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两则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上《日记两则》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日记两则》优秀教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用日记记录下来。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阅读形式,感受日记的特点。
(2)学会观察、思考、表达,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用日记记录下来。
三、教学难点1.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用日记记录下来。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写过日记吗?日记是什么?(2)日记就是记录我们每天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的一种方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日记的文章——《日记两则》。
2.朗读课文(1)请同学们用正确、流利的普通话朗读课文。
(2)指名朗读,纠正发音。
(3)集体朗读,感受课文节奏。
3.理解课文内容(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2)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学会生字词(1)请同学们自学生字词。
(2)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3)组内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1.观察生活,记录日记(2)请同学们拿出日记本,将你们观察到的、想到的事情记录下来。
(3)交流日记,互相欣赏、评价。
2.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日记的特点,也学会了观察生活、记录日记。
3.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自己生活中的日记,要求观察细致,表达清晰。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日记两则》,让学生了解了日记的特点,学会了观察生活、记录日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但在课堂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于生字词的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巩固;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表达不够清晰,需要多加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这些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日记两则》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日记两则》教学设计做好教学设计能够让教学工作变得更加轻松,下面本店铺为大家带来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日记两则》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日记的格式,并学会自己写日记。
4、要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培养写日记的兴趣,能按格式写日记。
教学难点:培养写日记的兴趣,关心他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女孩的日记,请同学们跟老师一块儿认真写课题。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师解题:"则"就是"篇"的意思,"日记两则"也就是"日记两篇"。
二、初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词划出来。
1.联系课文理解不认识的字词,然后同桌交流。
2.师把卡片贴在黑板上指名读,并纠正错误的地方。
3.认完后小组内多读几遍。
4.读完后学生随教师练习笔画顺序。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指名读课文,然后思考。
2、这两则日记,小作者分别是什么时候写的、3、课文的“我”在六一的前一天晚上做了一个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4、板书梦裙子高兴失裙子失望5、小女孩失望了,心中还有太多太多的疑问,谁来帮帮她板书见阿英理解6、7月22日“我”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什么了板书梦送书希望7、学到这里,你喜欢日记中的谁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四、同学们,这篇课文是两篇日记,你们找下日记格式和平常的课文有什么不同(日记比以前学的课文开头多了日期,星期和天气,但没有题目)五、作业1、熟读课文。
2、将今天所学的生字多读几遍,多写几遍,做到会读会写。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日记两则》教学设计】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日记两则公开课教案

日记两则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日记的格式和特点;(2)能够分析日记中的情感表达和细节描写;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两篇日记,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2)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表达和交流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日记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能力;(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3)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选取两篇具有代表性的日记文本进行教学。
2. 教学重点:理解日记的格式和特点,分析日记中的情感表达和细节描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日记的基本格式和特点;(2)提问:你们写过日记吗?你们觉得日记有什么作用?2. 阅读理解:(1)让学生阅读第一篇日记,引导学生关注日记的格式、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信息;(2)讨论:这篇日记有什么特点?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情感?(3)同样的步骤,阅读第二篇日记,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和情感表达。
3. 情感分析:(1)让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篇日记,分析其中的情感表达;(2)每组派代表分享分析结果,全班讨论;(3)教师总结:日记是一种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写作方式,要注重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四、写作练习2. 要求学生注重细节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3. 学生互相分享,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日记的格式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3. 拓展活动: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日记,进行互相交流和学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中的参与情况,评估他们的积极性和兴趣。
2. 写作质量: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达能力,包括语法、拼写、句子结构等方面。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分享和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包括沟通、协调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自评: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效果的评估。
二年级语文上册《日记两则》教案、教学设计

3.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挑选几篇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4.教师针对学生写作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日记的基本格式、写作方法和技巧。
c.个性化评价: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激发学生பைடு நூலகம்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出示一张美丽的图片,展示晴朗的天空、绿树、鲜花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样的天气你们有什么感受?”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晴朗的天气让人心情愉悦,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日记两则》中的第一则日记所描绘的情景。”
3.教师接着提问:“你们知道日记是什么吗?它与我们平时写的作文有什么不同?”
