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通行能力手册尹其畅 A详细版

合集下载

【交通运输】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第章交通流参数

【交通运输】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第章交通流参数

第7章交通流参数目录7.1 引言 (2)7.2 连续流 (2)7.2.1 交通量和流率 (2)7.2.2 速度 (4)7.2.3 密度 (7)7.2.4 车头时距和车头间距 (8)7.2.5 基本参数之间的关系 (9)7.3 间断流 (11)7.3.1 信号控制 (12)7.3.2 停车或让路控制交叉口 (14)7.3.3 速度 (15)7.3.4 延误 (16)7.3.5 饱和流率和损失时间 (16)7.3.6 排队 (18)7.4 参考文献 (22)图表目录图表7-1 时间平均速度和区间平均速度之间的典型关系图 (6)图表7-2 连续流设施上速度、密度和流率之间的一般关系 (10)图表7-3 信号交叉口引道车道中交通间断情况 (13)图表7-4 饱和流率和损失时间概念图 (14)图表7-5 信号交叉口排队图 (20)7.1 引言交通量或流率、速度和密度这三个基本变量可描述各种道路上的交通流。

本手册中,交通量或交通流量是连续流和间断流两类交通设施共用的参数,而速度和密度主要用于连续流。

一些与流率相关的参数,如车头间距和车头时距,也都适用于两种类型的交通设施;其他参数,如饱和流量或间隙,只用于间断流。

7.2 连续流7.2.1 交通量和流率交通量和流率是量化给定时间间隔内,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上某一点车辆数的两个指标,其定义如下:交通量——在给定时间间隔内,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某一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总数。

交通量可以按年、日、小时或不足1小时的时间间隔来计量。

流率——在给定的不足1小时的时间间隔内,通常为15min,车辆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某一点或某一断面的当量小时流率。

交通量和流率是量化交通需求的变量,也就是在指定的时间段内,希望使用已知交通设施的车主或司机的数量,通常以车辆数表示。

由于交通阻塞能够影响交通需求,有时观测到的交通量反映的是通行能力的限制,而不是实际的交通需求。

交通量和流率之间的区别很重要。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2000 中文版】第21章-多车道公路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2000 中文版】第21章-多车道公路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2000 中文版】第21章-多车道公路第21章多车道公路21.1 引言使用本章介绍的程序可分析乡村和郊区多车道公路的通行能力、服务水平、所需车道数,以及线形设计对交通的影响。

本章中的方法以国家公路合作研究计划(NCHRP)的研究成果(1)为基础,又参考其他文献,进行研究,推进了原有方法(2-6),使之更加完善(7)。

21.1.1 多车道公路的理想条件本章中的程序可以确定因不满足理想条件而造成的行程速度的降低。

在理想条件下, 多车道公路可达到规定的速度和通行能力。

这些条件包括天气晴朗,视距良好,无意外事件或事故发生。

为研究交通流三参数间的关系和修正速度,在多车道公路交通流特性的研究中,定义了多车道公路的理想条件:·车道最小宽度3.6米;·某行进方向上总侧向净空最小为3.6米-这代表从行车道边线到沿路边缘,到沿中央带边缘障碍物的总侧向净空(在计算中,大1.8米的侧向净空均可视为等于1.8米);·交通流中只有小客车;·道路沿线无直接入口;·有分隔带的公路;·自由流速度(FFS)大于100km/h。

这些理想条件表征了乡村和郊区多车道公路的最高运行水平。

21.1.2 方法的限制条件本章中的分析方法未考虑以下情况:·因施工、事故或铁路交叉口所造成的临时性阻塞;2·在路肩上停车引起的干扰( 例如在乡村商店,跳蚤市场或景点的附近);·三车道横断面;·路段开始或结束时车道减少或增加的影响;·从多车道路段进入双车道路段时可能造成的排队延误;·中央带护栏和双向左转车道的区别;·自由流速度(FFS)小于70 km/h或大于100 km/h。

21.2 方法本章中所描述的方法旨在用于分析连续流路段。

第15章介绍的方法用于分析有下列一个或多个特征的城市道路。

·交通流明显受其他交通信号的影响(也就是, 信号间距小于或等于3千米)·路侧停车普遍存在·有频繁使用的公共汽车站, 或·大量的行人。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公共交通概念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公共交通概念

第14章公共交通概念14.1引言本章介绍了在公用街道上行驶并与其它用路者相互影响的各种方式公共交通(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及轻轨)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概念。

只在专有路权条件下行驶的公共交通方式,例如:快速公共交通,通勤火车及自动导轨车辆,在这里不做说明。

在《公交客运能力和服务质量手册》(1)中,对所有公交方式都有详细的阐述。

本章与《道路通行能力手册》中的第五编和第27章配合使用。

第27章提供了确定公共交通车站和公交路线的客运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分析方法与应用实例。

手册的第五编将公交系统的通行能力、服务质量应用的概念与多种方式的交通走廊和区域的分析集成,形成统一的概念。

14.1.1公共交通的作用在北美洲,公共交通有两个主要的作用。

第一个是顺应了选择公交乘客的需要。

有些人,尽管有其他的出行方式(例如:汽车),但在某种出行时选择公共交通方式。

许多通勤者选择公共交通是因为他们不愿意经受高峰期的交通拥挤。

可以选择出行方式的乘客,在高峰期乘坐公共交通上班。

这样,公共交通增加了城市交通系统运送的客流量,同时减少了或至少是限制了美国每年城市交通拥挤损失掉的436万人—时数的增长(2)。

公共交通是人们在一些大城市商业中心区(CBD)内活动的基本工具,没有它,这些地区将无法生存。

在那些中心商业区密度大,停车费用较高,而且受限的城市中,公共交通对可以选择出行方式的乘客特别重要。

公交的另一个作用是为儿童、老人和由于身体条件不能驾车的那部分人群的基本出行提供了条件。

在美国和加拿大,大约有35%的成年人没有驾驶执照(2),这些人的出行必须依赖公共交通和其它交通方式,如步行,骑自行车和坐出租车。

专门为残疾人服务是公共交通的一个主要作用,而且在许多小的公交系统内是最主要的作用。

使用这些公共交通的人称为不能独立行动的乘客。

在繁重的交通走廊上,轨道服务的客运能力比公共汽车服务大,轨道交通使用固定线路在人口密集的地区更具吸引力。

轻轨交通的运行方式多种多样,它可以在地下,地面上或高架结构物上,以及在地面上与其它交通方式混合运行。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2000-第7章-交通流参数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2000-第7章-交通流参数

