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文化

合集下载

山水文化的名词解释

山水文化的名词解释

山水文化的名词解释山水文化是指以山水自然景观为题材,融合了哲学、绘画、诗词、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

它源于中国古代文人士人对山水的赞美和对自然的崇拜,渐渐形成并流传至今。

山水文化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也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一、山水之美山水文化首先展现的是中国山水之美。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山水甲天下"的说法,可见人们对山水的喜爱和景观的壮美。

中国地域广阔,山脉连绵起伏,江河纵横交错,形成了独特的地貌风貌。

山岳巍峨,云雾缭绕,水波荡漾,风景绮丽,这些壮美景色成为文人墨客倾诉情怀、表达自然之美的载体。

二、山水与哲学山水文化与中国古代哲学密不可分。

中国古代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倡导修身养性、追求道德境界。

山水自然景观作为人们与自然对话的载体,成为道家、儒家等诸多哲学流派的寄托与表达。

在山水文化中,人们感受大自然的宏伟和变幻莫测,与之亲近融合,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三、山水文化的艺术表现山水文化不仅表现在自然风景本身,更体现在艺术创作中。

中国古代文人通过绘画、诗词、音乐等艺术形式,将自然景观与人类情感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山水审美观。

绘画中的山水意象强调以虚境取胜,通过墨色勾勒出山水的灵动之美。

诗词中的山水描写以意境营造为重,借景抒情、借景婉约,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音乐中的山水元素则以旋律来表现,以乐曲的音韵之美传达出山水的壮丽之感。

四、山水文化的历史传承山水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传承。

自古以来,山水在中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被广泛运用于艺术创作与文化价值的传递。

众多的艺术家、文人墨客承袭了山水文化的传统,传承并将其发扬光大。

历代的山水画家、诗人、音乐家,不断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将山水文化传世至今。

五、现代山水文化的发展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山水的向往与追求依然存在。

山水文化不仅被保留并发扬光大,也形成了当代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

第四章 中国山水文化

第四章  中国山水文化

4 中国山水文化【学习目标】了解山水的概念及山水文化的形成阶段,理解中国古代山水文化的审美意识,掌握山水文化的审美形态、审美风格及审美方法,理解并掌握山水景观文化的基本类型。

了解中国山水文化著名景观,理解中国风水文化现象的本质及文化意义。

【重点难点】山水概念山水景观审美风格山水景观类型4.1 山水文化概述山水是地理环境的基础,人类在实践中与山水结成各种关系,在利用和改造山水的过程中,使自身的需求、智慧、能力凝聚于山水之中,亦使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从而在历史长河中积累起丰富的山水文化。

但是自然环境本身不是山水文化,而是它赖以生成的客观条件;山水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创造,是人与自然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4.1.1 山水文化及其形成在中国,山水是自然的代称,是具有地理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概念,不仅指山和水,还包含山水草木、雨露云雾、泉岚烟云等。

清代画家石涛对山水概括为:“山川,天地之形势也。

风雨晦明,山川之气象也;疏密深远,山川之约经也;纵横吞吐,山川之节奏也;阴阳浓淡,山川之凝神也;水云聚散,山川之联属也;蹲跳向背,山川之行藏也”。

广义上,山水就是指自然景观的代称,大到山川形势、风雨晦明,小至一点一景、一泉一石、山中亭、水中阁。

它是自然景观的静态与动态、声与色、人工与天巧相结合的综合形态。

从现代旅游地理学角度看,山水特指地貌特征具有典型性,生态环境优良,有一定文化积淀,具有美学、文化、科学价值的自然景观的综合体,是供人们观光、审美、科研、文化教育等精神活动的主要场所。

山水与文化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山水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山水的灵魂。

山水作为纯粹地理意义上的景观,进入人类的文化圈,成为审美的直接关照对象,经历了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自然崇拜阶段。

远古时期,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利用、征服能力具有很大局限性,先民对自然有双重情结:一方面感谢自然赐予的生存资源,另一方面对电闪雷鸣、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迷惑不解,心存恐惧,形成了以敬畏和亲近为特征的自然崇拜,感受不到大自然的造化之美。

论中国山水画与山水文化精神

论中国山水画与山水文化精神

论中国山水画与山水文化精神中国山水画与山水文化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审美情感和文化精神。

山水画是中国绘画的主要类型之一,是中国绘画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山水为主题,通过笔墨的表现和艺术手法的运用,传达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感。

山水文化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心灵的宁静和平和的理想境界。

本文将从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山水文化精神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山水画与山水文化精神。

一、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渊源中国山水画起源于古代绘画,其最早的形式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壁画以及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图案。

古代绘画中描绘山水的作品已经出现,而最具代表性的山水画则要追溯到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中国南北分裂,社会动荡,士人文化得到了较大发展,绘制山水画的活动也随之兴起。

在唐代,随着文化艺术的繁荣和绘画技术的进步,山水画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类型。

宋元明清时期,山水画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积累,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流派。

在历代画家的努力下,山水画愈发成熟,成为中国绘画的主要类型之一。

二、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中国山水画以山水为主题,通过笔墨的表现和绘画技法的运用,传达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感。

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虚实结合中国山水画强调山水的虚实结合,不追求真实的写实效果,而是追求通过虚实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山水的神韵和气韵。

画家在表现山水时,常常通过轻重明暗、深浅虚实等手法来表达山水的空灵和意境,从而营造出意境深远的艺术效果。

2. 意境抒发中国山水画注重表达意境,画家通过笔墨的表现和艺术手法的运用,追求对大自然的抒情表达和审美情感。

中国山水画以山水为载体,通过对山水的表现,抒发画家的情感和理想,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从而达到了一种审美心灵的效果。

