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22.4遗传病和优生优育教案(新版)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22.4遗传病和优生优育教案(新版)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22.4遗传病和优生优育教案(新版)苏教版

遗传和优生优育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套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套 第一节生物的无性生殖 (第1课时) 教学内容:生物的无性生殖;实验——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无性生殖的概念。 2、训练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操作技能。 3、说出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4、举例说出常见的营养生殖种类。 5、理解营养生殖的优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酵母菌的出芽生殖”的观察和“植物的嫁接”的实习活动,领 悟“实践出真知”的思想,培养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2、观察显微镜,制作临时玻片,提高科学技能,培养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 2、说出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方式。 教学难点 1、无性生殖的原理 2、酵母菌的培养。 教师准备: 1、课前准备几张嫁接成活的植物体照片,在上课时供学生观察。 2、有关课件。

3、实习所用的器材。 学生准备: 1、准备实验和实习的有关材料。 2、课前尝试嫁接,再把嫁接的动植物拿到课堂准备交流。 教学步骤: 一、引出生物的繁殖和发育 1、情景创设:同学们都学过一首诗中这样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你们知道 这是表达的什么样意思吗? 2、诊断性设问:这就是生物的繁殖和发育现象。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向我们描述了生 物千姿百态的生命形式、生物习性及他们的结构特点,但是对各种生物是如何繁衍后代的却是不甚了解,你们能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来吗? 3、启发问题:你们说的这些例子都是需要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才能生出新一代来。那 么,有没有这种情况,不经过受精作用,同样也能产生出下一代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4、安排实验:现在我这里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器材,有酵母菌培养液、烧杯、显微镜、 载玻片、龙胆紫染色液等。请你们先看书,讨论应如何做实验,列出实验步骤,研究酵母菌的出芽生殖问题。 二、酵母菌的出芽生殖观察

【教学设计】《遗传病和优生优育》(苏教版)

《遗传病和优生优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遗传病和优生优育”是第八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第二十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四节的内容,顺利完成本节教学,需要学生充分掌握前三节课的内容,并且在本节课中灵活 运用。同时这节课的学习也是《生物的变异》的基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举例说出常见的遗传病的危害 2、认同优生优育 3、举例说出一些优生优育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展示遗传疾病的图片及资料说出其危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近亲结婚的危害、认同优生优育,遵守禁止近亲结婚的法律。 厂\ ?教学重难点 【?学重点】1举例说出常见的遗传病的危害。

2、认同优生优育。 3、举例说出一些优生优育的措施。 【教学难点】 1举例说出常见的遗传病及其危害。 2、举例说出什么是近亲结婚及近亲结婚的危害。 3、举例说出一些优生优育的措施。 '?一课前准备1 ----- ----------------- 教师准备:1准备色盲检测图、先天性智力障碍、先天性裂唇患者的图片、相关资料等 学生准备: 1准备常见人类隐性遗传病的资料。 【导入新课】 展示先天性唇裂患者的图片及相关资料,了解这种病是可遗传的。 师:导致先天性唇裂的原因是什么?推测,如果他们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孩子可能会患这 种病吗? 生:通过观察图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先天性唇裂患者是体细胞中第13对染色体多了一 条。虽然通过手术可以修复,但如果他们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孩子可能也会患这种病。师:像这样的病,被称为遗传病,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讲授新课】 一、遗传病与近亲结婚 1举例常见的遗传病,比较其与非遗传病(如传染病、非传染病)的主要区别,明确什么是 遗传病 (1)展示色盲症、血友病、先天智力障碍等遗传病的图片、症状、原因 问题:以上病症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生:这些病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 (2)比较上述遗传病、非典、普通发烧三种病症的主要区别 生:非典是传染病,不会遗传给后代,只能传染给他人,发烧不会传染他人,更不会遗传,而色盲等遗传病会遗传给下一代。

