b955671fe910ef02df8cd.png)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精品教案第一课什么叫机械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分析,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能够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
能够在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科学在不断发展。
为人类祖先知道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
勇于探索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道理。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教学材料起子、刀、蔬菜、盒子教学步骤第二课怎样移动重物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利用杠杆进行省力的操作。
能够找出杠杆上的支点。
能够分析阿基米德用杠杆撬起地球预言的原理。
能够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知识与技能:*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杠杆可以省力。
懂得杠杆的特点,了解杠杆省力的原理。
知道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留心周围事物,关注有关机械的使用和研究。
教学重点。
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杠杆可以省力。
懂得杠杆的特点,了解杠杆省力的原理。
知道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教学材料杠杆模型,垫片教学步骤第三课斜坡的启示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针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能够就斜面角度的大小与用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观察记录结实规律。
能够发现斜面的变形及其功能。
能够运用斜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与技能:*知道斜面也是简单机械,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其组成。
知道斜面的变形及其功能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关注身边简单机械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苏教版)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认识常见岩石一、教学目的:在观察中发现岩石的特征。
引领学生用分类的方法对岩石进行分类。
在知道岩石的基本特征后,了解几种岩石的名称及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初步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认识岩石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鉴别身边的岩石。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五、教学课时:2节六、学校准备:配套光盘,《科学材料袋》、岩石标本、滴管、挂图、盐酸、放大镜、锥子、小刀、钉子……。
七、教学过程:课时引课:师述:大家看一看实验桌上的岩石,谁知道是哪里找到的?学生观察,教师巡视引导,相互交流。
板书课题:略认识岩石师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你知道吗?给大家说一说。
教师指名学生发言,交流,问题:实验桌上的物体哪些是岩石?哪些不是岩石?师生共同研讨,学生归纳,教师小结:略观察岩石,认识特征:师述:各小组商量研究哪几种岩石?选择什么工具?使用什么方法?学生分组讨论,研究分组实验方案。
安全教育:师述“盐酸”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观察,实验、记录、交流学生分组汇报观察实验的方法和新的发现,其他小组代表补充。
在教师引导下填表:我对岩石的了解:观察岩石标本的记录:岩石的作用在哪儿可以找到岩石第二课时观察岩石并分类:师问:通过我们的观察和研究,现在按小组给岩石分类,邻组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并做好记录。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引导。
分组汇报岩石分类方法。
标本名称我的发现教师归纳学生发言。
学生阅读文本教师引导学生按科学范畴把岩石重新分类。
学生分组研讨,教师巡视引导,对有争议的问题加以解决。
全课总结和拓展教师向学生介绍三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课处兴趣探究:A、上网查阅“岩石”资料;B、查找有关“岩石”的科普书籍,并在课后和同学交流。
c、制作岩石标本并写上解说词和教师,家长互相交流。
认识矿物的性质一、教学目的:认识常见的矿物。
认识一些矿物对矿物分类。
按一定的分类标准对矿物分类。
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知道矿物在颜色、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的特征。
