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立春
二十四节气立春的含义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立春的含义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3d42f92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1.png)
二十四节气立春的含义是什么立春在二十四节气中,是第一个节气,在立春的时候,天气也逐渐回暖,人们也开始换下厚重的衣物,那么立春代表的含义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十四节气立春的含义是什么,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立春的含义是什么春季的开始立春日:古称“立春”春气始而建立,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壤逐渐解冻。
《岁时风土记》:“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为小幡,谓之春幡。
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或者是农历正月,为立春日,一过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结束,进入了春天。
立春是富有潮汕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潮汕地区人们在立春当天,都会举行“打春牛”,“抬春色”,“吃春饼、春卷”等传统民俗活动。
立春的气候变化立春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也意味着万物生长、春耕播种,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
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约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
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
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
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气。
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
立春节气吃什么1、春盘春盘又称“五辛盘”,是细切五种辛辣的生菜盘装而成。
《本草纲目》中说:“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
”这一风俗传到唐、宋、金、元。
如元代耶律楚材有《立春日驿中作穷春盘》诗,其中说到用藕、豌豆、葱、蒌蒿、韭黄和粉丝作春盘。
宁津一带用葱、蒜、椒、姜、芥切而调食之,称为五辛盘,它既可以下酒佐餐,又可以作为礼物相互馈送。
也有馈送青韭、黄柑的。
2、春饼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
”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
第一个节气——立春
![第一个节气——立春](https://img.taocdn.com/s3/m/4c18b07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4.png)
《立春》立春,别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是二十四节气之首。
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
现行是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定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
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
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
2024年立春节气为:2月4日立春中文名:立春外文名;Beginning of Spring别名:岁首、岁节、改岁、正月节、立春节气候特点:气温回升、风和日暖所属季节:春季时间:每年公历2月3日-5日交节后一节气:雨水风俗食物:春饼、萝卜、春卷等农事活动:耙耢保墒涵义:阳气上升、万物更生、新岁开启节气活动活动一:迎春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就要准备好相关事项,然后进行表演。
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
迎春设春官,该职由乞丐担任,或者由娼妓充当,并预告立春之时。
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活动二:送春立春这天,民间艺人会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各户,谓之“送春”。
也有的地方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
活动三:贴宜春字画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这种风俗在唐代长安就有。
据记载:立春日,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字称“宜春字”,画称“宜春画”。
活动四:咬春立春这一日,中国民间讲究要买个萝卜来吃,叫做咬春。
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
老北京人讲究时令吃食,立春这天要吃春饼,吃春饼就是咬春,也有叫吃春盘的,这一日从一大清早,就有人挑着担子在胡同里吆喝:萝卜赛梨。
那时候,再穷的人家,也要买个萝卜给孩子咬咬春。
活动五:春游春游是立春节气的风俗活动之一,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传统二十四节气之立春PPT
![传统二十四节气之立春PPT](https://img.taocdn.com/s3/m/c6e8186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6.png)
谓来节
之者。
立续立
也于,
。此建
立。始
夏而也
、春。
秋木五
、之行
史料及诗歌
谚语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清明时节雨纷纷。
七六
五
四
三
二一
。 要 想 庄 稼 好 , 一 年 四 季 早 。
。 立 春 雨 水 到 , 早 起 晚 睡 觉 。
田 头 。
。 读 书 不 离 案 头 , 种 田 不 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人日立春
--唐. 卢仝tóng
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成人。 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