八年级生物下册苏科版教案全

第21章遗传信息的延续性 第一节生物的遗传 教学目标: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说出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说明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理解生男生女的问题,学会分析色盲病的遗传方式,举例说出人类主要的遗传病,了解近亲结婚的危害和遗传病的预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性状的概念,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基因的传递过程,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难点:基因与性状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传递过程,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课前准备课前向学生发放一调查表,对自己家庭成员的某些性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为学生在上课时的讨论分析材料。调查表见书本: 调查前教师应注意:1.要求学生如实填写表格中的内容,不能为完成作业而随便填写。通过这项活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2.向学生说明如何识别这些性状特征,特别对上眼睑这一特征中的双眼皮、单眼皮,应说明不是美容后的特征。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在了解生物界的丰富多彩之后,有些同学会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各种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是否会有共同的规律?(比如说,每种生物是怎样将自己的特征传给后代的?最初的生物是怎样发生又是怎样演变的?)生物能否孤立的生存,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等等。我们将在以后的生物课的学习中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1.遗传的现象: 对于“遗传”这一词,我们并不陌生。同学们可以在日常的观察中发现许多遗传的现象,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虎父无犬子;一代没好妻,三代没好子;种下的黄瓜不会成为葫芦;儿子的长相像爸爸,等等。 在课下,同学们对人的一些特征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了这些特征在上下代的连续性。生物体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具有许多相似特征的现象,叫做生物的遗传。这些特征在上下代的传递过程中有没有规津?我们先来分析这些特征。 【学生活动】(1)小组讨论。每小组选择一项特征,分析该特征在上下代传递中有几种方式,比如某同学的上眼睑是双眼皮,他的爸爸、妈妈也是双眼皮,这是一种传递方式。会不会还有其他的方式,大家可以根据本小组的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2)全班讨论。各小组介绍小组讨论的结果,所分析的特征有几种传递的方式;各种特征在上下代的传递中是否有共同点;将讨论的结果以列表的方式做出小结。 2、生物的性状与基因和染色体 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同种类的生物有不同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就是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在这些方面也会有所不同。这些特征,也就是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称为性状。同学们在自己身边到处可以遇到。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生物的性状。 观察图21-1生物的性状,讨论:图中观察到的是番茄、家兔的哪些特征?对同种生物来说,同一种特征在不同个体的表现都一样吗?联系生活实际,你还能举出同种生物具有的相似特征吗? 学生活动: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 那么你能否举例说出那些属于生物的相对性状? 习题:1)、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D ) A、狗的卷毛和猫的直毛 B、菜豆的白花和菜豆的绿叶 C、豌豆的高茎和菜豆的矮茎 D、小麦的有芒和小麦的无芒 2)、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C)

八年级生物下册23遗传病与优生导学案冀教版

第三节遗传病与优生一、预习案 【预习目标】 1.能列举常见的遗传病,并指出常见遗传病病因。 2.说出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依据。 3.知道优生优育是我国人口政策重要内容、主要措施。 【预习要点】 知识点一遗传病及种类 1.填写下表中横线上的内容。 遗传病 种类致病原因常见病例 基因 遗传 病 遗传病基因控制 结肠息肉、软骨发育不 全等 遗传病基因控制、、等 遗传病染色体的或、异常、 2.遗传病是指由改变引起的疾病。 3.唐氏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和正常人的体细胞相比,。 4.猫叫综合征患病原因是。 知识点二禁止近亲结婚的生物学依据 1.直系血亲是从自己算起,向上推数三代和向下推数三代,其遗传物质是直接传递的三代,如祖孙、父女、母子;而旁系血亲是指除直系血亲以外的亲属,如姑(舅、姨)、、。 2.我国的《婚姻法》规定:。 知识点三优生 1.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因素,不仅会降低,而且给和造成沉重负担。因此,提倡已成为我国人口政策中的重要内容。 2.提高人口素质、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是。 3.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很难治愈遗传病,是因为遗传病是由引起的疾病。 【达标练习】 1..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其科学道理是 ( ) A.防止遗传病的传播 B.防止遗传病的发生

C.缩小遗传病的流行范围 D.减少遗传病的发生几率 2.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的医学依据是() A.近亲结婚后代必患遗传病 B.近亲结婚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 C.人类的疾病都是有隐性基因控制的 D.人类的疾病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3.下列病例中,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A.白化病 B.色盲症 C.艾滋病 D.血友病 二、探究案 【要点回顾】 1.遗传病: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常见的遗传病有白化病、血友病、色盲、先天性愚型、先天性聋哑等。 2.优生包括禁止近亲结婚。近亲结婚提高了遗传病的发病率。 【问题展示】 1.通过分析探究竟·资料分析。什么是血友病?血友病与蛔虫病、肺炎、和骨折的致病因素有什么根本不同? 2.通过分析探究竟·资料分析。计算,填写下表,并回答问题。 遗传病名 称 非近亲结 婚后代的患病 率 表兄妹结 婚后代的患病 率 表兄妹结婚后代患病 是非近亲结婚后代患病率 的倍数 白化 病 1∶40000 1∶3000 13.3 全色 盲 1∶73000 1∶4100 17.8 小头 畸形 1∶77000 1∶4200 18.3 黑朦 性白痴 1∶310000 1∶8600 36.04 (1)近亲结婚后代的发病率为什么比较高?

