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设计的自主式小型移动机器人系统研究详细摘要(正式)
导轨式自主移动机器人的设计研究
导轨式自主移动机器人的设计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成为了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导轨式自主移动机器人因其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本文将探讨导轨式自主移动机器人的设计研究。
一、引言导轨式自主移动机器人是一种能够独立完成各类工作任务的移动机器人。
它能够通过内置导轨系统实现自主移动和定位,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
本文将从机器人的设计和控制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
二、机器人的设计1.导轨系统导轨式自主移动机器人是通过内置导轨系统实现自主移动。
因此,导轨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
导轨系统需要考虑机器人的定位精度、导轨系统的结构刚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同时,导轨系统的材料也需要选择具有较高刚度和耐磨性的材料。
2.移动系统导轨式自主移动机器人的移动系统需要对机器人进行跟踪和位置控制。
因此,移动系统需要使用高精度设备,例如使用特制的定位传感器和信号发生器实现对机器人位置的监控和控制。
3.控制系统导轨式自主移动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是机器人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
控制系统需要对机器人进行各种信息处理,同时实现对导轨系统和移动系统的精密控制。
因此,控制系统需要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响应速度的特点。
三、机器人的控制1.定位控制导轨式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定位控制需要将机器人定位传感器监测到的位置信息映射到操作缸移动的空间中。
这一过程需要进行算法设计和优化,以确保机器人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
2.运动控制导轨式自主移动机器人的运动控制需要对机器人的运动进行监控和控制。
运动控制需要实现对移动系统和导轨系统的精密控制。
同时,运动控制还需要考虑到机器人的速度和加速度等因素。
3.姿态控制导轨式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姿态控制需要实现机器人的转弯与倾斜等运动。
姿态控制需要在运动控制的基础上进行,通过控制机器人的动力单元完成机器人的转弯和倾斜。
四、总结本文探讨了导轨式自主移动机器人的设计和控制。
在机器人设计方面,需要关注导轨系统的设计、移动系统的设计以及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STM32的机器人自主移动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STM32的机器人自主移动控制系统设计沈友建;黄孝鹏;肖建东;陈煊之【摘要】针对类车机器人自主移动的问题,首先在非完整约束系统下建立类车机器人低速移动过程的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选用适合基础性类车移动机器人研究的自行车模型进行状态分析;在混合式体系结构下用STM32作为机器人自主移动控制系统的核心,给出控制系统框图,完成硬件设计;同时完成环境定位与建图,构建动态贝叶斯网络,最终综合实现类车机器人自主移动的功能.【期刊名称】《微型机与应用》【年(卷),期】2016(035)018【总页数】4页(P58-61)【关键词】自主移动;运动学模型;STM32控制系统;SLAM【作者】沈友建;黄孝鹏;肖建东;陈煊之【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590;山东科技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590;山东科技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590;山东科技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5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4引用格式:沈友建,黄孝鹏,肖建东,等. 基于STM32的机器人自主移动控制系统设计[J].微型机与应用,2016,35(18):58-61.从2013年德国提出“工业4.0”开始,机器人的智能化过程将会越来越迅速,而“人机协作、与人共融”是下一步机器人产业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的工业机器人或专业服务机器人的移动能力都不够完善,操作方式不够灵活,自主化程度也都不高。
基于以上在机器人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和遇到的新问题,本文对基于STM32的机器人自主移动技术研究进行简单的论述。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类车移动机器人,为论述简洁,下文中出现的机器人、移动机器人都代指类车移动机器人,不另注明。
类车移动机器人自主移动是指在无人操作情况下,在随机环境中,为完成特定事件或一系列动作,通过机器人自身搭载的控制系统并应用环境感知技术进行多种数据信息的处理,最终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决策、独立执行,要求是能够躲避各种随机障碍、规避潜在风险[1]。
自主轮式移动操作机器人的系统设计与分析的开题报告
自主轮式移动操作机器人的系统设计与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自主移动机器人作为一种能够自主运动的智能机器,已经在生产、服务、军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自主轮式移动操作机器人更是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完成多种复杂任务,如搬运、装配、加工等。
因此,自主轮式移动操作机器人的设计和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本课题将研究自主轮式移动操作机器人的系统设计与分析,主要包括机器人的硬件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实现自主轮式移动操作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高效运用,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课题主要研究自主轮式移动操作机器人的系统设计和分析,研究内容包括:1.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涉及机器人的底盘、悬挂、轮子、驱动装置等部件的设计和组装。
通过借鉴现有的设计,结合实际需要,优化机器人的机械结构,以满足自主移动操作机器人的要求。
2.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设计:需要研究机器人的控制系统组成、控制策略、程序设计等方面,实现机器人的自主运动和操作。
3.算法和模型:机器人的自主运动和操作需要依赖于一系列的算法和模型,本课题将研究机器人路径规划、决策算法、视觉检测算法等方面,提高机器人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实践、模拟仿真、数据采集和分析等,还将结合相关文献和专家意见进行分析和讨论。
三、预期成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预计可以达到以下成果:1.实现自主轮式移动操作机器人的硬件设计;2.设计并实现机器人的控制系统;3.研究机器人的算法和模型,以提高机器人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和智能化水平;4.系统分析和性能测试,验证系统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和可行性;5.实现自主轮式移动操作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高效运用。
四、研究进度和计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文献调研和技术分析:对相关的技术资料和文献进行调研和分析,研究现有的机器人设计和研究现状。
2.机器人的硬件设计:涉及机器人的底盘、悬挂、轮子、驱动装置等部件的设计和组装,包括机械结构的设计、3D打印、装配、调试等过程。
基于ROS的自主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ROS的自主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自主移动机器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机器人,它能够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完成一定的任务。
