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生物中考复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生物体的遗传与变异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生物体的遗传与变异例题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0c294f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8.png)
生物体的遗传与变异例题和知识点总结遗传和变异是生命延续和进化的基础,也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
理解遗传与变异的原理,不仅有助于我们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还能在农业、医学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些例题来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并总结相关的知识点。
一、遗传的知识点遗传是指生物体通过生殖过程将自身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使后代具有与亲代相似的性状。
1、基因与染色体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它们位于染色体上。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一种结构,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人体细胞中有 23 对染色体,其中 22 对是常染色体,1 对是性染色体(XX 为女性,XY 为男性)。
例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这一对相对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控制的。
2、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例如,控制豌豆高茎和矮茎的基因就是等位基因。
3、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基因在杂合状态下能够表现出其性状,而隐性基因在杂合状态下被显性基因所掩盖,只有在纯合状态下才能表现出性状。
比如,双眼皮是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4、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型是指生物体的基因组成,表现型是指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决定表现型,但表现型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题 1:如果用 A 和 a 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那么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表现为()A 隐性性状B 显性性状C 杂合性状D 不能确定答案:B。
因为 AA 中都是显性基因,所以表现为显性性状。
二、变异的知识点变异是指生物体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
1、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可以传递给后代;不可遗传变异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传递给后代。
例如:太空椒的培育是可遗传变异,因为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而由于营养不良导致的身体瘦弱则是不可遗传变异。
初中生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整理
![初中生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b97ea5e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8.png)
初中生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整理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知识速记遗传与变异1.遗传:(1)概念:亲子间的。
(2)实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孩子的五官跟父亲或母亲很像等。
2.变异:(1)概念: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
(2)实例: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豌豆的红花与白花等。
生物的性状1.性状:(1)概念:生物体的、生理和等特征的统称。
(2)实例:豌豆的形状、番茄果实的颜色、人的单眼皮或双眼皮等。
2.相对性状:(1)概念: 生物的性状的表现形式。
(2)实例:豌豆有圆粒和粒,头发有黑色和棕色等。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验证实验——转基因鼠:(1)研究的性状:鼠的。
(2)控制该性状的基因: 基因。
(3)结论:基因决定生物的。
(4)推论:生物在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递的是。
2. 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的性状。
3.生物的性状由控制,还受的影响。
随堂练习( )1.下列描述的现象属于变异的是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③两只黑猫生了一只白猫④母亲双眼皮,女儿也是双眼皮A.②③B.①④C.③④D.②④( )2.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南瓜的黄色和南瓜的绿色B.金鱼的泡眼和鲫鱼的突眼C.猪的黑毛和羊的白毛D.水稻的直叶与小麦的卷叶( )3.在人类ABO血型系统中,有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血型。
决定人的血型特定遗传功能单位是A.细胞核B.染色体C.DNAD.基因( )4.科学家将一种来自发光水母的基因整合到普通小鼠的基因中,培育出的小鼠外表与普通小鼠无异,但到了夜晚却能够发出绿色荧光。
科学家培育新品种小鼠采用了A.转基因技术B.克隆技术C.杂交技术D.传统生物技术( )5.如图,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形态,前者呈扁平状,后者深裂而呈丝状,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的性状不受基因影响B.生物性状是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C.生物的性状只受基因影响D.生物的性状只受环境影响6.(资料分析题)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种富含牛肉蛋白质的“马铃薯”新品种。
人教版生物中考一轮复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人教版生物中考一轮复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https://img.taocdn.com/s3/m/6663cfeba45177232f60a2ce.png)
专题19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一、教材重点回顾:(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概念举例遗传变异2.生物体的性状(1)性状:生物体的、和统称为性状。
比如狗的毛色、鸡的产蛋量、人的眼皮等(2)相对性状:在遗传学上,把生物的的不同称为相对性状。
比如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豌豆花的紫色和白色、鸡的玫瑰冠与单冠。
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生物体的性状主要是由控制的,同时还受的影响。
注意:1.生物体的性状并不是都是肉眼可见的,有些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如人的血型。
2.影响生物性状的因素是基因和环境,生物的性状主要受基因控制。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染色体、DNA和基因图中①是、②是、③是概念(特点)位置关数量关系图示关系系染色体1.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2.染色体由组成基因位于上,DNA上位于____上一条染色体上有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基因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成双螺旋结构基因DNA上许多与遗传效应的片段注意:①DNA不是生物体唯一的遗传物质,有些生物的遗传物质只有RNA,如某些病毒;②并不是DNA上每一个片段都叫基因,还有一些与遗传无关的片段。
2.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染色体在生物的体细胞内存在的,因此基因也是存在的。
在形成生殖细胞的时,通过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成对的染色体会都会一分为二,分别进入到两个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是存在的。
