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关系汇编

合集下载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家庭收入是影响消费主要因素的分类汇编含答案(1)

2021年最新时事政治—家庭收入是影响消费主要因素的分类汇编含答案(1)

一、选择题1.下表为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支出的数据。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断合理的是GDP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额697798亿元31939元11622元20379元9353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6.2% 5.4% 6.4%7.2%9.5%①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②居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③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提高④收入分配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生活中少数人富极无聊、奢侈消费,但又有些人生存艰难,时常关注土豆萝卜大白菜的价格这主要说明( )A.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B.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不断改善C.物价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D.应该引导人们树立适度消费的观念3.2017年1—8月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情况项目零售总额部分消费品类别食品衣服移动电话家电和音像器材教育文化产品体育娱乐产品各种服务同比增长4.3% 4.3%1%12.6%12.8%11.5%21.4%11.8%根据表格,下列推断合理的是,北京市()①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有所增加②消费品价格呈现持续下降趋势③居民更注重满足物质消费需求④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增长较快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京东推出以“好物享低价,服务更放心”为主题的2019“全球好物节”,在品控、售后、物流等方面全面升级,为亿万消费者带来质量好、服务优、送货快的购物体验。

自l1月1日零时至11日24时,京东平台累计下单金额达2044亿元。

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仅追求生活品质,更注重精神享受,特别是中小城市的消费者正在逐渐成为消费升级的新动力。

这说明①享受资料消费已成为最基本的消费②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总量就越大③人们的各种消费行为已趋于理性,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④质优价廉、服务放心的商家活动将带动消费热点更加多元,创新服务层出不穷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随着旅游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开展,我国旅游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出游人群规模不断扩张,年内多次出游人群比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群选择通过出游的方式来放松自己。

新时期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消费关系的新趋势——基于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现实背景

新时期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消费关系的新趋势——基于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现实背景
G P . %的增长率 ;同时 , D 82 城市居 民消费支出的平均增
长 速度 达 到 6 6 , . % 而农 村 只 有 4 3 。如 果按 照 可 比价 .% 格 比较 城 乡 之 间 的 人均 绝 对 消 费 水平 和 收 入 水 平 , 收 在 入 方 面 农 村 居 民 比城 市 居 民 已经 落 后 约 1 , 消 费量 2年 则落后了约 2 2年 …。从 以 上分 析 可 以看 出 , 对 于城 市 相 居 民来 说 ,农 村 居 民的 消 费 能 力 还 有 较 大 的 提 升 空 间 , 但 如 何 有 效 发 挥农 村 居 民消 费 对 国 民 经 济 的拉 动作 用 , 成 为 摆 在 我们 面 前 的 一 个 重要 课 题 。
[ 基金项 目】本文是重庆社科基金项 目 《 重庆市农村资金配套绩效评价与制度创新研究》( 编号 2 0 一 o6
Jl ) 阶段 性 成 果之 一。 JO 的 吴 华 超 (9 3 ) 男 , 南大 学 经 济 管理 学 院 金 融 学专 业硕 士 生 ; 1 8一 , 西 温涛 (95 ) 男 , 南 大 学经 济 管 理 17 一 , 西 学院 副 教 授 , 士 生 导 师。 ( 硕 重庆 北 碚 40 1) 0 7 6
数 理 论 , 文 直 接建 立 线 性 回归模 型如 下 : 本
C =B  ̄Y1 3Y2 3Y3 3Y4 i i 0+[ +1 +1 +1 +U I 2 3 4
其 中 ,; C 表示我 国农村居 民的第 i 种消费支出, 包括
食 品、 着 、 房 、 衣 住 家庭 设备 及 服 务 、 通 通 讯 、 交 文教 娱 乐
居 民 的转 移支 付 水 平 。
[ 键 词 】 村 消 费 市场 ; 关 农 医疗 保健 支 出 ; 收入 一 消 费 关 系