集成控制系统是自主移动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实现机器人的定位、导航、避障等基本功能。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于ROS(Robot Operating System)的自主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1. ROS简介ROS是一个开源机器人操作系统,它为机器人开发者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工具和库,使得机器人软件开发变得更加简单和高效。
ROS是以C++和Python为主要语言开发的,它提供了许多机器人领域常用的功能模块,包括运动规划、感知、控制等。
2. 控制系统的硬件架构自主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硬件架构主要包括机器人本体、传感器、计算机等部分。
机器人本体主要由底盘、电机、轮子等组成,传感器则包括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惯性导航系统等。
计算机可以是嵌入式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等。
3.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在ROS中,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被称为“ROS节点”。
我们需要为机器人的各个模块(底盘、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分别创建ROS节点,并在节点之间建立通信机制。
例如,我们可以为底盘设计一个控制节点,为激光雷达设计一个数据处理节点,为摄像头设计一个图像处理节点等。
4. 控制系统的软件框架控制系统的软件框架是ROS节点的整体设计方案,它主要包括节点的定义、通信机制设计、运动规划、障碍物避障等。
在本文中,我们以一个四轮差速机器人为例,介绍自主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软件框架。
(1) 定义节点我们需要为机器人的各个功能模块定义ROS节点,例如底盘控制节点、激光雷达节点、摄像头节点等。
在定义节点时,需要指定节点的名称、输入输出消息类型等。
(2) 通信机制设计在各个节点之间建立通信机制,可以使用ROS的消息机制实现。
节点之间可以发布(Publish)和订阅(Subscribe)消息,实现数据的传输与共享。
(3) 运动规划运动规划是机器人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实现自主导航和路径规划。
智能化移动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与控制
智能化移动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与控制第一章: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先进技术的需求逐渐增加。
智能化移动机器人系统作为一种典型的人工智能应用,其研发和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详细探讨智能化移动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和控制等方面,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第二章:智能化移动机器人系统的组成智能化移动机器人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机器人本体、传感器、控制器等。
在这些部分中,机器人本体是智能化移动机器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机器人本体主要由底盘、摄像头、机械臂等组成。
传感器则主要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声纳、距离传感器等。
控制器则是整个智能化移动机器人系统的“大脑”。
控制器通过接收传感器捕捉到的数据和机器人本体的反馈信号来进行决策和控制。
第三章:智能化移动机器人系统的设计智能化移动机器人系统的设计是整个系统的关键。
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机器人本体的重量、形状、速度、功率以及传感器的种类和数量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以及控制系统是否可以快速响应机器人的变化。
在设计智能化移动机器人系统时,需要确定机器人的目标和应用环境。
例如,若机器人用于室内清洁,则需要考虑机器人本体的大小,以便在狭小的空间内行走。
同时还需要考虑机器人本体的动力是否充足,以覆盖室内较大的面积。
如果机器人用于监测环境,则需要考虑传感器的种类和数量,以便获取与任务相关的数据。
第四章:智能化移动机器人系统的控制智能化移动机器人系统的控制是整个系统的关键。
控制系统需要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和控制。
机器人的自主导航需要通过传感器获取周围环境的数据,然后通过控制器对机器人进行决策和控制。
同时,控制系统还需要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以提高机器人的智能性。
在智能化移动机器人系统的掌控下,机器人可以行走、转向、提取和运载物品、进行信息传递、调整自身位置、检测和记录环境变化等。
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综述
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综述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是机器人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其目标是实现机器人在现实环境中灵活自如地运动和导航。
随着现代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
本文将综述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的研究现状和主要方法。
首先,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的研究可以分为传统方法和学习方法两大类。
传统方法主要包括路径规划、定位与建图以及运动控制三个方面。
路径规划是指确定机器人在环境中的最佳运动路径,常用的方法有基于图的算法、基于模型的方法和基于概率的方法等。
定位与建图是指利用传感器信息获取机器人在环境中的位置和地图信息,主要包括SLAM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算法和基于特征点识别的方法。
运动控制是指在确定路径和地图后,采取控制策略使机器人按照预定路径和目标进行运动。
学习方法是近年来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的新趋势,主要包括强化学习、深度学习和迁移学习等。
强化学习在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中的应用主要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训练一个智能体(agent)来学习最优的运动策略。
深度学习则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和特征提取,从而实现机器人的感知和决策能力。
迁移学习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其迁移到新环境中的运动任务中,从而加快机器人运动控制的学习过程。
此外,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包括动态障碍物、非结构化环境和不可预料的外部干扰等。
其次是路径规划和运动控制的实时性和效率要求,特别是在复杂环境中需要实时应对变化的情况。
最后是机器人与环境的交互问题,包括人机交互、多机器人协同和安全性等方面。
综上所述,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研究领域。
传统方法和学习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未来的研究方向将是结合两者的优点,开发更加灵活、智能和高效的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移动机器人与环境的交互问题,提高机器人的环境感知和适应能力,实现更加安全和可靠的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
基于ROS的室内自主移动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ROS的室内自主移动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实现基于ROS的室内自主移动机器人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室内自主移动机器人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室内环境中,如酒店、医院、仓库等,帮助人们完成各种日常任务。
