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简介(课堂PPT)
合集下载
名人介绍之苏轼PPT
人物生平
➢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 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 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 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 贬惠州、儋州。
➢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 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肆
相关诗词
相关诗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相关诗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章节
贰
主要影响
主要影响
诗作
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 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 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 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 酣畅。
词作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 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 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 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 过了苏文和苏诗。
文章
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 道并重。他推崇韩愈和 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 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 着眼的。
历史评价
✓ 赵祯: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陈鹄《耆旧续闻·卷二》引,俞文豹《吹剑录》作“吾为子孙得两 相”。)
✓ 刘安世:东坡立朝大节极可观,才意高广,惟己之是信。在元丰则不容于元丰,人欲杀之;在元祜则虽与老先生 (指刘安世所师从的司马光)议论亦有不合处,非随时上下也。(马永卿辑《元城语录》)
✓ 苏辙: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 终不以为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苏轼最全资料ppt课件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 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 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 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宋神宗(雄心万丈的皇帝) 王安石(拗相公) 吕惠卿(巨奸大恶,富有险谋又极具说服能力的小 人,声名狼藉,追随王安石,后出卖王安石。) 李定(母丧不奔,后弹劾苏东坡。乌台诗案中力主判 处苏东坡死刑。有“名言”:“笑骂由他笑骂,好官
我 自为之”) 舒亶(乌台诗案的策划人,罗织东坡罪证高手。与邓 绍一同弹劾苏东坡) 曾布(活跃的政客) 王雱 (王安石之子) 章谆(后为苏东坡敌人)
富弼(老宰相)
欧阳修 范仲淹(早期改革家) 吕公著(曾与王安石为友)
王安礼(王安石弟)
王安国 (王安石正和吕惠卿商讨政事,弟弟安国在外面吹笛
子,王安石向外面弟弟喊道:“停此郑声如何?”弟弟应声回 敬
道:“远此佞人如何?”
刘挚(独立批评者,后与东坡为敌)
郑侠(宫廷门吏,呈给皇帝《难民图》,画了带着脚镣的难民
惠州 儋州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苏轼的政治生涯大致可分为四期:
(一)转任地方 (二)乌台诗案 (三)东山再起 (四)被贬海南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苏轼生平课件ppt
苏轼的散文主题广泛,涉及政治、历史、文化、哲学等多个领域,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和思考,也有对人 生的感悟和思考。他的散文语言流畅自然,表达清晰明了,深受读者喜爱。
苏轼的散文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造诣,他善于运用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他的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艺术手法
苏轼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 的描绘,使词具有极高的艺术 感染力。
思想内涵
苏轼在词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 和社会的独特思考,体现了其
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为悼念亡 妻而作,词中表达了对 妻子深深的思念和无尽
的哀思。
内容概述
词中通过梦境与现实的 交织,展现了苏轼对妻 子的无尽思念和内心的
苏轼的离世和后事
苏轼的离世
苏轼在惠州病逝,享年六十四岁。他的离世引起了广 泛的哀悼和纪念。
苏轼的墓地
苏轼的墓地位于惠州西湖畔,成为后人凭吊和纪念他 的地方。
苏轼的影响
苏轼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和思 想对中国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HAPTER 06
苏轼的代表作品赏析
《赤壁赋》赏析
苏轼的书法和绘画
苏轼的书法和绘画也是他文学成就的重 要组成部分。他的书法风格独特,既有 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婉约细腻的一面 。他的绘画作品以山水画为主,风格清
新自然,意境深远。
苏轼的书法和绘画在当时就备受赞誉, 被誉为“书画双绝”。他的书法和绘画 作品在后世也一直备受推崇,被视为中
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苏轼的政治观点和主张
苏轼的政治观点和主张比较开明和进步,他主张加强国家法制建设,推行仁政,反 对暴政。
苏轼的散文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造诣,他善于运用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他的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
艺术手法
苏轼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 的描绘,使词具有极高的艺术 感染力。
思想内涵
苏轼在词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 和社会的独特思考,体现了其
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赏析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为悼念亡 妻而作,词中表达了对 妻子深深的思念和无尽
的哀思。
内容概述
词中通过梦境与现实的 交织,展现了苏轼对妻 子的无尽思念和内心的
苏轼的离世和后事
苏轼的离世
苏轼在惠州病逝,享年六十四岁。他的离世引起了广 泛的哀悼和纪念。
苏轼的墓地
苏轼的墓地位于惠州西湖畔,成为后人凭吊和纪念他 的地方。
苏轼的影响
苏轼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和思 想对中国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HAPTER 06
苏轼的代表作品赏析
《赤壁赋》赏析
苏轼的书法和绘画
苏轼的书法和绘画也是他文学成就的重 要组成部分。他的书法风格独特,既有 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婉约细腻的一面 。他的绘画作品以山水画为主,风格清
新自然,意境深远。
苏轼的书法和绘画在当时就备受赞誉, 被誉为“书画双绝”。他的书法和绘画 作品在后世也一直备受推崇,被视为中
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苏轼的政治观点和主张
苏轼的政治观点和主张比较开明和进步,他主张加强国家法制建设,推行仁政,反 对暴政。
苏轼简介PPT课件
03