二、教学重点:认识矿物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区分透明与半透明的矿物。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用科学眼光和探究精神了解发现我们大自然中的矿物。
五、教学课时:2节六、教学准备:花岗岩、放大镜、《科学材料袋》、纸、彩笔、矿物、食盐、挂图、岩石标本、小刀、铜钥匙、玻璃。
七、教学过程:课时观察花岗岩的矿物组成。
提出问题:通过观察谁能说一说,花岗岩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教师引导。
提出要求:A、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
B、把你新的发现用彩笔绘出来。
学生分组观察学生代表发言,师生共同交流。
归纳:花岗岩中有白色、肉红色、黑色的颗粒。
教师用科学术语解读:“花岗岩”认识常见的矿物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矿物岩石标本,学生分组观察。
问题:你们看到的是什么矿物?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补充。
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再次观察矿物标本。
教师发问:“你知道哪些矿物?”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第二课时观察研究矿物的特征师述:现在各小组讨论,还想从哪些方面来认识矿物?各组拿出方案。
学生分组制定观察矿物性质的方案,教师巡视引导并参与讨论。
学生代表介绍本组探究方法。
教师评价并引导,修改造作细则。
教师巡视,学生向由探究并及时交流。
教师提示;如何用铜钥匙,小刀刃,玻璃的硬度来判别矿物的硬度。
交流矿物的性质。
分小组汇报各自的探究成果。
组织学生互相和补充。
教师评价和小结。
了解矿物的用途。
教师提问:A、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矿物?B、工农业生产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矿物?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内容介绍。
总结学生代表谈学习收获和对自己的评价。
作业:查阅有关“矿物岩石”的科普资料。
日益减少的矿物资一、教学目标:知道保护矿物资源的重要性。
明白矿物资源随着人类的开采和利用正在逐减减少。
理解保护矿物资料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认识到矿物资源正在日益减少。
三、教学难点:调查家庭,学校的资源消费情况。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五、教学课时:1节六、教师准备:教学挂图、影象资料、笔、纸……。
七、教学过程:复习巩固导入:师述:通过两节课的观察研究,我们认识了很多的矿物。
提出问题:举例说明矿物岩石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先分小组交流,再全班师生共同交流。
教师归纳学生发言,并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认识矿物开采,了解矿物资源的紧缺。
讨论题:矿物是怎样被开采出来的?分组讨论,教师参与。
教师介绍矿物的开采过程。
继续讨论:如果矿物资源开采用完,将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归纳小结。
分组讨论:我们能为保护矿物资源做些什么?教师归纳小结。
拓展延伸。
继续查阅有关矿物岩石的科普资料。
将有关“矿物岩石”标本的知识和教师,家长及同学课后交流。
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大脑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观察活动,了解大脑的大小、形状和结构。
能够通过查阅书籍和同伴的交流,了解有关大脑的知识。
能够按要求测试自己的记忆力。
科学知识:知道大脑在人体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指挥中心的作用。
知道大脑的主要功能和六个功能区。
了解大脑左右半球有不同的功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大脑对人体活动的神奇指挥作用,产生进一步的探究欲望。
意识到人类对大脑的认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正逐步加深。
重点:初步了解人体大脑的形态和结构,知道左右大脑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
难点:体验到大脑对人体各种活动的神奇指挥作用。
教学准备:有关大脑的视频资料、图片、、核桃、水豆腐、七巧板等课时一、导入新游戏活动:看谁反应快师:同学们,我们下面做一个简单的游戏——看谁反应快。
“下”同学们说,“上”师说例如:听口令做相反的动作,老师说“前”,同学们说“后”……下面游戏开始。
师:在游戏中,同学们所做的这些游戏动作是谁在指挥着你?板书:大脑过渡:关于大脑,你们还想知道什么?二、引入新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人类神秘大脑的模样和功能。
用各种方法认识大脑教师用台秤称出1400克的物品。
让学生拎一拎,掂一掂,感受大脑的重量。
师:我请六名同学拎一拎老师手里的苹果,猜一猜它有多重?生:学生猜测并汇报。
师:这一重量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大脑的重量,同学们猜一猜你自己的大脑有多重?生:学生猜测并汇报。