4.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日记的定义、作用和基本格式,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日记两则》第一则日记,讲解日记的基本格式,如标题、日期、正文等。
2.分析日记内容,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日记记录了自己在晴朗天气里的所见所闻所感。
4.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朗读比赛、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日常的情感态度,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记录自己的心情。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学会珍惜时间,努力成长。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同伴的品质,学会与人分享,增进友谊。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文化的价值观,了解日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激发写作兴趣。
《日记两则》教学设计2篇

《日记两则》教学设计2篇《日记两则》教学设计2篇一天的时间即将结束了,这一天里,有没有哪件事或某个人触动到我们呢?是时候写好总结,写好日记了。
那么写日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日记两则》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日记两则》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规范写日记的格式。
过程与方法分小组阅读质疑,在阅读中探究、讨论、交流。
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关心有困难的人;继续培养写日记的兴趣。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在地图上找贵州所在地,了解那的一些情况。
2、准备生字卡和相应的一些课件。
教学时间:本课教学需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再读课文,认识生字。
(常规读文识字法)四、流利读文,熟识生字。
五、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六、巩固生字,写字指导。
1、巩固13 个生字。
2、指导书写8个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二、自读自悟,探究发现,朗读深悟。
1、自读自悟,自己有什么发现。
2、把自己的发现与感悟,与小组同学交流。
3、小组汇报,点播导思,感悟朗读。
(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汇报1、“我”做了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2、“我”的梦没实现的心情读出来。
3、引导体会二则日记,“我”的心情并指导朗读,并相机出示课件,帮助感悟。
)4、朗读全文,体会感情。
三、延伸拓展1、出示日记格式,规范日记写法。
2、指导学生按正确格式写日记。
3、组织学生准备展示自己的日记。
四、板书设计24 日记两则我梦想白纱裙—妈妈不给买—不让妈妈买(喜欢)(生气)(高兴)《日记两则》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 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⑵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⑶ 规范写日记的格式。
2、过程与方法:分小组阅读质疑,在阅读中探究、讨论、交流。
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日记两则教案教学设计

日记两则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日记的概念、格式和写作要求。
2.通过阅读两篇日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尤其是日记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日记的格式和写作要求。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两篇日记范文3.学生日记本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向学生介绍日记的概念,让学生明白日记是一种记录自己生活、感悟的文体。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写日记?写日记有什么好处?二、学习日记格式1.讲解日记的格式:日期、星期、天气、。
2.示例讲解,让学生了解日记的格式要求。
三、阅读日记范文1.分发两篇日记范文,让学生阅读。
2.让学生分享阅读感悟,讨论日记中的精彩之处。
四、分析日记写作技巧1.引导学生关注日记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明白观察生活的重要性。
2.讲解日记中的情感表达,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2.强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内容1.复习日记的格式和写作要求。
2.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日记写作技巧。
二、学生写作实践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日记。
2.写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三、学生分享日记作品1.让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日记作品。
2.师生共同评价日记作品,提出修改意见。
2.强调日记写作要真实、自然,注重情感表达。
五、课后作业1.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修改自己的日记作品。
2.提交日记作品,教师批改并给出评价。
六、教学反思2.针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日记的格式和写作要求,提高了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在写作实践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巧,写出真实、自然的日记作品。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教师:“同学们,日记的格式很重要,它包括哪几个部分呢?”学生:“日期、星期、天气、。
日记两则教学教案

日记两则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日记的基本格式和要素。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日记的基本格式:日期、星期、天气、心情等。
2. 日记的写作技巧:叙事、描写、抒情等。
三、教学重点1. 日记的基本格式。
2. 如何运用写作技巧记录生活。
四、教学难点1. 日记的叙事、描写、抒情等写作技巧的运用。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技巧。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写作日记,学生跟随练习。
3. 互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日记写作心得。
4. 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反馈。