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具有重要作用。
课件目标
1
让学习者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和政 治思想。
2
让学习者理解苏轼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 值。
3
提高学习者对北宋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和了解。
02
苏轼的基本信息
出生和家庭背景
出生地:眉州眉山 出生时间:1037年1月8日
家庭背景:苏洵之子,家中排行第二
教育和早年经历
01
02
03
启蒙
在母亲程氏教导下开始读 书
科举
嘉祐二年(1057年)中 进士
早期官职
担任大理评事、凤翔府判 官等
主要社会地位和头衔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拥有众多名号,如“东坡居士”“苏东坡”“苏仙”等
03
苏轼的文学成就
诗词的成就
风格独特
苏轼的诗词风格豪放、洒脱,不拘一格,既有豪放派的特点,又有现实主义的描写,具有 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世界文化名人
苏轼被列为世界文化名 人之一,他的文学作品 和思想成果对世界文化 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苏轼的文学作品和思想 成果对日本文化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对日本文 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贡 献。
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苏轼的文学作品和思想 成果也影响了欧洲文化 ,尤其是对19世纪欧洲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启 示和影响。
勤政爱民
苏轼关注民生,治理地方时多有建树,如修筑苏堤、治 理西湖等,为当地百姓造福。
再次贬谪
由于苏轼在地方任职时表现出色,引起朝中保守派的排 挤,再次遭受贬谪。
贬谪和流放经历
黄州贬谪
由于“乌台诗案”事件,苏轼被贬至黄州,担任团练副使一职。
苏轼【精选PPT】
风波》等。
特点
03
苏轼的词格调高雅、意境开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人
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苏轼的散文
散文的地位
苏轼的散文在宋代散文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散文风格独特,语 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代表作品
《记承天寺夜游》、《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超然台记 》等。
苏轼的书法作品既有传统的功底,又有鲜明的个性,被誉为 “苏派”,他的书法风格以丰腴跌宕、天真烂漫为特点,既 有颜真卿的厚重又有柳公权的峻利。
创新精神
苏轼在书法艺术上具有创新精神,他打破了当时书法的常规 ,强调个性表达,不拘泥于前人传统,自成一派。
苏轼的绘画艺术
画作丰富多样
苏轼的画作题材广泛,山水、人物、花鸟画均有涉猎,他的画作充满了生活 情趣和鲜明的个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苏轼的佛教思想
倡导禅修与内心平静
苏轼对佛教思想也有所涉猎,他倡导禅修和内心的平静。他认为,通过禅修可以 消除内心的烦恼和焦虑,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强调生命轮回与超脱
佛教思想中的生命轮回观念对苏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和无 常,强调超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超越与解脱。
06
苏轼的影响与传承
苏轼的道家思想
追求自然与自由
苏轼对道家思想有着深厚的兴趣,他追求自然、自由和个体的内在平衡。他 倡导“无为而治”,强调顺其自然,反对过度干预和控制,主张让事物按照 自然规律发展。
重视个体价值
道家思想强调个体的独立和自由,苏轼也认同这一思想。他认为每个人都应 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选择,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苏轼对后世的影响
01
02
苏轼简介——走近苏轼ppt课件
第四时期:元佑八年,新党再度执政, 他以讽刺先朝的罪名,被贬惠州,再被贬 为儋州。元符三年大赦,复任朝奉郎,
被归途中卒与常州,谥号“文忠” 11
人物思想
苏轼的一生,将中国传统的三大思想体 系:儒、道、佛很好的融于一身。他以儒 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从政,立志做一个经世 济民的人物。他又以释、道二家超然物外 ,与世无争的思想处置人生忧患,因而在 任何逆境中都能随遇而安,不悲观,不颓 唐,永远保持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12
13
一蓑烟雨任 平生——走近苏轼
1
人物简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 士,世称苏东坡、苏仙,词圣。眉州眉山 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北 宋文坛领袖,作品中融合了儒释道的思想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伟大作 家,现存诗2726首,词398卷。他开创了 北宋豪放词,并且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 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 的“三苏”。清人说:“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柳宗元、欧
5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 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 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 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 梦,一尊还酹江月。
6
定风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 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 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 无晴。
7
苏轼的词题材上主要分为两类
:
(一)写自己的抱负与理想,表现出一种 慷慨豪迈的精神。 (二)写自己面对自然,感怀今昔之际带 有哲理性的一种人生感受,表现出一种高 逸旷达的精神。
被归途中卒与常州,谥号“文忠” 11
人物思想
苏轼的一生,将中国传统的三大思想体 系:儒、道、佛很好的融于一身。他以儒 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从政,立志做一个经世 济民的人物。他又以释、道二家超然物外 ,与世无争的思想处置人生忧患,因而在 任何逆境中都能随遇而安,不悲观,不颓 唐,永远保持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12
13
一蓑烟雨任 平生——走近苏轼
1
人物简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 士,世称苏东坡、苏仙,词圣。眉州眉山 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北 宋文坛领袖,作品中融合了儒释道的思想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伟大作 家,现存诗2726首,词398卷。他开创了 北宋豪放词,并且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 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 的“三苏”。清人说:“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柳宗元、欧
5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 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 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 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 梦,一尊还酹江月。
6
