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输液反应及护理审批稿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流程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fcbeade51e79b8969022601.png)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流程一、发热反应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患者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
轻者体温在39°C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0°C以上,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处理流程发热反应轻者,立即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及时通知医生;发热反应重者,立即停止输液→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做细菌培养,查找发热反应的原因;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二、循环负荷过重反应(急性肺水肿)临床表现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像粉色的雪沫,急性肺水肿之特征样表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涌出。
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处理流程出现上述临床表现→立即停止输液→迅速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如果病情允许,可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安慰患者减轻其紧张心理,给予高流量吸氧,6-8L/min,提高肺泡内压力,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
湿化瓶内加入20%-30%乙醇溶液,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再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以稳定患者紧张情绪,扩张周围血管,加速液体排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必要时四肢轮扎,有效减少回心血量。
三、静脉炎临床表现延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处理流程停止在此部位静脉输液,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或95%乙醇溶液行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超短波理疗,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中药治疗,将如意金黄散加醋调和成糊状,局部外敷,每日2次,清热、止痛、消肿,合并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
四、空气栓塞临床表现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有胸骨后疼痛,随即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的发绀,并伴有濒死感。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讲课稿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讲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5844e5cf18583d048645904.png)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1.发热反应(1)原因:输入致热物质。
多由于输液瓶清洁消毒不彻底或被污染,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所致,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等原因所致。
(2)临床表现:是输液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反应。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一小时,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
轻者发热常在38o C 左右,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达40o C以上,并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3)护理①预防: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有效期;严格无菌操作。
②处理:发热反应轻者,立即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发热扫应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室作细菌培养;对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2.循环负荷过重(急性肺水肿)(1)原因: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所致。
(2)临床表现: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呼吸急促、出冷汗、面色苍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可由口鼻涌出,患者心前区有压迫感或疼痛、听诊肺部有广泛湿啰音,心率快,心律不齐。
(3)护理①预防:在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的量,尤其对老年人、儿童及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更需要慎重。
②处理:如果发现有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可能的情况下让患者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轻心脏的负担;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用20%~30%酒精湿化,机制是酒精可以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肺部的气体交换;按医嘱给予镇静剂,扩血管、强心、利尿、平喘等药物;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在四肢适当部位适当加压,以阻止静脉回流。
每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必要时也可进行静脉放血200~300ml,但贫血的患者禁忌使用该方法。
静脉输液反应的护理(附9例报告)
![静脉输液反应的护理(附9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f2222e5376baf1ffd4fadc9.png)
静脉输液反应的护理(附9例报告)关键词静脉输液反应护理静脉输液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而输液反应是静脉输液过程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若处理不及时或方法不得当可致终身残废甚至死亡。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科共发生输液反应9例,其中男6例,女3例,0~1岁2例,3岁4例,4~7岁3例,原发病为肺炎、毛细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肠炎、扁桃体炎。
临床表现:除原发病表现外,多数患儿于输液后15-60分钟突然出现发冷寒战,口周发绀,恶心呕吐,皮肤有花纹,四肢凉,随后体温骤升至39℃以上,最高达40.3℃。
急救措施:立即停止输液或更换液体,同时给予肌注非那根1mg/kg地塞米松0.3~0.5mg/kg静推,有缺氧口周发绀者给予吸氧,氧流量为1~2L/分,烦燥不安时,给予鲁米那4~8mg/kg,或水合氯醛0.5ml/kg灌腸,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经处理后患儿于2小时左右输液反应症状全部消失。
防治措施消除致热源,输液用具必须做到无菌、无热源、无有毒颗粒。
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掌握无菌操作规程。
配药前先用干净湿布除去药瓶上的灰尘,然后洗净双手戴好口罩、帽子,配药时要精力集中,先检查输液瓶有无裂痕,瓶口有无松动,液体是否有混浊,悬浮物是否在有效期内,配好的药物必须澄清无沉淀及杂质,液体宜现配现用不能几组液体一次配好,放置时间不可超过2小时,若病情需要连续输液超过24小时必须更换新输液器。