教案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日记的概念和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写日记。
二、讲解日记的基本格式(10分钟)1. 讲解日记的构成要素:日期、星期、天气、心情等。
2. 示范填写日记格式,学生跟随练习。
三、讲解日记的写作技巧(10分钟)1. 叙事:讲述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 描写:描绘人物、景物、事物的特点。
3. 抒情: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四、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编写日记。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学生分享日记写作心得。
2. 教师总结反馈,提出改进意见。
二、讲解日记的写作技巧(10分钟)1. 举例说明叙事、描写、抒情在日记写作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如何观察生活,发现写作素材。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编写日记。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互动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日记写作心得。
2. 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强调日记写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
教学评价:1. 学生日记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年级语文《日记两则》教案

二年级语文《日记两则》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日记中的生词。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日记内容。
学生能够理解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求。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日记的写作技巧。
学生通过模仿和创作,提高日记写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学生学会用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日记两则》文本内容,包括两篇日记。
2.2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日记的基本格式。
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子表达自己的生活和感受。
2.3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日记中的情感表达。
学生学会用连词成句,组织语言表达清晰。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讲解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求。
3.2 示范法教师以示例日记为例,展示写作过程。
3.3 互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日记写作知识。
4.2 讲解教师讲解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要求。
4.3 示范教师以示例日记为例,展示写作过程。
4.4 练习学生模仿示例,创作自己的日记。
4.5 分享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和感受。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学生完成一篇日记,记录当天的生活和感受。
5.2 学生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介绍自己的日记内容和写作经验。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评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日记写作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通过收学生的日记作业,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
6.2 学生自评学生通过自我评估,了解自己在日记写作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6.3 同伴评价学生通过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和提高。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学生进行日记接龙活动,每人写一段,连成一篇完整的日记。
7.2 学生尝试写不同主题的日记,如旅行日记、节日日记等。
7.3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日记发表在学校的博客或公众号上,与他人分享。
第八章:教学资源8.1 教师准备相关的日记写作素材,如日记范文、写作指导等。
日记两则教学教案

日记两则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日记的概念和特点;(2)学会正确书写日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两篇日记范文,分析其写作技巧;(2)模仿范文的写作风格,创作自己的日记。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2)培养学生珍惜时光、记录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日记的特点和写作技巧;(2)能够独立完成日记的书写。
2. 教学难点:(1)如何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生动有趣地记录下来;(2)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两篇日记范文;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写作知识,如观察、思考、表达等;(2)提问:你们知道日记是什么吗?日记有什么特点?2. 学习两篇日记范文:(1)教师朗读两篇日记范文,学生认真倾听;(2)学生分享对范文的感受和理解;(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范文的写作技巧,如描写方法、情感表达等。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生动有趣地记录下来;(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4. 学生创作日记:(1)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如“我的周末”;(2)学生根据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日记。
5. 展示与评价:(1)学生将自己的日记展示给全班同学;(2)同学之间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五、课后作业:1. 学生继续坚持写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感受;2. 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日记,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表现、日记写作和课后作业,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2. 关注学生在日记写作中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日记,进行互相交流和学习;2. 组织日记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3. 鼓励学生参加日记写作比赛,提高写作水平。
