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颗糖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览“四颗糖”的缘由
一次,陶行知先生看到学生王友正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停止了。”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几个男生,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因为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做为老师,我们经常会遇到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的学生即所谓的后进生。其实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大多数学生的资质相差不大,只是许多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被开发出来、引导出来,错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没有被及时纠正……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有一颗爱心,像陶行知先生那样,随时为他们准备“四颗糖”。
第一颗糖:尊重和理解之糖
给成功的人以尊重和理解,表明对别人成功的敬佩、赞美与追求;给失败的人以尊重和理解,表明对别人失败后的东山再起充满信心,是对失败者心灵创伤的良好医治。“师道尊严”是千百年来的习惯,往往会使教师在头脑中不自觉地产生一味地要求学生服从自己、尊重自己的意识,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造成师生之间关系的不和谐,从而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对于后进生我们更应该尊重他们、
理解他们,只要静下心来倾听、交流,想办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铺路搭桥,一定会发现问题的根源。许多后进生由于长期没有被家长、同学或任课教师重视,长期处在“被遗忘的角落”,就像娇嫩弱小的幼苗,得不到阳光的温暖、雨露的滋润。身为教育者若能及时给予一颗尊重和理解之糖,就能够使他们展现新的活力。如果一时不慎,完全可以使其自尊扫地,摧毁他们的精神支柱。尊重和理解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针。对于那些缺少天赋或生理有某些缺陷、因学习差而抬不起头、因失败而产生挫折心理、因犯错误而受到惩罚的学生,要及时地给予尊重、给予理解、给予热情而诚恳的帮助,这样师生之间就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二颗糖:信任和支持之糖
对人的信任,对人的支持,是翅膀赖以飞翔的空气。后进生往往缺点不足较多,他们经常听到的是批评,遇到的是不信任的冷漠目光。教育转化后进生,教师首先要信任他们,创造有发展特长的场所,有发表见解和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同时,也应从多方面给予帮助和扶持,在引导上下功夫,使其有所转变。正如歌德说过的一句话:“你失去了财富,你就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使后进生树立起自信心,是实现后进生转化的关键。信任是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只有信任和支持他们,后进生才会不断地树立信心、充满自信,才能点燃他们的希望之火。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在担任校长期间非常精彩地处理了一件事:一天,他派一名曾是小偷的学生谢苗去几十里外取一笔数额不小的钱。谢苗不敢相信“这种信任”,认为校长在捉弄他。他问马卡连柯:“如果我取了钱不回来怎么办?”马卡连柯真诚而平静地回答说:“少说废话!既然委托你,你就去!”当谢苗取回钱后请校长清点时,马卡连柯说:“你数过就行
了。”然后随便地把钱放进了抽屉。面对校长如此的信任,谢苗事后激动地说:“一路上我都在想,要是有人来袭击我,哪怕有10个人或更多,我都会扑上去,用牙咬他们,撕他们,除非他们把我杀死。”为什么一个曾经有过偷窃行为的学生能不为金钱所动,甚至想用生命来保护它呢?这是因为校长信任了他。校长用信任和支持架起了他与学生间信任的桥梁,让学生感到了做人的尊严和快乐,他怎能不弃恶扬善呢?一个教育者绝不能对自己的学生丧失信心,也绝不能轻视后进生,对后进生不妨高看一眼,给予应有的信任和支持。
第三颗糖:赏识和鼓励之糖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育者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千万不可求全责备,更不能抓住一点错误就横加指责。学生经常受批评斥责,容易失去自尊,有的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有的甚至破罐子破摔,消沉下去,不再作任何努力。教育者不应该做挑剔的裁判,而应该做热情的拉拉队长,认真挖掘学生潜在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后进生必要的赏识和鼓励。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会让他们感到教师是公平的、亲切的,有助于他们全面认识和评价自己,从而增强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一句表扬,很可能是吹拂后进生心灵创伤的春风。后进生虽然存在着较多的行为障碍,但他们同样也有不少闪光的地方:有的尊敬师长,特别懂礼貌;有的关心集体,热心公益事业;有的荣誉感强,运动会上拼搏顽强……教育者只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往往就能激活潜伏在他们身上的“真、善、美”元素。众所周知,赏识教育倡导者周弘用不断的赏识和鼓励,将聋女教育成留美研究生,改变了一个残疾儿童的命运。他用切身的体验又一次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可取性。寻找幸福感、快乐感是人的生命需求。后进生更需要得到他人的赏识和鼓励,从中感受到被赏识的快乐,这种快乐反过来极大地激发后进生的人生观、自信心与不断进取的精
神,进而激发后进生的求知欲与创造欲。因此,作为教师要树立“心中无后进生”的教育理念,作为家长要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孩子”的教育思想。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表扬,这表扬对你来说,虽然轻而易举,但它却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使更多的后进生振作起来、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第四颗糖:宽容和体贴之糖
教育,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和唤醒,是对人的内在潜质的开发和拓展。这种教育需要一种平和的心境,一种智慧的胸襟,一种独特的魅力。它,就是宽容。宽容,是一种体谅,是一种理解和关心,是自信的基础,是人格的因子,是人才的动力。宽容并非是放任自流,撒手不管,相反,宽容是一种感情的投入,是一种对后进生的包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丰收的硕果。日本心理学家永多湖辉曾说:“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而教育成功的奥秘就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行,宽容地承认差异,允许失败。一个学生如果能得到教师和父母的赞许、宽容和体贴,就会在他的心里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这种心理会使其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激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也因此愿意接受教师和父母的教导,愿意改掉自身的缺点,甚至激发出与困难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有了情感上的碰撞,后进生从心理上便接受了教师的教育,这是他们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教师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对后进生,不能因为他们缺点多就冷淡、疏远他们,要抱着一颗爱心去亲近他们,多给他们一点宽容和体贴,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真心实意地去关心爱护他们,发现他们的长处,使其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聪明才智,进而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真诚的体贴和关怀,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