而为了实现机器人的自主移动和感知环境的能力,在设计和实现室内自主移动机器人系统时,使用ROS(机器人操作系统)是一种常见的选择。
ROS是一个灵活、通用且开放源代码的机器人操作系统,它提供了一系列库和工具,以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机器人应用程序。
以ROS为基础,我们可以实现机器人的感知、决策和控制,使其能够在室内环境中自主移动。
在设计和实现基于ROS的室内自主移动机器人系统时,首先需要考虑机器人的定位和导航能力。
为了实现机器人的定位功能,可以使用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进行环境地图的构建和定位信息的更新。
同时,利用ROS提供的导航功能包,可以基于这些定位信息实现机器人的路径规划和导航功能,使机器人能够快速、准确地移动到指定的位置。
其次,在室内环境中,机器人需要具备感知能力,以便能够识别和避开障碍物。
通过使用ROS中的图像处理功能包,可以实现机器人对环境中物体的识别和跟踪。
结合深度学习算法,机器人还可以学习和识别更复杂的场景,提高其感知环境的能力。
此外,为了使机器人能够进行有效的交互,我们可以使用ROS提供的语音处理功能包。
可以利用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实现机器人对人类语音指令的理解和响应,从而提升人机交互的体验。
另外,为了确保机器人的安全,我们可以通过ROS提供的运动控制和碰撞检测功能,实现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对障碍物的检测和避让。
同时,利用传感器数据和ROS的控制功能,我们可以对机器人的速度和轨迹进行实时调节,以确保其在复杂的室内环境中安全移动。
此外,基于ROS的室内自主移动机器人系统还可以扩展其他功能,如环境监测、智能巡检等。
通过与外部设备的连接,机器人可以收集环境参数、检测异常情况,并及时向操作员报警,以提高室内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可跳跃移动机器人机构设计与跳跃过程控制研究综述
可跳跃移动机器人机构设计与跳跃过程控制研究综述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跳跃移动机器人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4)二、可跳跃移动机器人机构设计 (5)2.1 机器人总体结构设计 (7)2.2 跳跃机构设计 (7)2.2.1 基本跳跃机构 (9)2.2.2 复杂跳跃机构 (10)2.3 仿生跳跃机构设计 (10)2.3.1 蜻蜓式跳跃机构 (12)2.3.2 鸟类跳跃机构 (13)三、跳跃过程控制研究 (14)3.1 跳跃运动规划与控制策略 (15)3.1.1 基于预设轨迹的跳跃控制 (16)3.1.2 基于最优控制的跳跃控制 (18)3.1.3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跳跃控制 (20)3.2 跳跃过程中的动力学分析与建模 (21)3.2.1 跳跃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 (22)3.2.2 跳跃过程中的力学分析 (24)3.3 跳跃机器人的感知与交互技术 (25)3.3.1 激光雷达感知技术 (26)3.3.2 触觉传感器感知技术 (28)3.3.3 人机交互技术 (30)四、实验与仿真分析 (31)4.1 实验环境搭建与实验方法 (33)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35)五、结论与展望 (36)5.1 研究成果总结 (37)5.2 存在问题与不足 (39)5.3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40)一、内容概括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可跳跃移动机器人作为一种具有高度自主性和灵活性的机器人形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对近年来可跳跃移动机器人机构设计与跳跃过程控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在可跳跃移动机器人机构设计方面,研究者们主要关注机器人的结构、驱动和跳跃性能等方面。
结构设计方面,为提高机器人的稳定性和机动性,往往采用多关节、柔性杆等复杂结构。
驱动方式上,除了传统的电机驱动外,还有采用生物启发式驱动(如仿生肌肉、形状记忆合金等)的机器人。
《2024年基于ROS的小场景移动机器人设计与实现》范文
《基于ROS的小场景移动机器人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人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深入的研究。
其中,移动机器人在各种场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ROS(Robot Operating System)的小场景移动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
该机器人适用于特定的小范围环境,如家庭、工厂内部等,能够完成自主导航、避障、物品搬运等任务。
二、系统概述本系统采用ROS作为机器人开发的框架,结合传感器、电机驱动等硬件设备,实现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和环境感知。
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移动平台、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和ROS 软件架构。
三、硬件设计1. 移动平台:采用差速驱动的移动平台,由两个电机驱动,通过编码器获取运动信息。
2. 传感器模块:包括激光雷达、红外传感器、摄像头等,用于实现机器人的环境感知和避障功能。
3. 控制模块:采用微控制器作为核心,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并根据ROS的指令控制电机的运动。
四、软件设计1. ROS软件架构:采用ROS作为软件架构,实现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和环境感知。
ROS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库,方便开发人员快速搭建机器人系统。
2. 导航与定位:通过激光雷达和编码器数据,实现机器人的导航与定位功能。
采用SLAM(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实现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的自主导航。
3. 避障功能:通过红外传感器和摄像头等传感器数据,实现机器人的避障功能。
当机器人检测到障碍物时,会根据障碍物的距离和类型,采取相应的避障策略。
4. 任务执行:通过ROS的节点通信机制,实现机器人的任务执行功能。
开发人员可以根据需求,编写相应的ROS节点,实现机器人的各种任务。
五、实现过程1. 硬件组装:将移动平台、传感器模块和控制模块进行组装,搭建出机器人的硬件平台。
2. 软件开发:在ROS环境下,编写机器人的软件代码。
包括导航与定位、避障功能、任务执行等功能的实现。
3. 测试与调试:对机器人进行测试与调试,确保机器人能够正常工作。
毕业论文设计--自循迹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设计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机器人在当前生产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一种具有道路记忆功能、使用灵活方便、应用范围较广的轮式移动机器人。
本研究是一种基于瑞萨 H8单片机的自循迹轮式智能车的设计与实现,研究具有人类认知机理的环境感知、信息融合、规划与决策、智能控制等理论与方法,本文所述的智能车控制系统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子控制系统,它们分别是方向控制系统和速度控制系统。
其核心控制单元为瑞萨公司 H8 系列 8位单片机 H8/3048F-ONE,系统采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检测赛道白线,在运行过程中能够识别赛道的不同情况,并能够根据信息反馈即时控制智能车的方向和速度,在预定的路径上进行快速移动。
智能车的设计要达到竞速和巡线的目的,竞速环节主要包括动力提供,速度控制两部分;巡线环节包括路面信息,转向控制两部分。
通过对智能车运动模型的建立与分析,本文详细阐述了方向控制系统与速度控制系统等重要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使智能车能够完整通过直道、弯道、坡道和换道的过程,快速稳定的寻白线行驶。
