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植被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二环境问题(教师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二环境问题(教师版)

“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和湿地的破坏与保护”等生态环境问题是高考重要命题点。

以区域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危害、成因与治理,是重要考查方向。

考向1 环境问题[模拟诊断]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图为我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局部地形图,甲、乙两县为国家级贫困县。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为该地区的脱贫,政府规划建设一条地方性公路,最合理的选择方案为A.①B.②C.③D.④2.据图分析甲县精准脱贫不适宜采取的措施是A.合理开发煤炭资源B.根据地形特点发展立体农业C.大力发展旅游业D.整体移民搬迁3.两县在脱贫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有①过度开发导致煤炭资源枯竭②破坏植被,加剧土壤盐碱化③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④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加重命题趋势专题十二××环境问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D2.D3.C【解析】1.题意表明,政府规划建设这条地方性公路是为了该地区的脱贫,因此该地方性公路应尽可能多的连接居民点,改善当地的交通条件,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口脱贫。

图中①、②、③方案只是连接了两个县城,沿途几乎没有连接其它聚落,排除A、B、C。

图中④方案中途连接多个聚落,利于该地区脱贫,D符合题意。

故选D。

2.图中显示,甲县境内为煤炭资源分布,合理开发煤炭资源,让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和财政收入,有利于脱贫,排除A。

图中显示,甲县境内多山,平地较少,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当地经济,可以根据地形特点发展立体农业,有利于当地脱贫,排除B。

当地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风情独特,山区景观优美,适宜发展旅游业,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居民收入,利于当地脱贫,排除C。

整体移民搬迁不太现实,且成本过高,不利于保护当地民族文化特色,选项D符合题意。

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七)植被课件

2020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七)植被课件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 2 000~3 000 米处( )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解析: 第(1)题,气温升高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常绿阔叶林带和山地 针阔叶混交林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且处于山地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多, 流水侵蚀加剧,森林植被也大量吸收土壤中的磷元素,故这两个森林带不可能 是土壤中磷高累积区;高山冰雪带海拔高,土层浅薄,且气温低,冻土使水分 难以下渗,故土壤中磷累积少;高山草甸带位于高山冰雪带以下,高山冰雪融 水使得该带土壤中水分含量丰富,且气温较低,蒸发弱,故为磷高累积区。第
的影响是( )
A.增加土壤有机质
B.增加北京降水量
C.减少沙尘暴频次
D.减缓城区热岛效应
解析: 第 3 题,读图可知,海拔 1 100 米至 2 500 米的森林带,水分条件 好,春季典型花卉种类较多;海拔较低地区花期最长;高海拔地区入春时间最 晚,所以花卉开花时间也最晚;从河谷地区到高海拔地区,热量和土壤条件越 来越差,短命植物花期越来越短,说明短命植物在恶劣条件下会缩短生活周期。 第 4 题,高山草甸带海拔高,促使春季植物种子萌发的主要水源为季节性积雪 融水;春季气温较低,高山永久性冰川几乎不会融化;春季该地的降水较少;
答案: (1)A (2)C
(2016·江苏卷)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 1 年、第 6 年两次相同降雨 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第 6 年的流量峰值大
B.第 1 年的流速峰值小
C.第 6 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专题突破】高考地理综合题:高考地理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专题突破】高考地理综合题:高考地理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专题突破】高考地理综合题:高考地理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及原因植被破坏与恢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Ⅲ卷微专题知识体系[核心知识必备]1.植被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素影响2.将“植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归纳整理,系统掌握——知识结构法必备知识1.陆地自然带的名称和分布陆地自然带气候类型典型植被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带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热带荒漠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水源——河流。

土壤。

植被适应环境的能力(某种具体的植被)。

人类活动。

3.影响生物种类多样的因素(1)气候:热量和降水。

(2)地形:类型复杂多样;海拔高,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3)生存空间:面积大,且自然条件差异大。

(4)封闭程度(独特物种必用)。

(5)天敌情况、灾害污染情况。

(6)人类活动影响:开发早晚;距人类活动远近。

(7)优势物种。

4.植被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植被不适应环境——分布稀疏:说明该地地区不具备植物生长的条件。