一/年/之/计/在/于/春
PART 03
气候特征
气候特征
➢ 二十四节气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期运动有关,其年月日 全由太阳视运动决定,与太阴月相无关。
➢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古人命名为“黄道”,也称“日 道”,将黄道等比例分成24份,之间相隔15° ,就形成 了24个节气。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每个月含 有两个节气,没有闰月。
气候特征
它又与通常的阳历(如公历)不同,公历的月长 由人为规定而与天象无涉;干支历的年月日均由 天象决定,无须通过人为调整,所以干支历节气 是完全吻合天象规律(天体运行位置)。
气候特征
立春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 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也意味着万物生长、春耕播种,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
节气介绍
到南的义相由春 江地地并差于, 西区域不悬中意 赣,只适殊国味 州冬是用,幅着 一春位于“员风 线分于全立辽和 。界北国”阔日
二十四节气立春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立春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55900d8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1.png)
二十四节气立春的含义立春,别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和、生长,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
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二十四节气立春的含义,供大家阅读参考。
名目二十四节气立春的含义立春吃什么传统食物立春躲春是什么意思立春节气吃什么肉合适二十四节气立春的含义在节气中,“立”是开始的意思,所以立春即有春天开始之意。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
”中国幅员宽敞,各地气候相差悬殊,“立”的具体气候意义并不适用于全国各地,所对应的地域只是我国华南地区,分界线在广西桂林到江西赣州一线。
立春时(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达10摄氏度以上算入春),那一线以南地区,已有春的气息了;但我国93%的陆地面积上都还是冬,到黑龙江,往往是在谷雨立夏时才入春。
“立”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意义。
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
春气始而建立也。
”另《立春》诗云:“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
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左河水)。
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立春节令,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阳和起蛰,品物皆春。
人们对“春”很重视,将有“双春”之年视为大吉年份。
返回名目立春吃什么传统食物1、春饼立春吃春饼有喜迎春季、祈盼丰收之意。
在一些地区立春有吃春饼的风俗,东北,北京一带春饼口味最为可口,相传春饼作为潮州传统名小食,是由潮州古代民间小食演化过来的有待考证。
春饼是面粉烙制的薄饼,一般要卷菜而食。
2、春盘春盘又称“五辛盘”,是细切五种辛辣的生菜盘装而成。
《本草纲目》中说:“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
”这一风俗传到唐、宋、金、元。
如元代耶律楚材有《立春日驿中作穷春盘》诗,其中说到用藕、豌豆、葱、蒌蒿、韭黄和粉丝作春盘。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风俗及传说故事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风俗及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684517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b.png)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风俗及传说故事二十四节气之立春风俗及传说故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节气在古代的时候又称为岁首。
立春一到,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增高了,日照延长了,降雨也开始了。
以下是职场和大家分享的资料,提供参考,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风俗及传说故事一 1、迎春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
然后,才能正式迎春,目的是把春天和句(gōu)芒神接回来。
2、祭祀祖先在许多地区,立春要祭祀祖先。
如广东《新安县志》载:“民间以是日有事于祖祠。
”立春时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较特殊。
河南《汝阳县志》载:“设春宴,啖春饼,荐卜、梨。
”3、咬春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用葱、蒜、椒、姜、芥五种辛辣食物调和而成)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
4、踏春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5、戴春鸡戴春鸡是陕西铜川一带人民的古老风俗。
每年立春日,母亲用布制作一个约3厘米长的公鸡,缝在小孩帽子的顶端,表示祝愿“春吉(鸡)”立春日,妇女用线穿豆挂于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认为这样做,可以使幼儿免患麻疹。
前者称为“禳儿疹”,后者称为“散疹”。
6、佩燕子佩燕子是长安、关中一带人民的古俗。
每年立春日,人们喜欢在胸前佩戴用彩绸剪成的“燕子”,这种风俗起自唐代,现在仍然在农村中流行。
因为燕子是报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征。
所以许多富有人家,都在自己厅房正中或房檐下,修建燕子窝,只要你能在庭房檩条下或房檐的墙壁上,搭上一小页垫板,上写“春燕来朝”四字,燕子就可自己建筑起窝来。
燕子是候鸟,春天飞到北方,秋天飞到南方。
“不吃你家谷子,不吃你家糜子,只在你家抱一窝儿子。
”所以向阳人家都喜欢在自己院落房舍里,招惹燕子繁殖生息。
每年立春这天,人们都喜欢佩戴“燕子”,特别是小孩,父母早就给他(她)们准备好了,他们戴在胸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兴高采烈,雀跃有余。
