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基处理监测及检测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基处理监测及检测方案

1 编制依据

1.1《xxxx设计图》

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3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1.4 《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

2 工程概况

3 软基处理施工监测检测的意义

监测检测是软基处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基加固的施工过程中,需进行必要的监测检测工作,通过埋入地基土中的各种仪器,可反映出地基预压荷载大小、地基的固结、沉降和位移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通过对这些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算,从而对地基加固的施工质量、地基的加固效果做出评估。这是实现对地基加固施工过程的动态监测、动态检测、指导施工的必要手段,可为后续工程的施工、场区的使用提供重要的依据。

4 监测检测项目及数量

加固区监测项目有:表层沉降观测、分层沉降观测、孔隙水压力观测、边桩位移观测、深层水平位移观测以及水位观测;检测项目有:静力触探、场地卸载前钻探、十字板剪切、标贯以及砂、土密实度。具体监测检测项目设置如表1所示。

表1 加固区主要监测检测项目一览表

5 监测检测总要求

5.1 现场观测仪器埋设要求

(1)沉降板

沉降板在铺设砂垫层设置排水板后进行,在埋设沉降板之前发生的沉降可根据原始地面标高、砂垫层厚度和沉降板埋设前的砂垫层标高等数据推算出。沉降板埋设后要注意保护,一旦被损坏应立即修复并补测标高。

(2)孔隙水压力计

孔隙水压力计布置在淤泥层中,要求自上而下淤泥底面布置一个,淤泥层中间隔3.0m布置,在插板完成后设置,要求每个钻孔埋设一个孔压测头,埋设应满足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

(3)分层沉降仪

分层沉降仪布置在淤泥中,分层沉降磁环要求淤泥底面和顶面各布置一个,淤泥层中间隔3.0m 布置,分层沉降管和磁环在插板完成后设置。

(4)测斜管

测斜管布置在预压土坡脚,要求测斜管渗入淤泥层下下卧层2.0m以上深度,在插板完成后设置。

(5)边桩

边桩在插板和水平排水系统完成后设置。

各监测检测仪器的埋设必须在指定的位置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

5.2 观测

所有测点均需在施工前准确地测定其初读数;各监测检测项目的观测必须认真、细致、准确,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施工期加强观测,利用实测沉降速度、位移增量及孔隙水压力增量控制堆载速率。其控制标准要求如下:

①沉降板竖向沉降≤15mm/d(有超载预压土区)

竖向沉降≤10mm/d(无超载预压土区)

②边桩侧向水平位移<6mm/d

③孔压孔压增量/荷载增量<0.6

监测检测频率见表2

表2 监测检测频率计划安排表

注:后期监测检测频率根据现场情况可作调整。

5.3 记录及资料整理

每一监测检测项目用标准的观测记录表记录,每次观测所得数据及时整理分析,并绘制成图表。在施工过程中若观测结果显示异常,及时向业主、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等有关部门汇报,指导工程的施工。

6 监测检测实施方案

6.1 高程测量

原始地面、砂垫层和预压层等填筑前后都需进行高程测量,填筑期间每天须详细记录填筑范围及厚度,从而确定填筑工作量。

6.2 表层沉降观测

6.2.1 目的

观测地表沉降量及沉降过程,掌握土体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分析土体变形及控制地基加固质量,根据实测沉降曲线推算土体的固结度和残余沉降量,预测沉降趋势,评价地基加固效果,

确定合理的卸载时间。

6.2.2 布置

根据设计提供的监测检测平面布置图进行布置。

6.2.3 实施方案

(1)施工开始时必须在远离加固区的地方设一个水准基点,作为测量参考点。水准点必须牢固可靠,并定期进行校核;

(2)沉降标制作:将Φ40mm的镀锌钢管焊接于500×500×8mm厚钢垫板上,竖管分段制作,两头制作螺纹接头,并用4条Φ10mm钢筋焊接牢固,钢管每条长度约为1m可随堆载高度变化而及时接长;

(3)铺设砂垫层后,按设计要求位置安放沉降盘,回填时一定要保持竖管的垂直度。放置完毕后,立即测量杆顶初始高程;

(4)在堆载施工期间,将沉降标内部观测管及外部保护管逐节升高,按长时接杆前测量一次,接杆后随即再次测量杆顶标高,并将上述测量数据记入记录表中;

(5)数据整理时,根据观测及计算结果,绘制沉降~荷载~时间关系曲线。以判断地基稳定状况,控制加荷速率,实现信息化施工。

6.2.4 观测频率

在加载期的观测频率为每天1次,满载后的观测频率为5天1次,后期观测频率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6.2.5 控制标准:竖向沉降≤15mm/d(有超载预压土区);

竖向沉降≤10mm/d(无超载预压土区)。

6.3 分层沉降观测

6.3.1 目的

由于沉降板观测结果是地基土的总沉降量,而地基各土层的固结压缩情况无法区分开来,为了了解各深度土层的固结、沉降情况,就必须用深层分层沉降仪来进行观测。

6.3.2 布置

仪器布置平面位置及沉降磁环的埋设如设计图所示。

6.3.3 实施方案

(1)首先检查监测仪器设备是否在质检有效期内,只有在有效期内的监测仪器方可在本工程中使用;

(2)施工开始时须在远离工地的地方设一个水准基点,作为测量参考点。水准点必须牢固可靠,并定期进行校核;

(3)仪器埋设前,按照沉降环设计标高或根据加固前加固土层的实际情况,将每一个沉降环的固定环固定在连接好的引导管上。引导管最下端管口封紧,胶带密封;

(4)钻机成孔至设计底标高,将连接好的引导管放入孔中,用粘土封孔;

(5)沉降环埋设后,用测头、接收器、水准仪、钢尺进行观测,直至沉降环位置稳定,作为初读数,埋设完毕;

(6)在堆载施工期间沉降环引导管随着堆载厚度的增加而接高,接口处必须用管箍连接密封,防止泥沙和水进入管内;

(7)根据观测结果,以时间为横坐标,各磁环的沉降值为纵坐标,绘制成荷载~时间~沉降曲线图。

6.3.4 观测频率

加载期观测频率为每天1次,满载后观测频率为5天1次。后期监测频率可根据现场情况调整。

6.4 孔隙水压力观测

6.4.1 目的

反映土体固结程度的指标是土体内孔隙水压力,因此必须用埋设在不同深度处的孔隙水压力测头来监测地基土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过程,从而计算出土层的固结程度,分析地基强度增长情况。

6.4.2 布置

仪器布置平面位置及孔隙水压力测头的埋设如图所示。

6.4.3 实施方案

(1)首先进行室内率定,将率定正常的孔隙水压力传感器滤水环在埋设前预先煮沸,以便充分排出滤水材料内的气泡,并在煮后应始终将其放置在水中直至现场埋设;

(2)钻机成孔,套管跟进,直钻至设计要求埋设深度以上0.5m,钻孔内充水至孔口;

(3)将经排气处理的传感器在饱水的情况下移入孔中,用钻杆送至预埋土层,并压入到设计深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