苏教初中生物八下《遗传病和优生优育》word教案 (6)

《第一节遗传病和优生优育》 一、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常见的遗传病及其危害; (2)举例说出什么是近亲结婚及近亲结婚的危害; (3)了解我国婚姻法其中相关的内容; (4)举例说出一些优生优育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2)学会应用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在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2)培养学生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常见的遗传病及其危害; 2、举例说出什么是近亲结婚及近亲结婚的危害; 3、举例说出一些优生优育的措施。 三、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 四、课时计划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1、课前请同学收集有关遗传病,近亲结婚的资料。 2、教师准备有关英国皇室血友病的资料和一些遗传病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同学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 设计思想:新课程倡导教学的重点不再是教师教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好习惯。课前收集资料,一方面在学知识,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

收集的资料同学可以稍加整理,在班上展示,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讲授新课】 1、学生小组活动:学生4——6人一组,阅读教材。比较近亲结婚的后代和正常结婚的后代,患病率高出多少倍?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尝试用柱形统计图比较正常结婚与近亲结婚时的三种遗传病的患病率。 师:为什么近亲结婚可以导致遗传病呢? 学生:教师引导,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近亲?再结合前几节课所学的内容讨论得出师:近亲结婚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所以我国婚姻法做了哪些规定呢? 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在思想品德课上所学的知识得出。 2、优生优育 师:同学们,为了提高我国公民的人口素质,除了禁止近亲结婚以外,避免遗传病的发生还应该采取那些措施? 学生:参照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讨论得出。 师:优生是让每个家庭生育出健康的孩子,优育是让每个出生的孩子健康成长。其措施包括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这对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希望同学多关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去。 3、课外拓展延伸 (1)调查周边地区人群中某遗传病的发病率 (2)如果我们周围有患遗传病的病人我们应该怎样去帮助他们呢?(以组或班为单位制定帮教计划)师:同学们收集的遗传病种类很多,我们常见的遗传病有:色盲、先天智力障碍、血友病、等等,请同学们说说这些患者都有哪些症状呢?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哪些危害?(教师出示这些患者的图片。) 教学预测:鼓励学生讲述自己比较熟悉的遗传病事例 师:就目前的医学水平而言,遗传病的治愈率很低,为什么呢? 学生:请同学阅读教材,找到问题答案。 学生总结得出: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其中由于遗传因素所造成的占一定的比例。 师:遗传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学生:请同学们阅读分析由于近亲结婚导致遗传病的案例。如傻子村的故事等。

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6.2.3 遗传病与优生教案(配套)

第三节遗传病与优生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列举常见的遗传病。 2.说明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 3.优生的概念和开展优生工作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过程方法 通过介绍遗传病的类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情感价值 1.关注残疾人。 2.认同优生优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人类遗传病类型;优生的概念及开展优生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教学难点:近亲结婚的含义及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二十一三体综合征以及色盲等都是怎么回事呢?都是怎么来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具体的学习一下这些病都是如何而来? (二)学习新课 1.人类遗传病概述 (1)请同学们回忆学过了哪些人类遗传病:白化病和猫叫综合征是如何产生的。 (2)在同学们回答的基础上师生一起总结出遗传病的概念。 (3)遗传病的概念: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4)教师提问: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和它的主要载体是什么 (学生回答:基因,染色体)

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遗传病的类型。 (5)遗传病的类型: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2.人类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 教师通过投影仪出示以下资料:(遗传病的图片等资料) 然后让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1)作为健康人应如何生活,以教育学生要珍惜生命。 (2)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的原因,要特别注意环境污染导致的遗传病发病率的升高,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3.优生的概念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以下问题: (1)什么是优生?什么是优生学? (2)阅读小字材料,了解优生学的划分。 (3)了解我国的人口发展情况,明确计划生育国策与优生的关系。 4.优生的措施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总结出优生的具体措施。既是禁止近亲结婚。 (2)教师利用电脑多媒体软件介绍近亲关系,突破难点。 (3)教师出示几个民族近亲婚配率,对学生进行优生教育和人口素质教育。 (三)课堂小结 遗传病及种类 1.填写下表中横线上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 (一)单基因遗传病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遗传病和人类健康》教案附教学反思