24日记两则教案教学设计

24日记两则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培养日记写作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表达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提升写作兴趣。
【教学内容】1.教学日记两则:《我的生日》、《一次难忘的旅行》。
2.分析日记的结构、要素和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我的生日》一、导入新课1.聊一聊:同学们,你们过生日的时候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谁能分享一下?2.提问:生日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你们是如何度过生日的?二、学习《我的生日》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2.教师讲解课文结构、要素和写作技巧。
3.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生日场景是如何描写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4.学生分享讨论成果。
三、写作实践1.提示:请同学们以《我的生日》为题,写一篇日记,要求描述生日当天的场景、人物、情感等。
2.学生现场写作。
3.教师选取几篇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第二课时:《一次难忘的旅行》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你们是如何度过生日的?有没有什么难忘的经历?2.过渡: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旅行的日记,《一次难忘的旅行》。
二、学习《一次难忘的旅行》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2.教师讲解课文结构、要素和写作技巧。
3.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旅行场景是如何描写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4.学生分享讨论成果。
三、写作实践1.提示:请同学们以《一次难忘的旅行》为题,写一篇日记,要求描述旅行中的所见所闻、人物、情感等。
2.学生现场写作。
3.教师选取几篇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2.提醒学生:写作日记要真实、自然,注重细节描绘,表达自己的情感。
3.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写作的日记。
2.选取一篇日记,进行修改和润色。
3.阅读一篇关于日记的优秀作品,分析其写作技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两篇日记,让学生掌握了日记的结构、要素和写作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表达能力。
《日记两则》教学设计

《日记两则》教学设计《日记两则》教学设计(通用17篇)《日记两则》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
2、能正确书写8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小的转变。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叫日记吗?(请知道的小朋友说一说,老师相机点拨,特别讲日记的格式)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小朋友写的两则日记。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自由读课文两遍,用“□”标出课文中的生字。
2、认记生字:⑴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认记,并为它组词。
⑵抽生说说记住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如:昨:“作业”的“作”去掉单人立,加上日字旁,就是“昨天”的“昨”。
纱:“沙子”的“沙”去掉三点水,加上绞丝旁,就是“纱巾”的“纱”。
粉:与“份”比较记忆。
左边相同,右边不一样。
粉:粉红。
份:几份。
妹:想一想,女字旁的字还有哪些?归类记忆。
3、同桌互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1、在识字的基础上再读课文,看看是否能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流利。
2、抽生读课文。
3、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卡片。
2、齐读课文。
3 想想日记和课文在格式上有什么不同?师根据学生回答规纳总结。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第一则:1、学生自由读第一则日记,看看这篇日记是什么时候写的?2、小在“六一”儿童节前一天做了一个美妙的梦,她梦见了什么?(她梦见妈妈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送给她)3、她的愿望实现了吗?我们一起去看看。
4、妈妈回来了!她的手里提着一大包东西呢!里边有些什么呢?(老师范读第二自然段,学生仔细听,看看包里有些什么)(抽生说说)5、所有的东西都有两份,你知道为什么吗?(一份给我,一份给阿英)6、小没有得到心爱的裙子,她心里高兴吗?如果你是她,你心里会怎样想?(抽生说说)7、试读第四自然段,读出生气的语气。
8、齐读第一则日记。
二年级语文《日记两则》教案

二年级语文《日记两则》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日记两则》。
2.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把握日记的格式和写作方法。
3. 能够运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指导学生运用日记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日记两则》2.1.1 第一则日记日期:2024年1月1日天气:晴心情:开心内容:今天我过了生日,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大的蛋糕,我和家人一起吃蛋糕,唱生日歌,非常开心。
2.1.2 第二则日记日期:2024年1月2日天气:阴心情:难过内容:今天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把腿摔伤了,疼得我哭了起来。
妈妈带我去了医院,医生给我包扎了一下,我现在好多了。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教学重点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日记两则》。
2.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把握日记的格式和写作方法。
3. 能够运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
2.2.2 教学难点1. 理解日记的格式和写作方法。
2. 运用日记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日记的写作过程。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实践教学法:指导学生运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