改善病区环境,空气清洁消毒。
定时紫外线消毒,最好在配药前照射30分钟配药及输液时要控制人流,不得擦桌扫地,扫床减少空气污染机会。
加强巡视,输液过程中要经常巡视,注意输液速度,不宜过快,输液量不宜过多,如果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对症治疗处理,并严密监测生命指标。
护士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机械地执行医嘱,要有丰富的药理知识,了解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只有这样才能配合医生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的用药,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1 顾嫦娥.输液反应的急救与护理[J].小儿急救医学,199,6(2):87.。
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措施
![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134e86d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7.png)
-
发热反应 1 空气栓塞 3
肺水肿 5
目录
2 过敏反应 4 静脉炎 6 其他注意事项
静脉输液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措施
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 但在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 不良反应
以下是静脉输液常见的不良反应 及处理措施
1 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
症状
寒战、发热、恶 心呕吐、头痛等
体温可升高至 38℃以上
发热反应
处理措施
立即停止输液: 并通知医生
监测体温:遵医 嘱给予降温处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注意保暖
遵医嘱进行处理 :如给予抗过敏 药物或抗生素
2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
症状
皮肤瘙痒、荨麻 疹、皮疹、呼吸 急促、喉头水肿 、过敏性休克等
过敏反应
处理措施
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来自他注意事项总之,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但在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医护 人员应加强观察和处理,确保病人安全。同时,病人也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及时 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通过共同努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8. 在处理不良反应时,医护人员应保持冷静,迅速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同时,应加强 与上级医生和相关科室的沟通协作,确保病人得到全面、专业的救治
其他注意事项
11.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同时,应尊重病人的隐私和权利,确保病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12.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医护人员应根据其生理特点和病情状况,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3.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注意环境的清洁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同时,应 加强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理和管理,避免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和执行,可以减少静脉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和 安全水平。医护人员和病人应共同努力,加强沟通和协作,确保医疗安全和病人健康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db493430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1.png)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输液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过程,可以有效地治疗疾病和缓解症状。
但是,在输液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例如过敏反应、感染等。
正确的处理方式可以有效地预防这些反应的发生,减轻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害。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输液反应和相应的处理方法。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输液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根据患者对药物和输液配料物质的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过敏反应,例如皮肤瘙痒、风团、轻微呼吸道症状等,也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例如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严重血管扩张等。
以下是针对过敏反应的处理方法:1.轻度过敏反应处理:(1)停止输液,留置静脉通畅,给予抗过敏药物,如氢化可的松、苯海拉明等。
(2)给予安抚和舒适的治疗,如氧气吸入、补液等。
2.严重过敏反应处理:(1)立即停止输液并给予氧气吸入。
(2)紧急给予抗过敏药物,如肌注或静注的肾上腺素、异丙嗪等。
(3)如病情严重,应立即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人工氧合技术支持治疗。
感染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输液部位感染,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发热、局部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
以下是处理输液感染的方法:1.给予及时的抗生素治疗,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
2.加强输液部位护理,保持输液区域干燥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3.对于严重感染病例,应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和敏感试验,制定相应的细菌及时的治疗策略。
血栓形成部分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血栓形成,主要表现为输液部位静脉阻塞和疼痛。
以下是对输液血栓形成的处理方法:1.加强输液部位的护理,保持其通畅和清洁。
2.鼓励患者多活动,保持血液循环的畅通。
3.应避免使用高浓度、高渗透压液体,减少静脉刺激和损伤。
4.对于已经发生的血栓形成,可以进行相应的抗凝治疗或者进行溶栓治疗。
电解质紊乱输液过程中,一些液体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可以通过输液途径进入体内,导致电解质紊乱,表现为失水、水肿、心律失常等症状。
以下是对输液电解质紊乱的处理方法:1.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液配方进行严密的监测,并及时纠正不平衡的电解质状态。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0e307a26c85ec3a86c2c587.png)
《基础护理技术》电子书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内容提要:一、发热反应二、循环负荷过重(急性肺水肿)三、静脉炎四、空气栓塞案例导入:患者男性,68岁,确诊肺源性心脏病20余年,因呼吸困难伴喘息加重入院,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
请思考:1.此患者出现了什么问题?2.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3.护士针对此情况应如何处理?在输液过程中,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出现一系列的输液反应。