遗传病和人类健康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遗传病和人类健康》是八年级上册第20章第6节内容。遗传病和人类健康是这章的最后一节,教材通过前五节的介绍,学生对遗传和变异是生命延续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及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和改变则是遗传和变异的实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认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及规律,总是从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开始的。在此基础上,特意将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遗传病和人类健康》放在最后,是对新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因此,本节内容在全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遗传病和人类健康》如果将其拓展开来,知识量是极其大的,涉及的方方面面都是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关系到个体及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后代的健康、国人的素质等。这些内容学生很感兴趣,渴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也很强烈,为此鼓励、支持、学生课前通过上网等多种途径查阅、收集《遗传病和人类健康》的知识,并开展走访、调查等多种形式的探究,并在课上交流。通过学生丰富的感性体验与深刻的感捂,既拓展了知识,又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基于我对本课教材的分析,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遗传病的特征和危害; (2)识别近亲、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关系; (3)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认同优生优育。 2、能力目标 (1)通过了解遗传病的特征和危害知识,关注人类遗传病的预防,培养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有关健康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家长帮助的方式查找资料,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及小组协作的精神。 3、情感目标 (1)通过对遗传病和人类健康的学习,认识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以减少遗传病的发病率,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和怀有感恩的心; (2)让计划结婚的男女青年懂得要先作婚前健康检查及遗传咨询,这样可以发现遗传病和遗传缺陷方面的问题,利于后代的身心健康,提高国人素质,利国利民为社会作一分贡献。 (3)以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形式走访、查询、查阅及请家长帮助获得相关信息及资料,体会到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确立 1、遗传病的危害与预防; 2、近亲结婚及其危害。 3、近亲结婚及其危害原因 四、学生分析 1、我校是一所三级达标的普通中学,基本设施不够完善,只有一间多媒体教室,学生上多媒体课通过申请排队还是可以实现的,这为本节课的成功完成奠定了基础。 2、我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城芗接合部,家庭条件贫富相差较大,家长受教育程度也参差不齐,学生学习基础一般,但也有一定数量的较差生、厌学生,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力求从学生的基础和需求出发,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求知欲为目的,使学生了解遗传病就在我们身边,从自身不近亲结婚、做到遗传咨询,提倡优生优育保护健康,为提高人口素质做一分贡献。 五、设计思路 1、问题引入,从什么是可遗传的变异的回顾,直接引入遗传病的概念; 2、列举几种遗传病,从学生对色盲的调查,引入遗传病就在我们身边;(两个论证是重点,展开学生讨论,进一步了解其危害及生成的原因。) 3、如何预防?措施这之一为禁止近亲结婚,措施之二为进行遗传咨询。 六、课前准备

最新版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

最新版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全) 第8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 第二十一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第一节生物的无性生殖 (第1课时) 教学认识无性生殖的概念。 2、训练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操作技能。 3、说出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4、举例说出常见的营养生殖种类。 5、理解营养生殖的优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酵母菌的出芽生殖”的观察和“植物的嫁接”的实习活动,领悟“实践出真知”的思想,培养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2、观察显微镜,制作临时玻片,提高科学技能,培养科学素养。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 2、说出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方式。 教学难点 1、无性生殖的原理 2、酵母菌的培养。 教师准备: 1、课前准备几张嫁接成活的植物体照片,在上课时供学生观察。 2、有关课件。 3、实习所用的器材。 学生准备: 1、准备实验和实习的有关材料。 2、课前尝试嫁接,再把嫁接的动植物拿到课堂准备交流。 教学步骤: 一、引出生物的繁殖和发育 1、情景创设:同学们都学过一首诗中这样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你们知道这 是表达的什么样意思吗? 2、诊断性设问:这就是生物的繁殖和发育现象。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向我们描述了生物千姿百态的生命形式、生物习性及他们的结构特点,但是对各种生物是如何繁衍后代的却是不甚了解,你们能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来吗? 3、启发问题:你们说的这些例子都是需要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才能生出新一代来。那么,有没有这种情况,不经过受精作用,同样也能产生出下一代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4、安排实验:现在我这里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器材,有酵母菌培养液、烧杯、显微镜、载玻片、龙胆紫染色液等。请你们先看书,讨论应如何做实验,列出实验步骤,研究酵母菌的出芽生殖问题。 二、酵母菌的出芽生殖观察

