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晶体光学基础(6学时)

合集下载

第一章晶体光学基础

第一章晶体光学基础
2.晶体内部微观结构在任何部位都相同,只要光波 振动方向相同,折光率值一定相等。同一个晶体只 有一个光率体,在晶体的任何部位都能反映出来。
§5 光率体
一、均质体的光率体
光在均质体中传播时,无论振动方向如何,折 光率值相等。 图形特点:均质体光率体是以折光率值为半径的圆 球体(包括:等轴晶系矿物和玻璃质)。 均质体的光 率体的切面
Bxa“//”Ng,Ng=Bxa,Bxo一定“//”Np,即 Bxo= Np。相应的矿物叫二轴晶正光性矿物。
2.二轴晶负光性光率体(-): 当Ng-Nm<Nm-Np时,为负光性光率体。
Bxa=Np,Bxo=Ng。 相 应 的 矿 物 叫 二 轴 晶 负 光 性 矿物。
二 轴 晶 光 率 体
三、二轴晶光率体
微观结构不同,折光率值是透明鉴定矿物最可 靠的常数之一。
三、全反射及其临界角
1.全反射临界角 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
质,折射光线沿界面传播时相应 的入射角叫全反射临界角。
2、产生全反射的必要条件 ①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 ②入射角≥全反射临界角。
3、阿贝折光仪的制成原理 如果玻璃块上方介质为n,反射
1 nm=10 Å =10-3μ(微米) =10-6mm(毫米)
§2 自然光和偏光
根据光波的振动特点,把光可分为自然 光和偏光。 自然光:是指直接由光源发出的光,自然 光的光波振动方向在垂直于光波传播方向 的平面内,作任何方向的等振幅的振动。 偏光:自然光经过反射、折射、双折射或 选择性吸收等作用后,可以转变为只在一 个固定方向上振动的光波,称为偏振光或 偏光。
Vi/ Vγ= Sinⅰ/ Sinγ=N ……..…..③
当两种介质一定时,N值永远是一个常数, 我们把N称为折射介质对入射介质的相对折射 率,当入射介质是真空时,称N为绝对折射率 ,简称折射率或折光率。我们把③式为折射定 律。

第二章 晶体光学基础

第二章 晶体光学基础

二、光率体
1、光率体 2、均质体的光率体
3、一轴晶光率体
4、二轴晶光率体
(一)光率体概念
光率体是表示光波在晶体中传播时,折射率值 随光波振动方向变化的一种立体几何图形。它是光 波振动方向与相应折射率值之间关系的一种光性指 示体。其具体作法是设想自晶体中心起,沿光波振 动方向按比例截取相应的折射率值,每一个振动方 向都能作出一个线段,把各个线段的端点连接起来 便构成一个立体图形,此即为光率体 。
(二)均质体的光率体
均质体 光率体
• 光波在均质体中传播时,向任何方向振动,其
传播速度不变,折射率值相等。因此,均质体
的光率体是一个圆球体。均质体光率体任何方 向的切面都是圆切面,圆切面半径 一轴晶光率体
一轴晶光率体是一个以 Z晶轴为旋转轴的旋转椭 球体,而且有正负之分。这类矿物有最大和最 小两个主折射率值,分别以符号Ne和No表示 1、正光性光率体
>Np′>Np。二轴晶光率体是一个三轴不等的椭球体。
即三轴椭球体。
1、光学主轴 2、光轴 3、光轴面与光轴角 4、光性 5、二轴晶光率体的主要切面
a a
a a
1、光学主轴
二轴晶光率体(三轴椭球体)中,三个互相垂 直的轴代表二轴晶矿物的三个主折射率方向,称光 学主轴,简称主轴(亦称为光学对称轴),即Ng轴、
光疏介质
光密介质
当继续增大入射角i值时,折射角也继续增大,此时入射光 不进入光疏介质,而是全部按反射定律反射回光密介质中,这 种现象称全反射。
三、自然光和偏振光
根据光波的振动特点,可分为自然光及偏振光 自然光的振动特点是:在垂直光波传播方向的平 面内,各个方向上都有等振幅的光振动。天然光源和 一般人造光源直接发出的光都是自然光。

