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阅读讲义15(教师版81-90)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0(教师版46—50回)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0(教师版46—50回)](https://img.taocdn.com/s3/m/499d48a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8.png)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0(教师版
46—50回)
第46回
本回以刘备攻打夏侯惇为主线,展现了刘备的智勇和统帅能力。
同时也揭示了刘备与关羽之间的深厚感情。
通过本回的阅读,学生
可以对刘备的领导才能和人际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47回
本回主要讲述了刘备通过借荆州与刘表结盟,打破敌我之间的
围剿局面。
同时也透露了刘备与刘表的矛盾和不信任。
本回的阅读
可以使学生对刘备的外交手腕和政治智慧有更深刻的认识。
第48回
本回以刘备的儿子刘禅被迎立为帝为主题,揭示了刘备一系列
安抚关羽的心机和计谋。
通过本回的阅读,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刘备
的权谋手段和对待亲人的行为。
第49回
本回主要讲述了曹操之死以及刘备、孙权的追悼活动。
通过本回的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曹操的性格和对整个三国局势的影响。
同时也可以看到刘备和孙权之间的合作与纷争。
第50回
本回以诸葛亮舌战群儒为主线,展现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言辞之间的辩论。
通过本回的阅读,学生可以对诸葛亮的智谋和个人魅力有更全面的了解。
以上是《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0(教师版46—50回)的简要概述。
希望这份讲义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促进对历史文化的深入了解。
最新三国演义阅读讲义13(教师版66-70)
![最新三国演义阅读讲义13(教师版66-70)](https://img.taocdn.com/s3/m/d754c1f7a1c7aa00b52acb61.png)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66-70回(教师版)第六十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伏皇后为国捐生【情节梳理填空】孙权命诸葛瑾赴成都讨荆州,孔明设计使其奔波无获而回。
鲁肃定计请云长于陆口寨外临江亭上赴“鸿门宴”,企图杀之,索取荆州。
云长领周仓及八九个关西大汉,单刀赴会。
操欲起兵南征,从谏作罢,王粲等人欲尊操为“魏王”,荀攸反对,操言其欲效荀彧,荀攸愤疾而死。
(注意:区别于61回荀彧之死:董昭上表请尊操为魏公,加九锡。
荀彧反对,后曹操兴兵下江南,彧已知操有杀己之心,托病止于寿春。
忽曹操使人送饮食一盒至,盒上有操亲笔封记。
开盒视之,并无一物。
彧会其意,遂服毒而亡。
)曹操权倾朝野,汉献帝如坐针毡,汉献帝与皇丈伏完密谋杀曹操,事机败露,伏完全家被杀,伏皇后也被曹操下令处死。
曹操逼汉献帝立自己的女儿曹贵人为皇后。
汉献帝不敢不从,群臣也都不敢说话。
见宫内平定下来,曹操率兵西征,想先取汉中,再夺巴蜀,然后一举夺得天下。
【经典情节复述】1、单刀赴会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
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吴国赴宴。
关羽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
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
实则以鲁肃为人质。
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
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阅读研讨探究】思考题1:思考题:关云长说:“昔者国时赵人蔺相如,无缚鸡之力,于渑池会上,觑秦国君臣如无物;况吾曾学万人敌者乎!”小说作者在这一回里也引“后人有诗赞关公曰:‘……当年一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
’”这一回所说的“尤胜相如在渑池”指的是什么事?关云长又如何显示他的“英雄气”的?请简要叙述。
参考答案:鲁肃在陆口临江亭宴请关羽,索要荆州,如其不从,便欲杀之。
关羽明知是计,却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
席间关羽谈笑自若,巧辞拒绝鲁肃的要求。
最后佯推酒醉,右手提大刀,左手挽鲁肃,直到江边才放手道别。
鲁肃被吓得浑不附体,东吴伏兵亦不敢妄动。
三国演义阅读讲义13(教师版66-70)