关键词: H8单片机自循迹运动模型控制系统Abstract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Robot in the current production and life has been more widely used. In particular, the wheeled mobile robotis with memory function, used of flexible,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This study is based on RenesasH8 MCU wheeled self-tracking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intelligent vehicle, Research of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about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information fusion, planning and decision-making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which like Mechanism of human cognition. This intelligent vehicle control system described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major sub-control system, They are the direction and speed control system. The core control unit for the Renesas H8 series of 8-bit microcontroller H8/3048F-ONE. System uses infrared sensors to detect track reflective white lines, during operation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circuit. And according to the feedback control the direction and speed of smart cars real-time. Fast moving on the predetermined path. Intelligent vehicle design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acing and the transmission line. Racing links include power provided and Speed control; Transmission line links including road information and steering control. Through the movement modeling and analysis on smart vehicl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irection and speed control system and other important realization. So the intelligent vehicle can through the straight, curved, ramp and lane changing process. Fast and stable searching the white lane.Key words:H8MCU self-tracking motion model control system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绪论 (1)1课题要求及总体设计方案 (2)1.1课题要求 (2)1.2课题主要内容及设计方案 (2)1.2.1课题主要内容 (2)1.2.2总体设计方案 (2)2系统硬件设计及实现 (4)2.1硬件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4)2.2舵机的工作原理及驱动 (5)2.2.1舵机的工作原理 (5)2.2.2舵机的驱动 (6)2.2.3舵机的标定和修正 (7)2.3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控制 (8)2.3.1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8)2.3.2传感器的采集及处理 (8)2.4电机的工作原理及驱动 (9)2.4.1电机的选择 (9)2.4.2电机的工作原理 (10)2.4.3电机驱动 (10)2.5车体结构 (11)2.5.1硬件电路板的功能需求分析 (11)2.5.2结构需求分析 (12)2.5.3赛道基本要求 (14)3系统软件设计 (15)3.1智能车的数学模型及其控制算法的实现目标 (16)3.2方向计算算法 (16)3.2.1弯道处理 (16)3.2.2换道处理 (17)3.2.3坡道处理 (17)3.2.4过渡处理部分 (17)3.3方向控制算法 (18)3.4速度控制算法 (20)3.4.1赛道分析 (20)3.4.2行驶策略 (20)3.4.3速度给定算法 (21)3.4.4速度闭环 (21)4智能车调试与注意事项 (22)4.1智能车的硬件调试 (22)4.2系统的软件调试 (22)4.2.1单元调试 (22)4.2.2系统的组装调试 (22)4.2.3系统调试 (22)4.3注意事项 (23)结论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6)附录 (27)绪论智能机器人具有识别、推理、规划和学习等智能机制,它可以把感知和行动智能化结合起来,因此能在非特定的环境下作业。
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一、绪论(一)引言移动机器人技术是一门多科学交叉及综合的高新技术,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诸多的学科,包括材料力学、机械传动、机械制造、动力学、运动学、控制论、电气工程、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生物、伦理学等诸多方面。
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新泽西州的通用汽车制造厂安装使用。
该产品在20世纪60年代出口到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对工业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在日本迅速发展并步入了黄金时代。
与此同时,移动机器人的研究工作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移动机器人按其控制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遥控式、半自动式和自主式三种;按其工作环境的不同可以分为户外移动机器人和室内机器人两种。
自主式移动机器人可以在没有人共干预或极少人共干预的条件下,在一定的环境中有目的的移动和完成指定的任务。
自主式移动机器人是一个组成及结构非常复杂的系统,具有加速、减速、前进、后退以及转弯灯功能,并具有任务分析,路径规划,导航检测和信息融合,自主决策等类似人类活动的人工智能。
(二)移动机器人的主要研究方向1.体系结构技术1)分布式体系结构分布式体系结构【1。
2.3】是多智能体技术在移动机器人研究领域的应用。
智能体是指具有各自的输入、输出端口,独立的局部问题求解能力,同时可以彼此通过协商协作求解单个或多个全局问题的系统。
移动机器人系统,特别是具有高度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的系统,它们的内部功能模块与智能体相仿,因此可以应用多智能体技术来分析和设计移动机器人系统的结构,实现系统整体的灵活性和高智能性。
在分布式体系结构中,各个功能模块具有不同的输入输出对象和自身的不同功能,并行各工作,整个系统通过一个调度器实现整体的协调,包括制定总体目标、任务分配、运动协调和冲突消解等。
2)进化控制体系结构面对任务的复杂性和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动态特性,移动机器人系统应该具有主动学习和自适应的能力。
将进化控制的思想融入到移动机器人体系结构的设计中,使得系统哎具备较高反应速度大的同时,也具备高性能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机器人自主导航及定位技术研究
机器人自主导航及定位技术研究第一章绪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的需求不断增长,机器人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机器人自主导航及定位技术是机器人技术领域内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主要围绕机器人自主导航及定位技术的研究展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第二章机器人自主导航技术机器人自主导航技术是指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依靠自身的传感器和算法,实现路径规划、障碍避让、目标识别等功能,自主地完成导航行为。
机器人自主导航技术的实现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环境感知:机器人需要通过各种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等)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包括地面的高度、相邻物体的距离和形状、墙壁的位置等。