3. 禅意浓郁中国山水画常常融入了禅意,强调了对心灵的宁静和平和的理想境界。

中国山水文化浅谈

中国山水文化浅谈

中国山水文化浅谈自古以来人们认为对山水文化的最高领悟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今人将山水之美分为雄、奇、险、旷、幽、秀、奥。

山水与文化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山水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山水的灵魂。

山水文化的形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远古时期:畏惧自然。

二、先秦:自然山水开始进入人类的审美领域。

三、魏晋时期:自然山水完全成为审美关照的对象。

当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对自然山水的改造、利用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着山水文化的建设,为山水自然增加了更多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山水的文化含量,形成了姿态各异的山水文化类型。

中国地大物博,名山胜川数不胜数,拥有着天然的地理优越条件,中国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山清水秀且令人向往的游玩国度。

中国的山水是充满诗意的,还记得多少文人骚客在失意时寄情山水,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篇章;中国的山水是充满传奇的,还记得美丽的少女阿诗玛化为石柱,久久伫立在石林中,凄美的故事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中国的山水是充满圣洁的,还记得睿智的僧人和法术高超的道士隐居山林,多少佛寺道观依山而建,或香火鼎盛,或清幽雅致,人们都是为了心灵得到一点净化。

欣赏中国的山水,就如读中国的一本史书,每一处的山水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曲幽歌。

只有独具慧眼的人们,才能读懂个中玄机,才能让那段沉睡的往事苏醒。

山水,似乎是一个属于大自然的名词。

因为早在人类学会欣赏什么是美的时候,这种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的存在了,只是当时,美丽的山水没有发挥到自己的作用。

加上“文化”二字之后,山水就不再是那天然的尤物了,加了“文化”就等于加了人类的因素,因为只有人类才拥有文化。

这时候,人类和大自然发生了有机反应,创造出介于天然和人工之间的“山水文化”,到底是人类的文明丰富了山水,还是山水的灵气充实了人类空虚的心灵?我认为这个作用是相互的,就像生物中的互利共生关系一样,两者的结合让对方的优点发挥到极致。

中国古代的山水文化及其艺术表现

中国古代的山水文化及其艺术表现

中国古代的山水文化及其艺术表现中国古代山水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和艺术体系中,是汉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文化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山水之美,并表现在诗歌、绘画、戏曲、音乐等多个艺术领域中。

中国古代山水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道家和墨家学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道家的“无为而治”理念将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作为平等自由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应该相互融合、互为依存;墨家的“兼爱”思想则要求人类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存。

汉代以后,随着社会风气的变迁,山水文化的表现形式逐渐多样化。

唐代的山水诗流派,将山水景物融入诗中,体现文人士族对自然景观的醉爱;宋代的山水画则将山水景象作为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画家重视画面的意境和笔墨的形式美;元代以后的山水戏曲,则将山水作为舞台布景和演员背景,以实现艺术效果。

无论是山水诗、画、戏曲、音乐,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山水文化的特点。

首先,文化形成源于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体系,基于汉族文化传统。

其次,这种文化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一片瓦上三千尺,不留行迹到云端”表现出来。

最后,山水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实际应用中,山水文化的表现形式十分灵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比如,现代城市化建设引起的城市环境问题,借鉴山水文化的理念,提倡在城市规划中融入自然景观,使城市环境更加宜居、舒适。

此外,山水文化在旅游业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中国的泰山、黄山、九寨沟等景区,享有盛誉,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代表。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山水文化丰富多彩,是汉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山水文化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根本理念,在诗词、绘画、戏曲、音乐等多个艺术领域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在实践中,山水文化的表现形式多样,适应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

值得喜欢中国文化的人不断探索和品味。

中国旅游文化第二章山水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第二章山水文化
园林布局:山水相映自然和 谐
园林植物:种类丰富四季分 明体现自然生态之美
园林意境:通过山水、建筑、 植物等元素营造出宁静、幽 雅的意境
旅游景点的山水文化元素
自然景观: 山川、河 流、湖泊、 瀑布等自 然景观
人文景观: 古建筑、 石刻、壁 画、雕塑 等
民俗文化: 民间传说、 民俗活动、 民间艺术 等
中国旅游文化第 二章山水文化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录
壹贰叁肆伍陆
添 念山 点山 现山 承山 值山
加 和水 和水 形水 和水 和水
目 起文 内文 式文 发文 意文
录 源化 涵化
化 展化 义化












单击此处 添加章节标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山水文化的概 念和起源
山水文化的定义
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水诗歌的韵味:通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山水诗歌的情感: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的感悟等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体现
山水诗歌的艺术价值:山水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 值
园林艺术的自然之美
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 一体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
现代社会中山水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旅游产业:山水文化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创作:山水画、山水摄影等艺术形式不断创新 教育传承:山水文化在教育领域得到传承和发展 科技应用:科技手段如VR、R等应用于山水文化的展示和传播
山水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全球化使得山水文化得以传 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

醉美山水中国山水文化与酒文化的完美结合

醉美山水中国山水文化与酒文化的完美结合

醉美山水中国山水文化与酒文化的完美结合醉美山水:中国山水文化与酒文化的完美结合中国,拥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和文化。

其山水之美,自古以来便被推崇为独特的艺术形式,而酒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山水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一幅幅醉人的画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中国山水文化与酒文化的完美结合,以及它们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的角色。

一、山水文化:山青、水秀,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中国山水文化,是指通过绘画、诗歌、音乐等艺术形式表达的山水景观及其意境。