二十四节气春天的第一个节气立春
![二十四节气春天的第一个节气立春](https://img.taocdn.com/s3/m/29deb15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61.png)
二十四节气春天的第一个节气立春立春是中国传统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正式开始。
它通常出现在公历的2月3日或4日,在中国民间,立春也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
下面将介绍关于立春的起源、习俗和饮食等方面的内容。
立春这个节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耕文明时期。
在农历中,立春是春季的开始,意味着冬天即将过去,大地开始复苏。
立春一词的本义是“生发之始”,代表着大自然的更新和万物的复苏。
在中国民间,立春是一个热闹的节日。
据传统习俗,在立春这天,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以迎接春天的到来。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是踏青。
当天,人们会结伴而行,到郊外或公园进行郊游、登山等活动,欣赏春天的美景,呼吸新鲜的空气,放松身心。
另外,立春也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那就是吃春节的剩余食物。
立春这天,人们会烧掉春节期间剩下的爆竹和纸钱,还会准备丰盛的饭菜,团聚一家人,互道祝福。
在饮食方面,立春有一些特定的食物与之相关。
首先是春饼,春饼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食物,有着悠久的历史。
春饼一般采用面粉、肉馅和各种蔬菜制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
其次是吃春笋。
春笋是春天生长的嫩笋,营养丰富,口感鲜美。
人们相信吃春笋能够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迎接春天的到来。
此外,还有一些与立春相关的风味小吃,如豆花、花生糖等,都是人们喜爱的食品。
除了庆祝活动和饮食习俗,立春也是人们开始农事活动的重要节点。
立春之后,气温逐渐回升,大地逐渐解冻,农民们开始耕种、播种,为新一年的农作物做好准备。
这个时期也是人们注意养生的时候,通过适当的锻炼、饮食调理等方式,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预防春季常见的疾病。
总之,立春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它标志着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是农民开始农事活动的起始点。
在中国,人们通过各种传统习俗和饮食习俗庆祝立春的到来,希望春风吹动好春光,万物复苏。
立春同时也提醒我们注意春季养生和农田管理,为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做好准备。
立春节气是什么意思_立春节气的特点整理
![立春节气是什么意思_立春节气的特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96b4b7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97.png)
立春节气是什么意思_立春节气的特点整理立春节气是什么意思_立春节气的特点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和立夏、立秋、立冬一样,表示着一个季节的开头。
也就是说,立春意味着春季的开头。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立春节气是什么意思,盼望大家喜爱!立春节气是什么意思立春又叫立春节、朝节、岁节、岁旦,其主要是当太阳到达黄经315°的时候,大多在公历2月3日、4日或者5日这三天。
立,开头的意思;春,代表着暖和、生长。
立春就是指天气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天气渐渐回暖,即将进入暖和和煦的春天,百花即将在这个季节盛开。
立春节气的特点立春时最主要的特点是气温会回升,天气会渐渐变暖,日照时间也会变长。
在农夫们看来,立春的到来,意味着要开头春耕播种了。
立春的前一节气是大寒,后一个节气是雨水。
当立春季节到来时,我国广西桂林到江西赣州等地已经进入了春天,有着春天的气息,有的地区甚至开起了花朵。
但是,由于我国地区比较宽阔,北方大部分地区直到谷雨或立夏的时候才会入春。
北方地区入春的时间比南方地区稍晚一些。
立春的气候变化立春一到,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增高了,日照延长了,降雨也开头了。
农谚提示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立春时竹北方备耕也开头了。
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一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
立春时的南方却另有一番生气,“春江水暖鸭先知”,池塘里或小溪旁,鸭鹅在水中展翅,自由欢快地游荡玩耍觅食。
动物们用自己的身体来直接感受春的暖意,而人们用增减衣服来适应温度的变化。
春天乍暖还寒、冷暖交替,这样忽冷忽热的天气,更加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
立春祝愿语1、立春到了,我托春为你赶走残冬,日子兴隆;我托春为你带来暖风,事业高升;我托春为你天空点晴,爱情长兴!我托春为你花开鸟鸣,春天火红!立春欢乐!2、立春到,雨飞飘,问候祝愿来打搅:乍寒还暖,别感冒;常常熬炼,身体好;心情放松,莫苦恼;年近岁晚,多花销,愿你奖金多发钱包饱,新年过节哈哈笑!3、立春是春天的开头,春回大地之际提示你:护肝养阳留意身体,饮食多吃辛温、甘润食物,猛烈运动要避开,保持开心好心情。
2024年什么时候是立春节气
![2024年什么时候是立春节气](https://img.taocdn.com/s3/m/3f8b434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6.png)
2024年什么时候是立春节气2024年什么时候是立春节气?快收藏!2024年2月4日10点42分21秒迎来立春节气,这一天是农历的腊月二十(廿)五。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
立春节气每天坚持多喝水吗?每天坚持多喝水,能够增强身体系统的循环速度,缓解紧张的身体机能,提升预警能力和能量消耗。
其实喝水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减肥。
如果你每天摄入16盎司的水,一年就能瘦掉5磅。
立春节气不要急于减穿衣服春天因气候变化大,加上阳光普照,常让人忽略初春的善变与寒冷。
因此衣着最好慢慢减少,不要一下子换上夏季的短袖短裤,寒邪伤肺,容易导致鼻塞、咳嗽、感冒等,尤其中老年人不要急于减穿衣服。
大家都知道“春捂秋冻”,捂的度就是不能过汗,如果天气很热了还里三层外三层的捂着,出很多汗就不好了。
立春节气彻底大扫除远离过敏春天是过敏、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所以很有必要进行一次春季大扫除。
