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汇总
中国地区春玉米和夏玉米种植地区

一、我国地区春玉米种植地区1.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是我国春玉米的主要种植地区之一。
这个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春玉米的种植,土地肥沃,降水充沛,特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是东北地区春玉米的主要产区。
2. 华北地区华北地区也是我国春玉米的重要产区之一。
这个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适宜春玉米的生长。
山东省、河北省和河南省是华北地区春玉米的主要种植地区。
3.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也有部分地区适宜春玉米的种植,尤其是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独特,适合春玉米的生长。
二、我国地区夏玉米种植地区1. 华南地区华南地区是我国夏玉米的主要产区之一。
这个地区的气候条件温暖湿润,适宜夏玉米的生长,有利于夏玉米的丰收。
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是华南地区夏玉米的主要种植地区。
2. 长江流域地区长江流域地区也是我国夏玉米的主要产区之一。
这个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夏玉米的种植,土地肥沃,降水充沛,特别是湖南省、湖北省和江西省,是长江流域地区夏玉米的主要产区。
3.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也是我国夏玉米的重要产区之一。
这个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多雨多云,适宜夏玉米的生长。
云南省、四川省和贵州省是西南地区夏玉米的主要种植地区。
总结:我国地区春玉米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而夏玉米主要集中在华南、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
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对玉米的生长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对于玉米种植来说,选择种植地区是非常重要的。
我国地区春玉米和夏玉米种植地区四、我国地区夏玉米种植地区的特点1. 华南地区华南地区是我国夏玉米的主要产区之一。
这个地区的气候条件温暖湿润,适宜夏玉米的生长。
华南地区的雨量充沛,气温适中,阳光充足,这些条件都非常有利于夏玉米的生长。
尤其是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这些地方,夏玉米的种植面积较大,产量也比较丰富。
在这里,农民们利用丰富的水资源,通过旱地种植和水稻轮作,实现了夏玉米的大面积种植,使得这个地区成为了我国夏玉米的重要产区之一。
除草技术专业知识讲座

使用时必须严格使用时期及使用技术,不然易出要害,且药害较重。
苗后茎叶处理剂(烟嘧磺隆及其混剂)注 意事项:
1. 注意玉米品种,马齿型、半马齿型、硬玉米安全,其他 甜玉米、粘玉米、爆裂玉米、特种玉米等不能使用,玉 米新品种使用前须做试验,确认安全后再使用。
2. 掌握最佳使用时期:玉米苗后3~5叶期时施药。 3. 勿与有机磷杀虫剂混用和前后七天内不要施用有机磷农
药。 4. 不要在大风天气施药,宜在下午5时后或上午10时前,最
3.玉米田除草封闭效果不佳怎样补救?
补救措施: 若采用苗前土壤处理剂除草效果不佳时,
可在玉米苗后3~5叶期,使用烟嘧磺隆系列 制剂或甲基磺草酮系列制剂等进行田间茎叶处 理。能有效地防除玉米田已出土旳杂草,使用 过程中注意仔细阅读产品阐明书。严格按阐明 书使用,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六、玉米主产区除草剂使用情况
玉米田除草剂主要品种—莠去津
莠去津系列制剂使用注意事项 1.蔬菜、大豆、桃树、小麦、水稻等对莠去津敏感,不宜使用。玉米田
后茬为小麦、水稻时,应降低用量与其他安全旳除草剂混用。 2.玉米套种豆类,不宜使用莠去津。 3.用药前先把药液充分摇匀,按用量精确量取,加少许水配成母液,搅
拌均匀后再加足量水混合方可喷雾。喷雾器具使用后要反复清洗洁净。 洗涤水不得乱倒,以免造成环境污染或造成敏感作物药害,禁止在河塘 等水体中清洗施药器具。 4.播后苗前喷雾要求施药前整地要平。机收麦田因为留茬较高,应使用 高药量和兑水量,做到喷匀、喷透。 傍晚施药和倒退行走可提升使用效 果。施药前应清除地面覆盖物,如机收抛落旳麦穗等,以使土壤尽量多 旳接触药液。 5.使用本品时应穿戴防护服和手套,防止吸入药液。施药期间不可吃东 西和饮水。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 6.莠去津有较强旳淋溶性,使用时注意远离水源。 7.用过旳容器应妥善处理,不可做他用,也不可随意丢弃。
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

