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家庭教育的案例和反思
小学家庭教育案例范文(共9篇)
小学家庭教育案例范文篇1学生小峰,11岁,男,平时不善言谈,孤独冷漠,不喜欢团体生活,不会关心别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在一次冷餐会上,他自我爱吃的里脊内、大鸡腿、草霉一股脑儿放在自我的碗中独自享用,全然不顾周围的同学们。
评析:在此刻的家庭里,一般来说都是家长围着孩子转,孩子成了家里的“中心”,家长关心、爱护孩子,然而孩子对家长、对他人往往是漠不关心,这是因为孩子习惯了被照顾、被保护、被宠爱,因而变得冷漠、孤独、不喜欢团体生活,不会关心别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小峰就是这样一个心里仅有“我”字的孩子。
偏差的行为习惯导致他心中无他人,将来走向社会也不可能很好地与别人合作共事,甚至可能发展到做出胡作非为的事情来,怎样教育学生养成善于与人相处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学校、是教师需要研究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方法:1、要让学生懂得与人和睦相处的意义,体验与人和睦相处的喜悦。
要让学生明白人总是要长大的,仅有在与人不断地交往过程中,才能增长知识,积累经验、认清自我、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再者,一个人的力量小,团体的力量大,和大家和睦相处能使自我身心愉悦,真正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2、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孩子的感情是纯真的,常会因为别人的欢乐而欢乐,别人的痛苦而痛苦,这是培养孩子关心他人,与人和睦相处的感情基础,孩子有了这种感情基础,就可能产生发自内心的爱,自觉地为别人着想,把别人的欢乐和痛苦放在心上,要使孩子感到关心别人,为别人服务是一种愉快的事,久而久之,孩子的心里想的就不完全是自我了。
3、严格要求孩子。
对学生的行为、举止,从学习到生活均以规范严格加以执行,从而构成习惯,这种习惯将是影响孩子的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以致学校的值日、做操等都能使孩子养成团体感,令他不能随便行事,严格要求自我,是与别人和睦相处的保证,孩子如果心中有了“想要求别人做到,自我首先应当做到”的观念,那么就会严以律已,宽以待人,与人和睦相处。
4、引导孩子逐步扩大与人和睦相处的范围。
家长教育的反面案例(3篇)
第1篇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教育方式至关重要。
然而,有些家长却因为错误的教育方法,给孩子带来了无法挽回的伤害。
以下是一个过度控制与忽视情感需求的家长教育反面案例,希望通过这个案例,引起家长们的反思。
案例背景:小明,一个聪明、活泼的孩子,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天赋。
然而,他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却因为过度控制与忽视情感需求,给小明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案例经过:1. 严格控制孩子的时间小明的父母认为,孩子的成长需要严格的时间管理。
于是,从小明上幼儿园开始,他的时间就被严格规划。
每天放学后,小明要完成父母布置的作业,然后参加各种兴趣班。
周末,小明更是被父母安排得满满当当,各种补习班、特长班轮番上阵。
小明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他的童年被各种培训班填满。
2. 强迫孩子追求完美在小明的父母眼中,孩子的成绩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他们总是要求小明在学习上追求完美,不允许他犯任何错误。
一旦小明考试成绩不理想,父母就会严厉批评,甚至责骂。
在父母的压力下,小明变得胆小、自卑,害怕面对失败。
3. 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在小明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很少关心他的内心世界。
每当小明遇到困难或委屈时,父母总是以“男子汉要坚强”为由,让他独自承受。
长此以往,小明逐渐变得沉默寡言,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
4. 父母的争吵成为家常便饭小明的父母经常因为琐事发脾气,争吵声充斥着整个家庭。
在这种环境下,小明从小就学会了压抑自己的情绪,害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他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案例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他变得抑郁、焦虑,甚至出现了自残的行为。
在父母的关爱下,小明终于鼓起勇气向父母倾诉自己的痛苦。
然而,父母却认为小明是无理取闹,拒绝接受孩子的真实感受。
最终,小明在无法承受心理压力的情况下,选择了离家出走。
反思: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家长过度控制与忽视情感需求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以下是一些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1. 家长应尊重孩子的个性,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家庭教育经典案例优秀5篇
家庭教育经典案例优秀5篇案例,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经验的典型的富有多种意义的事务陈述。
它是人们所经验的故事当中的有意截取。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家庭教育经典案例优秀,盼望大家喜爱!家庭教育经典案例优秀1“蜗牛”带我去漫步早晨,我像平常一样催促儿子快点起床去幼儿园,然后好去练车,其次天要考试了。
我心急火燎,却发觉儿子把牙刷咬在嘴里,站在玩具架前玩玩具。
我气坏了,大声喊他的名字,并狠狠打了他屁股一巴掌。
儿子被我突如其来的举动吓坏了,傻傻地站在那儿,眼里充溢了恐惊,手里还拿着没拼好的磁力棒。
等我指责完,儿子怯怯地说:“妈妈,我想拼一个太阳花,你对着太阳花许愿,明天考试就必须会通过。
”我愣住了,一把把他拥在怀中,说不出话来。
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时时让我身心俱疲、急躁焦虑,难免迁怒于儿子。
可我的“小蜗牛”却用他的爱和蔼良把我急躁的心熨平了。
点评:当孩子表现出不符合成人期望的行为时,成人时时会简洁、粗暴地加以指责,甚至打骂,这是对孩子极大的不敬重。
其实,假如耐性倾听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你会发觉,回报你的,必须是像“太阳花”一般暖和华蜜的爱和惊喜。
家庭教育经典案例优秀2还给孩子一个欢乐的童年女儿朵朵还没诞生,我就起先规划她的将来。
7个月起起先识字,把全部的家具都贴上汉字标签;从《三字经》、《千字文》到唐诗,一字一句地教她背诵。
朵朵的记忆力特别好,背得又快又准。
这令我傲慢不已。
可等她3岁,问题却来了:她太静谧了,同龄孩子都在外面玩,她却一个人在角落里看书。
这让我起先反思:我的操之过急会不会毁掉她本该欢乐的童年?我小时候和小伙伴欢乐无忧地玩耍,和奇妙的大自然亲近接触……哪有什么早教?哪认得什么字?此时此刻我不是也很好吗?我确定变更,不再强迫朵朵额外学太多学问,而朵朵的成果却始终名列前茅。
每天看着朵朵自由、快乐的笑脸,我感到无比知足。
点评:童年生活具有独特、不行替代的价值。
可孩子的童年却时时背负成人太多的期望,未诞生时就提前“规划”,7个月就提前教识字、背唐诗……“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代价就是牺牲孩子的欢乐和自由。
单亲家庭家长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单亲家庭在我国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成长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案例讲述了一位单亲母亲在面临种种困境时,如何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一位优秀孩子的故事。
二、案例描述(一)家庭背景张女士是一位单亲母亲,独自抚养着一个儿子小明。
由于丈夫在外地工作,小明从小就没有得到完整的父爱。