农民收支结构对收入与消费的影响——兼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消费的对策

农民收支结构对收入与消费的影响——兼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消费的对策

地 区
家庭经 营 活消费 生 20 09正 农民人均 支出占总 出占纯 支 纯收入 支 出的 收入的 比重 比重 ( ) 元 ( ) % ( ) %
57.1 2.5 O5 O 5 9 5 3 .6 2 . 4 O5 2 7 6 6 . 96
地 区
家庭经 营 生活消费 2 0 年 09 农 民人均 支出占总 支 出占纯 纯收入 支 出的 收入的 比重 比重 ( ) 元 ( ) % ( ) %
7 . 75 7 . 85
黑龙江省 河j 省
5 O .6 4 .2 2 67 4 9 5 4 .7 3 .4 l 96 3 9
8 . 15 6. 5O
山西省
4 4 . 24 1
2 .O 2 1
8. 19 7 . 05
宁夏 回族 自治 区 4 4 . 3 3. 6 0 8 3 O 3
8 . 12 7. 6O
北京 市 16 85 1. 4 l6 .9 57 浙 江 省 1o 73 2 J 6 O 0. 1 25
江 西 省 湖 北 省
广 西 壮族 自治 区 3 8 . 4 3 . 0 9 0 4 6 o 4 .5 6 8
7 . 新 疆 维 吾 尔 自治 区 3 8 . 40 83 1
对 提高 的省 份 , 费倾 向就会 下 降 : 如 河北 省农 民 消 例 收 入处 于 中等水平 , 其 消 费 倾 向几 乎 处 于 全 国最 但 低水 平 。 中等 以上收 入 的省 市 ( 曲线 的 中段 ) 随 收 , 入提 高 而消 费支 出 比重 略 有提 高 , 正相关 性 ; 了 呈 到
反趋 势 , : 即 经营支 出 比重 越 低 , 应 的 消 费倾 向越 相
势。 消 费支 出的 u型 曲线 呈 现 的特 征是 : 收 入居 低

计量经济学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

计量经济学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

计量经济学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我国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摘要: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关键,本文运用2007年我国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的数据,运用异方差的相关知识进行计量分析,通过建立回归模型的基本操作过程和借助于统计软件,建立我国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初步模型,以便更好的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与人均收入的关系。

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对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做了回归分析,并得出了系列结论。

关键词:农村人均消费支出一元线性回归异方差一、问题提出我国是一个大国,至今仍有9亿农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农民是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国民的全局。

从农村看,中国有近六成人口(约8亿)生活在农村。

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有规模如此巨大的城镇化。

农村居民的收入虽然低于城市居民,但是基数巨大,且农村人口的收入也在稳定增长。

据测算,目前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大体相当于3个农民的消费;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00万~12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

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是农村的~3倍,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个百分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消费水平和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至关重要。

但从总体来看,农民消费水平仍然较低,显示有的地区都不及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

而且消费结构不合理,局限于食品类等生存基本需求品,消费在衣着装饰等方面的极少。

而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的收入。

本文主要研究收入对支出的影响。

二、经济理论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目标能否实现,重点、难点在于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影响因素1.收入水平: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其消费结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人们的收入水平直接决定了他们能够支配的消费金额。

如果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他们可能更倾向于购买生活必需品和基本生活用品,而不会过多关注奢侈品或高端消费品。

2.教育水平:教育水平也是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受过良好教育的农村居民通常更加注重自身的生活质量,更倾向于追求高品质的消费品和服务。

他们可能会更多地购买高端电子产品、品牌服装以及参与旅游等消费活动。

3.人口结构:农村居民的人口结构也对其消费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如果一个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口占比较高,那么养老服务的需求可能会更加突出,而对其他消费品和服务的需求可能较少。

相反,如果年轻人口占比较高,那么对娱乐、文化、教育和科技产品的需求可能相对较高。

4.城乡差距:城乡差距也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因素之一、城市地区往往拥有更丰富的消费选择和更先进的消费观念,而农村地区的消费水平和观念可能相对滞后。

农村居民有时会将其消费需求引导到城市地区,这可能会导致农村消费结构与城市消费结构的差异。

5.政策因素:政策因素也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政府针对农村居民的税收政策、消费补贴政策、农村金融政策等,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选择和消费行为。