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方面分析。

(2)植被适应环境——能生长的植被:说明生长在该地区的植被具备适应该地区环境(尤其是恶劣环境)的能力。

主要从根、叶、茎分布特点、植被形态、生长速度等方面分析植被是如何适应当地环境(尤其是恶劣环境)特点的。

①根系发达:可耐旱、耐贫瘠和抵抗强风。

②叶子:叶片厚,有蜡质层,反射阳光,减少蒸发,可抗旱;叶子细小可防蒸发、防热量散失。

③茎:粗壮,储水量大;倾斜,说明当地风力大。

④分布特点:簇状匍匐在地面,植株低矮,可防强风、保暖、耐土壤贫瘠。

⑤花色鲜艳:可吸引动物为其传播花粉。

⑥生长速度快:可适应当地气温暖季短或雨季短。

一、植被类型1、木本——森林:(1)形态:乔木(高大树干,具有地带性)、灌木(树干矮小,丛生,不具有地带性)。

(2)陆地分布:针叶林、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红树林、珊瑚岛常绿林、稀树草原和灌木林。

2017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以“水”专题为例

2017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以“水”专题为例

3.落实主干知识,注重图像文字信息的提取和处理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水循环过程示意图分析植被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过程
根部吸收
树冠截留
到达地表 的降水强 度减小
渗透和过滤 地下 径流 增加 地表 径流 减少
提高水质 枯水季 补给增 加 丰水 期水 位下 降
降水冲刷减弱
利 于 下 渗
植 被 增 加
地表径流流速减缓 根系固定土壤 吸收水分
B
例、(2015· 贵阳模拟)下图表示某河流水文观测站春夏秋冬 四季气温、降水量和河流径流分配状况。读图,完成l~3题 1.该地河流的主要补 给形式是 A.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 B.雨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 D.湖泊水补给 2.该地河流的径流量最低出现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
D.冬季
C 3.该河流可能分布在 A.恒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1)从土壤水分的角度,分析该 县南部黑土成土作用强的原因。 (6分)
夏季降水丰沛(1分),春季地表积雪融化和冻土融冻 (1分),增加土壤含水量;地势低平(1分),河流 沿岸地表水丰富地下水位较高(1分);纬度高,气温 较低,蒸发弱(1分); 底土透水性差(1分),土壤 水分含量高,易成土。
(2)分析秸秆覆盖在缓解该县 坡面黑土侵蚀的作用。(4分)
该地水土流失严重,垄 沟中的小土挡能减缓地 表径流,减轻土壤养分 的流失,保持黑土肥力 。该地雨季短,旱地土 壤含水量低,小土挡拦 蓄的雨水储存于小浅穴 中,增加下渗,提高土 壤含水量,使作物增物 。
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是一种集覆盖抑蒸,垄沟集雨、垄沟种植 为一体的新型地膜覆盖技术。垄沟集雨能将微小降雨集流入渗于 作物根部,可使有限的降水、甚至是5mm以下的无效降水变为有 效降水发挥作用,大大提高了天然降水的利用率;甘肃省利用该 技术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但在推广过程中仍遇到一些障碍。 下图示意“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 。

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18环境保护

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18环境保护

18环境保护1.(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北地区是世界四大黑土集中分布区之一,正是依托富饶的黑土,东北地区已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粮仓”。

近年来,黑龙江省五常市尚志市等地出现大规模倒卖黑土事件,甚至在网购平台贩卖黑土。

大批黑土被贩卖至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用于育苗栽培鲜花。

这些被贩卖的黑上一般一两年后就变成了黄土,失去了肥力。

试说明东北黑土地肥力高的主要原因,并列举破坏黑土造成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答案】环境保护:原因:东北气候冷湿,有机质丰富但分解少,积累多。

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等。

措施:保护植被;禁止盗取黑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

【解析】本题考查东北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较低,冬季积雪量大,土壤湿润。

夏季降雨量大,利于植被生长。

冻土广布,土壤冷湿条件下,东北平原草场广阔。

草类枯萎,有机质多,但气候冷湿条件,不利于有机质分解,积累多。

形成肥沃的黑土。

环境问题:植被破坏,表土被剥蚀,夏季降水集中情况下,出现严重的黑土冲刷,土壤肥力下降。

水土流失导致江河泥沙淤积增多,加剧洪涝灾害等。

针对上述问题,要加强黑土地的水土保持,保护植被;由材料“大批黑土被贩卖至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用于育苗栽培鲜花”可知,要大力禁止盗取黑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