第7章交通流参数目录7.1 引言 (2)7.2 连续流 (2)7.2.1 交通量和流率 (2)7.2.2 速度 (4)7.2.3 密度 (7)7.2.4 车头时距和车头间距 (8)7.2.5 基本参数之间的关系 (9)7.3 间断流 (11)7.3.1 信号控制 (12)7.3.2 停车或让路控制交叉口 (14)7.3.3 速度 (15)7.3.4 延误 (16)7.3.5 饱和流率和损失时间 (16)7.3.6 排队 (18)7.4 参考文献 (22)图表目录图表7-1 时间平均速度和区间平均速度之间的典型关系图 (6)图表7-2 连续流设施上速度、密度和流率之间的一般关系 (10)图表7-3 信号交叉口引道车道中交通间断情况 (13)图表7-4 饱和流率和损失时间概念图 (14)图表7-5 信号交叉口排队图 (20)7.1 引言交通量或流率、速度和密度这三个基本变量可描述各种道路上的交通流。

本手册中,交通量或交通流量是连续流和间断流两类交通设施共用的参数,而速度和密度主要用于连续流。

一些与流率相关的参数,如车头间距和车头时距,也都适用于两种类型的交通设施;其他参数,如饱和流量或间隙,只用于间断流。

7.2 连续流7.2.1 交通量和流率交通量和流率是量化给定时间间隔内,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上某一点车辆数的两个指标,其定义如下:交通量——在给定时间间隔内,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某一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总数。

交通量可以按年、日、小时或不足1小时的时间间隔来计量。

流率——在给定的不足1小时的时间间隔内,通常为15min,车辆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某一点或某一断面的当量小时流率。

交通量和流率是量化交通需求的变量,也就是在指定的时间段内,希望使用已知交通设施的车主或司机的数量,通常以车辆数表示。

由于交通阻塞能够影响交通需求,有时观测到的交通量反映的是通行能力的限制,而不是实际的交通需求。

交通量和流率之间的区别很重要。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读书报告苏永云1 美国道路通行能力研究概况美国在1950年由公路局出版了《道路通行能力手册》第一版,这是道路通行能力学科发展的标志,尔后于1965年在道路通行能力委员会的指导下出版了第二版。

此后二十年间,公路研究计划暑和联邦公路管理局的组织许多科究机构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于1985年出版了第三版,该版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

此后,不定期地发布新的研究成果,于1992年更新了多车道公路通行能力分析方法,于1994年公布了较全面的修订版,该修订版对85版的7章内容作了修订。

美国计划于2000年公布新的修订版。

据悉在系统通行能力分析、过饱和状态下的通行能力分析、交织区的通行能力分析、公交通行能力分析、行人与自行车通行能力分析等六个方面将有较大的修改,并启用新的图表格式。

2 HCM的基本理论与方法HCM85版是直至80年代中期交通工程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应用,内容庞博、理论基础坚实、适用性强,HCM94是目前交通工程最新研究成果的汇总与应用,各国正逐渐从使用HCM85过渡到使用HCM94。

HCM按设施类型进行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计算。

总体上,按是否存在外部的引起交通流中断的固定元素将设施分为非间断流与间断流两大类。

前者又细分为五种类型—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交织区、匝道及匝道连接点、多车道公路和双车道公路,后者细分为六种类型—信号交叉口、无信号交叉口、市区和郊区干道、公共交通客运能力、行人和自行车。

HCM85与HCM94中通行能力指流率,而非流量。

HCM中广泛使用流率概念,即是小于60分钟流量的扩展小时流量。

这是由于一个小时内交通流状态是不均匀的,若以小时流量进行分析,此种不均匀足以使分析结果失去意义。

只有采用流率才能达到实际应用中要求的精度。

通常,采用最大的15分钟流率作为设施的通行能力。

HCM定量描述流量—质量的关系。

HCM不仅能分析设施的最大通行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分析与具体服务质量有关的负荷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第一章引言目录1 概述 (2)编写手册的目的 (2)手册的内容 (2)手册的使用 (2)公制版和美国通用制版的惯例版本 (3)北美和国际的应用 (3)在线手册 (3)计算软件 (4)2 手册的历史 (4)3 HCM2000的新内容 (5)第一部分:概述 (5)第二部分:概念 (7)第三部分:分析方法 (7)城市道路 (7)信号交叉口 (7)无信号交叉口 (7)行人 (7)自行车 (7)双车道公路 (8)多车道公路 (8)高速公路设施 (8)高速公路基本路段 (8)高速公路交织区 (8)匝道和匝道联接点 (8)立体交叉匝道 (8)公共交通 (8)第四篇:交通走廊和区域分析 (8)第五篇:仿真和其他模型 (8)4 HCM2000的研究基础 (8)5 参考文献 (9)图表目录表1-1 HCM1985版本:编制和修订 (4)表1-2 HCM 2000的编制 (5)表1-3 相关研究项目 (9)1 概述编写手册的目的道路通行能力手册(简称HCM)给交通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一套统一的公路和街道设施服务质量的评价评方法。

HCM不是为了各种交通设施、系统、区域、环境制定有关期望的和恰当的服务质量的政策,而是为了对确定交通设施的规模,为了确保从业人员接触到最新研究的成果和提出典型的问题,进而提供一套合乎逻辑的分析方法。

第四版HCM目的是为给出一个系统的、协调一致的基本原则,通过其评价地面交通系统中各种设施的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评价一系列设施组成的系统的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评价多个交通设施的组合体的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

本手册是一本主要的原始文献,它汇集了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分析各种街道、公路、行人和自行车交通设施运行状况的方法。

目前,交通研究委员会(TRB)正在编写一部辅助补充性手册,即公交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手册。

这部手册将从使用者和经营者两个角度阐述分析公交服务水平的方法。

手册的内容手册分为5个部分。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第七版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第七版

健康生活方式知识问答嘿,朋友们!咱今儿就来唠唠健康生活方式那些事儿。

咱先说说吃这方面吧!你想想,那食物就像咱身体的燃料,得加好油才能跑得快呀!可别老是吃那些油汪汪、甜腻腻的东西,就像车子加了劣质油,能跑得顺溜吗?咱得多吃蔬菜水果,那可都是大自然的宝贝呀!五颜六色的,看着就喜人,营养还丰富。