在张女士的悉心照顾下,小明成长为一个聪明、善良的孩子。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明开始表现出一些叛逆行为,这让张女士十分担忧。
(二)教育问题1. 缺乏父爱:小明从小没有父亲的陪伴,这使得他在性格上有些自卑,缺乏自信。
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他常常表现出紧张、退缩的状态。
2. 自我价值感低: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小明在成长过程中很少得到正面的鼓励和认可。
这使得他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容易产生自我怀疑,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习成绩不稳定:由于缺乏父爱,小明在学习上缺乏动力。
虽然他的智力水平较高,但学习成绩始终不稳定。
(三)教育方法1.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张女士深知父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她努力与儿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她经常与小明聊天,了解他的想法和需求,关心他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张女士鼓励小明表达自己的意见,尊重他的选择,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 培养自信心:为了帮助小明建立自信心,张女士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发现并肯定小明的优点:张女士经常关注小明的表现,发现他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
比如,当小明取得好成绩时,她会为他感到骄傲,并告诉他:“你真棒!”(2)鼓励小明参加各种活动:张女士鼓励小明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晚会等。
通过这些活动,小明逐渐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
(3)培养小明的兴趣爱好:张女士发现小明喜欢画画,便为他报名参加绘画班。
在绘画班的学习过程中,小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获得了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认可。
3. 提高学习成绩:针对小明学习成绩不稳定的问题,张女士采取了以下措施:(1)关注小明的学习状态:张女士与老师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小明在学校的学习情况。
典型的家庭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张华,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普通职工,家庭经济条件一般。
张华从小聪明伶俐,成绩优异,深受家人喜爱。
然而,随着张华的成长,家庭教育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影响其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二、家庭教育问题1. 父母教育观念偏差张华的父母虽然关心孩子的成长,但教育观念存在偏差。
他们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忽略。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的兴趣爱好、身心健康等方面。
2. 父母陪伴时间不足由于工作原因,张华的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
他们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这使得张华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
3. 家庭氛围紧张张华的家庭氛围较为紧张。
父母经常因为工作压力、家庭琐事发生争吵,使得张华生活在紧张、压抑的环境中。
这种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4. 缺乏有效的沟通张华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
他们很少主动与孩子交流,孩子遇到问题也不愿意向父母倾诉。
这导致家庭关系疏远,孩子缺乏家庭温暖。
三、家庭教育案例分析1. 父母教育观念的调整针对父母教育观念偏差的问题,张华的父母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他们意识到,孩子的全面发展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于是,他们开始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孩子参加各类兴趣班,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2. 增加陪伴时间为了弥补陪伴时间不足的问题,张华的父母尽量调整工作时间和作息,确保每天至少有1-2小时与孩子相处。
他们陪伴孩子做作业、玩耍,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3. 改善家庭氛围张华的父母开始努力改善家庭氛围。
他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控制情绪,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
同时,他们还积极参与家庭活动,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4. 加强沟通张华的父母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开始主动与孩子交流。
他们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帮助孩子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
在沟通中,张华感受到了家庭的关爱,逐渐拉近了与父母的距离。
德育方面的家庭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小明聪明、活泼,但性格急躁,容易冲动。
在学校里,他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回家后也会向父母抱怨。
父母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小明,对他的教育方式主要是严厉的批评和惩罚。
这使得小明在德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自私、不尊重他人等。
二、问题分析1.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小明父母过于严厉,忽视了他的情感需求,导致他在德育方面出现问题。
2. 父母陪伴时间不足。
由于工作繁忙,父母很少陪伴小明,导致他在生活中缺乏关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3. 学校教育不足。
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未能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导致小明在德育方面存在问题。
三、家庭教育策略1. 改善家庭教育方式(1)尊重孩子,给予关爱。
父母要多关注小明的情感需求,尊重他的想法,给予他关爱和支持。
(2)与孩子沟通,了解他的想法。
父母要多与小明沟通,了解他在学校、生活中的困惑和需求,给予他适当的建议和帮助。
(3)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父母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小明的榜样,引导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增加亲子陪伴时间(1)合理安排时间。
父母要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小明。
(2)共同参与活动。
父母可以与小明一起参加户外活动、亲子游戏等,增进亲子感情。
(3)倾听孩子的心声。
在陪伴过程中,父母要耐心倾听小明的心声,关注他的成长。
3. 改进学校教育(1)加强德育教育。
学校要重视德育教育,将德育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学校可以开展各类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