定风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 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 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 无晴。
7
苏轼的词题材上主要分为两类
:
(一)写自己的抱负与理想,表现出一种 慷慨豪迈的精神。 (二)写自己面对自然,感怀今昔之际带 有哲理性的一种人生感受,表现出一种高 逸旷达的精神。
苏轼ppt优秀课件
苏轼的思想和价值观对当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作 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价值观,如重视人性和情感、 倡导自然和自由等,这些思想和价值观对当代社会的文化、 艺术、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文化符号意义
苏轼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符号 意义。他的文学作品、思想、价值观等都具有广泛的代表 性和影响力,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苏轼的思想和哲学
03
苏轼的儒家思想
01
苏轼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强调仁、义、礼、智 、信等传统美德。
02
苏轼认为,人应该以修 身为本,通过自我修养 来达到齐家、治国、平 天下的理想。
03
苏轼倡导忠君爱国,认 为臣子应该尽忠职守, 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
04
苏轼强调人与人之间的 互助和关爱,认为这是 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石。
创作背景
苏轼的词创作背景丰富, 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 有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苏轼诗词的艺术特点
创新精神
苏轼的诗词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 有创新精神,突破了传统诗歌和
词的限制。
哲理思考
苏轼的诗词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 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独 到见解。
情感表达
苏轼的诗词情感表达真挚、深沉,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 共鸣。
艺术风格
苏轼的诗歌风格独特,语 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苏轼的诗歌创作背景复杂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和民族危机,表达了诗人 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注。
苏轼的词
词的主题
苏轼的词主题多样,既有 描写爱情的婉约词,也有 抒发豪情壮志的豪放词。
艺术特色
苏轼的词语言优美,意境 深远,善于运用典故和比 喻,展现出极高的艺术表 现力。
苏轼的文化符号意义
苏轼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符号 意义。他的文学作品、思想、价值观等都具有广泛的代表 性和影响力,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苏轼的思想和哲学
03
苏轼的儒家思想
01
苏轼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强调仁、义、礼、智 、信等传统美德。
02
苏轼认为,人应该以修 身为本,通过自我修养 来达到齐家、治国、平 天下的理想。
03
苏轼倡导忠君爱国,认 为臣子应该尽忠职守, 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
04
苏轼强调人与人之间的 互助和关爱,认为这是 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石。
创作背景
苏轼的词创作背景丰富, 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 有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苏轼诗词的艺术特点
创新精神
苏轼的诗词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 有创新精神,突破了传统诗歌和
词的限制。
哲理思考
苏轼的诗词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 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独 到见解。
情感表达
苏轼的诗词情感表达真挚、深沉,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 共鸣。
艺术风格
苏轼的诗歌风格独特,语 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苏轼的诗歌创作背景复杂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和民族危机,表达了诗人 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注。
苏轼的词
词的主题
苏轼的词主题多样,既有 描写爱情的婉约词,也有 抒发豪情壮志的豪放词。
艺术特色
苏轼的词语言优美,意境 深远,善于运用典故和比 喻,展现出极高的艺术表 现力。
《苏轼简介》PPT课件
•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是继 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 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北宋文学家黄 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 称苏门四学士。
4
﹤艺术成就﹥
➢二、诗
•苏轼的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
3
﹤艺术成就﹥
➢一、文章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 现力和艺术价值。
•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
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
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的艺术境界。 •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 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
11
里此有应转 共事悲有朱 婵古欢恨阁 娟难离,, 。全合何低
。,时绮 但月长户 愿有向, 人阴别照 长晴时无 久圆圆眠 ,缺?。 千,人不
似高欲知明 在处乘天月 人不风上几 间胜归宫时 ?寒去阙有
。,,? 起又今把 舞恐夕酒 弄琼是问 清楼何青 影玉年天 ,宇。。 何,我不
明 月 几 时 有
水 调 歌 头
密
日卯江
夜正城
记月子
梦
二 十
乙
7
断惟窗 处有,夜 ,泪正来 明千梳幽 月行妆梦 夜。。忽 ,料相还 短得顾乡 松年无, 冈年言小 。肠,轩
不无量 识处,十 ,话自年 尘凄难生 满凉忘死 面。。两 ,纵千茫 鬓使里茫 如相孤, 霜逢坟不 。应,思
乙
卯 子
夜
记
梦
8
作品赏析:
4
﹤艺术成就﹥
➢二、诗
•苏轼的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
3
﹤艺术成就﹥
➢一、文章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 现力和艺术价值。
•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
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
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的艺术境界。 •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 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
11
里此有应转 共事悲有朱 婵古欢恨阁 娟难离,, 。全合何低
。,时绮 但月长户 愿有向, 人阴别照 长晴时无 久圆圆眠 ,缺?。 千,人不
似高欲知明 在处乘天月 人不风上几 间胜归宫时 ?寒去阙有
。,,? 起又今把 舞恐夕酒 弄琼是问 清楼何青 影玉年天 ,宇。。 何,我不
明 月 几 时 有
水 调 歌 头
密
日卯江
夜正城
记月子
梦
二 十
乙
7
断惟窗 处有,夜 ,泪正来 明千梳幽 月行妆梦 夜。。忽 ,料相还 短得顾乡 松年无, 冈年言小 。肠,轩