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受精卵中染色体和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
比如,果蝇染色体体细胞的数目是4对,则果蝇精子或卵细胞内的染色体的数目为,果蝇受精卵内的染色体的数目是。
(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生物体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根据性状在亲代和子代中的表现规律,我们把相对性状分为。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为(用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
2.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判定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显性基因用A表示):①纯种的高茎和矮茎的杂交,后代都表现为高茎,则为显性性状,为隐性性状;其亲代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子代的基因型为Aa。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的遗传和变异](https://img.taocdn.com/s3/m/f499c7ace53a580216fcfeb4.png)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生物性状: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形状。
2.相对性状:遗传学把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3.分析资料《转基因超级鼠的实验》得出结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二.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1、染色体:细胞核内存在的一些能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数量: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内的少一半
遗传物质:DNA、RNA
基因: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
2.基因经精子或者卵细胞的传递
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减半(22条+x或者y),形成受精卵以后恢复。
三.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1、基因是成对的,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2、当成对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性基因的性状表现出来。
3、禁止近亲结婚原因:产生的后代增加患遗传病的机会。
四.人的性别遗传
1.男女染色体的差别:男性为22+xy 女性为:22+xx
2.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五.生物的变异
1、变异的定义: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根据遗传性分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2、类型不遗传的变异:由外界环境影响引起的
根据对生物个体的意义分有利变异: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
不利变异:不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
3、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培育生物新品种
高产奶牛、高产抗倒伏的水稻、太空椒
初中生物第 1 页共1 页。
中考复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中考复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https://img.taocdn.com/s3/m/b92625c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b.png)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遗传:指间的相似性。
例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变异:指间和间的差异。
例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金鱼品种多。
【点拨】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2.生物的性状(1)生物的性状:生物体的、、等方面的特征。
例如,眼睛的颜色,头发的颜色、形状,身高,血型,能否卷舌。
(2)相对性状:种生物性状的表现形式。
例如,豌豆的圆粒和皱粒,人的血型有A 型、B 型、O 型和AB 型,狗的白毛和黑毛。
3.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转基因超级鼠:①过程:利用技术将转入核未融合的受精卵内,再将受精卵注入代孕小鼠的内,生出的小鼠个体较大。
②所用生物技术:技术。
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③结论:控制生物的性状。
(2)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的影响。
生物体有许多性状是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3)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而不是性状。
【小试牛刀】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体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B.人的A 型血与B 型血是一对相对性状C.性别也属于人体的性状D.在生物传宗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2.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B.变异的实质是生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物质发生变化C.生男生女取决于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中所含的性染色体D.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3.(2021北京房山二模,18)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A.遗传现象 B.繁殖现象C.变异现象 D.进化现象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手段。
最新人教版中考生物同步知识点复习第七单元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最新人教版中考生物同步知识点复习第七单元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https://img.taocdn.com/s3/m/e4c69cd07375a417876f8fe8.png)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遗传与变异:(1)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变异: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3)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来实现的。
2.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1)性状:生物体形态结构(大小、颜色、形状等)、生理(血型等)和行为(惯用右手)等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实例:转基因超级鼠实验。
(1)被研究的性状:鼠的个体大小。
(2)控制性状的基因: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3)转基因的方法:显微注射法。
(4)结论: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4.性状与基因和环境的关系: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生物的性状主要受基因的控制,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环境的影响。
如:白萝卜露出地面的部分受到环境中光照的影响会变绿色。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基因、DNA和染色体:(1)基因、DNA和染色体位置图:(2)三者关系图:2.生物体的染色体数目:(1)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2)在受精卵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3)在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成单存在,只有体细胞的一半。
(4)举例: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孟德尔遗传规律:(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先将亲代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获得子一代(全为高茎),将子一代种子种下去后,让植株自花传粉,产生子二代。