四、实施过程1. 改善家庭教育方式(1)父母开始关注小明的情感需求,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会主动询问小明的想法,尊重他的选择。
(2)父母与小明的沟通更加顺畅,小明愿意与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家庭教育指导优质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小明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母亲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工作繁忙,对小明关心较少。
小明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但热爱阅读。
父亲忙于工作,很少陪伴小明。
在学校,小明与同学关系较好,但经常因为一些小事与同学发生争执。
小明缺乏自信,有时会表现出自卑情绪。
二、家庭教育指导目标1. 帮助小明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情绪。
2. 培养小明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情商。
3. 增进小明与父母的亲子关系,让父亲更多地参与到家庭生活中。
三、家庭教育指导策略1. 家庭沟通与互动(1)定期举行家庭会议,让小明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2)鼓励小明与父母分享阅读心得,增进亲子感情。
(3)父亲在下班后,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小明,参与家庭活动。
2. 自信心培养(1)发现小明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2)引导小明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鼓励他努力改进。
(3)鼓励小明参加各类兴趣班,丰富他的课余生活,提高自信心。
3. 人际交往能力培养(1)教会小明如何正确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避免发生争执。
(2)培养小明的团队协作精神,鼓励他参与集体活动。
(3)引导小明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提高情商。
四、家庭教育指导实施过程1. 家庭沟通与互动在家庭会议中,小明逐渐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父母也意识到自己需要更多地关心小明。
父亲开始关注小明的兴趣爱好,陪伴他参加各类活动,两人关系逐渐亲密。
2. 自信心培养通过表扬和鼓励,小明的自信心逐渐增强。
他在学校的表现越来越好,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同时,小明开始积极参加各类兴趣班,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3. 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在小明的帮助下,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
他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不再轻易与同学发生争执。
在集体活动中,小明表现出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家庭教育指导效果1. 小明的自信心得到了显著提高,他不再自卑,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小明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提升,他与同学、老师的关系更加融洽。
家庭教育活动课案例(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阅读是孩子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而亲子共读更是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有效方式。
为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我们特开展《亲子共读,共享书香时光》的家庭教育活动课。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增强亲子阅读意识。
2.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3. 促进亲子关系,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与理解。
三、活动准备1. 确定活动主题:《亲子共读,共享书香时光》2. 准备活动场地:宽敞明亮的教室,布置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
3. 准备活动材料:图书、笔记本、笔、奖品等。
4. 邀请专家:邀请儿童阅读专家进行讲座。
四、活动过程(一)开场致辞主持人简要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意义,宣布活动正式开始。
(二)专家讲座1. 专家讲解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分享亲子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2. 家长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提问解答。
(三)亲子共读体验1. 家长与孩子分组,每组选一本适合的图书。
2. 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分享阅读感受,记录心得。
3. 邀请部分家庭进行现场展示,分享他们的阅读心得。
(四)互动游戏1. 举办“亲子阅读知识竞赛”,考察家长和孩子对阅读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游戏过程中,家长和孩子互相提问、解答,增进亲子感情。
(五)总结颁奖1. 主持人对活动进行总结,强调亲子阅读的重要性。
2. 对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家庭进行颁奖,鼓励他们继续坚持亲子阅读。
五、活动反思1. 家长们对亲子阅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纷纷表示要积极参与到孩子的阅读活动中。
2. 孩子们通过亲子阅读,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了阅读能力。
3. 亲子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与理解更加深入。
六、活动成果1. 家长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他们认识到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将更加重视家庭教育。
2. 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得到了提高。
3. 家庭成员间的亲子关系得到了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与理解更加深入。
32个经典家庭教育案例每一个都值得细读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32个经典家庭教育案例每一个都值得细读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在当下,都在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究竟什么才是适宜的爱?如何在每个平常的日子里,在琐碎的大小事件中,给孩子“刚刚好”的爱?经过精心筛选、整理出30多个家庭教育案例,每一个案例和点评都值得你细读,涉及到家长与孩子之间理解、沟通、尊重、榜样、立规矩、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爱的本质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鲜活的生活场景和点评相信会带给你更多的思考。