师: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重量是不同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不断的变重,到了成年以后逐渐成形就没有什么变化了,那么我们的大脑有多大呢?生:这生进行猜测。
认识大脑的大小。
引入:我们的大脑有多大呢?师: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双手,把两只手握成拳头并拢在一起,并放在额头前,你大脑的大小就相当于你两只拳头并拢在一起时的大小。
师:我请四名同学分别上台给大家展示一下它们大脑的大力。
生:学生上台进行展示。
师:由于每个学生个体的差异,从而造成大脑大小的差别,刚才我们观察仍是大脑的重量和大小,同学们你知道我们大脑的表面是什么样的?认识大脑的形状。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观察核桃仁的表面,其实我们人的大脑表面与核桃仁表面相似,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这样的外形有什么作用呢?生:猜测回答。
师:老师请两名同学上讲台做一个简单的实验,下面的同学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实验结果并说一说你明白了什么?师: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能够清楚明白这些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能增大大脑表面皮层的面积,帮助我们存储大量的知识。
大脑分为左右大脑半球,左大脑半球负责管理右侧身体,右大脑半球负责管理左侧身体。
师:你平时是左手做事多,还是右手做事多?生:认识大脑的软硬和颜色。
师: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小块鲜豆腐,同学们可以用手按一按它,然后说一说你的感受。
生:谈按豆腐的感受。
师:大脑的软硬如平时我们吃的鲜豆腐,所以非常的软,同学们在平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大脑,大脑的颜色是什么色的?生:回答师:对,不是白色的而是淡红粉色的。
师:这是在人体活动中发号施令的脑,它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
二、了解大脑的管理范围。
师:同学们在回答老师问题的时候,想一想你的大脑是怎样指挥你的?生:学生回答。
师:出示说一说,像这几种行为大脑又是怎样指挥的?生:学生思考讨论,我们为什么把大脑称为“人体司令部”?生:学生先讨论,再进行汇报。
师小结:大脑就像司令部一样,指挥着我们的每一个动作,下节课我们就通过几个游戏我们就会对大脑的作用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二课时一、测试大脑的记忆力和创造力记忆力测试谈话:大脑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很多事情,下面我们来做一些有趣的测试游戏。
游戏1——猜数字师:介绍游戏规则利用10秒时间仔细观察屏幕中出现的15个数字,看谁最快发现屏幕中缺少了哪几个数字。
①学生汇报②提问:你有什么好办法又快又准确的记住这些数字?③在你猜数字游戏时你们的大脑又是怎样指挥你的?游戏2——拼图案师介绍游戏规则和要求用七巧板拼出一个图案,观察这一图案10秒钟,把图案弄乱后重新拼回原来的图案,并且图案大小和颜色不变。
师小结:我们的记忆力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记忆,如,联想记忆、编顺口溜、理解记忆等,以提高我们的记忆力。
.创造力测试①七巧板②既拼图要求,利用七巧板拼出各种图案,并给图起一个恰当的名字。
③学生进行汇报并展示你拼的图形。
④为什么同学们所拼出的图形都不一样呢?⑤学生进行汇报。
师小结:由于每位同学的大脑在存储的知识不一样,思维方式也不同,所以拼出的图案也不同,同学们在学习中要勤于用脑,否则大脑的反应就会慢慢地变得迟钝,影响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
了解左脑右脑的差别,并认识到保护大脑的意义。
投影——观察大脑的左半球和右半球。
谈话,左右脑分别控制人体不同的活动,左脑控制人体右侧的活动,右脑控制人体左侧的活动,一般情况下,人的各种动作需要左右两半球协同工作才能完成,大脑两个半球分别管不同领域的工作,它们互为补充,紧密协调,共同实现了大脑的整体性功能。
师:左右脑半球各自有什么功能。
生:看书后回答。
师: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那么我们应如何保护大脑。
生:先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再师生共同交流,师小结。
师小结:①首先要消除相应的疲劳,恢复脑的功能;主要是同学们要按时休息,保证每天晚8-10个小时;②加强体育锻炼,锻炼可以提高学习与记忆能力;③要加强营养膳食,保证身体所需的能量;④每天保持欢快的心情和积极向上的情绪;⑤禁止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对大脑的发育都有好处。
另外在任何时候,任何活动中都要保护好头部,使大脑不受伤害。
二、介绍机器人考格,总结全课。
三、总结拓展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与研究,你有哪些收获,对大脑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讨论,在运动时,我们还有哪些好方法保护大脑?四、课外延伸查找资料,看营养与大脑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