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服务模式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优秀论文

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优秀论文

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优秀论文图书馆作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免费为大众提供服务,以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己任,所以公共图书馆不仅具有公益性还具有服务性。

基于图书馆在公共服务建设中的重要性,其建设受到了国家与政府的重视,而中小型图书馆的基层服务功能则使其成为了各类图书馆建设中的重要部分。

总之,不管是在公益性还是服务性方面,图书馆都在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公共文化服务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从全方位满足公众对于文化的需求、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升公众对公共文化的认识等等。

提供公共服务的途径主要是公共图书馆、博物馆。

美术馆、音乐厅等文化设施,主要通过报纸、书籍、电视、文化活动等进行体现。

文化服务体系则是利用公共资源建立的,并且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满足公众文化、精神需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一个具有公益性质的文化体系,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作用,其为人民服务的职能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要不断地完善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由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由政府构建的、能够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具有政治意义的服务体系,其在社会上的影响不可小觑。

想要更好的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政府在完善文化服务体系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号召社会各类文化机构、加快对文化知识的普及,将先进的科学文化传播给广大民众,充分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积极保障公民的文化权益。

想要促进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一定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二、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公共图书馆在国际图联中的定义为:通过国家、政府机关或社区组织建立或资助的图书馆,向每个社区成员开放,通过资源与服务的提供,使社区成员平等的获取知识、信息资源,图书馆的存在使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权利。

而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一般是由政府部门主导建设的,将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公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基础文化设施。

大学图书馆创新服务理念论文

大学图书馆创新服务理念论文

大学图书馆创新服务理念研究摘要:大学图书馆管理工作要想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不断创新服务理念。

文章从集成化服务、人本化服务、知识管理服务及全面质量管理服务等几方面介绍了大学图书馆创新服务理念系统的构建,不断推动大学图书馆创新服务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创新;服务理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多种形式的文献资源的不断增加,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学图书馆内部用户的需求,使得大学图书馆的服务群体信息需求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包括对检索工具手段、结果、范围及信息的获取方式等方面。

只有对图书馆进行纵深化发展研究,推动图书馆集成化、电子化、高效化的发展模式,才能充分保证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创新服务理念(一)集成化服务理念集成化服务主要是从用户多样化需求角度出发提出来的综合高效一站式服务方式,是推动馆内资源、服务与设施的充分融合,推动各项优势与要素的互补,进而促进整个图书馆服务效率的提高的方式。

集成化服务用最小的成本获得了最大的信息资源,不断成为未来图书馆信息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人本化服务理念人本化服务理念主要是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用户个体的实际需要出发,展现人文关怀的管理理念与模式。

随着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开始不断出现在图书馆的管理理念中,并成为不断引导图书馆发展的创新理念与思维。

因此在图书馆的创新服务理念系统构建过程中,要充分重视人本化服务理念,推动和谐图书馆的建设。

(三)知识管理服务理念知识管理理念主要是对知识进行开发、传播、扩散,最终实现知识的进一步创新与增值。

知识管理理念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对图书馆隐性知识,即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增值服务,通过对知识进行加工,以实现图书馆的成功服务。

(四)全面质量管理服务理念全面质量管理服务理念主要是以质量管理与提高为中心,推动各部门员工积极参与的,综合利用现代化管理技术与设备的质量管理与保证体系。

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模式论文

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模式论文

浅论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模式摘要:目前,多数高校图书馆仍停留在传统服务模式,处于等读者上门的服务状态。

随着知识经济和科技的日益发展,知识量呈激增装和井喷态势,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学科的综合化、整体化、系统化越来越强。

读者对图书馆的要求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文献借阅,而是对知识的需求呈多元化趋势。

基于此,本文提出图书馆在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方面应有所创新,使服务形式多样化,管理人性化,以此来应对新的需求。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理念模式探索高校图书馆多数仍停留在传统服务模式的状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服务形式单一。

