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胡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与胡适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胡适,(1891.12.17—1962.2.24),徽州绩溪县人。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20世纪是鲁迅的世纪,21世纪是胡适的世纪。
鲁迅与胡适,在我的视野里是两个窗口,一个通向深邃冷寂的长夜,一个连着开阔、暖意的春的原野。”(孙郁)
鲁迅是闪电,胡适是阳光(邵建)
鲁迅是酒,胡适是水(傅国涌)
鲁迅的精神是药,胡适的思想是饭,……鲁迅消失了的地方,胡适便凸现出他的意义(徐迅雷)
鲁迅和胡适的关系,也经历了一个从同盟军(《新青年》时期)到路人(甚至是敌人)的关系。
30年代,一个是左翼领袖,一个是右翼旗帜。学术界有“挺鲁派”和“挺胡派”。
从根本上来说,鲁迅与胡适性情、身份、立场差异太大。不同的留学背景,使他们成为“英美派”和“留日派”的代表人物。当然,在“留日派”中鲁迅又有着自己的特殊性。
鲁迅1902年4月进日本弘文学院,1903年发表《说镭》、《中国地质略论》等文章,表现了对科学的热情;1904年6月到仙台医学院;1906年3月退学,返回东京。
胡适在绩溪老家受过9年私塾教育,1904年,他到上海进新式学校,开始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话文章,后任该报编辑。1906年考入中胡适国公学,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留学,于康乃尔大学先读农科,后改读文科。
鲁迅学医的动机:救治像父亲一样的病人、战争时当军医、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弃医从文”:直接原因“幻灯事件”;深层原因是对国民性的思考(其中包含梁启超影响)。
胡适学农的动机:
“我的选择是根据了中国盛行的,谓中国学生需要学点有用的技艺,文学哲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个观念。但是也有一个经济的动机:农科学院当初不收学费,我心想我或许还能够把每月的学费节下一部分汇给我的母亲。”
1.对农学课程没兴趣,早年所学的知识用不上,一次关于苹果的实验,让
他下了决心。
2.辛亥革命之后,一位四年级的留学生让胡适代替他去演讲,向美国听众谈中国革命和共和政府,引起他的兴趣转移;
3.对英、德、法三国文学兴趣的成长,引起了对中国文学兴趣的复振。后在哥伦比亚大学随杜威攻读哲学,1917完成博士学业,1927年获博士学位。
鲁迅思考问题的角度,始终是民族国家的命运,最终由身体治疗转向精神的疗救。
胡适更多是从个人兴趣出发,来规划自己的人生,这决定了他思考问题始终执着于社会中的个人,为他走向自由主义(维护个人在社会中的自由选择)奠定了基础。
鲁迅与胡适志业的转向,为五四文学革命的爆发和成功奠定了基础。
胡适开启了五四文学革命,鲁迅贡献了经典作品,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缔造了伟大的一个时代。
胡适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加盟《新青年》;白话与文言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是胡适的发祥地,没有《新青年》,胡适的命运或许是另外一番光景。一夜之间,大洋彼岸的胡适名声大震。《新青年》成为胡适一生声名事业的发祥地,年仅26岁的胡适就此暴得大名,开始了他作为名人的生涯。
鲁迅向左转:
一种民间立场——始终与被压迫者站在一起,支持颠覆国民政府的革命行为。
政治立场左转,但基本的思想没变,看问题的角度没变,质疑与批判的锋芒没有收敛。
这种政治立场的转变,即基于人道,也基于正义,自然也有着微茫的希望。
基本的立场差异:
鲁迅立足于底层,是苦难人民的代言人,但他不谄媚大众,不利用大众,而是彻底地批判大众愚昧和麻木;
胡适立足于上层,是知识分子的良知。但他也并不逢迎官僚,不趁机捞取个人利益,而是试图对中国的政治体制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思想上,鲁迅建构了启蒙主义的体系,试图通过改变中国民众的心理,实现社会的总体变革;
胡适欣羡美国的自由宪政,试图在中国推行现代自由、民主的社会制度,为此他甘愿做政府的评论员和监督员,带有道德理想主义的特征。
文学上,鲁迅是一代宗师,胡适“但开风气不为师”;
鲁迅那些刀光剑影或痛彻心宇的文字,指向了无边的暗夜,让人在痛苦中思索;胡适清新、流畅而又不乏美感的文字,指向理想中的未来,给人们带来温暖。
府院之争
指民国五至六年(1916年至1917年)黎元洪与段祺瑞之间的权力斗争。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原第一任副总统黎元洪依法继任大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段以北洋正统派首领自居,依附日本军阀,掌握军政大权,与黎元洪分庭抗礼。
先是在国务院秘书长人选问题上,黎元洪和段祺瑞发生了争执,最后由徐世昌出面了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要不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宣战这个问题上,双方斗争更趋激烈。
为了达到主战的目的,段祺瑞将其手下的十几个督军叫到北京,组成“督军团”,对黎元洪施加压力,但未获成功;后来段祺瑞又叫人写了对德宣战书要总统盖印,黎元洪为了平息风波,勉强在文件上盖了章。即使这样,段祺瑞仍不满足,在国会开会讨论时,又大肆干涉,终于触动了众怒。
恰在这时,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准时机在这时下令撤销了他的总理职务,段祺瑞愤然离京去津,并且根据临时约法,总统无权撤销总理职务,不承认黎的免职令。
因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所以它们间的争斗被称为“府院之争”
之后黎元洪请督军团团长张勋于6月14日入京调解。张勋入京后,拥立宣统复辟。事件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于事后辞去总统职,总统改由冯国璋担任。府院之争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