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体液调节关系、免疫调节练习题(详解)(精.选)
【高二】高二生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练习题(附答案)
【高二】高二生物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练习题(附答案)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学习要求基本建议1.详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
2.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
发展建议叙述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
基础训练(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1.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精确、快速b.通过体液载运调节物c.调节物都是内分泌腺产生的d.作用时间较短2.给轻微高热的病人品轩时,必须在纯氧中混进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保持呼吸中枢的激动,这属()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d.神经-激素调节3.与激素调节较之,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就是()①调节速度快②调节速度慢③作用的范围广泛④促进作用的部位精确⑤促进作用的时间较长时间⑥促进作用的时间比较短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4.以下对激素调控的叙述中,恰当的就是()①激素调控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②激素调节的启动较快、持续时间较长③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节协调④激素调控快速而准确,反应时间长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5.以下有关神经调节的描述不恰当的就是()a.神经系统控制激素的分泌,而激素又控制神经系统的调节b.散射就是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部分活动的基本方式c.单细胞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不依靠神经系统来完成d.反射弧就是动物拒绝接受提振和出现反应的神经传导途径(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6.在哺乳动物调节体温方面,皮肤做为()a.感受器b.效应器c.感受器和效应器d.神经中枢7.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a.大脑皮层,下丘脑b.下丘脑,大脑皮层c.下丘脑,下丘脑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8.机体保持水平衡的排水途径主要是()a.由皮肤排泄b.由肾排泄c.由肺确定d.由大肠排泄9.当一个人在较短时间内失水过多时,会导致()a.细胞外液渗透压减少b.垂体释放出来抗利尿激素减少c.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量减少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10.突遇海难而飘浮在海面的人,因缺少淡水,此人()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c.血浆渗透压减少,抗利尿激素减少d.血浆渗透压减少,抗利尿激素增加11.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减少b.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进一步增强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12.右图则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
高考生物【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综合大题练习20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生物【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综合大题练习20题1.研究表明,适度运动对改善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机体的物质代谢,尤其是对糖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1)适度运动能改善T2DM患者机体的糖代谢,从糖代谢的角度分析,运动能_______。
T2DM 患者的血糖浓度高,导致其血浆渗透压______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小于”)健康人的。
(2)当机体血糖浓度升高时,下丘脑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增强,导致血糖浓度下降,上述过程中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调节。
机体胰岛素浓度升高会引起靶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多,其意义是__________,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3)如果不吃早餐,机体会处于饥饿状态,当机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_________细胞的分泌活动会增强,其分泌的激素能促使__________水解为葡萄糖。
【答案】 (1). 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氧化分解) (2). 高于(3). 神经一体液 (4). 促进葡萄糖进入靶细胞和被利用 (5). A(6). 肝糖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
考生根据题意回忆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即可顺利作答。
(1)运动能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氧化分解),所以适度运动能改善T2DM患者机体的糖代谢;T2DM患者的血糖浓度高,导致其血浆渗透压高于健康人的血浆渗透压。
(2)当机体血糖浓度升高时,下丘脑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增强,该过程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通过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调节,导致血糖浓度下降,该过程的调节方式属于体液调节;综合考虑可知,上述过程中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
机体胰岛素浓度升高会引起靶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多,其意义是促进葡萄糖进入靶细胞和被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3)如果不吃早餐,机体会处于饥饿状态,当机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会增强,其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促使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含量。
高考生物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关系专项练习(带解析)
高考生物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关系专项练习(带解析)免疫、神经、内分泌系统是动物和人体的三大调剂系统。
下面是高考生物激素的调剂神经调剂与体液调剂关系专题训练,请考生及时练习。
一、选择题(共12小题)1.激素在调剂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血糖含量升高会引起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B.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C.冰冷刺激会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开释激素减少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引起垂体开释的抗利尿激素增多答案:D2.在体液调剂中,激素从内分泌腺产生之后,通过体液传送特异性地作用于靶细胞。