还有那五谷杂粮,别小瞧它们,那可是能量的宝库呢!再讲讲睡个好觉有多重要。

晚上不睡觉,白天就没精神,那不就像手机没电了一样,啥都干不了啦!每天都要按时上床,舒舒服服地睡个饱饱的觉,第二天才能精神头十足地去迎接新的挑战呀!运动就更不用说啦!你看那运动员,身体多棒!咱虽然不要求像他们那样厉害,但也得活动活动筋骨呀!哪怕就是散散步,那也比整天窝在沙发里强呀!就像机器,你不运转就会生锈,咱身体也一样,得动起来才能保持活力呀!心情也很重要哦!整天愁眉苦脸的,身体能好吗?要学会给自己找乐子,看看喜剧,和朋友聊聊天,把那些烦心事都抛到九霄云外去。

就像太阳出来了,乌云自然就散了,心情好了,身体能不健康吗?还有啊,别老是坐着不动,坐久了屁股都大啦!时不时起来活动活动,扭扭腰,伸伸腿,这多好呀!你想想,要是一直坐着,那身体不就僵了吗?再说说喝水吧,水可是生命之源呀!可有些人就是不喜欢喝水,那怎么行呢?就像花儿不浇水能开得艳吗?咱得时不时就喝点水,让身体里的细胞都水灵灵的。

平时也得注意卫生呀,勤洗手,别让那些细菌病毒有可乘之机。

这就像给咱身体穿上一层保护衣,把那些坏家伙都挡在外面。

咱再想想,要是生活不健康,三天两头生病,那多难受呀!又得吃药又得打针的,多遭罪!所以呀,咱得从现在开始,好好对待自己的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你说,咱要是每天都吃得健康,睡得香,运动够,心情好,那生活得多美呀!咱可不能马虎对待自己的身体,这可是咱革命的本钱呢!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拥抱健康生活吧!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第4章-高速公路基本路段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第4章-高速公路基本路段

目录目录...................................................................... I 第四章高速公路基本路段 . (1)4.1引言 (1)4.1.1 名词术语 (1)4.1.2 理想条件下的高速公路交通流特性 (2)4.1.3 通行能力影响因素 (3)4.2通行能力分析方法 (6)4.2.1 通行能力分析方法流程 (6)4.2.2 计算公式与参数 (7)4.3通行能力分析步骤 (13)4.3.1 运行状况分析 (13)4.3.2 设计和规划分析 (15)4.3.3 特定纵坡路段分析方法 (18)4.4算例分析 (20)4.4.1 算例一——基本路段的运行状况分析 (20)4.4.2 算例二——基本路段的设计分析 (22)4.4.3 算例三——基本路段的规划分析 (24)4.4.4 算例四——特定纵坡路段的分析 (26)第四章高速公路基本路段4.1 引言高速公路基本路段是指不受匝道连接点和合流、分流及交织流影响的高速公路路段,其位置如图3-1所示。

本章的通行能力分析程序是在以下假设条件的基础上计算的:1)良好的路面条件;2)没有交通事故;3)良好的气候条件。

使用本手册时,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分析人员应该在考虑上述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修正后,才能应用。

4.1.1 名词术语1.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通行能力——在当前通常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高速公路某一断面或均匀路段所容许通过的最大持续交通流率,通常的统计间隔为15分钟或5分钟,单位是辆/h/车道或小客车/h/车道。

2.道路特性——指高速公路路段的几何线形特性,包括车道宽度、车道数、左侧路缘带宽度、右侧路肩宽度、计算行车速度、坡度、平曲线半径和车道功能划分等。

3.交通条件——指所有影响通行能力或运行情况的特性,包括交通组成,车道分布比例、交通管理以及驾驶员总体特性(例如,职业驾驶员与业余驾驶员、各地驾驶员之间的差别等)。

2019-道路通行能力第4章-文档资料

2019-道路通行能力第4章-文档资料

HTF-小时交通系数,即设计小时交通量与年平 均日交通量之比值(默认为0.09) Design-hour factor (K-factor) The proportion of the 24-h volume that occurs during the design hour.(HCM)
AADT-分析年份的平均日交通量(pcu/h) Annual average daily traffic The total volume of traffic passing a point or segment of a highway facility in both directions for one year divided by the number of days in the year.
2×7.5m 0.75m 2.75
干线公路 对速度无影响

2.标准化交通条件(理想条件)
通常以车头时距作为基础来计算流量的:
式中,
F 3600 H av
(4-1)
F —流率(veh/h/ln或veh/h)
Hav —平均车头时距(s/veh)
在实测交通流中可以观测到4种车头时距,即:
P—P:小客车跟随小客车;
D-方向分布系数 Directional split The directional distribution of hourly volume on a highway, expressed in percentages.
表4-2 高速公路车辆折算系数
2. 查出(计算)各修正系数,计算实际通行 能力C=CB× fHV × fSW × fCW
(2)通行能力修正路段 。主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包 括行车道宽度、自由流速度和交通组成。

中文版HCM公路通行能力手册 第2章-交通流参数特性

中文版HCM公路通行能力手册 第2章-交通流参数特性

目录第二章交通流参数特性 (1)2.1引言 (1)2.2交通量特性 (1)2.2.1 交通量和交通流率 (1)2.2.2 时间变化特性 (1)2.2.3 空间分布特性(按方向、车道、地区) (11)2.2.4 交通组成 (14)2.3速度特性 (16)2.3.1 速度的衡量指标 (18)2.3.2 速度的时、空变化特性 (19)2.3.3 速度特性对通行能力的影响 (20)2.4车间距特性 (20)2.4.1 理论分布特征 (20)2.4.2 不同流量下的车头时距分布特征 (21)2.4.3 车头时距特性对通行能力的影响 (22)2.5路段中交通流参数间的关系 (23)2.5.1 速度与密度关系 (23)2.5.2 密度与流量关系 (23)2.5.3 速度与流量关系 (24)2.6交叉口的交通流特性 (27)2.6.1 饱和流率下的车头时距分布特性 (27)2.6.2 行车延误 (28)2.6.3 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 (29)- I -第二章交通流参数特性2.1 引言本章主要介绍与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有关的交通流特征参数,如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特点与平均行驶速度、密度等三参数关系。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一致,因此在公路、交通条件以及司机驾驶行为上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别。