3.2 教学手段1. 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日记两则》的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物:准备一些日记本、笔等实物,让学生亲身体验日记的写作过程。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 利用课件展示课文《日记两则》的题目,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年级语文《日记两则》教案

二年级语文《日记两则》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日记的概念,了解日记的格式和特点。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两则日记,理解日记中的事件和情感。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写作实践,提高日记写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本章选用两篇二年级学生的日记作为教学材料,分别描述了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有趣经历。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和分析两篇日记,理解日记的格式和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日记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日记?日记的作用是什么?3.2 朗读与讨论教师组织学生朗读两篇日记,引导学生关注日记的格式和内容。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对日记的理解和感受。
3.3 解读与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篇日记的格式和特点,如日期、天气、事件等。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日记中的情感表达,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第四章:写作实践4.1 教师示范教师以一篇简短的日记为例,示范如何书写日记。
4.2 学生写作教师给出一个生活场景,引导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4.3 分享与评价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日记作品,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和交流。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章的学习内容,总结日记的格式和特点。
5.2 拓展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日记写作比赛,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5.3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选取一个生活场景,以日记的形式书写,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检查学生对日记概念的理解,以及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6.2 评估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朗读、讨论和写作作品来进行评估。
日记两则的小学语文教案

日记两则的小学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技巧。
理解日记两则的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学会通过日记记录生活。
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技巧。
理解日记两则的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教学难点:如何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生动地记录在日记中。
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一些日记实例,供学生参考。
准备相关评价标准,以便对学生的日记进行评价。
2. 学生准备:准备好日记本,以便记录生活点滴。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思考什么是日记。
介绍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技巧。
2. 学习日记两则:让学生阅读教师提供的日记实例,了解日记的写作特点。
分析日记两则的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记录在日记中。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练习:让学生现场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的一段生活经历。
教师对学生的日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继续写日记,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技巧,学生能够理解日记两则的内容,并学会如何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记录在日记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写作进度,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收集一些名人的日记,进行阅读和分析,了解名人的生活和思想。
2. 组织一次日记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日记作品,互相学习和交流。
七、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日记写作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价,关注学生的写作进步。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日记两则西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日记的基本格式,能正确书写日记。
2.学习并运用本章节所学的生字、词语,如“晨、醒、散步、微笑”等,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3.通过学习两则日记,提高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能运用所学的词汇描述生活中的点滴。
4.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5.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在日记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日记的基本格式,学会观察生活,提高表达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好Hale Waihona Puke 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1.教师简要介绍日记的定义、作用和基本格式,让学生对日记有更清晰的认识。
师:“日记,就是每天所写的关于自己生活、心情、感悟的短文。它可以帮助我们记录成长过程中的点滴,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一篇优秀的日记,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格式:日期、天气、正文。”