![三国演义阅读讲义13(教师版66-70)](https://img.taocdn.com/s3/m/241809412e3f5727a5e9623e.png)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66-70回(教师版)第六十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伏皇后为国捐生【情节梳理填空】孙权命诸葛瑾赴成都讨荆州,孔明设计使其奔波无获而回。
鲁肃定计请云长于陆口寨外临江亭上赴“鸿门宴”,企图杀之,索取荆州。
云长领周仓及八九个关西大汉,单刀赴会。
操欲起兵南征,从谏作罢,王粲等人欲尊操为“魏王”,荀攸反对,操言其欲效荀彧,荀攸愤疾而死。
(注意:区别于61回荀彧之死:董昭上表请尊操为魏公,加九锡。
荀彧反对,后曹操兴兵下江南,彧已知操有杀己之心,托病止于寿春。
忽曹操使人送饮食一盒至,盒上有操亲笔封记。
开盒视之,并无一物。
彧会其意,遂服毒而亡。
)曹操权倾朝野,汉献帝如坐针毡,汉献帝与皇丈伏完密谋杀曹操,事机败露,伏完全家被杀,伏皇后也被曹操下令处死。
曹操逼汉献帝立自己的女儿曹贵人为皇后。
汉献帝不敢不从,群臣也都不敢说话。
见宫内平定下来,曹操率兵西征,想先取汉中,再夺巴蜀,然后一举夺得天下。
【经典情节复述】1、单刀赴会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
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吴国赴宴。
关羽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
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
实则以鲁肃为人质。
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
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阅读研讨探究】思考题1:思考题:关云长说:“昔者国时赵人蔺相如,无缚鸡之力,于渑池会上,觑秦国君臣如无物;况吾曾学万人敌者乎!”小说作者在这一回里也引“后人有诗赞关公曰:‘……当年一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
’”这一回所说的“尤胜相如在渑池”指的是什么事?关云长又如何显示他的“英雄气”的?请简要叙述。
参考答案:鲁肃在陆口临江亭宴请关羽,索要荆州,如其不从,便欲杀之。
关羽明知是计,却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
席间关羽谈笑自若,巧辞拒绝鲁肃的要求。
最后佯推酒醉,右手提大刀,左手挽鲁肃,直到江边才放手道别。
鲁肃被吓得浑不附体,东吴伏兵亦不敢妄动。
完整版)《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导读讲义
![完整版)《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导读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9ff0d12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1.png)
完整版)《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导读讲义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如果你想简单了解三国故事情节的脉络,那么可以把《三国演义》读“薄”一些;如果你想了解三国时代的背景,那么可以把《三国演义》读“厚”一些;如果你想抓住三国人物的精彩片段,那么可以把《三国演义》读“活”一些;如果你想熟记三国诗词常识,那么可以把《三国演义》读“死”一些。
___、___、___,“德”“谋”对决,纵横驰骋;___、___、___,“智”“慧”对决,明争暗斗;___、___、___,“亲”“情”对决,手足相残;___、___、___,“忠”“勇”对决,义薄云天。
读《三国演义》,不仅能学历史,还能享受人生沉浮的洗礼!导读任务(一)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一回二、讨论主题1.你知道什么是演义吗?从《三国演义》这个名字上你能知道些什么?2.关于作者___,你知道多少?三国历史,你了解多少?3.小说前面的《临江仙》词是点睛之笔,其风慷慨悲凉,传唱不绝,背诵这首词并默写一遍。
4.梳理本回情节脉络:十常侍之乱→(不求形同,但求神似)→幽州募兵→三英结识→()→剿灭黄巾5.根据文字描述为___、___、___三人画像,比一比谁画得更像。
6.学会做人物名片(贯穿整个阅读过程)姓名所属团队个人经历主要事迹性格特点7.仔细阅读___、___出场的文字,看看有什么不同,想想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
导读任务(二)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二回二、讨论主题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鞭打督邮”情节,注重细节。
2.在鞭打督邮事件时,___和___各有怎样的表现?体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梳理本回情节脉络:___赴任___→(二龙山关云长单刀赴会)→挂印弃官→灵帝驾崩→()。
导读任务(三)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三回二、讨论主题1.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谈谈___是如何说服___投奔___的。