虽然文章有点长,但请家长们多一点耐心细细品读一番,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目录•案例1:被强迫的交往案例2:为什么不给爷爷奶奶吃?案例3:“揠苗助长”的孩子能幸福吗?案例4:“蜗牛”带我去散步案例5: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案例6:别让强制的学习夺走童年的快乐案例7:别让过度赞美麻木了孩子案例8:打碎的是碗还是心?案例9:“填鸭”弥补不了爱的空白案例10:我要画不一样的牛案例11:你也有一双自由的翅膀案例12:别急!听听孩子怎么说案例13:孩子,你可以说“不”案例14:当孩子不和人打招呼时案例15:事情没做好不等于自己不好案例16:“你能行!”和“你不会!”案例17:童言童语案例18:锁住的爱案例19:探索的路上不设障碍案例20:在尊重和爱的世界里尽情涂鸦案例21:在爱的目光中远航案例22:在不如意中选择快乐案例23:糖果的冷静太空案例24:妈妈也会疼案例25:明镜案例26:当孩子输不起时案例27:对抗“粗口”记案例28:爱的惊醒案例29:爱说“我不会”的孩子案例30:对孩子不当的购物要求说“不”案例31:孩子摔倒之后案例32:妈妈,你是不是不喜欢我?案例1:被强迫的交往女儿桐桐2岁时,我通过看书认识到她应该多交朋友,所以总是特别热情地拉着她跟小朋友打招呼。
可桐桐偏偏不爱说话,急性子的我就替她说,不想玩游戏我就替她参加,桐桐总是默默地跟在后面。
后来,我发现桐桐一个人的时候,竟然不知道自己玩什么,而且特别在乎别人是否把她当朋友。
家庭教育困惑案例分享(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许多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时面临着种种困惑。
以下是一个家庭教育困惑的案例,希望能为家长们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二、案例描述小明是一名8岁的男孩,父母都是普通上班族。
从小,小明就非常聪明,学习成绩优异。
然而,在家庭教育方面,小明父母却面临着诸多困惑。
1. 孩子学习压力大小明所在的学校竞争激烈,为了让孩子在起跑线上领先,父母给他报了各种辅导班。
然而,随着课程数量的增加,小明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成绩却出现了波动。
父母开始担忧,究竟应该怎样平衡孩子的学习压力和兴趣发展?2. 孩子独立性差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小明从小就被送进幼儿园和托管班。
这使得小明在家庭中缺乏独立性。
例如,穿衣、洗漱等日常生活事务都需要父母帮忙。
父母意识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应该学会独立,但他们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3. 孩子性格内向小明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
在学校,他很少主动和同学互动,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父母尝试引导孩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但效果并不明显。
他们困惑于如何帮助孩子改变性格,拓展社交圈。
4. 孩子沉迷网络游戏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游戏成为了孩子们喜爱的娱乐方式。
然而,小明沉迷于网络游戏,影响了学习和生活。
父母多次劝阻,但效果甚微。
他们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戒掉网络游戏,回归正常生活。
三、案例分析1. 学习压力与兴趣发展的平衡针对小明学习压力大、成绩波动的问题,父母应该反思教育理念。
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孩子参加课外活动,培养综合素质。
其次,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过度辅导。
最后,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适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2.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为了培养小明的独立性,父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鼓励孩子承担家务,如整理房间、洗碗等;(2)让孩子自己规划时间,培养时间观念;(3)适当放手,让孩子在失败中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3. 帮助孩子改变性格,拓展社交圈针对小明性格内向的问题,父母可以尝试以下方法:(1)鼓励孩子参加兴趣小组,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2)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鼓励他们主动与同学交流;(3)邀请同学来家中做客,增进彼此了解。
幼儿园家庭教育课程案例实例分享与反思
幼儿园家庭教育课程案例实例共享与反思在幼儿园阶段,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共享一些幼儿园家庭教育课程的案例实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的反思和分析。
案例一:亲子阅读活动在某幼儿园,老师们开展了一项亲子阅读活动。
他们邀请家长们参与到孩子的阅读活动中,一起选择图书,并在幼儿园内进行朗读和讨论。
这一活动旨在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互动,促进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案例二:家庭作业互助小组另一所幼儿园开展了一个家庭作业互助小组。
每个孩子的家长们组成了一个小组,在小组内共享孩子的家庭作业情况,相互交流和帮助孩子解决学习问题。
这一举措旨在促进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案例三:家庭教育主题讲座一些幼儿园会定期组织家庭教育主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和家长代表一起探讨家庭教育的相关话题,如家庭情感沟通、教育方式方法等。
这些讲座旨在为家长们提供更多的教育知识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孩子成长。
反思与分析这些家庭教育课程案例实例反映了幼儿园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努力和创新。
通过亲子阅读活动、家庭作业互助小组和家庭教育主题讲座等举措,幼儿园在促进家校合作、引导家长参与和增强家庭教育能力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注重通过亲子活动和家长参与,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同时也可以看到,幼儿园在家庭教育课程设计上兼顾了家长的需求和孩子的发展,注重培养家长的教育能力和孩子的全面素养。
幼儿园家庭教育课程案例实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当进一步关注家庭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充分利用家庭资源,搭建起家校合作的桥梁,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是一项长期而持续性的工作,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方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以上就是我对幼儿园家庭教育课程案例实例的深入思考和理解,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
家庭教育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幼儿园家庭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影响深远。
家庭反面教育案例分享(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10岁的男孩,父母均为普通工薪阶层。
从小,小明在家庭中受到的关爱和教育较为充分,父母也一直以他为骄傲。
然而,随着小明的成长,他的行为逐渐偏离了正轨,学习成绩下降,与同学关系紧张,甚至开始沾染不良习惯。
面对这种情况,小明的父母深感忧虑,但不知如何是好。
二、案例描述1.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1)溺爱型教育:小明从小生活在父母的溺爱之中,他们过分迁就小明的要求,导致小明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例如,小明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时,父母总是站在他这边,不让他承担任何责任。
