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植树问题》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植树问题》数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植树问题》数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植树问题》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画图、列举等方法,形象地解决植树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在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发展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的概念:什么是植树问题,植树问题的基本要素。

2. 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棵数与段数的关系,间隔与棵数的关系。

3. 植树问题的实际应用:解决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如道路绿化、公园植树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1. 学生理解棵数与段数、间隔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2. 学生运用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对植树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植树问题。

3.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公园植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植树问题的思考,导入新课。

2. 新课讲解:讲解植树问题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实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与讨论: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讨论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分享解题过程和经验。

5. 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自我评价。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练习等,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6篇)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6篇)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6篇)植树问题教案篇一1、重视知识的迁移和转化。

知识迁移法就是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启发学生进行新旧知识对照,由旧知识去思考、领会新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端栽树时的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掌握了两端栽树的解题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学生已经发现了“两端栽树”的规律,这时老师提出如果两端都不栽树,棵数和间隔数之间又会有怎样的规律呢?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表达的欲望也很强烈。

通过动手操作,形成知识的迁移和转化,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规律,让学生的研究成果被认可,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重视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先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再合作交流。

通过简单的例子验证前面的猜测,发现两端都不栽树的规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数学思想又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直尺教学过程⊙对比引入,揭示课题1、出示复习题:在一条60 m长的。

小路的一旁栽树,每隔3 m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1)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指名汇报)(2)对于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棵数和间隔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指名回答:棵数=间隔数+1)2、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对于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上题改为:在一条60 m长的小路的一旁栽树,每隔3 m栽一棵(两端不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1)想一想,这道题与上一道题相比较,有什么变化?(2)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两端不栽”的。

(学生思考后自由汇报)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看一看棵数与间隔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环境。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7篇)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7篇)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7篇)植树问题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 使孩子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

2. 初步培养孩子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 让孩子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孩子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同时指出:“孩子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学中力求发挥孩子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植树吗?你植过树吗?(生答)植树能绿化环境,造福人类。

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在路的一边、间隔一定的距离植树,这就需要计算准备多少棵树苗。

还有许多类似的问题:比如在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等等,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

二、揭示学习目标:(媒体出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呢?1. 能根据相关条件,求出需要多少棵树苗或计算两树间的距离。

2. 能利用植树问题,灵活解决生活中类似的实际问题。

三、探究新知:1. 出示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生读题)师:你会计算吗?(让孩子回答)你算的对吗?请同学们自己动脑来验证一下。

学习提示:(媒体出示)①假如路长只有10米,要栽几棵树?如果路长是20米,又要栽几棵树?请你画线段图来看看。

②通过上面的分析,你能找出什么规律?和同桌或小组内说说。

③现在你能算出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吗?④你还有别的想法吗,在小组内说说。

2. 孩子自学探讨。

《植树问题教案》

《植树问题教案》

《植树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背景和意义,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讨论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的引入:介绍植树节的意义和我国的植树政策。

2. 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树、树苗、植树、绿化等。

3. 植树问题的一般规律:等距植树、环形植树、不规则植树等。

4. 植树问题的实际应用:道路绿化、公园植树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规律。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植树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植树节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植树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植树节的背景和意义,引出植树问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

3. 课堂讲解:讲解植树问题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际应用问题,并给出解答。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等。

4. 课堂小测:进行课堂小测,检验学生对植树问题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植树问题》相关教材或教辅资料。

2. 课件:制作相关课件,辅助讲解植树问题。

3. 实例图片:收集一些道路绿化、公园植树的图片,用于课堂讲解和展示。

4. 练习题库:准备一些有关植树问题的练习题,用于课后作业和课堂小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介绍植树节的背景和意义,学习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

2. 第2周:讲解植树问题的一般规律,分析实际应用问题。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案(4篇)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案(4篇)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案(4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有名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意为自我反省。

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下面是可爱的小编给大家整编的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案【4篇】,欢迎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植树问题》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两端不种三种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培养意识1、师:同学们好!一起来看两组画面。

(给学生播放荒漠化严重的和绿化优美的两组图片。

)师:看了这两组画面,你更喜欢哪一种呢?师:怎样才能拥有这样美丽的环境呢?生:植树。

师:植树造林,保护环境,让我们拥有一个充满鸟语花香的绿色花园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尽的义务!师:说到植树,大家知道吗?在我们数学王国里,植树可是有一定的学问的,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植树问题”。