图书馆的工作主要以图书馆的馆藏为轴心而展开,以有限有形的文献信息的搜集、加工、整理和传递为主要内容,向读者提供原始文献等服务。

(2)服务工作被动。

目前图书馆服务是一种等读者上门的服务。

在不少馆员的意识中,以自己是图书的管理者,是主人,而不是服务者。

(3)服务性质封闭。

由于高校图书馆发展历史短,外部联系少,逐渐形成自我封闭的服务摸式,服务多局限在本图书馆之内。

(4)服务对象固定。

由于条件限制,图书馆的活动少、影响小、读者少,服务对象比较固定,主要为本校师生。

这种传统的服务模式,面对目前的形式,已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性。

但可喜的是,已有一些图书馆研究者开始注意到这一问题,正在探索图书馆服务新模式,这里结合已有的新观点,并结合本人的实践,来谈谈自己对图书馆服务新模式的思考。

众所周知,当今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量的激增,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学科的综合化、整体化、系统化越来越强。

读者对知识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对图书馆的要求已不再仅满足文献借阅,读者更需要图书馆能够针对他们所承担的具体学科和业务,提供内容全面、类型完整、形式多样、来源广泛的知识保障,满足他们的需求。

此外,读者的专业、背景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知识特征和储备不同,决定了他们需求层次的不同,知识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论文

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论文

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探析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数字图书馆的数据量以爆炸式的速度增长,导致图书馆数据存储的成本上升。

这对于经费本身就困难的图书馆来说,仅靠更换设备来保证计算速度和存储容量并非万全之策,更何况这些设备带来的附加费用也是一个不小的数据,而且随着设备数量的增加,各种存储体系结构之间的差异不断增加,可融合性变差,数字图书馆中存储资源难以管理和充分使用。

与此同时,利用网络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图书馆,在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境和挑战,如数字图书馆应用服务器正面临着经常遭受黑客的恶意攻击、服务器相关硬件的配置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等问题。

这此问题解决不好,轻则导致图书馆无法开展正常的工作,重则将导致图书馆重要信息的丢失,给图书馆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如何利用较少的、合理的投资解决图书馆所面临的上述问题,是当今数字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所要解决的又一课题,云计算的出现可以很好地解决数字图书馆中存在的问题,如云计算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存储和网络服务功能,通过云计算可以解决数字图书馆技术上的异质问题,减少数字图书馆存储空间的成本,提供更完善的人机交互功能等;同时云计算还可以提供更加多样个性的信息服务,从而提高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效率。

从数字图书馆的困境与云计算的优势可以看出,数字图书馆具有对云计算的现实需求。

1.云计算的内在机理云计算这个名词实际上是借用了量子物理中的“电子云”的说法,强调说明计算的弥漫性、无所不在的分布性和社会性特征。

它是指在原子核周围运动的电子不是沿着一个经验世界的轨道运行,例如,像天体一样的运行轨道,而是弥漫空间的、云状的存在。

电子云有以下特性:概然性、弥漫性、同时性等,这与云计算的概念完全一样,也与早几年提倡的“无所不在的计算”类似。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网格计算和internet从现实应用角度的进一步发展,是一种新型计算模型与互联网结合的商业产物,它将分布在大量计算机和存储设备上的计算和动态可伸缩的it计算资源集成在一个虚拟池上并将这此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台服务器,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以internet的服务方式回传给用户。

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论文

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论文

浅析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3-374-01摘要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来,伴随着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同时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想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益和水平,高校就必须创新高校的管理模式,从而更好地适应信息资源的要求。

本文首先论述了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变革的必要性,进而对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一、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分析1.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提出了更好的要求首先,近几年来,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的创新和传播在图书馆的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管理模式不仅是有形的文献资源,同时也是图书馆开发和管理和无形资源。

知识的创新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将以往的馆藏资源与虚拟的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信息资源的网络化。

其次,随着高校图书馆馆藏书目的不断增加,其面对的服务对象也逐步走向了多元化。

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图书馆必须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加强管理范围和力度,能够为各种行业的服务对象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再次,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将成为信息管理的中坚力量,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起到主导作用。

2.数字化与自动化图书馆之间的矛盾,要求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亟待创新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形成了以数字图书馆为导向,以自动化图书馆为主体的图书馆运行模式。

