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 八下:《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3.5.3《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3.5.3《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下3.5.3《基本政治制度》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些基本政治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政治常识,对我国的政治制度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具体理解和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对基本政治制度的内涵、意义等方面的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生动的案例、图片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2.使学生认识到基本政治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2.难点:对基本政治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实际运用。
2.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进学生对基本政治制度的深入理解。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话题。
3.准备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3.操练(10分钟)针对基本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作用,设计一些思考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基本政治制度》优秀教学案例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介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在我国政治体制中的地位,阐述其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优势和特点。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讲解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以及政治协商会议的作用和意义。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保障少数民族权益、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方面的作用。
3.鼓励学生提问,教师予以解答,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我将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1.设计小组讨论话题,如:“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
1.结合课堂学习,撰写一篇关于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认识和分析的文章,字数500字左右。
2.深入了解一项政治制度在实际运作中的具体情况,如参加社区居委会会议、采访人大代表等,撰写一篇调查报告,字数800字左右。
3.指定阅读材料,让学生课后阅读,进一步了解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五、案例亮点
1.知识与技能的深度融合
本节课主要围绕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展开。通过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责任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设计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政治制度问题,培养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3《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3《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3《基本政治制度》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表,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制度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政治常识,对我国的政治制度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基本政治制度的内涵和意义还需进一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容易感到枯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运用生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政治制度的感情。
3.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难点:让学生理解这些基本政治制度的内涵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内涵和意义。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对基本政治制度的认识。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基本政治制度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和相关的图表,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的材料和场地,方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制度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和图表,让学生了解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涵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基本政治制度的具体运作和作用。
4.巩固(5分钟)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加深学生对基本政治制度的理解。
5-2基本政治制度(教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道法八年级下册《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④法律上:地位平等;⑤监督方面:互相监督。
总: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是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追问:我国政党制度的有哪些优势呢?知识点5.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何意义?P68①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③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④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设计意图:此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稍有困难,主要靠老师的具体讲解。
以总结知识点、掌握理论知识为主,认识政治协商制度,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我国除了中国共产党还有其他的民主党派,并了解我国人民政协的职能。
】课外拓展:我国作出重大决策的一般程序教师点拨:党的主张并不直接表现为国家意志,只有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通过,才能把党的意志变成国家意志。
过渡:了解完第一个基本政治制度,想问同学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其中少数民族有多少个?国家是通过什么制度来管理这些少数民族的?第二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探究二】观看视频:冬奥会开幕式“国旗手手相传”在深情嘹亮的《我和我的祖国》的小号声中,在全国各行各业优秀代表和56个民族代表的守护传递下,五星红旗徐徐前行,升起在世界舞台中央,这一刻国旗手手相传,民族共襄盛举。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感受各民族手手相传国旗的震撼和体会共襄盛举的荣光】展示地图,了解5大自治区知识点6.我国的民族概况和民族关系分别是什么?(1)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知识点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地位分别是什么?(1)制度内容: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制度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P69过渡:我国是如何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行政区划: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5.2 基本政治制度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5.2 基本政治制度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坚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
尊重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自觉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主动参与基层群众自治,丰富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体验。
2.能够把学习到的基本政治制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理解、分析相关的政治现象,解决相关政治问题。
3.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制度。
二、教学重难点能够把学习到的基本政治制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理解、分析相关的政治现象,解决相关政治问题。
三、教学过程导入:图片欣赏《2022两会好声音》思考:我们能听到这些“两会好声音”,得益于我国实行的哪项基本政治制?(一)环节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活动一:观看视频《三分钟读懂政协》思考:谈谈你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哪些了解?小结:“认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了解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职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
通过视频得出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战最终胜利、建立新中国以及民主制度等,再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落实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根本宗旨、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并认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除了中国共产党,还有八个民主党派,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而多党合作的重要平台就是人民政协,它是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并进一步了解政协的性质、职能。
以及中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2 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5.2 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理解基本政治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政治认同感,认识到基本政治制度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个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责任和担当,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治精神,提高他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基本政治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避免片面化或抽象化。
