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人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全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精品优秀教案

最新部编版人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全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精品优秀教案

最新精品最新部编版人教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优秀教学设计(全单元完整版含教学反思)前言:该教学设计(教案)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

实用性强。

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教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教学内容1.口算乘法(1)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2)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2.笔算乘法(1)不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2)一次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3)连续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4)有关0的乘法(5)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3.解决问题(1)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解题策略。

(2)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明白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选取恰当的策略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编排特点1.在具体情境中教学计算知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本单元教材每一个例题的呈现,都安排了一个具体的情境;每一个计算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对情境中数学信息的分析基础上进行的。

这样可让学生理解计算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计算的需要,从而形成学习的内部动机。

2.突出算理教学,注意借助直观操作,让学生在明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

在教学计算时,注重通过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这一个单元的计算教学中,教材出现了三次小棒操作图。

第一、二次出现在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力图通过小棒的操作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在教学方法上,我尝试采用了分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探索。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在小组讨论中,有些同学可能因为害羞或者依赖心理,没有充分参与到讨论中来。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举例:如计算1234×5,学生需理解从个位开始,每一位与5相乘,满十进位的规则。
(2)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培养学生根据不同题目特点,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举例:如遇到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时,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速度。
(3)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举例:如购物时,计算多件商品的总价。
2.教学难点
(1)进位处理: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中,学生容易在进位处理上出错;
举例:如计算1234×5时,个位乘5得2,十位乘5得12,需要向百位进位1,学生容易在此处出错。
(2)符号意识: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中,学生容易忽略乘号,或在乘得的积前面忘记写正负号;
3.通过多种形式的计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发展运算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应用意识。
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的要求相符,有助于学生全面提高数学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让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举例:如计算-1234×5,学生可能会直接得出结果,而忘记在积前加上负号。
(3)估算能力:培养学生根据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快速估算结果;

部编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连续进位)》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第 4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连续进位)教学内容:教材62页例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提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解决进位叠加乘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参加过运动会吗?你们最喜欢什么运动项目?(指名学生交流)今天,某学校正在召开运动会,老师和几名同学为运动员们准备了饮料(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例3的情境图)请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已知:每箱饮料24瓶,地上放着9箱。

问题:9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2.学生思考:要求“9箱一共有多少瓶”应该怎样列式?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24×9,也就是求9个24是多少。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4×9=二、讲授新知1.估一估。

提问:你能估计一下,这9箱饮料大约有多少瓶吗?(1)小组讨论估算方法。

(2)集体交流估算方法。

生1:1箱饮料有24瓶,10箱饮料就是240瓶,9箱一定比240瓶少。

生2:20×9=180,30×9=270,因为24比20大,比30小,所以24×9的得数在180和270之间。

2.算一算。

思考:真的像我们估计的那样吗?请同学们计算出它准确的结果看一看。

(1)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动笔在答题纸上做一做。

(2)小组内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

(3)全班交流。

生1:24×10-24=216(瓶)师追问生1:你为什么要这样算?生1:先口算出10箱的瓶数,再从10箱的瓶数里减去1箱的瓶数就是9箱的瓶数。

生2:24×9=186(瓶)2 4× 91 8 6生3:24×9=216(瓶)2 4× 92 1 6(选出两名用竖式做,而结果不相同的同学,分别到黑板上板演自己的竖式。

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教案新部编本及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教案新部编本及反思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教案及反思执教:朝阳小学王传广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页例1。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理解乘法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算理,掌握算法和乘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出示例1情境图。

师:元旦到了。

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

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

师: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合大约有多少枝彩笔?师: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小精灵问: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二、探讨交流师: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2、12×3表示什么意思?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该怎样算呢?(1)、让学生思考,计算摆一摆小棒或画图等。

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写出来。

(2)、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3)、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4)、全班汇报。

教师将汇报板演在黑板上。

三、介绍竖式。

1 2 ……..因数 1 2× 3 …….因数→× 36 ………..2×3 3 63 0………10×3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提问:你能说说乘的顺序吗?四、巩固练习学生完成练习十六三的作业。

每道题让学生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乘的顺序。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20 -20学年度第—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r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60 页例1 及相应练习的内容。

【教材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是学生在掌握了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探讨每一数位上的积都不满十的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通过计算使学生懂得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都是把这个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这一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它体现了多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了它,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

而且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熟练程度还会影响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的准确率和速度。

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计算习惯,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及乘法竖式书写的格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并掌握其计算法则。