政策措施的改变可能会引发消费结构的变化。

综上所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收入水平、教育水平、人口结构、城乡差距和政策因素等。

不同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

随着农村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将发生变化。

政府和各方面应关注这些因素,制定适合农村居民需求的政策,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健康发展。

中国居民消费与收入的长短期非对称性动态关系

中国居民消费与收入的长短期非对称性动态关系

中国居民消费与收入的长短期非对称性动态关系作者:徐小君刘欣瑶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04期摘要:为考察我国居民如何调整消费以适应收入的变化,采用1978-2017年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和收入数据,运用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对收入影响消费的非对称性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显示:1.城镇居民由于流动性约束的存在,正向临时性收入变化导致消费增长的程度大于负向临时性收入变化导致消费减少的程度;2.农村居民由于风险规避和预防性储蓄的原因,正向临时性收入变化导致消费增长的程度小于负向临时性收入变化导致消费减少的程度。

研究有助于认识和理解我国居民消费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原因,从而对政府部门制定消费相关政策有着参考意义。

关键词:居民消费;临时性收入;持久性收入;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作者简介:徐小君,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货币金融学、宏观经济学(Email:*****************.cn);刘欣瑶,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货币金融学(福建泉州36202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我国新型货币政策的结构调整功能及其有效性研究(17BJY192)中图分类号:F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398(2020)04-0084-13一前言改革开放40年以来随着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我国居民消费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逐渐成为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

随着收入水平的快速上升,我国从贫困落后进入中等收入行列,再迈向高收入国家,居民的消费行为也随之发生着不断地改变。

家庭消费观念不断更新,消费需求一直处于转型和升级之中。

因此考察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动态发展和演变过程,研究经济转轨背景下居民消费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原因,有助于丰富与发展现有消费经济理论。

新最新时事政治—发展资料消费的难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新最新时事政治—发展资料消费的难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2018年上半年,中国居民人均体育健身活动、旅馆住宿支出分别增长了39.3%和37.8%。

如今,旅游、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支出已经达到居民消费支出的40%以上。

材料表明①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升级趋势②居民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不断增加③收入水平提高丰富了居民消费类型④消费升级对生产调整具有导向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某图书馆开展两种方式的租书业务:使用租书卡不管租多少天,月租都是20元,每天收费0.3元;使用会员卡,没有月租,每天收费0.5元。

读者使用租书卡或者会员卡到图书馆租书阅读,这种消费方式属于①钱货两清的消费②租赁消费③享受资料消费④发展资料消费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为①生存资料消费②发展资料消费③租赁消费④享受资料消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重心向文化教育、旅游、保健、交通通讯、住房等方面转移。

一般来讲,“家居用餐”、“英语培训”、“欣赏音乐会”分别属于①有形商品消费、劳务消费、生存资料消费②有形商品消费、劳务消费、劳务消费③发展资料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享受资料消费④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5.人们的消费理念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追求身心愉悦和全面发展,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比重逐步增加。

其根本原因在于A.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B.人们的生存资料消费减少C.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D.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6.今年中秋节期间,学生小王去书店借了三本有关高中学习的参考书,包含的消费方式是:①租赁消费②发展资料消费③享受资料消费④生存资料的消费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7.上题中的“充电”行为,从经济学上看是一种①生存消费②精神文化消费③发展资料消费④劳务消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城乡居民收入(I)对商品需求量(Q)具有重要影响(如下图)。

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统计分析

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统计分析

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统计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状况,我们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便为政策制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一、农村居民收入分析1.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2019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21元,比2018年增长了8.9%。

其中,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同比增长了7.9%、9.2%、12.5%和8.6%。

2.收入结构优化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逐渐优化,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占比逐年下降,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占比逐年上升。

2019年,工资性收入占比为54.3%,经营性收入占比为34.2%,财产性收入占比为5.7%,转移性收入占比为5.8%。

这表明农村居民越来越注重通过多种途径增加收入,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

3.区域差异明显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2019年达到19143元;中部地区为14383元;西部地区为13415元;东北地区为12411元。

这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农民收入来源广泛。

二、农村居民消费分析1.消费水平提升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13327元,同比增长8.5%。