2.结合第三回情节,谈谈___的性格特点。
最新《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6(91-100回教师版)资料
![最新《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6(91-100回教师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10d576b804d2b160b4ec05f.png)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91-100回第九十一回:祭沪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情节梳理填空】南蛮平定,诸葛亮祭祀了泸水的鬼魂后胜利班师回成都。
魏主曹丕崩,曹睿立。
司马懿被封为骠骑大将军,提督雍、凉等处兵马。
孔明根据参军马谡建议使“反间计”(注:第100回,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也对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曹睿把司马懿削职回乡。
孔明上《(前)出师表》一道,劝后主刘禅尽心治国并准备伐魏,谯周谏阻不听。
诸葛亮率领众将北伐,令赵云、邓芝为前部先锋。
曹睿封夏侯楙(mào夏侯渊之子,武帝曹操女婿)为大都督,司徒王朗谏劝不听。
楙率兵二十余万,星夜到长安,来敌孔明。
【阅读研讨探究】思考题1:诸葛亮在《(前)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请简要叙述《三国演义》中“临崩寄臣以大事”的相关情节。
参考答案:刘备讨伐东吴,兵败,在白帝城一病不起,临终他把诸葛亮召来,对他说: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儿子刘禅若可辅佐就辅佐他,如其不才,可取代之。
诸葛亮哭拜在地,表示一定会忠诚辅佐,直到死去。
刘备还提醒马谡是个言过其实的人,不可重用。
他又嘱咐赵云要看好刘禅。
遗命刘禅与丞相从事,事诸葛亮如父。
思考题2:作者通过《出师表》表现了诸葛亮怎样的思想?参考答案: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
思考题3: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劲敌,但是诸葛亮开始伐魏的时候,魏国并没有让司马懿迎战诸葛亮,试简要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诸葛亮用了反间计;魏主曹睿多疑,中了诸葛亮的计谋;魏主曹睿手下乱出谋划策。
第九十二回:赵子龙力斩五将诸葛亮智取三城【情节梳理填空】孔明不用魏延长驱直入之计,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
蜀、魏两军在西凉大战,西凉名将韩德带领四子(瑛、瑶、琼、琪)出马迎战蜀军,但五人皆被赵云所杀。
赵云为先锋,此时已是七旬老将,仍不减当年之勇。
三国演义阅读讲义10(教师版51-55)
![三国演义阅读讲义10(教师版51-55)](https://img.taocdn.com/s3/m/265ce42dfc4ffe473368ab6c.png)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51-55回(教师版)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情节梳理填空】玄德为云长告免,屯兵油江口,准备进兵攻取南郡。
周瑜与鲁肃同往油江口欲杀玄德。
孔明教玄德回答周瑜:周瑜先取南郡若取不下,刘备再取。
周瑜派蒋钦、徐盛、丁奉往取南郡,败于曹仁、牛金而回。
周瑜亲自出马,得彝陵;曹仁、曹洪故意弃城而走,引周瑜入城,却在敌楼上埋伏弓弩手,周瑜中箭坠马,被众人救回。
瑜回营诈死,曹仁等劫寨中计,大败而走。
瑜正欲乘虚攻占南郡,赵子龙已占南郡,还说孔明令张飞已取荆州,令云长已取襄阳。
瑜听后大叫一声,火气攻心,气得箭疮发作,倒下马来。
这是孔明一气周瑜。
【阅读研讨探究】思考题1:诸葛亮用计取得了南郡,又取得了荆州和襄阳,试简述诸葛亮是如何取得荆州和襄阳的?参考答案:诸葛亮抓住了曹营陈矫,取得了兵符,星夜诈称调荆州守城军马前去救南郡,趁机派张飞袭击了荆州;又用兵符诈称曹仁求救,引出了襄阳守将夏侯惇,暗中叫关云长袭取了襄阳。
第五十二回: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情节梳理填空】周瑜欲与玄德、诸葛亮决战,鲁肃劝阻,往荆州讨荆州九郡。
鲁肃向刘备讨荆州,孔明借口荆襄九郡是刘表地盘,刘表虽死,其子刘琦尚在,刘备以叔辅侄,等到公子刘琦百年以后才能交换荆州为由,将鲁肃哄骗了回去。
孙权取合肥不下,周瑜派程普助战。
刘备取得了荆州、襄阳以及南郡后,伊籍献策推荐了马氏五人,乡里谚语所说的“马氏五常,白眉最良”指的是马良,五史兄弟中还有一个后来让诸葛亮挥泪斩首的是马谡。
玄德命刘琦回襄阳养病,命关云长守荆州。
刘备用马良之计,自领大军南征零陵、武陵、桂阳、长沙。
诸葛亮设计先占了零陵,又派赵云前去攻打桂阳郡,太守赵范出降,赵云拒娶赵范寡嫂为妻。
【阅读研讨探究】思考题1:刘备曾多次夸赞赵云赵子龙“子龙真丈夫也!”请说说赵云在取了桂阳郡以后和郡守赵范交往中是如何体现“真丈夫”的气概的。
参考答案:赵云在攻取了桂阳郡以后,与郡守赵范以兄弟相称,但是赵范却欲将其寡嫂樊氏嫁与赵云,赵云大怒,当刘备问及此事时,赵云认为与赵范既结为兄弟,再娶其嫂乃为乱人伦之举,同时妇人再嫁本就是失节之事,而赵范刚刚投降,其心难测。