北师大初中生物八上《遗传病和人类健康》教案_2

第6节遗传病和人类健康教学设计 (:1) 一、教材分析: 《遗传病和人类健康》是八年级上册第20章第6节内容。遗传病和人类健康是这章的最后一节,教材通过前五节的介绍,学生对遗传和变异是生命延续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及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和改变则是遗传和变异的实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认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及规律,总是从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开始的。在此基础上,特意将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遗传病和人类健康》放在最后,是对新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全方位体现,因此,本节内容在全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遗传病和人类健康》如果将其拓展开来,知识量是极其大的,涉及的方方面面都是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关系到个体及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后代的健康、国人的素质等。这些内容学生很感兴趣,渴望获得相关知识的欲望也很强烈,为此鼓励、支持、学生课前通过上网等多种途径查阅、收集《遗传病和人类健康》的知识,并开展走访、调查等多种形式的探究,并在课上交流。通过学生丰富的感性体验与深刻的感捂,既拓展了知识,又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基于我对本课教材的分析,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遗传病的特征和危害; (2)识别近亲、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关系; (3)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认同优生优育。 2、能力目标 (1)通过了解遗传病的特征和危害知识,关注人类遗传病的预防,培养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有关健康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家长帮助的方式查找资料,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及小组协作的精神。 3、情感目标 (1)通过对遗传病和人类健康的学习,认识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以减少遗传病的发病率,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和怀有感恩的心; (2)让计划结婚的男女青年懂得要先作婚前健康检查及遗传咨询,这样可以发现遗传病和遗传缺陷方面的问题,利于后代的身心健康,提高国人素质,利国利民为社会作一分贡献。 (3)以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形式走访、查询、查阅及请家长帮助获得相关信息及资料,体会到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确立

苏教版生物八下《遗传病和优生优育》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3)

遗传病和优生优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常见的遗传病及其危害 2、举例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 3、说出我国婚姻法中与近亲结婚相关的内容 4、举例说出一些优生优育的措施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在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认同优生优育制定教学重点为: 1、举例说出常见的遗传病及其危害 2、举例说出什么是近亲结婚有近亲结婚的危害 3、举例说出一些优生优育的措施 教学难点: 依据学情在学习了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来学习遗传病及其危害近亲结婚的危害比较容易理解分析教学难点为:举例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 教学方法:问题讨论、自学、比较、讲述等方法 学情分析:在学习了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来学习遗传病及其危害近亲结婚的危害比较容易理解. 教学手段及课前准备: 准备色盲检测图、先天性智力障碍、先天性裂唇患者的图片、相关资料等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展示先天性唇裂患者的图片及相关资料,了解这种病是可遗传的. 师:导致先天性唇裂的原因是什么?推测,如果他们长大成人,结 婚生子,孩子可能会患这种病吗? 师:像这样的病,被称为遗传病,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新知 1、举例常见的遗传病,比较其与非遗传病(如传染病、非传染病) 的主要区别,明确什么是遗传病 (1)展示色盲症、血友病、先天智力障碍等遗传病的图片、症状、 原因 问题:以上病症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生:这些病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 (2)比较上述遗传病、非典、普通发烧三种病症的主要区别 生:非典是传染病,不会遗传给后代,只能传染给他人,发烧不会 传染他人,更不会遗传,而色盲等遗传病会遗传给下一代. (3)明确遗传病的概念 师生共议,参考书本,明确: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 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 了解:遗传病目前一般还不能得到根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第3节人类遗传病优质教案

第五章第3节《人类遗传病》 一、教材分析 《人类遗传病》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3节教学内容,主要学习“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和“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人类遗传病及其病例 (2).什么是遗传病及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 (3).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4).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 2.能力目标: 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难点:(1)多基因遗传病的概念。 (2)近亲结婚的含义及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 学生初中已经学习了几种遗传病,教材前几章已经出现伴性遗传病和常染色体遗传病,所以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定基础。另外“人类遗传病的类型”是了解水平的内容,学生通过自学就可以达到

学习目的。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药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类传染性疾病已得到控制,而人的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在数量,结构或功能上发生改变,使由此发育成的个体患先天性遗传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却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学生分组讨论

初二生物《免疫》教学设计(苏教版)