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比为31.6%,衣着消费支出占比为7.1%,居住消费支出占比为23.7%,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占比为11.1%,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为10.2%,其他消费支出占比为16.3%。

2.消费结构升级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逐渐升级,生存型消费需求逐步满足,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需求逐渐增加。

在食品消费中,粮食消费占比下降,肉类、蔬菜、水果等多样化消费需求逐渐上升。

在居住消费中,农村居民越来越注重居住环境和舒适度。

新最新时事政治—恩格尔系数的单元汇编及解析(2)

新最新时事政治—恩格尔系数的单元汇编及解析(2)

一、选择题1.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3%。

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83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

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这意味着①消费需求总量会有所增加②生活资料支出会越来越少③恩格尔系数会提高④恩格尔系数会降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

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A.该家庭的收入水平高B.用于食物支出的比例较高C.该家庭的消费意识强D.该家庭的消费意识落后3.某居民家庭2018年总支出情况如下(单位:元)食品衣服教育、医疗水、电、煤通讯、交通、娱乐购买股票、债券20000200002500050001000020000A.20%B.50%C.33.3%D.25%4.下表是芜湖杨先生一家2015年和2018年家庭各项支出情况从表中可得出①杨先生一家2015年和2018年的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是75%和40%②杨先生一家2015年和2018年的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是60%和33.3%③杨先生一家的家庭消费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消费水平不断提高④杨先生一家消费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是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扩大居民消费必须使居民“有更多钱花”“有钱更敢花”“有钱花得舒心”,与之相对应的有效措施是:①促进就业②提高恩格尔系数③规范市场秩序,打造良好消费环境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居民预期收入A.④—③—① B.①—③—④ C.②—④—③ D.①—④—③6.全域旅游是指以旅游产业带动、整合区域内社会资源,各产业融入其中,全体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游客提供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又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模式。

全域旅游将①从根本上更新居民的消费观念②扩展区域旅游发展空间,培育消费新热点③迅速降低恩格尔系数,提升居民消费水平④为国家旅游供给侧改革提供新的出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在“不健康”的声誉和网络外卖崛起等因素的影响下,曾在我国物资匮乏年代被视为“奢侈品”的方便面,不可挽回地变成边缘化的补充性食品。

计量经济学论文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

计量经济学论文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

计量经济学论文: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引言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是计量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水平的差异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通过计量模型的分析,探讨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以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和参考。

数据来源和描述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

主要包括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支出、人口信息、价格指数等。

以下是数据的主要描述:•城乡居民收入:包括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消费支出:包括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人口信息:包括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总量和结构。

•价格指数:包括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模型设定为了探索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我们使用了以下计量模型进行分析:1. 静态计量模型首先,我们使用静态计量模型来研究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的相关性。

模型设定如下:$$ C_i = \\beta_0 + \\beta_1Y_i + u_i $$其中,C i代表第i个居民单位的消费支出,Y i代表该居民单位的收入水平,$\\beta_0$和$\\beta_1$分别为模型的截距和斜率,u i为模型的误差项。

2. 动态计量模型其次,我们使用动态计量模型来考察城乡居民收入对当前和未来消费的影响。

模型设定如下:$$ C_{i,t} = \\alpha_0 + \\alpha_1Y_{i,t} + \\alpha_2Y_{i,t-1} + \\alpha_3Y_{i,t+1} + v_{i,t} $$其中,C i,t代表第i个居民单位在时期t的消费支出,Y i,t代表该居民单位在时期t的收入水平,Y i,t−1和Y i,t+1分别代表该居民单位在前一时期和后一时期的收入水平,$\\alpha_0$、$\\alpha_1$、$\\alpha_2$和$\\alpha_3$为模型的参数,v i,t为模型的误差项。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与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及趋势展望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与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及趋势展望