本章所提供的交通流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其随时间和空间不同而产生的变化,都是在“全国平均”意义上讨论的。

如果要准确把握交通流参数对公路规划和设计要求的影响,则应该基于当地的实测交通数据进行分析。

2.2 交通量特性2.2.1 交通量和交通流率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段内,通过公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按交通类型分,有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和行人交通量,本手册则指来往两个方向的机动车辆数。

交通流率是在给定不足1小时的时间间隔(通常为15分钟)内,车辆通过一条车道或公路的指定点或指定断面的当量小时流率。

dAAA道路通行能力手册尹其畅 a详细版

dAAA道路通行能力手册尹其畅 a详细版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影响客运能力的因素
(1)运营政策
(2)乘客需求特性
(3)车辆的通行能力
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是确定客运能力的关键参数,乘 客需求量和乘客服务时间是确定停留时间的关键 因素。停留时间是由上车需求、下车需求或总的 交换乘客需求(例如:在一个主要的换乘点)所 决定的。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服务类型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街道外的自行车专用道路:用物体与公路 交通隔离的专供自行车使用的道路。 街道外的非机动交通专用道路:用物体与 公路交通隔离的,供自行车、行人、滑板 、滚动溜冰和其它非机动交通共用的道路 。 街道上的自行车道:在道路上划出的自行 车道,通常与机动车道相邻,按连续流运 行。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车辆通行能力
通常确定三个场所的公交车辆的通行 能力:站台或者停车位;公交车站和列车 站、公交车道和公交路线。每个站点都会 直接影响到下一个站点。公共汽车站或列 车站的车辆通行能力受站台车辆通行能力 的控制,公共汽车道或公交路线的车辆通 行能力受车道沿线或路线的关键车站的车 辆通行能力的控制。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公共交通特性
根据实用性和通行能力,公共交通与小 汽车交通的特性有几点不同。 小汽车进入道路设施的地点较多,公交 只能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运行。但 道路一经建成,就可以获得每天24小时的 道路通行能力,而公交的通行能力要受到 在某一时刻运行的公交车辆数的限制。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公共交通客运能力的基本概念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自行车
本章主要阐述自行车应用设施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分析方 法,并为以下几种设施提供分析程序:
间断流自行车道设施:在街道上划出的自 行车道,通常与机动车道相邻,在交通信 号或停车标志等固定干扰的条件下运行。 城市道路上的自行车道:在城市道路上指 定的自行车道,同时包含连续流和间断流 两种情况。

自我管理与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手册详细版

自我管理与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手册详细版
25
➢系统-温控-计量-收费-节能-舒适 ➢2000,2005,2010年三步计划
4
二. 适合按热量收费的供暖系统
➢原则
✓室温须分室可调 ✓热量须按户计量 ✓经济,一次投资省 ✓方案多样化,因地制宜
5
二. 适合按热量收费的供暖系统
➢ 现有供暖系统形式:垂直单、双管系 统
➢ 改造后供暖系统
✓垂直单管加旁通管系统 ✓垂直双管加户内水平双管系统 ✓垂直双管加户内水平单管跨越式系统
➢ 技术措施
6
现有:垂直单管系统
垂 直 单 管 系 统
7
现有:垂直双管系统
垂直双 管系统
8
改造后供暖系统
垂直单管加旁 通管系统
(两通阀)
9
改造后供暖系统
垂直单管 加旁通管
系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0
2.3 改造后供暖系统
垂直双管 加户内水 平双管系 统
11
2.3 改造后供暖系统
垂直双管 加户内水 平单管跨 越式系统
12
三. 技术措施
➢ 热计量方法
✓热量表-适合双管系统 ✓热分配表(蒸发式、电子式)-适合单管加
旁通管系统
➢室温调节方法-温控阀 ➢节能
✓室温设置值的调整 ✓充分利用自然热,消除过热现象
➢节能20~30%,舒适度提高
13
热量表
热计量方法
14
热计量方法
热量表 Q=G*ρ*h
15
热计量方法
热分配表(蒸发式、电子式)
2
必要性
➢供热企业的垄断经营
✓垄断性掩盖了竞争性 ✓政策性亏损掩盖了经营性亏损
➢供热收费体制落后,没有节能的积极性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第10章-城市街道概念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第10章-城市街道概念