临床上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发热反应、循环负荷过重(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等。
一、发热反应发热反应是输液中最常见的一种输液反应。
(一)原因主要由输入致热物质引起。
这些致热物质多源自输液器、输液瓶消毒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输入液体、药物制品不纯或消毒、保管不善而变质,在输液操作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等。
(二)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
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数小时内体温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高热达41℃以上,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快、全身不适等症状。
(三)预防1.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具、药物质量、药液配制。
2.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四)护理措施1.症状轻者可减慢输液速度,通知医生,注意观察生命体征;重者须立即停止输液。
2.给予对症处理:寒战时可增加盖被或用热水袋保暖;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
3.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4.观察生命体征,做好记录。
5.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送检,查找原因。
二、循环负荷过重(急性肺水肿)(一)原因由于输液量过多、输液速度过快,在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致使心脏负担过重,或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因而引起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
(二)临床表现在输液过程中患者突感胸闷、呼吸急促、咳嗽、面色苍白、出冷汗,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者可自口鼻涌出大量泡沫状血性液体,双肺闻及湿啰音,心率快,节律不齐。
(三)预防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速度不宜过快,输入液量不可过多。
常见输液反应
![常见输液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f785506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1c.png)
常见输液反应输液反应及处理发热反应1.发热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输液瓶清洁消毒不完善或再次被污染;输入液体消毒、保管不善变质;输液管表层附着硫化物等所致。
2.大多数症状在输液后几分钟到一小时内出现,主要包括寒战、寒战和发热(轻度病例通常发热38℃左右,重度病例通常发热40-41℃),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搏急促、全身不适,等3.预防和治疗方法(1)反应轻微者可减慢输液速度,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子或给予热水袋)。
在严重情况下,必须立即停止输液;高热者应进行物理降温。
如有必要,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应保留剩余的溶液和输液器。
必要时,送医院进行细菌培养检查,查明发热原因。
(2)输液器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和无菌操作。
心力衰竭、肺水肿1.原因是滴速过快,在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导致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
2.症状病人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咳泡沫样血性痰;严重时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出现湿罗音,心率快。
3.预防和治疗方法(1)输液滴速不宜过快,输液量不宜过大。
应特别注意心脏病患者、老年人和儿童。
(2)如果出现肺水肿,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让患者坐下来,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3)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血管扩张剂、平喘药、强心药、镇静剂和利尿剂。
(4)高流量吸氧,吸入后将湿化瓶内的水变为20%-30%的酒精,以降低肺泡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气体交换,缓解缺氧症状。
(5)必要时,应将止血带系在四肢周围(四肢应每5-10分钟轮流放松一次,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回流到心脏的血液量)。
症状缓解后,应逐渐取下止血带。
静脉炎1.原因是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或在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强的塑料管过长,导致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症反应;由于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也会导致局部静脉感染。
2.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预防及处理应急预案
![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预防及处理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35e33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f.png)
和输液量,尤其对老年人、婴幼儿、心肺功效不良患者需
要尤其慎重并亲密观察。
2、一旦发生急性肺水肿时,马上停顿输液并快速通知医
生,进行紧急处理。假如病情允许,可将患者安置为端坐
位,两腿下垂,以降低下肢静脉回流,降低心脏负担。给
予高流量吸氧,普通氧流量为6~8升/分,同时湿化瓶内加
入20%~30%乙醇溶液,降低肺泡内气体交换,缓解缺氧
常见输液反应预防及处理
发烧反应
预防与处理规范:
1、输液前严格检验药品质量与使用期,输液器外包装有
没有破损、漏气、生产日期和使用期。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标准。
3、一旦发生发烧反应,马上停顿输液并更换0.9%氯化钠
注射液及输液器。
4、汇报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5、亲密观察体温改变,寒颤者给予保暖,高热者遵医嘱
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预防及处理应急预案
第8页
住院患者输液反应护理应急预案
患者出现输液反应
减慢或停顿输液
通知医生
遵医嘱更换液体对症处理
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改变做好统计 填写输液反应记录表
保留液体备检, 通知药剂科
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预防及处理应急预案
第9页
谢谢观看
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预防及处理应急预案
第10页
给予物理降温。
6.保留输液器和剩下药液,必要时送检验科做细菌培养
,以查找发烧反应原因。
7、患者家眷有异议时,马上按相关程序对输液器和剩下
药液进行封存。
8、做好护理相关统计。
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预防及处理应急预案
第5页
常见输液反应预防及处理
急性肺水肿
预防与处理规范:
1、输液过程中,亲密观察患者情况,注意控制输液速度
护理不良事件输液反应范文案例
![护理不良事件输液反应范文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726526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11.png)
护理不良事件输液反应范文案例一、案例经过。
那天可真是状况百出的一天啊!我负责护理的病房里有个叫李大爷的患者,他因为有点肺部感染正在输液呢。
一切都看似很平常,就像平常无数次的输液操作一样。
我把输液装置都仔细检查了一遍,针头也稳稳地扎进了李大爷的血管里,液体就开始滴答滴答地往血管里跑了。
刚开始的时候,啥问题都没有,李大爷还跟旁边床的病友唠着嗑呢。