突破重难点设想:多位数乘一位计算由于数据比较简单,学生计算出结果的策略是多样化的,而竖式计算是本课中学习一种新的计算表达方式。

考虑到学生后继学习的需要,对于用竖式计算乘法有必要对其进行规范化,怎么列竖式、用竖式怎么算、它与别的算法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必须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比较、内化后形成知识技能。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时主要是讲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方法。

学生在学习多位数的加减运算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和一位数的乘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了解多位数和一位数的乘法运算规则;2.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正确书写乘法算式的能力;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难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书写和思维转换。

四、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示例题、习题;2.课前准备:复习多位数和一位数的乘法运算。

五、教学过程Step 1 自主探究(10分钟)教师出示一道乘法算式,例如:345×6=?,并提问学生如何计算。

引导学生思考答案,并进行讨论。

随后,让学生们在纸上模仿教师示范,完成以下习题:1)267×4=?2)486×8=?3)357×5=?4)578×9=?Step 2 讲解示范(15分钟)教师讲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通过示范计算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师强调十位和个位上的进位问题,并提醒学生要注意计算结果的位数与原题的位数一致。

Step 3 合作训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完成以下习题:1)452×3=?2)781×7=?3)635×2=?4)986×5=?Step 4 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1)甲班有38名学生,每个学生每天吃3个苹果,那么甲班一天需要几个苹果?2)一箱蛋糕有45个,若每人分2个,那么一共可以分给多少人?3)一个工人每天做8台电视,5天他能做多少台电视?4)小明爷爷今年85岁,他共喝过多少杯水?Step 5 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多位数乘一位数运算的方法。

鼓励学生多进行练习,掌握计算技巧。

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学教案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学教案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數學教案設計标题:多位数乘一位数數學教案设计一、课程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3.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方法。

包括竖式乘法和进位规则等。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0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与多位数乘一位数有关的故事或者提出一个问题来引入新课。

比如:“小明有500个糖果,他想把这些糖果平均分给他的10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得到多少糖果呢?”2. 新知讲解(20分钟)- 教师首先解释什么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然后教授竖式乘法和进位规则。

- 教师可以使用板书或者多媒体工具进行演示,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实践操作(20分钟)- 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走动,帮助需要的学生。

- 学生完成后,教师可以选择几道题目进行讲解,以帮助学生检查和修正错误。

4. 总结回顾(1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教师可以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或者感受。

四、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上的习题。

- 在生活中寻找至少两个需要用到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例子,并写下来。

五、教学评估:- 通过课堂观察和作业反馈,评估学生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理解程度和操作能力。

- 对于掌握较慢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额外的帮助和支持。

六、教学反思:- 教师应该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下次改进。

- 教师也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看看是否有效,是否需要改变。

总结:这是一份关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数学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数学知识。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说课稿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课。

在这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 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概念及运算规则; - 能够利用竖式计算方法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 - 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 - 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 熟练掌握竖式计算方法。

而教学难点则是: - 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在开始教学前,我准备了以下教学资源: - 课本: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 板书工具:黑板、白板、彩色粉笔、黑色、红色、蓝色水笔; - 教学课件:准备了多幅示意图和计算例子; - 学生练习册:为了巩固学生的理解和能力,我准备了一些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首先,我会通过引入一道生活中的问题来导入新知。

例如:小明买了3袋苹果,每袋有26个,那么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请同学们思考并留意这个问题。

2. 概念解释在导入新知之后,我会向同学们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概念。

多位数乘一位数是指使用一个多位数乘以一个个位数。

例如,26 × 3 是一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例子。

这里的26是一个两位数,3是一个个位数。

3. 计算规则接着,我会向同学们详细介绍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则。

首先,我们从个位数开始计算。

将个位上的数与个位数相乘,并写在竖式的个位上。

例如,26 × 3 中的个位数是6,所以我们将6乘以3,并写在个位上。

然后,我们将注意力移到十位数上。

将十位上的数与个位数相乘,并与个位上的进位相加,并写在竖式的十位上。

例如,26 × 3 中的十位数是2,我们将2乘以3,并与个位数的进位相加。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精选教课教课方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方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课多位数乘一位数课第1课新授讲课题——口算乘法时课时型课教师1.学会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教课进位)的计算方法。

目标 2. 能够比较娴熟的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教课能够比较娴熟的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要点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教课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难点位)的计算方法。