1 8~ 0 6年城 乡居 民 的收 入 和消 费 的有 关原 始 9320
居 民 收入 与 消 费 和农 村 居 民 收人 与 消 费 的 数 据 作 散
点 图 .发 现 城 乡居 民 收入 与 消 费 之 间存 在 非 常 明 显
收 稿 日期 :2 1 —0 —1 00 5 9
数 据来 源 于 { 0 7年 中 国农 业 发展 报告 》 0 7年 的 20 ,2 0
的线 性 关 系 ,因此 ,本 文模 型 的构 建 是 基 于凯 恩 斯
的消 费理 论 :Y= L  ̄ ( o X C表示 消 费支 出 ,d表示 自 + 发性 消 费 ,B表 示 边 际 消 费倾 向 ,x 表 示 收入 ) 由 。
于数 据 的可 获 得 性 ,本 文在 分 析 收入 总量 对 消 费总 量 的影 响时 。使用 1 8 ̄ 0 7 的农 村居 民人均 纯收 93 20 年
有 关 原始 数据 来 源于 ( 0 8年 中 国统 计 年鉴》 ( 0 2 。
作者 简 介 :何 蒲 明 ( 9 3 ,男 , 湖北 赤 壁 人 ,副 教 授 ,博 士 ,长 江 大 学 现 代 农业 与农 村 经 济 研 究所 所 长 ,主 要 从 事农 产 品 期 货 1 7 一) 市 场 与 粮 食 安 全 研 究 。E ma :h p m n 0 0 @1 3c r — i e u ig 8 6 6 . n l o
A 农业展望 囫 2 1 年第 7 O 00 期
2 农 村居 民消 费与收入 关 系的协 整检 验
21 单 位 根 检 验 .
由单 位 根 的 检 验 结 果 可 知 . x 与 Y,L X 与 n
L Y 的水平 和一 阶差 分 序 列 事 不平 稳 的 .而 它们 的 n

我国居民收入增长趋势比较与消费水平增长速度模型

我国居民收入增长趋势比较与消费水平增长速度模型

近年来,为了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我国政府采取./!#0!$-$0!"-"0!(-(0!*-*0"。

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如人民币银行存款连续!次降息,开增利息税,扩大高校招生,医疗和住房体制改革,培育证券市场,增发国债,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加大政府对社会基础性设施建设的投入,有效地缓解了内需不足的矛盾。

通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年全国人大财政报告等有关资料,可以得知:$%%!至$%%%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呈相反走势,且从$%&’年至"###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的波动较小,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的波动较大。

按可比价格计算,$%%!年至$%%%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和%)"(+,呈上升趋势,在"###年也达到了’)*+。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年相比,出现了良好的增长势头,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已连续*年下降,从$%%’年的$()$,+,依次下降到$%%!年,)&,+,$%%&年的*)*&+,$%%%年的()&+,"###年的")$+,且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一方面,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倍,且前者的增长速度又大大超过了后者的增长速度;另一其中"是无法避免的随机干扰因素,假定随机干扰项"1国居民收入增长趋势比较与消费水平增长速度模型"23#4# 5#6#,且7("8-$4-"4-(4-*5/#。

这样,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增长速度模型为:"{./!0!- 0!- 0!- 0!- 0"4"?23#4# 54#6## $ $ " " ( ( * *($)73"8-$4-"4-(4-*5/#三、模型的检验、数据分析与实证分析让我们来检验模型($)的合理性。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分析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分析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消费水平逐渐提高。

尽管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存在差异,但总体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平衡。

本文将从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等方面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分析。

首先,收入水平是决定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城市居民的收入明显高于农村居民。

城市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相对较高,而农村则主要以农业为主,农民的收入较为有限。

因此,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对较高,有更多的机会和能力享受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其次,消费结构也是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城市居民消费主要集中在食品、教育、医疗、住房以及娱乐等方面。

相比之下,农村居民的消费主要集中在食品、衣物以及基本生活用品上。

这也表明了城乡居民在消费品种和品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城市居民更注重身体健康、教育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而农村居民的消费则更加务实。

此外,消费习惯也是造成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城市居民生活节奏较快,消费习惯相对更加现代化。

他们更倾向于线上购物、外出用餐、旅游等消费方式。

而农村居民由于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限制,更多采取传统的消费方式,如自给自足、自家加工和自家生产等。