第三节免疫 教材分析: 本节课涉及的概念多,名词多,又不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所以在课堂上应尽量采取淡化概念、联系生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组织学生观看Flash动画、卡通图片、激发学生课上深入学习的热情,加深学生的理解,锻炼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再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创造性的学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关注社会的意识。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学会合作学习,学会分享快乐,让他们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获取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 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3 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2 锻炼学生对资料的收集、分析及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懂得健康的生活,珍爱生命。 2 关心他人的情感,树立远大志向。 3 对理论想强的知识,教师的语言尽量要贴近现实,尽量让学生接纳,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 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 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课时计划: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Flash动画,制作课件,准备表现免疫功能的形象卡通示意图。 学生: 1 课前调查自己的“预防接种证”,了解自己出生之后都接种过那些疫苗,打过那些预防针及其作用,参考教材81页分小组统计数据,分析数据。 2 通过调查相关信息,结合生活经验,了解一些免疫与计划免疫方面的医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提问:1 什么是传染病? 2 病原体都包括哪些? 三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中存在着许多的病原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使人体产生个种疾病,但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患病,并且能够健康的生活,这就是因为人体具有多道免疫的防线,阻碍了病原体侵入人体,那么人体到底有几道防线?有什么功能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第三节免疫 设计意图:结合前两节的知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接下来的教学有的放矢。抓住本课的相关切入点立刻转入教学环节中。 教师:大屏幕展示教学目标。 四讲授新课: (一)人体的免疫功能 教师:大屏幕展示卡通图片“人体免疫的作用”(三个) 学生:观看图片并且小组讨论,人体免疫还有哪些功能? 教师:人体好像是一座城堡,将病原体比喻成入侵的敌人,那么联系一下你自身的实际,分析人体抵御敌人入侵的防线有哪些?它们都有什么作用? 学生:阅读教材,小组合作,分析讨论,人体的几道免疫防线以及其功能。 教师;:引导启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采取自学的方式,初步理解三道防线的组成。(提问)设计意图:教师对学生真诚的鼓励,给学生信心,将自己的愿望、态度、思想感情,传递给

《遗传病和人类健康》教案1

第6节遗传病和人类健康 一、教学目标 1.说出遗传病的特征和危害; 2.识别近亲、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关系; 3.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认同优生优育。 4.通过了解遗传病的特征和危害知识,关注人类遗传病的预防,培养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有关健康问题的能力; 5.通过小组合作、家长帮助的方式查找资料,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及小组协作的精神。 6.通过对遗传病和人类健康的学习,认识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以减少遗传病的发病率,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和怀有感恩的心; 7.让计划结婚的男女青年懂得要先作婚前健康检查及遗传咨询,这样可以发现遗传病和遗传缺陷方面的问题,利于后代的身心健康,提高国人素质,利国利民为社会作一分贡献。 8.以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形式走访、查询、查阅及请家长帮助获得相关信息及资料,体会到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确立 1.遗传病的危害与预防; 2.近亲结婚及其危害。 3.近亲结婚及其危害原因 三、教学过程:组织教学、传授新知识 问题引入: 1.大家知道,人类根据肤色特征可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种。请问为什么不同人种的肤色会不同呢? 提示:因为不同人种的肤色基因组成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基因型不同的个体,表现型也不同。 2.什么叫做可遗传的变异?请举一例说明。 提示:凡性状的的变异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叫做可遗传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也就是基因组成的改变产生的。P110 例: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致病基因可通过配子在家族中传递,因而在患者家系中常常表现出一定的发病比例。如色盲、血友病等。(展示多媒体色盲案例)据调查,某班色盲男同学的父母、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中,除祖父是色盲外,其他人皆色觉正常,则此男同学的色盲基因来自祖辈中的外祖母。(展示多媒体列举几种遗传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说课教案

第六章遗传和变异 第五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类遗传病与优生》,我的说课分五个方面:说教材、说目标、说学情、说教法、说教学程序。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第六章遗传与变异的第五节,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人类遗传病的几种主要类型,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及优生的概念和措施。本节内容与前面有关染色体变化的知识,以及后面环境污染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知识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本节课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鉴于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我对教材稍作调整,增加了优生措施,删去了人类基因组计划。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加深学生对遗传病的认识,认同并了解优生措施,为提高民族素质尽一分绵薄之力。本节课的重点是人类遗传病的类型与优生的概念及开展优生工作应采取的措施,由于遗传病类型繁多,不利于同学们掌握,所以确定为重点;此外,开展优生的措施与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关,所以一并确定为重点。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 (3)优生的概念和开展优生工作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2、能力目标 (1)通过介绍遗传病的类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2)通过阅读讨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 (1)通过对遗传病发病率不断升高的原因的介绍,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 (2)通过介绍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对学生进行人口素质教育、优生教