1997年,我国实施了为期三年的“中国国家图书馆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发展计划,对我国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我国当前高校图书馆发展状况来看,实现全数字化图书馆的目标有可能实现,但是却与自动化图书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论文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论文

浅议数字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摘要:个性化知识服务在数字图书馆实施中还面临诸多障碍和问题,它们影响着个性化知识服务功能的发挥。

因此本文从个性化知识服务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的几种模式,然后就目前数字图书馆怎样实施个性化知识服务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数字图书馆已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信息利用的共享化和信息系统的虚拟化,这使得信息的获取更加方便、快捷。

因此把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实践成果与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实施的理论研究结合进行思考,将个性化服务作为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切入点进行研究,将会使图书馆工作从纷繁复杂的实践性细节中解脱出来,从而有利于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理论高度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具体运作及软件功能进行理论阐释与实践指导。

一、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知识服务概述1.1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产生背景随着虚拟信息系统的发展,信息交流体系的重组,用户信息需求是一切信息服务行业和机构发展信息服务业务的内在动力,他们的信息需求更加综合性、开放性、深层次化以及个性化。

为此,图书馆服务需要直接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针对具体问题和个性化环境直接地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1.2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概念知识服务是一种观念,一种认识和组织服务的观念。

知识服务是以用户目标驱动的、面向知识内容的、融入用户决策过程并帮助用户找到或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增值服务,以信息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

重组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

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

1.3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特征知识服务是适应新兴的知识经济产生的,是一种全新的服务理念,加之用户知识需求和知识资源的多样性,促使图书馆的服务向多元化方向转化,这与传统的服务相比,知识服务必然有许多独特之处。

知识服务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知识服务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满意为目标;(2)知识服务面向解决方案,贯穿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3)知识服务是围绕增值和创新目标的服务;(4)知识服务是基于专业化和个人化的服务。

基于信息化背景图书馆服务模式论文

基于信息化背景图书馆服务模式论文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摘要:基于信息化背景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它结合了多媒体、网络等技术手段的特点,与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相互弥补,共同发展,为用户提供全方面、方便、快捷的服务。

关键字:信息化;信息化环境;图书馆服务模式一、引言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网络以及通信等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社会文化的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以及制度文化等方面上,同时一种新型的社会文化形态——信息文化应运而生。

信息文化的快速发展,强烈的影响了人们以为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

信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极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之一,它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在新的信息化背景影响下,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遵循了信息服务的发展原则,建立了与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有所不同的全新的信息化服务模式。

二、信息化的概述以及信息化环境的形成(一)信息化信息化指的是人类利用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来进行信息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形态,它具有信息社会所独有的文化形态,在信息社会中占主要地位,是在信息社会中人类所产生的生活方式。

首先,信息化不仅仅是物质文化同时也是精神文化,是物质在精神领域发挥作用的结果。

其次,信息化而非是地域性的文化,而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时代性文化。

再次,信息化是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发展的全球性文化,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最后,信息化是当代科技的发展影响人类生活的最立体、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二)信息化环境的形成信息化环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社会信息化作用的结果,与信息文化自身的特点以及作用息息相关。

信息在产生、传递和应用的过程中是不断地运动变化的,这就导致了信息文化是运动变化着的,信息文化自身的运动变化导致了信息化环境的产生。

同时,信息化环境也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信息环境所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信息化背景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及特点(一)信息化背景的图书馆服务模式这种指的是在信息化环境下,图书馆采用多媒体、网络、通信以及电子技术手段来对信息进行加工、存贮、筛选、传递和应用等的行为。

试析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8篇

试析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8篇

试析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8篇第1篇示例:高校图书馆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学校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们学习、研究、探索知识的重要场所。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学科交叉的趋势,高校图书馆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加快推进学科化服务,以满足广大师生的学术需求。

本文将试析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意义、现状及前景。

一、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意义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是指根据学科特点和需求,结合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为不同学科的师生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服务。

这种服务模式有以下几点意义:1. 提升图书馆的学术服务水平。

通过学科化服务,图书馆可以更精准地满足师生在各学科领域的信息需求,提供更专业的图书馆资源和知识咨询服务,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2. 促进学科间的合作交流。

学科化服务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帮助师生更好地获取跨学科领域的知识和信息,激发学术创新和跨领域研究的活力。