第10章城市街道概念目录10.1 引言 (1)10.2 城市街道 (1)10.2.1 交通流特性 (3)10.2.1.1 自由流速度 (4)10.2.1.2 行驶速度 (4)10.2.1.3 行程速度 (4)10.2.1.4时空轨迹图 (4)10.2.2 服务水平 (5)10.2.3输入的数据和估计值 (6)10.2.3.1 城市街道分类 (7)10.2.3.2 长度 (10)10.2.3.3 自由流速度 (10)10.2.3.4 信号灯密度 (10)10.2.3.5 高峰小时系数 (11)10.2.3.6 分析时段长度 (11)10.2.4 服务流量表 (12)10.3 信号交叉口 (13)10.3.1 信号交叉口交通流特征 (14)10.3.2 交通信号特征 (18)10.3.3 饱和流率 (20)10.3.4 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 (20)10.3.5 服务水平 (20)10.3.6 所需要输入的数据和估计值 (22)10.3.6.1 交叉口处车道的增减 (23)10.3.6.2 专用转向车道 (24)10.3.6.3 交叉口转向车流 (25)10.3.6.4 高峰小时系数 (28)10.3.6.5 分析时段长度 (28)10.3.6.6 交叉口控制类型 (28)10.3.6.7 周期长度 (29)10.3.6.8 损失时间和信号相位估计 (29)10.3.6.9 有效绿信比 (31)10.3.6.10 车辆到达类型 (31)10.3.6.11联控修正系数 (32)10.3.6.12 增量延误修正系数 (32)10.3.6.13 上游过滤/定量供给修正系数 (32)10.3.6.14 理想饱和流率 (32)10.3.6.15 修正的饱和流率 (32)10.3.6.16 车道宽度 (33)10.3.6.17 重型车辆 (33)10.3.6.18 坡度 (33)10.3.6.19 停车 (33)10.3.6.20 地方公交车 (34)10.3.6.21 行人 (34)10.3.6.22 区位类型 (35)10.3.6.23 车道利用率 (35)10.3.7 服务交通量表 (36)10.4 无信号交叉口 (37)10.4.1双向停车控制(TWSC)交叉口的特征 (38)10.4.2 TWSC交叉口的交通流 (38)10.4.3 可接受间隙模型 (39)10.4.3.1 确认间隙 (39)10.4.3.2 利用间隙 (39)10.4.3.3 交叉口不同交通流的相对优先等级 (39)10.4.4 TWSC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39)10.4.5 AWSC交叉口的特征 (41)10.4.6全向停让控制(AWSC)交叉口的交通流 (41)10.4.7 环岛特征 (42)10.4.8 性能测度 (44)10.4.9输入的数据和估计值 (45)10.4.9.1双向停车控制交叉口 (45)10.4.9.2全向停车控制交叉口 (46)10.4.9.3环岛 (47)10.4.10服务交通量表 (47)10.5 参考文献 (50)附录A. 信号交叉口的快速估计方法 (51)附录A.1 所需输入数据 (51)附录A.2确定左转方式 (52)附录A.3 计算车道交通量 (62)附录A.4 信号配时设计 (64)附录A.4.1 设计相位方案 (64)附录A.4.2 计算关键总交通量 (65)附录A.4.3 估计总的损失时间 (66)附录A.4.4计算周期长度 (66)附录A.4.5 计算绿灯时间 (67)附录A.5 计算关键v/c比 (68)附录A.6 计算延误 (69)附录B 分析表 (70)B.1 快速计算输入分析表 (70)B.2 左转方式分析表 (71)B.3 快速计算车道交通量分析表 (73)B.4 快速计算控制延误和服务水平分析表 (76)本章图表插图10-1 典型的快速路设计 (2)插图10-2 典型的郊区道路设计 (2)插图10-3 典型的中间地带(城乡结合区)道路设计 (3)插图10-4 典型的城市街道设计 (3)图表10-1 城市街道上车辆的典型速度分布图 (5)图表10-2 城市街道所需要的输入数据 (7)图表10-3 基于功能和设计分类的城市街道分类 (8)图表10-4 功能和设计分类 (8)图表10-5 城市街道类别的自由流速度 (10)图表10-6 城市道路类别的信号灯密度 (11)图表10-7 城市街道的服务流量表 (12)图表10-8 信号交叉口交通流基本属性 (14)图表10-9 信号交叉口处交通流基本变量的符号、定义和单位 (15)图表10-10 实际的绿灯时间、损失时间、有效绿灯延时和有效绿灯时间之间的关系 (16)图表10-11 复合左转相位产生的损失时间 (18)图表10-12 信号交叉口所需的数据 (22)图表10-13 信号交叉口转向交通量需要的专用左转车道 (24)图表10-14 交叉口转向车流的起讫点标识 (26)图表10-15 交叉口控制类型和高峰小时交通量(参见脚注中的假设数值) (28)图表10-16 不同区位的周期长度默认值 (29)图表10-17 不同左转相位类型周期损失时间的默认值 (29)图表10-18 联控质量和到达类型 (31)图表10-19 不同区位修正饱和流率 (33)图表10-20 停车次数默认值 (34)图表10-21 公共汽车频率默认值 (34)图表10-22 行人流量默认值 (35)图表10-23 车道利用率修正系数默认值 (35)图表10-24 信号交叉口服务流量实例(参见得到假定值的脚注) (36)图表10-25 AWSC交叉口分析案例 (42)图表10-26 环岛基本几何特征 (43)图表10-27 双车道公路上无信号交叉口设置左转车道的最小引道交通量(辆/h) (45)图表10-28 双向停车控制的T型交叉口次要街道的服务流量示例(参见脚注中的假设值) (48)图表10-29 双向停车控制的四路相交路口中次要街道的服务交通量示例(参见脚注的假设值) (48)图表10-30 全向停车控制交叉口单车道引道的服务流量示例(参见脚注的假设值) (49)图表A10-1 快速估计方法需要输入的数据 (52)图表A10-2 快速估计输入分析表 (53)图表A10-3 左转方式分析表 (55)图表A10-4 快速计算车道交通量分析表 (57)图表A10-5 快速计算控制延误和服务水平分析表 (59)图表A10-6 快速计算拓宽车道的左转修正系数 (63)图表A10-7 快速计算方法用的相位方案 (64)图表A.10-8 快速计算方法的相位方案摘录 (65)图表A.10-9 规划分析用的信号交叉口状况标准 (69)10.1 引言本章介绍城市街道的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概念。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2000 第2章-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2000 第2章-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第二章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目录2.1 概述 (2)2.2 通行能力 (3)2.3 交通需求 (5)2.4 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5)2.4.1服务流率 (5)2.4.2性能指标 (6)2.4.3服务指标 (6)2.5 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影响因素 (7)2.5.1理想条件 (7)2.5.2道路条件 (8)2.5.3交通条件 (9)2.5.4车辆类型 (9)2.5.5方向分布和车道分布 (10)2.5.6管制条件 (10)2.5.7技术 (11)2.1 概述本手册阐述了大量交通设施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方法,可分析城市道路、公路、公共汽车和街道上的轻轨公交以及人行道和自行车道。

这些交通设施按照交通流类型分为两种:连续流设施和间断流设施。

连续流交通设施中不存在来自交通流外部,可能中断交通流的,固定的影响因素,如交通信号。

交通流状况取决于交通流内车辆相互作用以及车辆和道路几何线形、环境特性之间相互作用。

间断流交通设施中存在着中断交通流的设有控制或没设控制的出入口,这些出入口,通常设有交通信号、停车标志、让车标志以及其他与交通数量无关的,周期性中断交通(或者显著降低车速)的控制设施。

连续流和间断流描述的是交通设施的类型,而不是交通流在特定时间的特性。

比如,已经非常拥挤的高速公路仍然是连续流交通设施,因为导致交通拥堵的原因来自交通流内部。

高速公路及其组成部分是在最纯粹的连续流方式下运行。

高速公路上不仅没有固定中断交通流的交通设施,而且在匝道处控制车辆进入。

在固定的中断交通点之间的长路段上,多车道公路和双车道公路也是在连续流方式下运行。

在多车道公路和双车道公路上,通常有必要考查固定的中断点,确定连续流路段。

分析间断流交通设施必须考虑固定中断交通设施的影响。

如交通信号灯限制了交叉口中不同流向交通流的通行时间,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不仅受到物理空间的限制,还受到不同流向通行时间的限制。