课前课件学具准备小棒准备教课先学后教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为主方法教课过程检查课下自学状况师问:“认真察看图,找出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依据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识题?让学生说信息后再发问,师板书:坐碰碰车每人 20 元,3 人需要多少钱?如何列式,为何?应当如何计算?导入今日我们就来一同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齐读新课课题一遍。

学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一遍。

习 1. 学会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目位)的计算方法。

标 2. 能够比较娴熟的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一、课件出示自学指导(一)让学生依据自学指导(一)认真自学课本57 页例 1,看图思虑 :1.20 ×3=____,有几种口算方法?你喜爱哪一种?先 2. 想想如何口算200×3=_____(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虑题并做对检测题)二、课件出示自学指导(二)认真看课本 57 页例 2。

看图思虑:学 1.12 ×3=(),先算()× 3=(),再算()× 3=先(),最后算()+()=()2. 模仿例 2 小棒的摆法,用小棒摆一摆12 ×4=()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虑题并做对检测题)(一)检测口算下边各题,谈谈你是怎么想的?20× 7=200×7=700×2=议论: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能够把整十、整百自数当作是几个()、几个()和()位数相乘。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学教案设计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学教案设计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數學教案設計标题: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數學教案設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概念和计算规则。

2. 利用竖式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三、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或者生活实例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场景,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

(二) 新课讲解1. 概念讲解:教师要明确指出什么是多位数乘一位数,并举例说明。

2. 计算规则:通过具体的例子,向学生展示如何利用竖式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三) 实践操作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尝试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四) 巩固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习题,以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 总结反馈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同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以便调整后续的教学计划。

四、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和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注意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额外的帮助。

五、教学反思:在每次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有效,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样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六、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包括基础练习和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也能继续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以上就是关于“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數學教案設計”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部编人教版数学三上《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数学三上《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2、《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反思【教学内容】教材第60页例1【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例1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引出笔算竖式,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

【学情分析】笔算乘法与笔算加、减法有很大差异,在计算过程中,多位数乘一位数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而是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每一位,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计算步骤较多,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

【教学目标】1.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亲身经历探究多位数乘一位数算理和算法的数学学习过程。

2.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能正确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题目,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算法。

难点: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出示教材第60页例1主题图。

师:美术课上,小红、小明和小兰正在用彩笔画画,他们准备画出美丽的花朵。

大家仔细观察,你能从图中找到和数学有关的信息吗?生1:有3个小朋友,每人有一盒彩笔,一共有3盒彩笔。

生2:每盒彩笔有12支。

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3盒彩笔一共有多少支?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呢?生1:12+12+12=生2:12×3=师:12×3表示的是什么意思?生:一盒彩笔有12支,一共有3盒,12×3表示3个12是多少,也就是3盒彩笔一共有多少支。

师:这个乘法算式和以前我们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生:比较发现,以前学过的都是一位数或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这个算式是两位数乘一位数。

师:这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探究新知】师:先独立计算12×3,再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

小组内充分交流后在全班进行汇报。

生1:12×3=12+12+12=36因为12×3表示3个12是多少,所以可以转化成加法计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互动:让学生尝试用自己已知的方法计算这个问题,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3.教师引导: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二)讲授新知
1.计算法则:详细讲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包括乘法运算的顺序、步骤以及进位、借位的处理方法。
2.示例演示: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计算方法。
5.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6.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7.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学情分析
3.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要及时检查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反馈和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发现并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
2.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表达能力。
例如:计算123 × 3,按照乘法运算的顺序和步骤,逐步展开计算过程。
3.乘法分配律:介绍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例如:123 × 3 = (100 + 20 + 3) × 3 = 100 × 3 + 20 × 3 + 3 × 3

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学教案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学教案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多位数乘一位数目标学生年龄:小学三至四年级教学内容:1.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概念2.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3. 理解并掌握进位和不进位的情况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概念。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竖式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并正确处理进位和不进位的情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通过游戏或故事的方式,引入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概念。

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每个苹果有3个种子,那么他有多少个种子?让学生用加法算出答案,然后引出乘法的概念。

二、新课讲授(20分钟)1. 引导学生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意义。

比如:23*4就是表示23个4相加的结果。

2. 讲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使用竖式计算。

首先,将一位数放在乘号的下方,多位数放在乘号的上方;然后,从个位开始,每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结果加起来。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尝试用刚刚学过的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2.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时刻观察学生的操作,及时解答他们的问题,纠正他们的错误。

