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与王维

合集下载

王维、孟浩然诗艺比较

王维、孟浩然诗艺比较

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同中有异,各有千秋,一、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同属“清派”,但孟浩然的风格更显清淡。

孟浩然的山水诗创作,明显地受谢灵运和张九龄的影响,其清淡风格一脉相承。

在孟浩然诗中,有的淡到令人怀疑有诗还是无诗。

如《万山潭作》诗:“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全诗意境清淡,而诗人的心境也是悠闲、清净、旷达、淡泊的,可以说诗景清、意境清、心境清。

王维的山水诗多于简易闲淡之中寓深远无穷之味。

看似随意写来,不事雕琢,然而真切生动,含蓄隽永。

二、王维是南宗画派的宗师,其山水田园诗追求音律美和气韵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向人们展示的自然与人文之美,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

三、观照自然角度上,孟诗多为动态纪游,王诗多为静观写生;在抒情方式上,孟诗重主观抒情,王诗重客观描绘;在创作技艺上,孟诗重在诗法,平畅疏朗,王诗融汇诗画,精密雅致;在体裁上,孟诗重五言,王诗众体兼工;在风格上,孟诗更显疏淡、朴素,王诗则于冲淡之外别有精工秀丽。

王孟创作差异,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山水田园诗的共时性演变。

四、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蕴涵着意味深长的佛理禅趣,孟浩然诗中则禅趣全无。

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诗境与禅境之间形成了一个契合点,两两相通:禅意深远,给人以恬淡平和的绵绵遐想。

而孟诗则无一点禅趣。

总之,如果说孟浩然以比兴寄托和壮逸之气充实了南方山水诗的骨力,那么王维就是在充分吸取南方山水诗表现一书的基础上,开辟了北方山水田园诗的新境界,以雄浑壮丽与清新自然相结合的风格,实现了汉魏风骨与齐梁词彩相交融的艺术理想。

如果说孟浩然的山水诗是以感受为主,而较少刻画,以淡化意象取胜的话;那么王维则更擅长于精确刻画形貌特征,用精心结构的画面表现丰富的感受,因此他笔下的山水无论色彩或构图都比孟浩然鲜明。

孟浩然_王维山水诗的比较

孟浩然_王维山水诗的比较

孟浩然_王维山水诗的比较孟浩然与王维都是唐代诗人中以山水诗著名的代表人物。

他们的诗歌往往以亲近自然的情感为主题,抒发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描绘出了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和壮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下面就来比较一下孟浩然和王维的山水诗。

首先,从表现手法来看,孟浩然和王维的山水诗在表达自然景观和情感时有所不同。

孟浩然的山水诗实际上是以写真为主的现实主义作品,表现出了自然景观的真实面貌和作者的真实情感。

他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山水之间的关系、景物之间的差异和人物之间的情感联系透彻地表现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如《登幽州台歌》中的“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的对比,表达出作者的追思之情;《旅次寄南阳崔少府》中“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的景象则表现出荒凉和孤独之感。

而王维的山水诗则更多的是以写意为主,注重对自然景观的理性表现和隐含的哲学思考。

他借助描写自然景象,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哲学观点,一些时候甚至超越了现实的范畴。

例如《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则表现出作者的政治意愿和人道主义精神;而《终南别业》中“夜泊牛渚怀旧”则寓意深远,别离之苦、天地之宽广、生死之无常、人生之短暂等等都体现在其中。

其次,从主题和情感来看,孟浩然的山水诗更多的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和向往,更具有浪漫主义的情怀。

诗中的动物、植物和人物都被赋予了具体的情感和形象,以此唤起读者的共鸣和感悟。

例如《登幽州台歌》中“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中的别离之苦,以及《游山西村》中“野蔬不可久,夏鼓复何益”的现实意味,展示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思索和感悟,更多地幻想着与自然、与人共处的欣赏和平静的生活。

而王维的山水诗则更多的表现出他对自然、人生和宇宙的洞察和思考,更为超越性和哲学化。

他常常利用旷远的山水和历史文化背景,表达出人物对人生和理想的追求和探寻的精神,例如《竹里馆》中“身外身,身内身,不知身外身,何为身内身”等等,更多反映作者对生命本质的思维和探究。

孟浩然《留别王维》原文及赏析

孟浩然《留别王维》原文及赏析

孟浩然《留别王维》原文及赏析这首诗是孟浩然回襄阳临行前留给王维的。

诗人抒发出由于没人引荐,缺少知音而失意的哀怨情怀。

这首诗表达直率,语言浅显,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耐人寻味。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孟浩然《留别王维》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留别王侍御维 / 留别王维唐代:孟浩然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译文这样寂寞还等待着什么?天天都是怀着失望而归。

我想寻找幽静山林隐去,又可惜要与老朋友分离。

当权者有谁肯能援引我,知音人在世间实在稀微。

只应该守寂寞了此一生,关闭上柴门与人世隔离。

注释寂寂:落寞。

竟何待:要等什么。

空自:独自。

欲寻芳草去:意思是想归隐。

芳草:香草,常用来比喻有美德的人。

违:分离。

当路:当权者。

假:提携。

扉:门扇。

鉴赏这首诗是孟浩然回襄阳临行前留给王维的。

诗人抒发出由于没人引荐,缺少知音而失意的哀怨情怀。

这首诗表达直率,语言浅显,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耐人寻味。

第一联写落第后的景象:门前冷落,车马稀疏。

“寂寂”两字,既是写实,又是写虚,既表现了门庭的景象,又表现了作者的心情。

一个落第士子,没有人来理睬,更没有人来陪伴。

只有孤单单地“空自归”了。

在这种情形下,长安虽好,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

他考虑到返回故乡了,“竟何待”正是他考试不中必然的想法。

第二联写惜别之情。

“芳草”一词,来自《离骚》,王逸认为用以比喻忠贞,而孟浩然则用以代表自己归隐的理想。

“欲寻芳草去”,表明他又考虑归隐了。

“惜与故人违”,表明了他同王维友情的深厚。

一个“欲”字,一个“惜”字,充分地显示出作者思想上的矛盾与斗争,从这个思想活动里,却深刻地反映出作者的惜别之情。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两句,说明归去的原因。