3. 增强师生研究能力。

通过学科化服务,图书馆可以为师生提供针对性的信息检索、学术写作指导等服务,帮助他们提升研究和学术写作能力,推动科研成果的产出和学术交流的开展。

目前,国内外许多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始积极推进学科化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专业化服务。

许多高校图书馆建立了专门的学科服务团队,由专业的学科馆员负责不同学科领域的图书馆服务,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

2. 资源整合。

图书馆通过整合自身馆藏资源和网络电子资源,为师生提供涵盖多学科领域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跨学科合作的发展。

4. 数据服务。

图书馆通过建立学科数据服务平台,为师生提供研究数据的获取、管理和分析服务,支持科研成果的开发和创新。

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学科交叉的加深,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将会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具体表现在:1. 智能化服务。

图书馆将加强智能化技术在学科服务中的应用,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供更智能、高效的信息服务,满足师生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图书馆管理中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应用论文

图书馆管理中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应用论文

试析图书馆管理中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应用摘要:当代和谐社会要求一切”以人为本”作为行事的出发点,这一点在图书馆管理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所在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了读者,然后我们一切工作又依赖于读者。

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宗旨。

文章从人本管理、人本服务理念进行了探讨,如何才能实现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来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

关键词:图书馆;以人为本;管理现代社会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信息的产业链从传递和保存也发生了变化。

现代图书馆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改变服务观念,提倡以人为本,颇显人文精神,实行人性化服务。

不断创新和改变管理模式,不断提出新的工作想法和内容。

在知识统领未来的年代里,人们对图书馆的要求和期望有了进一步的加深,特别注重对人的理解和人在图书馆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在图书馆管理中引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一种新的开拓,也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

一、人本概念很久以前就有以人为本这一说,兴起于意大利到十四五世纪蔓延到整个西方。

思想观点就是以人为本,人是衡量一切的标准,注重人的价值的发挥,提倡人权和公平。

这一思想在占据了好长一段时间并在朝廷斗争中起了重大作用,当今社会又赋予了新的定义和要求。

”人”在人本管理中起到杠杆作用,是组织和调配一切资源的基础。

组织内所有成员都是管理的主体,通过利用和组织现有的资源,从而实现组织利益和成员个人的目标都达到。

人本管理的核心即尊重他人的意愿、理解他人的需求、关心他人的状况,满足人的一般合理的要求,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

通过这种方式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能体会实现价格的乐趣,感受到需要和被需要的需求。

提倡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管理,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鼓励,沟通,交谈,协调等方式解决问题,让人的身心得到全面放松,产生共鸣。

从此以后大家全心全意,取长补短,展示各自的才华。

二、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对图书馆员工的应用2.1实行公平公开竞争。

图书馆服务理念论文

图书馆服务理念论文

图书馆服务理念浅谈【摘要】文章从服务是图书馆的宗旨、服务要正视竞争、服务要提倡奉献、服务要重视成果、服务需要智慧、服务要求充分、服务需靠群体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图书馆服务必须重视的新理念。

【关键词】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文献信息资源根据当今社会发展潮流,以及图书馆事业的实际需要,图书馆服务理念是图书馆文明的核心,为此,本文笔者结合九原区图书馆的实际,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浅谈自己的看法。

1.服务是图书馆的宗旨服务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正是通过服务活动维系着彼此的存在与发展。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社会法则。

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机构、社会文献信息中心的性质与任务决定着它以服务社会、服务读者为根本宗旨。

它的基本职能就是直接或间接地满足读者需求,体现于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立足于服务。

可以说,服务是图书馆社会存在的前提,是检验图书馆办馆效益的唯一标准,也是评估图书馆工作的最重要指标。

目前一些地区往往盲目追求馆舍规模、设备条件,忽视图书馆的根本——以读者为中心,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壮观的馆舍、齐美的设备仅用于文献技术加工、改善行政办公条件,或者作为增加经费创收的手段,而不是将最好的馆舍、最精的设备、最新的书刊积极提供读者使用,这就有悖于建馆初衷、办馆宗旨。