2.路径规划:机器人需要基于环境感知的信息,通过算法规划最优路径,并考虑到机器人的大小、移动速度等因素。
3.运动控制:机器人需要控制运动以执行路径,保持平衡并避免撞击环境中的障碍物。
随着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自主导航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智能出租车、无人机、智能家居等领域。
第三章机器人定位技术机器人在进行任务时,需要了解自身的位置和朝向,以便准确地执行任务。
机器人定位技术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算法,获取机器人的位置和朝向信息的技术。
机器人定位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惯性导航系统(INS):利用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等传感器,监测机器人在三维空间内的运动状态,进而推算出机器人的位置和朝向。
2.视觉定位技术:通过摄像头获取环境的视觉信息,并利用计算机视觉算法匹配环境中的特征点,从而确定机器人的位置和朝向。
3.全球定位系统(GPS):通过卫星信号获取机器人的全球位置信息,可精确到数米的距离,但在室内等信号不好的环境中精度会降低。
4.激光测距系统:利用激光器扫描周围环境并测量距离,从而确定机器人的位置信息。
5.超声波定位技术:利用超声波信号测量机器人和环境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机器人的位置信息。
第四章机器人自主导航与定位技术的融合机器人自主导航与定位技术的融合是机器人领域内的重要研究方向。
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本模板】
(2)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
通过小组初步讨论决定控制计算机使用研华的主机,运动控制卡选用ADT(深圳众为兴),电机选用伺服电机.
(3)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
主要采用VC进行编程,构建一个控制系统平台,在程序中给定坐标后,实现机械手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进行上下料的搬运工作。
之所以使用VC,一方面,ADT 的运动控制卡支持VC进行编程,另一方面,使用VC进行编程比较灵活,易于改进和变化。
(4)电路图部分
根据所选的硬件设备,使用Protel进行绘制.
三、作者已进行的准备及资料收集情况
在设计之前,翻阅了多篇关于机器人方面的书籍.对于控制系统的发展及其在机器人上的应用都有了相关的了解,这为建立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模型做了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在此期间,还自学Protel和Solidworks等软件,为控制系统的电路设计和程序设计做好了准备。
还借了《单片机基础》、《48小时精通Solidworks2014》、《工业机器人》等书籍便于今后设计过程翻阅参考。
四、阶段性计划及预期研究成果
1.阶段性计划
第1周:阅读相关文献(中文≥10篇,英文≥1篇),提交文献目录及摘要。
第2周:翻译有关中英文文献,完成文献综述、外文翻译,提交外文翻译、文献综述.
第3~6周: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提交设计结果.
第7~11周:硬件元器件的选型、I/O口接线图,提交设计结果
第,12~14周:软件编程,装配图。
第15周:工程图绘制,工程图。
第16周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提交论文,准备答辩。
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摘要:当今社会,移动机器人在各种应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实际使用中的控制系统存在各种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移动机器人控制的新型系统设计,旨在解决现有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
具体而言,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控制算法,用于提高机器人的导航和自适应能力。
此外,本文还引入了一种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实时控制系统,用于优化机器人的控制效率,提高运动精度和稳定性。
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系统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移动机器人的控制性能和智能化水平。
关键词: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机器学习、传感器网络、导航、自适应、控制效率、运动精度、稳定性正文: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是现代机器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各个应用领域,如制造业、卫生保健、物流、农业等,移动机器人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目前,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导航能力不足、运动精度不高、稳定性差、控制效率低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控制算法。
该算法采用强化学习方法,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和自适应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机器人会遇到各种挑战和障碍,例如复杂的地形、突然的障碍物等等。
此时,基于机器学习的控制算法能够让机器人不断地学习和调整自己的导航策略,并据此提高机器人的导航能力和运动智能化水平。
其次,本文引入了一种基于传感器网络的实时控制系统,以优化机器人的运动效率。
该系统采用多个传感器节点对机器人运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以获得更准确、更细致的机器人运动数据。
同时,传感器网络还能实现对机器人的协同控制,从而提高机器人的运动精度和稳定性。
最后,本文进行了一系列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能够显著提高机器人的控制性能和智能化水平。
这种控制系统设计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被运用到各种移动机器人系统中,如AGV、UAV、智能家居机器人等等。
在本文提出的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中,机器学习是其中最关键的部分。
《2024年基于ROS的小场景移动机器人设计与实现》范文
《基于ROS的小场景移动机器人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其中,小场景移动机器人因其灵活性和实用性,在物流、家庭服务、医疗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ROS(Robot Operating System)的小场景移动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二、系统需求分析1. 功能需求小场景移动机器人需具备基本的运动功能,如前进、后退、左转、右转等。
同时,为满足实际需求,还需具备自动导航、避障、载物等功能。
2. 性能需求机器人需具备较高的运动稳定性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小场景环境。
此外,还需具备良好的续航能力和负载能力。
3. 硬件需求硬件部分主要包括移动底盘、传感器(如摄像头、雷达等)、控制器等。
其中,移动底盘需具备较好的承载能力和运动性能。
三、系统设计1. 整体架构设计基于ROS的移动机器人系统架构主要包括硬件层、驱动层、ROS中间层和应用层。
其中,硬件层负责与机器人硬件设备进行交互;驱动层负责驱动硬件设备的运行;ROS中间层负责实现机器人各种功能的算法;应用层则负责实现具体的应用功能。
2. 运动控制系统设计运动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控制器和执行器。
控制器通过接收传感器数据和指令,控制执行器实现机器人的各种运动。
3. 导航与避障系统设计导航与避障系统是机器人实现自动导航和避障功能的关键。
通过传感器数据和地图信息,机器人可实现自主导航和避障。
四、系统实现1. 硬件选型与搭建根据需求分析,选择合适的移动底盘、传感器、控制器等硬件设备,并进行搭建。
其中,移动底盘需具备较好的承载能力和运动性能;传感器需具备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控制器需具备较好的计算能力和实时性。