三国演义阅读讲义12(教师版61-65)
![三国演义阅读讲义12(教师版61-65)](https://img.taocdn.com/s3/m/815caa1e0b4c2e3f5727636e.png)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61-65回(教师版)第六十一回: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情节梳理填空】魏延舞剑欲杀璋,璋手下人对舞,刘备止之。
孙权听说刘备已去了西川,便想派兵断刘备的后路,不想此事被他的母亲吴国太听见,吴国太怕孙权此举会伤了自己的女儿,不准孙权妄动。
孙权与张昭谎称吴国太病危,派周善前往荆州去接孙夫人和阿斗回东吴,意在令刘备拿荆州换阿斗。
赵云追赶周善的船队,在张飞的援助下夺回阿斗。
孙权迁居秣陵,治建业,筑石头城,又于濡须水口筑坞,以防曹操。
操尊魏公,加“九锡”以彰功德,荀彧因从中阻扰,被赐死。
曹操率军攻打东吴,要报赤壁之仇,被孙权击败。
孙权送给曹操一封书信,曹操收到信后退兵。
【经典情节复述】1、赵云截江夺阿斗①孙权欲乘刘备出征西川的时候夺回荆州,便用张昭之计,谎称吴国太病重,要见女儿和外孙,想把妹妹和刘备唯一的血脉阿斗骗回江东。
孙夫人不知是计,未禀刘备,独自带阿斗离去。
②赵云闻讯独自来追,从孙夫人手中夺了阿斗,抱出船头上。
欲要傍岸,又无帮手;欲要行凶,又恐碍于道理:进退不得。
③恰好此时张飞提剑来救,顺利救回阿斗,孙夫人回了东吴。
【阅读研讨探究】思考题1: “生子当如孙仲谋”是谁对谁的评价?请简述相关情节。
参考答案: 是曹操对孙权的评价。
曹操要先取吴,以报赤壁之仇,后灭蜀,统一中国。
东吴在濡须口筑了船坞,凭险拒敌。
曹操数次进攻,攻不下长江天险。
曹操赞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曹操有退兵的想法,但一时骑虎难下。
孙权给曹操送来了一封信,先是指责了一番曹操,然后暗示曹操要趁回避江水上涨撤兵,果然曹操即刻退兵。
思考题2:“长阪桥边怒气腾,一声虎啸退曹兵。
今朝江上扶危主,青史应传万载名。
”所赞何人?赞其何事?参考答案:赞的是张飞。
一赞其长坂桥三声怒吼吓退曹兵的气魄;二赞其在赵云截江夺阿斗的危急关头出手相助,杀死周善,救下幼主。
第六十二回:取涪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争功【情节梳理填空】见曹操兵退,孙权又想再取荆州。
三国演义第81回概括
![三国演义第81回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aad64400a5e9856a57126015.png)
三国演义第81回概括【篇一:三国演义第81回概括】第六十八回曹操平汉中之后,率部前来援助张辽,孙权与战不利,陈武、董袭阵亡,孙权不得已向曹操求和。
道士左慈来到邺都,施展法术戏弄曹操,曹操大怒,欲处斩左慈,却被左慈的术法吓得一病不起。
第六十九回平原神卜管辂受曹操的邀请来到许都,预言曹操将会在定军山损一大将。
少府耿纪等五人决定在正月十五夜谋杀曹操,但被曹操部将发觉,五人全部被害。
第七十回刘备进军汉中,张飞与曹将张郃对垒,智取瓦口关三寨,使得曹军损失惨重。
黄忠自告奋勇前去迎战张郃,张郃被迫逃往天荡山,黄忠进兵天荡,斩杀守将韩浩、夏侯德。
第七十一回黄忠在定军山与夏侯渊对峙,采用了法正“以逸待劳”之计,斩杀夏侯渊。
曹操率军前来报仇,黄忠被围,赵云单枪匹马前去营救,又命营寨中偃旗息鼓,独身一人在寨门外阻挡曹军。
第七十二回刘备背水一战,大破曹军主力部队,曹操退守斜谷,主簿杨修看透了曹操想要退兵的心思,被曹操斥为惑乱军心,将杨修处斩。
刘备乘胜追击,曹操不得已撤回许都。
第七十三回刘备自封为“汉中王”,与曹操名爵相等,又封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为五虎大将。
关羽得到刘备指令,进取襄阳,乘胜攻打樊城,樊城守将曹仁坚守不出。
第七十四回曹操派于禁前去救樊城,使庞德为前部先锋。
于禁恐庞德立功,屡次阻挠庞德的追击。
于禁在罾口川下寨,被关羽决水淹寨,于禁统领的七军全军覆没,于禁被擒,庞德被斩。
第七十五回关羽在攻樊城时中了毒箭,神医华佗前来为关羽刮骨疗毒。
东吴吕蒙用陆逊之计,使关羽不设防荆州,吕蒙率领军士乘夜占领烽火台,不费一兵一卒,夺得荆州,治中潘浚、公安守将傅士仁投降。
第七十六回曹操派徐晃前来助战,徐晃用计大破关羽军队。
傅士仁招降南郡守将糜芳,南郡也落入东吴之手,关羽被迫退守麦城。
廖化前往上庸求援,上庸守将刘封、孟达拒绝发兵。
孙权派诸葛瑾劝降关羽,关羽不从。
第七十七回孙权在麦城小路设伏,关羽、关平被孙权所擒,均被斩。
关羽阴魂被玉泉山老僧普净点化,自此常在玉泉显灵。
三国演义阅读讲义16(教师版91-100)精编版
![三国演义阅读讲义16(教师版91-100)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a02376cdf90f76c660371a31.png)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91-100回(教师版)第九十一回:祭沪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情节梳理填空】南蛮平定,诸葛亮祭祀了泸水的鬼魂后胜利班师回成都。
魏主曹丕崩,曹睿立。
司马懿被封为骠骑大将军,提督雍、凉等处兵马。