公共交通、行人和自行车流通常作为间断流考虑。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第6章- 匝道与匝道主线连接处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第6章- 匝道与匝道主线连接处

第六章匝道与匝道——主线连接处 (1)6.1引言 (1)6.1.1 匝道组成 (1)6.1.2 匝道类型 (1)6.1.3 匝道运行特征 (2)6.1.4影响区 (2)6.1.4主要影响因素 (3)6.2分析方法 (4)6.2.1合/分流通行能力分析方法 (4)6.2.2计算公式及参数说明 (5)6.3通行能力分析步骤 (13)6.3.1分析数据要求 (13)6.3.2进口匝道通行能力分析步骤 (13)6.3.3进口匝道的特殊情况 (15)6.3.4出口匝道通行能力分析步骤 (16)6.3.5出口匝道的特殊情况 (18)6.4算例 (19)6.4.1 算例1 (19)6.4.2 算例2 (21)6.4.3 算例3 (24)6.4.4 算例4 (26)6.4.5 算例5 (29)第六章匝道与匝道——主线连接处6.1 引言6.1.1 匝道组成6.1.3 匝道运行特征匝道的三个组成部分,其运行特征也各不相同。

匝道车行道中车流运行环境比较简单,运行状态也相对稳定;匝道——主线连接处车辆需要高速汇入或分离,且汇入或分离车辆将对主线中的过境交通造成干扰;匝道与相连道路的连接处,其车辆希望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顺利汇入该连接处。

值得注意的是,匝道这三部分的运行状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这三部分的运行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时,匝道与匝道——主线连接处的运行状态才能有保证;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状态都将受到影响。

而相比之下,匝道——主线连接处的运行特征最为复杂,要求也高,因此,将该处的运行特征作为分析重点。

6.1.4影响区在匝道——主线连接处,按匝道功能的不同,分为合流区和分流区。

在合流区中,从进口匝道来的车辆试着在相邻的主线车道上寻找交通流中可利用的空隙,以便汇入。

由于匝道连接基本上都在主线右边,因此主线上右边第1车道(也叫路肩车道)将受到最直接的影响。

由于合流车辆的影响,主线中的车辆将在进口匝道上游重新考虑其行进车道,从而使交通量6.1.4主要影响因素由于合流区和分流区的运行特征存在根本的差别,因此,在通行能力分析过程中,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2000中文版】第15章-城市街道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2000中文版】第15章-城市街道

【道路通⾏能⼒⼿册HCM2000中⽂版】第15章-城市街道第15章城市街道15.1 引⾔15.1.1 ⽅法的适⽤范围本章介绍⼀种分析城市街道的⽅法。

同时也可⽤该法分析信号交叉⼝间距⼩于或等于3.0km的郊区街道。

⽤这种⽅法可以分析单向⾏驶的街道和双向⾏驶的街道,但是,对双向⾏驶街道的每⼀个⾏驶⽅向需单独分析。

⽤本章介绍的⽅法可以评价城市街道的畅通性。

街道所提供的畅通程度⽤直⾏交通流的⾏程速度来评定。

不⽤这种⽅法评定街道的出⼊⼝,但是当需要评价其运⾏性能时,特别是街道上打算开设出⼊⼝时,街道开设的出⼊⼝的程度还是应该考虑。

有利于畅通性的因素通常反映了出⼊⼝少,反之亦然。

本章介绍的⽅法着重于畅通性;论述城市街道的畅通性,其长度⾄少3km (在市中⼼区,为 1.5km)。

对较短的街道也可以进⾏分析,但是短路段的主要功能很类似出⼊⼝。

通过对路上单个交叉⼝的分析,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评价出⼊⼝。

15.1.2⽅法的限制条件这种研究城市街道的⽅法没有直接说明以下发⽣在两个交叉⼝之间的情况:●是否存在路边停车;●出⼊⼝的密度或出⼊⼝控制;●交叉⼝进⼝的车道增加或交叉⼝出⼝的车道减少;●交叉⼝之间坡度的影响;●交叉⼝之间任何通⾏能⼒的限制(如⼀座窄桥);●路段的中央分割带和双向⾏驶的左转车道;●转向车辆超过街道总交通量的20%;●交叉⼝处的排队增长到上游交叉⼝并妨碍其正常运⾏;●横向交叉街道拥挤阻碍直⾏车流。

由于以上任何⼀种情况都会对直⾏交通流的速度造成很⼤影响,所以分析⼈员应最⼤限度地结合这些影响因素,对⽅法进⾏修正。

15.2 ⽅法本⽅法为评价城市街道提供了体系框架。

如果可以获得⾏程时间的现场实测数据,那么就可以⽤这个体系框架确定街道的服务⽔平(LOS)。

另外,通过直接测量城市街道上车辆的⾏程速度,可以精确评价服务⽔平,⽽不需要采⽤本章的计算⽅法。

城市街道交通流模拟可以作为实测数据的替代来源,根据本⼿册的分析步骤,确定提供输⼊的参数,如⾏驶时间和饱和流率;根据本⼿册中的定义和公式计算或估计延误和输出延误,或⽤现场实测数据验证。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第11章-行人和自行车DOC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第11章-行人和自行车DOC