1.1 晶体光学基础xin

1.1 晶体光学基础xin

对学生上课的要求
• 认真听课,作好课堂笔记,及时复习, 多提问题,按时完成作业。 • 多阅读参考书,提高自学能力。 • 认真完成实验,做到实验前预习,实验 过程认真操作,实验后及时整理报告。
主要教学参考书及资料:
• 《硅酸盐岩相学》 邵国有 武汉工业大 学出版社 • 《耐火材料显微结构》 高振晰 冶金工 业出版社 2002年
传播速度, 传播速度,
介质1
i
r 介质2
如果入射介质(介质1)为空气或真空,则
C N V
N称为折射介质(介质2)的绝对折射率, 简称折射率。 • 推论 • 1、晶体的折射率与光波在这种晶体中的传播 速度成反比。 • 2、晶体的折射率总是大于1。
二、光波在均质体和非均质体中的传 播特点
• 1、均质体: • 光波在均质体中传播时, 其传播速度不因光波的振 动方向不同而发生改变, 即各个方向的光学性质都 相同,这种物质称为均质 体。 • 一般等轴晶系的晶体和非 晶质(玻璃质)是均质体 • 如:方镁石、萤石等。
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
• 2、光的折射 • 遵从折射定律: ①光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中时,在其 分解面处发生折射,而进入第二种介质中去。 ②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③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为常数。
sin i V1 N sin r V2
N称为介质2(折射介质) 对介质1(入射介质)的相 V1是光波在 V2是光波在 介质 1中的 介质2中的 对折射率。
4、一轴晶光率体的主要切面 • a.垂直光轴的切面:一个圆切面 • b.平行光轴的切面:无数个 椭圆切面 • c.斜交光轴的切面:无数个不同形状 的椭圆切面 Ne
Ne’ Ne’ Ne No No No

《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612006课程名称: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课程英文名称:Crystal Optics and Optical Mineralogy开课学期:2学时/学分:48(其中实验学时34学时)/3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开课专业: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地理科学、应用地球化学选用教材:倪志耀. 晶体光学. 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主要参考书:1. 李德惠. 晶体光学. 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2. 陈芸箐. 晶体光学原理. 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3. 孟庆丽. 光性矿物学简明教程. 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4.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岩石教研室. 光性矿物学. 北京:地质出版社,19795. 康维国,梁万通,刘雅琴. 晶体光学.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6. 常丽华,陈曼云,金巍,李世超,于介江. 透明矿物薄片鉴定简明手册.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一、课程简介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是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地理科学、应用地球化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它是利用偏光显微镜来研究可见光下透明矿物所产生的光学现象及基础原理的一门科学,主要内容包括光在晶体中传播特性、光率体、光性方位等晶体光学基础知识,偏光显微镜的构成和使用方法,单偏光系统、正交偏光系统和锥光系统下所产生的光学现象及成因,以及最常见的主要造岩矿物的鉴定特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偏光显微镜的基本构成及其使用方法,掌握使用偏光显微镜系统研究、鉴定透明矿物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学会利用工具书鉴定常见的造岩矿物. 该课程的学习将为后续岩石学等学科基础课的学习及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Crystal Optics and Optical Mineralogy is a specialized core course for Geology, Resource Exploration, Geography Science Specialty, and related. Optical phenomenon and underlying principle of transparent minerals under visible light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polarized microscope. The content of this course include the spread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 (beam) through crystal, and indicatrix, optical orientation and related basic knowledge, compos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olarized-light microscopy,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parent minerals appeared in the systems of monopolarizer, crossed polarizer and conoscope and their genesis, and the determin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most common rock-forming minerals. Having followed this course, students should understand basic composi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olarized-light microscopy, hold the fundamentals and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 transparent minerals by use of polarized-light microscopy, and learn identifying common transparent minerals by the reference books. It may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following courses such as Petrology and so forth, as well asscientific research.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是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地球科学概论、结晶学及矿物学这两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

《晶体光学》课件

《晶体光学》课件

晶体光学的基本原理
光的波动理论
光在晶体中传播时,由于晶体的特殊 结构,光的电场和磁场分量会受到不 同的影响,从而产生折射、反射、衍 射等现象。
光的量子理论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光子与晶体中 的电子相互作用,产生光电效应、光 磁效应等量子现象。
晶体光学的应用领域
光学仪器设计
激光技术
晶体光学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光学仪器 和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如眼镜、望远镜、 显微镜等。
《晶体光学》课件
目录
• 晶体光学概述 • 晶体光学基础知识 • 晶体光学现象 • 晶体光学实验技术 • 晶体光学发展前沿与展望
01
晶体光学概述
晶体光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01
晶体光学是一门研究晶体对光的 传播、折射、反射、衍射等特性 的学科,是光学领域的重要分支 。
02
晶体光学在科技、工业、医学等 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对于推动 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新型晶体材料在光学器件、激光器、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利用拓 扑晶体制作新型光子器件,提高光子操控能力;利用钙钛矿晶体制作高效太阳 能电池,实现清洁能源的高效转化。
晶体光学与其他领域的交叉研究
晶体光学与量子信息
量子信息领域的发展为晶体光学提供 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如利用量子 纠缠和量子干涉等量子效应,实现更 高效的光子操控和信息传输。
光学显微镜
用于观察晶体光学现象和特征 ,是晶体光学实验的基本设备