孔明根据参军马谡建议使“反间计”(注:第100回,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也对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曹睿把司马懿削职回乡。
孔明上《(前)出师表》一道,劝后主刘禅尽心治国并准备伐魏,谯周谏阻不听。
诸葛亮率领众将北伐,令赵云、邓芝为前部先锋。
曹睿封夏侯楙(mào夏侯渊之子,武帝曹操女婿)为大都督,司徒王朗谏劝不听。
楙率兵二十余万,星夜到长安,来敌孔明。
【阅读研讨探究】思考题1:诸葛亮在《(前)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请简要叙述《三国演义》中“临崩寄臣以大事”的相关情节。
参考答案:刘备讨伐东吴,兵败,在白帝城一病不起,临终他把诸葛亮召来,对他说: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儿子刘禅若可辅佐就辅佐他,如其不才,可取代之。
诸葛亮哭拜在地,表示一定会忠诚辅佐,直到死去。
刘备还提醒马谡是个言过其实的人,不可重用。
他又嘱咐赵云要看好刘禅。
遗命刘禅与丞相从事,事诸葛亮如父。
思考题2:作者通过《出师表》表现了诸葛亮怎样的思想?参考答案: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
思考题3: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劲敌,但是诸葛亮开始伐魏的时候,魏国并没有让司马懿迎战诸葛亮,试简要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诸葛亮用了反间计;魏主曹睿多疑,中了诸葛亮的计谋;魏主曹睿手下乱出谋划策。
第九十二回:赵子龙力斩五将诸葛亮智取三城【情节梳理填空】孔明不用魏延长驱直入之计,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
蜀、魏两军在西凉大战,西凉名将韩德带领四子(瑛、瑶、琼、琪)出马迎战蜀军,但五人皆被赵云所杀。
赵云为先锋,此时已是七旬老将,仍不减当年之勇。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8(111-120回教师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8(111-120回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8c612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f9.png)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8(111-120回教师版)《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11-120回(教师版)第一百十一回:邓士载智败姜伯约诸葛诞义讨司马昭【情节梳理填空】姜维四伐中原,邓艾料敌如神,已经作好了准备。
姜维布下疑兵,去攻南安,又被邓艾识破,在段谷中了邓艾的埋伏,张嶷(yí)阵亡,姜维退回汉中,仿诸葛亮兵败自贬的旧例,上表自贬为右将军。
魏镇东大将军诸葛诞不满于司马昭的行为,便送子质于吴,联合东吴征讨司马昭。
东吴大将军孙綝派兵援救,司马昭迫使曹髦御驾亲征,双方对峙于寿春。
【经典情节复述】1、邓艾智败姜伯约①姜维出兵伐魏,见魏兵已有准备,便留下少量兵力迷惑邓艾,自领大军去攻南安。
②邓艾看破姜维的计谋,领兵去上懈、段谷埋伏。
③姜维中了埋伏,被夏侯霸救出。
④魏将陈泰、邓艾追击之,所幸援兵张嶷赶到,⑤姜维、夏侯霸趁势杀出重围,张嶷则被乱箭射死。
【阅读研讨探究】思考题1:姜维狄道城外中了埋伏,败退汉中后,用什么理由说服众将“必取陇西”的?魏将邓艾凭什么断定姜维“必出汉中”?邓艾为什么会制胜姜维?请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1.魏洮西一战,挫尽锐气,我军虽败,不曾损折;2.我军船载而进,不致劳困,敌旱地来迎士卒疲惫;3.吾兵久经训练,敌乃乌合之众;4.吾兵自出祁山,掠抄秋谷为食;5吾兵一处而去,敌兵力分开,难以救援。
(答出其中三条得满分)知彼知己,审时度势,积极应对,精心设谋,而姜维对敌方却一无所知,全然不知自己的行动全在敌人的掌握之中,所以邓艾会赢得这场战斗。
第一百十二回:救寿春于诠死节取长城伯约鏖兵【情节梳理填空】司马昭采取钟会的建议,三面包围寿春,以分散诸葛诞的军心。
诸葛诞暴虐无度(杀文钦),部将蒋班、焦彝等出城而降。
吴将全端、文鸯等人投降司马昭,诸葛诞被杀,吴将于诠为乱军所杀。
姜维乘魏国内乱之机,五伐中原。
中散大夫谯周作《仇国论》一篇,劝阻姜维,维不听。
姜维起兵进攻长城,守将司马望奋力抵抗。
三国演义阅读讲义2(教师版)
![三国演义阅读讲义2(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87beab42a300a6c30d229f30.png)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1-15回(教师版)第十一回:皇叔救孔融吕温侯破操【情节梳理填空】势单力薄的谦向太守孔融求援。
孔融与谦交往深厚,决定出兵。
部队正要出发,一支起义的黄巾军(由管亥率领)来借粮食,孔融不肯,黄巾军便把城四面围住。
孔融只好派同乡太史慈向备求助。
备早就听说了孔融的名字,当即带关解了之围。
随后,备又应孔融之请去救谦。
备向公瓒借了二千步兵和猛将云,来到。
这时,青州田楷的救兵也来到城外。
操见对方援兵来到,不敢贸然攻城。
谦要一让与备,备不受。
备给操写去一封信,请他退兵。