(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主人翁意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三、说学情 我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初中生物知识基础很差,家长受教育程度也参差不齐所以学生们的人口素质意识很差。在以往讲述这部分知识时,我发现有学生把遗传病患者照片粘上,或者在上面乱划,不爱学也不重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力求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出发,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求知欲为目的,使学生了解遗传病就在我们身边,从自身做起,不近亲结婚、做到遗传咨询,提倡优生优育保护健康,为提高人口素质做一分贡献。由于本节课与环境污染的知识有关,所以我会教育学生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重点介绍优生的措施,宣传国策。 四、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引导启发式总结归纳式教法,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本节课一改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在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师生互动,在有丰富的实物、案例、图片等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启发学生观察、讨论、分析案例等,最后进行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2、学法:观察讨论、思考对比、交流与协作等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案例分析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会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配有遗传病的图片,讲解近亲结婚所引起的遗传病,介绍优生的含义与措施,其目的是为了使同学们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 五、说教学程序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将通过导言、遗传病的类型、遗传病的危害、优生的含义、优生的措

人类遗传病教案

学校:临清二中学科:生物 第五章第3节《人类遗传病》 一、教材分析 《人类遗传病》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3节教学内容,主要学习“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和“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人类遗传病及其病例 (2).什么是遗传病及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 (3).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4).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 2.能力目标: 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难点:(1)多基因遗传病的概念。 (2)近亲结婚的含义及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 学生初中已经学习了几种遗传病,教材前几章已经出现伴性遗传病和常染色体遗传病,所以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定基础。另外“人类遗传病的类型”是了解水平的内容,学生通过自学就可以达到学习目的。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药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类传染性疾病已得到控制,而人的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在数量,结构或功能上发生改变,使由此发育成的个体患先天性遗传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却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学生分组讨论 1.什么是遗传病?举例? 2.怎样做到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公开课优质教案全册合集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公开课优质教案全册合集 第21章遗传信息地延续性 第一节生物地遗传 教学目标: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地关系,举例说出生物地性状是由基因控制地,说出基 因在亲子代间地传递,说明人地性别是由性染色体 决定地,理解生男生女地问题,学会分析色盲病地 遗传方式,举例说出人类主要地遗传病,了解近亲 结婚地危害和遗传病地预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性状地概念,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地关系,基因地传递过程,基因控制生物地性状。

2、难点:基因与性状和染色体地关系,基因地传 递过程,基因控制生物地性状。 课前准备课前向学生发放一调查表,对自己家庭成员地某些性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为学生在上 课时地讨论分析材料。调查表见书本: 调查前教师应注意:1.要求学生如实填写表格中地内容,不能为完成作业而随便填写。通过这项 活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地科学态度。2.向学生说明如何识别这些性状特征,特别对上眼睑这一特征中 地双眼皮、单眼皮,应说明不是美容后地特征。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在了解生物界地丰富多彩之后,有些同

学会提出一些新地问题:各种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是否会有共同地规律?(比如说,每种生物是怎样将自己地特征传给后代地?最初地生物是怎样发生又是怎样演变地?)生物能否孤立地生存,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种什么样地关系?等等。我们将在以后地生物课地学习中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寻找这些问题地答案。 1.遗传地现象: 对于"遗传"这一词,我们并不陌生。同学们可以在日常地观察中发现许多遗传地现象,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地儿子会打洞;虎父无犬子;一代没好妻,三代没好子;种下地黄瓜不会成为葫芦;儿子地长相像爸爸,等等。

“遗传病和优生优育”教学案例

“遗传病和优生优育”教学案例 1设计依据与构想 本节课要求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遗传病及近亲结婚的 危害,并认识优生优育的重要性。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属于人们生活的常识性知识,内容浅显易懂,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节课设计上教师应从社会问题入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便引起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产生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方法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教师的引导,结合学生自己准备的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获得遗传病和优生优育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通过学生的3个活动展开。 ①课前请同学收集有关遗传病,近亲结婚的资料。请同学对自己熟悉的人(怀孕的妇女)进行调查:“怎样做到优生优育?”,课上展示同学们所收集的文字、图片、录像资料。 ②寻找其中有代表性的,能将遗传病和近亲结婚联系起来,具有一定影响力,很多人都了解的事例,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最后有所感悟。如用具有国际代表性的英国皇室血友病作为案例分析,教师在课前准备好相关的录像、图片资

料。 ③由学生探讨如何将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去,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教材分析 2.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常见的遗传病及其危害,什么是近亲结婚及近亲结婚的危害,了解我国婚姻法其中相关的内容;举例说出一些优生优育的措施。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在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2.2教学难、重点 教学重点:举例说出常见的遗传病及其危害:举例说出什么是近亲结婚及近亲结婚的危害;举例说出一些优生优育的措施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近亲结婚的危害。