实践证明,凡是遵循服务社会、服务读者唯一宗旨的图书馆,它就能取得社会支持,从服务中获得动力,保障生存,持续发展。

2.服务是要正视竞争图书馆服务与社会其他服务活动关系密切,既彼此互相补充又互相竞争。

就作为精神文化的服务而言,广播、电视、文娱体育信息网络正日益发展、提高,任何人都无法摆脱社会文化的影响、制约,并同时参与文化的活动与创造。

图书馆的生存条件面临着重大挑战,当今人们不仅可以享用丰富多彩的广播、电视节目,还可以不出家门利用网上图书馆,获取各类信息,甚至通过网上书店购买书刊。

近年来据各地传媒系统报道,图书馆阅读活动出现波动。

图书馆服务质量[论文]

图书馆服务质量[论文]

图书馆服务质量小议服务质量是衡量图书馆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促进图书馆服务水平和质量提升的手段。

目前,图书馆服务存在着许多问题。

虽然各馆都在抓服务建设,但往往忽视了服务中的许多细节的管理。

一些图书馆虽然制定了关于服务方面的规章制度,但比较简单,缺乏可操作性,对服务的过程及服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没有具体的、明确的规定。

文章针对此现状提出了提高图书馆公共服务质量的相关建议。

1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在《图书馆学百科全书》中对“图书馆服务”的解释是:“图书馆利用馆藏和设施直接向读者提供文献和情报的一系列活动,有时也称图书馆读者工作。

”图书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主要是指图书馆在实现其价值体现,满足读者和社会需求的过程中,以人为中心来配置服务资源,尊重人的价值,培育人文精神,实施人文关怀,营造人文环境来充分调动和开发人的积极性及创造性,最终实现图书馆的服务价值。

具体来讲,包括“以馆员为本”和“以读者为本”两个方面。

“以馆员为本”是指要爱护馆员,支持馆员的创造性劳动,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图书馆要靠事业吸引人、靠待遇留住人、靠政策激励人、靠情感温暖人,充分调动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以读者为本”要求在服务中以“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为宗旨,从读者的利益和需求出发,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2提高图书馆公共服务质量的方法2.1从图书馆管理员素质建设入手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的构成要素之一,同时是图书馆人力资源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是以文献为重点的管理,强调的是书刊资料的有序化及人们获取文献的快捷性。

在这种模式中,人的能动性被忽略了。

我们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图书馆员的积极性,发挥全体馆员的智慧,不断创新,使集体的目标与个人的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

同时,图书馆管理员要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不但要具备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还必须改变传统知识结构,掌握现代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并用这些先进技术从事信息的搜集、选择、加工和处理工作,为师生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服务于科研的职能。

高校图书馆新型信息服务模式与管理研究论文

高校图书馆新型信息服务模式与管理研究论文

高校图书馆新型信息服务模式与管理研究摘要:目前图书馆工作正经历着一个服务模式的革命性转变过程,高校图书馆为实现由被动服务模式转向主动提供服务的创新型服务模式在努力,改革服务成为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本文围绕高校图书馆的转变、职能、现状和发展方向展开讨论,并提出高校图书馆新型信息服务管理发展的拓展方向。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转变与管理现在,高校教育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以教师为主的传授知识模式向学生为主的创造知识模式转变,以全新的理念和模式重新确定图书馆的功能和责任。

目前图书馆工作正经历着一个服务模式的革命性转变过程,高校图书馆为实现由被动服务模式转向主动提供服务的创新型服务模式在努力,改革服务成为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不断扩展服务范畴和转变服务思想,满足读者多元化、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服务需求,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职责和任务。

1.新型信息服务理念的转变1.1以人为本的信息服务理念以人为本是图书馆服务的宗旨,传统高校图书馆是被动式模式服务,缺乏主动和开拓意识服务,从传统信息服务模式中走出来,转变服务观念,由被动式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开放式服务。

1.2创新信息服务理念加强网络新技术培养,利用网络时代下信息资源服务模式,推广应用新技术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图书馆人创新能力和开拓实践能力。

为了适应新型信息发展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转变传统服务观念,把静态服务改变为动态服务。