第11章行人和自行车目录11.1 引言 (1)11.2 行人 (1)11.2.1 行人通行能力的术语 (1)11.2.2 行人流原理 (1)11.2.2.1 行人速度-密度关系 (2)11.2.2.2 流量-密度关系 (3)11.2.2.3 速度-流量关系 (4)11.2.2.4 速度-空间关系 (5)11.2.3 行人空间需求 (6)11.2.4 步行速度 (7)11.2.5 行人起步时间和通行能力 (7)11.2.6 人行道有效宽度 (7)11.2.7 行人类型和出行目的 (8)11.2.8 性能测度 (8)11.2.9 行人群 (10)11.2.10 输入的数据和估计值 (14)11.2.10.1 人行道长度 (15)11.2.10.2 有效宽度 (15)11.2.10.3 街道转角半径 (16)11.2.10.4 人行过街道的长度 (16)11.2.10.5 分析周期 (16)11.2.10.6 人群中的行人数 (16)11.2.10.7 行人步行速度 (17)11.2.10.8 行人起步时间 (17)11.2.11 服务行人流量表 (17)11.3 自行车 (18)11.3.1 自行车道 (18)11.3.2 自行车通行能力术语 (18)11.3.3 性能测度 (19)11.3.4 自行车连续流 (20)11.3.5 自行车间断流 (21)11.3.6 需要的数据和估计值 (22)11.3.6.1 长度 (22)11.3.6.2 自行车道宽度 (23)11.3.6.3 分析周期 (23)11.3.6.4 高峰小时系数 (23)11.3.6.5 自行车速度 (23)11.3.6.6 流量表 (23)11.4 参考资料 (26)图表目录图表11-1 行人流速度-密度关系 (3)图表11-2 行人流率与空间的关系 (4)图表11-3 步行速度与流量关系曲线 (5)图表11-4 步行速度-可利用空间关系曲线 (5)图表11-5 行人站立空间的人体椭圆与行人所需的前行空间 (6)图表11-6 典型的自由流步行速度分布图 (7)图表11-7 行人穿越人流受干扰的概率 (9)图表11-8 人行道服务水平 (11)图表11-9 排队区域的服务水平 (13)图表11-10 行人流量的每分钟变化 (14)图表11-11 人群流率与平均流率的关系 (14)图表11-12 行人要求输入的数据和缺省值 (15)图表11-13 人行道宽度缺省值 (16)图表11-14 街道转角半径缺省值 (16)图表11-15 起步时间缺省值 (17)图表11-16 人行道各服务水平下的行人流量 (18)图表11-17 连续流自行车设施的服务水平 (19)图表11-18 自行车连续流的服务水平和速度-流量关系曲线 (20)图表11-19 自行车道需要的数据和缺省值 (22)图表11-20 自行车道宽度缺省值 (23)图表11-21 共用断面两车道(2.4m)自行车设施的事件数 (24)图表11-22 共用断面三车道(3m)自行车共用设施的事件数 (25)11.1 引言本章介绍行人和自行车设施的通行能力、服务水平、自行车流和人流的性质。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2010)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2010)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2010)
佚名
【期刊名称】《城市交通》
【年(卷),期】2012(10)6
【摘要】《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是很多交通专业人员的案头必备参考书。

经过几次扩充和改版,这本手册已经从原来单一介绍汽车.公路体系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细节,发展到全面覆盖货运、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多模式交通体系的相对完整的交通专业技术手册。

其最新版本是2010年版。

经过2年多的使用,读者们有什么感受?今后修订时需要注意什么?最新一期的《交通研究》杂志收集了19篇论文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