大扫除尽量选择天气好、空气清洁时进行,扫除前先开窗通风,尽量用湿扫代替干扫,防止室内扬尘,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用吸尘器,尤其要彻底清洁床下、沙发下、衣柜等卫生死角,被褥也最好拿到室外晾晒,地毯、窗帘每次换季时都应该清洗。
立春节气气候是什么?从现代气候学标准看,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不能和当时全国各地的自然物候现象(即春季应有的景象)吻合。
如2月初“立春”后,我国华南已经花红柳绿了,然而华北大地仍会大雪纷飞。
现在比较科学的划分,是把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上的始日,作为春季开始。
相连的广州起步北上,开始旅程,2月中旬先是到了昆明、下旬则越过云贵高原进人四川盆地,3月中旬到达武汉三镇、下旬越过郑州和济南,4月上旬抵达京津地区、中旬跨过山海关来到塞外沈阳城、下旬经由长春到达哈尔滨,5月20日前后,才能光临我国最北的地方—漠河。
另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势复杂,不但春临大地的时间有早有迟,春姑娘在各地停留的时间也有长短之别,如西北地区土壤干燥,春季升温迅速,整个春季仅40多天,可谓来去匆匆;而云南昆明等地则四季如春,被誉为“春城”。
二十四节气立春的由来和习俗
![二十四节气立春的由来和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70b63a5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6.png)
二十四节气立春的由来和习俗立春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立春的由来和习俗,供大家阅读参考。
立春的由来和习俗民俗专家介绍,立春(由来及习俗介绍)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据了解,为了庆祝立春的到来,自古以来,除了要举行一些“迎春”祭典外,在立春日这天,我国民间还要喝春酒、吃春饼、打春牛、咬萝卜等习俗,俗称“咬春”和“打春”。
立春是个容易上火的节气,此时肝气升发干燥不已,常常会诱发肝脏疾病。
除此,立春细菌微生物滋长,要多多吃些预防的食物。
辛辣过咸食物要少吃,进补也该停止了。
建议多吃些甘甜滋润的食物,酸的食物千万别吃以损肝气。
立春吃什么食物好红枣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
而人们在春天里的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
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不适合多吃油腻的肉食,因此,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
红枣正是这样一味春季养脾佳品。
菠菜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为佳。
“春菠”根红叶绿,鲜嫩异常,最为可口。
春季上市的菠菜,对解毒、防春燥颇有益处。
因菠菜含草酸较多,有碍钙和铁的吸收,吃菠菜时宜先用沸水烫软,捞出再炒。
蜂蜜中医认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
春季气候多变,天气乍寒还暖,人容易感冒。
由于蜂蜜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还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补品。
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饮用1-2匙蜂蜜,以一杯温开水冲服或加牛奶服用,对身体有滋补的作用。
韭菜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最宜人体阳气。
韭菜含有挥发油、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健胃、提神、强肾等功效。
春韭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为鲜美。
其根白如玉,叶绿似翠,清香馥郁。
春韭吃法多样,既可佐肉、蛋、虾、墨鱼等,又可做蒸包水饺的馅料。
二十四节气立春的由来_立春的特点
![二十四节气立春的由来_立春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a04f9a0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67.png)
二十四节气立春的由来_立春的特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二十四节气立春的由来_立春的特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二十四节气立春的由来立春不仅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
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
春气始而建立也。
”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
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
立春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传统节日。
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
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
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
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
立春到立夏前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为秋季,立冬到立春前为冬季。
立春的特点1、气象变化特点:中国的冬春分界线(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达10摄氏度以上算入春),在广西桂林到江西赣州一线。
那一线以南地区,立春时有春的气息了,但中国93%的陆地面积上都还是冬,到黑龙江,往往是在谷雨立夏时入春。
2、物候现象特点:中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3、农事活动特点:干支纪元,以立春为岁首,亦即岁节。
作为传统的农耕社会,古人相当重视立春岁首,立春岁首对于传统农耕社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立春的民间风俗1、立春节气习俗:迎春为了迎春,先在县城郊区选择一片风水好地,搭起“春棚”准备迎春。
二十四节气主题班会之立春节气 课件(共28张PPT)
![二十四节气主题班会之立春节气 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d864bd7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3.png)