充分了解师生的教学、科研需求,充分利用有价值观的文献资源和网络信息技术,主动为师生的教学、科研做好服务,促进高校图书馆与师生良好互动,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水平。

1.3无处不在的信息服务理念传统的信息服务是以本校文献资源为中心,被动地开展服务的。

而随着网络和现代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高校图书馆服务方法和服务手段,这些现代信息技术,弥补了图书馆服务的不足,扩大了服务范围,有效地缓解了服务的压力,提高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

高校图书馆人性化服务论文

高校图书馆人性化服务论文

高校图书馆人性化服务之我见[摘要] 本文通过对高校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研究,阐述了高校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必要性,指出了当前高校图书馆人性化服务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如何实施人性化服务的建议和几种主要途径。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人性化服务以人为本读者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高等教育得到迅速发展,文献数量与日俱增,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教育部对全国高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陆续进行,各高校加大了对图书馆经费的投资力度,使得图书馆“硬件”设施有了一个较大幅度地提高。

图书馆“硬件”设施上去了,相对而言的读者服务这一重要“软件”却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图书馆的本质就是服务,图书馆要实现其自身价值,服务理念必须从以文献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转移,明确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读者的需要而展开。

所以,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对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和质量,构建人性化服务体系就显得更加重要。

1高校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内涵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方式,它是根据读者的知识结构、信息需求、行为方式和心理倾向等有的放矢地为读者提供定向化的预定信息和服务。

它以尊重读者,关怀读者为宗旨,与读者心贴心地沟通、交流,建立一种亲切、平等、相容的关系,创造一种和谐、温馨的文化氛围,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和美誉度。

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使新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技术含量不断加大,相应的就缺乏了对人的关怀。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盛世,唐太宗李世民就曾提出过“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先进思想,这也正是“贞观之治”的根本内涵所在。

所以,当今图书馆更有必要改变思想观念,大力开展“以人为本”的服务;在工作中既要重视信息和知识,更要关注到“人”。

2高校图书馆树立人性化服务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大家知道,正确评估一个图书馆应该主要从两方面看待:一是看图书馆的硬性指标,也就是馆设面积、藏书量和经费投入等情况;二是考察图书馆管理手段是否先进,使用效果如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书馆服务模式分析论文在21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候,人类社会正面临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急剧变革,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都强烈地感受到新时代的冲击与震撼。

知识更新经济朝代和网络时代的一些特征,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更新为基础的经济,这各经济直接领带于知识更新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

中国在迈向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进程中,提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奋斗目标。

根据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想、任务和目标,已经提出和实施了《知识创新工作》、《技术创新工作》、《211工程》以及国家其他重点科技计划,形成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完整的总体战略布局。

国家创新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配置新资源,直辖市国家创新活动。

国家创新资源配置中包括创新信息服务体系和创新资源的分配体系。

图书馆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应成为国家创新信息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发挥依靠基地的作用。

图书馆作为社会重要的信息资源基地,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的提供者,对信息化、网络化浪潮的冲击更为敏感。

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网络化浪潮的兴起,一个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光纤技术、数字卫星技术为主要信息传输载体的社会基础设施的新的信息环境已经在我国形成。

图书馆是社会需求的产物,其天职就是为社会提供服务。

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是通过服务体现的。

在知识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流,社会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的时候,社会需求发生较大变化,知识总量的不断的增长,知识领域不断扩展,用户自身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从整体上开始从劳动密集性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用户信息需求不断增加,使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存在形态发生了变化。

图书馆无论在信息资源采集、组织加工、信息服务、管理模式等诸方面将发生更深刻的变革。

一、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特点传统图书馆主要收藏以纸张为载体的信息,它的服务必然围绕着纸张文献和图书馆馆舍的展开。

中国图书馆由于受封建时期皇家图书馆、古代藏书楼的影响,图书馆和图书馆文献是为少数人服务的。

图书馆的藏书是以保存为主,形成了”重藏轻用”、”重管轻用”的办馆思想,往往把读者放在次要位置。

图书馆设施的建设也是以更好地保证藏书、管理藏书为重点,可以说传统的图书馆在服务模式、服务观念、服务结构、服务组织、服务重点等方面形成了特有的规律和特点。

商品化上服务模式相对单一,服务方法简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封闭型建设模式由于传统的图书馆受不同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的接触是受限制的,可谓自我封闭的内向型。