语气沉痛,充满了怨怼之情,辛酸之泪。

一个“谁”字,反诘得颇为有力,表明他切身体会到世态炎凉、人情如水的滋味。

王维、孟浩然诗歌的创作特点

王维、孟浩然诗歌的创作特点

王维和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们的创作特点各有特色。

王维的诗歌具有空明的境界和宁静之美,他擅长以自然景物表现禅意和深远的人生哲理。

王维的诗歌主题常常涵盖自然、人生、佛理等多个层面,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

在艺术手法上,王维采用了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手法,使得诗歌呈现出一种宁静优美而神韵飘渺的特点。

孟浩然则更贴近自己的生活,景物描写多采用即兴而发、不假雕琢的方式,语言自然纯净,呈现出一种淳朴的美。

孟浩然的诗歌主题多围绕隐逸生活展开,表达他对自由、恬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独特见解。

孟浩然的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质朴而不失高雅,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总体来说,王维和孟浩然的诗歌都表现出深刻的情感和人生哲理,但风格迥异。

王维的诗歌呈现出空明和宁静的特点,而孟浩然的诗歌则更显淳朴自然。

他们的创作特点充分展现了唐代山水田园诗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王维与孟浩然

王维与孟浩然

王维、孟浩然虽都盛唐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作家,但由于他们生活环境、境遇、性格气质的不同因为家庭影响,王维从小便培养了对于禅学的浓厚兴趣,他一心禅学不仅年久,而且心诚。

佛禅哲学影响着王维的人生态度,因此,王维只要一离官场,投入山林,便能很快地调整过来,物我两忘,极度的精神自由。

自中国古代文人多把人生价值取向置于“遇”这一层面而言,王维是幸运的。

而孟浩然却终身不遇,连一个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主要活动于开元年间,著有《孟浩然集》。

纵观孟浩然一路走来的人生历程,竟连一次小小开展的机遇都不曾有过,且又在不断碰壁的境况中进而走向了绝望,其心情不可能不为惘怨和孤愤所,仕途上、精神上失败的沉重打击,使其走不出失败主义的阴影。

1、意象、意境王维空灵澄静,孟浩然清远淡寂。

王维有种单纯明净的美。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更贴近自己的生活,景物描写带有即兴而发、不假雕琢的特点,诗语自然纯净,似比王维的诗更显淳朴,诗歌呈现出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

如《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2、情感王维的山水诗则往往渗透着佛家虚无冷寂的情调,诗人努力去追求那种远离尘嚣的空而寂的境界,故许多山水诗中不见诗人的影子,却能感到他沉浸在寂静的快乐中,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孟浩然常在山水描写中融入游子飘泊之感,由于心情孤寂,山水也染上了一层清冷的色彩。

3、表现手法王维善于写静,以有声写无声,是幽静;而孟诗中的静往往是"寂静",是直写其静;王诗中的景色是一幅幅静美的田园画,更擅长于精确刻画形貌特征,用精心结构的画面表现丰富的感受孟诗则如一个个蒙太奇镜头;孟浩然的山水诗是以感受为主,而较少刻画王诗"物我一体",是"无我之境",孟诗往往有诗人活动的影子,是"有我之境",王诗多以景见情,情景交融孟诗喜直接抒情、议论,。

王维孟浩然送别诗的异同

王维孟浩然送别诗的异同

王维孟浩然送别诗的异同王维孟浩然的送别诗,将传统的黯然销魂的愁怨抛开,高亢激越,爽朗明快,催人奋进,而且能借题发挥,将情景与现实密切结合,拓展了送别诗的思想内涵。

文学史上习惯将盛唐诗人王维、孟浩然并称王孟,大多是基于他们之间的一段情深意挚的莫逆之交,以及两人共同创立的一个重要诗歌流派――山水田园诗派。

两人都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漫游名山大川,广交天下之士,创作了大量的送别诗。

孟浩然有50余首,而王维则有70首之多。

他们的诗歌在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等方面都有创新。

王孟的送别诗,从体裁上看,既有五、七言古体诗,又有五、七言近体诗。

而且王维的送别诗中还有骚体与五言长律形式,如叙黄鹊歌送别《与送李太守赴上洛》等。

可谓众体兼备。

从送别对象上看,两人的送别诗主要包含以下内容:送人赴边从军,送友归山隐居,慰人贬滴或落第,以及送人游历、还乡、赴任等。

从整体上来看,他们的送别诗基调是昂扬向上、乐观乐观的,有别于传统送别诗那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的悲苦凄惨的格调。

虽有惆怅、伤感,但在双方惜别的感情中融注各自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容量,刷新了送别诗的艺术境界。

一、送人赴边感奋激发送人出征,生离死别,多令人气结不能言,而"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滴、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