不无量 识处,十 ,话自年 尘凄难生 满凉忘死 面。。两 ,纵千茫 鬓使里茫 如相孤, 霜逢坟不 。应,思
乙
卯 子
夜
记
梦
8
作品赏析:
苏东坡生平介绍 课件(共47张PPT)
凌虚台记 【作者】苏轼 【朝代】宋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 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 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 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 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 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 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 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 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 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 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 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 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大理寺和审刑院审查案卷后认为,即便阿云不是韦大的妻子, 但是其蓄意谋杀,并且造成了对方人身伤害,按照大宋律法一样 要判处死刑。
一个普通官员表现出令人钦佩的伟大
得知这个消息,许遵坐不住了。他在登州任知府,属于中 央下派到地方政府挂职锻炼的官员,挂职期满就会调回中央并 升职。这种情况下,对许遵来说,明哲保身、以求升官无疑是 对他最有利的选择,但是许遵却决心要救可怜的阿云一条命。
为了一位素不相识的平民女子,许遵这位普通的官员,置 个人的前途于不顾,挺身而出与朝廷的最高司法机构争辩,其 勇气与正气着实令人钦佩。
苏轼 简介ppt课件
9
水调歌头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 ,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 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 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 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
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
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
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
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
月。
10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 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北宋中期文坛领袖
1
北宋中期文坛领袖 豪放派代表
2
北宋北宋中期文坛领袖 豪放派代表 美食
3
苏轼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 、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 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 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 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 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 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 “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4
5
6
7
8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 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 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 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 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 ,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 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 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 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
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
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
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
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
月。
10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 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北宋中期文坛领袖
1
北宋中期文坛领袖 豪放派代表
2
北宋北宋中期文坛领袖 豪放派代表 美食
3
苏轼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 、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 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 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 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 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 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 “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4
5
6
7
8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 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 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 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 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生平简介 课件(共51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024版】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 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 长久,千里共婵娟。
徐州知州 抗洪 湖州知州
四十三岁的苏东坡由徐州调任湖州。他作《湖州谢上表》,其实只 是例行公事,略叙为臣过去无政绩可言,再叙皇恩浩荡,但他在后又夹 上几句牢骚话: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苏洵、苏 轼、苏辙、欧阳修、王安 石、曾巩
后世评价
“百科全书式的文学巨匠”
国学大师王国维: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 子瞻者。
林语堂: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 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 画家、造酒试验家……
宋神宗手书:“人才实难,不忍终弃。” 宋神宗妈妈高太后护航,从一个犯官一路直升到三品 大员,提升了六个品级
我主张不变法, 事实证明我是 对的!哈哈哈!