2.(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依据林区自然环境特点和林木状况进行间伐,是林区管理的有效途径。

20世纪90年代,甘肃省南部某林区对部分区域进行不同强度的间伐,而后继续封山育林。

2011年研究人员在该林区选择自然环境相近的4个样地进行调查。

表为部分调查结果。

【答案】关系:随间伐强度增强(大),乔木蓄积量减少,幼苗密度增大。

原因:间伐强度增强,乔木减少,裸地面积越大;幼苗生存空间增大;幼苗获得更多的光热资源。

2023年江西省九江市高考地理二模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3年江西省九江市高考地理二模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3年江西省九江市高考地理二模试卷近年来,我国Y集团的新能源汽车开始走向海外,虽售价高,但仍受热捧。

今年Y集团的首个海外乘用车工厂正式落地泰国,将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汽车技术,预计于2024年开始运营,年产量15万台,其中1万台投放到泰国市场。

泰国是东盟的重要成员国,拥有配套较完整的传统汽车生产基地。

近年来更是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经济表现活跃。

据此完成各小题。

1. Y集团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受热捧,主要得益于( )A. 技术先进B. 营销力强C. 性价比高D. 品牌度高2. 泰国引入Y集团最主要的目的是( )A. 增加税收收入B. 增加就业岗位C. 引进外资投入D. 促进产业升级3. Y集团在泰国建厂,最看重泰国的( )A. 市场规模大B. 出口能力强C. 劳动力廉价D. 经济水平高人口学上一般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来衡量性别比。

图示意我国1950-2100年出生性别比变化(含预测),据此完成各小题。

4. 我国出生性别比最高的时段是( )A. 1975-1985年B. 1990-2000年C. 2000-2010年D. 2015-2025年5. 导致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生性别比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生育观念改变②医疗技术影响③生育政策改变④经济快速发展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6. 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性别结构形势,将会( )A. 导致男性初婚年龄下降B. 利于社会治安环境改善C. 促进女性生存权益提升D. 扩大区域社会经济差距火龙卷是指裹挟着大火的龙卷风,可形成数十米高的火柱,它旋转移动着,所经之处一片灰烬。

地气温差、摩擦力等是影响火龙卷产生的重要因素。

图2为火龙卷景观,据此完成各小题。

7. 以下气温分布状况与火龙卷发生时相似的是( )A. B.C. D.8. 火龙卷多发生在( )A. 山地乔木林B. 高原草地C. 平原灌木林D. 沿海滩涂土壤饱和导水率是反映径流入渗和水分渗漏快慢的重要参数,主要与土壤疏松度密切相关。

2014高考地理人教版地理二轮复习 区域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2014高考地理人教版地理二轮复习 区域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强,
而类型丰富的雨林植被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巴西 过度的迁移 农业
开辟大型农牧场
人口 增长 贫困 雨林被毁
工业发展和 城市发展
商业性伐木
巨额投资
雨林生态脆弱 发达国家
市场需求
(4)热带雨林被破坏带来的生态危害
世界上的热带雨林一旦遭到大面积破坏,其后果不堪设想。 ①影响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引起地表水减少,水汽蒸发、 蒸腾
二、典题直击
考查一 森林的生态效益
40.(23分)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 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
【答案】 增加碳储量,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可归纳为七个字:“水气净美无 (物)尘沙”。对应的意思是: 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气——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2.趋势预测
结合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考查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及
开发、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一、考点透视
1.考纲解读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
环境效益
保护措施


生 态 功 能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湿润地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
沿岸地区 城市
防止海风、海浪侵袭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等
(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净——净化空气。
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生产
力最
【特别注意】 1. 所有的森林均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只是热带雨林的 物种
3.在茂密的森林覆盖下,与沙漠地区有同样贫瘠的土

高考地理有关植被知识点

高考地理有关植被知识点

高考地理有关植被知识点地理科目在高考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植被是地理科目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植被不仅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还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高考地理中有关植被的知识点进行深入探讨。

一、植被分布与地理环境植被的分布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影响植被的分布类型和特征。

例如,气候是决定植被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寒冷地区由于气候寒冷,植被以苔藓、地衣为主,树木稀疏;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繁茂,森林茂密。