'送人赴边,并不显得悲苦,反而豪迈激昂。

早在初唐诗人陈子昂的诗中,就已显示出唐人献身边塞的爱国激情:"勿使燕然上,独有汉臣功!'"宁知班定远,犹是一书生!'。

只是数量较少。

而王孟的这类送别诗,不仅数量丰富,而且内涵更深。

(一) 慷慨从征,忘身报国边庭有急,一马当先。

孟浩然的《送陈七赴西军》七闻边烽动,力一里忽争先。

'以及《送王宣从军》"隆兵初灭虏,王粲始从军',这种爱国的热忱,极大地鼓舞了诗人与后世的读者:"平生一匕首,感激赠夫君。

王维与孟浩然的故事

王维与孟浩然的故事

王维与孟浩然的故事王维与孟浩然的故事王维与孟浩然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但王维官运亨通,直作到尚书右丞,相当于副部长,而孟浩然却终生仕途不通,被称为“布衣诗人”。

造成孟浩然官运不通的重要原因,乃是王维嫉才妒能,抑制了他的仕进之路。

孟浩然是湖北阳人,青年时讲节义,隐居在鹿门山,一心作诗,当他 40 岁出山时,已是名满天下,开始游历京师,希望在仕途上谋得发展。

当时,王维的诗名也很响,又作着尚书右丞的高官,孟浩然便去拜访他,希望得到他的引荐。

但是,他却找错了对象,王维嫉妒他的才能,生怕皇帝一见孟浩然会疏远自己,因此,虽表面上大捧孟浩然,实际上都抑制他的仕进之路。

有一次,孟浩然正在王维处谈诗论道,唐玄宗李隆基忽然来了,王维以孟浩然是布衣不能面圣,于是令孟躲在床底下。

当时唐玄宗尚未为杨贵妃所迷,正励精图治,与王维谈了一些政治事务之后,看到桌上有诗笺,便随手拿起来看。

这诗正是孟浩然所写的.《岁暮归南山》,诗云:北阙休上书,南山归赦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人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唐玄宗看了“不才明主弃”这一句不大高兴,悻悻然对王维说:“这人岂有此理,他自己不来找我,怎么可以说我弃他呢!”据说,王维听到这话后,并不替孟浩然辩解,更谈不上替孟引见了。

在床底下躲着的孟浩然,此时的心情是可以想见的。

如果王维在这个时候利用机会替他的朋友吹嘘一下,孟浩然平步青云的可能性相当大,然而王维却不肯为,于是,孟浩然自知找错了人,自己与仕途无缘了。

孟浩然在长安住了一阵,发觉仕途无望,加上自己的倔强个性不愿再屈身求人,于是毅然返回阳去了。

临走之时,他给王维留了一首诗,诗中写道:寂寂竟何时,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此诗的口气,对王维有极明显的谴责,“当路谁相假”是说王维不肯引荐,“知音世所稀”自然说得更明白了。

可见王维抑制孟浩然,给孟造成的伤害之深。

开元二十八年孟浩然在贫困中死去,这时的王维忽然内疚起来,替孟营造坟墓,建孟亭、画遗像,好象是一位最知己的朋友似的。

王维和孟浩然诗歌比较

王维和孟浩然诗歌比较

王维和孟浩然诗歌比较王维和孟浩然,这俩人简直是唐代诗坛的一对活宝,一个是山水画的大师,一个是清流中的隐士。

说到他们的诗歌,简直就像是品茶,清淡中透着香气,细腻而又充满情感。

王维的诗啊,往往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他的《山居秋暝》就是个例子。

哎,光是想象那山间的秋色,白云悠悠,远处的山峦被夕阳染得金灿灿的,真的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听说他还是个画家,看来这诗和画的结合,真是让人赞叹不已。

再说说他的《鹿柴》,那种静谧的氛围,仿佛能听到树叶沙沙作响,偶尔还可以瞧见几只鹿悠然自得地漫步,简直让人心驰神往。

反观孟浩然,他的诗就像一阵清风,扑面而来,清新而不失温暖。

《春晓》就是个好例子。

你想想,那种春天的气息,鸟儿在枝头啾啾叫,花儿争先恐后地绽放,真是让人心情大好。

孟浩然的诗就像是春天的第一缕阳光,让人倍感亲切。

还有他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之榻》,写得真是细腻动人,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读来让人心里暖暖的。

王维的诗啊,很多时候带有一种禅意,似乎在告诉我们,生活不仅要看表面,更要感受内心的平静。

他喜欢在山水之间寻找灵感,感觉像个隐士,活得非常洒脱。

特别是他在《终南山》中写的那种恬淡,简直让人心里一阵向往。

那种回归自然的感觉,仿佛让人可以抛开烦恼,心灵得到洗涤。

想想自己在忙忙碌碌的都市中,真的是有点羡慕他那种悠然自得的生活。

不过,孟浩然的诗同样让人陶醉。

他的笔下总是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细腻的描绘让人如沐春风。

每当读到他的《月夜忆舍弟》,那种思念之情简直能戳中人心,像是一种温暖的怀抱,虽然距离遥远,但心却紧紧相连。

就像是老朋友相聚,总会提起那些美好的回忆,感慨万千。

再看看他的《过故人庄》,那种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让人觉得真是人间至情。

说实话,王维的诗和孟浩然的诗,虽风格迥异,但都在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

王维的山水画卷让人觉得宁静,孟浩然的春风细雨则让人觉得亲切。

每当读到他们的诗,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清新的空气,和那份无拘无束的自由。

古代诗人王维与孟浩然合称什么?

古代诗人王维与孟浩然合称什么?