2. ROS软件开发环境搭建搭建ROS软件开发环境,包括安装ROS操作系统、配置开发工具等。
同时,根据需求安装相应的ROS包和驱动程序。
3. 运动控制实现通过编写ROS节点和算法,实现机器人的各种运动控制功能。
机器人智能感知与自主行为决策技术研究
机器人智能感知与自主行为决策技术研究第一章:引言在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的背景下,人类对机器人技术的需求和追求日益增加。
机器人作为人类劳动力的延伸和智能化的代表,其智能感知和自主行为决策技术的研究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主要对机器人智能感知与自主行为决策技术的研究进行探讨。
第二章:机器人智能感知技术2.1 传感器技术机器人智能感知技术的基础是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能够将机器人所处环境的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使机器人能够感知到周围的信息。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视觉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力传感器等。
视觉传感器可以通过摄像头等设备获取到图像信息,从而识别出环境中的物体和空间结构;声音传感器可以接收到声波信号,帮助机器人感知到声源的方向和距离;力传感器可以测量机器人与物体之间的接触力,使机器人能够更好地与物体进行交互。
2.2 感知与定位除了传感器技术,机器人还需要具备感知与定位的能力,才能准确地理解和处理环境信息。
感知与定位技术主要包括视觉感知、声音感知和定位技术。
视觉感知技术可以通过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等方法,实现机器人对环境和物体的识别和理解;声音感知技术可以通过声音信号的分析和处理,帮助机器人识别声源和理解周围的声音环境;定位技术则通过GPS、惯性测量单元等技术手段,帮助机器人获取自身的位置信息。
第三章:机器人自主行为决策技术3.1 路径规划与导航机器人的自主行为决策技术是指机器人能够根据感知到的环境信息和目标要求,制定出合理的行动计划,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地进行路径规划和导航。
路径规划与导航技术是机器人实现自主行为决策的核心之一。
这些技术利用了地图和环境信息,通过算法和规划方法,帮助机器人找到最优的路径,并实现自主导航和避障。
3.2 行为决策与控制机器人在面临复杂的环境和任务时,需要具备较强的行为决策和控制能力。
行为决策与控制技术旨在设计出机器人的行动策略和控制算法,使其能够根据实时的环境信息和任务要求,做出合理的决策和行动。
基于C的智能机器人自主导航算法设计与实现
基于C的智能机器人自主导航算法设计与实现智能机器人是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其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中,自主导航算法是智能机器人实现自主移动和感知环境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介绍基于C语言的智能机器人自主导航算法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一、智能机器人自主导航算法概述智能机器人自主导航算法是指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通过感知和决策实现自主移动的技术。
其核心是构建地图、定位和路径规划三大模块。
在这三个模块中,路径规划是实现机器人高效移动的关键。
二、基于C语言的路径规划算法在智能机器人的自主导航系统中,路径规划算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路径规划算法包括Dijkstra算法、A*算法等。
这些算法可以在不同场景下实现机器人的路径规划,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
1. Dijkstra算法Dijkstra算法是一种经典的最短路径搜索算法,通过计算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来实现路径规划。
其基本思想是从起点开始,逐步扩展到其他节点,直到找到目标节点为止。
Dijkstra算法适用于无权图或者权值非负的图。
2. A*算法A算法是一种启发式搜索算法,结合了Dijkstra算法和贪婪最佳优先搜索算法的优点。
它通过估计从当前节点到目标节点的代价来选择下一个扩展节点,从而更快地找到最优路径。
A算法适用于带有启发信息的图。
三、基于C语言的智能机器人自主导航系统设计基于C语言的智能机器人自主导航系统设计包括传感器数据获取、地图构建、定位和路径规划等多个模块。
其中,路径规划模块是整个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
1. 传感器数据获取智能机器人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获取周围环境信息,将这些信息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据格式,并传输给控制系统进行处理。
2. 地图构建地图构建模块将传感器获取到的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机器人所在环境的地图。
地图通常包括障碍物位置、道路信息等关键信息。
3. 定位定位模块通过融合传感器数据和地图信息,确定机器人当前位置,为后续路径规划提供准确的起点。
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实现方法
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实现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主移动机器人在工业、医疗、农业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自主移动机器人是一种能够独立完成任务的智能机器人,它具备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能够自主规划路径、避开障碍物并完成指定的任务。
实现自主移动机器人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下面将对几种常见的实现方法进行介绍。
一、机器人定位与导航技术定位与导航是自主移动机器人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常见的定位与导航技术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等。
1. 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基于卫星导航的定位技术,它利用卫星信号来计算机器人的位置信息。
通过安装GPS接收器,机器人可以准确地获取自身的经纬度坐标,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定位与导航。
然而,GPS在室内环境或者高密度城市地区的信号弱、多路径效应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
2. 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是一种使用激光束进行测距和地图构建的传感器。
机器人搭载激光雷达可以通过扫描周围环境来生成三维地图,并实现高精度的室内定位和导航。
激光雷达具有高精度、高速度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自主移动机器人的感知系统。
3. 视觉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可以通过获取环境中的图像信息来实现机器人的定位和导航。
一种常见的视觉传感器是摄像头,它可以捕捉实时图像并通过图像处理算法来提取特征点,进而实现机器人的定位和导航。
视觉传感器具有信息量大、感知能力强的特点,但对光线和环境条件的要求较高。
二、路径规划与避障算法路径规划与避障是机器人实现自主移动的核心任务。
根据机器人所处的环境和任务要求,选择合适的路径规划和避障算法十分关键。
1. A*算法A*算法是一种经典的图搜索算法,适用于离散的路径规划问题。
它通过估算每个节点到目标节点的代价函数,选择代价最小的路径来进行搜索。
A*算法简单高效,能够得到最优解,因此在自主移动机器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动态窗口法动态窗口法是一种常用的避障算法,它通过定义机器人的运动窗口和障碍物的情况,动态地调整机器人的速度和角度,使机器人能够自主避开障碍物,规划安全的路径。
《基于视觉的移动机械臂自主导航和抓取控制研究》范文
《基于视觉的移动机械臂自主导航和抓取控制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移动机械臂作为智能机器人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成为现代工业生产、服务及科研等领域的重要工具。