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作物的种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其中,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一直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青睐。
而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田间的杂草问题也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其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对玉米田间杂草的组成及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可以为农民朋友提供科学的种植指导,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一、材料与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新疆某地玉米田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定位,共设置了5个样方。
每个样方面积为10m^2,分为4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2.5m^2。
在每个小区内,随机取5个点位,记录每个点位处的杂草种类及数量,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结果1. 杂草种类经过实地调查和记录,我们共查询到11种不同的杂草。
其中,以狗尾草和旋花草为主要的杂草类型,分别占总数的25.9%和19.6%。
其余的杂草种类依次为谷精草、苋草、猪毛菜、苍耳、黄金瓜、野牵牛、野苏、蒲关草和蓬草。
2. 杂草密度根据统计数据,我们得到了玉米田间不同杂草的密度,其中,狗尾草和旋花草的密度较高,分别为0.2932和0.2236个/m^2。
而野苏、苍耳、谷精草、苋草、黄金瓜等杂草的密度较低。
3. 杂草群落结构通过对不同杂草的种类和密度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玉米田间的杂草群落结构。
其中,狗尾草和旋花草是主要占优势地位的杂草,其余的杂草则属于次优势种或随机分布种。
例如,野苏、苍耳、谷精草等杂草在玉米田间分布较为分散,难以形成独立的优势种群。
三、讨论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新疆玉米田间的杂草种类和密度相对较为丰富,其中狗尾草和旋花草是主要的杂草类型。
这些杂草不仅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占用土壤养分和水分,导致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出现较大的波动。
因此,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对田间杂草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是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
在管理杂草时,可以通过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式进行控制。
例如喷洒杀草剂、机械拔草、生物防治等措施,可以有效遏制杂草的生长和发展。
中国主要粮食产区分布情况

中国主要粮食产区分布情况一、玉米的分布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有3 亿亩左右。
分布在约24个省、市、自治区。
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是主省、区。
1983年,世界玉米种植面积12962.7 万公顷,总产为44925.5 万吨,平均单产为3466kg/ha. 。
中国种植玉米18824 万公顷,68190万吨,是一年四季都有玉米生长的国家。
北起黑龙江省的讷河,南到海南省,都有玉米种植。
全国玉米分为六个种植区:*北方春播玉米区,以东北3 省、内蒙古和宁夏为主,种植面积稳定在650 多万公顷,占全国36%左右;总产2700多万吨,占全国的40%左右。
* 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以山东和河南为主,种植面积约600 多万公顷,约占全国32%,总产约2200 万吨,占全国34%左右。
* 西南山地玉米区,以四川、云南和贵州为主,面积约占全国的22%,总产占18%左右。
*南方丘陵玉米区,以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和江西为主。
种植面积为全国的6%,总产不足5%。
*西北灌溉玉米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一部分地区。
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3.5%,总产约占3%。
*青藏高原玉米区,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海拔高,种植面积及总产,都不足全国的百分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号玉米生产大国,年产量亿余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0%;同时,我国也是玉米的头号消费大国,消费量的90%以上靠国内生产。
在过去五年,我国有两年进口玉米,有三年出口玉米。
尽管进出口量每年在数百万吨到一千余万吨,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第二的位臵(头号出口国是美国,头号进口国是日本),但占国内的消费量,一般在5%一10%。
我国传统的玉米出口市场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我国传统的玉米进口来源国是美国、阿根廷等。
东北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其中吉林省是我国玉米的第一大玉米主产省。
1996 年吉林省产玉米175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4%。
其次是山东省和黑龙江省,产量分别为1600万吨和1450 万吨。
中国玉米种植区划

中国玉米种植区划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之一,玉米种植区划也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气候和土壤的差异,中国的玉米种植区域可以划分为北方玉米区、中原玉米区、西南玉米区和东南玉米区。
北方玉米区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辽宁等地,这个区域的气候干燥,土地肥沃,适合种植早熟玉米品种。
在这个区域,玉米的主要种植模式是“农业科技园区+农户合作社”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中原玉米区位于黄河中游的河南、山西、陕西等省份,这个区域的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合种植中、晚熟玉米品种。
在这个区域,玉米的主要种植模式是“大户+农民工”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西南玉米区主要位于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这个区域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适合种植早熟、中熟和晚熟玉米品种。
在这个区域,玉米的主要种植模式是“大户+种植合作社”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东南玉米区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份,这个区域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适合种植早熟、中熟和晚熟玉米品种。
在这个区域,玉米的主要种植模式是“大户+农民工”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总的来说,中国的玉米种植区划是根据气候和土壤的差异来划分的。
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种植模式和特点,这些特点对于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中国的玉米产业也会不断地得到提升和发展。
我国种植业的10个分区