古代诗⼈王维与孟浩然合称什么?王维和孟浩然两⼈合称“王孟” ,两位诗⼈是唐代⼭⽔⽥园派的代表⼈物。

王维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是唐代天宝年间的状元,曾官⾄吏部郎中,在安史之乱中,王维在安禄⼭攻陷长安后接受伪职,战乱平息后被责问,降为太⼦中允,临终前担任尚书右丞。

王维是唐朝状元,⾃然才华横溢,同时也有⼀定的政治抱负,希望能有所成就,⽐如《使⾄塞上》、《送元⼆使安西》等诗。

只不过当时政局混乱,内有杨国忠把持朝政,外有安禄⼭史思明的蠢蠢欲动,再加上⾃⼰的失误,所以仕途彻底⽆望,不如转向佛学。

王维青年时曾居住⼭林,步⼊中年后⼀家⼈居住在终南⼭,后来⼜得到宋之问的蓝⽥辋川别墅,于是和好友裴迪⼀起在其中游乐,每⽇赋诗相酬,逍遥度⽇。

在这样的形态下,产⽣了诸如《⽵⾥馆》《⼭居秋暝》、《酬张少府》、《送别》、《终南⼭》、《终南别业》等著名诗篇。

王维的⼭⽔诗最⼤的特⾊是将⾃⼰对⼭川河流的感受同佛学思想融于⼀体,创造出⼀种空阔、静寂、闲淡的诗歌意境,也因此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也在这远离尘嚣的诗歌世界中变得淡定从容,获得了⼼灵上的超脱和⾃由。

因此,“王维”故后世⼈称其为“诗佛”。

孟浩然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号孟⼭⼈,与王维少年得志不同,孟浩然虽同样有志于⽤世,但却始终仕途困顿、郁郁不得志,经历痛苦失望后,同样选择了寄情⼭⽔,以隐⼠的态度度过⼀⽣。

孟浩然诗歌绝⼤部分为五⾔短篇,多写⼭⽔⽥园、隐逸⽣活、⾏旅等内容,较少有⽆愤世嫉俗之作,更多的是诗⼈的⾃我表现。

他的著名诗篇有《秋登万⼭寄张五》、《夏⽇南亭怀⾟⼤》、《过故⼈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门歌》。

孟浩然⼭⽔诗的最⼤特点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他的诗歌选材贴近⾃⼰的⽣活,没有过多的雕饰,语⾔⾃然纯净⽽采秀内映,诗境平淡清远⽽意兴⽆穷。

孟浩然是唐代第⼀个创作⼭⽔诗的诗⼈,是王维的先⾏者,但他的诗歌成就略逊于王维,苏轼评价他'韵⾼⽽才短,如造内法酒⼿⽽⽆材料',所以故后并没有其他的称谓。

浅析王维与孟浩然山水诗之异同

浅析王维与孟浩然山水诗之异同

浅析王维与孟浩然山水诗之异同唐代诗人王维和孟浩然都是以山水为题材的诗人,他们的山水诗在中国古诗词史上一直被誉为代表作。

王维与孟浩然的山水诗在表现手法、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方面都有很多共通点,同时也有着一些明显的不同之处。

首先,王维与孟浩然的山水诗在表现手法上有相似之处。

他们二人都有很强的客观性和写生技巧,对于自然景物表现得十分细致且真实。

例如王维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将黄河、白云、孤城、仞山等景色描写得十分清晰,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孟浩然的作品也同样如此,如《过故人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亦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通过黄鹤楼、扬州、长江等地的描述,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

其次,王维与孟浩然的山水诗在思想感情上也有一些相同之处。

他们二人的诗歌大多带有一种淡雅的意味,喜欢抒发内心的感受,表现出一种“山高水长人寂寞”之感。

例如王维的《终南别业》:“中峰寺下有谷堆,石崇馆前松柏稀。

少有人间客,寂寥此地悲。

”这首诗通过对终南山的描绘,表现了一种人在大自然中的孤独感,与孟浩然《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已经绿蚁新醅,红泥小火炉。

晴窗高卧静,海树苍烟秋。

”这首诗将自身的心情与秋天秋雨相结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一份孤独和感伤。

然而,王维和孟浩然的山水诗在艺术风格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王维的山水诗尤其善于以一幅“画”展现出一幅情景,把读者带入到一个画面之中。

他的诗中往往善于运用韵律、格律的各种变化,具有很强的音乐感,比如《桂枝香》:“桂枝香,一炉烟,生幽谷,清绝天。

听萧瑟,幽芷馨,远山影,澹如眠。

”以及《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孟浩然则更偏好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情感,他的山水诗讲究意境,表现一种唯美的意味。

例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王维和孟浩然的田园诗

王维和孟浩然的田园诗

王维和孟浩然的田园诗王维和孟浩然这俩老兄,真是古代诗坛上的一对黄金搭档。

他们的田园诗,那可是美得让人心醉,简直让人忍不住想立马去山里溜达一圈。

王维的诗呀,咱们一说起,脑海里总是浮现那种山水相依的意境,仿佛身处那青山绿水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耳边还传来潺潺流水的声音。