它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文化根基。

在山水文化中,人们通过描绘山川河流、青山绿水,表达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以及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宏大的视野。

中国山水画是山水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它以自然景观为主题,形象地表现了山、水、云、雾等元素的变幻与交融。

艺术家通过用笔墨描绘山川变化的曲线、水波的流动,以及云雾的千变万化,再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

山水画饱含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与共生,激发人们对大自然之美的共鸣。

二、酒文化:香醇美酒,畅快豪情尽在其中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作为中国人的重要饮食文化之一,酒在中国社会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的酒类多样,从美酒佳酿到家常酒水,每一种都仿佛流淌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古代诗歌中经常出现对酒的讴歌,诗人们用华丽的辞藻将美酒的香气和滋味描摹得淋漓尽致。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美酒成为了吟诵山水之美的良伴,借着美酒的烘托,山水自然得以显得更加风情万种。

三、完美结合:艺术饕餮宴,山水与美酒交织的意境中国山水文化与酒文化的完美结合,不仅仅体现在艺术创作上,还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许多人喜欢在山水之间品味美酒,将山水的宁静与美酒的香醇结合,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享受生活的美好。

中国的茶文化与山水文化也有密切关联,人们常常在品味高山流水的同时,边赏山水,边品味香茗,以此来增添对山水的细腻体验。

在提到中国山水文化与酒文化的完美结合时,不能不提到中国的“酒仙文化”。

我国山水文化详细概述

我国山水文化详细概述

第二讲 山水与景观
❖ 三位仙女听了,抚掌称妙。于是商定,看谁三天之内能在人间 造一座最美丽的林园。第一天过去了,麻姑选中了今属于云南省 路南县的一个去处,造出一座云南石林来,堪称“天下第一奇 观 ”。麻姑喜不自胜。第二天过去了,织女选中了现在叫杭州的地 方,造出西湖美景,织女禁不住笑靥如花。第三天来了,元女选 中了后来叫洛阳的地方,拂尘一挥,劈出了龙门石窟,玉手一指 ,遍地盛开姹紫嫣 红、雍容华贵的牡丹。她对自己的佳作也得意 万分。唯有嫦娥,下凡三天,总选不中一处尽如人意的地方。眼 看所剩的时间不多了,她焦急地往南飞去。当她来到如今叫做桂 林的地方,但见赤地荒野,无水无山,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嫦 娥不觉动了恻隐之心。于是,嫦娥从月宫中取来桂花树种,仙袖 一拂,便植下漫野桂花树来。“桂林,桂林,桂树成林。”此后 才有“桂林”这个地名。
第二讲 山水与景观
❖ 1、建筑
❖ 以“秀”或“幽”为特征的景区或景点,建筑物往往选择在深
谷密林、山麓浓荫之中,环山小盆地,山间谷地,或陡壁之下 。
❖ 以“雄”或“险”为特征的景区或景点,建筑物常常布置在山 脊、峰顶或悬崖之上,以便加强自然景观的雄伟险峻形象。
❖ 以“奇”为特征的景区或景点,建筑物的布置也是出其不意, 变化多端的。
❖ 到了魏晋南北朝,人对自然美的观赏进入了自觉的时代。
第一讲 绪论
❖ 与此同时,以山水为表现对象的文学艺术应运而生,五彩缤纷的山水审 美文化蔚为大观,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创造才能的发展。
❖ 中国以山水之美著称,又以诗国名世,山水引发出无数诗篇。 ❖ 中国的名胜之地,随处都可见到楹联。它熔语言艺术和书法艺术于一炉
第一讲 绪论
❖ 宗教活动和山水的开发有着密切关系,中国山水文化中包含 着非常丰富的宗教内容。

以中国的山水文化的感悟为题作文

以中国的山水文化的感悟为题作文

以中国的山水文化的感悟为题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以中国的山水文化的感悟为题作文】你们知道中国有很多名胜古迹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吗?我最喜欢的就是中国的山水风景了!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非常优秀的山水文化传统。

山水画就是一种体现中国山水文化的绘画形式。

山水画里常常画一些山、水、树木、岩石等自然景观。

画家们通过淡雅的笔墨,描绘出那种宁静、空灵的意境,让人看后心旷神怡。

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著名的黄山旅游。

黄山的松树奇特,有的长在峭壁上;有的缠绕在巨石四周,形态万千,很像一些栩栩如生的野兽。

山上云海起伏,宛如仙境一般,美不胜收!我看到黄山的景色,就想起了很多幅名家所画的山水画里面的景象,体会到了中国山水画中那种空灵飘渺、气韵生动的意境。

此外,中国山水诗词也体现了中国人对山水的热爱。

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都吟咏过美丽的山川大河,抒发了他们对山水的热爱之情。

比如苏东坡写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了江南水乡的秀美景色;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则道出了他放浪形骸、爱慕自然的思想情怀。

读着诗词,仿佛就置身于那山明水秀的美好景象之中。

不仅古人如此,就连现代一些知名作家,在描写山水风光时也有很多精彩的作品。

比如鲁迅先生笔下的"眼前风景如有佳人笑开红唇"描绘了西湖美景;徐志摩先生的"把柄与伞挂在彩虹上"则将山水景色渲染得诗意盎然。

中国的山水文化源远流长,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不仅包括山水画作和诗词曲赋,还有园林建筑、岩石印章等。