——板题2、出示教学目标3、师:见过路边种树吗?一般情况下,每两棵树间距离怎样呢?(相等)一般情况下路边植树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我们也可以叫做等距离植树。

师:在路的一边等距离地植树会有几种情况呢?大家想不想亲手种种看?二、动手种树——探讨规律1、动手“种”树师:大家先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材料……(师介绍)出示操作要求:在路的一边,等距离植树,种完后小组里交流看看有几种情况?学生动手植树,师巡视。

2、交流方案小组上台展示自己组的种树方案。

两端都种两端不种只种一端3、仔细观察,每棵树之间都有间隔,那么植树的棵数跟间隔数之间有什么联系?生仔细观察,得出猜想:两端都种棵数=间隔数+1两端不种棵数=间隔数-1只种一端棵数=间隔数三、验证规律1、师: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得出了自己的猜想。

四年级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设计(精选13篇)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合作探究,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经历由现实问题到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实验、探究、交流、发现规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初步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培养学生针对不同问题的特点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构建模型、用模型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和认识归纳规律对后续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探索归纳规律的意识,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

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纸条。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明确课题在我国的北方经常出现沙尘暴天气,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张有关沙尘天气的图片新闻。

(课件出示沙尘暴的图片)同学们知道吗?实际呀沙尘天气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正因为以前人们的乱砍乱伐,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才会出现今天的沙尘天气。

最近呀咱们这个城市也经常出现雾霾天气,雾霾比沙尘暴天气危害更大,那雾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不便呀?那你们知道治理沙尘和雾霾天气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植树造林)。

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植树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设计植树方案为了改善我们的校园环境,让大家呼吸到更新鲜的空气,学校准备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请按照每隔5米栽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

(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你们认为应该怎么种树?只让学生口答方案,追问有哪三种方案?(两端种树、一端种树、两端不种)。

四年级数学上册《植树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植树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6.情感教育,培养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保护、绿化家园的观念,使学生认识到植树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植树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7.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布置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植树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能够保持冷静、理性的态度,善于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数学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在面对复杂的植树问题时,学生可能会在以下几个方面遇到困难:
1.理解间隔与间距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区别,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2.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除法计算方法:学生在运用除法解决植树问题时,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予以关注和指导。
3.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植树问题涉及到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学生可能在这方面表现不足,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4.通过解决植树问题,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将培养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通过解决植树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画图、列表等方法,自主探究间隔与间距的概念。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之后,组织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进行交流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024最新-《植树问题》教案(优秀5篇)

2024最新-《植树问题》教案(优秀5篇)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下是可爱的小编给大伙儿分享的5篇《植树问题》教案,欢迎阅读。

《植树问题》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借助围棋盘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封闭曲线(方阵)中探讨植树问题。

教学难点: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课件出示)(1)在100米的小路边,每隔5米种一棵柳树,两端都要种,一共种了多少棵?(2)校园图书馆和体育馆两栋楼之间长40米,每隔4米种一棵柏树,一共种了多少棵?师:(第一题)1000÷20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加1?(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师:40÷4求的是什么?又为什么要减1呢?(两端不栽:棵数=间隔数—1)。

让学生说出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你能说说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二、探索新知。

1、圆形花坛的一周全长12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2米摆放一盆花,一共需要多少盆花?板书课题: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2、运用规律。

圆形花坛的一周全长12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2米摆放一盆花,一共需要多少盆花?(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完成。

(2)理解圆形的株数与间隔数相等,列出算式:12÷2=6(盆)3、课件出示一个圆形,在圆形的花坛上种树,棵数=间隔数4、发现规律:在圆形的花坛上种树,棵数=间隔数。

圆形花坛的`一周全长50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2米摆放一盘花,一共需要多少盘花?5、学习例题:(1)课件出示例题。

例:在围棋的每边都放19个旗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放多少个旗子?(2)生读题,独立列出算式学生小组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植树问题的教案(通用6篇)

植树问题的教案(通用6篇)

植树问题的教案(通⽤6篇) 作为⼀名⽼师,可能需要进⾏教案编写⼯作,教案是教材及⼤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来参考⾃⼰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植树问题的教案(通⽤6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植树问题的教案1 教学内容: ⼈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 教学⽬标: 1.通过探究发现⼀条线段上两端要种、⼀端要种、两端不种三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使学⽣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法。