形成”小而全”、”大而全”、”备而不用”“万事不求人”的自我封闭的图书馆服务模式。

每个图书馆都试图建立自己的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

例如:建国以来我国的车家级图书馆有”国家图书馆、科学院图书馆、社科院图书馆、科技情报所、军事科学陆军图书馆、全国地质图书馆等。

每个省市级都有各省市图书馆、省市科技情报所。

另外有大专院校系统、军队系统、工会系统图书馆等。

又如藏书建设中,自我发展,限定服务对象和范围。

致使某种外文期刊,在一个地区可能订购几十份,既浪费资金利用率又极低。

由于每个图书馆受所属领导机构的管理体制的限制,加之资金有限,人员有限,服务有限,不能充分发挥文献信息的作用。

2、公益性服务我国图书馆的公益性,是随着近代图书馆的产生而形成的。

国家图书馆于1912年正式开放,免费向公众服务。

新中国成立后,兴建了大量析图书馆,所有经费由国家提供;图书馆完全是公益性的。

这种做法为我国的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同时,也带来许多弊病,任何业务的开展,都向国家要投资。

同时计划经济中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问题,图书馆也普遍存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图书馆需求的扩大,仅依靠国家一方的投资,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3、被动型服务方式传统图书馆的服务一般是等读者上门,所有的服务基本是以图书馆为中心,可谓是围绕图书馆馆舍展开的。

图书馆的指导思想是尽可能把藏书收全,服务设施齐全,有比较舒适的环境。

主要服务方式是:馆内阅览、书刊外借、文献复制、参考咨询等。

图书馆满足于书刊的借借还还、取取归归的服务方式。

由于机制、经费、人员、设备的限制、服务工作有许多局限性,同时也束缚了服务人员的思想,缺乏主动服务的精神。

4、单纯型服务对象传统的图书馆面向比较固定的读者群,主要对到馆的读者服务,服务对象集中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国家机关。

公共图书馆有自己的读者群、高校图书馆有自己的读者群,专业图书馆也有自己的读者群。

由于图书馆服务模式,培养了传统图书馆的用户。

他们习惯把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和方式仅仅放在图书馆,获得信息的方式和渠道比较单一,图书馆可提供的服务方式也比较单纯。

许多图书馆对书刊的利用率,读者借阅的满足率,服务效果从不过问,把图书馆办得像行政办事机构。

5、浅层次文献型服务传统图书馆以收藏、加工、保存图书、期刊、资料等纸张为载体的文献信息为主。

内容之一;向读者提供原始文献,文献流通方式是一本图书、一种期刊、一分份报纸。

其次:为读者提供馆藏专题文献,馆藏专题文献又是以一次文献、二次文献的信息单元为主。

对文献信息的深圳特区加工做的很少,一切业务工作都是围绕文献开展的。

6、劳动密集型文献管理图书馆工作人员对文献的加工,主要是对整体文献的加工和处理,也可称为”粗加工”,例如:图书以整本图书为著录单元,期刊以一种刊物为著录单位。

工作人员从书刊的采、编、加工、人库、管理、主要是从事重复性劳动,工作繁琐,劳动强度较大。

衡量一个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效果,往往是以图书的流通量作为唯一的标准。

每一个图书馆以收藏和占有文献的数量,作为图书馆级别的标准。

从一个图书馆整体动作而言,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7、机关型结构图书馆隶属于不同的行政机关。

图书馆的办馆方向、业务发展、采访方针、读者对象、人员和经费均由上级机关确定,图书馆必须对上级机关负责。

因此,图书馆办成了行政办事机关,往往征收社会的需求、政治经济的发展脱节。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变化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出现,彻底摧毁了”田园式”的传统图书馆模式,也给图书馆的自下而上发展空间带来了新的契机。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受到严惩冲击,促使传统的机制、运作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型服务模式的雏形已出现。