这种差异导致了消费观念和方式的不同,也影响了消费水平的差异。

综上所述,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异主要受到收入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等方面的影响。

虽然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实证分析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实证分析

关 键 词 :农 村 居 民 ; 费e t c n u y wo ds urlr i ns; o s mpto i c me; o in;n o d mesi ma d t de n c
中图 分 类号 :0 4 5F 2 . F 1 .:3 3 8
e o my i h n .I hi p r c o d n o t e c no n c i a n t s pa e ,a c r i g t h mo e s d n t e d t r m 1 0 t 0 ,we g tt fe to h n m e h d lba e o h aa fo o 2 07 99 e he ef c ft e ico ,t e c n ui to n t a t} a n h u r n ic m e t te c r ntc n u 0 s np in i he 1 s , r a d t e e re t n o o h ure o s mpto a d a lz he ca e o h g w【 a e o ur l e in n nay e t us ft e m h r t fr a c n ump in,a d prpo e s m ef a i e s g sin t tmu ae te c ns os to n o s o e sbl ug e to o si l t h o ump in. to
t e c n u t n l v 1 fr r l r a wh th sb c me a c n t i t o t e s s i e ,rp d c o d n t d a d h a t y d v lp n ft e h o s mp i e e o u a a e a a e o o s an h u t n d a i , o r i ae n e l e eo me t o r t a h o h

从中国历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看社会的和谐发展程度

从中国历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看社会的和谐发展程度

从中国历年来城乡居民收⼊和消费⽔平看社会的和谐发展程度从中国历年来城乡居民收⼊和消费⽔平看社会的和谐发展程度⼀、中国历年来城乡居民收⼊、消费⽔平的数据统计(见表1—1、表1—2)(⼀)中国历年来城乡居民⼈均收⼊的现状从表1—1看来,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均纯收⼊也在不断地发⽣变化。

在1990年,城镇居民⼈均纯收⼊为1387元,农村为686元,这种收⼊⽔平是⽐较低的。

但是,经过5年的发展,到了1995年,城镇居民收⼊为4283元,农村为157 8元,到了2000年,城镇收⼊为6280元,农村为2253元,⽽最近的2003年,城镇增加到8472元,农村增加到2622元,这都反映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发⽣了巨⼤的变化。

然⽽,这种巨⼤的变化,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城乡居民的收⼊增加了,⽣活⽔平提⾼了,⼈民的基本⽣活得到了保障。

这有利于社会构建井然⽆紊的秩序,从根本上创造了⼀个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个良好的平台,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收⼊增加与否,也将会直接影响到社会是否能够进⾏和谐发展。

因此,收⼊增加了,才有和谐社会可⾔,这是关键因素。

否则,和谐社会从何谈起!表1—1 中国历年来城乡居民收⼊统计数据单位:元数据来源:摘编⾃《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2002、2004》(⼆)中国历年来城乡居民消费⽔平的现状从表1—2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不断地提⾼,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平也随之发⽣巨⼤的变化。

1990年,城镇消费⽔平为16 86元,农村为571元,全国平均⽔平为803元,经过5年之后,到1 995年,城镇为4874元,农村为1434元,全国为2236元;2000年,城镇为7402元,农村为2037元,全国为3397元,到了2003年,城镇为8265元,农村为2399元,全国为4058元。

总体上,收⼊和消费⽔平都提⾼了,这是⼀种正相关的关系。

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收入与消费关系摘要:居民收入向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而消费是宏观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如何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关键问题。

拉动消费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且有助于解决经济体中因为长期依赖投资和出口来推动经济增长而累积下的一些矛盾,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健康稳定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城镇农村可支配收入消费恩格尔系数一、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但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1.1影响收入因素:1、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工资收入的最基本的因素。

从支出的角度计算GDP:GDP=全国总消费+全国总投资+政府支出之和+净出口从该公式我们可以简单的推理出,GDP的上升必然要求有较高的全国总消费,而消费的来源最大的就是居民的工资收入。

GDP的构成包含了大量的居民工资收入的成分,GDP与工资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2、工资占GDP的比重分配率是指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总额占GDP的比重,它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重要指标。