3.让学⽣感受数学在⽇常⽣活中的⼴泛应⽤,尝试⽤数学的⽅法来解决实际⽣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的应⽤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 今天来这⾥上课,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师挺⾼兴的,这么多⼈,正好做⼀个公益宣传,请看-- 春天,是植树的最佳时间,在座各位朋友,同学,为了我们地球⽣命,给这些孩⼦们⼀个健康的环境,请爱护树⽊,有钱出钱,有⼒出⼒,多多种树!⽀持的,⿎⿎掌!谢谢! ⼀、创设情境,出⽰问题(2分钟) 1、揭⽰课题(2分钟) 师:你们觉得种树与数学有联系吗? ⽣:间隔,⽶数等等问题。

师:种树与数学之间确实有联系,这节课我们就⼀起在种树问题上研究数学。

(课件出⽰课题:植树问题) 2、出⽰问题 课件出⽰问题:同学们在全长1000⽶的⼩路⼀旁植树,每隔5⽶栽⼀棵(两端要栽)。

⼀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化繁为简,解决问题(26分钟) 1、理解信息(2分钟) 师:能看懂吗?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全长100⽶,每隔5⽶等等 师:每隔5⽶是什么意思? ⽣:就是两棵树之间的“间隔”; 师:“间隔”这个词听过吗?能举⼏个例⼦吗? ⽐如同学之间,⼿指之间......都可以看作是间隔。

师:两端要种什么意思? ⽣:头和尾各要种⼀棵。

2、形成猜想(1分钟) 师:如果,把这条路的⼀旁看成⼀条线段的话,猜猜看,需要⼏棵树?看谁想得快! ⽣1:200 ⽣2:201 ⽣3:202 师:三个猜想答案,到底哪个答案才是对的?我们有什么办法知道? ⽣:验证。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设计3篇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设计3篇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设计3篇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17—118页。

二、教材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知道“植树问题”的三种不同的情况,理解与掌握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

2.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经历观察、比较、发现、概况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感悟化繁为简、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3.能运用规律或研究方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规律的获得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所学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解决与植树问题具有相同数学模型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学习单、多媒体课件、小树和小路模型。

六、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让学生猜一猜:这会是什么呢?教师组织学生认识手中的间隔,并认识它们存在的规律“间隔数+1”(二)探究新知:1.队列问题:出示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去植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学生队伍中存在间隔,通过学生站一站,数一数等形式总结人数和间隔数的关系,再次对应“间隔数+1”并出示课题。

2.植树问题:(1)体会“化繁为简”思想:问题导入:同学们到达目的地,又遇到难题了:在全长1260米的小路的一边植树,每隔5米植一棵,按怎样的方案植,又需要多少棵树呢?突出矛盾:数字太大,不易思考,引导学生转换较小的数。

明确思想:当遇到复杂的问题,可以转化成简单的问题,这就是“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板书:化繁为简)(2)设计三种植树方案:引导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或用线段画一画的形式,同桌两人合作设计植树方案。

①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②汇报、展示:③小结:组织学生对不同方案进行命名,突出其主要特征。

教师板书: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两端不种(3)探究规律:①求间隔数: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植树过程中的间隔,总结植树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再次对应“间隔数+1”。

《植树问题》教案设计

《植树问题》教案设计

《植树问题》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知识,包括植树的间隔、树的排列方式等,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植树的间隔:让学生了解植树时树与树之间的间隔概念,掌握计算间隔数的方法。

2. 树的排列方式:让学生学习单侧排列和双侧排列两种方式,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排列方式。

3. 植树问题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以及总长度与间隔长度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植树的间隔概念及计算方法;(2)树的排列方式及选择;(3)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2)总长度与间隔长度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场景为背景,引导学生认识植树问题;2. 运用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植树节”为背景,引入植树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植树场景,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2)讲解树的排列方式,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排列方式;(3)教授计算总长度与间隔长度的方法。

3. 巩固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拓展与应用: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解决更多植树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植树问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案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案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案植树问题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一⑦---118 页例1 。

教学目标:1 。

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和两端不种两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 。

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 。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谈话引入,明确课题同学们,很高兴认识你们,握握手吧。

其实我们的双手不仅能传达友谊,而且还与数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呢。

(伸开五指)这是几?生:5师:每个手指之间还有什么?生:空……师:在数学上,也叫间隔。

五个手指几个空?4 个呢?三个呢?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间隔有关的植树问题。

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1 。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①课件出示图片。