其中,基于视觉的自主导航和抓取控制技术是移动机械臂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旨在研究基于视觉的移动机械臂自主导航和抓取控制技术,为移动机械臂的智能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视觉在移动机械臂中的应用视觉技术是移动机械臂实现自主导航和抓取控制的基础。
在移动机械臂中,视觉系统可以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识别和定位,为机械臂的自主导航和抓取控制提供重要信息。
通过视觉系统,移动机械臂可以实时获取环境中的物体形状、位置、姿态等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实现自主导航和抓取控制。
三、自主导航技术研究移动机械臂的自主导航技术是实现其自主运动和定位的关键技术。
基于视觉的自主导航技术主要通过视觉系统获取环境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实现机械臂的自主导航。
其中,常用的视觉导航技术包括基于特征匹配的导航、基于视觉里程计的导航等。
在特征匹配导航中,通过提取环境中的特征点或特征线等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地图信息进行匹配,实现机械臂的定位和导航。
而在视觉里程计导航中,通过连续拍摄环境图像并分析图像间的变化,实现机械臂的实时定位和导航。
此外,还可以结合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对复杂环境的感知和识别,提高自主导航的精度和效率。
四、抓取控制技术研究抓取控制技术是实现移动机械臂对物体进行准确、稳定抓取的关键技术。
基于视觉的抓取控制技术主要通过视觉系统获取物体的形状、位置、姿态等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实现机械臂的抓取控制。
在抓取控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基于力控制的抓取和基于视觉伺服的抓取等。
其中,基于力控制的抓取主要通过对物体施加一定的力或力矩,实现对物体的稳定抓取。
而基于视觉伺服的抓取则通过实时调整机械臂的姿态和位置,实现对物体的精确抓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行为设计的自主式小型机器鼠系统研究学生:谢群指导老师:周伦单位: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3级摘要移动机器人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学科,集中了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以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代表了机电一体化的最高成就。
移动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常用来完成运输和上下料等任务,同时也被广泛用于农业、医疗等不同行业。
在移动机器人相关技术研究中,路径规划技术是一个重要研究领域[17]。
本文首先初步讨论总结了目前主要的路径规划技术。
从基于事例、基于环境模型和基于行为三个方面全面而系统地综述了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的研究现状,对于目前普遍采用的路径规划方法及其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介绍和分析。
基于行为的方法是由MIT的Brooks在他著名的包容式结构[42]中建立,它是一门从生物系统得到启发,而产生的用来设计自主机器人的技术,也是本文所重点研究的目标。
它采用类似动物进化的自底向上的原理体系,尝试从简单的智能体来建立一个复杂的系统。
将其用于解决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它把导航问题分解为许多相对独立的行为单元,比如跟踪、避碰、目标制导等。
这些行为单元是一些由传感器和执行器组成的完整的运动控制单元,具有相应的导航功能,各行为单元所采用的行为方式各不相同,这些单元通过相互协调工作来完成导航任务。
基于行为的机器人学反对抽象的定义, 因此采用具体化的解释更适合该领域的哲学思想。
基于行为的机器人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是系统结构而不是算法, 基于行为设计的机器人在非结构化动态环境中的性能非常优越,用基于符号的机器人学设计的类似机器人无法达到如下性能:a.高速度,高灵活性。
在动态复杂环境中的移动速度很快;b.高鲁棒性。
可以承受局部损坏;c.高效性。
软件代码可以是传统的几百分之一,硬件可以是传统的几十分之一;d.经济性。
价格是传统的十几分之一;e.可扩展性。
很少改变原有系统便可增加性能;f.可靠性。
分布式自组织并行工作,可靠性强。
为进一步研究基于行为的规划方法,而引入一个真实环境及任务模型,即IEEE每年举办的微型机器鼠比赛,通过设计基于行为的机器鼠模型论证该算法的可行性。
此项比赛要求机器人能够自主在未知环境中完成迷宫穿越的任务。
针对机器鼠比赛项目的环境模型未知或不确定,以及该机器人本身的某些限制, 采用基于行为的研究方法, 实现了自行设计的自主式小型移动机器人在未知、动态环境中的自动避障。
通过对机器鼠所运行的环境建模,根据基于行为的方法对机器鼠的执行任务、沿墙行走、判断障碍旋转进行分解构建,以及对机器鼠传感器布置及机械平台设计进行理论分析。
本文所研究的模型是自行搭建的机器鼠实物平台, 它由两步进电机驱动, 其外形如图1所示。
在机器鼠正向和侧向共有3个漫反射式红外线光电传感器, 距离为10cm~20cm ,两个碰撞开关,传感器位置布置如图2所示,当传感器前方有障碍物时, 传感器的输出为1, 否则为0。
图1 机器鼠外形照片采用了ATMEL公司的AT89S52单片机控制,小型四相步进电机及专用的PMM8713步进电机驱动方案,红外接近开关作为主要传感器,差动式底盘结构,初步实现针对微型机器鼠竞赛的机器鼠的设计。
图2 机器鼠传感器布置行为的设计与机器人的能力密切相关,机器人的硬件限制了机器人的某些行为的能力,根据机器鼠的比赛任务,对机器鼠的行为中作如图3分解。
图3 机器鼠的基本行为组件机器鼠的设计是对基于行为的规划方法的一种验证设计,这种算法正广泛应用于家庭服务类机器人,最典型的实例是自主吸尘机器人。
在机器鼠传感和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针对自主吸尘机器人提出一种机械底盘设计方案,使机器鼠的实用意义得以提升。
关键词: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驱动;红外接近开关传感器;自主吸尘机器人Research on the System of Behavior Based Autonomous Navigationof Mobile RobertStudent:Xie Qun, Teacher:Zhou Lun(Schol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AbstractThe mobile robot is a recently developing synthetic discipline, which combines the latest researching results of mechanics, electronics, computer, auto-contro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tc., and also represents the supreme achievements of mechanical-electrical integration. In the field of industry, the mobile robot is used to accomplish the task of loading and blanking, etc., also it is widely used in other fields, like agriculture, medical science and so on.Among the relevant technical researches of mobile robot, path planning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ing field. This dissertation first briefly discusses and generalizes the current major techniques of path planning. Then from case-based, environment-model-based, behavior-based aspects, it introduces and analyzes in detail the path planning methods commonly used now and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Behavior-based method was constructed by Brooks from MIT in his famous containment type structure. This method, which is inspired by biological system, and generated to design the technique of autonomous robots, is the key researching object in the dissertation. With the principle