分配率越高,表示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所得份额越大。

在GDP一定的条件下,分配率越高,劳动者享受到的国民收入的成果就高。

3、消费者物价水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员工实际工资收入的重要因素。

1.2居民可支配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前提,收入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消费能力的高低,并直接影响居民消费信心、消费欲望和消费潜能。

收入是消费的来源和基础,是影响消费的最重要因素。

绝对收入假说认为,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不同,一般来说,高收入居民的消费倾向低于低收入居民的消费倾向。

基于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中国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关系

基于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中国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关系

基于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中国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关系作者:王新新来源:《商情》2015年第49期摘要:利用线性模型研究收入和前期消费习惯对消费的影响。

结果证明收入对消费有显著影响,通过线性回归模型模拟出人均收入对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估计出边际消费倾向。

在消费理论的研究中,边际消费倾向备受关注,这不仅是由于它对消费函数的形式至关重要,也因为它是分析收入分配对总消费的影响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

知道了边际消费倾向能够为制定刺激消费的政策提供很好的理论依据。

通过计量检验的结果得出结论,并且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收入消费城镇农村一、引言消费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影响消费的众多因素中,居民收入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分析居民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将有利于国家制定刺激消费需求的政策,这对于扩大消费支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了收入水平的高低对消费有重要的影响外,前期的消费水平对消费有巨大的影响,消费者由于前期的消费习惯会影响到他后期的消费行为。

二、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1.文献回顾众所周知,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比较传统,并且城乡居民存在着巨大的消费差距,这种差距排除消费观念、可消费商品的种类及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程度以外,主要是由于收入的差距造成的。

所以,消费和收入分配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收人差别对消费的影响乃至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实际上早就被经济学家们注意到,并成为一些经济学家们研究的对象。

根据Porter(1990)竞争优势理论,一个国家需要实现的是具有稳定消费需求的消费型社会,消费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才是真正健康的可持续的增长方式。

Rostow(1990)将一国的经济增长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前提条件形成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大众消费时代,消费型社会是一国经济发展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2.分析框架通过线性回归模型模拟出人均收入对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估计出边际消费倾向。

在消费理论的研究中,边际消费倾向备受关注,这不仅是由于它对消费函数的形式至关重要,也因为它是分析收入分配对总消费的影响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关系
摘要:本文为了探索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关系,依据1978~2012年全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基本数据,运用了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全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基本规律。

并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若干对改善农村消费水平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村居民、收入、消费支出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农村经济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国家大力扶持农村各个方面的建设,使得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增加,农村的消费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是相对于城市的消费水平而言,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城乡差距在消费水平上体现出来的差距非常明显,据统计,2012年占全国人口56%的农村居民的消费总额仅占全国居民消费总额的36%。

农村居民消费不足,在很多方面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来探索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挖掘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对于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变量选取、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本文假设人均年纯收入为自变量X(单位:元),人均年消费支出为Y(单位:元);所选取数据时间为1978~2012;所用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数据均采用绝对值。

三、收入和消费
1.收入
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的因素:
(1)农业是我国第一大产业,我国大部分农耕地区农业落后,采用传统的农耕方式,并且受土地资源、市场因素等条件的限制,劳动生产率低。

农村人口多,使得人均占有农业资源严重不足,难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

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成本偏高,农业生产收益低下。

再者,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相适应。

普通产品、相似产品多,适应消费需求变化的品种偏少,优质产品、高档产品少,且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品牌产品。

这些因素都导致农业附加值低。

影响了农民增收。

(2)我国农村的市场经济不发达,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农产品的流量小、范围窄。

另一方面,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数量有限,运作行为不规范,结构单一,未能形成合理的合
作经济组织式的市场运作体系,这也使得经济发展滞后。

此外,农民自身资本匮乏,没有足够的资金对农产品进行精加工,也没有能力投资其他生产领域,从而使得增收受到限制。

(3)我国农村居民的劳务输出以体力型为主,外出打工者也主要从事的是低收入类的体力劳动。

农民文化素质低,在许多观念上往往会有相当多的局限性,这些限制因素影响了农业方面的科技推广,影响了农业生产向集约化和产业化方向转型,阻碍了农业的现代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增收。