不管是北方的敦煌石窟,还是南方的苏州园林,无不凝聚着中国人对山水的热爱和追求。

游览这些胜地,我们可以感受到祖先们对山川大地的由衷热爱。

山水不仅给予人们视觉上的享受,也滋养着人们的心灵。

在今天这个拥挤、嘈杂的城市中,偶尔登高远眺,或漫步在溪河旁,心中就会升起一股宁静、淡泊之感。

水知识水文化大全

水知识水文化大全

水知识水文化大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以山为脊梁,以水为血脉,骨骼雄健,身姿挺立,坚韧不屈,百折不挠,从远古走向现代,从现代走向将来,制造出了独具特色、绚烂辉煌的不朽文明,而山水文化就是这辉煌文明的一部分。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水学问水文化大全,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什么是山水文化要给“山水文化”下个定义,首先要定义“山水”,我们这里所说的山水和一般意义的山水有所不同,正如清代闻名画家石涛在《画语录》里对山水内涵的描述:“山川,天地之形势也。

风雨晦明,山川之气象也;疏密深远,山川之约径也;纵横吞吐,山川之节奏也;阴阳浓淡,山川之凝神也;水云聚散,山川之联属也;蹲跳向背,山川之行藏也。

”即山川(山水)泛指包括风雨云气、亭阁泉石在内的广义的自然景观,是自然景观静态与动态、声音与颜色、人工与造化结合的综合体。

彭茂丰先生认为:山水的深层次含义不仅仅只是指自然界的“山”和“水”,那些与“山”和“水”相关的花草虫鱼、雨露烟霞,以及日月星辰等自然物都应包含在山水中,“山水”是一个“以偏概全”的复合词,几乎涵盖了以山水为主体的整个自然界。

所谓山水文化,即指人们以山水为基本素材而制造出来的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熟悉、观赏、利用和改造自然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

人与自然,总的来说存在着两大关系,即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

物质关系是指人类为了满意自己的生理、生产和物质生活的需求而与大自然发生关系,向大自然谋取种种物质资源加以改造利用;精神关系是指人类为了满意自己对自然环境或自然景物的情感、心理和理性上的需求而与自然产生的关系,如自然崇拜、风景审美、山水文化创作和教育科研活动等。

在这两大关系中,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是基础,精神关系是在肯定物质基础上才产生的,而且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而不断进展,人与自然精神关系的进展反过来也会促进物质关系的和谐、协调进展。

郑国铨先生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来理解山水文化,他认为“山水文化从根本上说就是人化的山水,是积淀在山水中的文化;同时,山水文化也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结晶”。

山水文化

山水文化

】中国的名山大川风景区是中国人与大自然精神交往的传统场所和创造山水文化的主要源地。

人与自然通过人景效应(风景效应),产生一系列山水文化。

本文简述了山水文化的发展过程、存在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了弘扬和发展我国山水文化,只有提高对其价值的认识,加强保护,才能使山水文化长流不息,永享人类。

所谓中国山水文化,是指我国人民长期以来钟情大自然,同大自然的神往与反馈中所创造的文明成果。

山水与风景在某种意义上是同义语,所以中国山水文化也可称中国风景文化。

人类与大自然存在着两大关系,即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

物质关系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生产和物质生活的需求而与大自然发生关系,向大自然谋取种种物质资源加以改造利用。

精神关系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己对自然环境或自然景物的情感、心理和理性上的需求而与自然产生的关系,如自然崇拜、风景审美、山水文化创作和科研教育活动等等。

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是基础,精神关系是在一定物质基础上才产生的,而且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而不断发展。

人与自然精神关系的发展反过来也促进物质关系的和谐协调发展。

源远流长的中国山水文化人们与大自然精神关系及其产物——山水文化的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即自然崇拜——宗教与审美——审美与科学。

一、自然崇拜。

人类社会最初阶段,有如幼儿一般,只知向母亲——大自然索取食物以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除对大自然恩赐的感谢和威慑的恐惧并未产生更多的感情和精神关系。

从甲骨文和最早的文字记载来看,那时的自然崇拜现象已十分普遍了。

由于人们对大自然缺乏科学认识,将各种自然现象,如日、月、天、地、山、川等等,当作自然神加以崇拜,借以寄托人们精神和心理的祈求。

《山海经》所记400多座山,都有不同规格的祭祀,说明当时自然崇拜的普遍性。

在诸多自然崇拜对象中,山和水逐渐成为大自然的代表,五岳四渎则象征神州大地。

帝王封禅泰山包含祭祀天和地,祭祀四读,亦代表了天下河川。

封禅祭祀主要是出于“神道设教”,即为了政治目的,借自然山水之神来加强对人民的精神统治。

中国园林设计美学中的山水文化

中国园林设计美学中的山水文化

中国园林设计美学中的山水文化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古老国家,山水文化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

中国园林设计美学中的山水文化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

以下将从艺术特点、哲学思想和设计手法三个方面详细阐述。

首先,中国园林设计美学中的山水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在中国园林设计美学中,山、水、石、树是基本元素。

山体被认为是园林的主体,起到屏障和遮蔽的作用,能够给人们带来一种禅宗的心境。

水则是园林中的灵魂,能够体现出流动、变幻、柔和和静谧的特点,给人们带来一种舒缓和清新的感觉。

石头在园林中被用来表达自然的力量和永恒的价值观,为园林增添了一种深远的哲学意味。

树木则是园林中的点缀和装饰,能够增加园林的景致和生命力。

其次,中国园林设计美学中的山水文化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都对中国园林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天人合一”的理念。

在园林设计中,人工构建的山、水、石和树木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

道家思想注重自然和人的自我修养,主张“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在园林设计中,强调让自然流露出来,追求“以天人合一”的境界。