操本不想退兵,却接到消息,说后方有失,吕布助邈攻占了他的大本营兖州,于是操决定退兵回去收复兖州,顺便卖备一个人情。
谦二让与备,力求不肯,从谦而屯小沛。
操与吕布在展开大战,被吕布战败,为部将典韦、夏侯惇救出。
【阅读探究研讨】思考题1:备为什么坚决拒绝谦的之托?参考答案:(1)备重“仁”,他不会去做乘人之危之事,且备帝室之胄,他应顾及自己和宗室的颜面。
(2)备重“义”,备知道自己此行是守诺救援,不图占有,此时接受之托是不义之举,如“汝等欲陷我于不义耶”,“今为大义,故来相助”。
(3)备使用“欲擒故纵”法,由前两点可知,备也很自知。
备深知战事,也懂谦之心,只是此时接受不利于对的统治。
因为自己在此还不能服众,所以欲擒故纵,以窥臣民之举。
十二回应道“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时机业已成熟,玄德乃许权领事。
第十二回:恭祖三让孟德大战吕布【情节梳理填空】吕布用宫计,让城中富户田氏诈降,诱操入城。
操中计,在北门与吕布遭遇,操以手掩面,谎言轻松脱困。
操将计就计,诈言被烧死,诱吕布入寨,大败之。
两家因蝗灾缺粮而罢兵。
谦病危,三让于备,备不受,谦指心而死,备于是暂领牧。
操听说此事大怒:“我杀父之仇未报,你倒不费半箭之功,白得。
我要夺回城,先杀备,再挖出谦尸体,为我父亲报仇。
”他的谋士荀彧劝道:“弃兖州而取,是舍本求末,以安易危。
不如先平定,既可以获得充足的军粮,供养三军,又可以得到朝廷的赞赏和百姓的拥护。
三国演义15回解析ppt课件
![三国演义15回解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08e03eb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c2.png)
刘备:聪明,有勇 有谋,过于听命于 朝廷亦或是小心翼 翼。
赞扬
运筹帷幄有神功, 二虎还须逊一龙。 初出便能垂伟绩, 自应分鼎在孤穷。
张飞:有勇有谋,
莽撞,善良,直率
豪爽。 关羽:骁勇善战,
赞扬
有勇有谋。
曹操:有权谋,多 机变,勇猛。
英雄露颖在今朝, 一试矛兮一试刀。
初露便将威力展, 三分好把姓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谋董贼孟德献刀
简介:董卓废掉了少帝刘辨,之后少帝作诗被杀。董卓就
肆无忌惮,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越骑校尉伍孚刺杀董卓 未遂,被剖剐。王允以大寿为名召集了 文武大臣 席间各 个大臣哭成一团,曹操笑他们没有本事,只会跟妇人一样 痛哭。王允把曹操唤到密室问有何高见,曹操跟王允要 七 星刀,假借献刀为名刺杀董卓。次日,将要刺时,董贼从 镜中看到曹操在背后拔刀,操因此献刀,后假借试骑马, 逃脱,刺杀失败,曹操被董卓通缉,期间,发矫诏,招天 下诸侯兴兵伐董卓,陈宫抓住了他觉得他很有志向就跟随 曹操一起逃命了。后来来到曹操的父亲曹嵩的结义兄弟 吕伯奢家里,吕家人半夜磨刀杀猪,要款待曹操 曹操以为 要害他,就杀了吕伯奢一家跑了,陈宫问曹操为什么杀了 他全家。曹操说:“宁叫我负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负我。” 陈宫觉得曹操为人毒辣,便跟他分手,不愿再追随他了。
太后处哭诉,太后降诏令何进入宫。何进不听众人劝阻, 进宫中被十常侍诛杀,何进党即袁绍曹操等人也乘乱诛杀 十常侍。帝与陈留王伏于河滨乱草中后二人跟流萤来至崔 毅家,后众大臣迎帝哭。恰逢董卓大军来临,迎了少帝, 董卓见陈留王训斥自己自始至终,并无失语,暗奇,已怀 废帝之意。董卓势大,飞扬跋扈,众人敢怒不敢言,唯并 州丁原于董叫阵,其义子吕布武艺天下无双,急切间不可 力取,董卓使人以赤兔马贿赂,吕布叛杀丁原投靠董卓, 甘为义子。(离间计)期间,董卓再招众人,商量废帝事 宜,众人皆怒,唯有校尉袁绍挺身而出,拔剑而起,反对 董卓。
三国演义15回阅读指导讲解
![三国演义15回阅读指导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111e0ff5a5e9856a561260f6.png)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卓孟德献刀
【情节梳理填空】
•
董卓废少帝,立九岁的陈留王为献帝,
强迫 蔡邕 (yōng)为侍中。少帝作怨
诗, 李儒 奉卓命以鸩酒毒害之。董卓摄
君害民,引起朝臣不满。曹操持王中牟县 令 陈宫 抓住,弃官同逃。后遇到 吕伯奢 ,
其家人欲杀猪招待曹操,多疑的曹操误以为
张飞想要杀掉董卓。
【经典情节复述】
• 1、桃园三结义: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汉室衰微,民不聊 生。(背景)汉皇室后代刘备见太守刘焉张 榜招募义兵,决定匡扶社稷。刘备看榜时遇 见张飞,饮酒间又与关羽相会,关羽、张飞 愿协助刘备共谋大业。(原因)三人于张飞 庄后桃园,面对盛开的桃花,焚香礼拜盟誓, 结成结义兄弟。立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 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按年岁,刘备为兄, 关羽第二,张飞称弟。(过程) 这便是《三 国演义》中著名的“桃园三结义”。
• 思考题2:如何看待曹操杀吕伯奢的行为?
• 参考答案:
• 多疑——闻堂后有磨刀之声,疑其图己(日后有 梦中杀人)
• 不义——吕伯奢乃其父结义兄弟,且热情款待
• 狠毒——明知错杀其家人,见事情败露,仍痛下 杀手。正如陈宫所言:知而故杀,大不义也!
• 狡诈——谎称后方有人,趁着吕伯奢回头观望的 空隙,曹操竟然毫不留情地将吕伯奢也当场斩杀 !