04 节 令 活 动
Beginning Of Spring
迎春
立春即春季的开始,时序进入春季。此 时虽依然春寒料峭,但寒冬已尽,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发。所以古人重视 立春,有迎春之仪。
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 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
糊春牛
01 糊春牛这项风俗活动是在立春前开始进行的,按传统的作法,由县政府(县衙)聘请纸扎能手好匠,
咬春
立春日时令饮食是作春饼、赠春盘、食 春菜等饮食之俗,以迎春、庆春。
春饼是立春日典型的时令食品,从魏晋 南朝时代起,人们迎春食春饼。
踏春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 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 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 要形式。
立春祭
在主要的古老传统节日,拜神祭祖庆典是做节 的一大主题,任何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均具有浓厚的 节日祭祀的色彩,并具有一套或简单、或繁复的祭 祀礼仪。
01 这是农耕文明时代的遗风。通过打春牛之俗,提醒农人,春天已到,应
该不违农时,及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种谷物,祈愿一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打春牛,又称鞭春牛、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
02 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
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 化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 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
诗词创作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唐]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诗词创作
《立春》
[唐]刘长卿
谁家二月煮新丝, 一江黄鲫应不识。 明日倘或桃李晓, 莫问老梅知不知。
二十四传统节气之立春PPT
![二十四传统节气之立春PPT](https://img.taocdn.com/s3/m/7bce155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3a.png)
活 作 ” 。 一 送
揖。沿日春
礼无街,牛
动 谒 论 高 有 帖
。士喊两子
、:名和
农“艺立
、春人春
工来顶帖
、了冠子
商”饰:
,,
迎芒神并撒豆消灾:
打牛仪式有县政府举办“立春前 有司迎句芒神于东郊里市各扮故 事表演曰庆丰年民之男女携儿女 看春侯土牛过各以豆麻撒之谓散 痘消诊立春日祀芒神(传统管农 事的地神也称春天之神)鞭土牛 毕...”
补
同”气农
品
。只法历 分”“
和
享,二 盐
同与十
一“四
个千节
名年气
字文”
,化来
确传自
定统于
方”洋
法的教
和“士
日二订
期十立
•
•
多
节因没如于“无 吃
2016
气为有:回立春 一每立 归春年 到一春 年”是
韭 菜
, 就 是 孟 春 开 始 了 , 所 以 年 年 有 春 天 。
年 均 是 以 “ 立 春 ” 为 年 之 起 始 , 立 春
农历是阴阳合历
农历是阴阳合历,吸收了节气作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计算回 归年是用的从冬至到冬至,以天文算法计算回归年。
计算朔望月
计算朔望月是用的从一个日月合朔之日到另外一个日月合朔之日, 朔日是日月黄经差为0度的日子。这是一个绝对准确的天文计算 的朔望月。
贰 历法解析
•
少
完四的现
吃
全节“行 不气定的
民间相互馈赠
叁 民间习俗
• •
·
立
大寒“可示发特定立 胸要律间在 有感味增,烧别,春 开力,上养
春
益冒冲加要是是要之 阔戒早,生 处等”吃想常对当后 ,暴睡人上
立春节气时间几点几分几秒钟整理
![立春节气时间几点几分几秒钟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038361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7.png)
立春节气时间几点几分几秒钟整理立春时间几点几分几秒钟你知道吗?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打春”,“立”是“开头”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头,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一起来看看立春时间几点几分几秒钟,欢迎查阅!立春时间几点几分几秒钟立春的时间为2月4日22点58分星期六。
立春农历时间癸卯(2023)年正月(大)十四。
立春的时间测定方式在不同的朝代有不一样的计算,古时候人们测时间的方法,结合了阴阳形成的农历,也叫做阴阳合力,立春是阳气产生的时候,也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在传统的概念之中,认为这个时候是农作物生长循环的开头,这也在肯定程度上体现了立春在农作为生长的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二十四节气养生(立春)(一)、立春气候特点、人体生理特点立春,俗称“打春”,时间在公历2月3——5日之间。
“立”为开头之意,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的开头。
农谚说得好: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农事活动由此开头。
立春之后,气候上还是属于冬季,但天气渐渐开头转暖,垂柳包芽,小草等待破土而出,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天渐长,气温、日照、降水也趋于上升和增多。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形象地反映出立春季节的自然特色,这时人们外出春游寻春,体会那微小的最神妙的春意。
立春之时,已进入“三阳开泰”时期,阳气慢慢强盛,阴气慢慢衰弱,阳气正处于即将强于阴气的过渡时期,天气渐渐由寒转暖,乍暖还寒,寒暖交替,忽冷忽热,变化多端,气候干燥,暖寒失常。
而忽冷忽热、寒暖失常正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诱因,极易导致流行性感冒、急性鼻炎、急性扁桃体炎、白喉、百日咳、哮喘、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呼吸道疾病。
忽冷忽热变化多端的气候,使人体血管不断收缩扩张,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危害极大。
在这“百草回生,百病复发”的初春天气里,也极易引起体弱多病者、老人和儿童的病情加重或旧病复发。