我国种植业的10个分区我国的种植业是农业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目前已经形成了多样化的分区发展模式。
我国的种植业分区是依据土地条件、环境气候、种植特点和商品属性等因素进行的,以下为介绍我国种植业的10个分区。
1、北方麦区北方麦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东北省份以及山西、河北等北方省份。
该区域气候寒冷干燥,适合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
同时,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还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种植区。
2、苏皖沪地区苏皖沪地区主要指江苏、安徽、上海等省份,该区域地势平坦,气候湿润,土地肥沃,适合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
其中,江苏和安徽两省是我国主要的稻米产区。
3、南方果区南方果区包括广东、福建、云南、湖南等省份,该区域气候温暖、雨水充沛,适合种植香蕉、椰子、柚子、荔枝等热带水果,是我国主要的热带水果产区。
4、华北农牧交错区华北农牧交错区包括河北、山西等省份,该区域北部气温低、腹地开阔,适合发展畜牧业;南部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合发展农业。
该地区近年来已经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逐渐形成了以供销社为龙头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5、西部丝绸之路边缘区西部丝绸之路边缘区包括甘肃、宁夏、新疆等省份,该区域干燥、缺水,但日照充足。
适合种植棉花、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同时,新疆还是我国特有的油松、巨松、云杉等针叶林区域。
6、东南丘陵盆地区东南丘陵盆地区包括江西、湖北、浙江等省份,该区域地势较高,气候湿润,土地肥沃,多种水果、柑橘、茶叶等作物颇具特色。
7、中部山地区中部山地区包括湖南、湖北、山西、陕西等省份,该区域山峰起伏、地势复杂,适合种植烤烟、茶叶、水果等特色作物。
其中,湖南茶叶产区或江南名泉十二泉的茶叶特别有名,产量大且质量好。
8、西南稻田区西南稻田区包括四川、云南等省份,该区域气候湿润、土地肥沃,适合种植水稻、蔬菜等作物。
其中,四川省还是我国主要的茶叶种植区。
9、华南马鞍山区华南马鞍山区包括福建、江西等省份,该区域地势高峻,气候湿润,适合种植烟草、茶叶、中药材等作物。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汇总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但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按区域可分为东北平原春玉米区、华北春夏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
图1 我国玉米种植区域划分截止2008年,我国种植玉米29863.8千公顷,分布在约24个省、市、自治区。
其中黑龙江、吉林、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内蒙古、陕西、四川、辽宁、云南、广西为我国主要玉米产区,玉米种植面积约占全国内种植面积的82%。
主要玉米产区种植情况如图2所示:图2主要玉米种植区域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比例1主要玉米种植省区基本情况1.1 吉林省一年一熟制,旱地垄作,无霜期短,低温冷害较重,生产季节性强。
大部分农田地势平坦,适宜机械作业,吉林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4998.2千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为2922.5千公顷,占总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8.47%,其玉米播种总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9.79%。
1.1.1 玉米田杂草群落结构主要杂草28种,单子叶杂草有6种,双子叶杂草22种。
以菊科、禾本科杂草种类居多,其中一年生杂草约占60%以上,以禾本科的马唐、稗草、狗尾草等危害严重;多年生杂草约占27%左右,以蒲公英、苣荬菜、大蓟和小蓟等数量多,危害大。
越年生杂草不到13%。
其中一年生的禾本科杂草马唐,在该地区危害最为严重。
(吉林地区旱田杂草种类调查及研究,尚海庆等,作物杂志,2008.2)1.2 黑龙江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和水稻等,一年一熟制,旱田以垄作为主,无霜期短,冷害较重,生产季节性强。
农田地势平坦,人少地多,非常适宜大机械作业。
注:以上数据是根据黑龙江统计年鉴2003-2007的5年数据平均得到的,单位是万亩,个位数后面的小数部分采取了4舍5入。
单位:万亩哈尔滨910齐齐哈尔764鸡西88鹤岗36双鸭山102大庆337伊春27田间优势杂草种类暂未找到,1.3 辽宁省一年一作制,旱地垄作。
玉米种植区分布与区划

玉米种植区分布与区划玉米种植区分布与区划我国幅员辽阔,玉米的分布极广。
东自台湾和沿海各省,西至新疆及西藏高原,南自北纬18℃的海南岛,北至北纬53℃黑龙江省的黑河以北地区都有栽培。
但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山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向西南的斜长形地带。
在这一地带内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四川、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12个省(区),其播种面积占全国玉米总面积的80%以上。
在这个斜长形地带以外,新疆内陆灌溉区和东南沿海江苏、浙江等省的丘陵壮山区玉米分布也比较集中。
我国产区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栽培制度等,全国可以划分为以下六个玉米区:1.北方春玉米区本区大部分位于北纬40o以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全省,内蒙古、宁夏全区,河北、陕西两省的北部,山西省大部分和甘肃省的一部分地区。
这是我国玉米主要产区之一,约占全国玉米播种面积的27%。
本区属寒温带湿润或半湿润气候。
无霜期短,冬季温度低,夏季平均气温在20℃以上.全年平均降水量在500mm以上,且降水量的60%集中在夏季,可以满足玉米抽雄灌浆期对水分的要求,但春季蒸发量大,容易形成春旱。
本区由于玉米生育期间雨水充沛,温度适宜,日光充足,就构成了玉米高产的自然因素。
本区玉米栽培制度基本上为春播一年一熟制,以玉米单种、玉米大豆间混作为主要栽培方式,但南部地区有向一年两熟制发展的趋势。
2.黄淮平原春、夏播玉米区本区位于淮河秦岭以北,包括河南、山东全省,河北省的中南部,陕西省中部、山西省南部,江苏、安徽省北部,是我国最大的玉米产区,约占全国玉米播种面积的40%。
本区属温带半湿润气候。
除个别高山地区外,每年4-10月的日平均气温都在15℃以上。
全年降水量500-600mm。
日照多数地区在2000小时以上。
本区由于温度较高,无霜期较长,日照、降水量均较充足等,适于玉米栽培。
本区玉米栽培制度,主要有两种栽培方式。
一是一年两熟制(冬小麦—夏玉米),在山东、河南、河北省南部和陕西省中部地区多采用之;二是两年三熟制(春玉米—冬小麦—夏玉米),在北京、保定附近,由于气温较低,冬小麦播种期早,多采用之。
玉米杂草