四、总结反馈(10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做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家庭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检查他们的家庭作业,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注意事项:1. 教师应耐心讲解,注重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

2. 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利用教具或者动画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对于学生的提问,应积极回应,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

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教案新部编本

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一)一、课时:1课时二、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第60-61页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不连续进位)的计算过程,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体验计算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把生活中的知识与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会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以及发挥主动性,切身感受笔算乘法的整个过程。

四、教学重点:理解列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不连续进位)的算法算理,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列算式。

五、教学难点:熟练并且正确地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不连续进位)。

六、教具: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出示题目(123+49=)让学生计算。

并让一生板演。

回顾列竖式要注意什么?(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师:之前学习了笔算加减法。

今天一起来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二)不进位1.出示例一:每盒有12支彩笔,3盒一共有多少支彩笔?请列出算式:12×3=那么你是怎么计算的呢?学生的算法可能有:12+12+12=36、10×3=30、2×3=6、30+6=36。

(以前大家学过列竖式使加法变得更简单,那么乘法可不可以用列竖式的方法使计算更简便?请仿照一下加法竖式,想一想乘法竖式应该怎么列?请小组讨论一下。

)(如果学生说算法直接说出了列竖式并且说的还不错就跳过此步。

)先说说自己是怎么列的?相同数位对齐,乘号写在第二行的前面再让生说说具体是怎么计算的?生1:先把个位上的2和3相乘得6,把6写在个位,再用十位上的1和3相乘得3,表示3个十,把3写在十位上。

部编人教版数学三上《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数学三上《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4、《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教学设计、反思【教学内容】教材第62页例3【教材分析】例3教学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和算法与例2一样,但计算比较复杂,学生容易出错,因此专门安排了例题,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

【学情分析】学生有了进位乘法计算的经历,教学例3时,可先让学生进行估算。

教学笔算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做,再让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

【教学目标】1.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算理。

2.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及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算理和算法。

难点:探索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算理和算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师:学校要开运动会了,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准备了一些饮料,我们快去看一看。

出示例3图片。

生:观察图片,每箱饮料24瓶,一共有9箱。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生:9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师:怎样列式?生:24×9师:这道题和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又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探究新知】师:自己在练习本上试着计算,计算的时候想一想这道题和前两节课做的题有什么不同?做完后可以把你遇到的困难和计算的方法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生1:这道题是连续进位的乘法,之前两节课学习的是不进位和进位一次的乘法。

师:你说得非常对,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又该注意些什么?就是这节课我们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生2:我遇到的困难是每乘一位都要向前一位进位,再乘下一位的时候还要记得加上进位,比较复杂。

师:这位同学说得这些步骤都是我们需要认认真真计算的地方,丝毫不能马虎。

生3:我是用竖式计算的。

2 4×2 392 1 6先用9乘24个位的4,得36,向十位进三,个位写6,再用9乘十位的2,得18,加进位的3,等于21,向百位进二,十位写1,百位没有数,相当于0,9乘0得0,加进位的2,等于2,写在百位上。

6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6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

标题:6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意义,掌握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意义。

2. 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

3. 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意义,掌握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乘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课(1)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例,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意义。

(2)引导学生探究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3)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化学生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认识和理解。

5.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巩固练习。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总之,本节课通过让学生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意义,掌握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小学3年级上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新部编版(1-11课时