佛家思想强调人的悟性和心灵的净化,主张“超脱烦恼”的境界。

在园林设计中,注重给人带来心灵的宁静和平和。

最后,中国园林设计美学中的山水文化采用了多种设计手法,使园林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中国园林设计注重空间的布局和层次感的营造。

在山水设计中,通过巧妙的组合和变化,使园林呈现出开阔和封闭、广阔和狭窄的不同空间感,给人以意境的变化和层次感的体验。

在植物设计中,注重以观赏性和艺术性为主导,通过选择不同的树种和花卉,使园林产生季节感和变化的美感。

同时,在石景的设计中,通过独特的纹理和形状,体现出石头的力量和艺术性。

此外,中国园林设计还注重景点的布置和关系的呼应,通过景物的串联和相呼应,形成一种整体的美感。

山水文化文档

山水文化文档

山水文化1. 简介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以山水为题材和灵感源泉的艺术创作和人文思考。

山水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视为自然之美和人文精神的结合体。

这种文化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被广泛应用于绘画、诗歌、音乐等艺术形式中,同时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艺术表现形式2.1 山水画山水画是山水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

它以山水为主题,通过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设计,表现出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

传统山水画注重笔墨的意境和气韵,追求意境上的超凡脱俗和情感上的深远抒发。

著名的山水画家如张大千、黄宾虹、吴冠中等都在山水画上有着卓越的成就。

2.2 山水诗山水诗是以山水为题材的诗歌形式。

它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抒发心灵感悟和情感体验。

山水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位置,象征着中国文人的情怀和境界。

唐代的王之涣、杜牧,宋代的杨万里、苏轼等诗人都以山水诗而著名。

2.3 山水音乐山水音乐是以山水为灵感的音乐创作。

它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表达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理解和追求。

山水音乐以其独特的韵律和雅致的情感,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著名的山水音乐代表作品有《广陵散》、《阳关三叠》等。

3. 山水文化的意义3.1 自然之美山水文化强调自然之美,以山水为题材的艺术作品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

这种景观的描绘不仅反映出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也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向往。

3.2 人文精神山水文化含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内心世界的净化。

通过欣赏山水艺术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间的息息相通,体味到内心深处的平和与宁静。

3.3 生活态度山水文化以其超然的姿态和透彻的思考方式,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态度。

它教导人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伏和变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智慧。

山水文化倡导追求内在的精神富足,并通过与自然界的融合来实现人的完善。

4. 现代山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4.1 山水文化的传承现代的山水文化传承在国内外的艺术家和学者中得到广泛关注。

中国风景园林遗产的文化内涵寄情山水的大陆文化意识

中国风景园林遗产的文化内涵寄情山水的大陆文化意识

中国风景园林遗产的文化内涵寄情山水的大陆文化意识山水文化是我国风景园林的艺术精髓和文化底蕴,因此我国的风景园林通常风物风情、山川自然作为园林的重要构景对象和审美对象。

我们利用现代文化视角来审视山水文化,可以从广义角度和狭义角度两个方面进行审视。

广义上的山水文化主要是指人类在对自然山水认知、开发、利用以及保护的长时间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所有相关文化。

因此,广义的山水文化不仅包括自然山水本身,还包括以此为基础的创造出来各种文化现象以及文化形态等等。

狭义上的山水文化主要是指所有以自然山水作为素材或者对象的精神文化总和。

1中国山水文化的内涵与特征1)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

我国的山水自然资源在我国有着非常广泛地分布,并且种类繁多、搭配巧夺天工、组成灵活多变;山水人文资源更是博大精深、涉及广泛;以上这些因素都是我国山水文化形成的重要基础性原因。

2)中国的山水文化强调“山”和“水”的先天统一,山如果没有水,则山便是死山,缺乏跃动的灵气;水如果没有山,则水便是平庸的静水,没有奔腾的生命力。

在中国的文化中,“山”和“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它们的相关衬托和融合能够体现出别样的艺术美。

3)中国的山水文化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以人文资源为升华途径,它们两者缺一不可。

这就是欧美国家同样拥有丰富山水资源但是没有山水文化的重要原因。

4)山水文化具有非常强的整体性,它的主体虽然是山水,却并不仅仅局限于山水。

中国的山水文化非常强调山水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也格外关注山水与当地动物、植物、气象、人文建筑的协调与配合。

5)山水文化衍生了我国非常重要的文化理论一风水理论。

“风水”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理论和看待自然事件的观点。

《葬书》是我国古代一部专门讲解挑选葬地环境方法和注意事项的一部典籍,该书最早提出了“风水”一词:“风水之说,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将“得水”和“藏风”作为了挑选优质葬地环境的重要标准。

虽然在民间人们更多地捋风水理论作为挑选“阳宅”和“阴宅”的重要理论依据,但是真正意义上的风水融合了地理、天文之说,是古代中国人认识自然界和适应自然界的一种朴素的观点体系。

论中国山水画与山水文化精神

论中国山水画与山水文化精神

论中国山水画与山水文化精神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兼容并蓄了中国山水文化的精神内核。

中国山水文化源远流长,与中国古代哲学、文化、审美观念息息相关,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魅力。

本文将探讨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中国山水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内涵。

一、中国山水画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山水画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而后才逐渐独立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

在《谈艺录》中记载:“夫以印象大山水者,先自印象古书古画以来。

”可见,中国山水画的起源与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山水画在唐代达到了巅峰时期,如王维的“山水松韵”、张仲素的“壁衣图”等代表作品,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艺术境界成为了不朽的经典。

唐代诗人王维曾有诗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山水画家对山水的审美追求和理解。

到了宋代,中国山水画进入了又一个辉煌的时期,如范宽、赵佶等画家的作品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至元代、明清时期,中国山水画的技法更是不断丰富和完善,表现手法愈发灵动和丰富。