(2)过程图解:2.基因显隐性与性状之间的关系:亲代后代基因组成及比例后代性状表现及比例AA×AA AA显性性状aa×aa aa隐性性状Aa×aa Aa∶aa(1∶1) 显性(1)∶隐性(1)Aa×Aa AA∶Aa∶aa(1∶2∶1) 显性(3)∶隐性(1)3.遗传病: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疾病可遗传给后代。
如隐性遗传病:白化病、红绿色盲、苯丙酮尿症。
初中生物专题4.4遗传与变异基础背默带答案直接打印版
![初中生物专题4.4遗传与变异基础背默带答案直接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4ff2141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7.png)
4.4生物的遗传和变异A B C D E图3ⅠⅡⅢ图4图5图6图7图81.图1和图2中有菊花状和喇叭状两种伞帽的伞藻,请分别写出①②③的伞帽形状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伞藻实验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令举两例与伞藻实验结论相同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3中D 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
主要遗传物质是【】________,遗传信息是【】_________。
遗传物质的载体是【】___________,遗传信息的载体是【】___________。
3.一般一条染色体上只含有_____条DNA。
图7中_______的染色体和DNA 的数量关系一定不可能出现。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核生物_____(是/否)具有染色体。
5.DNA 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该结构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
6.图4中的ⅠⅡⅢ分别是图三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图5是果蝇染色体图谱。
果蝇是XY 型性别决定,由此判断甲是______(雌/雄)果蝇,乙是______(雌/雄)果蝇。
由图可知雌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__,雄果蝇的生殖细胞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
雌果蝇生殖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
若要测定果蝇的基因组,至少测定______条DNA。
8.图6中男性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
若要测定人的基因组成,需至少测定______条DNA。
9.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______________。
2024年中考生物总复习训练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含解析
![2024年中考生物总复习训练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82df0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70.png)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一、单选题1.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黑色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为白色,此现象可说明为()A.限制黑色的基因消逝了B.黑色母羊必有AaC.限制黑色的基因未消逝但不表现D.白色公羊必有Aa【答案】C【解析】“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黑色母羊交配,生下的小羊全部为白色”,表明白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
假设亲代白色公羊的基因组成是AA,亲代黑色母羊的基因组成是aa。
遗传图解如图:从遗传图解看出:限制黑色的基因并没有消逝,但不表现,还会遗传下去,故A错误。
亲代黑色母羊的基因必为aa,而不是Aa,黑色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限制,故B错误。
限制黑色的基因未消逝但不表现,故C正确。
亲代白色公羊必为AA,而不是必有Aa,若为白公公羊Aa,产生A和a两种配子,而黑色母羊的基因组成是aa,产生a配子,这样亲代产生的生殖细胞随机结合,后代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aa表现的性状是黑色,与题干不符合要求,故D错误。
故选:C2.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缘由是()A.后代易得传染病B.后代都会的传染病C.后代存活率很低D.后代得遗传病的概率高【答案】D【解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跟近亲结婚没有关系,近亲结婚后代易患遗传病,A、B错误。
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隐性致病基因相遇的机会增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而不是近亲结婚后代的存活率很低,C错误。
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缘由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隐性致病基因相遇的机会增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很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病,其危害特别显著,因此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削减后代得遗传病的可能性,D正确。
2024年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专题总结—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2024年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专题总结—生物的遗传和变异](https://img.taocdn.com/s3/m/40aa5c8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9.png)
2024年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专题总结—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
2、变异:亲子间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
3、遗传学上把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统称为生物的性状。
4、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5、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6、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7、转基因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8、性状受基因控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
1、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桥梁”。
2、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4、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5、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基因也成对存在,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6、人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就有46个DNA分子,有数万对基因。
7、形成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各分出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成单存在。
(23对减半成23条)8、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受精卵中也有23对染色体,但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是体细胞染色体的一半,即23条。
9、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10、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1、遗传学之父是孟德尔。
2、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两种。
3、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两种,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