小学3年级上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新部编版(1-11课时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11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6×4 8×5 9×7 7×5 6×8 9×7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p68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p68人人人人人人人人①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②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3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4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5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3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人 人 人 人 人 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p68——69人人人人人1人2人3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① 6人人人人人人 ② 8人人人人人人 ② 40人人人人人10人人人人人人 10人人人人人人 1200人人人人人12人10人人人人 12人人人人人人 80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9人人人人人人1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①人人人人人人人人②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9人2人人人18人人人人人人2人20人人2人10人2人人人20人人3人人人人人2×10人人2人10人人人人人人人③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9人18人人人2×10人20人人人人人9人人18人人10人人2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3人人20人人人人人人①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②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p69“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2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3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3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70人人2人人人人人人4人5人6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8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60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78人人人人人人164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5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33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120人人人人人人人25人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70人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9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8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5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5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8×29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3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9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4人人人8×30人240人人人8×29人人人人人人240人人人人人人人8×29≈24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5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32×6 49×5 218×4 581×2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70人“人人人“人人4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人人4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3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4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7人8人9人10人11人12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3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p73人8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73人人9人人①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②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3人人人人p73人1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4人人人人人人p73人7人10人①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②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③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5人人人人人人p73人12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74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1——4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3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12×3人人人人人人人3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2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4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5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2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3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36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3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p76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2人3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p26人人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8人人人人人人人3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8×3人54人人人1 8 1 81 8 × 3人1 8 ———— 5 45 4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54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3人人人人人人人3人4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P79人4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517×3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P79人4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3)人人4人人3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P79“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P80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P80人2人—人4人人人人人I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500×7 21 ×4 320× 3 1000×9 430×22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35×5= 525 269×6 = 6564 4273 × 5=84563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5人173人人人? (2)4人2531人人人? (3)23人2人人人人?4人人人P80人2人3人人人人5人人4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3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6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345×4 89×6 798×3 69×5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0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3人人人人6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 3×4人人人人人人人? 2×5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3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0+0+0人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0×3人0人人人“0×3”人人人人人?(3人0人人人)人人人“0×3”人人3人0人人人人人人0人人人人人0×5人人人人人?人人人?(0×5人人5人0人人人人人人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3×4人 5×6人 4×3人 6×5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0X3=0人人人3×0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0×3人0人人人人人3×0=0 人 人人人人人人0×9人9×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0×0人人人人人人人0×0人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0人人0人0人0人人0人人人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0人人人人人人“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3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12×4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12人人102人人人人102×4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12×4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3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0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0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0×3 12×4 200×3 120×4 2000×3 1200×4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0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9人人人人人人人350X3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0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500X3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9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15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3人人人人人人人人3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4人人人人人人人人4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5人人人人人人人人5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0×4 50×3 14×2 1000X×5 6×30200×4 500×3 140×2 800×6 320×3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3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4人人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5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3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4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3人4人5人6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2人3人4人5人6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14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 人人人人:/teacher/jiaoan/xiaoshu/200608/9006.ht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探究相同加数连加竖式的计算方法,初步感受加法与乘法的联系。

1.教师板书连加竖式:
先请学生同位之间相互说说应该怎样计算?再指名请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预设:生1:个位3加3的6,6加3得9;十位2加2的4,4加2得6。

生2:个位3+3+3等于9,十位2+2+2等于6,得数是69。

生3:用乘法,个位上三三得九,十位上二三得六,得数是69。

教师引导:谁注意听了,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小结:要先算个位上3个3相加是多少,再算十位上3个2相加是多少。

【设计意图】虽然加法竖式的计算师旧知,但是真正计算三个数以及多个数连加竖式,这还是第一次,三个相同的数连加竖式,更是没有接触过。

通过计算这个竖式,达到两个目标:1.使学生体会计算相同加数连加应该用乘法,用乘法更简便;2.通过教师引导初步建立多位数相同加数连加计算的模型,即先算个位几个几相加是多少,再算十位几个几相加是多少……
2.教师板书连加竖式:
请学生同位之间相互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再指名请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教师重点提问:十位上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小结:计算时要先算个位4个8是多少,再算十位上4个1是多少,不要忘了加上进位数。

【设计意图】与前面的侧重点不同,这道连加题也有两个目标:1.巩固前面初步建立起来的计算模型,再次体会先算个位几个几相加,再算十位几个几相加;
2. 学生在这之前所做的加法题只局限于两数相加,他们的进位基础是满十进1。

这是第一次出现进位数是“2”的情况,在计算乘法之前,让学生提前感知。

3.教师出示折叠纸条:
教师:看到这个算式什么感觉?(太长了)这是几个12相加?想个办法把这个竖式变短?学生说乘法算式,教师板书:
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算式比连加竖式简短了,将前面两个连加竖式也改写成乘法竖式,教师将乘法竖式板书在连加竖式旁边:
【设计意图】这个设计很用心,起到了“承上”“启下”两个作用:1.由连加竖式自然的引出乘法竖式,进一步体会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感受乘法的简便。

2. 由连加竖式引出了乘法竖式。

自然巧妙,不漏痕迹。

教学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二、合作探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和算法。

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1)请学生独立试做,自主探究算法。

教师引导:23×3表示什么?想象一下3个23相加是什么样子?(教师指黑板上3个23相加的连加竖式)
请学生到前面边讲边板演,预设:
请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