此外,土壤也会影响植被的分布。

肥沃的土壤适宜植被的生长,而贫瘠的土壤则不利于植被的茂盛。

因此,在高考中,考生需要了解不同地理环境下植被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二、植被与生态平衡植被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植被可以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维持空气的新鲜度。

同时,植被还可以保护水土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和沙漠化。

此外,植被还可以调节气候,减少气温的波动,防止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

因此,保护植被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在高考地理中,对于保护植被的方法和意义也是考察的重点内容。

三、植被与经济发展植被对于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活动与植被的利用息息相关。

例如,农业是许多国家的主要经济产业之一,而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同时,植被的利用也可以提供木材、纺织原材料等资源,推动国家的工业和贸易发展。

此外,旅游业也与植被有密切的关系。

许多地方的旅游业依赖于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植被景观,如大草原、热带雨林等。

因此,在高考地理中,了解植被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是必要的。

四、植被与人类生活植被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植物提供给人类丰富的食物、木材和纤维等资源,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

同时,植物还提供了美丽的景观,增添了人们的生活乐趣。

此外,植物还具有药用价值,许多药物的原料来源于植物。

因此,植被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高考地理中,了解植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及其影响也是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2024年高考地理总复习植被与土壤的十四大地理问题

2024年高考地理总复习植被与土壤的十四大地理问题

2024年高考地理总复习植被与土壤的十四大地理问题1、植被(1)定义: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

(2)分类①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叫作天然植被。

②人工裁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人工草场等、叫作人工植被。

(3)形成过程:在新形成的裸地上,很快会有少数种的植物生长;植物生长过程中,也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从而有更多种类的植物在此生长,直至形成稳定的植被。

(4)垂直结构:在稳定的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2、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1)气候①植物生长快慢与气温高低有关;热量决定植被类型②昼夜温差影响植物生长的速度及品质③光照强度对植物细胞的增长和分化、体积的增长和重量的增加有重要影响;不同光质对植物色素形成、向光性、形态等影响不同④降水是植物生长发育期间的主要水分来源⑤风是植物花粉、种子和果实传播的动力;风还能促使环境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汽均匀分布,并加速它们的循环,形成有利于植物正常生活的环境;风会使植物变形(2)地形①海拔影响植被垂直地带分异和非地带性分布②坡向影响植被生长和类型(3)土壤①酸碱度影响植被类型②肥力影响植被生长(4)环境污染影响植物生长(5)植被形态对环境的适应①根系:根系发达,可耐旱、耐贫瘠和抵抗强风②叶子:叶片厚,可抗旱;叶子细小可防蒸发、防热量散失③分布:簇状匍匐在地面,植株低矮,可防强风而土壤贫瘠④花色:花色鲜艳可吸引动物为其传播花粉⑤生长速度:生长速度快可适应当地暖季短或雨季短3、植被对环境的影响(1)气候:调节温差;增加蒸腾,提高空气湿度;调节大气成分;防风固沙(2)地形:加快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保持水土,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减少侵蚀地貌的形成(3)土壤:减少土壤侵蚀;改良土壤性质;促进土壤形成(4)水文:涵养水源;减少含沙量;增加下渗;减缓地表径流;削减风浪,保护堤岸(5)生物:繁衍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6)城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滞尘4、森林的作用(1)林冠层和林下植被层①截留降水,减少地表径流②白天阻挡太阳辐射,晚上阻挡热量逃逸,减少昼夜温差③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加大降水的可能性④防风,削减风力(2)枯枝落叶层①吸收和渗透降水,涵养水源②枯枝落叶层腐烂后,形成腐殖质和有机质,改善土壤性质,促进下渗③减缓地表径流,防洪减灾④阻碍了土壤表面蒸发水分,土壤蒸发量减少(3)根系土壤层①植物根系可以固土护坡②加大土壤孔隙度,加速下渗5、森林的分布及类型(1)分布:森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学案 热点专题——山水林田湖

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学案 热点专题——山水林田湖

高三地理热点专题复习——山水林田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出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重要的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等。

一、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是指不同土地、水分条件下森林、农田、湖泊和草原各种生态系统在合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下形成的统一体。

一个区域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支撑和环境保护,而且这些生态系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

二、生态修复的范围对山上与山下、地上与地下、上游与下游、陆地与海洋,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

三、山水林田湖草修复的具体措施四、生态修复的地位及作用地球上现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河湖水域、海洋,大多处在不同的退化阶段,因而需要不同的对待和处置。