2.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日记的写作技巧,如如何观察生活、如何表达情感等。
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坚持观察生活,用日记记录成长。
五、课后反思(5分钟)
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两年的语文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日记这一文体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多数学生对日记的写作技巧和观察生活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2.重点:运用所学生字、词语,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日记两则的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日记两则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日记的概念和特点;(2)学会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3)掌握日记的写作格式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两篇日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3)通过自我实践,提升学生的日记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2)培养学生珍惜时光、记录生活的习惯;(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日记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日记的写作格式和技巧;(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
2. 教学难点:(1)如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2)如何合理安排日记的结构和内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挑选两篇具有代表性的日记范文;(2)准备相关背景资料和教学道具;(3)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标准。
2. 学生准备:(1)提前阅读两篇日记范文;(2)准备笔记本和书写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日记的概念和特点;(2)引导学生关注日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两篇日记范文;(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讨论与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日记范文的写作技巧;(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和心得。
4. 写作指导:(1)教师讲解日记的写作格式和技巧;(2)学生跟随教师示范,进行现场写作练习。
5.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互相交换日记进行评改;(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辅导。
6. 展示与评价:(1)每组选出一篇优秀日记进行展示;(2)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计划,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日记写作能力。
日记两则教学教案

日记两则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日记的格式和写作技巧。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两篇日记范文,分析其写作特点。
(2)运用观察、讨论、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写作日记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于面对错误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日记的格式。
(2)学会观察生活,表达真实情感。
2. 教学难点:(1)如何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生动地描绘出来。
(2)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使日记更具文采。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挑选两篇具有代表性的日记范文。
(2)准备相关写作技巧的资料。
2. 学生准备:(1)事先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点滴细节。
(2)准备一本日记本,用于课堂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日记是什么吗?(2)讲解日记的定义和作用。
2. 范文欣赏(1)展示第一篇日记范文,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写作特点。
(2)展示第二篇日记范文,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写作特点。
3. 写作技巧讲解(1)讲解日记的格式。
(2)讲解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技巧。
(3)讲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使日记更具文采。
4. 课堂练习(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生动地描绘出来。
(2)学生现场写作,尝试运用所学技巧。
5. 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教师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写作日记的能力。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六、教学扩展活动1. 开展“日记分享会”: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日记,让大家互相学习和借鉴。
2. 组织“日记接力”: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写一段日记,完成后交给下一位同学继续写,集成一篇完整的日记。
日记两则公开课教案

日记两则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日记两则,理解日记的内容,体会日记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习日记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日记两则的内容,体会日记的特点。
2. 学习日记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1. 如何通过日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2. 如何把日记写得生动有趣。
四、教学准备1. 日记两则文本材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教师简要介绍日记的定义和特点。
b. 提问:你们写过日记吗?日记对我们的生活和写作有什么作用?2. 阅读理解a.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日记两则,理解日记的内容。