新党被打压
我觉得新法其实 我还是出京吧。 也有好处:…… 杭州,我又来了!
我是王安石, 变法失败, 好郁闷。
旧党
新党
再回杭州 治理西湖,淤泥形成“苏公堤”
密州: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密州: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 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 清影,何似在人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 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 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徐州知州 抗洪 湖州知州
四十三岁的苏东坡由徐州调任湖州。他作《湖州谢上表》,其实只 是例行公事,略叙为臣过去无政绩可言,再叙皇恩浩荡,但他在后又夹 上几句牢骚话: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苏洵、苏 轼、苏辙、欧阳修、王安 石、曾巩
后世评价
“百科全书式的文学巨匠”
国学大师王国维: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 子瞻者。
林语堂: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 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 画家、造酒试验家……
宋神宗手书:“人才实难,不忍终弃。” 宋神宗妈妈高太后护航,从一个犯官一路直升到三品 大员,提升了六个品级
我主张不变法, 事实证明我是 对的!哈哈哈!
新党被打压
我觉得新法其实 我还是出京吧。 也有好处:…… 杭州,我又来了!
我是王安石, 变法失败, 好郁闷。
旧党
新党
再回杭州 治理西湖,淤泥形成“苏公堤”
密州: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密州: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 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 清影,何似在人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 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 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生平介绍PPT课件
念奴娇·赤壁怀古
被贬黄州
?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 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 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 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 赋》和《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 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 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苏轼
北宋文学家苏轼
苏轼简介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 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 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 家。
?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 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 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 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 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筑建苏堤
? 元祐四年( 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由于西湖长期 没有疏浚,淤塞过半,“崶台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 湖水逐渐干涸,湖中长满野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苏轼来杭 州的第二年率众疏浚西湖,动用民工 20余万,开除葑田,恢复旧 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为标志。他把挖 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有 6桥相接, 以便行人,后人名之曰“苏公堤”,简称“苏堤”。苏堤在春天 的清晨,烟柳笼纱,波光树影,鸟鸣莺啼,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 一“苏堤春晓”。
古代诗人名人苏轼人物介绍PPT
诗人趣事
幽默的苏轼
有次苏轼宴请宾客,书法家米芾是苏轼的好友应邀而来,酒 至酣时,米芾忽然站起来对大家说,世人都说我癫狂,我愿 意让子瞻(苏轼)来证实,意思是让苏轼证明他并不疯癫。 结果苏轼却说他的看法与大家一样,反而愈发证明了米芾的 癫狂。苏轼喜欢开朋友“俱内”的玩笑,他有一位朋友龙丘 先生,其妻嫉妒凶悍。苏轼便作诗嘲笑他,“龙丘居士亦可 怜,说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诗人成就
词作
苏轼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使词突破了作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 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 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他是两宋词风转变的关键人物,后来的南 渡词人和辛派词人都是沿着苏轼所开拓的道路行进的。
诗人成就
散文
苏轼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完成者,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 三人齐名。他现存散文四千余篇,包括有议论文、记游文、 传记碑文、书札、题跋等,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既有长 篇大论,也有短章小文。苏轼擅长写议论文,这类文章主 要包括奏议、进策、史论、制科文字等,这些文章从不同 侧面反映了苏轼的政论与史论。他的议论文带有战国纵横 家的习气,尤其是早年的文章,有时故作不合时宜的惊人 之语,但说理透彻,气势逼人。而后文风逐渐沉稳,接近 于贾谊、陆贽的文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 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第三部分
诗人成就
诗人成就
诗歌
苏轼是宋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现存诗二 千七百多首,题材广泛,且各体兼备,又因题意不同,呈现出不用 风格。苏轼认为诗词的创作应该是内容充实郁勃而自然表现出来, 不能只靠技巧来表现。同时由于他学高才博,对诗歌创作的技巧达 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并能以创新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在他的笔 下,几乎没有不能入诗的题材。诚然苏轼的诗歌风格主要以雄发为 主,但他也强调阳刚与阴柔的相互融合,如《游金山寺》就做到了 刚柔并济。
苏轼简介-PPT课件
其逮入御史台受审,史称“乌台诗案”。苏轼