【总页数】1页(P99-99)
【关键词】道路通行能力;技术手册;交通专业;专业基础知识;交通体系;公共交通;最
新版本;参考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91.114
【相关文献】
1.一种新的城市道路通行能力计算方法--等效通行能力法 [J], 高旺生;涂辉招;杜豫川;孙立军
2.城市道路平面交叉路口合理渠化对道路通行能力的改善 [J], 赵伟
3.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合理渠化对道路通行能力的改善 [J], 孙立业
4.市政道路建设管理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研究——以明溪县工业集中区道路为例
[J], 李燕梅
5.交替通行条件下城市高架道路入口匝道通行能力研究 [J], 龙科军;杨晓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确定延误
为了计算城市街道或区间的速度,需要知 道交叉口的控制延误。由于城市街道的功 能是服务于直行交通流,直行交通流占用 的车道组来反映城市街道的特征。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延误
均匀延误:其假设是车辆均匀到达,稳 定流。 增量延误:增量延误起因于非均匀到达 、个别车辆事故(随机延误)以及饱和 的持续阶段(饱和延误)。 初始排队延误:上个周期遗留的排队, 新到达的车辆就要经历初始排队延误。
学 专 学 姓
院: 业: 号: 名:
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2012132029 通行能力概述
二 服务水平概述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通行能力的概述
1. 通行能力的定义 通行能力是指在给定的服务水平条件下,单位时 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最大交通实体数。我国 对通行能力的定义是指道路设施疏导交通流的能 力。 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个断面的 交通实体数 ,交通量是一个随机数;通行能力是一 个确定的数值,通行能力在道路设计时就已经确 定好了。
公共汽车客运服务类型有固定路线和电话叫 车服务两种。固定路线的服务类型适用于面积较 大、人口稠密的城区。而在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 ,不适合采用固定路线服务,电话叫车服务是非 驾驶人群的最基本的交通方式。这种方式是乘客 给调度员打一个电话,然后该调度员通过广播将 乘客的位置告知驾驶员。通常由出租车或者大篷 车来提供这类门到门的服务。
公共交通客运能力的概念与公路通行能 力不同。它包括人和车辆两方面的行为; 客运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公交车辆的尺寸和 发车频率;同时它反映了旅客交通与车流 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公共交通客运能力取决于公交公司的经 营政策,即政策规定的发车频率和容许的 载客量。因此必须采用传统的公路通行能 力概念,并有发展。
连续流和间断流
连续流自行车设施 连续流自行车设施,包括自行车专用道 路,和用物体与机动车道隔离的、没有固 定干扰点(终点除外)的自行车共用道路 间断流自行车道 间断流自行车道是指那些需要通过交叉 口的街道上的自行车道。本章分析程序主 要分析自行车设施提供给骑车人的服务水 平。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交叉口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山岭地形 山岭地形是指坡度和平面线形或纵断面 线形的组合导致重型车在相当长的距离上 或频繁以爬坡速度行驶的地形。 爬坡速度 爬坡速度是指在给定坡度的连续爬坡 道路上,货车可保持的最大持续速度。如 果纵坡较长,那么货车将被迫减速至爬坡 速度,才能维持均速行驶,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公共汽车客运能力
交通基本参数:交通量、速度、交通 密度。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公共交通概念
公共交通有两个主要的作用: 第一个作用是顺应了选择公交乘客的需要 。公共交通是人们在一些大城市商业中心 区(CBD)内活动的基本工具,没有它, 这些地区将无法生存。 第二个作用是为儿童、老人和由于身体条 件不能驾车的那部分人群的基本出行提供 了条件。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公共交通特性
根据实用性和通行能力,公共交通与小 汽车交通的特性有几点不同。 小汽车进入道路设施的地点较多,公交 只能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运行。但 道路一经建成,就可以获得每天24小时的 道路通行能力,而公交的通行能力要受到 在某一时刻运行的公交车辆数的限制。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公共交通客运能力的基本概念
信号交叉口 每辆车停车延误(s) ≤5.0 5.1~15.0 15.1~25.0 25.1~40.0 40.1~60.0 >60.0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美国道路设施服务水平标准
LOS A
LOS B
LOS C
LOS D
LOS E
LOS F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我国公路服务水平现分为四级,一级相 当于美国的A、B两级,二、三级分别相当于美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影响客运能力的因素
(1)运营政策
(2)乘客需求特性
(3)车辆的通行能力
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是确定客运能力的关键参数,乘 客需求量和乘客服务时间是确定停留时间的关键 因素。停留时间是由上车需求、下车需求或总的 交换乘客需求(例如:在一个主要的换乘点)所 决定的。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服务类型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 基本自由流速度
现有或待建的高速公路路段自由流速度的计算 是根据基本自由流速度的修正而得到的。 修正以下四个因素产生的影响:车道宽度、侧 向净空、车道数、立交密度。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速度—流量—密度的特定
关系取决于路段上主流的交通和道路条件。高 速公路基本路段的一系列理想条件已经确定。
最小车道宽度为3.6米; 最小右侧侧向净空为1.8米,即行车道边缘到最近的障 碍物或影响交通行为的物体之间的距离; 中央分隔带最小侧向净空为0.6米; 交通流中全部为小客车; 一个行车方向至少有五条车道(仅限于城市地区); 立交间距至少为3千米; 平原地形,坡度不大于2%; 驾驶员总体主要由经常使用该设施的正式驾驶员组成 。
服务 水平
A B C D E F
2013-8-20
双车道公路(平原地形) 时间延误率 (%) ≤30 ≤45 ≤60 ≤75 >75 100 平均行驶速度 (km/h) ≥93 ≥88 ≥83 ≥80 ≥72 <72
交通工程
市区干线道路 平均行驶速度 (km/h) ≥56 ≥45 ≥35 ≥27 ≥21 <21
信号交叉口是指至少在一个进口有 划定的街道上的自行车道。 无信号交叉口是指至少在一个由停 车控制的次要道路的进口上,划定了 街道上的自行车道。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客运能力
• 通常计算公交车站、列车站及一条公交 线路最大上车点的客运能力;计算下列 三个位置的客运能力。
公交车站和列车站; 公交路线的最大载客点; 公共汽车道的最大载客点。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电话叫车服务在美国客运系统中小于 0.1%。它是老年人和残疾人通常使用的一 种服务方式。这种方式的变形是偏离路线 服务。 公交车辆按照时间表准时到达设计的 换乘站点,但是并没有按照车站之间规定 的路线行驶的服务被称为点—偏移服务。 这种服务允许车辆提供路边招手服务。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
•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理想条件 •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理想条件是指在理想条件 下高速公路基本路段可达到最大通行能力,有 良好的天气状况、良好的能见度、无突发事件 和无交通事故的条件。本章中的分析程序假定 都满足理想条件。 如果不满足其中的任何条件,高速公路路段 的速度、服务水平、通行能力都会下降。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确定自由流速度
自由流速度为在较低到中等流量(最大为 1300辆小客车/小时/车道)下测得的小客车平均 车速。对于高速公路的特定路段,流量在这种范 围内,实际上速度是稳定的。可用两种方法确定 高速公路自由流速度:现场测量和用本章提供的 指导计算。现场测量方法是为那些宁愿直接获得 数据的使用者而准备的。然而,是用该方法不需 要现场测量,如果使用现场测量的数据,不用对 自由流速度进行修正。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为什么要研究通行能力?
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 -交通拥堵问题 -交通事故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 -能源消耗问题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2. 通行能力的分类
1950年出版的美国《道路通行能力 手册》(即HCM)中根据通行能力的性 质和使用要求,将通行能力分为下面三 类: • 基本通行能力 • 可能通行能力 • 设计通行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交通流参数
1 连续流 2 间断流
连续流
道路上行驶的车流不因外界因素干扰而停车
在没有停车或让路一类的交通标志的高速公路

在没有信号交叉口之间的乡村路段上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间断流
由于外界因素干扰导致交通流周期性的中断
产生主要外因是交通信号、还有停车或让路标

交通信号分割出车群,而车群又有分散的趋势
高速公路绵延路段的当量
在分析一段绵延路段时,必须先将高速公路的 地形分为平原、丘陵和山岭三类。
平原地形: 平原地形是指坡度和平面线形或纵断面线形的所有组 合都能保证重型车保持与小客车相同车速的地形。这种 地形包括小于等于2%的短纵坡。 丘陵地形: 丘陵地形是指坡度和平面线形或纵断面线形的组合使 重型车车速明显低于小客车车速,但还没有使重型车在 相当长的时间内或频繁以“爬坡车速”行驶的地形。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街道外的自行车专用道路:用物体与公路 交通隔离的专供自行车使用的道路。 街道外的非机动交通专用道路:用物体与 公路交通隔离的,供自行车、行人、滑板 、滚动溜冰和其它非机动交通共用的道路 。 街道上的自行车道:在道路上划出的自行 车道,通常与机动车道相邻,按连续流运 行。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车辆通行能力
通常确定三个场所的公交车辆的通行 能力:站台或者停车位;公交车站和列车 站、公交车道和公交路线。每个站点都会 直接影响到下一个站点。公共汽车站或列 车站的车辆通行能力受站台车辆通行能力 的控制,公共汽车道或公交路线的车辆通 行能力受车道沿线或路线的关键车站的车 辆通行能力的控制。
国的C级及D级,四级相当于美国的E、F两级。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 总结:
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从不同 的角度反映了道路的性质与功能,通行能 力主要反映道路服务数量的多少或能力 的大小,服务水平主要反映了道路服务质 量或服务的满意程度。 • 严格地说,没有无通行能力的服务 水平,也没有无服务质量的通行能力,两 者是不能分开的。
站台:站台,或公共汽车车位是指公共汽 车停靠、乘客上、下车的地方。 公共汽车站:公共汽车站是指一辆或者多 辆公共汽车装载和卸载乘客的地方。由一 个或多个站台组构成。 公共汽车道:公共汽车道是指公共汽车行 驶的任何一条车道。可能是由公共汽车专 用,也可能是公共汽车与其它交通共同使 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