玉米田杂草种类及特点我国是世界上玉米主要生产国,常年种植面积约3亿亩左右。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夏播玉米种植区。
栽培方式多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形式大部分为套种或铁茬播种。
根据全国杂草普查结果,全国玉米田杂草有22科、38属、43种,玉米田主要杂草有马唐、牛筋草、稗草、马齿苋、反枝苋、田旋花、藜、画眉草、绿狗尾、香附子、铁苋草、龙葵等。
一般年份,杂草危害可使玉米减产1~2成,严重时减产3~5成。
玉米田杂草生命力极其旺盛,一些种子埋在土壤中20年仍可发芽,如香附子、藜、蓼、马齿苋、旋花等。
一般杂草具有成熟早、不整齐、分段出苗等特点,不利于防治,并且很多杂草能死而复生,尤其是多年生杂草,如马齿苋在人工拔除后在田间晒3天,遇雨仍可恢复生长。
此外,杂草还具有惊人的繁殖能力,绝大多数杂草的结实数是作物的几倍、几百倍甚至上万倍。
据调查,一株马唐约有22万粒种子,可见其繁殖能力有多强。
玉米田杂草生长迅速,生长量大,与玉米争水、争肥、争空间,对玉米苗期生长危害较大,造成苗瘦、苗弱,影响产量达10—30%,因此,必须进行化学除草。
玉米苗期受杂草的危害最重,所以杂草的化学防治应抓好播后苗前和苗后早期两个关键时期。
玉米田主要除草剂种类1.主要除草剂单剂种类1)酰胺类除草剂:是目前玉米田最为重要的一类除草剂,可以为杂草芽吸收,在杂草发芽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有效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一年生阔叶杂草。
该类除草剂品质较多,如乙草胺、甲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等。
试验证明,在同等有效剂量下除草活性比较结果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丁草胺>甲草胺;根据其有效用量,除草活性的量化比较结果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丁草胺:异丙草胺为1:0.9:0.8:0.7;该类除草剂受土壤墒情影响很大,墒情差时除草效果显著降低。
因此若土壤干旱的情况下,可适当浇水后再施药。
2)三氮苯类除草剂:可以有效防治一年生阔叶杂草和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以杂草根系吸收为主,也可以为杂草茎叶少量吸收。
我国玉米种植分布及产量情况

我国玉米种植分布及产量情况玉米在中国布局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狭长玉米种植带,这一带状区域集中了中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85%和产量的90%。
吉林、河北、山东、河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四川、云南、陕西是玉米播种面积最大的十个省份,其中吉林、河北、山东的种植面积均占全国的10%以上。
我国玉米种植地区分布图2、我国玉米产量情况中国玉米产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玉米种子的优化史。
改革开放以来,玉米品种经历了六代更替,玉米产量增长亦经历了两个阶段:(1)70-90年代单产增幅较大,涨幅超过50%,但面积增加较小,总产量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单产增加所致,而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成为推动单产增加的第一要素;根据各地调查春季玉米螟基数情况,今年东北大部百秆活虫数偏高,春玉米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长势良好,6月份东北南部、内蒙古中部偏东地区、西北东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偏多,预计一代玉米螟总体偏重发生,程度与上年相当。
其中,黑龙江、吉林大发生,辽宁、内蒙古偏重发生,新疆、黄淮和华北大部中等发生,江淮、西北其他地区、西南大部偏轻发生。
预计全国一代玉米螟发生约1.6亿亩。
全国大部地区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较常年接近或偏晚1-3天(具体数据见表1)。
预计6月中下旬至7月末,江淮、黄淮、华北、西北、东北将陆续进入一代幼虫为害盛期。
一、东北春玉米主产区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偏高据春季各地剥秆调查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以东北3省和内蒙古虫量较高。
与常年平均值比,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东、江苏、重庆偏高10%以上,山西和河南偏高近7%,黑龙江和河北等10省(区、市)偏低;与上年相比,内蒙古、山西、河北和陕西等10省(区、市)偏高,其余9省(区、市)偏低(具体数据见表2)。
各地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统计表二、玉米种植和生长情况对玉米螟发生有利今年全国春玉米种植面积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4省(区)累计种植面积超过2.3亿亩。
玉米种植精准分析