如何结合实际生活,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基本政治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和意义,激发他们的国家意识和政治认同感。
如何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治精神,提高他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和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活动】通过展示一些我国政治制度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提问:“这些图片或视频展示的是我国的哪些政治制度?”引发学生对本课主题的思考。
【学生活动】观察展示的图片或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认识到这些图片或视频展示的是我国的政治制度,感受到国家治理的民主性和法治性。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我国政治制度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同时引出本课的主题——基本政治制度。
(二)新课讲解(30分钟)1.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10分钟)【教师讲解】详细阐述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强调基本政治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学生活动】听讲、记笔记,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5.2 基本政治制度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
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思考:在长期的交往中,我国各民族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提示: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5.2《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课题
《基本政治制度》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通过学习能够弄明白基本政治制度的运行情况,真正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意义。
责任意识:自觉提升热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情感
第三目题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探究七: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含义、地位、形式
思考:视频主要介绍了村民自治,简单了解居委会:
提示:198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这标志着我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的组织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全面发展的时期。
思考:结合三个镜头,谈谈你对居民自治的认识。
探究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五课 我国基本制度第二课时《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第二课时《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五课主要介绍我国的基本制度,第二课时重点讲解基本政治制度。
本课时内容通过介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政治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政治常识,对我国的基本制度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具体制度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时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政治生活的参与度不高,需要通过课堂激发学生的政治热情,提高其政治参与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2.培养学生对国家制度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3.引导学生关注实际政治生活,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政治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运行。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对政治制度的理解。
3.情境模拟法:设置模拟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政治制度的运行。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案例材料:关于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案例。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为什么说了解基本政治制度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2.呈现(10分钟)分别介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让学生了解这些制度的含义、运行机制及其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特点、优势等方面进行讨论,总结出每种制度的独特之处。
《基本政治制度》 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下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五课第三框《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了解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但对于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仍不了解。
本节课将通过案例探究,及问题启发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
帮助学生感受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热爱我国的政治制度。
【教材分析】《基本政治制度》是第三单元第五课的第三框内容,本框内容是对第二框内容的承接,在学生了解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之后,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除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之外,还有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三种基本政治制度。
将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国情,增进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
【设计理念】本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出发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构建道德与法治“五学”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增强对国家政治制度的热爱;2.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的情感,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热爱我国的政治制度。
能力目标:1.通过活动,认识我国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提高自己对政治制度的认识和理解能力;2.通过观察和分析,能够把热爱中国共产党、维护各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繁荣和热爱自己所生活的社区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
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的政党制度内容;2.识记多党合作的方针、机构、人民政协的职能及我国政党制度实行的意义;3.知道我国的民族制度内容、意义;4.知道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内容、意义。
课标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五课第3课时《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五课第3课时《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时《基本政治制度》是八年级下册第五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表,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制度的基本内容和运行机制,培养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政治常识基础,对我国的政治制度有一定的了解。
但同时,他们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讨论、思考,深化对基本政治制度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了解它们的运行机制和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的认同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2.难点: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些制度是我国政治生活的基础,以及如何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实际运作。
2.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3.情景模拟法:模拟政治生活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政治制度的运行。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素材,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和学习。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我国政治制度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然后教师通过PPT呈现各个政治制度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些制度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的案例,了解这些政治制度是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作的。
(部编版)八年级道法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我国的基本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学习内容】本框题分成三目内容:第一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这一目主要围绕我国的政党制度展开。
主要有三层意思。
其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
其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其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第二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本目围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展开。
主要有三层意思。
其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其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其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第三目“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这一目主要围绕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展开。
有四层意思。
其一,自层群众自治制度。