b. 学生分享对日记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 写作技巧分析a. 教师分析日记两则的写作技巧,如选材、表达方式等。
b. 学生讨论如何运用这些写作技巧。
4. 写作练习a. 教师布置日记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选取一个有趣的事情进行写作。
b.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分享与评价a. 学生展示自己的日记作品,分享写作心得。
b. 教师对学生的日记作品进行评价,给出建议和指导。
b. 学生课后继续练习写日记,关注身边的生活,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小组讨论: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最喜欢的日记写作风格和技巧,以及如何在日记中表达情感和感受。
2. 写作工作坊:指导学生如何通过日记记录特别的经历或重要事件,并互相交换阅读,提供反馈。
七、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些著名的日记作品,分析其写作风格和表达手法。
2. 学生分析这些案例,并尝试在自己的日记中运用相似的技巧。
八、互动环节1. 角色扮演:学生模拟日记中的场景,通过表演来加深对日记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
2.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日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改进建议。
九、课堂小结2. 强调日记写作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持续记录生活,提升自我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日记两则》东营区一中执笔人:崔艳芬设计意图:(一)教案设计过程中,我特别注重读的训练和指导,运用“读书——说话”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课文所描述的故事,通过“读书——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妈妈和我对苗家小姑娘的那份“爱心”,学生在表达、争辩中认识和体会人物。
(二)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的第一感受是要想办法使他们有内容可写,我觉得写日记也一样,只要有了内容,剩下的就好办多了,怎么样让孩子写日记有内容呢?随着知识储备的增多,孩子们更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
每天接触的人和事,都可能使他们感兴趣,并产生表达的冲动。
《日记两则》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日记体的习作范文。
读了能启发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笔记录生活,冲动化为自己的行动让学生在阅读时,能够看到自己平时的影子,能够想起自己平时的思想与行为,也许还能够让学生从学习这篇课文开始,学会多想想别人,少想一点儿自己。
另外学习到如何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学习目标:(一)认识“则”、“昨”等13个生字。
会写“份”、“粉“等8个字。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人为乐的意识。
(三)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写日记。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写日记。
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识字、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思想感情)一、谈话导入新课师:我写两个字,你了解它吗?(师板书:日记)师:日记是自己日常生活的记录。
比如自己参加的劳动或有意义的活动,看课外书、看电影电视、参观访问等受到的启发教育……当然也可以记你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内容,捕捉一些有意义的内容,然后把它如实写下来就行了。
师: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两则日记。
(揭题:24 日记两则,并板书)设计意图:由学生身边生活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一看小作者是怎样来记录自己的生活的。
注意在读的过程中把生字用“——”用自己的办法认一认。
2、小老师带读,师正音。
3、多种形式读。
4、教师出示课件生字多种形式检查认读情况。
5、交流识字方法。
教师: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很会学习,生字掌握得很快,想和大家交流一下你的识字方法吗?设计意图:《日记两则》一课生字较多,于是上课伊始,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并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然后用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小组内齐读生字词,小组交流哪些字音容易读错及记字方法。
这样学生从个体自学课文,读准字音,到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读音,再到小组的学习,一步步的主动自学课文,这正体现新课标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要求,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上的主人。
三、再读课文,读通句子已经都会读了下面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注意要把课文里的长句子读好,把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
设计意图:第一层次的读是学生触摸文字的过程,第二层次的读为进一步研读扫除了障碍。
在生字新词的教学中,运用生动活泼、互动性极强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获得美的享受,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还注重对学生语言的积累及对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开拓。
四、提出疑问,读中悟情。
1、教师:好,课文读了两遍,你一定感觉有点累了,虽然这样但你很有收获,因为你已经把课文读熟了,下面请你听一遍第一则日记(课件),边听边思考,“我做一个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我为什么怪妈妈小气?”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你可以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也可以,直接把答案写下来,另外,如果你有别的体会或问题可以在课文旁边圈一圈,画一画。
学生读文,解决问题。
2、师生交流(我梦见自己穿上了梦想的白纱裙,但梦想没有实现。
妈妈明明知道我喜欢那条裙子,却不给我买,所以我说妈妈小气。
)在第一则日记的最后一段,作者连用了两个“?”,又用了一个“!”。
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它们呢?为什么?学生自读体会教师:指名读,说。
如果学生说得不好,可以进一步引导“妈妈没有给我买白纱裙,我的心情怎样?”这样学生就会体会出此时我是失望、生气的。
然后请你再通过朗读把这种体会表达出来。
指名学生读,并师生相互评价。
3、“妈妈真得小气吗?为什么后来我又不让妈妈买了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再读第二则日记。