1.一小部分自然生态系统仍处在比较原始的状态,它们大多处在开发较晚的国家和地区。

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一部分原始生态系统,如原始森林、原始草原,仍将成为人类开发利用的对象。

另一方面,由于人类社会生态意识的觉醒,对大部分原始生态系统实施或将要实施封闭式的保护,设立各种自然保护区或各种其他类型的保护地。

2.相当一部分自然生态系统处于轻度退化的状态,如有些森林已残缺稀疏,或转变为天然次生林。

对这些生态系统要在优先保护的前提下,加以适当的培育措施(抚育管理、促进更新等)进行生态保育或生态保护。

3.有一部分自然生态系统已经受到较严重的损伤或破坏,如过度砍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严重退化。

对这样的生态系统要采取较为强烈的修复措施,包括改造(如低效次生林改造)、改良(如草场改良)等措施,以改善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4.通过各种保护(如禁伐、禁垦、禁牧,生物多样性保护)、保育和修复措施,达到生态系统的复原和恢复重建的目的。

(1)在原来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彻底破坏或消失的土地上,需要采取决然的重建或新建的措施,如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耕还湿地、造林种草,以仿造重建原有的生态系统(如果可溯源的话)或新建适合于当地自然条件的新人工生态系统。

高考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知识点

高考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知识点

2019高考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知识点高考是关系到学生能不能顺利进入理想学校学习的重要考试,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准备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知识点,希望对参加高考的考生朋友有所帮助。

在距今6 000~7 000年前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谷地,即今伊拉克境内.孕育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也称苏美尔文明)。

依靠充足的灌溉水源和犁的发明,农民生产了超出他们家庭所需要的食物.剩余的谷物开启了城市发展的大门。

但是,他们的灌溉技术并不是可持续的,水坝和运河渐渐淤塞,河水漫灌和盐分累积使土壤逐渐失去肥力。

美索不达米亚人没有机会来阻止环境的退化。

由于技术不足以及频繁受到入侵者的袭扰,他们忍受着巨大的生态灾难的煎熬.文明因而走向衰亡。

希腊人和罗马人同样没有摆脱这种命运。

当文明在东端新月形区域湮灭时,地中海盆地大部分地区森林茂密.乔木由松树、橡树以及其他叶厚而抗干旱的树种组成,植物生态学家称之为硬叶林,水分条件也较好。

据记载,当第一批定居者到达科西嘉时,那里的海岸还是树木参天,船只的桅杆甚至被伸向海中的巨大树干击坏。

在地中海森林荫护下,这一地区土壤肥沃,后来一度成为罗马帝国的谷仓。

古希腊人首次改变了这一景观。

迫于人口增长的压力.很多森林被砍伐以满足对木材、薪木及木炭(用于制陶等生产过程)的需求。

森林的更新又为土壤侵蚀和山羊所阻碍。

山羊被称为“有角的蝗虫’’,它们能够适应极其恶劣的生态环境,啃食一切可吃的东西。

柏拉图曾这样描述雅典周围地区:“现在剩下的和过去存在过的相比,就像一个骨瘦如柴的病人,所有土地上的脂肪和肉都消耗尽了,剩下的只是赤裸的土地骨架。

”罗马人对地球则持有一种占有观。

他们认为地球是智人的财产,可以按人们所希望的任何方式来开发利用。

在罗马帝国时期。

受罗马农业生产系统的推动,森林砍伐从东部土耳其的加利利山地和陶鲁斯山脉,一直蔓延到西班牙的内华达山脉。

在埃及人、希腊人、罗马人的斗兽游戏中,成千上万的动物死去,一些大型动物如狮子在希腊和埃及绝迹。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植被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植被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植被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相关课标及考纲:水循环环节与过程;说文解字“木”森林的作用湿地的作用水循环,地表径流,下渗,地下水,…概括的讲是:植被保持水土机制:一是林冠(枝叶)截留降水,减少雨滴冲击表土,避免土壤颗粒被击碎;二是减少了到达地面的降水量,从而减少了地表径流,减少的地表侵蚀。

涵养水源的机制:枯枝落叶有吸纳水分和延缓地表径流的作用,从而增加了雨水下渗。

有植被的土壤,孔隙多,可储蓄更多的水分,先说水土保持机制:植被是乔灌草本植物的统称,植被的地上部分尤其是高大乔林的树冠,具有截留降雨的作用,非常明显,见有关“林冠截留”的文献,太多了。