下列激素与靶细胞的关系,错误的是()A.促甲状腺激素开释激素与垂体细胞B.促性腺激素与精巢细胞C.胰高血糖素与骨骼肌细胞D.生长激素与组织细胞答案:C3.呆小症、侏儒症、糖尿病病人缺乏的激素分别是()A.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C.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D.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答案:B4.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下丘脑既是体温调剂的中枢,也是温度感受的中枢B.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激素同时也能传导神经冲动C.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行反馈调剂D.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并能够合成抗利尿激素答案:A5.关于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调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温调剂和水盐平稳的调剂,都与下丘脑有关B.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降低,从而产生渴觉C.冰冷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甲状腺激素也随之增加D.血糖低于正常值时,肝糖原、肌糖原能够分解成葡萄糖入血解析:体温调剂和水盐平稳的调剂中枢在下丘脑;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升高,从而产生渴觉;冰冷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由于反馈调剂,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随之减少;血糖低于正常值时,肝糖原能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
高三生物寒假能量包——专题练习2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及免疫调节(含答案)
专题2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及免疫调节1.一位运动员不幸摔伤,腰部脊髓受损严重,导致下肢丧失运动功能,由此可知脊髓的功能之一是()A.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反应B.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C.能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D.是人体的低级反射中枢2.下列关于反射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膝跳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调节B.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C.缩手反射活动只需要两个神经元就能完成D.缩手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3.(多选)排尿活动是一种反射活动。
当膀胱尿量充盈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通过神经调节引起膀胱壁收缩,贮存在膀胱内的尿液排出。
尿液对尿道的刺激可进一步反射性地加强排尿中枢活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因此经常尿床B.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憋尿”,这是一种非条件反射C.排尿活动过程中存在正反馈调节D.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但它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4.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一肌肉接头”。
下列叙述符合事实的是()A.电刺激①处,肌肉不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会偏转B.电刺激②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会偏转C.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反D.“神经一肌肉接头”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5.关于人脑的高级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记忆的长短与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有关B.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D.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6.下列哪一组物质可以出现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生长激素和淀粉酶C.促性腺激素和雌性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血红蛋白合成酶7.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对该图的理解错误的是()A.图中X与Y分别是垂体和下丘脑B.身体受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C.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D.甲状腺活动只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8.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为反射弧,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为体液运输B.神经调节的反应速度比较迅速,体液调节的反应速度比较缓慢C.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比较广泛,体液调节的作用范围比较局限D.神经调节的作用时间比较短暂,体液调节的作用时间比较长9.下图为人体的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a、b、c、d代表激素。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综合题
解析(1)由图中可知免疫细胞存在神经递质的受体,题目又提示了突触前膜,因此不难推知答案为分泌神经递质。
(2)T细胞有呈递抗原给B细胞的功能,同时效应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有增强免疫效应的作用。
(3)实际上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基本上都与受体有关,且与调节联系密切,回答这一问时围绕这两方面思考即可;第二问可根据呈递抗原信息的含义推知。
(4)自身免疫病主要表现在“敌我不分”,而免疫缺陷病主要表现为免疫力低下;过敏反应与细胞功能紊乱有关。
答案 (1)释放(分泌)神经递质(2)T细胞活性下降后,淋巴因子的分泌量减少,且呈递抗原信息的能力降低,影响了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使抗体生成量减少(3)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或其他合适的答案如CO2、H+) 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4)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3.细胞通讯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
细胞间的通讯对于多细胞生物体调节生命活动是必需的。
下图是几种细胞通讯的实例:(1)图A中的激素从合成到分泌所经过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
肝细胞膜上受体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
肝细胞接受这一激素刺激后所发生的生理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
(2)图B中的突触在传递信号时,实现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和传导,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________________。
(3)图C所示的抗体与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在分布部位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
这一过程细胞所释放的组织胺作为信号分子会导致血管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
解析图A中,胰岛素是一种分泌蛋白,胰岛素从合成到分泌所经过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肝细胞,与肝细胞表面的受体(糖蛋白)结合,促使肝细胞合成大量的肝糖原储存起来。
图B是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过程,通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和传导,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选择专项训练 附带解析