因此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 公事。
关于苏词
王灼《碧鸡漫志》称苏词“指出向上一路, 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苏轼词“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除男女恋情、离合悲欢,更有田园风情、 山水景物、人生志趣、怀古感今、咏物 记事等。
苏词分类
• 豪放词风
• 慷慨激昂的感情、奔放豪迈的意象、飞 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壮的场面、铿锵 雄豪的音调。
• 旷达词风
• 疏狂不羁、通脱豁达、潇洒飘逸、高洁 特立
• 婉约词风
• 格调高远典雅、感情真实健康,由浓艳 转为清新。
苏词之最
• 豪放词
• 最早之作《江城子·密州出猎》 • 最具风格之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 最具旷达之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一生,无论得意与否,总是敢于坚持 自己的意见和立场,活得光明磊落、爱憎 分明、表里如一。当种种不幸袭来时,他 都能以一种豁达、超然态度来对待,无论 生活怎样的令他失望,也从未放弃对生活 的热爱和向往,这种苦中作乐的精神正是 古代文人所少有的。
•
感 谢 阅
读感 谢 阅
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 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 案,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 应笑我,早生华发。人 生如梦,一尊 还酹江月。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范滂(pāng)(137-169)东汉官员年少时便励志清廉,因 "清节"为郡人称道。
二十岁高中进士:
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 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之至论》,惊喜,欲擢冠多士, 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读轼书不觉汗 出,快哉!吾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 乃信服。
因此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 公事。
关于苏词
王灼《碧鸡漫志》称苏词“指出向上一路, 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苏轼词“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除男女恋情、离合悲欢,更有田园风情、 山水景物、人生志趣、怀古感今、咏物 记事等。
苏词分类
• 豪放词风
• 慷慨激昂的感情、奔放豪迈的意象、飞 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壮的场面、铿锵 雄豪的音调。
• 旷达词风
• 疏狂不羁、通脱豁达、潇洒飘逸、高洁 特立
• 婉约词风
• 格调高远典雅、感情真实健康,由浓艳 转为清新。
苏词之最
• 豪放词
• 最早之作《江城子·密州出猎》 • 最具风格之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 最具旷达之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一生,无论得意与否,总是敢于坚持 自己的意见和立场,活得光明磊落、爱憎 分明、表里如一。当种种不幸袭来时,他 都能以一种豁达、超然态度来对待,无论 生活怎样的令他失望,也从未放弃对生活 的热爱和向往,这种苦中作乐的精神正是 古代文人所少有的。
•
感 谢 阅
读感 谢 阅
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 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 案,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 应笑我,早生华发。人 生如梦,一尊 还酹江月。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范滂(pāng)(137-169)东汉官员年少时便励志清廉,因 "清节"为郡人称道。
二十岁高中进士:
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 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之至论》,惊喜,欲擢冠多士, 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读轼书不觉汗 出,快哉!吾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 乃信服。
苏轼人物介绍知识拓展课件PPT
苏辛是北宋的苏轼与南 宋辛弃疾的并称,二人 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 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 放风格,并把它推向了 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 “唐宋散文八大家”, 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 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 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 阳修、苏洵、苏轼、苏 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宋四家是中国北宋时期 四位书法家苏轼、黄庭 坚、米芾和蔡襄的合称。 这四个人大致可以代表 宋代的书法风格,而且 成就最高,故称“宋四 家”。
元丰八年(1085 年),宋哲宗即位, 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 名,临朝听政,司马 光重新被启用为相, 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 被打压。苏轼被再次 重用,一路升翰林学 士、知制诰,知礼部 贡举。
元祐四年(1089 年),苏轼任龙图阁 学士、知杭州。苏轼 第二次到杭州做官, 杭州大旱,饥馑瘟疫 一起发生。苏轼向朝 廷请求,减免本路上 供米三分之一,又得 到赐给剃度和尚的度 牒,换成大米来救济 饥饿的百姓。
就风格个性的突出、鲜明 而言,王、黄、陈三家也 许比苏轼诗更引人注目。 然而论创作成就,则苏轼 无疑是北宋诗坛上第一大 家。就风格个性的突出、 鲜明而言,王、黄、陈三 家也许比苏轼诗更引人注 目。然而论创作成就,则 苏轼无疑是北宋诗坛上第 一大家。
苏轼的词作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
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 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 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 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 辛派词人的先河。
在两宋词风转变过程中,苏 轼是关键人物。强化词的文 学性,弱化词对音乐的依附 性,是苏轼为后代词人所指 出的“向上一路”。后来的 南渡词人和辛派词人就是沿 着此路而进一步开拓发展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京重用 ➢诗词
•《答张文潜县丞书》
➢走进苏轼内心
3
一生波澜
一、书香世家:母程氏是大里氏木程文应的女儿,书香门第出身,因从小耳闻目染, 故品德、学识都相当好,苏轼很幸运有这样的母亲,因此他能够受到良好的家 教。