精准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
通过对土壤进行检测和分析, 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需求
,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精确控制施肥量
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状况 ,精确控制施肥量和施肥时间,提 高肥料利用率和作物产量。
多元化施肥
采用有机肥、化肥、生物肥等多种 肥料相结合的方式,满足作物对养 分的需求,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抗 逆性。
玉米种植精准分析
2023-11-09
目录
• 玉米种植现状分析 • 精准种植技术应用 • 玉米种植成本分析 • 玉米种植风险分析 • 玉米种植前景预测 • 相关数据及图表展示
01
玉米种植现状分析
玉米种植面积及分布
玉米种植面积
近年来,由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种植技术的进步,玉米种植面积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中国,东北地区、华北 地区和西北地区是玉米种植的主要区域。
精准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
01
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减少灌溉用水量,提高灌溉
效率。
灌溉时间控制
02
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精确控制灌溉时间和灌溉量,
确保作物能够充分利用水分,提高抗旱性和产量。
水质管理
03
对灌溉用水进行检测和管理,确保水质安全、清洁,避免因水
质问题引起的作物病虫害。
精准喷药技术
社会效益
玉米种植不仅提供了大量的食物资源,还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许多农民 依靠种植玉米实现了脱贫致富,提高了生活水平。此外,玉米种植还为相关产业提供了大 量的原材料,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生态效益
玉米种植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也有助于防止水土流失和风蚀等环境问题。此外,通过 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如节水灌溉和生态农业等,可以进一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玉米区划

中国玉米区划玉米是我国的面积第三、产量第二大粮食作物,是我国主要饲料粮和部分地区的主要口粮,目前已发展成为粮、经、饲兼用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我国地域辽阔,平原、山地、丘陵都种植玉米,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形成我国多种种植制度和栽培特点:①玉米集中地分布在从东北斜向西南的狭长玉米带,大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12个省(区);②我国是四季玉米之乡,从北向南一年四季都种植玉米,以春玉米和夏玉米种植面积最大,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③我国有2/3的玉米分布在丘陵旱地上,依靠比较集中的自然降雨,又称为“雨养玉米”。
蓄住天上雨,保住土中墒,是玉米增产的关键。
科研机关研究出旱作玉米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以及土安田、丰产坑等许多精耕细作玉米抗旱栽培方式;④间套复种是我国玉米栽培的重要特点,是玉米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集约化,可以实现一地多熟,一季多收,季季增产和全年增产的目的,特别是在西南玉米区,间套复种玉米占玉米总面积的90%以上。
根据我国玉米的分布地区和种植制度的特点,结合各产区的农业自然资源状况,以及玉米在谷类作物中所占的地位、比重和发展前景,把我国玉米划分为6个产区。
现简述如下:Ⅰ.北方春播玉米区本区自北纬40°的渤海岸起,经山海关,沿长城顺太行山南下,经太岳山和吕梁山,直至陕西的秦岭北麓的以北地区。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和内蒙古的全部,山西的大部分,河北、陕西和甘肃的一部分,是我国主要玉米产区之。
常年玉米播种面积占全国的30%左右。
本区属寒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冬季气温低,夏季平均温度在20 ℃以上;≥10℃的积温2500-4100℃,≥10℃的积温2000-3600℃,无霜期130-170天。
全年降雨量400-800毫米,其中60%集中在7-9月。
东北大平原地势平用,土壤肥沃,以黑土、淤土、棕色土为主。
大部分地区温度适宜,日照充足,对玉米生长发育很有利。
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

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组成及群落结构分析
新疆地处西北干旱地区,种植业是该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
玉米是新疆的主要粮食作
物之一,然而,玉米田间的杂草也是该地区耕作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研究旨在调查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的组成和群落结构,以及探究影响杂草群落的因素。
调查了新疆伊宁市的10个玉米田,每个田块面积为500m2,记录了每个田块内出现的所有杂草,共记录了12个杂草种类。
在每个田块内还测定了土壤pH值、土壤含水量和养分含
量等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新疆玉米田间杂草主要分为草本杂草和阔叶杂草两类。
草本杂草包括
狗尾草、黄耆、长穗黍、野针茅、地肤子、菊芋等,阔叶杂草包括苦荞薯、小蓬莱、夏枯
草等。
草本杂草种类比阔叶杂草多,草本杂草可以更快地生长和繁殖,因此在玉米田间生
长更加旺盛。
从群落结构的角度看,狗尾草是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的优势种,其次是黄耆和长穗黍。
狗尾草广泛分布在全球各个大陆,它的种群数量很大,嫩叶可供家畜食用,压实土壤,可
以减缓水土流失,对于土壤保育有积极作用。
然而,多种草本杂草的存在也会对田间作物
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研究还发现土壤pH值是新疆玉米田间杂草群落结构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土壤
pH值较高的田块中,阔叶杂草数量较多,草本杂草数量相对较少,而在土壤pH值较低的
田块中,草本杂草数量相对较多,阔叶杂草数量相对较少。
综上,新疆玉米田间的杂草组成和群落结构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于农民来说,科学合
理地管理玉米田间的杂草是非常重要的。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影响新疆玉米田
间杂草群落的因素,并开发出更加有效的管理方法。
我国玉米种植散布及产量情形