(2)专制型教育:虽然小明在家庭中受到溺爱,但在某些方面,父母对他的要求却十分严格。
当小明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时,他们便会采取严厉的批评和惩罚,使小明产生逆反心理。
2. 父母缺乏沟通(1)与孩子的沟通不畅:小明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他们很少坐下来交流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这使得小明在遇到问题时,无法及时得到父母的帮助和指导。
(2)夫妻之间的沟通不足:小明的父母在家庭中缺乏沟通,导致他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意见不合,甚至产生争吵。
3. 家庭环境不利于孩子成长(1)父母工作繁忙:由于工作原因,小明的父母经常加班,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
这使得小明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关爱和陪伴。
(2)家庭氛围紧张:小明的家庭氛围紧张,父母之间的争吵时常发生,这对小明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案例反思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 家庭教育方法的改进(1)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既不过分溺爱,也不过分严厉。
(2)加强沟通:家长要善于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3)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要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关爱中成长。
家庭教育失败著名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李刚,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而成为了家庭教育失败的典型案例。
李刚的父亲李某某,是一位公务员,母亲刘某某则是一位全职太太。
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对李刚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出人头地。
然而,李刚却因为家庭教育失败,最终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二、家庭教育失败的原因1. 父母过度溺爱李刚的父母对他的溺爱程度极高,从小到大,李刚要什么就给什么,导致他形成了自私、任性、缺乏自制力的性格。
在家庭中,李刚几乎没有任何责任感和担当,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
2. 教育方式不当李刚的父母在教育方式上存在很大问题。
他们过分强调学习成绩,忽视了孩子的品德教育。
在李刚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很少与他沟通,导致李刚内心孤独,无法正确面对挫折。
3. 父母自身素质不高李刚的父母在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方面存在很大缺陷。
他们自身缺乏自律,经常当着李刚的面争吵,甚至动手打架。
这种家庭氛围对李刚的成长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4. 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在李刚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很少关注他的心理健康。
当李刚遇到困难时,他们没有给予足够的关心和帮助,导致李刚心理承受能力极差,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三、案例经过1. 李刚因盗窃被捕2015年,李刚因涉嫌盗窃被警方逮捕。
原来,他因为沉迷网络游戏,为了购买游戏装备,竟然盗窃了邻居家的财物。
这起盗窃案让李刚的家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2. 父母为了救子,四处奔走李刚的父母为了救子,四处奔走,寻求法律援助。
然而,由于李刚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他的罪行无法轻易被原谅。
在漫长的审判过程中,李刚的父母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3. 李刚被判刑经过审理,法院依法判处李刚有期徒刑。
这一判决让李刚的父母深感悔恨,他们意识到家庭教育失败给家庭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四、案例分析李刚事件充分暴露了家庭教育失败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问题:1.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溺爱,导致孩子缺乏责任感,无法正确面对挫折。
幼儿园正确家庭教育案例分享与反思
幼儿园正确家庭教育案例分享与反思幼儿园正确家庭教育案例共享与反思1.引言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家庭教育可以为孩子打下良好的人格基础和行为习惯,为其未来的成长道路提供坚实支持。
而在幼儿园正确的家庭教育案例,更是可以成为其他家长借鉴和学习的宝贵经验。
在本文中,我将共享一些幼儿园正确家庭教育的案例,并进行深入反思和总结。
2.成功案例共享2.1 情景一:家长积极参与在某幼儿园中,有一位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生活。
每天放学后,家长都会花时间和孩子一起复习当天学到的知识,帮助孩子完成作业和思考一些问题。
家长还会定期参加家长会,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进步。
这种积极的参与让孩子感受到了家长的关爱和支持,也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2.2 情景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在另一个案例中,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家长会关注孩子在家中的行为举止和性格培养,而幼儿园老师则专注于学术教育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下,孩子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成长。
3.案例反思与总结以上两个案例都体现了正确的家庭教育在幼儿园阶段的重要性。
家长的积极参与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生活中重要的支持者,更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和引导者。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需要有机结合,相互配合,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充满自信和勇气。
4.个人观点与理解对于正确的家庭教育,我认为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除了传统的学术教育,家长和幼儿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情商,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有机会独立思考和做出决策,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5.结尾幼儿园正确家庭教育的案例共享和反思,不仅能够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正确的教育方式,也能够指导幼儿园老师更好地开展工作。
孩子不良行为家庭教育案例
孩子不良行为家庭教育案例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良行为的矫正和预防同样需要家长的智慧和耐心。
以下是几个关于孩子不良行为家庭教育的案例,以供家长参考和借鉴。
案例一:撒谎的孩子小明是一个八岁的小男孩,他经常撒谎来逃避责任或者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父母发现后,并没有简单地责备他,而是通过讲故事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小明理解诚实的重要性。