答案第1页,总26页 神经体液免疫选择专项训练 含答案1.下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 2+通道开放,使Ca 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B .若乙神经元兴奋,会引起丙神经元兴奋C .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D .若甲神经元上的Ca 2+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1.C【解析】试题分析:A 、乙酰胆碱和5一羟色氨酸都与突触后膜对应的受体结合,A 错误;B 、乙神经元兴奋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故丙神经元不兴奋,B 错误;C 、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只能影响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C 正确;D 、若甲神经元上的钙离子通道被抑制,乙酰胆碱不能正常释放,不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D 错误.所以C 选项是正确的.考点:兴奋在突触处的传导【名师点睛】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据图分析,根据突触小泡的移动方向可以判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甲→乙→丙.据此分析作答.2.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 .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C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 .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 +和Cl -同时内流2.D【解析】试题分析:A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A正确;神经冲。
高考生物《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4·浙江1月]越野跑、马拉松等运动需要大量消耗糖、脂肪、水和无机盐等物质。
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下列各种激素水平与正常的相比,正确的是()A.抗利尿激素水平高,胰高血糖素水平低B.抗利尿激素水平低,甲状腺激素水平高C.胰岛素水平高,甲状腺激素水平低D.胰岛素水平低,胰高血糖素水平高答案:D解析:越野跑、马拉松等运动后,运动员体内血糖大量消耗,血糖含量降低,胰岛素含量降低,胰高血糖素含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糖;此时,机体代谢旺盛,甲状腺激素水平较高;同时机体大量排汗,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综上可知,A、B、C错误,D正确。
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炎热环境中皮肤是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B.体内失水过多时,仅通过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增多就能维持平衡C.人体体温、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都离不开下丘脑D.人体正常体温以及水和无机盐平衡的维持都离不开神经—体液调节答案:B解析: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此外肺通过呼气、大肠通过排便等也能散失部分热量,A正确;体内失水过多时,除了通过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以减少尿量外,还要通过饮水等方式来补充水分才能维持水分的平衡,B错误;人体正常体温的维持以及水和无机盐平衡的维持都离不开下丘脑和神经—体液调节,C、D正确。
3.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渴觉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③下丘脑中分布有许多神经中枢,如体温调节中枢、呼吸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④下丘脑既是重要的神经调节中枢,又是重要的内分泌腺⑤下丘脑能通过神经支配人体器官的活动,如支配肾上腺的分泌活动⑥下丘脑既能接受神经信号的刺激也能接受激素信号的刺激A.①④⑤B.④⑤⑥C.②③⑤D.①③⑥答案:B解析:内环境渗透压的升高,使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通过有关神经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①错误;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进而来调节体温,②错误;下丘脑中分布有许多神经中枢,如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呼吸中枢在脑干,③错误;下丘脑中分布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等,所以下丘脑是重要的神经调节中枢,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等,所以下丘脑是重要的内分泌腺,④正确;下丘脑能通过神经支配人体器官的活动,如体温调节时支配肾上腺的分泌,⑤正确;下丘脑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同时还受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因此下丘脑既能接受神经信号也能接受激素信号的刺激,⑥正确。
高考生物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大题习题20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生物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综合大题习题20题1.“今朝春气寒,自问何所欲“。
用吃喝来御寒,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体温能保持相对恒定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下,______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低温刺激冷觉感受器并使之产生兴奋,兴奋传至下丘脑,使下丘脑分泌的______增加,该激素作用于______细胞。
(2)葡萄酒中所含的乙醇能使大脑的相关神经中枢系统兴奋。
适量地饮葡萄酒有利于缓解疲劳,松弛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的新陈代谢等。
当乙醇刺激的神经元的轴突上某部位时,这个部位的细胞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
【答案】 (1). 产热量和散热量 (2).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 垂体(4). 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解析】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的调节,在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有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过程。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在垂体上,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在甲状腺上,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详解】(1)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体温能保持相对恒定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下,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低温刺激冷觉感受器并使之产生兴奋,兴奋传至下丘脑,使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该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
(2)当乙醇刺激的神经元的轴突上某部位产生兴奋时,这个部位的细胞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点睛】1.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只能作用在垂体上,因为只有在垂体上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2.神经细胞未受刺激时膜电位是外正内负,受刺激兴奋时变成外负内正。
2.下丘脑是机体调节过程中联系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枢纽。
(1)研究表明,人体在摄入250毫升的某酒精饮料后会排出800毫升至100毫升的水,排出水分相当于摄入水分的4倍,导致机体脱水。