二、中国山水画的审美特点中国山水画在形式上强调着“气韵生动”的审美境界,注重着对自然界山水风景的凝聚与提取。

中国山水画更注重的是对意境和情感的表达,追求的是画家内心世界的荡漾和外界自然景色的和谐统一。

中国山水画的审美特点首先表现在“意境”的追求上。

中国山水画主张“意境优先”,强调着观念的表达,而不是马虎地描绘事物的真实性。

古代画家们注重“以心造画,唯妙唯奇”,通过自身灵性之笔,把自然景观与心灵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意境诗画。

中国山水画在画面构图上强调着“虚实结合”的审美原则。

山水画在画面的布局上注重虚实结合,通过留白的处理、线条的勾勒、色彩的运用等手法,取得虚实有致的效果。

虚实结合的审美原则使得中国山水画显得灵动而又高远,展现出独特的审美情趣。

中国山水画在笔墨运用上强调着“浓淡相宜”的审美法则。

山水文化

山水文化

第一讲山水文化概述一、山水与文化如何理解山水?清代画家石涛《画语录》:“山川,天地之形势也。

风雨晦明,山川之气象也;疏密深远,山川之约径也;纵横吞吐,山川之节奏也;阴阳浓淡,山川之凝神也;水云聚散,山川之联属也;蹲跳向背,山川之行藏也。

”山川、山水泛指包括亭阁泉石在内的广义的自然景观,是自然景观静态与动态、声音与色彩、人工与造化结合的综合体。

山水定义:山水特指地貌特征具有典型性,生态环境优良,有一定文化积淀,具有美学、文化、科学价值的自然景观的综合体。

所谓地貌特征具有典型性,是指山水地貌景观比较特别,具有地质上的特殊价值。

比如:武陵源风景游览区,具有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景观。

3103座石英砂岩柱从平地、溪边、半山腰拔地而起,甚至从山峰自身分出来,粗如城堡,细似长鞭,或劲峭如峰,或如剑刺天,或列成方阵庄严肃穆,或势成峰海呼啸而来,阴晴雨雪名成趣,春夏秋冬换奇装。

“武陵源大峰林是峰林之钰,是稀世珍宝,是不可多得的国宝!”所谓生态环境优良,是指自然山水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依然维持着它形成年代的地质地貌特征。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面积3250平方公里,林地占85%以上,森林覆盖率69.5%,是我国内陆保存完好的惟一一片绿洲和世界中纬度地区惟一的一块绿色宝地。

在地球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今天,神农架正以其原始完美的生态环境而引起世人瞩目。

神农架拥有野生植物2000多种,其中属于世界稀少的和我国特有的植物30多种,有野生动物500多种,列入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就有20多种,几乎囊括了北自漠河,南至西双版纳,东自日本中部,西至喜马拉雅山的所有动植物物种。

这里又是地质博物馆,不仅有喀斯特地貌和古冰川侵蚀遗迹,还能在崇山峻岭中找到地球历次造山运动的痕迹,是最具特色的地质地貌景观汇集地。

所谓具有一定文化积淀,是指自然山水所在区域积存了具有一定影响的文化遗存。

包括有形的、可触摸的、占据一定空间的物质文化遗存,及无形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精神文化遗存,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结,“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绝云气,负青天,直上九万里”的自由适性精神。

山水文化知识大全

山水文化知识大全

山水文化知识大全“山水”一词源于中国,最早用于诗歌中,意为原野、山林和河流。

由于中国自然山水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了“山水文化”。

“山水文化”是指以山和水为主题和表现对象,体现各个历史阶段不同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

山水文化流传至今,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系统介绍“山水文化”的知识大全,包括以下方面:一、山水画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山水画以自然山水为表现对象,通过画家的笔墨技法和感性理解,展现了中国文人对自然的认知和审美,传递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的文化内涵。

二、山水诗山水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山水景观为写作对象,在抒写自然美景的同时又融入个人哲理,既表达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又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感悟。

诗人杜甫、白居易、王维等都以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思想感悟,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山水诗篇,成为中国文学的瑰宝之一。

三、山水文化的历史山水文化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到了唐宋时期,由于文化繁荣和实力强盛,山水文化得以迎来了全盛时期。

这个时期的山水画和诗歌,不仅迎合着时代的风潮,更是相互影响,创造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四、山水文化的内涵山水文化的内涵涵盖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对传统道德文化及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对文化历史的回溯和反思等多个方面。

山水文化让人们体味到中国文化的内在价值和本真思考。

五、山水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在现代社会中,山水文化仍旧拥有着较大的生命力。

山水风光、山水文化、山水旅游、山水艺术,都离不开山水文化的关注和引领。

同时,山水文化也给现代社会提出了一些问题和思考,如如何保护山水资源、如何传承和发扬山水文化等等。

六、结语山水文化源远流长,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

从山水画到山水诗,蕴含着千百年中华文化的历史积淀和艺术成果。

随着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山水文化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为我们创造出更加美妙的艺术世界。