system similar to animal evolution’s bottom-up system, this method tries to build a complex system out of a simple intelligent agent. To put this in resolving path planning problems of mobile robot is a new developing trend. In terms of navigation, this method separates it into many relatively independent behavior units, such as tracing, collision avoidance, goal directing, etc. and these behavior units are completed motion-control units composed of some sensors and executers, with corresponding navigational functions. Also every unit adopts different behavior patterns, and coordinates with each other to accomplish the task of navigation.The behavior-based robotics is against the abstract definition, so embodiment explanation is more suitable to this field’s philosophical ideology. The most important researching content of this study is not algorithm, but system construction. Furthermore, this kind of robot has an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non-structurized dynamic environment, and with the similar robot designed by symbol-based robotics, there are certain function performance can’t be achieved. They are as follows:a.High speed and high flexibility. Moving fast in a dynamic complex environment;b.High robustness. Endure local damages;c.High efficiency. Software code being one several percent of traditional one and hardware being one several dozens of;d.High economy. Price being one dozens of traditional one;e.Expandability. Adding function performances without changing inhering system;f.Reliability. Distributed self-organized parallel working.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behavior-based planning method, a real environment and a task model will be introduced, that is the robotic mice contest hold by IEEE every year, which aims at demonstrating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lgorithm, through designing a behavior-based robotic mice model. This contest demands the robot to accomplish tasks of maze crossing autonomously in an unknown circumstance. Because the environmental models of the contest are uncertain and the robot’s intrinsic defeats, therefore, by adopting behavior-based researching method, it can be achieved that the mobile robot can avoid obstacle automatically in an unknown and dynamic environment. Through modeling the robotic mice’s running environment, this dissertation decomposes and constructs the its task performing, along wall walking and obstacle-rotating judging according to the behavior-based method, also analyzes its censors arrangement and mechanical platform designing from an ideological point of view.The model researched in this dissertation is a self-constructed physical object platform, driven by two drive circuit of step motors (As shown in fig.1). There are 3 infrared opto electronics of diffuse reflection in the front and side of the robotic mice, with a distance being 10cm~20cm, two impact switches and censors (The position arrangement is shown in fig.2). When obstacles are in front of the censors, its’ output is 1, or on the contrary case, 0.Fig.1 pictures of robotic mice’s appearanceTo preliminarily realize the robotic mice for the contest, it uses AT89S52 singlechip from ATMEL Company as controlling; the PMM8713 step motor specialized for mini four phase step motor as the driving plan;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switch controller as major censor and differential chassis structure.Fig.2 arrangement of robotic mice’s censorsThe behavior’s designing is closely correlated to the robot’s abilities, and its hardware restricted abilities of certain behaviors. According to the tasks of the robotic mice’s contest, there is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robotic mice. (As shown in fig.3)Fig.3 robotic mice’s basic be havior modulesThe robotic mice’s design is a verifying design to behavior-based planning method. This algorithm is widely applied in home service robot, with the auto dust collecting robot being a typical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robotic mice censor and control system, this dissertation further come forward a design plan of mechanical chassis to the auto dust collecting robot for improving robotic mice’s practical meaning.key words:Mobile robot;Path planning;Singlechip-controlling drive circuit of step motor;Infrared remote control switch controller;Autonomous cleaning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