4、显性基因的基因组成由AA和Aa两种,隐性基因的基因组成只有aa一种。
5、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等位基因存在于同一对染色体相同的位置上。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中考复习之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中考复习之生物的遗传与变异](https://img.taocdn.com/s3/m/0948742b9ec3d5bbfc0a743e.png)
4.(2019·黄冈模拟)小明对家人的拇指能否向背弯曲
这一性状进行了调查,并绘制了家族遗传关系图谱(如
图)。若相关显性、隐性基因分别用D、d表示,请回答
下列问题:
能弯
(1)根据图中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隐性性状是_______
曲
_____。
(2)图中3和4的大拇指都不能向背弯曲,8的大拇指也不
遗传
序图”。
(2)扫清障碍:此题图中的第23对染色体一条大、一条
小,为XY染色体,是性染色体;男性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组
(1)正常人脑细胞的染色体数是23对,而卵细胞中的染
色体是23条。
(
√
)
(2)生男生女是由精子含有的性染色体决定的。
(
√
)
(3)男性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与Y染色体在形态上是一样
的。 (
×
)
(4)体细胞中有性染色体,生殖细胞
1.亲代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子代体细胞内染
(
)
A.①是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②是DNA,是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
C.基因是含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D.一个DNA分子只含有一个基因
【名师讲题】
(1)审题技巧:识别图中①②的名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扫清障碍:图中①是染色体,②是DNA。染色体由DNA
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上
数性状能观察到,但有些性状无法用肉眼观察,如人的
血型。
(2)相对性状不一定只有一对:如兔毛的颜色有白色、
褐色、灰色等。
2.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和性状的关系:
(1)图示关系:
(2)概念图:
(3)数量关系:
(名师整理)最新生物中考一轮复习《生物的遗传》考点梳理及强化训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生物中考一轮复习《生物的遗传》考点梳理及强化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72ed5a52d380eb62946d64.png)
中考生物复习知识梳理与配套练习:生物的遗传知识梳理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遗传与变异(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2)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2.生物的性状(1)生物的性状:生物的所有特征总和。
包括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易混易错】遗传是亲子之间比较,而不包括子代个体间,变异则都可。
二、染色体、DNA和基因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
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要点点拨】①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②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每条染色体包含一个DNA分子,DNA分子也是成对的,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携带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即基因位于DNA上,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③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相对性状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把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杂交,子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未表现的是隐性性状。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如a)。
AA或Aa控制的性状为显性性状,aa控制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因此,性状表现为隐性性状的概率低,表现为显性性状的概率高;生殖过程中,亲代的基因随着染色体传递给后代,并控制着后代性状表现。
3.遗传图解控制人双眼皮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人单眼皮的基因用a表示。
若女儿为单眼皮,父母均为双眼皮,则这三口之家的基因组成为:女儿为aa,父亲为Aa,母亲为Aa。
生物体的遗传与变异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生物体的遗传与变异例题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d124d5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a9.png)
生物体的遗传与变异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在生物学的广袤领域中,生物体的遗传与变异是一个核心且引人入胜的主题。
它不仅揭示了生命的延续和多样性,还为我们理解生物进化、疾病发生以及物种适应环境等众多重要现象提供了关键的理论基础。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来深入探讨这一主题,并对相关的重要知识点进行系统总结。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1、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例题: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
若亲本基因型为Dd×Dd,它们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中,高茎植株所占比例是多少?解题思路:根据分离定律,Dd×Dd 的杂交组合,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 DD:Dd:dd = 1:2:1。
高茎(DD 和 Dd)所占比例为 3/4。
知识点:分离定律指出,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例题:豌豆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杂交,F₂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比例是多少?解题思路:先求出 F₂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亲本为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F₂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9:3:3:1。
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比例为 9/16 + 1/16 = 10/16,所以不同于亲本的比例为 6/16 = 3/8。
知识点:自由组合定律指出,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二、遗传物质与基因1、 DNA 是遗传物质的证明例题: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S 型细菌的 DNA 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这说明了什么?解题思路:这表明 DNA 是使 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 DNA 是遗传物质。
知识点: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中考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
![中考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a7cbad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b.png)
中考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关键信息项:1、遗传的概念和基本原理遗传物质:DNA 的结构和功能基因:概念、作用和表达方式染色体:结构、数量和在遗传中的作用2、变异的类型和原因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不可遗传变异:环境因素引起的表型改变3、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4、人类遗传病常见遗传病的类型和遗传方式遗传病的预防和诊断方法5、生物进化与遗传变异的关系自然选择对遗传变异的作用遗传变异在物种形成中的意义11 遗传的概念和基本原理111 遗传是指生物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