中国山水文化 ppt课件

中国山水文化 ppt课件

❖ 岱庙
❖ 历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 地方,天贶殿是岱庙的 主殿。重檐庑殿式黄琉 璃瓦顶,殿内供奉泰山 神即东岳大帝。它与北 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 庙大成殿并称“中国古 代三大宫殿”。殿内保 留150多块历代碑刻, 称为“岱庙碑刻”。
❖ 中天门、十八盘、南 天门
❖ 十八盘是登泰山最雄 险之处,“慢十八, 紧十八,不紧不慢又 十八”,这三个十八 直线距离不足一千米, 但坡度陡达60~70度, 共1594级石凳,壮若 天梯,登上十八盘就 到了“升仙坊”,传 说中“人间”和“天 堂”的分界。
❖ 我国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全长 18000公里。海岸类型有泥沙质、基岩质和生物型 三种。
❖ (一)北戴河海滨风景区
❖ 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背靠连峰山,面临渤海。
❖ (二)大连—旅顺口海滨

位于辽东半岛南断,是个港口城市。
❖ (三)青岛海滨风景区

栈桥和回澜阁是青岛象征
❖ (四)海南三亚海滨风景区
❖ 双重遗产(4项) ❖ 1.泰山(山东泰安,1987.12) ❖ 2.黄山(安徽黄山,1990.12) ❖ 3.峨眉山及乐山大佛(四川乐山,1996.12) ❖ 4.武夷山(福建南平,1999.12)
第三节 中国名山
❖ 一、高山景观
在我国兰州——昆明一线以西,绝大部分山地为高 山和极高山,特别是青藏高原周边的山地,很多高 峰在6000米以上,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希夏邦 马峰都是超过8000米的高峰。
❖ 梁山(山东梁山县)
第四节 中国名水
一、江河景观 (一)长江 正源沱沱河,全长6300千米,发源于唐古拉山的各拉
丹东雪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 湖南、湖北等11个省市,最后注入东海。 (二)黄河 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全长5464千米,流经青海、 四川、甘肃、宁夏、内蒙等9省市,江是其支流,桂江的一段, 上源为云南高原,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 最后注入南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山水文学
例:
《望 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书画




自然遗产(10项) 1.九寨沟(四川阿坝,1992.12) 2.黄龙(四川阿坝,1992.12) 3.武陵源(湖南张家界,1992.12) 4.三江并流(云南迪庆、怒江、丽江,2003.7) 5.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四川雅安、成都、甘孜、阿坝, 2006.7) 6.中国南方喀斯特(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 2007.6.27) 7.三清山(江西上饶,2008.7.8) 8.中国丹霞(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 江西龙虎山(含龟峰)、浙江江郎山,2010.8.2) 9.澄江帽天山化石地(云南玉溪,2012.7.1) 10.新疆天山(新疆昌吉 博格达峰、巴音郭楞 巴音布鲁克、 伊犁 喀拉峻 库尔德宁、阿克苏 托木尔峰,2013.6.21)

二、山水文化的内涵 第一,山水文化是与自然山水相联系的包括文学、 艺术、书法、绘画、园林、建筑及民俗等各方面的 文化活动。 第二,山水文化应是包括与山水有关的物质文化与 精神文化的总体。 第三,山水文化是人类的一种审美文化,是人类用 审美的眼光所发现的、按照自然美的规律去加以解 释的山水现象。
(二)黄河 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全长5464千米,流经青海、 四川、甘肃、宁夏、内蒙等9省市,注入渤海。
(三)珠江 华南地区最长的河,漓江是其支流,桂江的一段, 上源为云南高原,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 最后注入南海。 (四)黑龙江
中俄界河,也是中国冰封期最长的河。
(五)富春江 钱塘江上游一段,我国锦绣山河的代表。
中国山水文化
目 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中国旅游地理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名山 中国名水 中国山水文化
第一节
中国旅游地理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侧,有960万平方公里
的陆地面积,海域面积为437万平方公里海域。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 陆地面积的67% ,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 的33%。西部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 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第一 高峰。
三、瀑布景观 (一)黄果树瀑布 位于贵州省白水河上,我国第一大瀑布。 (二)黄河壶口瀑布 位于山西吉县以西。我国第二大瀑布。 (三)吊水楼瀑布 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我国第三大瀑布。 此外雁荡山大龙湫瀑布、云南大叠水瀑布、庐山 瀑布,德天瀑布等。
四、海洋和海滨景观 我国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全长 18000公里。海岸类型有泥沙质、基岩质和生物型 三种。 (一)北戴河海滨风景区 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背靠连峰山,面临渤海。 (二)大连—旅顺口海滨 位于辽东半岛南断,是个港口城市。 (三)青岛海滨风景区 栈桥和回澜阁是青岛象征 (四)海南三亚海滨风景区 (五)厦门海滨 有厦门半岛、鼓浪屿组成,兼有山、岛、海之胜。
(六)京杭大运河 北起北京,南止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 东、江苏、浙江六省市,全长1700余公里,沟通了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我 国也是世界最早开凿的运河。
二、湖泊景观 (一)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白鹤世界) (二)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三)西湖(西湖十景) (四)太湖(中国第三大淡水湖) (五)滇池(高原断层湖) (六)洱海(银沧玉洱) (六)千岛湖(人工形成) (八)青海湖(中国最大的盐水湖) (九)纳木错湖(海拔4718米)


岱顶 是名胜古迹最集中的地 方,碧霞祠是岱顶规模 最大的古建筑群,供奉 碧霞元君铜像;大观峰 摩崖石刻,遍布山崖, 洋洋大观,故称“大观 峰”;“日观峰”是岱 顶观看日出最好的地方; “玉皇顶”是泰山极顶, 因建有玉皇殿供奉玉皇 大帝得名。
2、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是安徽旅游的标志。 黄山原名黟山。唐玄宗天宝年间改名为“黄山”明 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曾对黄山的秀丽这样 赞叹:“薄海内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则天下无山, 观止矣。”后被当地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第四节 中国山水文化
一、山水的含义 山水,在古代作为自然的代称,具有自然的总体特 征。“山水”不仅指山和水,还应包含山水草木、 雨露云雾、泉岚烟云。 由于山水的文化积淀深厚,又具有文化、科学和美 学价值,因而可称为“山水文化”。所谓文化积淀 深厚,是指大多数山水风景区都有着悠久的开发历 史,在景区里面积淀着历代封建王朝的烙印,包含 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历史文化名山 井冈山(江西吉安,革命摇篮) 八达岭(长城的重要关隘) 五台山(山西五台县,佛教名山,南禅寺是世界上 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梁山(山东梁山县)