截留后,阻止了雨滴击溅表土,避免了土壤颗粒被击碎;另一方面,大大减少了落到地面的降雨量,从而减少了地表径流量,也从而减少了土壤侵蚀量。

地表的枯落物层也有吸持水分的作用和保护表土的作用。

因而植被的林冠层和地表的枯落物层构筑了两道防线。

水源涵养机制:凡有植被的地方,一是表层枯落物层具有吸持水分和阻延地表径流的作用,从而极大地促进了雨水的下渗,而不会形成“水冲土跑”而流失的局面。

另一方面有植被的地表层,有机质丰富,土壤颗粒结构好,总孔隙度高,可使土壤含水量达到更高值,也易于使水分下渗、当降落到森林中的雨水,首先落到乔木的林冠层,一部分由于林木的枝条、叶子、树干表面吸引和雨水的重力的均衡作用而被吸附着,这部分水称为林冠截留水,约占降水量的10%-30%,当雨滴汇集扩大到重力超过树体表面吸附力时,即从林冠落到林地。

从林冠下落和透过林冠直接降落到林地的雨水其中一部分又被枯枝落叶层吸附,称枯枝落叶截留水,一般枯枝落叶层吸水量可达本身重量的2-4倍。

林冠和枯枝落叶截留水在降雨停止后,就会逐渐蒸发散失到大气中去。

透过林冠和枯枝落叶层后的降水大部分直接从土壤孔隙渗入到土层中,渗入到土层中的水量主要决定于土壤的孔隙度。

土壤的孔隙度决定于土壤中的根系、腐烂的根的孔穴、小动物的洞穴这些孔隙吸水后主要受重力作用的支配,慢慢下渗,直到不透水层才会从岩石中出来。

高中地理知识水土保持知识点

高中地理知识水土保持知识点

高中地理知识水土保持知识点
1. 嘿,你知道吗,植被可重要了呀!就像给大地穿上了一件保护衣。

比如说在山坡上种满树木,这就能大大减少水土流失呢!树木的根系就像小手一样紧紧抓住土壤,多厉害呀!
2. 梯田也是个好办法呢!想象一下,那一层层的梯田就像楼梯一样,可不就能拦住水土嘛。

我老家那边就有很多梯田,效果可明显啦!
3. 合理的农业活动也不能忽视呀!要是咱乱开垦,那不是把土地给伤着啦?就像一个人没好好照顾自己,不就容易生病嘛。

咱得注意怎么种地,才能保住水土哟。

4. 保持水土还得注意水流呀!修建一些沟渠,让水乖乖地流,别乱跑乱冲。

这就好比给调皮的小朋友划个活动范围,就不会捣乱啦!
5. 封山育林也是个妙招!让山林自己好好休养生息,它们就能更好地发挥保持水土的作用啦。

就像让累了的人好好睡一觉,精神就回来啦!
6. 咱平时也得有保护意识呀!别乱丢垃圾,别乱破坏植被。

这就像是爱护我们自己的家一样,得用心呀!
7. 水土保持可太重要啦,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环境呢!不做好水土保持,土地变差了,我们吃啥喝啥呀?所以大家一定要行动起来呀!
总之,水土保持需要我们每个人都重视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这样我们的环境才能越来越好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被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相关课标及考纲:水循环环节与过程;
说文解字“木”
森林的作用
湿地的作用
水循环,地表径流,下渗,地下水,
概括的讲是:
植被保持水土机制:
一是林冠(枝叶)截留降水,减少雨滴冲击表土,避免土壤颗粒被击碎;
二是减少了到达地面的降水量,从而减少了地表径流,减少的地表侵蚀。

涵养水源的机制:
枯枝落叶有吸纳水分和延缓地表径流的作用,从而增加了雨水下渗。

有植被的土壤,孔隙多,可储蓄更多的水分,
先说水土保持机制:植被是乔灌草本植物的统称,植被的地上部分尤其是高大乔林的树冠,具有截留降雨的作用,非常明显,见有关“林冠截留”的文献,太多了。