他们还设立了家庭规则,鼓励小明说出真相,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通过持续的引导和正面的激励,小明逐渐学会了诚实。
案例二:暴力倾向的孩子小华在学校里经常与其他孩子发生冲突,有时甚至动手打人。
父母意识到这可能是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确保在孩子面前不使用暴力解决问题。
同时,他们教小华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用言语而不是拳头。
此外,他们还鼓励小华参加团队体育活动,以培养团队精神和自我控制能力。
案例三:沉迷电子游戏的孩子小刚对电子游戏非常着迷,经常忽视学习和家庭作业。
父母并没有立即禁止他玩游戏,而是与他一起制定了一个时间表,规定了学习和游戏的时间。
他们还鼓励小刚参与户外活动和社交活动,以减少对电子游戏的依赖。
通过父母的引导和监督,小刚逐渐找到了平衡学习和娱乐的方法。
案例四:挑食的孩子小丽对食物非常挑剔,经常拒绝尝试新的食物。
父母通过创意烹饪,将小丽不喜欢的食物与她喜欢的食物混合,逐渐增加新食物的比例。
他们还让小丽参与食物的购买和准备过程,让她对食物有更多的了解和兴趣。
通过这样的方式,小丽的挑食行为得到了改善。
结尾: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家庭教育的方法也需要因人而异。
家长在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时,应该耐心倾听,理解孩子的需求和感受,同时采取积极的教育策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行为习惯。
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正确的方法,家长可以有效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反思(优秀范文五篇)
家庭教育反思(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家庭教育反思家庭教育反思2013年11月20日昨天,峻垚放学告诉我期中数学考了87分,当我听到他的成绩时,非常生气一路上一直在斥责他,回到家,老公得知了解这个情况后,气更是不打一处来,对峻垚进行了非常严厉的训斥,并且让峻垚接受了从未有过的教育(踹了他几脚),并让他书面做了检讨,检讨深刻,我们也做了反思。
总结了一下几点:1.对峻垚的要求标准定的低,我们一直认为知识只要会就行,从未要求他每次考试都要考满分。
知识能能学会说明孩子的智力没问题,但考试考满分是能力,峻垚的这种能力就需要培养。
2.对峻垚的阅读没有做规划,阅读太随意,阅读没有计划,导致他每天匆忙写完作业就看书,喊都喊不动。
反思后的措施: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孩子如此,成人也一样,今后对峻垚的要求要重新定位,严格按9+1和1+9来完成。
教师在校传授知识,对峻垚的要求为9,在家完成作业为1,家长督促为9,所以家长的督促关重要。
每天给峻垚阅读时间,周一至周五每天晚上读20分钟课外书,练习10 分钟琴。
周六做完业看书,周日除了学习特长外,在提升能力多做练习。
做作业一定要用心,建立各科错题本,严格执行错一改二,家长一定要严格监督,并及时做好峻垚的思想工作。
第二篇:家庭教育反思家庭教育反思——用爱培养,因材施教摘要: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抱持一种观点,即对孩子不能给予太多的关爱,否则会造成孩子过度的依赖、任性、放纵等问题。
笔者认为真正的爱是能够带给孩子心灵上的温暖,充分尊重孩子,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因材施教,而非给予孩子物质上的奖励或者对他们百依百顺,放低对他们的要求。
关键词:气质特点独立个体过度保护控制权因材施教关爱哈西德派有句格言说“假使你的孩子具有成为面包师傅的才能,就别要求他成为医生”。
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气质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会受到他先天气质特点的影响,作为家长应该耐心的观察了解孩子,找出他特有的气质,或加以强化,或进行弥补,让每个孩子都能活出自我。
导师家庭教育指导案例
导师家庭教育指导案例一、案例背景。
我曾经指导过一个家庭,这家人姓王。
家里有个小男孩叫小宇,上小学三年级,是个聪明但调皮捣蛋的小家伙。
小宇的父母都是上班族,平时工作忙,对小宇的教育有些力不从心。
小宇在学校的表现不太好,上课爱讲话,小动作不断,作业也总是拖拖拉拉不按时完成。
老师经常向家长反映情况,这可把小宇的爸妈愁坏了。
二、问题分析。
1. 亲子沟通不畅。
我和小宇以及他的父母分别聊了聊,发现小宇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存在很大的问题。
父母总是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坐下来听小宇说话。
小宇觉得爸妈不理解他,所以也不太愿意听爸妈的话。
2. 缺乏有效的学习监督和引导。
小宇的爸妈虽然关心他的学习,但由于工作忙,没有一套有效的监督和引导方法。
他们只是简单地问小宇作业做完了没,却没有深入了解小宇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而且,小宇的学习环境也不太好,家里没有一个专门的学习角落,他经常在客厅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作业。
3. 奖励和惩罚机制不明确。
在这个家庭里,没有一个明确的奖励和惩罚机制。
小宇表现好的时候没有得到及时的表扬和奖励,表现不好的时候也没有相应的惩罚,这就导致小宇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三、指导方案。
# (一)改善亲子沟通。
1. 设定家庭聊天时间。
我建议小宇的爸妈每天晚上抽出至少20分钟的时间,和小宇进行一次“家庭聊天”。
在这个时间段里,大家可以分享自己一天的趣事、烦恼,互相倾听。
刚开始的时候,小宇还有点不太习惯,但是在爸妈的坚持下,他慢慢打开了话匣子。
有一次,小宇在聊天中提到他在学校参加跑步比赛摔倒了,很沮丧。
他的爸妈没有像以前那样简单地说“没关系,下次努力”,而是认真地听他讲述摔倒时的感受,然后给他分享自己小时候类似的经历,小宇感觉自己被理解了,和爸妈的关系也变得亲近了很多。
2. 积极倾听和回应。
我告诉小宇的爸妈,在和小宇沟通的时候,要积极倾听他的想法,不要轻易打断他。
而且,要给予正面的回应,比如点头、微笑,表示认同。
家庭教育教案反思(通用8篇)
家庭教育教案反思(通用8篇)家庭教育教案反思篇1保护孩子的小秘密和初显的个性教学重点:引导家长正确面对孩子的性格特征教学难点:家长认识到保护孩子小秘密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影视观看与现场咨询授课对象:二年级家长建议授课时间:第二学期第一---二个月授课:一、观看心理访谈《家有小女初长成》对话——互动:小组讨论,片子里小源的行为在你家出现过吗?你是怎样对待的?你用过什么好方法?你用过什么错误的方法?你觉得对待这样的事情应该怎样处理?二、了解什么是孩子的个性1.定义:个性就是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稳定的有机结合。
2.个性有如下特点:组合性——个性不是一个孤立的心理特征,而是一组心理特征独特性——个性与共性不同,是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人与人不同,就是这些不同体现出的个性。
稳定性——个性不像外界刺激一样瞬息万变,是持久的经常出现的心理特征,当然随着环境和主观的努力,它也是可以改变的,但那是一个长期的变化过程。
倾向性——个性是人具有的一定的内在意识倾向性,体现为个人的需要动机信念理想和价值,也体现了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兴趣等差异。
整体性——人的个性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是有机的联系起来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
三、了解人的气质类型会显现的个性与未来发展的方向气质:是与人的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气质主要有一下几种:1.多血质(活泼型)——神经过程(兴奋与抑制过程)强,均衡,灵活。
主要行为特征是:精力充沛,但局限于从事内容多变的活动;行为反应灵活敏捷,情绪容易表现和变换;行为外倾明显,对行为的改造容易。
适合从事攻关开发和销售。
2.胆汁质(兴奋型)——神经过程强,不均衡(兴奋过程强),不灵活(指由兴奋到抑制的过程),行为特征是:精力充沛,胆量大,好猛干,但粗心,兴奋行为敏捷,但转化为抑制就不灵活,情绪抑制难,容易暴发情绪,行为外倾明显,对兴奋行为改变不容易。