高考生物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综合大题专题训练20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生物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综合大题专题训练20题1.2017年10月美国三位遗传学家因为发现了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荣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正常的昼夜节律行为有利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褪黑素是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内源激素,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内环境是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等 __共同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 __调节网络是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褪黑素的合成分泌与日照周期同步。
实验发现持续光照可造成小鼠松果体重量减轻,细胞缩小,而人为致盲小鼠的松果体细胞内的褪黑素合成酶的活性增强。
请推测一昼夜中,人体内的褪黑素分泌量变化规律是_____。
(3)有人喜欢长期熬夜玩手机或电脑,从而扰乱了生物钟,推测其原因是_____。
熬夜时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褪黑素能通过多种途径来调节免疫功能,研究表明在淋巴细胞中含有特异性褪黑素受体,说明了_____。
(4)通过实验人们发现,切除雌鼠松果体后,卵巢会增生变肥大,而注射褪黑素则会使卵巢重量减轻,据此可以判断褪黑素能_____(填“促进”或“抑制”)性腺发育,原因可能是褪黑素作用于下丘脑,进而引起垂体分泌的_____激素减少所致。
【答案】 (1). 细胞外液 (2). 神经—体液—免疫_ (3). 白天分泌较少,夜间分泌较多 (4). 手机或电脑的光线抑制了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睡眠 (5). 褪黑素能作用于淋巴细胞,从而影响免疫力 (6). 抑制 (7). 促性腺【解析】结合题意分析可知,通过“光周期信号刺激视网膜→松果体→分泌褪黑素”途径对生物钟的调控。
在淋巴细胞中含有特异性褪黑素受体,说明褪黑素可以与相应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从而影响免疫力。
详解:(1) 内环境是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的液体环境。
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专题附答案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专题1.下图表示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以及膜电位变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轴突膜只在bc段时才发生钠离子大量内流的现象B.轴突膜在ce段时,钾离子大量外流,不消耗ATPC.a、e处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细胞D.A处只有在兴奋传到后才能合成神经递质2.下图甲、乙分别表示反射弧组成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甲图中,①②分别表示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B.根据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判断乙图中的a、c为兴奋部位C.乙图中在神经元细胞膜内局部电流方向都是由b流向a、cD.甲图中的①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上进行单向传导3.不同生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不尽相同,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单细胞动物只有体液调节,而人体内则具有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B.兴奋的传递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C.有的内分泌腺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可看做反射弧的组成部分D.在高等动物和人体内,兴奋在神经元内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4.大熊猫常被作为友好使者运送到国外,其在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
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调节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紧张等刺激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属于神经调节B.M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等特定的靶细胞D.大熊猫在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先下降再恢复5.如图表示某人在餐后及运动过程中两种主要分泌物对血糖平衡调节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餐后血糖含量升高,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所致B.分泌物甲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其作用的结果又可影响分泌物乙的分泌C.2~2.5小时分泌物乙增多,它能促进肝细胞和肌细胞内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等转化成葡萄糖D.据图可知,分泌物甲和乙共同维持血糖平衡,二者是协同作用的关系6.如图是高等动物雌性激素分泌及作用机制模式图,A、B、C代表器官,a、b、d、e代表物质,①、②和③代表过程。
神经_体液_免疫调节,知识点+练习+答案解析
神经调节1、神经系统 〔1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中的脑〔大脑、小脑和脑干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从脑和脊髓发出的遍布全身的神经。
〔2基本单位——神经元①结构:由细胞体、树突〔短、轴突〔长构成。
〔轴突和树突称为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称为神经末梢。
②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③种类:传入<感觉>神经元、传出<运动>神经元、中间<联络>神经元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构成。
〔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组成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的调节人体某些生理活动的结构。
传出神经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原因:K +外流→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原因:Na +内流→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3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4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传递结构: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传递过程: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小体神经末梢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
专题17 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解析版)
专题17 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考点1 激素调节的过程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2.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和尿糖,可导致多种器官功能损害。
人类的糖尿病分为1、2两种类型,多饮、多尿、多食是其共同外在表现。
1型糖尿病由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所致,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发病。
3.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作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如下图)。
4.研究表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来进行的。