我国玉米种植散布及产量情形玉米在中国布局普遍,要紧散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域,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狭长玉米种植带,这一带状区域集中了中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85%和产量的90%。
吉林、河北、山东、河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四川、云南、陕西是玉米播种面积最大的十个省份,其中吉林、河北、山东的种植面积均占全国的10%以上。
我国玉米种植地域散布图二、我国玉米产量情形中国玉米产业的进展史同时也是玉米种子的优化史。
改革开放以来,玉米品种经历了六代更替,玉米产量增加亦经历了两个时期:(1)70-90年代单产增幅较大,涨幅超过50%,但面积增加较小,总产量的提高主若是由于单产增加所致,而新品种选育与推行成为推动单产增加的第一要素;依照各地调查春天玉米螟基数情形,今年东北大部百秆活虫数偏高,春玉米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长势良好,6月份东北南部、内蒙古中部偏东地域、西北东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偏多,估量一代玉米螟整体偏重发生,程度与上年相当。
其中,黑龙江、吉林大发生,辽宁、内蒙古偏重发生,新疆、黄淮和华北大部中等发生,江淮、西北其他地域、西南大部偏轻发生。
估量全国一代玉米螟发生约1.6亿亩。
全国大部地域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较常年接近或偏晚1-3天(具体数据见表1)。
估量6月中下旬至7月末,江淮、黄淮、华北、西北、东北将陆续进入一代幼虫为害盛期。
一、东北春玉米主产区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偏高据春天各地剥秆调查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以东北3省和内蒙古虫量较高。
与常年平均值比,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东、江苏、重庆偏高10%以上,山西和河南偏高近7%,黑龙江和河北等10省(区、市)偏低;与上年相较,内蒙古、山西、河北和陕西等10省(区、市)偏高,其余9省(区、市)偏低(具体数据见表2)。
各地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统计表二、玉米种植和生长情形对玉米螟发生有利今年全国春玉米种植面积继续维持增加的势头,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4省(区)累计种植面积超过2.3亿亩。
中国玉米种植地区

中国玉米种植地区
中国玉米种植地区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等地。
其中,黄淮海地区是中国玉米生产的重要区域,主要包括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和湖北等省份。
这些地区气候适宜、土地肥沃,适合玉米生长,玉米产量较高。
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省份虽然气候较为寒冷,但是土地肥沃,也是中国重要的玉米种植区。
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这些地区气候多样,但是大部分地区适宜玉米生长,是中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区域之一。
总的来说,中国玉米种植地区分布广泛,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对玉米生长产生影响。
- 1 -。
中国主要粮食产区分布情况