其二,居民委员会。
其三,村民委员会。
其四,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和意义。
本框题的价值在于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进而认识相关的政治现象,认识到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有制度保证。
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坚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完善。
2.尊重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自觉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3.主动参与基层群众自治,丰富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体验。
【能力目标】1.能够从具体政治现象中抽象概括出基本政治制度对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作用。
2.能够把学习到的基本政治制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理解、分析相关的政治现象,解决相关政治问题。
3.结合“探究与分享”等栏目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合作探究学习、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
【知识目标】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总体上来看,还处于感性思维为主的阶段,而本框内容是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当他们遇到与政党、民族、居委会、村委会等相关政治现象时,可能会出现困惑,没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学生很难理解诸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民主党派的作用、各少数民族如何当家作主,基层群众如何自治等问题,本框通过学习基本政治制度,学生才有可能深入理解和认识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政治现象,真切体会到国家对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3 《基本政治制度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3 《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基本政治制度》是本册的重点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文化意识、社会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政治常识,对本国的政治制度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上可能还停留在表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更深入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理解各种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文化意识、社会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认识。
2.难点:各种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作用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基本政治制度。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3.案例:收集相关的典型案例。
4.视频:准备相关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政治制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让学生对这些基本政治制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3 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5.3 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基本政治制度》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认识这些制度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政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政治观念和国家观念,对于我国的政治制度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对这些制度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可能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理解这些制度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政治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2.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运行机制和本质特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基本政治制度。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运行机制。
3.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学习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展示图片等方式,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部编版《道德与治理》八年级下册《基本政治制度》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治理》八年级下册《基本政治制度》教案1. 教学目标- 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概念和作用;- 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军队建设制度等;- 培养学生对基本政治制度的认同感和参与意识。
2. 教学内容- 基本政治制度的概念和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功能;- 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优势;- 军队建设制度的重要性和任务。
3.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引入几个引人入胜的案例或图片,引起学生对政治制度的兴趣,并引发思考;- 概念解释:简要介绍基本政治制度的概念和作用;- 研究探究:学生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军队建设制度等,展开小组或个人研究,了解其特点、功能和重要性;-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激发思考和互动;- 归纳总结:让学生进行思维导图或笔记整理,总结和归纳基本政治制度的要点;- 拓展延伸:提供更多相关资料,供学生进一步拓展和深入研究;- 检测评价:布置小型测试或作业,检测学生对基本政治制度的理解程度;- 总结反思:与学生一起进行课程总结和反思,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4. 教学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治理》八年级下册教材;- 引人入胜的案例或图片;- 研究资料和参考书籍;- 思维导图和笔记工具。
5. 教学评价与反馈- 老师对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理解程度进行实时评价;- 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自评;- 课后布置作业和检测,进一步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 提供个别辅导和补充材料,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对基本政治制度的理解。
6.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校和社区的民主活动,增强对基本政治制度的实践认识;-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政府机关、社区服务中心等,深入了解政治制度的实际运作;- 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热点,通过分析和讨论,提高对基本政治制度的综合理解。
以上是部编版《道德与治理》八年级下册《基本政治制度》教案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过程,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5.2 基本政治制度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根据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 教学方法:
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
- 讲授:用于介绍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政治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政治现象,提高政治认同感。
-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 角色扮演:通过模拟政治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参与政治生活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2. 教学活动设计:
- 案例分析: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 小组讨论:针对政治现象或政策,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政治生活的参与方法和技巧。
-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基本政治制度-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基本政治制度-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课程背景本教案是为了详细介绍基本政治制度这一重要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而设计的。
在本教案的设计中,着重介绍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国家行政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司法制度以及监察制度等重要知识点。
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能够系统了解我国现行基本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和运行机制,从而更好地了解我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现状。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2.了解国家行政机关的运作方式;3.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成和职能;4.了解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和运作方式;5.了解监察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政治制度1.讲解什么是政治制度;2.掌握政治制度的分类和进化;3.比较各类政治制度的优缺点;4.介绍我国的政治制度及其基本特征。
二、国家行政机关1.讲解国家行政机关的职能和组成;2.介绍国务院、地方各级政府的行政机构;3.探究行政机关的职责、权利和限制。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讲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组织方式;2.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和职责;3.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新和发展。
四、司法制度1.讲解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2.探究司法制度的运作方式和程序;3.掌握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职责和权利。
五、监察制度1.讲解监察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作用;2.了解监察机关的组成和职责;3.探究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基本方式。