偏光棱镜
用于产生偏振光,是晶体光学 实验中常用的光学元件。
干涉显微镜
用于观察干涉现象和测量晶体 光率体,是研究晶体光学性质
的重要工具。
其他附件
如光源、快门、滤色片等,用 于调节和控制实验中的光线。

第五章晶体光学基础

第五章晶体光学基础

2020/3/7
5.5 光率体
5.5.2 一轴晶光率体
(1)形态——旋转椭球体,旋
Ne
转轴为光轴(晶体的c轴),
并且有正负之分。
特点:旋转轴为长轴, Ne>No,一轴晶正 光性光率体,相应矿 物为一轴晶正光性矿 物。
2020/3/7
O No
No
5.5 光率体
5.5.2 一轴晶光率体
(2)举例: a、石英:
2020/3/7
5.5 光率体
5.5.3 二轴晶光率体
(3) 二轴晶光率体分析
a.二根光轴的位置:
在⊥NgNp主轴面上,通 过Nm在光率体的一侧 可作一系列椭圆切面,一 半径是Nm,另一半径连 续变化于Ng与Np之间, 当该半径等于Nm时,即 为一圆切面;同理,另一 侧也存在一个圆切面。 圆切面的法线即为光轴 方向。
2020/3/7
2020/3/7
5.6 光性方位
光性方位—光率体的主轴与晶体结晶轴之间的关系称为~。
1 、一轴晶光率体的 光性方位 一轴晶(三方、四方、 六方)光率体为旋转 椭球体, 其旋转轴(光轴)与 晶体的 c轴(高次对称 轴)一致,光率体中 心与晶体中心重合。
2020/3/7
5.6 光性方位
2020/3/7
5.5 光率体
5.5.3 二轴晶光率体
b.光轴面和光轴角 光轴面——包含二根光轴的平 面(与NgNp主轴面一致,以 AP 表示)。⊥AP方向称为光 学法线(即Nm方向)。 光轴角——二根光轴之间的夹 角(锐角以2V表示,钝角以2E 表示)。锐角的平分线称为锐 角等分线,以Bxa表示; 钝角的平分线称为钝角等分线, 以Bxo表示。
2020/3/7
5.5 光率体

第1章 晶体光学基础

第1章 晶体光学基础

教学内容

晶体光学基础 (约2学时)
光率体和光性方位(约4学时) 单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约4学时) 正交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 (约4学时) 锥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 (约3学时)


透明矿物的系统鉴定(约1学时)
10次理论课(20学时)+10次实验课(20学时)
考核标准:理论70%,实验及课堂表现占30%。
若i = , r=90 °
NB sin =NA sin 90 °= NA
所以:
sin = NA /NB 若A为空气, NA =1.0003
sin = 1 /NB
则任何一个已经N的物质,均可以求出

i = , r=90 i> , 全反射
入射光 折射光 法线
G emst one
临界角
非均质体中的双折射现象
当一束自然光入射到非均质体上时,折射光分为 两束传播方向不同且相互垂直、速度不等的偏振 光,这种现象称为双折射现象。
所有的非均质矿物都能够将所通过的光分解成两 个彼此垂直并以不同速度传播的面偏光 快光 慢光
矿物颗粒
当光被分裂: -速度会变化 -光会产生弯曲 (折射) -2 个新的振动方向 -通常可以看到新的颜 色
折射与折射率
当光通过矿物发生折射时,我们不直接测量其速 度,而是代之以测量一个与光速有关的参数—— 折射率(n)。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n= 在矿物中的传播速度
Snell 定律:
Va/Vm=nm/na=sini/sinr
n=Va/Vm=常数/Vm
a=空气, m=矿物,i=入射角,r=折射角
入射线
i
面偏光
W
E
下偏光镜

(1)晶体光学基础

(1)晶体光学基础

⊥OA切面
∥AP切面
⊥Bxa(+)切面
⊥Bxa(—)切面
Ng Nm Nm Np
Nm
Np
Nm Ng
OA
Ng
OA
OA
Ng
OA
OA
Ng=Bxa
OA
Np=Bxa
OA OA
Nm
Np Nm
Np Nm
Np Nm
Ng
⊥Bxo(+)切面
⊥Bxo(—)切面
半任意切面
任意斜交(+)
Ng
Np
Ng`
Ng`
Nm
Nm
Nm
Np`
二. 光率体的概念 表示光波在晶体中传播时, 折射率值随光波振动 方向变化的一种立体几何图形或一种光性指示体. 作法: 是设想自晶体中心起,沿光波振动方向按 比例截取相应的折射率值 ,再把各个线段的端点 连接起来便构成了光率体.
第三节
光 率 体
三.均质体光率体
传播速度不因振动 方向不同而发生改 变, 即折射率值各 方向相等.
而改变. 即非均质体的折射率值有许多个.
光波进入光性非均质体后的特点及有关术语(下页)
第二节 光在晶体中的传播特性
双折射
光波射入非均质体,除特殊方向外,都要分 解为振动方向互相垂直,传播速度不同,折 射率不等的两种偏光,此种现象称为双折射. 双折射是非均质介质的普遍特征.
C
光通过非均质体分解成二束偏光示意图
光率体是一个球体, 球体的半径代表该 晶体的折射率.
第三节
光 率 体
四. 一轴晶光率体
(一).推导
A.光波沿 C 轴方向射 入晶体,得到一个 半径为No的圆切面 . B.光波垂直 C 轴射 入晶体, 得到一个包 含Z轴且半径分别为 Ne和No的椭圆切面 C.联系上面两个切面 . 特征可以得到一轴 晶光率体的构成.