适合外贸,信息,管理等工作。
3.粘液质(安静型)——神经过程强,不均衡,不灵活。
问题家庭教育案例及反思
问题家庭教育案例及反思案例一:家长过度干涉案例描述:小明是一位12岁的中学生,他的父母非常关心他的研究成绩。
他们每天晚上都会监督他的作业完成情况,提醒他要好好研究。
父母还会安排各种补班和培训课程,以确保小明取得优异的成绩。
然而,这种过度干涉引起了小明的抗拒情绪。
他感到压力很大,他的自信心也逐渐受到削弱。
反思:家长过度干涉教育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虽然家长关心孩子的研究是好事,但过分的干涉会剥夺孩子的自主权和探索精神。
父母应该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在适当的时候提供指导和支持,同时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案例二:家庭沟通不畅案例描述:小红是一个青春期的女孩,与父母的沟通经常出现问题。
父母很忙,很少主动关心她的生活和情感需求。
小红经常感到被忽视和孤单,她不知道如何与父母交流自己的困扰和心事。
这导致她的情绪压抑和自闭倾向的增加。
反思:家庭沟通不畅会导致亲子关系的疏远。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主动关心孩子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扰。
通过积极倾听和开放的沟通方式,我们可以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孩子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案例三:家庭暴力事件案例描述:小华是一个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
他的父亲经常对他和他的母亲进行言语和身体上的伤害。
小华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生活,他感到绝望和无助。
他的研究成绩下降,心理健康受到极大的损害。
反思:家庭暴力是对孩子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的行为。
这种行为必须得到及时制止和惩罚。
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家庭暴力的宣传和教育,鼓励受害者寻求帮助,并通过法律手段保护他们的权益。
结论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保持适度的干预,尊重孩子的权利和个性发展。
建立良好的家庭沟通渠道,关心孩子的需求和困扰。
同时,对于家庭暴力等严重事件,应该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受害者的权益。
只有通过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我们才能培养健康、自信、有责任感的下一代。
家庭教育__溺爱案例(3篇)
第1篇在我国,家庭教育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然而,在众多家庭中,溺爱现象却时有发生。
本文将以一个溺爱案例——小明的成长困惑,来探讨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小明,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出生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
从小到大,父母对他的关爱无微不至,对他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
然而,这种无原则的溺爱,却让小明陷入了成长的困惑。
一、溺爱的表现1. 父母过度包办:从小明的穿衣、吃饭到学习、玩耍,父母都替他打理得井井有条。
小明从小就没有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
2. 过度满足需求:小明想要什么,父母总是竭尽全力去满足。
这种做法让小明逐渐形成了“唯我独尊”的心态。
3. 纵容错误行为:小明犯了错误,父母总是找借口为他开脱,甚至替他承担后果。
这使得小明认为错误没什么大不了的。
4. 缺乏挫折教育:在小明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很少让他经历挫折。
这使得小明在面对困难时,往往束手无策。
二、溺爱的影响1. 独立性差:由于从小被父母过度包办,小明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他无法独自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2. 自私自利:由于父母过度满足他的需求,小明形成了“唯我独尊”的心态。
他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3. 缺乏责任感:在小明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总是替他承担后果。
这使得他缺乏责任感,无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4. 抗挫折能力差:由于缺乏挫折教育,小明在面对困难时,往往无法坚持,容易放弃。
三、案例分析小明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溺爱的危害。
父母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但也要有原则。
以下是对小明案例的分析:1. 父母要懂得适度放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要适时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
这样,孩子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适应。
2.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父母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孩子犯错时,父母要引导他认识错误,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3. 注重挫折教育:父母要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会面对挫折。
这样,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家庭教育的案例和反思家庭是社会的重要元素,社会的和谐、时代的发展、文明的传播、人才的教育、传统的承接、创新的开拓都必须经过家庭这个平台来完成,家庭教育则在这个平台上起着决定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则会推动社会发展,不良的家庭教育则防碍社会的道德。
到底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是理想的,才是尽人如意的。
在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碰到了无数与家庭相关的问题,产生了很多困惑,持续的反思,今天以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望能够和大家一起借鉴。
成绩考入北京某重点大学,四年后因每门课都挂,未能毕业,在北京漂泊,为了能生活,给家长撒谎在学校考研究生,家长如期给寄钱,又二年以后,家长实在感到情况不妙,到学校去找,知道实情,当时就昏倒在校园之中。
案例调查:王某的父亲是一位老教育工作者,对孩子的教育尊奉“棒打出孝子”的规则,对孩子要求极为严格,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龙心切,在家中虽有电视但不安闭路,用根铁丝充当天线,偶尔孩子上学期间自己看看电视,孩子几乎不能看电视,家中更无电脑。
以前王某上小学时,因回来迟,他父亲去找,发现在网吧,他父亲将他的鞋脱掉,光着脚板,走一步屁股踢一脚,一直踢回家,从此王某除在学校上微机课,再不敢摸电脑。
在王某的心中,他除了是学习的机器,几乎没有接触外来世界的任何信息,在学校中因成绩好,成了老师与学生吹捧的对象,当他到大学以后,看到外面的世界如此精彩,他茫然不知所措,他感到中学他在学习上用的时间太多了,他已经讨厌书本,当他接触到网络以后,更一发不可收拾,再没有精力学习,更不想回家。
家长找回来以后,认为儿子以前是自己的骄傲,而现在却脸面无光,整天郁郁寡欢,很少外出见人,更怕见熟人,称病在家不上班,儿子回来以后,更是整天在外喝酒混社会,整个小镇把这件事当话题,家庭矛盾日益加深,本来是令人羡慕的幸福一家现在却变成了别人提起来摇头叹息的一家。