教学评估通过教学的深入,学生们应该掌握如下的能力:1.掌握政治制度基本的分类和特点;2.了解国家行政机关的职责、权利和限制;3.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职权和职责;4.掌握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5.探究监察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组成和运行机制,从而更好地认识了政治文化和社会现状。
通过上述的教学内容和步骤,学生们应该能够掌握政治制度各个知识点的具体内容和运作方式,更好地理解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从而更好地为之奋斗和建设。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3课时 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3课时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的《第3课时基本政治制度》一课,主要介绍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制度,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政治常识,但对基本政治制度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他们对基本政治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感情。
3.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2.难点:让学生深入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基本政治制度。
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对基本政治制度的认识。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2.案例材料:相关的基本政治制度的案例。
3.课件:用于辅助教学的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和案例材料,呈现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让学生了解这些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分析基本政治制度的作用和意义。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讨论和分享。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进行点评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八下道德与法治《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4)民族自治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
(5)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
行使立法权利:拥有对国家有关法律的变通执行权利;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培养干部的权利;自主发展经济的权利等。
注意:是广泛的自治权。
(6)民族自治区与中央的关系
中央领导自治地方,自治地方要服从中央的同一领导
单元
三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具体情况。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弄明白基本政治制度的运行情况,真正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认识到基本政治制度是为了确保人民更好地当家作主,自觉提升热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情感。
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的监督。
(2)村民自治
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和公益事业的决策和管理。
村民制定的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
通过政治制度体系的讲解,过渡到本节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我国的政党制度
1.地位:基本政治制度
视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3.内容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多党派合作
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4.我国的政党制度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课题政治基本制度单元第三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八年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提升热爱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情感。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运行情况,真正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意义。
知道这些政治制度确保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知识目标: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具体内容。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难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教学
方法
启发法、问题探究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3分钟)
观看视频: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召开播放视频,说明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
项基本政治制度
激发兴趣激起学生的兴
趣,主动学习
二、学习目标(2分钟)
1.知道我国的政党制度。
2.明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室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的爱国统一战线。
3.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三、自主学习(13分钟)Ppt出示学习目标并解读
目标
学生齐读
目标并了
解本课主
要知识点
有目标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8、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历史背景与现状: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3、我国的民族区城自治制度是如何实施的?
(1) ①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省)、自治州(市)、自治县(县)三级。
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即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2)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的监督。
材料:通知 见课件
(2)村民自治
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
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基层群众自治委员会的职权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课题
《基本政治制度》
单元
三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具体情况。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够弄明白基本政治制度的运行情况,真正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意义。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意义)
(1)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
(2)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
(3)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2) 调解民间纠纷;
(3) 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4)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5、基层群众自治的意义
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巩固提升】
观看视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观看视频《厉害了我的国》了解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从而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图片展示我国的民主党派
观看视频《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于2018年3月3日在北京召开
》
观看新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观看《-内蒙古:自治70年 民族团结结硕果
十九大报告:“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温馨提示: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组织上互相独立,法律地位上平等。
5、我国的民主党派
问:你知道我国有哪些民主党派吗?学生回答
民主党派性质: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含义
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2、地位: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3、组织: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农村的村民委员会
材料:三个镜头 见课件
(1)居民自治
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板书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认识到基本政治制度是为了确保人民更好地当家作主,自觉提升热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情感。
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难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通过复习《我国的政治制度》,让学生清楚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的区别。
》
结合视频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居委会或村委会工作的认识。
在讲解的过程中,配合一定数量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进一步理解居民自治,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学习,提高了认识,懂得了通过这些政治制度确保了人民当家作主。
4、我国的政党制度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通过政治制度的比较,过渡到本节内容。
讲授新课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我国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视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3、内容: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地位: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
6、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7、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人民政协的性质: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共产党领导的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民政协的主题:团结、民主
人民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