《现代光学》教学大纲.doc

《现代光学》教学大纲.doc

课程编号:SC4321147 课程名称:现代光学 学 时:46课程类型:任选 适用专业:应用物理学《现代光学》教学大纲英文名称:Modern Optics 学 分:3课程性质:专业课先修课程:光学、电动力学或电磁场与微波一、 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本课程为物理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在经典光学基础上,利用线性系统理论和傅 里叶分析方法分析光学问题,从光的物理本质电磁波出发,系统学习现代光学的基础理论, 其中包括标量衍射理论,光学成像系统频率特性,部分相干光理论以及光学全息等;介绍晶 体光学、光学信息处理等应用技术原理以及最新技术进展。

二、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前修课程:光学,信号与系统,电动力学或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三、 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二维线性系统分析(2学时)线性系统,二维线性不变系统,二维傅里叶变换,抽样定理 1. 基本要求 (1) 掌握二维线性不变系统特点和分析方法。

(2)熟练掌握傅里叶变换性质和常用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2. 重点、难点重点:二维线性不变系统的定义、传递函数以及本征函数 难点:将线性系统理论应用于光学系统分析的条件3. 说明:本章主要复习线性系统理论和傅里叶变换相关概念,初步了解光学系统可用线形系统理论方法研究的条件和特点。

(二)标量衍射的角谱理论(8学时)光波数学描述,复振幅分布的角谱及角谱传播,标量衍射的角谱理论,菲涅耳衍射和夫 琅和费衍射1. 基本要求 (1) 熟练掌握平面波空间频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熟练掌握标量衍射的角谱理论(基尔霍夫衍射、菲涅耳衍射和夫琅和费衍射) (3) 掌握夫琅和费衍射与傅里叶变换关系 (4)了解菲涅耳衍射与分数傅里叶变换关系开课学期:第七学期技术、信号与系统 开课院系:理学院2.重点、难点重点:平面波空间频率概念和标量衍射角谱理论难点:(1)函数抽样公式和傅里叶变换公式的光学物理意义(2)复振幅分布和标量衍射理论的角谱理论物理意义3.说明:本章主要介绍光波传播过程中的空间域以及空间频域描述方法,是本课程理论基础,其研究方法、研究特点以及结论和公式是此后各章都要用到的,本章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本课程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五章晶体光学基础

第五章晶体光学基础
e光 o光
三、晶体的光轴
当光沿四方晶系、三方晶系和 六方晶系的Z轴(高次轴)方向入射 时不发生双折射,也不改变入射光 波的振动性质。在非均质体中这种 不发生双折射的特殊方向称光轴。
中级晶族的矿物,这种光轴方 向仅有一个,故统称为一轴晶。
低级晶族的矿物,这种光轴方 向有两个,故统称二轴晶。
四、常光与非均质体 非晶质体(空气、液体、玻璃、树胶)、
等轴晶系晶体 光波射入均质体中发生单折射现象。 折射率值只有一个。
• 2.光性非均质体 中级晶族和低级晶族的矿物晶体 光波进入非均质体,除特殊方向外,都产
生双折射现象。
实验证明: 光射入非均质体中,除特殊
方向以外都要发生双折射,分解 形成振动方向互相垂直、传播速 度不同、折光率不等的两支偏光。
提问
• 什么是双折射和双折射率? • 什么是光性均质体和光性非均质体? • 什么是o光?什么是e光? • 什么是光率体? • 什么是光轴? • 什么是一轴晶、二轴晶? • 均质体光率体是什么形状? • 一轴晶光率体是什么形状? • 一轴晶光率体的主要切面类型,其重折
率大小如何?
四 二轴晶光率体
Ng
• 光波在均质体中传播时, 向任何方向振动,其传 播速度不变,折射率值 相等。因此,均质体的 光率体是一个圆球体。 均质体光率体任何方向 的切面都是圆切面,圆 切面半径代表均质体的
折射率值(N)。
N N
三 一轴晶光率体
• 一轴晶光率体是一个以Z晶轴为旋转轴的
旋转椭球体,而且有正负光性之分。这 类矿物有最大和最小两个主折光率值,
体是一个三轴不等的椭球体。即三轴椭球体。
二轴晶光率体的特征
1 存在三个光学主轴和三个主轴面
• 二轴晶光率体(三轴椭球体) 中,三个互相垂直的轴代表 二轴晶矿物的三个主要光学 方向,称光学主轴,简称主