你说,那种感觉可真是妙不可言,真是“行走在诗里”的享受。

记得有一首《山居秋暝》,哎呀,简直就是把秋天的美给浓缩成了诗句。

诗中描绘的天色渐暗,山中一片宁静,白云悠悠,秋水共长天一色,给人一种“我心飞扬”的感觉。

真想对着那句“明月松间照”喊一声:“太有意境了,兄弟!”仿佛自己也化身为那诗中的一部分,恨不得跟着诗意的风一块儿飘起来。

再说孟浩然,这位老兄的风格也不遑多让,简直是另一种味道。

他的诗有一种闲适的气息,像是喝着清茶,坐在阳光下晒着暖洋洋的太阳。

孟浩然最有名的《静夜思》,每当读到“床前明月光”,就忍不住想象那月光洒在床边的情景,仿佛整个夜晚都被那月亮的清辉点亮了。

想想在一个安静的夜晚,躺在床上,窗外月色如水,那种安静又宁静的感觉,真是让人心里暖暖的。

孟浩然的诗总是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却又让人觉得无比踏实。

他那种“我爱山水”的情怀,仿佛在告诉我们,生活就应该这么简单,随性而活,享受当下的美好。

而这两位诗人的交流,简直就像两杯好茶,越泡越香。

王维喜欢在山中写诗,享受那份自然的宁静,而孟浩然则是把生活的点滴融入到诗中,似乎他就是那个在大自然中闲逛的人。

想象一下,两位诗人悠闲地坐在山顶,前面是一片连绵的山脉,后面是一片清澈的湖水,啧啧,真是美得不可思议。

他们边喝茶边吟诗,仿佛每一缕风都是他们的好友,每一片落叶都在倾听他们的故事。

王维或许会说:“哎,看看这山水多美,简直让人心醉。

”而孟浩然则回应:“是啊,心情愉快,诗意盎然,咱们的生活真好。

”就这样,两人一来一往,诗句间流淌着友谊与自然的情感,真是一幅活生生的画卷。

想想他们的诗作,简直就像是打开了一扇窗,让人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王维与孟浩然的小故事

王维与孟浩然的小故事

王维与孟浩然的小故事本文是关于孟浩然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王维与孟浩然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但王维官运亨通,直作到尚书右丞,相当于副部长,而孟浩然却终生仕途不通,被称为“布衣诗人”。

造成孟浩然官运不通的重要原因,乃是王维嫉才妒能,抑制了他的仕进之路。

孟浩然是湖北襄阳人,青年时讲节义,隐居在鹿门山,一心作诗,当他40 岁出山时,已是名满天下,开始游历京师,希望在仕途上谋得发展。

当时,王维的诗名也很响,又作着尚书右丞的高官,孟浩然便去拜访他,希望得到他的引荐。

但是,他却找错了对象,王维嫉妒他的才能,生怕皇帝一见孟浩然会疏远自己,因此,虽表面上大捧孟浩然,实际上都抑制他的仕进之路。

有一次,孟浩然正在王维处谈诗论道,唐玄宗李隆基忽然来了,王维以孟浩然是布衣不能面圣,于是令孟躲在床底下。

当时唐玄宗尚未为杨贵妃所迷,正励精图治,与王维谈了一些政治事务之后,看到桌上有诗笺,便随手拿起来看。

这诗正是孟浩然所写的《岁暮归南山》,诗云:北阙休上书,南山归赦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人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唐玄宗看了“不才明主弃”这一句不大高兴,悻悻然对王维说:“这人岂有此理,他自己不来找我,怎么可以说我弃他呢!”据说,王维听到这话后,并不替孟浩然辩解,更谈不上替孟引见了。

在床底下躲着的孟浩然,此时的心情是可以想见的。

如果王维在这个时候利用机会替他的朋友吹嘘一下,孟浩然平步青云的可能性相当大,然而王维却不肯为,于是,孟浩然自知找错了人,自己与仕途无缘了。

孟浩然在长安住了一阵,发觉仕途无望,加上自己的倔强个性不愿再屈身求人,于是毅然返回襄阳去了。

临走之时,他给王维留了一首诗,诗中写道:寂寂竟何时,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此诗的口气,对王维有极明显的谴责,“当路谁相假”是说王维不肯引荐,“知音世所稀”自然说得更明白了。

王维引荐孟浩然的故事

王维引荐孟浩然的故事

王维引荐孟浩然的故事1. 王维和孟浩然,那可是大唐诗坛的一对好哥们儿啊!想当年,王维在京城那可是混得风生水起,他看到孟浩然的才华,哎呀呀,那真叫一个惜才呀!就好比伯乐看到了千里马,能不心动吗?于是王维就下定决心要引荐孟浩然,你说这是不是很够义气?2. 王维呀,那可是真心想帮孟浩然。

他就琢磨着,怎么能让孟浩然的才华被更多人看到呢?这就好像你有个宝贝,总想着让大家都来欣赏欣赏,对吧?所以王维就找各种机会,要把孟浩然推到前台去。

3. 有一次呀,王维好不容易逮着个机会,能让孟浩然在达官贵人面前露个脸。

他那个兴奋呀,就跟自己要发达了似的。

他赶紧把孟浩然叫来,“老孟啊,这次机会可难得呀,你可得好好表现!”这不就跟你朋友有好事第一个想到你一样嘛!4. 王维在引荐孟浩然的时候,那真是用尽了心思。

他不停地跟别人夸赞孟浩然的诗写得有多好,就跟夸自己似的。

这难道不是真正的友情吗?就像你拼命想让别人知道你好朋友的优点一样。

5. 孟浩然一开始还有点紧张呢,毕竟要见那么多大人物。

王维就安慰他,“怕啥呀,你的才华那可是杠杠的!”这不就像你要上台表演,朋友给你打气一样嘛。

6. 后来呀,孟浩然还真的得到了一些人的赏识。

王维那叫一个高兴呀,比自己中了大奖还开心呢!这就是朋友呀,看到朋友好,自己也开心得不得了。

7. 王维为了孟浩然,那真是操碎了心呀!每次有机会都不忘提一提孟浩然,这多难得呀!就像你一直帮朋友说好话,希望他能成功一样。

8. 你说王维为啥这么尽心尽力地引荐孟浩然呢?还不是因为他们之间的情谊深厚!这就跟你和你最好的朋友一样,肯定会互相帮忙呀!9. 王维引荐孟浩然的故事,那真是让人感动呀!这才是真正的友情呢!你想想,要是有人这么帮你,你是不是也会特别感激?10. 总之呀,王维和孟浩然的这段情谊,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去品味。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朋友就是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全力相助的呀!我觉得这样的友情真的太珍贵了!。