二、名震京城:仁宗嘉枯元年,他同其弟苏辙在父亲的陪伴下初次离开眉山,并赶 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这一年顺利地考上预备考试的两兄弟,又一起参加第二 年春季的科举,苏轼一举进士及第。
7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序词】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 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 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 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 风雨也无晴。
8
▪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 “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 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 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 “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 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 “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 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 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 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 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 舒阔。
6
此篇是词人被贬居黄州后的抒怀之作。词借咏孤雁夜飞抒写政 治失意的孤寂忧愤之情,表现词人不同流俗、清高自守的品格。全词 写景兴怀、托物咏人,物我交融,含蕴深广。
上片写词人独居定惠院的寂静冷清。“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营造出一幅夜深人静的画面:半轮残月高高地挂在梧桐树梢,漏壶已 尽,夜已深,四周一片寂静。在这样孤寂的夜里,“谁见幽人独往 来”,谁能看见那幽居人独自往来呢?他隐约出没,就像那“缥缈孤 鸿影”。词人以寥寥笔墨,即将一个独来独往、心思缜密的“幽人” 形象描出来。末二句虚实相间,先写“幽人”独自走来,后将人、鸟 形象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又以诗意之美强化了“幽人”的超 凡脱俗。“缺”、“ 疏”、“断”几字写尽幽独凄清的心境,烘托 悲凉的气氛。
1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谥文忠, 眉州眉山人。在才俊辈出 的宋代,在诗、词、文、 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登 峰造极的成就。是北宋著 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 家、诗人、词人、美食家。
2
➢苏轼的一生波澜 ➢乌台诗案 ➢诗词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六、晚年: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六月,苏轼卧病常州,七月二十八日,苏轼
逝世,一代才子就此陨落,死时六十六岁。
4
乌台诗案
▪ 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结果苏轼 被抓进乌台,被关4个月。御史中丞李定、舒亶、 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 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 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 问题。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 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 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 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三、反对变法:英宗继位以后,韩琦做了山陵使,他表面上爱护苏轼,其实有点妒 忌他的才华,所以苏轼办事格外小心。
四、漂泊流离:苏轼后来被调任到徐州(今江苏省铜山县)、湖州(今浙江省吴兴县)。 不久,苏轼就被送人狱中,这就是著名的 "乌台诗案"。
五、政事艰难:苏轼四十九岁时,任为登州知事。仅十余日,任礼部郎中。这年腊 月调回京都开封,任起居舍人。第二年,苏轼晋升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 制语,同时兼任侍读,不到一年,三次升官。这年九月,旧法派的领袖司马光 去世,集宋朝理学之大成的程颐领导的洛党相苏轼等人的蜀党势不两立。元枯 四年,调转任杭州叶知事,刚到任就遇到严重的天灾和病害。元佑六年又奉召 出任翰林学士承旨,并兼任侍读。不到几个月又被调任颖洲知事。次年转任扬 州知事。元佑七年九月,出任兵部尚书。十一月晋升为礼部尚书。
5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①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②人初静。时见幽人 ③独往来,缥缈④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⑤ 。拣尽寒 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注释: ①定惠院:在湖北黄冈县东南。 ②漏:古代盛水滴漏计时之器。漏断,漏壶水滴尽了,指时已深夜。 ③幽人:幽居之从,苏轼自谓。 ④飘渺:即缥渺,陷约、记远的样子。 ⑤省:明白。
▪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 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 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 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 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 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 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 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下片承接上文,专写孤鸿,借孤鸿寄托自己满腹怨恨而又不愿攀 龙附凤的情怀。“惊起却回头”一语双关,既可言说孤鸿被惊起而回 头,也可言说“幽人”猛回头。而下句“有恨无人省”也是两层意思, 一层为孤鸿因无故被惊起,故心怀怨恨,无人理解。另一层意思为词 人所思,言自己被贬谪黄州时的孤寂处境。“拣尽寒枝不肯,寂寞沙 洲冷”写孤鸿选求栖息处的情景,宁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也不愿 栖息高枝。此处,词人运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了自己高洁自许、不愿随 波逐流的心境。“惊”、“恨”、“寒”、“寂寞”、“冷”等词眼 写出词人在患难之中“忧谗畏讥”的情绪。
9
入京重用
10
诗词三
11
诗词三解释
12
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坡的性格:
一,感受敏锐,好奇深思,自然真挚,天真烂漫。
•《答张文潜县丞书》
➢走进苏轼内心
3
一生波澜
一、书香世家:母程氏是大里氏木程文应的女儿,书香门第出身,因从小耳闻目染, 故品德、学识都相当好,苏轼很幸运有这样的母亲,因此他能够受到良好的家 教。