01晶体光学基础(全)

01晶体光学基础(全)

光波在非均质体中传播时,决定光波传播速度 及相应折射率值大小的是光波在晶体中的振动方向 而不是传播方向。 根据电磁波理论,组成物质的原子或离子受电 磁波扰动将极化成偶极子,可见光波在物质中的传 播,主要是通过偶极子的感应振动进行的。在晶体 中,使振动偶极子回复到平衡位置的回复力强度控 制光波的传播速度。也就是说,光波在晶体中的传 播速度,随振动偶极子回复力的增强而加大。偶极 子的振动及其回复力是横切光波传动方向的(即平行 光波振动方向)。因此,光波在非均质体中的传播速 度取决于光波的振动方向,即光波在晶体中传播时, 其传播速度及相应折射率值,随光波在晶体中的振 动方向不同而不同。
一、 光的波动性 物理学的实验证明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是电磁 振动在空间的传播过程。电磁振动方向垂直其传播方 向,即电磁波是横波,光波是横波。 整个电磁波是一个广阔的区段。它包括波长较长 的无线电波,直至波长最短的r射线。将各种波长的电 磁波按其波长顺序排列,构成电磁波谱。 从电磁波谱中可看出,可见光波仅仅是电磁波谱 中很窄的一个小区段,其波长范围大致为 390 —770nm 。 可见光波中频率不同的光波虽现不同的颜色。波长由 长至短,相应的颜色依序为红、橙、黄、绿、蓝、青、 紫色。 通常所见的“白光”,是各种单色光波按一定比 例组成的混合光波。
在偏光显微镜下鉴定透明 矿物时,所遇到的都是矿物晶 体不同方向的切面 ( 即不同方 向的光率体切面。一轴晶光率 体的主要切面有下列三种: 1、垂直光轴的切面
此切面为圆切面,其半径 等于No光波垂直这种切面入射 时(即沿光轴入射),不发生双 折射,基本不改变入射光波的 振动特点和振动方向,相应的 折射率值等于No,双折率等于 零。通过一轴晶光率体中心只 有一个这样的圆切面。
地质学专业基础课

晶体光学基础

晶体光学基础
2015-4-19
星期四
第一章 晶体光学基础 第三章 单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 实验三 突起与闪突起观察 国庆放假 第四章 正交偏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 实验五 消光类型、消光角及延性符号 的测定 第五章 锥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 实验七 角闪石的系统鉴定 实验九 石英、云母、方解石的鉴定 实验十一:碱性长石的鉴定
2015-4-19
14
2. 折射定律:
折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 并与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两介质一定时,入 射角i的正弦与折射角r的正弦之比,对于给定的两 种介质来说为一常数,即Sini/Sinr = N。
N称为第二介质对第一介质的相对折射率;
法线
i r
2015-4-19
真空或空气
2. 过光率体中心的任意切面 均为圆切面,其半径代表矿物 的折射率值(N)。
如石榴子石、尖晶石。
2015-4-1的矿物均属一轴晶。如石英、 方解石等矿物的光率体。
中 级 晶 族 矿 物 的 晶 体 : 轴 角 ɑ=β=γ=90°( 或 ɑ=β=90° 、 γ=120°) 、 轴长a=b≠c; 在光学性质上,水平方向相同,水平 方向与直立方向不同。
2015-4-19 23
冰洲石的双折射现象
o e
冰洲石
2015-4-19
24
(3)光波沿非均质 体的特殊方向射入时,
不发生双折射,基本不
改变入射光波的振动特 点和振动方向。在非均 质体中,这个不发生双 折射的特殊方向称为光 轴,用符号OA(Optic axis)表示。
2015-4-19
中级晶族晶体 只有一个光轴方向, 称为一轴晶;
2015-4-19
17
四、自然光与偏光