王维与孟浩然诗歌艺术比较

王维与孟浩然诗歌艺术比较

王维和孟浩然是中国古代的两位著名诗人,他们的诗歌艺术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相似之处:
•都是属于唐代诗人,在唐代诗歌发展史上都有重要地位。

•都擅长写自然景色,在描写自然景色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

•都具有较强的写景能力,能够通过对景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不同之处:
•王维更注重形式,他的诗歌常常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结构性,注重诗歌的形式美。

孟浩然则更注重内容,他的诗歌常常具有较强的感性和真情实意,注重诗歌的内容美。

•王维的诗歌多写山水风光,描写自然的景色。

孟浩然的诗歌多写旅游感受和心情变化,描写人的心情。

• 3 王维的诗歌更加精细,字句精巧,注重诗歌的文学性。

孟浩然的诗歌更加自然,语言流畅,注重诗歌的艺术性。

•王维的诗歌多写山水风光,描写自然的景色。

孟浩然的诗歌多写旅游感受和心情变化,描写人的心情。

•王维的诗歌多写富有哲理性的东西,注重深刻的思想和哲学内涵。

孟浩然的诗歌多写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注重诗歌的情感性。

•总的来说,王维和孟浩然的诗歌艺术各有千秋,都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杰出代表。

王维与孟浩然的田园诗研究

王维与孟浩然的田园诗研究

王维与孟浩然的田园诗研究一、引言田园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而王维和孟浩然被誉为田园诗的两位代表性诗人。

他们的创作在唐朝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位置,并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王维与孟浩然的田园诗,探讨他们共同之处以及各自的特点。

二、王维的田园诗1. 王维简介王维(701年-761年)是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和政治家。

他精通音乐、书法、绘画等多个领域,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坛上崭露头角。

王维以田园诗见长,其作品多以山水景色、宫廷生活以及哲理思考为题材。

2. 王维田园诗的主题与风格王维的田园诗主题广泛而深入,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禅宗的思考。

他注重以自然景色烘托人物情感,表达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体验。

王维的诗作语言简练且富有意境,常使用典型的山水描写手法,并强调与读者之间的心灵共鸣。

3. 王维田园诗的代表作品•《山居秋暝》:通过描绘秋天的山野景色,表达出孤独清幽的意境。

•《送别》:以离别为主题,展现了王维对友谊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登飞来峰》:描述了攀登峰顶所带来的身心愉悦与超越自我的心境。

三、孟浩然的田园诗1. 孟浩然简介孟浩然(689年-740年)是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并称为“王孟”。

他早年曾任官,后因不满官场生活而选择隐居,并专注于写作。

孟浩然以其灵动俊逸、洒脱自如的风格而闻名,他的田园诗描写了世外桃源般的安逸生活。

2. 孟浩然田园诗的主题与风格孟浩然的田园诗以淡泊、宁静、自然为主题。

他善于捕捉一些平凡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将其升华为诗意之美。

孟浩然的作品注重表达内心情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诗语亦明快流畅、饱含情趣。

3. 孟浩然田园诗的代表作品•《春晓》:描绘了清晨乡村宁静而美丽的场景,表达出对自然力量的赞美与向往。

•《登幽州台歌》:以幽州台为背景,展现山水壮丽和宁静祥和之美。

•《金谷园》:通过描写宫廷花园中繁花盛开、蝶舞蜂飞的景象,表现出恬淡闲适的生活态度。

王维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比较

王维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比较

王维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比较文/张琳摘要王维和孟浩然都以山水田园诗写作见长,但因个人的阅历和身世不同,同是山水田园诗却体现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感情色彩,王维的恬淡闲适,孟浩然的愁闷无奈;王维的题材丰富,孟浩然简单唯一;王维是一名田园生活的观察者,孟浩然是田园生活的体验者;王维的诗平淡自然,孟浩然的诗清幽绝妙;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孟浩然的诗画意较少;王维后期的诗偏于禅宗隐逸,而孟浩然则一直处于立志报国,实现人生理想的状态;但两者都有表现祖国雄伟壮丽的山川风貌,两者都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王维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比较第一、王维和孟浩然山水田园诗首先在感情色彩上不同。

王维的诗大部分体现出闲适恬静,悠然自得的特点,而孟浩然的诗却透着壮志未酬的愁闷、怀才不遇、孤寂焦急的色彩。

如王维的《桃源行》,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云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清溪不见人。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诗一开始,就展现了一幅“渔舟逐水”的生动画面:远山近水,红树青溪,一叶渔舟,在夹岸的桃花林中悠悠行进。

诗人用艳丽的色调,绘出了一派大好春光,为渔人“坐看红树”、“行尽青溪”作了铺陈。

这里,绚烂的景色和盎然的意兴融成一片优美的诗的境界,诗人极力写了桃源的山水之美,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愉悦闲适。

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开头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信奉佛教。

“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中透露出诗人的闲情逸致,上一句“独往”,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下一句“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

诗人同调无多,兴致来时,惟有独游,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不求人知,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

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内容

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内容

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内容
孟浩然和王维都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们的诗歌作品在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风格。

他们的诗作多以山水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类生活的思考。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鲜明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

他的作品中常常描绘了山峦叠翠、松柏苍翠、溪水潺潺等自然景观,并借以反衬人类的繁华和浮华。

他以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自然的美丽和恢弘,同时渲染了自己对尘世间纷繁事物的隐退之志。

他的诗作富于感情和哲理,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发。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则更为柔和与深远。

他以平淡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类的生活,呈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