2.消费
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
(1)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较城市居民的消费观念而言仍然较为落后,这都是由城乡体制上的差异引起的,现代的消费观念对当代农民的影响远远不及传统的储蓄观念的影响。

此外,农村消费环境并不良好,大多数山区交通不便,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娱乐设施建设极其落后,导致农民对需要购买的商品不能进行深入了解,而且在购买、安装、维修商品方面耗费时间和精力,这严重削减了农民的消费热情,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

(2)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不稳定,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不利因素,迫使农民谨慎考虑,鉴于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养老防病始终是农民的首先要考虑的重大问题,这导致了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不足,消费行为落后。

四、收入和消费的数据分析
1.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数据,见表4-1
注解:该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
2. 对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1978~2012)的曲线图,见图4-2 图4-2 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1978~2012)的曲线图
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978198119841987199019931996
19992002200520082011
图形分析: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和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

1978~1993年期间,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上升速度都比较缓慢,1993年以后,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和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水平上升速度较快。

3.对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见表4-3
表4-3 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
4.对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数据的线性回归分析,见表4-4
Dependent Variable: C1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17/14 Time: 23:05
Sample: 1978 2012
Included observations: 35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45.51750 14.56329 3.125496 0.0037
Y 0.746675 0.005023 148.6501 0.0000
R-squared 0.998509 Mean dependent var 1596.996 Adjusted R-squared 0.998464 S.D. dependent var 1532.959 S.E. of regression 60.08704 Akaike info criterion 11.08491 Sum squared resid 119144.9 Schwarz criterion 11.17379 Log likelihood -191.9859 Hannan-Quinn criter. 11.11559
F-statistic 22096.84 Durbin-Watson stat 0.668996 Prob(F-statistic) 0.000000
分析结果:残差序列相关性为0.668996(大于0.5),很好
F=22096.84,值较大,说明容易通过检验
P= 0.0037(小于0.05),说明消费与收入的相关性很强5.对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数据的线性回归分析图,见图4-5
-150
-100-5005010015002,000
4,000
6,0008,000
五、结论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我们对1978~2012年全国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和消费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基本规律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得出以下结论。

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2.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相应增加,反之,收入减少,消费减少。

3.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之间存在着简单的线性回归关系。

六、建议
1.购买力的高低,最重要的是取决于收入的多少以及收入增长的速度。

所以要扩大农民的购买力,首先要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是刺激农民消费的根本策略。

所以必须从长期的角度去制定相关政策来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如要实行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以及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等,以此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加大分配政策的调节力度,逐步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结构,要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总体消费水平。

2. 过高的价格水平也严重削弱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欲望。

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下,适度地进行宏观调控,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消费环境。

促进农村消费健康发展。

3.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政府应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拓宽就业渠道并加快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另外,还要妥善解决全国农村普遍存在着劳动力过剩的这一问题,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促进就业。

4. 建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

一是要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加大农业投入,加大对农村和农民的扶持力度;注重发展各个区域的特色农业,不但要把农产品做优、做新,还要把农产品做大、做强。

政府也要强化宏观调控,保持供给平衡,稳定物价水平,特别是稳定农产品价格,切实采取措施减轻农民负担等。

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有利于农民增收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加工业,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格局。

三是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以城镇化发展来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此外,要特别发展第三产业。

5.农村居民往往着重考虑养老、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未来不确定因素,所以,他们将绝大多数收入转化为储蓄以防未来发生意外,因此,政府在充分重视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着力解决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和就医问题,以此提升居民消费信心,从而使农村居民不但能消费,还敢消费。

另外,还要根据广大农村居民长期形成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进行正确引导,改变当前农村居民大量储蓄而不愿意消费的消费观,从而树立正确、科学的消费观。

6.大力投资建设农村消费基础设施,特别加强对农村交通设施、通讯设施以及商业网点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以改善消费环境来提高农村市场的吸引力。

还要加强农村信息服务,通过市场供求信息,让农民了解新产品,提高消费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