第一章 晶体光学基础

第一章 晶体光学基础

中级晶簇晶体只有一个光轴,称为一轴晶;
低级晶簇晶体有两个光轴,称为二轴晶。
(二) 光性非均质体
光线射入一轴晶矿物,发生双折 射分解成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两种偏 光。 其中一种偏光的振动方向垂直C 轴,其传播速度及相应折射率不变, 称为常光,以符号“o”表示;另一种 偏光的振动方向平行C轴与光波传播 方向所构成的平面,其传播速度及折 射率振动方向而改变,称为非常光, 以符号“e”。
(二) 光性非均质体
2. 偏光化和双折射现象 当光波射入非均质体后,除特殊方向以外一般都将分解成 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两种偏光,这就是偏光化。
两种不同方向偏光的速度不等,导致折射率不等,引起了
双折射现象。
两种偏光折射率的差值称为双折射率,简称折射率。
(二) 光性非均质体
3. 一个或两个特殊方向——光轴 光波沿非均质体的特殊方向射入时不发生双折射,也不改 变入射光的振动方向,这种特殊方向称为光轴(“OA”)。
折射的概念: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在界
面处传播的方向就会发生改变,即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不在同
一条直线上,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 例如:筷子放在盛满水的器皿中,可见筷子不是直的, 而是折断的。
i
r

3、光的折射及折射定律
① 光学上将两种介质分界面的垂线称为法线; ② 入射光与法线的夹角称入射角,以 i 表示; ③ 折射光与法线的夹角称折射角,以γ表示。
晶系的普通辉石、透闪石、蛇纹石等;三斜晶系的斜长石、蔷
薇辉石等。
(a) 橄榄石
(b) 蔷薇辉石
五 光率体**
光率体是表示光波在晶体中传播时,光波的振动方向与相 应折射率值之间关系的一种光性指示体。 其构成的方法:用一束平行光分别从各个方向射入晶体。 设想自晶体中心起,沿各个光波在晶体中的振动方向按比例截 取相应的折射率值,每一个振动方向都可以做一个线段,把各

第一章:晶体光学基础理论

第一章:晶体光学基础理论

●低级晶族矿物的光性方位
斜方晶系、单斜晶系、三斜晶系
A: 斜方晶系矿物的光性方位 B:单斜晶系矿物的光性方位 C:三斜晶系矿物的光性方位
第四节 色散
在物理学中,色散失指白光(复色光)通过透明物质 后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红、橙、黄、绿、蓝、青、紫 连续光谱的现象。 ●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 ●透明物质对不同波长光波的折射率是不同的。 ●折射率的色散 ●双折射率的色散 ●光率体色散
一轴晶
负光性
垂直光轴切面 No
平行光轴切面 Ne
偏光显微镜技术
任意切面
椭圆:Ne’—No
正光性: Ne’>No
负光性: Ne’<No
偏光显微镜技术
二轴晶光率体 —三轴椭球体
偏光显微镜技术
二轴晶光率体的形态:三轴椭球体 斜方晶系 单斜晶系 三斜晶系 Ng>Nm>Np
偏光显微镜技术
二轴晶光率体的要素
偏光显微镜技术
折射率色散
透明物质的折射率随入
射光波波长不同而发生
改变的现象称为 折射率色散
一轴晶体折射率色散曲线 —色散线 单偏光镜下可以见到折射 率色散—洛多奇尼科夫色
散效应。
偏光显微镜技术
双折射率色散
非均质体矿物,其光学性质随方向 不同而异,其中折射率色散也随方
向不同而异。因此,非均质体矿物
偏光显微镜技术
二轴晶光率体的切面类型
A. 垂直OA的切面 B. 平行OAP的切面 C. 垂直Bxa的切面(+)
D.垂直Bxa的切面(-)
E. 垂直Bxo的切面(+) F. 垂直Bxo的切面(-) G.任意斜交切面 H.垂直OAP的斜交切面
第三节 光性方位
光性方位是指光率体在晶体中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矿实验郗爱华aihuaxi@岩矿实验研究内容通过现代化测试手段,确定组成岩石和矿物的名称,研究它们的结构及构造特点,从而对岩石进行分类、命名,达到研究岩石成因的目的。