可是啊,输了大概有个二三十分钟吧,突然李大爷就喊了起来:“护士啊,我这咋感觉浑身发冷呢,冷得我直打哆嗦啊!”我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赶紧就跑到李大爷床边。
这时候再看李大爷,嘴唇都有点发紫了,脸也煞白煞白的,就跟那冬天里被霜打了的茄子似的。
我一摸他的手,那叫一个冰凉啊,再量量体温,好家伙,体温一下子就蹿到了39度多。
这还不算完,李大爷还说自己头疼得厉害,就像有人在他脑袋里敲鼓一样。
我当时那个急啊,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二、紧急处理。
我脑子一边快速地转着,一边赶紧把输液的速度给调慢了,然后又赶紧呼叫了医生。
同时呢,我给李大爷又加了一床被子,想着先让他暖和暖和。
医生很快就赶过来了,就像救火队员一样迅速。
医生查看了李大爷的情况之后,就吩咐我给李大爷换上生理盐水,把原来输的那瓶药先停了。
我手脚麻利地就把液体给换好了,心里就盼着李大爷能快点好起来。
然后呢,医生又给李大爷开了一些抗过敏和退烧的药,我就赶紧按照医嘱给李大爷用上了。
这时候啊,我心里就一直在自责,想着是不是我哪里没做好,怎么就出现输液反应了呢?三、后续观察与处理。
在给李大爷用上药之后,我就守在他床边寸步不离,眼睛就像盯贼一样盯着他的情况。
每隔几分钟就给他量一次体温,看看有没有降下来。
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吧,李大爷总算是有点好转了。
他不再打哆嗦了,体温也慢慢地降了下来,嘴唇的颜色也开始恢复正常了。
这时候我才松了一口气,感觉自己就像刚刚打完一场大仗一样,浑身都没劲儿了。
不过呢,这事儿可还没完。
为了确保李大爷没有其他的问题,医生又给他做了一些详细的检查,像血常规啊之类的。
医学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医学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f645304c240c844769eaeeba.png)
According to the assessment requirements of party conduct and clean government, combined with the "five regulations" and "five new requirement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leaders ' integrity and self-discipline
发热反应
原因
发热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 游离的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输液瓶清洁消毒不完善 或再次被污染;输入液体消毒、保管不善变质;输液管表层 附着硫化物;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引起
症状
主要表现发冷、寒战、发热(轻者发 热常在38℃左右,严重者高热达40-41℃ ),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快、周 身不适等症状。
药物
大输液质量:使用前一定要仔细检查
添加药物:对添加药物的质量,剂量,溶酶,及药物产生 的不良反应不熟悉
热原累加:进入体内热原质细菌 内毒素达到一定量
微粒累加
Page 6
According to the assessment requirements of party conduct and clean government, combined with the "five regulations" and "five new requirement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leaders ' integrity and self-discipline
静脉输液治疗不良反应及急救处理参考模板范本
![静脉输液治疗不良反应及急救处理参考模板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8a70ad4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5f.png)
(3)降温:物理降温,药物降温
(4)立即注射非那根(25~50 mg)或其他 抗过敏药物,留观病人待退热至38℃以下 ,并无其他不适才可离开。如发生休克时 ,按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进行抢救。
输液反应-静脉炎
• 对于有刺激性的药物,如果药物的浓度、酸碱度 、渗透压过高,输液速度过快等,药液对血管会 产生刺激,局部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局部发红 、肿胀、灼热、疼痛,可有全身症状如畏寒、发 热等,沿静脉走向可发现条索状的红线。
静脉输液治疗不良反应 及急救处理
2023年10月4日星期三
静脉输液治疗不良反应
• 静脉输液治疗定义:静脉输液是药物通过静脉 血管内给药使药物在体内达到快速吸收, 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疾病中最常用的一种治 疗手段和方法。
• 静脉输液治疗不良反应的定义:简单的说,是由 于输液引起的或与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的总称, 习惯称为“输液反应”。大体上可以分为穿刺相 关不良反应和液体(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8、心脏骤停需要马上进行胸外心脏 按压。
总结
• 一般的输液反应只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预后 是良好的,极少有并发症发生。但是,输液反应 也有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所以,我们应强调预 防为主的原则,医护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对病人的用药认真查对,对每一项无菌技术操 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病人输液过程中做到 经常巡视,随时注意观察病人,如有可疑反应症 状出现应立即暂停或更换液体,严密观察并及时 采取必要的相应措施,才能确保病人的安全。
• 药品生产本身带有或输液器材、输液操作 不当都可引入致热原,主要是细菌的内毒 素,当超过限度,往往可出现发热反应。
• 临床表现为发冷、寒战、面部和四肢发绀 ,继而发热,体温可达40℃左右;可伴恶 心、呕吐、头痛、头昏、烦躁不安,老年 人还可能出现心衰、死亡等。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c4227408d15abe23492f4d77.png)
2、临床表现 可发生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小时内,患者先有发冷、寒战, 继之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8-41℃,可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 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一般不伴有血压下降。发热持续时间不等,轻者持 续1-2小时即可缓解,缓解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
3、护理
⑴ 预防: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有效预防致热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一、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是输血反应中最常见的反应。 1、原因 发生发热反应的原因包括:
⑴ 由致热原引起,如血液、保养液或输血用具被致热原污染。
⑵ 多次输血后,受血者血液中产生白红胞和血小板抗体,当再次输血时, 受血者体内产生的抗体与供血者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发生免疫反应,引起发热。
⑶ 输血时没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造成污染。
③有条件时可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
④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㈡、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输血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治疗措施,会引起输血反应,严重者可以危及患者 的生命。因此,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在输血过程中,护士必须严密观察患 者,及时发现输血反应的征象,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各种输血反应。
③拔出较粗的、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后,必须立即严密封闭穿刺点。 ⑵ 处理:
①如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应立即将患者置于左侧卧位,并保持头低足 高位。该体位有助于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入口。 随着心脏的舒缩,空气被血液打成泡沫,可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 最后逐渐被吸收。