第四节 中国名水
一、江河景观
(一)长江 正源沱沱河,全长6300千米,发源于唐古拉山的各拉 丹东雪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 湖南、湖北等11个省市,最后注入东海。

第二节 中国世界遗产
一、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 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 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 自然景观。 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 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同时决定建立《世界文化与 自然遗产名录》。管理机构为:世界遗产委员会。

(五)其他自然因素形成的名山 火山流纹岩名山:雁荡山(浙江乐清县) 玄武岩名山:五大连池(火山地貌博物馆)、天池 等 砂页岩名山: 庐山(江西九江,主峰汉阳峰1474米,万国建筑博 物馆) 武陵源(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组成) 九寨沟(四川九寨沟县,人间仙境、童话世界 )
(三)岩溶景观:山地高度不大,石峰林立或孤峰 突起,而且造型丰富。 漓江(桂林至阳朔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优 美的岩溶风景区。象鼻山、骆驼峰、老人山等;溶 洞有芦笛岩、七星岩) 石林(世界喀斯特精华、中国阿斯玛的故乡) 织金洞(贵州织金县,溶洞魁首)

(四)丹霞风光:丹山碧水、精巧玲珑。 丹霞山(广东仁化,锦石、奇峰、幽洞、碧水) 武夷山(福建崇安,乌龙茶的产地、紫阳书院、越 人船棺、宋代瓷窑遗址、汉代古城墟) 龙虎山(江西鹰潭,道教名山,山水、崖墓、道教 三大特色) 齐云山(安徽休宁,主峰1000米,丹霞最高峰)

九华山(安徽青阳,佛教名山,莲花佛国) 三清山(江西玉山,天下无双福地) 崂山(山东青岛,主峰崂顶1133米,道教名山,神仙 之宅,灵异之府) (二)花岗岩名丘 普陀山(浙江舟山,佛教名山,海天佛国、蓬莱仙境) 万石山(福建厦门,万石朝天、天界醉仙、紫云得路) 天涯海角(海南三亚,天涯、海角、南天一柱耸立海 滩)

3、三清山 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丫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 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 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 名。其中玉京峰为最高,海拔1819.9米 。三清山是 道教名山 ,1600余年的道教历史孕育了丰厚的道教 文化内涵,按八卦布局的三清宫古建筑群,被国务 院文物考证专家组评价为“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的露 天博物馆” 。

峨眉山(四川乐山,主峰万佛顶3099米,佛教名山, 地址博物馆,玄武岩,花岗岩等) 恒山(山西浑源,主峰天峰岭2017米,悬空寺,石 灰岩) 嵩山(河南登封,主峰峻极峰1512米,少林寺、中 岳庙、嵩阳书院、嵩岳寺塔;岩浆岩、变质岩和沉 积岩 ;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是中国时代跨度最长, 建筑种类最多,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2010年 列为世界遗产)
阿布辛贝神庙
二、世界遗产的分类 1、文化遗产 2、自然遗产 3、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4、记忆遗产 5、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 6、文化景观遗产

三、中国的世界遗产 截至2014年6月22日,中国已有47项世界遗产。 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3项,世界自然遗产10项,文化 和自然混合遗产4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无形 遗产38项、记忆遗产9项
双重遗产(4项) 1.泰山(山东泰安,1987.12) 2.黄山(安徽黄山,1990.12) 3.峨眉山及乐山大佛(四川乐山,1996.12) 4.武夷山(福建南平,1999.12)

第三节
一、高山景观
中国名山
在我国兰州——昆明一线以西,绝大部分山地为高 山和极高山,特别是青藏高原周边的山地,很多高 峰在6000米以上,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希夏邦 马峰都是超过8000米的高峰。



岱庙 历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 地方,天贶殿是岱庙的 主殿。重檐庑殿式黄琉 璃瓦顶,殿内供奉泰山 神即东岳大帝。它与北 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 庙大成殿并称“中国古 代三大宫殿”。殿内保 留150多块历代碑刻, 称为“岱庙碑刻”。


中天门、十八盘、南 天门 十八盘是登泰山最雄 险之处,“慢十八, 紧十八,不紧不慢又 十八”,这三个十八 直线距离不足一千米, 但坡度陡达60~70度, 共1594级石凳,壮若 天梯,登上十八盘就 到了“升仙坊”,传 说中“人间”和“天 堂”的分界。
二、风景观赏山岳 (一)花岗岩名山:主峰明显,群峰簇拥,峭危拔 立,雄伟险峻。 泰山(山东泰安,主峰玉皇顶1545米,五岳之首、五 岳至尊) 华山(陕西华阴,主峰南峰2160米,五岳最高,奇险 天下第一山) 衡山(湖南衡山,主峰祝融峰1300米,五岳独秀) 黄山(安徽黄山,三大主峰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 都在1800米以上)等都是这种类型。
中国的地理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 有高原、山岭、平原、丘陵、盆地。陆地上的5种 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 2.山区面积广大 山地、丘陵和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 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山区 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 3.地势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中国 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