显微镜下矿物光性特点研究,是最简单易行的手段,是岩矿鉴定的常规手段。

除此之外,电子显微镜、电-离子探针、X射线单晶-粉晶衍射、X荧光分析等都是现代化岩矿测试手段,正日益在生产科研领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岩矿实验课程包括的模块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岩浆岩显微结构构造识别 变质岩显微结构构造识别 沉积岩显微结构构造识别晶体光学概述----概念目标应用为什么要学习晶体光学?概念: 晶体光学是研究可见光通过透明矿物晶体所产生的光学现象(颜色、折射、双折射、干涉等)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目标:掌握偏光显微镜下研究、鉴定透明矿物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常见透明矿物的鉴定特征.应用:岩石学、矿物学、宝石学;玻璃、陶瓷、冶金、医药、化工等生产和科研部门矿物学:透明矿物+不透明矿物岩石学:1)岩浆岩2)变质岩3)沉积岩晶体光学和光性矿物学研究的是透明造岩矿物的光学性质及其在偏光显微镜下的光学特点五彩电气石黄磷铁矿中沸石铬酸铅矿蓝铜矿•上图:天然六射星光蓝宝石•下图:黄水晶彩色水晶黝铜矿辉锑矿黄铁矿隐晶质结构(20×)斑状结构:斑晶和基质为两个世代似斑状结构:斑晶和基质为同一世代的产物斑状变晶结构(10×)(+):斑晶为堇青石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部分(28学时)----课程安排晶体光学基础(6)偏光显微镜(2)单偏光镜下晶体的光学性质(6)正交偏光镜间晶体的光学性质(8)锥光系统下一轴晶晶体的光学性质(4) 透明矿物系统鉴定(2)三大岩结构构造观察(52学时)----课程安排岩浆岩部分(10)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碱性岩变质岩部分(10)板岩及千枚岩、片岩、石英岩及片麻岩、角岩及矽卡岩沉积岩部分(24)沉积岩的构造、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碳酸盐综合岩矿鉴定(8)参考书1.赵敬松,唐洪明,雷卞军. 矿物岩石薄片研究基础.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2.康维国, 梁万通, 刘亚琴, 晶体光学.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3.李德惠, 晶体光学.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844.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岩矿室, 光性矿物.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795.常丽华等,透明矿物薄片鉴定手册,地质出版社,20066.管守锐、赵澄林,《岩浆岩及变质岩简明教程》,石油大学,19917.冯增昭主编,《沉积岩石学》,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8.卫管一,《岩石学简明教程》,地质出版社,19959.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T/T5368-2000,岩石薄片鉴定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部分第一章矿物晶体的光学性质第一节光的基本性质第二节光在晶体中的传播第三节光率体※第四节光性方位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光波为横波。

晶体中许多光学现象都与光波是横波这一特征有光波是依靠交变电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传播,所以,波速:V=ƒλ=λ/T =ωλ/2π光强:I=KA2;波动方程:Y=Acos(ωt+θ) 其中ωt+θ称位相,λ为波长,ƒ为频率,T 为周期,A为振幅,ω为圆频率。

第一节光的基本性质四.自然光和偏振光 1.自然光: 在垂直光波传播方向的断面内, 光波作任意方向的振动,且振幅相等. 2.偏振光:在垂直光波传播方向的断面内, 光波只在某一固定方向上振动(只有一个振 动面). 自然光转化为偏振光的过程称偏振化.A.光的传播方向垂直纸面 B.侧视图,长箭头代表光传播方向自然光的传播和振动方向关系示意图振动面偏振光的传播和振动方向关系示意图第一节光的基本性质四.自然光和偏振光3.平面偏振光:若光矢量振动方向恒定,在垂直于光传播的平面 内振动方向投影为一条直线,这种偏光即为平面偏振光。

4.圆偏光:偏振光的振幅不变,振动方向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则 称为圆偏光平面偏光圆偏光椭圆偏光第一节光的基本性质五.光的折射及折射定律光波的折射现象示意图第一节光的基本性质z五.光的折射及折射定律1 光的折射、反射与吸收™折射定律:™入射光、法线、折射光共面; ™入射光和折射光位于法线两则; ™入射角I 的正弦与折射角r 的正弦之比,为 一常数。

sin i / sin r = NN1-21-2为折射介质对入射介质的(相对)折射率。

™当入射介质为真空(空气)时,称为绝对折射 率,以N 表示。

™Sini / Sinr = N 1-2 = V1 / V2 = N2 / N1 其中,V是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N为介质的 折射率第一节光的基本性质z五.光的折射及折射定律1 光的折射、反射与吸收 反射定律:™入射光、法线、反射光共面; ™入射光和反射光位于法线两则; ™入射角 = 反射角第一节光的基本性质z五.光的折射及折射定律2 影响折射率大小的因素介质的相对密度:密度越大,相对折射率也就越大; ™ 硅酸盐矿物,从岛状结构-链状结构-层状结构-架状结 构,密度呈逐渐减小趋势,相对折射率也有相似的变化规 律。

™ 入射光波的波长:波长较长的光(例如 红光)折射率较 小,波长较短的光(例如紫光)折射率相对较大。

™折射率色散™当白光折射入介质后,被分解为不同波长不同颜色的光, 不同波长的光波在介质具有不同的折射率,这种现象称为 “折射率色散”第一节光的基本性质z五.光的折射及折射定律光进入介质传播的过程中,随传播距离的增加,光强 (或光矢量的振幅)将逐渐衰减,此现象为介质的吸收性 。