(不小气,妈妈是为了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才不给我买裙子的,我认识到她做得是对的。
)学生根据阅读情况交流。
4、“晚上我又做了一个梦,”那么她的这个梦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高兴)学生读,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用问题的形式呈现学生思维情感的兴趣点与触发点,深入研读课文。
我主要通过声情并茂地描述感人的故事,创设情境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并以引读的形式穿插整个教学过程,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边演边读或背。
五、生字书写指导(一)出示这一节课需要写的四个生字:“姑”“娘”“妹”“读”。
1、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四个字,你有没有找到一些他们共同的地方?(都是左右结构的,而且都是左窄右宽,有的字偏旁相同)2、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请记字记得牢的同学说说记字方法。
3、自己再记记读读生字,同桌检查读生字。
(二)你知道哪些带有“女”字旁的字?请学生在书中写“姑”“娘”“妹”三个字。
(三)重点指导“读”的写法。
读:第五笔是横钩,不是横折钩;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六、作业学生生字书写第一课时检测看看写写zuó tiān mâi mei xuã xiào shū bāo( ) ( ) ( ) ( )bāng zhùdú shū shào nián ãr tóng( ) ( ) ( )第二课时(练习感情朗读、学习日记格式)一、复习检查请小朋友准确地读一读这些词语卡片:“两则”“昨天”“羡慕”“两套”“路费”“贵州”“好学”“山寨”“寄钱”二、学习课文(一)(课件出示课文中的两幅插图)请你仔细看看这两幅图,你知道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再读读课文中的这两则日记,看看课文中哪几个段落是写这两幅图的内容的?(二)研读相关段落。
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段落一: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包——就是没有我心爱的裙子。
(1)指名学生流利地朗读这一段话。
读了这段话,你知道妈妈买了哪些节日礼物?(2)妈妈买了那么多节日礼物,图上的小朋友却怎样?你能一个词语来说说这个小朋友的表情吗?“我”是多么希望有那条镶着花边的白纱裙,你从哪里看出“我”很想有那条裙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
(那是一条——投来羡慕的眼光)当妈妈买来节日礼物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拆开礼物。
小朋友什么时候迫不及待地拆过礼物?(生日礼物等)指名学生再次朗读这一段话。
(高兴——失望)(3)你觉得课文中的妈妈小气吗?2.小结:六月一日的儿童节,妈妈没有给我买那条漂亮的白纱裙,却给一位阿英妹妹买了很多礼物,我很不高兴。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一天阿英来到了我们家,慢慢地成了我的好朋友。
7月20日这一天,成了我非常高兴的一天。
小朋友看第二幅图,图中“我”在干什么呀?指名学生看图说几句话。
3.小作者在这一天的日记中是怎么告诉我们的呢?出示段落二:在梦里我和阿英一起去了苗家山寨——她们高兴地围着我跳起舞来。
(1)请学生朗读课文中的这一段话。
(2)小朋友高兴吗?你能说说她们高兴得怎么样了?看图用一个词语来说。
(3)日记中的小朋友还是没有得到那条漂亮的白纱裙,这个时候她为什么那么兴高采烈呀?(“我”和妈妈一样帮助了苗族小朋友,“我”很高兴;阿英和那里的小朋友勤劳、热情,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时“我”还认为妈妈小气吗?(4)你愿意把这个梦美美地读一读吗?请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
(5)你觉得“我”的梦会实现吗?(二)请小朋友把这则日记自己再连起来读读,想想你喜欢这个小朋友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课文内容,让学生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
因为本篇课文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尤其是第一则日记,几乎每一名学生都有过这样的生活体会,所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做到这一步,朗读指导就会事半功倍。
学生的朗读无非就是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曾经有过的生活感受!三、学习日记格式师: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生1;第一则日记开头写了6月1日,星期五,阴。
生2:第二则也写了这些。
生3:我认为写日记要写名、明几月几日,星期几,天气怎么样。
师:同学们真行,是的,日记比以前学的课文开头多了日期、星期和天气,但没有题目。
设计意图:利用教材资源,开发学生学习资源,注重阅读个性化感悟,设计自主、合作的阅读过程。
以朗读为主线,以实践为活动为辅助,引导学生联系教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有了兴趣,再学格式。
四、感知“日记体习作”(一)小作者的“六一”节过的特别有意思,这篇课文写的格式也跟别的课文不一样。
你知道不一样在哪些地方?(日记形式、记录这一天的主要事情、写出自己的感受——)(二)写日记可以让我们知道过去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所以有人说日记是一个人成长的足迹。
小朋友,“六一”节快到了,这是小朋友最快乐的节日。
你想知道去年“六一”节的时候,我们学校的小朋友是怎么过的吗?正好,老师这里有两篇小日记,那是去年的二年级的小朋友写下的他们过“六一”的日记。
想听听吗?(教师朗读日记或者由学生来朗读) (三)听了他们的日记,你觉得他们过了一个怎样的“六一”节?你愿意写日记吗?设计意图: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引导学生准确地体会和感受课文言语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
如,第一则日记第一自然段中的“一定”一词是理解全篇日记的关键,作者做梦时的幸福感和对妈妈给自己买裙子的自信就是通过这个词表达的,后来小作者的失望和对妈妈没有给自己买白纱裙子的埋怨也是由这个词铺垫和衬托的。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五、作业尝试写写日记。
板书设计日记梦想心情第一则穿上白纱裙高兴不买白纱裙不高兴第二则省钱买书送给苗家小姑娘爱心写一写1、份(一份子有份股份月份)粉(粉条面粉粉刷粉身碎骨)2、今天你做了什么?到过什么地方?看到或听到了什么?你最想干什么?今天发生了什么事?你的感受怎样?学写日记,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写,写出一天当中有意义的事或特别想记下来的话以及自己的心情,等等。
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班上展示。
相关资料介绍: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安妮日记》是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二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本个人日记,它真实地记述了她与家人以及另两个犹太家庭为逃避纳粹迫害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隐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