中国主要粮食产区分布情况一、玉米的分布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有3亿亩左右。
分布在约24个省、市、自治区。
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是主省、区。
1983年,世界玉米种植面积12962.7万公顷,总产为44925.5万吨,平均单产为3466kg/ha.。
中国种植玉米18824万公顷,68190万吨,是一年四季都有玉米生长的国家。
北起黑龙江省的讷河,南到海南省,都有玉米种植。
全国玉米分为六个种植区:*北方春播玉米区,以东北3省、内蒙古和宁夏为主,种植面积稳定在650多万公顷,占全国36%左右;总产2700多万吨,占全国的40%左右。
*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以山东和河南为主,种植面积约600多万公顷,约占全国32%,总产约2200万吨,占全国34%左右。
*西南山地玉米区,以四川、云南和贵州为主,面积约占全国的22%,总产占18%左右。
*南方丘陵玉米区,以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和江西为主。
种植面积为全国的6%,总产不足5%。
*西北灌溉玉米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一部分地区。
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3.5%,总产约占3%。
*青藏高原玉米区,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海拔高,种植面积及总产,都不足全国的百分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号玉米生产大国,年产量亿余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0%;同时,我国也是玉米的头号消费大国,消费量的90%以上靠国内生产。
在过去五年,我国有两年进口玉米,有三年出口玉米。
尽管进出口量每年在数百万吨到一千余万吨,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第二的位置(头号出口国是美国,头号进口国是日本),但占国内的消费量,一般在5%一10%。
我国传统的玉米出口市场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我国传统的玉米进口来源国是美国、阿根廷等。
东北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其中吉林省是我国玉米的第一大玉米主产省。
1996年吉林省产玉米175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4%。
其次是山东省和黑龙江省,产量分别为1600万吨和1450万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赫波赛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但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按区域可分为东北平原春玉米区、华北春夏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
我国玉米种植区域划分图1个省、市、自治区。
其千公顷,分布在约2429863.8截止2008年,我国种植玉米、云南、广西辽宁中黑龙江、吉林、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内蒙古、陕西、四川、主要玉米产区种植情。
玉米种植面积约占全国内种植面积的为我国主要玉米产区,82%1赫波赛作物科学有限公司主要玉米种植省区基本情况1吉林省1.1一年一熟制,旱地垄作,无霜期短,低温冷害较重,生产季节性强。
大部分农田地其中玉米种植面积千公顷,适宜机械作业,吉林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4998.2势平坦,,其玉米播种总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58.47%2922.5千公顷,占总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为9.79%面积的。
1.1.1 玉米田杂草群落结构种。
以菊科、禾本科杂草种类22种,单子叶杂草有286种,双子叶杂草主要杂草%以上,以禾本科的马唐、稗草、狗尾草等危害严重;多60居多,其中一年生杂草约占%左右,以蒲公英、苣荬菜、大蓟和小蓟等数量多,危害大。
越年生杂年生杂草约占27(吉林地区旱田%。
其中一年生的禾本科杂草马唐,在该地区危害最为严重。
13草不到2008.2杂草种类调查及研究,尚海庆等,作物杂志,)黑龙江1.22赫波赛作物科学有限公司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和水稻等,一年一熟制,旱田以垄作为主,无霜期短,冷害较重,生产季节性强。
农田地势平坦,人少地多,非常适宜大机械作业。
年数据平均得到的,单位是52007的2003注:以上数据是根据黑龙江统计年鉴3赫波赛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田间优势杂草种类暂未找到,1.3 辽宁省一年一作制,旱地垄作。
农田地势平坦,适宜机械作业,辽宁省省农作物总播种面,50.72%1884.9千公顷,占总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其中玉米种植面积为积为3716.2千公顷,。
其玉米播种总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6.31% 玉米田间杂草群落结构1.3.1科。
其中玉米生长前期主要危害杂草有1935种,分属辽宁省内各地区常见杂草有21.85%;29.72%和34.06%、38.75%、鸭拓草、藜、稗草和反枝苋,其相对多度分别为15.63%, 其相对频度分别为鸭跖草、藜,马唐、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杂草有铁苋菜、。
抚顺地区,构成玉米一杂草群落的杂草有鸭拓草、牛筋草、7.81%.、10.94%、9.38%马唐、铁苋菜、苦卖菜和茼麻,辽阳、鞍山、熊岳地区,构成玉米一杂草群落的杂草有藜、铁宽菜、反枝苋、马齿苋、稗草和苘麻,锦州地区,构成玉米一杂草群落的杂草有铁岭地区,构成玉米一杂草群落鸭跖草、反枝苋、藜、马齿苋、铁苋菜、问荆和苦卖菜;的杂草有鸭跖草、黎、稗草、苘麻、苍耳、稗草、香薷、马唐和问荆;沈阳,构成玉米一杂草群落的杂草有稗草、萝摩、刺菜、鸭跖草、蓼、苘麻、藜、马唐。
辽宁大部分地4赫波赛作物科学有限公司区玉米田反枝苋对莠去津处于敏感性水平,:大连、兴城等地区反枝觅对莠去津的敏感性较其它地区低(辽宁省玉米田杂草群落调查及反枝苋对莠去津的抗性研究,孙会杰,2007,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甘肃兰州玉米田杂草群落中主要杂草为打碗花、田旋花、藜、刺儿菜、荞菜、稗草、马齿苋、反枝苋、狗尾草,其中优势杂草是黎、反枝苋和稗草。
玉米田杂草株数以马齿苋最高,为119.4株/m2,占同期杂草总数的46. 77%;其次为反枝苋和藜,3种杂草株数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兰州引黄灌区小麦和玉米田杂草群落及生态位研究,甘肃农业大学,马丽荣、2006)1.4 山西南部区域基本是一年两作的耕作方式,以种植小麦、棉花、玉米、豆类、蔬菜等作物为主;北部区域基本是一年一作,以种植玉米、豆类、小杂粮、油料为主。
2008年山西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3726.5千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为1378.6千公顷,占总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6.99%,其玉米播种总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4.62%。