吸收性强弱一般用吸收系数表示,其物理含义为光波透 入介质一个真空波长(λ0)时光强降为原值的1/e4πΚ.。

即Κ值越 大,光波衰减越快。

透明介质Κ<0.01,不透明介质Κ>0.73。

第一节光的基本性质六. 全反射临界角与全反射根据Sin i = Sin α Nα Ni可知当光波从光密介质入射到光疏介质时, 入射角 I 总是 小于折射角 α , 当 α = 90 0 时 I = φ, 入射光 一部分折射回光密介质,一部分沿着介质界面射出, 此时入射角 I 称为全反射临界角. 当入射角 I > φ 时, 折射光波不再进入 折射介质而全部返回到入射介质, 这种能 量的突变称为全反射.六. 全反射临界角与全反射 A′ a T AB′ aC′ a D空气n=1B CE e′φ d′ i c′ i b′VSO玻璃块N=2.00R临界角与全反射示意图泥晶灰岩阴极发光显微照片,方解石具环带,第一章晶体光学基础第二节光在晶体中的传播特性光性均质体光性非均质体一.光性均质体特点:光学性质各方向相同(各向同性:传播速度、折射率、光的振动性质、颜色、光泽等).包括: 等轴晶系矿物和非晶质物质.光波在均质体中的传播特点:光波的传播速度不因振动方向不同而发生改变,即均质体的折射率不因光波在晶体中的振动方向※不同而发生改变,折射率值只有一个.A-自然光B-偏光光波在均质体中传播示意图第二节光在晶体中的传播特性第二节光在晶体中的传播特性二. 光性非均质体特点:光性非均质体的光学性质因方向不同而改变.包括:中级晶族(一轴晶)和低级晶族(二轴晶)的矿物.光波在非均质体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其传播速度因光波在晶体中的振动方向不同而发生改变. 因而非均质体的折射率也因光波在晶体中的振动方向不同而改变.非均质体的折射率值有许多个.光由空气等介质射入到光性非均质体矿物中传播时(无论是正入射或是斜入射),入射光与折射光的振动特性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入射光为各向振动的自然光,折射光将被分解为振动面方向互相垂直的两列平面偏振光;入射光为偏振光,折射光亦常常被分解为振动面方向互相正交的两列平面偏振光(个别特殊情况除外)。

并且,两列偏振光的传播速度不同,折射率大小不等。

第二节 光在晶体中的传播特性三双折射光波入射非均质体,除特殊方向外,都要分解为振动 方向互相垂直,传播速度不同,折射率不等的两种偏 光,此种现象称为双折射. 双折射是非均质介质的普遍特征.C光通过非均质体分解成二束偏光示意图第二节 光在晶体中的传播特性1.双折射率:振动方向不同的两种偏光折射率值之差称为双折射率.2.光轴:光波沿非均质体的特殊方向入射时,不发生双 折射,这种特殊的方向称为光轴.中级晶族具有一个这样的特殊方向,称 为一轴晶矿物;低级晶族具有两个这样 的特殊方向,称为二轴晶矿物.一轴晶™ 中级晶族的矿物(含四方晶系、六方晶系、三方晶系),有一个且只有一个方向的光轴,即 中级晶族晶体的高级对称轴,称其为一轴晶非 均质体,简称一轴晶。

™ 例如,冰洲石的双折射C轴位于平行四边形短对角线方 向,凡不沿光轴方向传播的光均要 发生双折射O光E光光轴常光O的振动方 向永远垂直于 光轴,且各方向 折射率相等;非 常光E的振动方 向平行于光轴 和光波传播方 向构成的平面, 传播速度和折 射率随振动方 向不同而改变.非常光 E的振动面常光O的振动面一轴晶双折射示意图一轴晶双折射示意图发生双折射形成的两种偏光,振动面相互垂直。

其一 振动方向永远与光轴垂直,且各方向的折射率相等, 称为“常光”,又称为O光;其二振动方向平行于光轴 和光波传播方向所构成的平面,其传播速度随振动方 向不同而改变,称为“非常光”,又称e 光。

冰洲石(CaCO3)的双折射现象二轴晶™ 低级晶族的斜方、单斜、三斜晶系的矿物晶体,有两个不产生双折射的光轴方向,被称为 二轴晶。

二轴晶主要表现: ™ 有两个方向的光轴,当光沿着光轴方向入射时 不发生双折射;光沿其它方向入射时均发生双 折射,入射光将被分解为振动面相互正交的平 面偏光,且均为非常光E1和E2。

™ 非常光E1和E2的折射率与偏光的振动面有关。

共有波法线 E1光 光轴1 E2光 光轴2非常光 e2 的振动面非常光e 1的振动面二轴晶双折射示意图二轴晶双折射示意图双折射和双折射率™光性非均质体将入射光分解为速度不等、折射率 各异、振动面方向互相正交的两列平面偏振光的 现象称为“双折射(Double refraction)”。

™两列振动面互相正交的偏振光之折射率的差值称 为“双折射率(重折射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