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遗传病与优生》导学案

第三节遗传病与优生 【学习目标】 1.重点:能列举常见的遗传病,并指出常见遗传病病因。 2.说出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依据。 3.知道优生优育是我国人口政策重要内容、主要措施。【预习导学】 知识点一:遗传病及种类 1.填写下表中横线上的内容。 遗传病 种类致病原因常见病例 遗传 病 遗传 病 基因控制 结肠息肉、软骨发育不全 等 遗传 病 基因控制 、、 等遗传病 染色体的或、 异常 、 等 2.遗传病是指由改变引起的疾病。 3.唐氏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和正常人的体细胞相比,。 4.猫叫综合征患病原因是。 知识点二:禁止近亲结婚的生物学依据 1.直系血亲是从自己算起,向上推数三代和向下推数三代,其遗传物质是直接传递的三代,如祖孙、父女、母子;而旁系血亲是指除直系血亲以外的亲属,如姑(舅、姨)、、。 2.我国的《婚姻法》规定:。 知识点三:优生优育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各题。 1.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因素,不仅会降低,而且给和 造成沉重负担。因此,提倡已成为我国人口政策中的重要内容。 2.提高人口素质、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是。 3.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很难治愈遗传病,是因为遗传病是由引起的疾

病。 【合作探究】 1.通过分析数据、计算,填写下表,并回答问题。 遗传病名称非近亲结婚 后代的患病 率 表兄妹结婚 后代的患病 率 表兄妹结婚后代患病是 非近亲结婚后代患病率 的倍数 白化病1∶40000 1∶3000 全色盲1∶73000 1∶4100 小头畸形1∶77000 1∶4200 黑朦性白痴1∶310000 1∶8600 (1)近亲结婚后代的发病率为什么比较高? (2)由上可知,是提高人口素质、预防遗传性疾病发生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 (3)你读过《红楼梦》这部小说吗?小说中的林黛玉是贾母的女儿所生,贾宝玉是贾母的儿子所生,他们的爱情悲剧让读者唏嘘不已,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宝玉和黛玉结婚适合吗?为什么? 2.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妻,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请回答: (1)人的肤色在生物学上称为。由此可以判断白化病是控制的疾病。 (2)该夫妇的基因型为。孩子的基因型为。 (3)若该夫妇想再生一个孩子,怀孕前应到医院进行,怀孕后应该及时到医院做。 (4)再生一个孩子肤色正常的概率是。 (5)请绘出遗传图解。 3.某地有丰富的矿藏,近几年被私人承包开发,导致了周围村庄严重的水污染,

成人教育教案优生优育

优生优育教案 教学总目标: 1让学员了解优生优育的重要意义。 2、让学员掌握优生优育的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优生优育的的方法。 教学难点:优生优育的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和讨论法。 课时划分:五课时 第一课时优生优育 导入:优生就是让每个家庭都有健康的孩子,优育就是让每个出生的孩子都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优生优育的措施包括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 优生优育和计划生育 那么,在计划生育时为了优生优育应该怎样做呢?可以从优恋、优婚、优孕三个方面考虑。优恋指的是谈婚论嫁之前,要注意了解对方及其家庭成员身体健康方面的信息,是否有什么严重的疾病或家族遗传疾病,做到知已知彼,心中有数,以免因日后出现不孕或生下缺陷儿而致夫妻不和、家庭破裂。优婚是指在完全知情的情况下结婚,这一点就要依赖于婚前的体检,如果对方有什么生理方面的疾病,可以在体检中提前获知,可以等疾病治好了再结婚。优孕,就是在适宜的孕育年龄、最佳的受孕时机怀孕 怎样保证优生? 1、禁止患有某些严重遗传性疾病的患者结婚。如精神分裂症、白痴患者 2、避免近亲结婚。以防止后代出现隐性遗传病患者。 3、坚持婚前检查。这是优生的重要措施。如发现遗传方面问题,应尽早阻断其延续。 4、保证孕妇营养充足和膳食的均衡。 5、注意防病,孕期谨慎用药。不要乱用抗生素、镇静剂和激素类药物,这是避免胎儿器官畸形的重要方面。 6、孕期保持情绪稳定、豁达开朗、家庭气氛和谐,以避免肾上腺皮质激素增高,造成胎儿畸形以及出生后智力发育迟缓和行为异常。 7、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通过产前检查可对胎位不正及早矫治,避免难产。尤其是对曾分娩过不正常胎儿或年过35岁高龄的产妇,以及有遗传病家史的孕妇,更应作好产前检查。 第二课时优生与胎教 女性优生与胎教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