1.4.1 玉米田杂草群落特点南部夏玉米种植区的优势种杂草有藜、黄蒿、反枝苋、马齿苋、大蓟、小蓟、地锦车前、铁苋菜、打碗花、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等北中部春玉米种植区玉米田的优势种杂草有藜(通常称灰菜)、小藜、反枝苋、苣荬菜、灰绿藜、独行菜、酸模叶蓼、苍耳、蒺藜、田旋花、打碗花、狗尾草、无芒稗、马唐等;晋东南玉米种植区优势种杂草有马唐、狗尾草、稗草、打碗花、藜、反枝苋、马齿苋、车前、猪殃殃等(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白美卿,农业技术与装备,2008.07: 54-55)1.4河北省河北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8713.2千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为2 841.10千公顷,占总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2.61%,其玉米播种总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7.84%。
1.4.1 河北省玉米种植结构特点5赫波赛作物科学有限公司平原地区一年两熟,北部山区一年一熟。
复种指数1.45。
以旱作、平作为主,主要是小麦—玉米轮作。
河北玉米夏播面积保持80%左右,可灌溉区面积也在80%以上,冀中南平原夏播玉米区,是发展玉米生产的优势区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较好,占总播种面积的70%;冀东平原和太行丘陵山区夏播区,热量资源相对短缺,约占总面积的10%;冀北春玉米区是,播种面积占整个农作物播种面积的50%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80%以上,约占玉米种植总面积的20%。
河北省约70%的玉米用于饲料加工和养殖,约29%用于工业加工。
1.4.2 河北省玉米田杂草结构河北省夏玉米田杂草有136种(含变种),隶属于34科、97属,其中优势杂草有马唐、反枝苋、稗、马齿苋、藜、狗尾草、铁苋菜、刺儿菜、田旋花等9种,是构成各地区田间杂草群落的优势种。
区域性优势杂草10种:牛筋草、鸭跖草、灰绿藜、打碗花、苦荬菜、苣荬菜、芦苇、蒺藜、野稷、碎米莎草。
常见杂草有21种,一般杂草有96种。
张家口地区主要形成反枝苋十狗尾草+灰绿藜+藜为主的杂草群落,承德地区为马唐+稗+反枝苋十藜,唐山一秦皇岛地区为马唐+马齿苋+鸭跖草十稗+反枝苋,石家庄地区为马唐+牛筋草+铁苋菜+马齿苋。
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玉米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较其它地区高,而优势度较低。
从群落相似性来看,石家庄与唐山一秦皇岛地区群落结构最为相似。
(河北省玉米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2006.6,植物保护学报,魏守辉等)春玉米杂草18科、46种。
其中主要优势种有马唐、藜、反枝苋、铁苋菜、鸭趾草次要优势种有狗尾草、鬼针草、小蓟、山苦荬、葎草、稗草、辣子草、猪毛菜、个别地块黄花蒿、苣荬菜、圆叶牵牛、莎草等为害较重。
1.5河南省河南省属于黄淮海夏玉米区,在畜牧业和工业用粮需求的强力拉动下,河南省玉米种植面积在逐年增加,2008年河南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4147.4千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为2820千公顷,占总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9.93%,其玉米播种总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9.44%。
1.5.1 河南玉米种植特点(1)品种以中早熟为主。
近几年由于生产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农时大大缩短,许多地方也开始陆续种植中晚熟品种。
6赫波赛作物科学有限公司(2)种植模式以直播单种为主。
河南省绝大部分地区使用两种种植模式。
其一,玉米单种。
5月底前后小麦收割后,接着播种玉米,9月10前后收获。
其二,套种玉米。
5月中旬前后套种玉米,9月10日前后收获(比如麦垄套种玉米是安阳市主要的玉米种植方式)(3)丰产耐密品种增加,河南省规划:到2010年耐密品种的推广面积达到90%以上、玉米机种面积达到80%以上,加快发展机收和玉米秸秆还田机械作业。
(4)特用玉米品种种植面积在增加。
河南省为了改善玉米的品质结构,各类专用、特用玉米品种发展很快。
河南省特用玉米已发展到2600多万亩,占玉米播种面积60%以上。
(5)玉米种植仍以翻耕为主。
2009年河南玉米机耕面积在8000万亩以上,其中土地深耕率达到60%左右,机收水平达到21.3%。
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预计今后玉米种植仍为翻耕播种。
(玉米收获机:河南省目标市场营销策略,中国农机总网,2008)1.5.2 玉米田间杂草群落结构主要杂草有马唐、稗草、狗尾草、牛筋单、反枝苋、马齿苋、铁苋菜、藜、苍耳、香附子等。
随着玉米田酰胺类、三氮苯类除草剂及其复配剂的广泛应用,香附子、田旋花等逐渐上升为优势杂草。
(豫北地区小麦玉米田杂草防治技术,路志国,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2009年河南小麦机械化收获7493万亩,机收率95%以上,玉米田间自生麦苗可能会较多。
没有采取任何除草措施的情况下,豫北玉米田主要杂草种类为马唐、马齿苋、狗尾草,为玉米田杂草的主要优势种群,它们具有较强的水肥竞争能力。
(豫北玉米田杂草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动态,张爱芹,中国农村小康科技);安阳市玉米田杂草有11科17种,优势种有狗尾草、马唐、马齿苋、反枝苋、藜占杂草总数发生率分别为27.7%、37.2%、11.4%、5.4%。
(玉米田杂草出苗规律及玉米与杂草共生竞争对产量影响的临界期,徐淑霞,陕西农业科学,2005(4)); 豫南夏玉米田草害发生严重,主要杂草种类有马唐、马齿苋、牛筋草、田旋花、藜、画眉草、狗尾草等,危害面积常年达85%~90%,豫南夏玉米田草害发生严重,主要杂草种类有马唐、马齿觅、牛筋草、田旋花、黎、画眉草、狗尾草等,危害面积常年达85%~90%.(豫南夏玉米化学除草技术,张海申,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8))1.6 山东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大豆、棉花、薯类。
一年二熟。
2008年山东省农作物7赫波赛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总播种面积为10764千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为2874.2千公顷,占总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6.7%,其玉米播种总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9.62%。
1.6.1 山东玉米种植特点构(1)山东主要玉米种植品种夏玉米主导品种为郑单958、鲁单981、鲁单984、浚单20、聊玉18号、金海5号、鲁单9002、登海11号、登海3622、登海6213号、泰玉14号、天泰10号、莱农14号、LN3、齐单1号、淄玉14号、天泰58、谷育178、金海702。
春玉米主导品种为:丹玉86、农大108、东单60号。
(二〇〇九年夏玉米生产技术意见,山东农业科技网)(2)加大耐密型新品种推广力度加大登海661(超试1号)、登海662(超试2号)、登海701(超试4号)、德利农988等新审定通过的耐密高产品种推广力度(3)实行机械直播,小麦秸秆还田覆盖地面1.6.2 玉米田杂草结构特点常年实行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栽培制度,上茬为冬小麦,收获时留茬15-30cm,麦秸全部覆盖回田,下茬为夏玉米免耕条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