教师征求其他同学的意见,大家是否都是这样算的。

(2)探究算理。

教师提问:这样算的道理是什么?为什么用3乘个位上的3,还要用3乘十位上的2?
学生小组讨论,学生手中有3个23连加的竖式的练习纸,教师巡视,全班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引导:做加法和做乘法有什么联系?
算3乘3的时候就是加法中的哪一步?
算3乘2的时候就是加法中的哪一步?
请学生自己动手在连加竖式中圈一圈。

教师根据学生口述板书标注箭头,在加法算式中圈一圈。

教师小结:看来乘法和加法有着密切大的联系。

我们做这道乘法题的时候可以把它展开,想象它的加法竖式的样子,通过加法的计算步骤找到算乘法的方法。

(3)模拟练习
先引导生想象与乘法对应的加法竖式是什么样子,再请学生独立计算,最后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请学生在连加竖式中圈一圈,乘法的每一步计算加法中的哪一步。

【设计意图】本课采用了“连加竖式与乘法结合”的策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并实现算理和算法的结合。

有这样几方面的考虑:1.学生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就是表内乘法和加法,借助连加竖式是在学生原有基础上的教学,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与笔算相同加数连加的竖式算理是相通的,都是分别求每一位上几个几是多少,再相加。

学生可以将加法的算法迁移到乘法中。

3.学生在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时,出现错误最多的就是忘记用一位数去乘十位、百位上的数。

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学生认知基础决定的,因为学生之前计算加减法竖式时只将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不同数位上的数不能相加减。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认为从连加竖式入手,让学生体会要把个位上的数加起来,还要把十位上的数加起来,还要把百位上的数加起来……然后把这种经验迁移到笔算乘法的计算中,就体现为用一位数分别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

在探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时,加强乘法与连加竖式的联系,让学生寻找乘法计算过程的每一步对应加法中的哪一步,代替了通常所用的小棒或点子图,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要求更高。

2.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1)请学生独立试做。

教师引导:18×4表示什么?想象一下4个18相加是什么样子?(教师指黑板上4个18相加的连加竖式)
请学生到前面边讲边板演,预设
(2)全班汇报交流。

如果出现第二种情况(忘记加进位数),先展示第二种情况,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发现计算中出现进位数要加上加进位数。

如果出现第三种情况(没有用4乘十位的1,直接用十位的1加进位3),组织学生讨论,强调还要计算十位上的4个1是多少。

如果没有出现错误情况,请学生说说正确的计算过程。

教师提问:①十位上是怎样计算的?4乘1算的是加法中的什么?
请学生先自己在连加竖式中圈一圈,再请学生在黑板的算式上圈一圈。

②十位上的“7”怎么得来的?突出进位的问题,引起学生重视。

③如果是5乘8,要向十位进几?7乘8呢?8乘8呢?
教师:看来在计算乘法的时候会出现进位数是2、3、4等比1大的数,满几十就像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1.巩固刚刚学习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和算法;2.稍加变化,变式成进位乘法,挑战学生的思维。

3.因为学生在这之前所做的加法题只局限于两数相加,他们的进位基础是满十进1。

所以在处理到这个题的进位时,要让学生明确乘法中的进位不仅仅是1了,两数相乘会出现满20、30……的情况,让学生深刻的明确个位相乘满了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了。

3.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
(1)请学生独立试做。

请学生到前面边讲边板演,预设:
(2)全班汇报交流。

如果出现第二种情况,先展示第二种情况,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发现这道题不但个位満十要向十位进一,而且十位也満十了,还要向百位进一,不能忘记加进位数。

如果没有出现第二种情况,请学生说说正确的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和算法,在此基础上再稍加变化,变式为乘法连续进位,难度又进一步,始终调动着学生的思维的兴奋度。

三、有效练习
1.基本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任意选一道题和同位相互说说计算。

教师重点提问第3道小题,请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强调还要用一位数去乘百位上的数。

并且拓展提问:如果千位上还有数呢?万位有数呢?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板书课题),想一想,在计算这些题的时候我们都是怎样计算的?
2.纠错练习
请学生仔细观察,找出错误原因,全班交流,共同订正。

第1小题教师重点强调不要忘记还要用2去乘十位上的数;第2小题重点强调要加上进位数;第3小题重点强调一位数与多位数相乘不是相加。

【设计意图】基本练习中出现了三位数乘一位数并通过提问拓展至更多数位,帮助学生能够完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用一位数去成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

纠错练习中重点强调了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引起学生足够重视,对后面独立做题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四、全课总结
教师结合例题总结: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把得数写在相应的数位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