截留后,阻止了雨滴击溅表土,避免了土壤颗粒被击碎;另一方面,大大减少了落到地面的降雨量,从而减少了地表径流量,也从而减少了土壤侵蚀量。

地表的枯落物层也有吸持水分的作用和保护表土的作用。

因而植被的林冠层和地表的枯落物层构筑了两道防线。

水源涵养机制:凡有植被的地方,一是表层枯落物层具有吸持水分和阻延地表径流的作用,从而极大地促进了雨水的下渗,而不会形成“水冲土跑”而流失的局面。

另一方面有植被的地表层,有机质丰富,土壤颗粒结构好,总孔隙度高,可使土壤含水量达到更高值,也易于使水分下渗
当降落到森林中的雨水,首先落到乔木的林冠层,一部分由于林木的枝条、叶子、树干表面吸引和雨水的重力的均衡作用而被吸附着,这部分水称为林冠截留水,约占降水量的10%-30%,当雨滴汇集扩大到重力超过树体表面吸附力时,即从林冠落到林地。

从林冠下落和透过林冠直接降落到林地的雨水其中一部分又被枯枝落叶层吸附,称枯枝落叶截留水,一般枯枝落叶层吸水量可达本身重量的2-4倍。

林冠和枯枝落叶截留水在降雨停止后,就会逐渐蒸发散失到大气中去。

透过林冠和枯枝落叶层后的降水大部分直接从土壤孔隙渗入到土层中,渗入到土层中的水量主要决定于土壤的孔隙度。

土壤的孔隙度决定于土壤中的根系、腐烂的根的孔穴、小动物的洞穴这些孔隙吸水后主要受重力作用的支配,慢慢下渗,直到不透水层才会从岩石中出来。

这些孔隙是土壤涵养水源的关键,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越高、结构越好,则土壤孔隙越大数量越大储藏的水就越多。

森林中土壤的孔隙度远大于无林地土壤的,杂木林的土壤孔隙度远大于毛竹林的土壤孔隙度,因此森林的土壤的储水量远大于无林地土壤,杂木林的储水量远大于毛竹林的土壤储水量。

图5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

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

据此回答9~10题。

9.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A.地表蒸发 B.植物截留和蒸腾
C.地下径流 D.转化为固态水
10.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
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带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

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

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据此完成16~18题。

16.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②减少径流③沉积泥沙④降低风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

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
18.“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下图为“某观测站某年8月1日至3日雨量及河流水文过程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 未来在相同降雨状态下,如果图中水文过程线( )
A. 洪峰水位升高,可能是由于上游大量退耕还
B. 洪峰水位降低,可能是由于下游修建大型水库
C. 洪峰点向右偏移,可能是由于上游植被恢复较好
D. 洪峰点向左偏移,可能是由于下游开挖泄洪通道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表1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

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 汾川河洪峰情况
1 2 53.0 无明显洪峰
2 4 80.
3 无明显洪峰
3 5 100.1 无明显洪峰
4 2 73.2 无明显洪峰
5 2 90.7 洪峰流量346m3/s
6 2 54.4 洪峰流量1750m3/s
A. 减小降水变率
B. 减少河水含沙量
C. 增加降水量
D. 加大河流径流量
10. 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1. 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 河床
B. 沟谷
C. 裸露坡面
D. 植被覆盖坡面
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8-10题。

8.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9.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0.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下题。

11. 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 为植物提供养分
B. 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 吸附雨水污染物
D. 保持土壤水分
12. 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
层是
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 种植土层和砂层
C. 砂层和砾石层
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13.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 保护生物多样性
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 调节局地小气候
下图为水利研究部门实验室模拟同一降水过程中径流量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 图中四条曲线: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依次对应的序号分别是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②、④、①、③
D. ①、③、④、②
10. 防治城市暴雨时发生内涝的最有效措施是
A. 保护城市原有湿地
B. 提高地面透水能力
C. 扩大城区绿地面积
D. 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图4 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 年、第6 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

读图回答18 -19 题。

18. 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 第6 年的流量峰值大
B. 第1 年的流速峰值小
C. 第6 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 第1 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19. 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A. 蒸发
B. 下渗
C. 蒸腾
D. 地下径流
10.美国西部森林频发山火.监测显示过火林地水土流失加剧.如图示意美国西部部分地区2013-2015年山火的分布.
分别指出该地区山火与水土流失易发的季
节,并分析过火林地水土流失加剧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