立春之后,草木萌动,万物生发,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开头活跃起来,人体内以肝、胆经脉的经气最为旺盛和活跃,因此,春天正是调养肝气的大好时机。
二十四节气立春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立春的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55539d4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3.png)
二十四节气立春的由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它标志着春季的开始。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立春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介绍二十四节气立春的由来、历史意义、民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
一、二十四节气立春的由来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农业社会。
据传说,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人们在农耕生产中,需要根据太阳、月亮、星辰的位置和地球的自转、公转等现象来安排农事活动,于是开始研究节气,建立了二十四节气。
其中最早的节气是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首个节气,即从冬至开始的一年的第一个节气,通常在二月初,由于太阳直射赤道点,北半球开始进入春季,即“立春”之日,于是被称为“春分”,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
二、历史意义作为一个节气,立春不仅在农作物生长方面具有指导作用,更凝聚了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和多重意义。
历史意义方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立春的农业意义在古代,人们普遍承认农业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基础。
在春天来临之后,农业生产逐渐进入繁忙期,因此在春季农事中要精确掌握立春时间的到来。
立春是一个界限,标志着寒冬时期的结束,开始迎接一个全新的春季,同时也意味着农业生产的周期开始了。
(二)立春的文化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春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立春作为标志春季的开始的节气,自然也与春节产生紧密联系,其文化内涵也开始逐渐展露出来。
立春的文化意义主要表现在对春天的祈求和对春节的讲究上。
中国古代“立春三抢”就是三抢阳春,即抢花柳、抢春草、抢阳光,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习惯之一。
(三)立春的民俗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每个节气都有与之相关的民间习俗。
立春也不例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们发展了许多与立春有关的俗语。
例如,吃春卷、吃盐水鸭等等。
立春也是中国传统的五一劳动节(端阳节)前一个节气,因此还有多种劳动、祭祖等民俗节目。
民俗意义既体现了中国的文化传统,也是中国文化的丰富内容之一。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介绍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a9eb78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ec.png)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介绍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来临。
它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四或初五之间,通常是公历的2月3日或4日。
立春是一个重要的农事节气,也是人们庆祝新年、迎接春天的日子。
本文将介绍立春的由来、传统习俗以及与春季农事相关的内容。
一、立春的由来立春这一节气的名称取自《周易》中的一句话:“春,发陈乎陇,始发隆隆。
”意为春天开始发生起伏和变化。
这一天,太阳黄经达到315度,正式进入了黄道十二宫的“水瓶座”。
从天文学的角度来说,立春标志着阳光的直射点开始北移,昼夜时长逐渐增加,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
二、立春的传统习俗1. 寅吃卯粥:立春这一天,南方地区有一个传统习俗,就是吃“卯粥”,也叫“寅吃卯粥”。
人们认为吃了卯粥可以辟邪、驱寒,保平安。
卯粥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通常加入红枣、花生、糯米等食材,味道香甜可口。
2. 贴春联:立春是迎接春天的日子,人们会在这一天贴春联。
春联是写有对联的红纸条,对联通常包括上联、下联和横批。
上联贴在门楣上,下联贴在门框下,横批则贴在门楣的正中央。
春联的内容多与祝福和吉利有关,寓意着迎接新年的到来,希望一年顺利、幸福。
3. 祭祀祖先:立春这一天,一些地方还有祭祖的习俗。
家家户户会在神案前摆放供品,烧香祭拜祖先,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和缅怀之情。
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也是传承家族血脉和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三、春季农事与立春春天是农作物生长的季节,而立春则是春季农事的重要时间节点。
立春过后,农民们将开始进行春耕、播种等农作物生产活动。
下面是一些与春季农事相关的内容:1. 春耕备耕:立春之后,农民会开始进行耕地的准备工作。
他们会犁地、整地、施肥等,为春季农作物的种植打下基础。
春耕备耕是保证粮食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农民们务农的开始。
2. 播种作物:在立春之后,适合播种的农作物会陆续种植下去。
如小麦、花生、大豆、黄豆等禾本科和豆科作物。
农民们会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农作物进行播种。
2024立春节气具体时间
![2024立春节气具体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4624987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1.png)
2024立春节气具体时间2024年立春具体几月几日几点几分2024年立春开始于2024年2月4日,星期日,16:26:53,(农历2023年腊月廿五)。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
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