• 董卓是个军阀,粗野蛮横,嗜血成性,残 暴,欺主弄权,既无人缘,又无威望,只 能算个枭雄。在对待现任皇帝这个重大政 治问题上犯了严重的错误,将注定他在中 国历史上只能是过眼烟云,成为曹操的陪 衬。
• 思考题2:结合本回内容,谈谈吕布的才能与性格 特点。
• 参考答案:用李肃的话就是“勇而无谋,见利忘 义”。吕布之勇在第三回中已得到充分体现,初 次交战,吕布就大败董卓,并让董卓说出“吾观 吕布非常人也,吾若得此人,何虑天下哉”这样 一句话,足见吕布在董卓心目中的地位。但吕布 也是一个没有头脑的人,只重眼前利益,不图远 虑。李肃几乎不费什么工夫就说服了他。同时, 吕布也是一个见利忘义、反复无常、薄情寡义的 人,当李肃给了他一点好处后,立即杀了自己的 义父,投奔到董卓的营中。同样,吕布后来杀董 卓也证明了这一点。
三国演义的阅读讲义
![三国演义的阅读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5b09aa1b5f0e7cd184253620.png)
三国演义的阅读讲义【全书简介】《三国演义》为四大名著之首,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大群鲜明生动,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罗贯中也因此获得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刻画的近200个人物形象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义胸怀,具有济世救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
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真实的曹操是有不同的。
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
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人志士。
【作者简介】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三国演义》的人物性格:【人物形象】一、书中对人物的描写:1刘备: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
2曹操: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3孙权孙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
字仲谋4诸葛亮: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三、主要人物的事迹:1、刘备:字玄德,汉景帝阁下玄孙,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一生为了复兴汉室而努力。
被曹操誉为枭雄。
处处寄人篱下,后得到“卧龙”诸葛亮辅佐,为得到荆州与孙权联合在赤壁大败曹操。
得到荆州后攻打益州,此后于曹操在汉中大战,夺下汉中后,自称汉中王。
不久,曹操之子曹丕废汉献帝。
按诸葛亮建议称帝,定国号为“蜀”。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8(41-45回教师版)(最终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8(41-45回教师版)(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d51bfbc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4.png)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8(41-45回教师版)(最终版)第一篇:《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8(41-45回教师版)(最终版)高二语文文科名著材料《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41-45回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情节梳理填空】曹操欲取樊城,令徐庶为使劝降刘备,刘备不肯,曹操大怒。
无奈下,刘备弃樊城往襄阳撤退,新野、樊城两地百姓随其同行。
众人劝刘备弃民先行,刘备不肯。
来到襄阳城下,刘琮、蔡瑁拒绝刘备入城,刘备只好前往江陵。
操至襄阳,蔡瑁、张允被加之厚爵,杀蔡夫人及刘琮。
刘备不忍舍弃百姓独行,因此行动迟缓,每日只能走十余里,很快被曹操的五千铁骑追上。
刘备一行在长坂坡遭到曹操夜袭,刘备与部将、家眷失散。
在混战中,糜夫人受伤,投井而死。
赵云单骑救主,七进七出救下阿斗,怀抱阿斗,左右冲杀,连斩曹操五十多员大将,威震长坂坡。
【经典情节复述】 1.刘玄德携民渡江①火烧新野后,曹军杀来,刘备抵挡不住,便弃樊城,取襄阳暂歇。
②新野、樊城百姓跟随刘备,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
③到南岸的襄阳,蔡瑁、张允不开城门。
④刘备又转而望江陵而走,襄阳百姓又相随。
⑤行进缓慢,刘备始终不忍相弃,最终被曹操赶上。
2.赵子龙单骑救主①赵云不见了刘备夫人,单枪匹马去寻找,在逃难百姓中寻得甘夫人,送至长坂坡;②在枯井旁寻得糜夫人和阿斗,糜夫人为存子嗣,投井自杀,赵云推倒土墙掩盖枯井。
③赵云独自一人,怀抱阿斗,七进七出,左右冲杀,连斩了曹操五十多员大将。
④曹操在景山顶上望见,急问左右是谁,⑤当得知是赵云时,曹操感叹说:“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
”【阅读研讨探究】思考题1:请分析本回书先疑赵云降操后写赵云杀敌救主所用写作手法,并根据赵云单骑救主的言行概括其形象。
参考答案:欲扬先抑手法。
先抖出糜芳说赵云反投曹操的“包袱”,再借张飞之口说出“待我亲自寻他去,若撞见时,一枪刺死”,以加强悬念;随后又道出刘备坚信“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81-90回(教师版)
第八十一回:急兄仇张飞遭害雪弟恨先主兴兵
【情节梳理填空】
刘备不听赵云、秦宓(mì)、孔明之劝发兵七十五万伐吴,令诸葛亮保太子守西川。
在阆中的张飞报仇心切,下令军中在三日内置办白旗白甲,挂孝讨伐东吴。