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中,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
5.人和高等动物体内还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等,人们将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体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节。
6.激素调节具有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微量和高效等特点。
7.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中激素的水平,因为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各种信息。
8.激素会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相互识别,并发生特异性结合,起作用后就失活了。
考点2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1.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除激素外,其他一些化学物质,如组胺、某些气体分子(NO、CO等)以及一些代谢产物(如CO2),也能作为体液因子对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起调节作用。
CO2是调节呼吸运动的重要体液因子。
2.一些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没有神经调节。
3.无论是酷热还是严寒,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人的体温总能保持相对恒定,而这种恒定是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4.代谢产热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
在安静状态下,人体主要通过肝、脑等器官的活动提供热量;运动时,骨骼肌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
神经体液调节关系、免疫调节试题(详解)
神经体液调节关系、免疫调节试题(详解)————————————————————————————————作者:————————————————————————————————日期: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1、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①调节速度快②调节速度慢③作用的范围广泛④作用的部位准确⑤作用的时间短暂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2、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A.刺激强度的大小B.感受器的兴奋性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D.效应器的兴奋性3、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温觉感受器只分布在皮肤B.体表温度一定与体内温度相同C.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D.人体散热主要通过体液调节实现4、天气变冷时,维持体温所散失的热能增多,人体内下列哪些腺体的分泌量会增多( )①垂体②甲状腺③胰岛④肾上腺⑤卵巢A.①②③ B. ①②④C.②④ D. ③④5.下列关于抗利尿素分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喝水多,抗利尿素分泌多 B.喝水少,抗利尿素分泌多C. 喝水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少D.出汗多,抗利尿素分泌少6、有三只生存状况一致的小狗,分别切除它们的下丘脑、甲状腺、垂体,然后检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甲---乙+--丙++-注:“+”代表增加,“-”代表减少则甲、乙、丙三只小狗被切除的器官分别是( )A.垂体、下丘脑、甲状腺B.垂体、甲状腺、下丘脑C.甲状腺、垂体、下丘脑D.下丘脑、垂体、甲状腺7.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B.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C.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D.在调节水平衡过程中,下丘脑只有合成、释放d激素的作用8.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活动来调节体温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④血糖浓度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升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10.人体血液中各种激素的含量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正常水平上,这是通过下列哪项实现的( )A.激素间的协同作用B.激素间的拮抗作用C.神经---体液调节D.反馈调节11.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皮肤表皮细胞排列紧密B.呼吸道粘膜分泌粘液C.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D.感冒病毒刺激人体产生抗体12.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直接发育成的淋巴细胞是A.T细胞B.B细胞C.效应T细胞D.效应B细胞13.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
神经体液调节关系、免疫调节练习题(详解)汇总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1、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①调节速度快 ②调节速度慢 ③作用的范围广泛 ④作用的部位准确 ⑤作用的时间短暂 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A .①③⑤B .②④⑥C .①③⑥D .①④⑤ 2、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A .刺激强度的大小B .感受器的兴奋性C .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D .效应器的兴奋性 3、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温觉感受器只分布在皮肤 B .体表温度一定与体内温度相同C .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D .人体散热主要通过体液调节实现4、天气变冷时,维持体温所散失的热能增多,人体内下列哪些腺体的分泌量会增多( )①垂体 ②甲状腺 ③胰岛 ④肾上腺 ⑤卵巢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④ D. ③④ 5.下列关于抗利尿素分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喝水多,抗利尿素分泌多 B.喝水少,抗利尿素分泌多 C. 喝水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少 D.出汗多,抗利尿素分泌少6、有三只生存状况一致的小狗,分别切除它们的下丘脑、甲状腺、垂体,然后检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甲 - - -乙 + - - 丙 ++-注:“+”代表增加,“-”代表减少则甲、乙、丙三只小狗被切除的器官分别是 ( ) A .垂体、下丘脑、甲状腺 B .垂体、甲状腺、下丘脑 C .甲状腺、垂体、下丘脑 D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7.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 、b 、c 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B.c 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C.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D.在调节水平衡过程中,下丘脑只有合成、释放d 激素的作用 8.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④血糖浓度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胰岛A 细胞的分泌活动 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升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10.人体血液中各种激素的含量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正常水平上,这是通过下列哪项实现的 ( )A.激素间的协同作用B.激素间的拮抗作用C.神经---体液调节D.反馈调节 11.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 .皮肤表皮细胞排列紧密B .呼吸道粘膜分泌粘液C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D .感冒病毒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12.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直接发育成的淋巴细胞是A .T 细胞B .B 细胞C .效应T 细胞D .效应B 细胞13.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练习题及答案