现行是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定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
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
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
立春的寓意与内涵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
在自然界,立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万物开始有复苏的迹象。
时至立春,在我国的北回归线(黄赤交角)及其以南一带,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春”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入春天的前奏,万物尚未复苏,还处于万物闭藏的冬天。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
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
现行是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定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
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
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
立春有哪些气候特点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
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
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
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
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
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二十四节气立春的相关知识
![二十四节气立春的相关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12a648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13.png)
二十四节气立春的相关知识立春,即农历二月初一,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这一节气标志着春季开始,人们往往将其视为新的开始和希望的象征。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十四节气立春的相关知识。
一、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二十四节气源于中国古代农业文化和天文观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人们依据太阳的运行变化,对自然界进行的分期、盘点和预测,具有深刻的人文和科学意义。
二、立春的特点立春是春季的开始,也是阳气开始升腾、日照渐长的时期。
此时万物复苏,大地开始回春,气温也开始渐渐回暖,人们开始逐渐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三、立春的习俗1、啃春饼。
春饼又称饽饽,是指在这一天吃的一种小黄饼,通常上面刻有图案或文字,象征着新年新希望。
2、掸尘除旧。
传统上,人们在立春这一天,会进行大扫除,将家中的积尘扬清,整理物品,准备迎接新的一年。
3、放爆竹。
放爆竹也是立春的一项习俗,这一天放爆竹意味着辟邪、驱鬼,也寓意着把不好的事情留在过去,迎接新的一年。
四、立春的意义1、春季的开始。
立春标志着春季的到来,万物开始复苏,显示着春的力量和生机。
2、春耕的天气。
在立春之后,气温逐渐回升,阳光渐长,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
3、春天情感的释放。
春天是一年中万物复苏的时期,人们也会因此感到兴奋和振奋,放飞心情,释放情感。
五、立春的养生之道1、要适当增加饮食中的维生素和蛋白质,以保持身体的免疫力。
2、要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增加身体的运动量,加速血液循环,让身体更加健康。
3、要适当减少睡眠时间,保证身体的充沛精力,不过也不要过分疲劳。
以上就是对于二十四节气立春的一些相关知识的简要介绍。
笔者认为,在这个春天的季节里,我们要认识到春天的重要性,保护生态环境,也要重视身体健康,迎接新的一年。
2024年立春节气具体日期
![2024年立春节气具体日期](https://img.taocdn.com/s3/m/a16c837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b.png)
2024年立春节气具体日期2024年立春节气具体日期是什么?快看!2024年2月4日10点42分21秒迎来立春节气,这一天是农历的腊月二十(廿)五。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
立春节气早上梳头晚上泡脚吗?《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至夜卧时,用热汤下盐一撮,洗膝下至足方卧,以泄风毒脚气,勿令壅滞。
”就是说,春天早上梳头、晚上用淡盐水泡脚,能促进人体气血运行,保健防病。
立春节气晚睡早起不可恋床春季养生在睡眠上要保持“晚睡早起”的习惯。
晚点睡觉指晚上9点以后入睡。
早起是指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起床,有利于气机的生发,晚点睡不是越晚越好,最好在晚11点前入睡,否则第二天容易双目赤红,容易肝火上升。
立春节气晨起提倡宜伸懒腰之所以提倡晨起宜伸懒腰,是因为经过一夜睡眠后,人体松软懈怠,气血周流缓慢,故方醒之时,总觉懒散而无力,此时若四肢舒睁岈伸腰展个岈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吸深呼,则有吐故纳薪、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的作用,可以解乏、醒神、增气力、活肢节。
立春时节的基本介绍立春一到,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增高了,日照延长了,降雨也开始了。
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立春时竹北方备耕也开始了。
“一年之计在干春”,在中国是流传最为广泛的格言式谚语之一。
在《增广贤文》中,它一共是四句:“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其中前两句,强调的都是时间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阳春之季,万象更新,对于农事耕作,这是个关键时刻。
对于一个人来说,青年时期也是人生的春天。