他善于运用细腻的描写和婉约的笔触,将山水、花草、田园等元素融入人类生活的场景中。

他的诗歌中常常融入自己的情感,表达出对人性、命运和生死的体悟。

王维的诗歌作品给人以温馨、宁静的感觉,使读者产生舒适和思考。

孟浩然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描绘自然风景和生活场景时,都给予了深刻的感悟和诗意的表达。

他们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展现出自然的美好和恢弘,同时也在审视人类生活中存在的浮华与虚幻。

他们的作品以自然为反衬,体现了对清新、安宁和内心寄托的追求。

这些山水田园诗作品不仅是古代文学的瑰宝,也让人们在喧嚣的现代社会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感悟。

王维与孟浩然诗风的区别

王维与孟浩然诗风的区别

王维与孟浩然‎诗风的区别一、从内容看,王维反映生活‎的深广度虽有‎限,却比孟诗略胜‎一筹。

孟诗的题材领‎域狭窄些,除田园山水诗‎之外还抒写仕‎与隐的矛盾痛‎苦。

王诗既有山水‎田园之作,又有抒发理想‎抱负之作,也有讴歌边塞‎将士之作,揭露社会现实‎之作,宣传佛家教义‎之怍以及倾诉‎妇女怨情之作‎。

孟诗以自我为‎中心收拢起来‎,王诗以自我为‎中心辐射开去‎。

二、从情调看,王孟都乐于表‎现隐逸生活的‎闲适逸趣。

但王诗往往夹‎杂着“幽冷寂灭”的心绪,孟诗往往夹杂‎着耿介郁勃的‎心态。

如孟浩然《晚春卧疾寄张‎八小容》,“林园久不游,草木一何盛!狭径花将尽,闲庭竹归净。

翠雨戏兰苕,赤贞鳞动荷杨‎。

世途皆自媚,流俗寡相知。

贾谊才空逸,安仁鬓欲丝。

”此诗写晚春游‎园的景色,笔调清新、闲雅,表达了“知音难觅,功业无望”的惆怅。

孟诗《与诸子登岘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矢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谈罢泪沾襟。

”此诗表露了诗‎人自叹不如羊‎祜的心情。

王维,外貌不及孟浩‎然旷达、飘逸,但静默淡泊。

王维在观赏景‎物时,外在表现为不‎喜用“剪红刻翠之语‎”,而用“色淡神寒之词‎”,常用“静、冷、淡、清”等字词。

如《清豁》,“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又如:《过香积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王维的“色淡神寒之词‎”与王维信佛教‎有关,有人说王维“当代诗匠,又精禅理。

”王维强调用心‎灵的自我解脱‎来克服现世的‎苦难。

他在诗中所表‎现的“空”、“寂”、“闲”的境界,正反映了这种‎“自性清净”的追求。

如《渭川田家》:“斜光照虚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

雉够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还有《淇上即事田园‎》:“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

日隐桑枯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

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若论意境的浑‎成,固然得力于禅‎法的运用,但这样表现农‎家景象和田园‎生活,完全看不到当‎时农村中重赋‎酷役、土地兼并,民生凋敝、户口流亡的现‎实情景,只是一派宁静‎闲逸的牧歌式‎的氛围。

诗人王维与什么并称为什么

诗人王维与什么并称为什么

诗人王维与什么并称为什么王维唐朝著名的诗人,字摩诘,号摩诘居士,那么王维诗人与什么并称为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王维诗人与什么并称为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王维与孟浩然合称叫什么王维与孟浩然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对后世都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力。

同时,他们也都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世人将他们合称为“王孟”。

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和画家,他的山水田园诗和边塞军旅诗是他主要的著作。

苏轼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所以,诗与画的完美结合是王维诗作的重要特色。

另外,王维的山水诗情景交融,浑然天成,简单的语句里饱含着浓情。

而且王维还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他诗里渗透着深刻的禅意,流动而又空灵。

王维的很多诗都是清冷而幽寂的,仿佛脱离了尘世纷扰,充满了禅意。

而孟浩然未曾入仕,以隐士终身。

他是唐朝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

他的诗主要是表达隐居生活的闲情逸致以及羁旅生活的愁思,其诗风清淡而自然。

孟浩然的山水诗意境非常丰富,虽然恬静,但是却充满了活力。

在诗歌的表现上,孟浩然极具创造性,充满了洒脱自由的情致。

他主张要用语言来塑造诗歌的形象,然后用形象把诗歌的意境表达出来。

王维和孟浩然都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用开阔的意境来描写秀丽的景色和悠闲安然地生活。