生物必修Ⅲ人教新课标 2.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习题精练(完美解析版)一、选择题1.(2011·东北师大附中模拟)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恒温动物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B.体温升高都是由于细胞代谢产热增加引起的C.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会引起皮下毛细血管舒张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同时还对某些腺体活动具有调节功能解析:恒温动物的体温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体温升高都是由于细胞代谢产热增加引起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体温的变化应该考虑两个方面,产热和散热;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是寒冷刺激所造成的,会引起皮下毛细血管收缩。
答案:D2.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温觉感受器只分布在皮肤B.体表温度一定与体内温度相同C.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D.人体散热主要通过体液调节实现解析:温觉感受器分布在人体的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人体散热主要通过神经调节来实现。
答案:C3.假设某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可以引起()A.血浆渗透压增高,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B.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C.血浆渗透压增高,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解析:抗利尿激素在体内缺水的时候分泌量会增加,当大量饮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同时抑制了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答案:D4.下列关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B.人在紧张情况下,心跳、呼吸加速、血压升高属神经—体液调节C.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来调节生理过程D.短跑运动员听到枪声完成跑步和冲刺的过程,只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解析:短跑运动员听到枪声完成跑步和冲刺的过程,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
答案:D5.下列关于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水解加快,合成量减少B.皮肤血管收缩,降低体内热量散失C.机体散热大于产热,体温下降D.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与大脑皮层无关解析:寒冷环境中,代谢加快,ATP合成增多;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体内产生的热量运转减慢,散热减少;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但体温调节过程离不开大脑皮层的调节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1、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①调节速度快②调节速度慢③作用的范围广泛④作用的部位准确⑤作用的时间短暂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 D .①④⑤2、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A .刺激强度的大小B.感受器的兴奋性 C .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 D.效应器的兴奋性3、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温觉感受器只分布在皮肤B.体表温度一定与体内温度相同 C.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D .人体散热主要通过体液调节实现4、天气变冷时,维持体温所散失的热能增多,人体内下列哪些腺体的分泌量会增多()①垂体②甲状腺③胰岛④肾上腺⑤卵巢A .①②③ B. ①②④C.②④ D. ③④5.下列关于抗利尿素分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喝水多,抗利尿素分泌多 B. 喝水少,抗利尿素分泌多C. 喝水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少D. 出汗多,抗利尿素分泌少6、有三只生存状况一致的小狗,分别切除它们的下丘脑、甲状腺、垂体,然后检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D.在调节水平衡过程中,下丘脑只有合成、释放 d 激素的作用8.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分泌活动来调节体温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④血糖浓度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胰岛 A 细胞的分泌活动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升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 9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 10.人体血液中各种激素的含量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正常水平上,这是通过下列哪项实现的()A.激素间的协同作用 C.神经 --- 体液调节11.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表皮细胞排列紧密 C.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甲---乙+--丙++-12.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直接发育成的淋巴细胞是A.T细胞B.B细胞C.效应 T 细胞D.效应 B细胞13.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
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注:“+”代表增加,“-”代表减少则甲、乙、丙三只小狗被切除的器官分别是() A .垂体、下丘脑、甲状腺 B.垂体、甲状腺、下丘脑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流感病毒可能发生了突变C.甲状腺、垂体、下丘脑D.下丘脑、垂体、甲状腺B.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C.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可能不是同种类型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7.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 a、b、c 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B.c 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C.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14.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加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15.关于对抗体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属于免疫球蛋白C.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16.参与过敏反应的是:A.抗体 B .淋巴因子 C .效应 T 细胞 17.自身免疫病产生的原因:() 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 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加B.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 D.其参与的免疫是细胞免疫D .干扰素A.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菌的免疫反应 B .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B.激素间的拮抗作用D.反馈调节B.呼吸道粘膜分泌粘液D.感冒病毒刺激人体产生抗体C.人体免疫系统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的免疫反应 D .自身免疫功能不足18.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共同点是A.产生抗体B.产生记忆细胞C.杀伤靶细胞D.分泌淋巴因子19.下列各种医药品中,属于抗原类的是A.疫苗B.胸腺素C.干扰素D.白细胞介素20.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21 .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A.浆细胞B. T淋巴细胞C. B淋巴细胞D.效应T细胞22.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