遗传物质是生物体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是脱氧核糖核酸(DNA)。
112 DNA 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其碱基遵循互补配对原则(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
DNA 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细胞。
113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它决定了生物的性状。
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实现对性状的表达。
114 染色体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形态和结构变化。
染色体的数量在不同物种中是相对稳定的,人类体细胞中有 23 对染色体。
12 变异的类型和原因121 变异可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可遗传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22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内部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从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之一。
123 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以及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新组合。
124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如个别染色体的增减、染色体组的增减)。
125 不可遗传变异是指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生物性状的改变,但遗传物质未发生变化,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专题10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2022年中考生物易错易混考点精讲与精练(解析版)
![专题10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2022年中考生物易错易混考点精讲与精练(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010d9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fe.png)
专题十生物遗传和变异易错易混点1、遗传的物质基础:(1)体细胞与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基因的存在方式不同: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基因也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存在,基因也成单存在。
(2)由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内无细胞核,所以其中染色体的数量为零。
(3)不是所有DNA分子上的片段都是基因: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不要误认为是DNA分子上的任何一个片段。
(4)在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DNA是遗传物质;但在部分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部分病毒)体内,RNA是遗传物质。
如艾滋病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禽流感病毒。
2、性状的遗传:(1)不要误认为性状一定能观察到:大多数性状能观察到,但有些性状无法用肉眼观察,如人的血型。
(2)相对性状并不一定只有两种表现,如植物的花有白色、黄色和红色三种颜色,则相对性状有三种表现。
(3)亲代传递给子代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本身。
(4)隐性性状≠都不能表现出来:当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组合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表现不出来;当隐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组合时,隐性基因所控制的隐性性状能表现出来。
(5)表现型相同≠基因型相同:生物体为显性性状时,基因型有两种情况,如基因型分别为AA、Aa时表现型相同。
(6)遗传的是基因,表现的是性状。
3、性别决定:(1)精子≠一定含Y染色体:精子有两种类型,一种含有22条常染色体和1条X染色体;一种含有22条常染色体和1条Y染色体。
(2)性染色体并非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内均含有性染色体。
(3)生男、生女不取决于女方:取决于哪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4)性别决定的时刻是受精卵形成时,而不是婴儿出生时。
4、变异:(1)引起可遗传变异的原因:基因突变(太空椒)、染色体变异(无籽西瓜)、基因重组(同一窝狗的毛色各不相同)。
(2)不管是不可遗传的变异还是可遗传的变异,其诱因都是外界环境。
若没有引起遗传物质的变化,这种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反之是可遗传的。
初中生物与遗传变异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与遗传变异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3e285c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7.png)
初中生物与遗传变异知识点总结生物与遗传变异知识点总结生物与遗传变异是初中生物课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它涉及到生物进化、物种形成以及个体的遗传性状传递等方面。
下面我将为大家总结一些关于生物与遗传变异的知识点。
1.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时间内逐渐发生的变化,包括形态结构、生理特征、行为习性等方面。
这是由于物种内个体的变异和适应环境的选择所引起的。
生物进化的证据主要包括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以及比较解剖学、胚胎发育等方面的研究。
2.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在遗传物质基因中发生的变化,导致了个体间和群体间的遗传差异。
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它通过遗传物质的变异和基因的重组来实现。
遗传变异的主要形式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漂移等。
3.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变化,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等。
点突变是最常见的一种突变形式,它包括碱基置换、碱基插入和碱基缺失。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基因表达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个体的性状。
4. 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指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父母个体的基因相互交换和重组。
这种重组可以导致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新的遗传组合。
基因重组是物种进化和遗传变异的重要机制之一。
5. 基因漂移基因漂移是指在小群体中,由于偶然事件或环境因素的作用,导致基因频率发生随机变化。
基因漂移通常发生在种群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它可以导致种群间的遗传差异增大,并可能导致新种群的形成。
6. 遗传性状传递遗传性状是指由基因决定的个体特征,如眼睛颜色、血型、体质等。
遗传性状的传递基于遗传物质的传递和表达。
在有性生殖中,双亲的基因组合决定了后代的性状。
遗传性状的传递可以通过遗传图谱和遗传学定律来研究和描述。
7. 遗传工程遗传工程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它包括基因克隆、基因转染、基因编辑等技术。
遗传工程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以上是对生物与遗传变异的一些知识点的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进化过程,了解遗传变异对物种形成和个体特征传递的影响。
中考生物教材知识梳理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二讲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中考生物教材知识梳理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二讲生物的遗传与变异](https://img.taocdn.com/s3/m/b85b5809c77da26924c5b057.png)
