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系统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题目: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概述

姓名

学院

专业

学号

2014年 11月7日

1

目录

1.血液循环系统 (3)

1.1.前人对血液循环系统的认识 (3)

1.1.1.古代西方学者的研究 (3)

1.1.2.东方人的认识 (4)

1.2.血液循环系统的定义 (4)

2.红细胞的流变性质 (4)

2.1.红细胞的沉降率 (4)

2.2.红细胞的变形性 (5)

2.2.1.红细胞变形性的重要作用 (5)

2.2.2.红细胞的变形性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 (6)

3.血液的组成及其性质 (6)

3.1.血液的组成 (6)

3.2.血液的性质 (7)

3.2.1.血液的非牛顿粘性 (7)

3.2.2.血液的粘弹性和触变性 (7)

4.血液流变性质的定量描述 (8)

4.1.法林效应 (8)

4.2.轴流现象 (8)

5.血液循环系统动力学描述 (8)

2

1.血液循环系统

1.1.前人对血液循环系统的认识

1.1.1.古代西方学者的研究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们就开始认识到心脏、血管和脉搏之间的某些关系。如公元前4世纪,希腊医圣Hippocrates(460~375,B·C)就清楚心脏的位置以及它和血管的联系,但是,他们所观察到的是人尸体中的现象。在尸体内,几乎所有的血液都被驱入静脉,而动脉中则是空的。因此,他们断言动脉内充满来自肺进入的空气。Hippocrates认为,人体健康与否取决于体内4种液体的平衡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四素论学说。四素论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4种液体,即红液(血)、黄液(胆汁)、黏液和黑液(贮存于脾)。每种液体都有一定属性,血液温湿,胆汁温干,黏液冷湿,黑液干冷,认为只有4种液体的平衡,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机能。

古代西方学者对血液循环作过较系统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应为亚里士多德(384~322,B·C)。他对血管系进行了系统的观察,指出血管的重要性,心脏是最早成熟和最后死亡的器官。他描述了心包和心脏的轮廓,大血管在心脏的出入口。他认为血液是从心脏流至全身其他部分,并营养全身。

古罗马的盖仑是古希腊继亚里士多德之后的第一个伟大的医学泰斗,成为最早用实验方法研究动物生理功能的先驱,盖仑还在当时极其简陋的条件下,通过科学而巧妙的设计构思,进行了很多心血管功能的有益探索,对血液循环发现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盖仑通过解剖动物,研究了心脏、血管和脉搏,指出心脏有左右2个心室。他认为血液由肝生成。血液在“自然灵气”的推动下,一部分由肝分别送往身体的各部分,另一部分由肝静脉经下腔静脉注入右心室,后通过心室隔膜上的小孔,一滴一滴的流入左心室。血液在左心室注入由肺进入的“活力灵气”,从而使原来的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动脉血再分布至全身,进入脑部动脉血中的“活力灵气”变为“动物灵气”,从而使全身有了感觉。

3

4

1.1.

2.东方人的认识

《黄帝内经》中多处记载了气血循环的现象,如“心生血,… …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心主身之血脉”,“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经脉之相贯,如环无端”,“人受气于谷,谷人于胃,以传于肺,五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这些记载,已可见心与血管系统关系的雏形,尽管还比较粗放和笼统,也不乏主观臆测的成份,但其明确指出血液运行“流行不止”、“营周不休”、“如环无端”,更说明他们对血液“循环”已有初步的认识。

1.2. 血液循环系统的定义

血液循环系统是血液在体内流动的通道,分为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淋巴系统是静脉系统的辅助装置。而一般所说的循环系统指的是心血管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由血液、血管和心脏组成。如果分为两大部分,即为血管和心脏组成。

人体的循环系统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组成。

2. 红细胞的流变性质

2.1. 红细胞的沉降率

红细胞的比重约为1.098(4摄氏度),而血浆的比重约1.024(4摄氏度),因此,红细胞在重力作用下将从悬浮液中沉淀出来,这种现象叫做沉降。沉降的速度叫做沉降率,除了怀孕以来,细胞的沉降率加快总认为是不正常的。

当红细胞在血浆中下沉时,其速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Stokes 指出,刚性球体通过无限界的流体运动所受的粘滞阻力

6s f rv πη=

式中η 为流体粘度,r 为球体半径,v 是球体速度。Stokes 定律不能直接应

用于红细胞在血浆中的沉降,因为它的速度不仅取决于红细胞的尺寸、红细胞和血浆的密度以及血浆的粘度,而且还与红细胞的形状和方位有关。红细胞的聚集和红细胞叠连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将影响红细胞沉降率。因此,沉降率的变化可以度量红细胞表面性质的变化,它与红细胞的聚集密切相关。

红细胞的沉降已被广泛地用来检查各种疾病的进程。在做血沉试验时,一根细而长的有刻度的管子充以柠檬酸钾的血液,在温度22—27摄氏度下,管子保持竖直。一般是以红细胞的上水平线以上的血浆柱高度作为红细胞沉降的记录。

2.2.红细胞的变形性

2.2.1.红细胞变形性的重要作用

静止时,红细胞为直径8um的双凹圆盘形,但受外力时很容易变形。外力除去后又易于恢复原状。在显微镜下观察毛细血管床,可以发现作伞状、弹丸状等各种形状运动的红细胞。

红细胞的变形性在血液循环中,特别是在微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红细胞的这种显著的变形性,使它能够通过比它本身直径还小的毛细血管。脾脏的毛细血管最窄,它的平均直径仅有3um左右。红细胞的变形性对因动脉硬比或血栓形成的非常狭窄的血管中的循环,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则血液粘度增加因而血流量亦减少。结果会导致切变率减小,因血液的非牛顿粘性又使血液粘度增加,血流量减少从而引起恶性循环。

Fisher等人(1978)发现了红细胞膜的坦克履带式运动。例如,悬浮于高粘度酌葡萄掐溶液中的红细胞,在切应力影响下变形成椭球体。随着切应力的增加,其延伸率接近最大值,同队红细胞膜作坦克履带式运动,其转动频率随切变率而直线地增加,由于红细胞膜的这种坦克履带式转动,就将所受切应力向细胞内传递,引起红细胞内容物的运动,这样可使O2或CO2分子与血红蛋白更好地混合,促使气体分子与血红蛋白结合,使红细胞能更有效地发挥其输运气体的功能。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