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B .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23.为防止甲型 HINI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INI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 HINI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是()A.侵染部位B.致病机理C.抗原决定簇 D .传播途径24.破伤风梭状芽范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A .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25.如果给人体注射灭活的甲型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A. 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HlNI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B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HlNI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B.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 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C.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D.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26.关于甲型HlNI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的有关比较,不正确的是()A .均使感染者发烧,因此两者抗原相同B.感染不同的人后所引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C.感染正常人体后均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D .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改变传染性27.人体内往往存在着针对一种病毒的不同抗体,合理的解释是()A .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种蛋白质分子B.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复制C.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个同种蛋白质分子D .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表达2&下列关于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B细胞受到淋巴因子的作用后,可增强清除靶细胞的能力B.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后,可将抗原呈递给浆细胞C.婴儿初次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后,体内可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D.HIV攻击人体T细胞后,可使人体完全丧失体液免疫能力29.高三学生小明最近到医院体检,体检报告中的肝功能检验结果显示:乙肝抗原呈阴性(一),乙肝抗体呈阳性(+)。
他说自己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就此结果向你咨询,你应该给他怎样的合理建议(说明:牛"表示有,•"表示没有)()A .你体内带有乙肝抗体,说明一定也有乙肝病毒,需要到医院就诊B.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一定是妈妈怀孕时传递给你的免疫力C.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说明你可能曾感染乙肝病毒后痊愈了D .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这是父母遗传给你的免疫力30.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
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31.用实验动物可以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具体方法是将同种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动物。
对照组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实验组接种含疫苗的接种物,然后全都接种同种病毒。
下列是关于该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A .该实验原理是:疫苗进入动物体内后可刺激B 细胞,使之分化后产生记忆细胞,当再次接种相同抗原后,可以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反应B.接种同种病毒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免疫反应一样强烈C.为确定疫苗的有效浓度,需要对实验组注射不同浓度的疫苗D.本实验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2.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
如果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33. 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
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⑤A.①②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参与,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B.骨髓造血干细胞可分化成 B 细胞,不能分化成 T细胞C.一种抗原往往具有多个抗原决定簇,一个效应 B细胞可以产生多种相应的抗体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⑤反应,因为③过程可迅速完成38.免疫接种包括两种方法:①注射抗体,②注射抗原。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治愈者的血清进行的治疗属于方法②B.方法①在接种对象体内引起 B 细胞的增殖、分化C.方法②是通过使人体患病然后获得免疫力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预防一些传染病39.(2011 海·淀质检)下图表示人体某一免疫过程,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A .图中表示的是细胞免疫过程,且细胞 a 是吞噬细胞B .同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细胞 b 能大量分化成细胞 cC .图中 d 为抗体,且能分布到血液或内环境中起作用D.若 HIV 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 T 淋巴细胞 40.通过以下方法所获得的免疫能力在体内保持较长时间的是()A .成人注射丙种球蛋白(抗体)C.婴儿通过母乳获得某些抗体C.非特异性疫,抗体D.特异性免疫,抗原34. 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A.造血干细胞 B . T淋巴细胞 C. B 淋巴细胞 D 35.图 8 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过程③表示将抗原传递给④B.细胞②、④、⑦能够直接识别抗原 C.有相对发达的高尔基体是细胞⑦的特征之一D.⑦能分泌抗体,而④不能分泌抗体36.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吞噬细胞37.图为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