虽然孟浩然的诗作在意境上,无法与王维相较,但是他的艺术造诣很高。

故而,世人将王维和孟浩然合称为“王孟。

”王维孟浩然的关系孟浩然,字浩然,唐朝也是著名的诗人,尤其擅长田园诗。

王维唐朝著名的诗人,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和孟浩然并称“王孟”。

但同时王维也是一名画家,两人的境遇完全不同,两人能被放在一起,也是因为各自在诗作上的造诣,下面小编为大家一一解说他们之间的联系。

孟浩然的诗作大部分都是五言绝句,一生都不曾入仕,没有一官半职,所以留下的诗歌中描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生活的居多,也有一些旅途所见所感以及入仕不得的愤世嫉俗的词句,而王维就不同了,他是诗人,也是画家,作诗时接触的面就比孟浩然广,感触也会有所不同,同样的景色孟浩然表现的就会相对单一,而王维可以运用美学的一些原理到诗词中,自有一番不同的韵味;再王维一生中有很多任职经历,虽然官路也坎坷,但毕竟是经历一些,见识自然不同,且做官做到“尚书右丞”,被世人称作“王右丞”,这番阅历也不是孟浩然“孟山人”隐居山林能体会到的,所以王维和孟浩然的诗有很大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史载孟浩然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 李白仰慕他,恐怕也有二人同有侠风的因 素。孟浩然亦爱酒,性疏豪。他一生经历 简单,诗语冲淡,性格却很丰富。遇上这 样一位素所仰慕而又意气相投的前辈,难 怪一向狂放的李白才会收拾起不羁的狂傲, 一再表示敬意。
说起来,孟浩然是个有人缘而无官缘的 人,一生隐逸,倒是七分本性、三分天意 的事。他四十六岁游京师时,适逢中秋佳 节,长安诸学者邀他赋诗作会。他以妙句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令在座众人 拍手称绝,纷纷搁笔不敢再写。与这样的 辉煌、镇定自若相比,《新唐书 孟浩然
史书上说孟浩然是“浪情宴谑,食鲜疾动”而死。公元 741年,即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南游襄阳。孟浩 然此时患有痈疽(yōng jū,毒疮)虽然病将痊愈,但郎中嘱 咐了不可吃鱼鲜,要忌口。
孟浩然与王昌龄、王维、李白都是好友。老友相聚, 孟浩然设宴款待,一时间,觥筹交错,宾客相谈甚欢。宴 席上有一道菜历来是襄阳人宴客时必备的美味佳肴——汉 江中的查头鳊chá tóu biān ,味极肥美。浪情宴谑,忘乎 所以的孟浩然见到鲜鱼,不禁食指大动,举箸就尝。结果, 王昌龄还没离开襄阳,孟浩然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故实:典故
盛唐著名诗评家殷璠pan喜用
“兴象”一词论诗,在评述孟
诗歌总集。唐代殷璠编选。殷 浩然的两句诗时,也说“无论
璠,丹阳(今属江苏)人。生卒 兴象,兼复故实”(见《河岳
年、字号不详。书首自题“丹 阳进士”。
由于选者具有较高的理论 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选录标
英灵集》)。所谓“兴象”, 是指诗人的情感、精神对物象 的统摄,使之和诗人心灵的颤
有《孟浩然集》。在盛唐诗人中,孟浩然是年辈 较早的一个,其人品和诗风深得时人的赞赏和倾 慕。李白《赠孟浩然》云:“吾爱孟夫子,风流 天下闻。……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于此 可见一斑。 。
李白这个人基本上是属于狂得不着边的人,难得 有他佩服的人。孔子他看不上眼,说:“我本楚 狂人,风歌笑孔丘。”对着皇帝的御旨敢耍酒疯, 说:“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可 是面对着孟浩然,他却说出了“高山仰止”的敬 语。
准又非常严格,因而在唐人编 动融为一体,从而获得生命、
选的唐诗选本中历来最受重视, 具有个性和活力。重“兴象”
影响深远。
其实也是孟浩然诗普遍的特点。
这通过几首不同的作品之间的
比较,可以看得更清楚。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 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望洞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赠张 丞相》)
孟浩然与王维
孟浩然(689—740),襄阳 (今属湖北)人,主要活动于 开元年间。他大半生居住在襄 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中 年以前曾离家远游。四十岁那 年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后在 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到过许多 山水名胜之地。开元二十五年 (737),张九龄贬荆州刺史, 孟浩然曾应辟入幕,不久辞归 家乡,直至去世
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⑧ 徒:白白的。 ⑨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 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 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 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①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 为荆州长史。
②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虚 空,空间。
③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清:指天空。 ④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
洼地区。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⑤济:渡。 ⑥端居:安居。 ⑦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圣明:指太平盛世,古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 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
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
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
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 一带的万山、岘xiàn山和鹿门 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
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
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 当广大。
山水景物是南朝诗歌最重要 的题材,经历长期发展,取 得了显著的成就。到孟浩然, 山水诗又被提升到新的境界, 这主要表现在:诗中情和景 的关系,不仅是彼此衬托, 而且常常是水乳交融般的密 合;诗的意境,由于剔除了 一切不必要、不谐调的成分, 而显得更加单纯明净;诗的 结构也更加完美。
孟浩然在旅程中偏爱水行,如他自己所说:“为 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经七里滩》)他 的诗经常写到漫游于南国水乡所见的优美景色和 由此引发的情趣,如:
落景余清晖,轻桡nao弄溪渚。澄明爱水物, 临泛何容与。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 相识,脉脉不得语。(《耶溪泛舟》)
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鱼行潭树下,猿 挂岛藤间。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求之不可 得,沿月棹zhao歌还。(《万山潭作》)
传》中记载的他,就有点战战兢兢,举止 失仪了。
他曾经到王维的官署做客。恰好唐皇李隆基驾到,这位 “孟夫子”生平第一次钻到床底下,正好被皇帝看到。皇 上对他印象还不错,没有责怪他失仪之罪,命他出来献诗, 等于直接给了他一个面试机会。结果孟浩然就上了《岁暮 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李隆基听了果然大为不悦,说:“先生你根本就没来求仕, 我也从来没有抛弃过先生,先生你干吗要诬蔑我呢?”说 完拂袖而去。
诗不仅起着纪实的作用, 而且融和了诗人新鲜的 感受和天真的遐想。在 他的眼光中,无论是沐 浴在夕照清辉中的人物, 还是嬉戏于水下岸边的 鱼兽,寓目所见的一切, 仿佛都化作会心的亲切 的微笑。这些诗境,确 有晶莹剔透之感。
孟浩然山水诗的意境,以一种富于生机的恬静居 多。但是他也能够以宏丽的文笔表现壮伟的江山。 如《彭蠡湖中望庐山》中:“太虚生月晕,舟子 知天风。…….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清人潘德舆以此诗和说孟诗“精力浑健,俯视一 切”(《养一斋诗话》),正道出了其意兴勃郁 的重要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