第二讲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考点/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生物的遗传和变异(1)遗传是指—亲子间___的相似性。
(2)变异是指__亲子间—和—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
(3)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似性或差异不能称为遗传和变异。
2.生物的性状及相对性状(1)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以及—行为—特征的统称。
(2)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不同的性状是由_不同的基因_控制的,同时基因的表现也受_环境_的影响。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1.性状的遗传(1)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一—传递给子代。
(2)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精子—和―卵细胞2.基因、DNA和染色体(1).基因是指具有—遗传效应_的DNA片段,染色体主要是由 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2)每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__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3)在体细胞内,染色体和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
如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__23—对,包含__46—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着人体可遗传的性状。
3•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如图所示:彩成耶翔胞妁体细脫a(1)人类的遗传病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致病基因引起的,特别是一些隐性遗传病。
(2)血缘关系越近,基因组成越相近,如果携带致病基因的话,则这种致病基因重组的可能性一越大__,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就会__增加__。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1基因组成与性状表现的关系(1) 相对性状有—显性— 性状和—隐性__性状之分。
(2) 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 (以豌豆的高茎和矮茎这对相对性状为例,其中显性基因用D 表示,隐性基因用 d 表示)相对性状 表现型 基因型 显性性状 一咼茎— __DD Dd__隐性性状—矮茎—dd(3) 基因组成为 Dd 的,虽然d 控制的性状没有表现出来,但是隐性基因 d 没有受显性基因 D 的影响,会遗传 下去。
人教版生物中考教材梳理: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课件
![人教版生物中考教材梳理: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01e06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6.png)
四、人的性别决定 1.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男性 女性
体细胞 精子 体细胞 卵细胞
常染色体 22对 22 条 22对 22条
性染色体 XY
X或Y XX X
2.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受精卵的性别取决于是含 X 性染色体的精子还是含 Y 性染色体的精子与 卵细胞结合,两者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 相等 的,因此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C.同种生物的基因组成都是相同的
D.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3.(202X绵阳)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桥梁”, 受精卵是个体发育的起点。下列关于人和动物体的精子、卵细胞以及受精卵的说法,正 确的是 ( A ) A.动物精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偶数 B.卵细胞中的DNA分子总是成对存在的 C.受精卵中成对的染色体的形态一定相同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和基因数目相等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知识回顾】 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遗传:亲子间的类似性 。 2.变异: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 差异 。 3.性状:生物体的 形态结构 、生理和 行为 等的特征的统称。 4.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 的不同表现情势,如人的卷发和直发、有耳垂和无耳 垂都属于相对性状。 5.转基因鼠的启示 被研究的性状: 鼠的个体大小 。 控制性状的基因: 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 结论: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生物的性状由基因 控制,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环境 影 响。
豌豆的亲代都是紫花,而后代中出现了白花,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变异。据图 可以判断出 白花 是隐性性状。 将同一植株上的豌豆种子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的土壤和贫瘠的土壤中,前者 产量明显高于后者,这种性状上的差异是由 环境改变所引起的,属于 不可遗传变 异。
初中生物遗传变异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遗传变异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0f5177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8.png)
初中生物遗传变异知识点总结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和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生物界中,许多物种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形态和特征,这些变化源于遗传物质的不断演化和变异。
本文将总结初中生物中与遗传变异相关的核心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1. DNA和基因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基因是DNA上的一段特定序列,它编码了生物个体的遗传信息,决定了其形态和功能的表达。
一个或多个基因可以控制一个特定的性状或特征。
2. 突变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
它是遗传变异的一种形式,可以是基因的点突变或基因组的结构突变。
突变可能是由自然而然的过程产生,也可能是由环境因素或化学物质引起的。
突变确定了遗传变异的基本单位,为物种进化提供了基础。
3. 突变的类型突变主要分为点突变和结构突变两类。
点突变是指单个碱基的改变,包括替换、插入和缺失等。
结构突变是指染色体水平的改变,包括染色体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等。
4. 突变的影响突变对个体的遗传信息和性状表达产生影响。
有些突变可能没有明显的影响,而另一些突变可能导致功能的变化或缺陷。
一些突变还可能引起遗传疾病,如遗传性血液病、免疫缺陷病等。
5. 变异的来源变异可以通过遗传和突变两种方式产生。
遗传变异是指基因在不同个体间的传递和组合,包括性状的遗传、基因的重组和交叉等。
突变是新的遗传变异源,通过改变基因序列导致新的遗传信息产生。
6. 基因型和表型基因型指个体拥有的基因组合,包括显性和隐性基因的存在。
表型是基因型在外部表现出来的形态和特征。
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受到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基因的互作和环境的影响。
7. 遗传势和显性势遗传势指一个基因型的所有可能表型之间的变异范围。
显性势是指表型表达的程度或强度。
一个基因型具有多个显性势,取决于环境的差异和遗传因素的相互作用。
8. 环境对变异的影响环境因素可以引起表型的变异。
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营养等。