反思:(1)王某的父亲教育方式过于传统,即父即父,子即子,无交流,绝对服从,从而使王某从心里的深处压抑,甚至痛恨这个家庭,别人的孩子有自由,而自己除学习外,别无自由,他努力学习就是为了有一天摆脱家庭,获得自由,一旦上了大学,心灵的防线就像决堤的洪水彻底崩溃,拿着家长给的生活费混日子,欺骗家长,好在这种家庭的教育也使王某有最后一道防线,没有偷、抢,去深层次的危机社会,但已经使一个家庭崩溃。
(2)传统的教育方式步步为营,什么都是家长设计好的,一般以孩子最终能谋求到一份相对的稳定职业为追求目标,不敢冒险,不敢挑战,一般抑制孩子的个性,把孩子打磨的过于平整,留下的只有自卑、怯懦、服从,无从突出个性特点。
(3)很多“正统”的家长都正是六十、七十年代生人,把一生的遗憾寄托在孩子身上,为了补偿自己从前未了的心愿,便把自己的梦想嫁接到孩子身上,期待儿女为他实现人生理想,名曰为“好孩子”,给孩子定下了过高的目标,一味逼孩子往自己以为的准确路上走,即使孩子并不适合,或者不喜欢。
过度注重孩子的分数,忽视孩子综合实践水平和兴趣爱好,对那些不符合家长要求的兴趣爱好予以粗暴的扼制,这样就会扼杀孩子的创造预和进取精神。
对孩子批评太多,对孩子过于个性化的举动或孩子把错误都视为打不敬,会不遗余力地实行教导,孩子就会产生逆反或对抗,孩子就会变得自私、任性。
(4)传统的教育方式给孩子灌输待人友善、诚信为本这是最本质的一面,但在家庭教育中则往往因为方法过于简单粗暴,过度严厉,家长封建作风严重,家长至尊,不顾孩子的自尊,甚至认为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服从,根本没有与孩子沟通的意愿,这样孩子对传统的友善、诚信表示怀疑,我的父母都对我不信任,我为什么信任别人,长此以往,孩子变得胆小、退缩、冷漠,敢以攻击和敌意对待他人。
思考二:新型家庭的家庭教育中德育的缺失案例一:张某,某校高一学生,因没有考上高中,托关系进入学校,上课无精打采,迟到早退更是家常便饭,染发抽烟在学生中为"另类".一次上地理课,故意刁难上课的女老师,地理老师无奈请来班主任,班主任批评教育,用粗话侮辱班主任,班主任忍无可忍,煽了这学生一耳光,这可创了"天祸",学生拿起拖把把班主任追的满走廊跑,恰逢此时学生家长到学校来看学生(此生住宿),看到这件事,父母上楼一起殴打老师,在校园中造成极坏影响,后来老师被学校记大过处分.案例调查:张某,家庭条件富裕,三代单传,从小娇生惯养,家里人视为掌上明珠,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虽住校,但父母三天两头来看,送东西,到上初中已经横行于学校,但父母认为不能让孩子吃一点点亏,事情发生后,家长愤愤然说,我的孩子从小到大,我都没有舍得动一指头,你老师打,我就打你。
老师打人虽然不对,但后来老师挨了打,还要在家长无理要求下,给张某做了CT,并且人家坚决住院,还付了医药费。
案例二:王某,某校初三学生,性情寡欲,眼光中总是透出一种仇恨,某天下课,学生在教室里嬉玩,不小心,一学生将王某桌子上的书碰撒在地,王某拿起凳子,一凳子将那个学生砸到在地上,幸亏同学们拉的即时,否则就会酿成命案。
案例调查:王某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亲离异后,跟父亲一起生活,母亲再婚后基本和孩子失去联系,父亲因离婚,也情绪低落,经常打麻将,喝酒到深夜归来,从来不过问孩子的学习等情况,认为把孩子交到学校一切都是学校的事情。
所以,王某,从小就恨母亲,是她抛弃了我,恨父亲,他不管我,恨同学,谁让他们都有父母,比我生活的好。
这样家庭的孩子,你说能不恨社会,若不增强管教,能不是社会上的毒瘤。
综合以上两个案例反思如下:(1)新型家庭的家庭教育更具有特殊性,这些家庭的家长绝大部分是七十年代乃至八十年代生人。
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方面,品德的教育逐步被弱化,逐步被智商和一些功利性较强的教育职能代替,出现了家庭德育教育的空白,导致个体人格的缺失,自私,无责任心,唯我独尊逐步在孩子中蔓延。
(2)较传统的家庭,新型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绝大部分家长就是独生子女,孩子又是独生子女,所以溺爱变成家庭教育中的重中之重,爱的宽泛无边,就会纵容孩子胆大的无边无际。
单亲家庭越来越多,越多的孩子又失去了本因应有的爱,无爱就会剩下了恨,甚至心理的扭曲。
穷富的相差悬殊,使一部分孩子优越感十足,是一个“拼爹”的时代,形成了目空一切。
又使一部分孩子自卑感很强,从小心理就有一种不平衡,甚至把这种仇恨的心理带进学校,带进社会,都给社会造成了很大压力,犯罪率步步攀升。
(3)新型的家庭与传统家庭相比,在金钱至上,权利至上的背景下,很多家庭不清楚培养什么样的人,从而影响孩子的发展与做人,部分家长把猎取功名、财富,权利看的比一切重,汲汲于把学生培养成球星、歌星、艺术家,不顾一切把孩子送进各种培训班,参加各种海选,使得孩子争出风头,课业负担重,逆反心理强,对生活失去了兴趣,更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更失去了做人的品德。
(4)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人格健全影响巨大,有些父母从事不体面、不正当的职业,如卖淫、行乞、贩毒、诈骗、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可能引发孩子强烈的羞耻感,形成自卑心理和行为,可能引发自暴自弃的心理行为,也有接纳认同这种职业,自甘堕落而浑然不知的可能。
有些家庭成员的不良交际圈子,经常有违法犯罪或不良社会人员到家做客,吃酒狂欢,孩子耳濡目染,必受其害,家庭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赌博、酗酒、黄色网络的监管不严,孩子打游戏成性,阅读黄色书刊等,会刺激孩子的性神经,导致心理异常甚至性犯罪。
(5)家长的不良教育心理纵容孩子,认为现在只有一个孩子,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一味地迁就和纵容孩子,所以社会上频频暴出“李天一事件”、“我爹是李刚事件”、“药家鑫事件”等。
某些家长出现“攀比心理”、“护犊心理”,从而使孩子逼老师下跪,“孙小杀死奶奶”、“轼父轼母”、“弃教”、“自残”等事件见端于网络报刊。
三、家庭教育的对策(一)政府方面:(1)人的一生发展80%是来自于家庭教育,但是现在整个国家却忽视了这个点,很多家长自己的家庭教育就有问题,有接起了教育下一代的重任,似乎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所以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吧培养家长、建立家长学校发在重中之重,甚至要把建立家长学校的高度提到比基础教育更重要的位置,使家长充分理解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整个社会,树立准确的家庭教育观,注重孩子的全面成长,只有孩子们发展准确了,整个社会才会进步,才能更快发展。
(2)增大投入,建立具有一定规模、影响力较大的少年儿童活动场所、德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增大对家庭教育事业和家庭教育工作的政策支持、经费收入,假期学校图书阅览室等场所建设等,让更多的孩子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有可去之处。
社会各方面要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成长氛围,提供场地和各方面的条件,组织展开一些健康有益、具有吸引力的道德实践活动,鼓励和引导家长及学生共同参与,协助孩子搭桥铺路去接触社会、理解社会,让学生参与道德实践,加深道德体验,提升道德修养,促动孩子健康成长,从而实现家庭教育和社会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
(3)增强家庭与学校的长期联系,固定建立“家访日”、建立家长到校的“反馈日”,建立信息卡,家长学校配合,形成做学生工作的合力,学校不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目标,培养学生兴趣,多渠道发展学生。
(二)家长方面:(1)爱心、尊严、品德、诚信应成为家庭教育的核心。
首先培养孩子做人的尊严,做好人的品德,做富有爱心的、诚信待人的人,换双眼睛看自己的孩子,即不轻视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过于宠爱,建立中长久的教育计划,多一点循序渐进的方法,少一点急功近利的思想。
让孩子牢固树立远大的理想,富有责任心,并给他们创造温馨幸福的家庭环境。
(2)家长要树立信心,教给孩子学会合作、学会公平竞争,尤其培养孩子随抗挫折的水平,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树立吃苦的精神。
广泛培养孩子的爱好和兴趣,持续提升孩子的素质,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别人,抱怨社会,阳光的看待社会,让孩子能辨别是非,走准确的人生道路。
总来说之,家庭教育是一项大的工程,应集社会、教育、家长的力量,群策群力,齐抓共管,进一步形成家庭教育工作的合力才能推动和发展家庭教育,才能促动孩子的健康发展,推动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