二、名震京城:仁宗嘉枯元年,他同其弟苏辙在父亲的陪伴下初次离开眉山,并赶 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这一年顺利地考上预备考试的两兄弟,又一起参加第二 年春季的科举,苏轼一举进士及第。
7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序词】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 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 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 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 风雨也无晴。
8
▪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 “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 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 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 “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 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 “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 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 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 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 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 舒阔。
6
此篇是词人被贬居黄州后的抒怀之作。词借咏孤雁夜飞抒写政 治失意的孤寂忧愤之情,表现词人不同流俗、清高自守的品格。全词 写景兴怀、托物咏人,物我交融,含蕴深广。
上片写词人独居定惠院的寂静冷清。“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营造出一幅夜深人静的画面:半轮残月高高地挂在梧桐树梢,漏壶已 尽,夜已深,四周一片寂静。在这样孤寂的夜里,“谁见幽人独往 来”,谁能看见那幽居人独自往来呢?他隐约出没,就像那“缥缈孤 鸿影”。词人以寥寥笔墨,即将一个独来独往、心思缜密的“幽人” 形象描出来。末二句虚实相间,先写“幽人”独自走来,后将人、鸟 形象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又以诗意之美强化了“幽人”的超 凡脱俗。“缺”、“ 疏”、“断”几字写尽幽独凄清的心境,烘托 悲凉的气氛。
1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谥文忠, 眉州眉山人。在才俊辈出 的宋代,在诗、词、文、 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登 峰造极的成就。是北宋著 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 家、诗人、词人、美食家。
2
➢苏轼的一生波澜 ➢乌台诗案 ➢诗词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六、晚年: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六月,苏轼卧病常州,七月二十八日,苏轼
逝世,一代才子就此陨落,死时六十六岁。
4
乌台诗案
▪ 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结果苏轼 被抓进乌台,被关4个月。御史中丞李定、舒亶、 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 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 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 问题。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 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 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 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三、反对变法:英宗继位以后,韩琦做了山陵使,他表面上爱护苏轼,其实有点妒 忌他的才华,所以苏轼办事格外小心。
四、漂泊流离:苏轼后来被调任到徐州(今江苏省铜山县)、湖州(今浙江省吴兴县)。 不久,苏轼就被送人狱中,这就是著名的 "乌台诗案"。
五、政事艰难:苏轼四十九岁时,任为登州知事。仅十余日,任礼部郎中。这年腊 月调回京都开封,任起居舍人。第二年,苏轼晋升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 制语,同时兼任侍读,不到一年,三次升官。这年九月,旧法派的领袖司马光 去世,集宋朝理学之大成的程颐领导的洛党相苏轼等人的蜀党势不两立。元枯 四年,调转任杭州叶知事,刚到任就遇到严重的天灾和病害。元佑六年又奉召 出任翰林学士承旨,并兼任侍读。不到几个月又被调任颖洲知事。次年转任扬 州知事。元佑七年九月,出任兵部尚书。十一月晋升为礼部尚书。
5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①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②人初静。时见幽人 ③独往来,缥缈④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⑤ 。拣尽寒 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注释: ①定惠院:在湖北黄冈县东南。 ②漏:古代盛水滴漏计时之器。漏断,漏壶水滴尽了,指时已深夜。 ③幽人:幽居之从,苏轼自谓。 ④飘渺:即缥渺,陷约、记远的样子。 ⑤省:明白。
▪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 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 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 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 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 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 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 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下片承接上文,专写孤鸿,借孤鸿寄托自己满腹怨恨而又不愿攀 龙附凤的情怀。“惊起却回头”一语双关,既可言说孤鸿被惊起而回 头,也可言说“幽人”猛回头。而下句“有恨无人省”也是两层意思, 一层为孤鸿因无故被惊起,故心怀怨恨,无人理解。另一层意思为词 人所思,言自己被贬谪黄州时的孤寂处境。“拣尽寒枝不肯,寂寞沙 洲冷”写孤鸿选求栖息处的情景,宁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也不愿 栖息高枝。此处,词人运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了自己高洁自许、不愿随 波逐流的心境。“惊”、“恨”、“寒”、“寂寞”、“冷”等词眼 写出词人在患难之中“忧谗畏讥”的情绪。
9
入京重用
10
诗词三
11
诗词三解释
12
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坡的性格:
一,感受敏锐,好奇深思,自然真挚,天真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