②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以提高患者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
⑵ 处理: ①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症状可以自行缓解; ②反应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给予对症处理(发冷者注意保 暖、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并及时通知医生; ③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和抗过敏药,如异丙嗪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输液反应与护理
![输液反应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57ddcd9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7.png)
输液反应与护理输液是一种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患者液体药物或生理盐水的治疗方法。
输液反应是指患者在接受输液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这些反应可能涉及过敏、感染、机械性损伤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输液反应及相应的护理措施:1. 过敏反应:-症状:皮疹、荨麻疹、呼吸急促、面部水肿等。
-护理措施:停止输液,及时通知医生。
对于轻微过敏可使用抗过敏药物,对于严重过敏,可能需要紧急处理,如使用肾上腺素。
2. 感染:-症状:发热、寒战、局部红肿、疼痛等。
-护理措施:保持输液设备清洁,按规范操作。
对于感染症状,及时通知医生,可能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
3. 静脉炎:-症状:静脉部位红、肿、热、疼痛。
-护理措施:注意静脉穿刺卫生,避免血管壁损伤。
定期检查输液部位,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 机械性损伤:-症状:漏液、淤血、血肿等。
-护理措施:定期检查输液器、输液管、静脉针等设备,确保其正常。
注意避免患者活动过度,导致输液部位机械性损伤。
5. 溶质浓度不适当:-症状:血压升高或降低、头痛、恶心、呕吐等。
-护理措施:根据医嘱准确配置输液,避免浓度过高或过低。
定期检查患者生命体征,确保输液过程中监测患者病情。
6. 药物反应:-症状:药物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过敏等。
-护理措施:注射药物时,按照规范操作。
注意患者过敏史,避免使用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药物。
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输液部位的情况,同时提醒患者有关症状的自我感觉。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与医生协作,确保患者安全。
常见输液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常见输液反应的预防和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a73265e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c.png)
发热反应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检查药液质量和有效期。发生发热反应时,应立即 停止输液,更换药液和输液器,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给予抗过敏药物 或激素治疗。
过敏反应
了解患者过敏史,用药前进行过敏试验。发生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止 输液,给予抗过敏药物和氧气吸入,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抢救。
03
心力衰竭与肺水肿
控制输液速度和总量,避免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变化,出现心力衰竭或肺水肿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液,给予强心、利
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
感染性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敷料和消毒穿刺部位。使用合格的一次性医疗用品,避免重复使用。密切观察 患者体温和血常规指标变化,出现感染症状时,应立即拔除导管并给予抗生素治疗。
观察过敏反应症状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症 状,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 等。
立即停药
一旦发现过敏反应,立即停止 输液,更换输液器和药液。
抗过敏治疗
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如肾 上腺素、地塞米松等。
静脉炎护理
抬高肢体
将患肢抬高,促进静脉 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
。
局部外敷
局部外敷药物,如硫酸 镁、中药等,以缓解症
液体外渗
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固定好针头,避免肢体活动导致针头 移位。发生液体外渗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肢体和针 头重新穿刺,局部外敷药物促进吸收。
局部疼痛与肿胀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和原因,调整输液速度和温度,必要时 更换输液部位和药物。局部肿胀可给予热敷、按摩等处理 。
全身性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01 02
提醒患者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 痛、渗液等现象。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6f398f1770bf78a652954e7.png)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一、发热反应护理:(1)预防:①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的质量,输液用具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②严格无菌操作(2)处理:①反应轻者,立即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并及时通知医生;②反应严重者,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科做细菌培养;③对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二、急性肺水肿护理:(1)预防: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尤其对老年人、儿童及心肺功能不全患者。
(2)处理:①出现上述表现,立即停止输液并迅速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同时安慰患者以减轻其紧张心理。
②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为6~8L/min,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乙醇溶液,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
③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④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四肢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
每5~10min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
⑤静脉放血200~300ml可有效减少回心血量,但应慎用,贫血者禁忌。
三、静脉炎护理(1)预防: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放慢点滴速度,并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
同时,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2)处理:①停止在此部位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