中考生物复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中考生物复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303370b2f60ddccda38a07f.png)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遗传和变异1.遗传的概念: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2.变异的概念: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3.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二、生物的性状1.概念: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等。
2.相对性状概念: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例如:人的A、B、O血型生理特征,各种先天性行为,番茄果实的红色或黄色,家兔的黑色或白色等形态结构特征。
三、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转基因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个生物的细胞核中,用这种方法培育出来的生物,叫做转基因生物。
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告诉我们: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亲代遗传给后代的不是性状,而是基因,子代因为得到亲代的基因(遗传信息)才表现出亲代的性状。
四、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1.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2.基因的显性和隐性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②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3.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①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如豌豆有高和矮,高是显性性状,矮是隐性性状。
②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隐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 一种(两个都是隐性基因),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有DD或Dd(只要有个是显性基因)两种。
③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d并没有受D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4.禁止近亲结婚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如:堂兄妹、表兄妹等,就不能结婚。
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近亲有共同的祖先,携带相同基因的比例大,在一个家庭中携带某种隐性致病基因(如白化病基因)的机会比普通人之间也携带该种基因的机率高得多。
当近亲结婚后,两个隐性致病基因相遇的机会大大增加,患遗传病的机会要高出许多。
因此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
人类的遗传病目前已发现6000多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一、遗传和变异
1.遗传的概念: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2.变异的概念: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3.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二、生物的性状
1.概念: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等。
2.相对性状
概念: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例如:人的A、B、O血型生理特征,各种先天性行为,番茄果实的红色或黄色,家兔的黑色或白色等形态结构特征。
三、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转基因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个生物的细胞核中,用这种方法培育出来的生物,叫做转基因生物。
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告诉我们: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亲代遗传给后代的不是性状,而是基因,子代因为得到亲代的基因(遗传信息)才表现出亲代的性状。
四、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1.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染色体是细胞内的一些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它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在生物体细胞中一般成对存在,且同种生物细胞的形态和数目恒定。
DNA是遗传物质,它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长链,在这条链上,又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
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它控制着生物一个具体性状。
因为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所以,DNA也是成对存在的,存在于DNA上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图解如下:
基因DNA 构成位于
染色体细胞核
蛋白质
2.生物体中的染色体数目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这两条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于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在生物体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使产生的所有卵细胞和精
所以生男生女取决于精子的类型,即取决于男方。
此外,含X或Y性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率相同,因此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如图所示:
七、生物的变异
1.变异
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它是指亲代与子代间、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
在生物世界,不同种类的生物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差异,都是通过变异产生的。
如:不同品种的菊花,不同品种的玉米果穗,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的头部等。
2.变异的分类
不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影响到遗传物质,叫不遗传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的。
可遗传的变异:只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变异才会遗传给下一代,叫可遗传的变异,只有可遗传的变异在育种中才有价值。
3.人类培育的新品种及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实例
高产奶牛——人工选择培育
高产抗倒伏小麦——杂交
太空椒——诱导基因突变等
八、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基因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
控制变异:亲子间或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生物生物的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如豌豆粒的的颜色,人的血型,大拇指向背弯曲
性状相对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番茄果实的红色或黄色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生物的性状不同都是由基因决定的
九、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基因基因和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一个片段
在亲染色体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染色体上或成对的DNA分子上,不同种子代生物的染色体数量不同,成对的保存稳定
间的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时,每对染色体都要减少一传递半,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随着进入进入精子或卵细胞,这样受精卵中染色体数量保持不变,同时基因重组决定生物的遗传
(生物的稳定)和变异(生物的多样)
十、基因的显性和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