青春的创造力是无穷的,爱惜青春,珍视青春,就能创造出知识,创造出财富;反之,浪费青春,虚度年华,除了惭愧之外,将一无所得。
“一年之计在于春”,强调的是要在一年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https://img.taocdn.com/s3/m/9b97294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6.png)
食俗的现代演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春饼和春卷的制作 和食用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现代春饼和春卷的馅料更加丰富多样, 既有传统的蔬菜和肉类,也有现代的
海鲜和水果。 食俗的现代演变反映了人们对传统习
俗的创新和对健康饮食的追求。
诗歌中的立春
立春在诗歌中的表现
立春时,人们会在门上贴门神,以驱邪避凶,保护家庭平安。
门神的形象多样,既有历史人物,也有神话传说中的神祇。 门神的贴挂体现了人们对未知的敬畏和对平安的渴望。
门神的守护作用
春联与门神的制作
春联和门神的制作讲究工艺和材料,通常由手工艺人精心制作。 春联的书写需要一定的书法功底,而门神的绘制则需要精湛的绘画技艺。 春联与门神的制作不仅是技艺的传承,也是文化的传播。
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
立春时节气候变化较大,可能会出现倒春寒现象,即春季气温突然下降,对农作物造成损害。 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要求农民及时关注天气预报,采取相应的防寒措施。 立春后的气候变化也提醒人们注意增减衣物,预防感冒等疾病。
叁
春耕准备
02
01
03
土地整理
立春后,农民开始进行土地的翻耕和整 理,为春播做准备。
节气与现代生活
节气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
尽管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但立春等节气依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节气提醒人们关注自然变化,调整生活节奏,与自然和谐相处。 节气的现代意义在于提醒人们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节气与节日的融合
立春不仅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与春节等传统节日有着密切的联系。 节气与节日的融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和包容性。 节气与节日的融合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感。
立春是什么意思啊节气
![立春是什么意思啊节气](https://img.taocdn.com/s3/m/31715ba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64.png)
立春是什么意思啊节气立春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农历正月初四或初五,每年的时间大约在2月3日或4日,这一天太阳黄经达到315度。
立春标志着农历年的开始,也是春季的起始时间。
在中国文化中,立春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气,具有许多特定的意义和象征。
节气的概念节气是古代中国人用来划分一年的时间的一种方法,它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情况,将一年分为24等份,每等份被称为一个节气。
这些节气主要用来指导农事活动和人们的生活习俗,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性和尊重。
立春的意义立春意味着春天的开始,代表着万物生长的希望和生机。
在古代,立春被看作是“蛰虫始振”的时候,昆虫苏醒,大地回春,春风吹拂,气候逐渐变暖。
这个时期也是农民们开始准备春耕的时候,标志着新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
立春的习俗在庆祝立春的时候,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习俗活动,以祈求一年的平安和丰收。
比如在北方地区,人们会烧纸驱邪、挂灯笼、贴春联,以求驱赶霉运,迎接新年的到来。
在南方地区,人们则会祭祀祖先,吃汤圆、踩年画等,以祈求来年的幸福和顺利。
立春的食俗立春节气过后,人们也会根据传统食俗选择一些特定的食物来增添节日气氛。
比如吃春饼、春卷、鱼生等,这些食物都寓意着新年快乐、吉祥如意。
人们相信这样的食物会带来好运,给新的一年带来好兆头。
总结立春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气,承载着中国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向往,也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在这一天,人们迎接新的季节,祈求吉祥和丰收。
立春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个简单的节气,它蕴含着人们对自然、生活和平安的美好愿望,传承着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愿每个人在立春这一天都能迎来好运和好兆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二十四节气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交接点。
立春代表着一年中正月的开始,它对应《易经》的《地天泰》卦,《易经》认为冬至是“一阳生”,十二月是“二阳生”,正月则是“三阳开泰”。
“三阳”表示阴气渐去阳气始生,冬去春来,万物复苏。
“开泰”则表示吉祥亨通,有好运即将降临之意。
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
春气始而建立也。
”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节后气温逐日回升,我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春耕。
中国传统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5天为一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一候,东风解冻: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二候,蜇虫始振:蛰居的虫类开始苏醒。
三候,鱼陟负冰:水面还有浮冰,鱼开始游到水面上。
近十年立春的具体时间:
2016年2月4日17:46:00
2017年2月3日23:34:01
2018年2月4日5:28:25
2019年2月4日11:14:14
2020年2月4日17:03:12
2021年2月3日22:58:39
2022年2月4日4:50:36
2023年2月4日10:42:21
2024年2月4日16:26:53 2025年2月3日22:10:13
附:二十四节气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