第二天,两位部将范疆、张达说一时难以置办齐白旗白甲,希望能宽限几天。
张飞一听大怒,将二人绑在树上,使性鞭挞五十鞭。
二人心怀怨恨,当夜趁张飞喝醉之机,入帐杀张飞,割了首级,逃往东吴。
连失两个兄弟,刘备对东吴更是痛恨有加,当即率领大军,以吴班为先锋,关羽、张飞之子关兴、张苞护驾,讨伐东吴。
【经典情节复述】
1、张飞之死
①刘备兴兵为关羽报仇。
②张飞报仇心切,下令军中在三日内置办白旗白甲,挂孝伐吴。
③两位部将范疆、张达一时难以置办齐全,请求宽限时间。
④张飞一听大怒,将二人绑在树上,下令鞭打五十鞭。
⑤二人怀恨在心,趁张飞酒醉未醒,杀了张飞,割首级献给东吴。
第八十二回:孙权降魏受九锡先主征吴赏六军
【情节梳理填空】
孙权使诸葛瑾说服刘备与东吴和好,共讨曹丕。
诸葛瑾劝刘备罢征而不得,回江南。
面对刘备的兴师问罪,孙权差中大夫赵咨见魏帝曹丕求援,向魏称臣,
曹丕便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但却坐山观虎斗。
蜀军大军压境,孙权召部将商量对策,小将孙桓请缨应敌。
刘备派关羽的儿子关兴和张飞的儿子张苞迎战,孙桓大败,派人向孙权求救。
刘备从巫峡建平起,直接彝陵界口,七百余里结连四十余寨。
刘备见关、张二位小将屡立战功,不禁赞叹道:昔日老将已经无用。
第八十三回:战猇亭先主得仇人夺江口书生拜大将
【情节梳理填空】
老将黄忠一听,径直来到蜀军前锋营中与吴兵作战,斩吴将史迹,后中埋伏中箭回营身亡。
刘备愈加愤恨,加紧攻打东吴,大战猇(xiāo)亭。
甘宁身亡,关兴斩仇人潘璋首级而归,得了父亲的青龙偃月刀。
糜芳、傅士仁杀了马忠来降被剐。
江南人胆战心寒,日夜号哭。
孙权见刘备势不可挡,不得已将杀死张飞的范疆、张达送往蜀军营寨,并许诺送还夫人,归还荆州,以求罢兵,但刘备仍然不肯罢休,定要扫平东吴。
孙权求和不得,危急之中,阚泽向孙权推荐了儒将陆逊。
陆逊担心文武百官不听从自己的号令。
孙权于是连夜筑坛,大会百官,拜陆逊为大都督、右护使镇西将军,掌管东吴六郡八十一州兼荆楚诸路人马。
陆逊领命出帅,众人都不服。
陆逊总督东吴军马,坚守不战,以静制动,等待破蜀的时机。
刘备军马从猇亭一直排到川口,前后扎下四十个营寨,接连七百余里。
刘备每天派人挑战,陆逊只令坚守,不准出迎。
刘备焦躁不安。
这
时已是夏天,气候炎热。
刘备决定将营寨移到树林中阴凉之处。
他派一万多老弱残兵在吴军寨前驻守,自己则带上精兵埋伏在山谷中。
一旦吴军趁蜀军移营时前来袭击,老弱残兵们便诈败,只等吴军追来,刘备就带上精兵断其后路,一举攻破吴军。
【经典情节复述】
1、黄忠之死
①黄忠因听刘备说老将无用,即提刀上马至军中,要与东吴交锋。
②他斩了东吴史迹,又打败潘璋。
③关兴、张苞劝其回营,黄忠不听。
④次日潘璋又来搦战,黄忠不要他人助战,他与潘璋战不数合,璋败走。
⑤黄忠追之,中了埋伏,被马忠一箭射中肩窝,被救回营后去世。
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
【情节梳理填空】
陆逊听说蜀军移营后,到营前仔细观察。
周泰等请战,陆逊以前面山路有伏兵不让出击,三日后,伏兵不得其果便出。
陆逊等备兵疲意困,后发制人,吴主领兵应。
曹丕派兵袭东吴。
诸葛亮在蜀中听说刘备移营之事,非常担心,认为是兵家大忌,便命马良速叫刘备改屯诸营(但已为时晚),自己回成都调兵遣将,准备救助刘备。
蜀军多次挑战,都没有效果,有些懈怠起来。
陆逊先使淳于丹探明蜀兵虚实,次日夜里借东南风放火,蜀军七百里营寨均被烧着,刘备败走,被赵云救入白帝城。
孙夫人误以为刘备亡,投江而死。
陆逊乘胜追击,来到夔门关外的鱼腹浦。
只见江岸边有乱石八九十堆,摆成了一个阵。
陆逊误入八阵图之死门,诸葛亮岳父黄承彦引其出生门。
陆逊叹服诸葛亮,惧魏乘虚袭吴,不敢深入西川,引兵返回。
【经典情节复述】
1、火烧连营
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关羽被杀之仇,率大军攻吴。
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
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又不能速战速决,加上天气炎热,蜀军将士疲惫不堪,戒备松懈。
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
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
蜀军营寨的木栅和周围的林木为易燃之物,火势迅速蔓延。
蜀军的40多座军营,顷刻之间变成一片火海。
刘备损兵折将,全面溃败,幸亏赵云救驾,才逃到白帝城,后羞恨病故。
刘备逃回白帝城。
不久羞愧发病而死。
【阅读研讨探究】
思考题1:结合具体的情节思考刘备为什么会在彝陵之战中败结陆逊?
参考答案:(2)天时:曹丕篡汉,刘备汉室宗亲,不讨贼而攻吴,政治不利。
当时天气干燥,每天冒着烈日行军,这使士兵的士气和身体都慢慢衰弱。
(2)地利:刘备孤军深入,不谙地势。
于森林茂盛处扎营,给陆逊可乘之机。
(3)人和:出征前,刘备不听诸葛亮赵云之计,内部不和;枉自托大,小看陆逊;不听黄权劝告,一意深入;马良劝他不要驻军在树林茂密之处也不听,这使陆逊的进攻创造了很好的机会。
而孙权结盟曹丕,上下精诚团结。
而陆逊则一时人杰。
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情节梳理填空】
魏主出三路兵伐吴,皆被击败。
刘备兵败后,不愿回成都,把白帝城馆驿改为永安宫,不久便气恨交加,染病不起。
第二年四月,刘备心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托孤于诸葛亮,并言明,如果刘禅可以成事,就请诸葛亮辅佐他,如果刘禅不才,诸葛亮可取而代之。
刘备死后,年幼的刘禅即位。
曹丕乘此之机,调动五路大军攻蜀。
后主亲往相府请孔明理事,诸葛亮运筹帷幄,言四路兵皆已退,唯余吴一路。
邓芝看透了诸葛亮的心思,诸葛亮就派他出使东吴,消除旧怨,共拒操魏。
【经典情节复述】
1、白帝城托孤
刘备称帝后伐吴,在彝陵之战(又称夷陵之战、猇亭之战)中被陆逊击败,退守到白帝城。
从此刘备一病不起。
临终时将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说诸葛亮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刘禅若可辅佐就辅佐,如其不才,可取代之。
诸葛亮泣拜表示要竭尽忠贞,继之以死。
后来尽管刘禅很不成器,但诸葛亮还是尽力辅佐,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