局部用50%硫酸镁或95%乙醇溶液行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②超短波理疗。
③中药治疗。
④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四、空气栓塞护理(1)预防:①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排尽输液导管内的空气。
②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添加药液或更换输液瓶;输液完毕及时拔针。
③拔出较粗的、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后,立即严密封闭穿刺点。
(2)处理:①如出现上述表现,立即将患者置于左侧头低足高位,使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入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输液反应及护理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一)发热反应
1.原因? 发热反应时输液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反应。
因输入致热物质所致。
多由于输液器具清洁灭菌不彻底或被污染、有效期已过、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剂不纯、消毒灭菌保存不良、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等所致。
2.临床表现? 一般于输液后数分钟至一小时发生。
表现为发冷、寒战继而发热。
轻者体温在38°C左右,于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体温自行恢复正常;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1°C,并伴有头痛、脉数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3.预防? 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与有效期;输液器外包装有无破损、漏气、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4.护理
(1)反应轻者可减慢滴数或停止输液;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及时通知医生,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
(2)对症处理寒战者给以保暖;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
(3)遵医嘱给以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4)做好记录,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进行检测,查找引起发热反应的原因。
(二)急性肺水肿
1.原因
(1)因输液速度过快,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所致。
(2)病人原有心肺功能不良。
2.临床表现? 在输液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从口鼻涌出,听诊两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3.预防?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与输液量,对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功能不良的病人需要特别慎重并密切观察。
4.护理
(1)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共同紧急处理。
(2)病情允许可让病人端坐,两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3)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为6-8升/分,可提高肺泡内氧分压,使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减少从而增加氧的弥散,改善低氧血症。
(4)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扩血管药物、平喘、强心和利尿剂、以舒张周围血管,加速体液排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
(5)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给四肢加压,要求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血流仍畅通。
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侧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静脉回信血量,待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
(三)静脉炎
1.原因? 因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留置管或放置时间过长,导致局部血管壁发生化学性炎症反应;亦可因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而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2.临床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表现红、肿、热、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预防?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使用,同时减慢点滴速度,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
同时应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保护静脉。
静脉内置管时,应该选择无刺激性或刺激性小的导管,留置时间不宜过久。
护理
(1)停止在局部输液,将患肢抬高并制动,并用50%硫酸镁溶液行热湿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2)超短波理疗,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3)中药治疗如意金黄散加醋调成糊状,局部外敷,每日2次,可起到清热、止痛、消肿的作用。
(4)如合并感染,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
(四)空气栓塞
1.原因
(1)输液前,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或输液管连接不紧密漏气。
连续输液过程中更换溶液瓶不及时或输液完毕未及时拔针。
(2)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导致空气进入静脉发生空气栓塞。
2.临床表现? 病人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有胸骨后疼痛,随即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有濒死感。
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呈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3.预防
(1)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排尽输液管内空气。
(2)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连续输液时应及时?更换输液瓶或添加药液;输液完毕及时拔针。
(3)加压输液,输血时应专人守护。
4.护理
(1)发生空气栓塞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让病人取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卧位,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处于低位,利于气泡漂移至右心室尖部,从而避开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的舒缩,较大的气泡碎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收。
(2)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机体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
(3)有条件者,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
(4)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