图书馆服务工作从满足书刊代阅的文献需求为主,转移到以满足知识信息需求为主、以知识开发服务为主要功能的模式。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形成了新模式,其主要特点:1、开放型服务模式图书馆开始突破围墙,跳出固定场所,主动接触社会,摆脱了传统文献处理的限制,在信息的采集、加工、组织、服务方面,面向网络环境,以新的方式组织、控制、选择、传播信息建立了辐射型的开放服务系统。

例如:国家图书馆利用网络环境和设施,扩大读者范围和领域,在电子阅览室开展各项网络信息服务,每天上网浏览图书的读者已达50~60万人次,是每天来馆读书的读者的几十倍。

2、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在完成公益性服务的同时,开展各种类型的有偿信息服务,已经得到社会和读者的认可。

不仅可以弥补国家投资的不足,也可以促使图书馆有自我生存的自身发展能力。

李岚清副总理在视察车家图书馆时曾指示:”图书馆主要是公益事业,但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当的产业化经营不但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

”3、主动型服务面对社会的信息需求,图书馆的服务已经开始走出图书馆,面向社会、面向需求、上门服务。

在做好阵地服务的同时,工作人员主动与用户联系,了解需求,采用新的服务方式,主动为读者服务。

例: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广东中山图书馆的剪报中心,主动与大中型企业联系,了解信息需求,编辑专题剪报,提供信息服务,收到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清华大学图书馆,聘用专业人员为学科馆员,提高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质量,主动为教学科研服务。

4、针对型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建立,图书馆开始冲破传统服务模式,紧密地配合社会需求,提供特色服务,有针对性的服务,不断提高读者的满意率。

例如:国家图书馆强化为政府立法决策服务,在近两年的”两会”期间,24小时全方位服务。

近期与国家机关和各部委图书馆联系,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主动提供政策法规方面的专题咨询服务。

上海图书馆主动向政府机关定期提供城市建设、市场发展等宏观决策性信息。

浙江图书馆针对本省的经济发展,主动为大型企业服务,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5、多样型服务现代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摆脱传统的服务方式,摒弃单个、重复、被动、琐碎的手工服务。

把服务模式从”单纯服务型”转变为”服务经营型”,把服务推向市场,开展信息的深加工,如代查、代检索、代翻译、人办手续、代复制、联机检索、光盘检索、联机目录查询、网上专题信息服务等。

提供信息资源的范围和载休更广泛。

图书馆从文献资料的收藏者和提供才,转变为信息产品的生产才、开发者和提供者。

例如:天津图书馆、东城区图书馆实行的会员制借阅方式,国家图书馆为政府机关、重点大学送信息上门。

6、知识密集型劳动信息社会需要信息的深层次加工,图书馆开始从以文献单元的加工,深入到以知识单元为主的加工,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将从借借还还的服务,转移到多层次信息咨询服务,有更多的工作人员从事信息的组织,直接参与市场,成为信息技术的中介,在信息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增加智力投入。

产生了新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被称为”网上信息员”、”网上导航员”、”网上冲浪员”。

例如”国家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人员在网上提供各种类型的文献信息,为各种专业网络公司提供专题信息。

信息服务人员已经从简单的劳动,转向智力型劳动。

7、产业型服务机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等机构从单纯公益型向以公益型为主,经营型为辅的服务机构。

新型的信息服务机构,以生产和经营信息产品为主,出现以经营型为主的服务机构。

例如:中国科技信息所的万方数据公司、深圳图书馆集成软件公司等。

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发展趋势与对策在网络环境下知识信息的需求的特点是:知识信息需求的全方位与综合化,知识信息需求的开放化与社会化,知识信息需求的电子化与网络化,知识信息需求的集成化与高效化。

社会的需求促使信息机构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向信息增值型、信息产业化、信息服务化、精密化发展。

传统图书馆,文献收藏的数量,对图书馆馆服务方式是以面对面的读者借还图书,提供口头咨询为主。

现代图书馆,拥有掌握和利用电子技术的水平和专业人员,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受馆藏的限制,对图书馆的服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图书馆的服务已经开始以远程通讯的网络应答式提供。

从总体上,图书馆的服务模式的转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图书馆的服务观念;从”读者服务”转向”协调、合作、共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