介绍:这是新修的一条公路。

公路中间有一条绿化带,现在要在绿化带中种一行树,怎么种呢?出示题目:这条公路全长1000 米,每隔5 米种一棵树(两端要种)。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②理解题意。

a. 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b. 理解“两端”是什么意思?指名说一说,然后师实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这根小棒的两端?说明:如果把这根小棒看作是这条绿化带,在绿化带的两端要种就是在绿化带的两头要种。

③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④反馈答案。

方法一:1000 ÷5=200 (棵)方法二:1000 ÷5=200 (棵)200 +2=202 (棵)方法三:1000 ÷5=200 (棵)200 +1=201 (棵)师:现在出现了三种答案,而且每种答案都有不少的支持者,到底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呢?咱们可不可以画图模拟实际种一种?如果从图上一棵一棵种到1000 米,数一数,是不是就能知道到底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了呢?2、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①画图实际种一种。

四年级《植树问题》数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植树问题》数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植树问题》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的定义及意义。

2. 植树问题的基本公式及应用。

3. 植树问题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公式及应用。

2. 教学难点:植树问题在实际应用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植树问题的案例资料。

2. 准备教学课件及辅助教学道具。

3.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的植树问题,引发学生对植树问题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植树问题的实际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问题。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2.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交流、协作解决问题等。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十、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讨植树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2. 推荐相关数学读物,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

3. 组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植树问题的实际应用。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植树故事,引发学生对植树问题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如“棵数=间隔数+1”。

四年级数学上册植树问题的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植树问题的教案

教学设计题目:四年级数学上册——植树问题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图形、数字等途径,理解数量概念。

2.能够自如地比较小数大小。

3.建立植树数量与小学数学概念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能够理解植树数量与小学数学概念的联系,掌握数量的比较大小。

难点:能够将数量语言转换成数字是数学思维发展中比较困难的过程。

教学准备:1.小学数学教材2.植树问题的图片教学流程:一、导入1.利用图片引入:假如我们要在学校里植树300颗,该如何植树呢?2.在引入植树数量的同时,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将数量语言转换成数字。

二、理解数量概念1.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的形式,引导学生们理解数量概念。

2.让学生们运用数量语言描述出:“三十颗树、六十颗树、一百二十颗树、一百八十颗树……”3.通过观察、感知的方式,理解数量的多少和大小,并将这些数量与数学中的数量概念联系起来。

三、比较小数大小1.以“0.5, 0.3, 0.7, 0.2, 0.4”为例,利用小数的形式比较大小。

2.让学生们进行多次比较,并形成心理认知体系。

3.在比较的同时,加入植树数量的概念,让学生们理解植树数量对于小数比较大小的重要意义。

四、建立植树数量与小学数学概念的联系1.将数量语言转换成数字,让学生们逐步建立数量和数学概念的联系。

2.利用植树数量与小学数学概念的联系,让学生们完成相关的运算练习。

五、总结1.回顾课堂内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让学生们谈谈对于植树问题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评估:1.能够正确比较小数大小者,得到一定分数。

2.能够将数量语言转换为数字者,得到一定分数。

3.能够正确理解植树数量对于小学数学概念的联系并运用于实践中者,得到一定分数。

4.课堂纪律及参与度,也会影响部分评分。

《植树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植树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植树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

2. 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3. 植树问题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植树场景,引导学生思考植树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通过讲解植树问题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是指在一定的线路上,按照一定的间隔植树,求植树的数量或者间隔的长度。

(2)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讲解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学生掌握植树问题的解题步骤。

首先,确定植树线路的总长度;其次,确定植树的间隔;最后,根据植树线路的总长度和植树间隔,计算植树的数量或者间隔的长度。

(3)植树问题的应用通过讲解植树问题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将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3. 实践活动设计一些植树问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提升通过总结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学生加深对植树问题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合作交流、分享探究中的表现。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交流、分享探究的学习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树问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第1~3题。

教学目标:
1. 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 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学重点:
让学生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卡。

课前准备:
首先让我们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来学做一节手操,好吗?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间隔的含义
1. 导入:刚才,在做手操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的小手特灵活,哎,你们知道吗?在咱们的小手中,还藏着数学知识呢?想了解一下吗?
请你们伸出右手,张开,数一数,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空格叫做间隔,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间隔是在几个手指之间?
2. 其实,这样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你们看,这是同学们利用课余正在彩排节目呢?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每2个小朋友之间牵着一根彩带,用了几根彩带,把一根彩带看成一个间隔,那6个小朋友之间是几个间隔?
过渡语:在画面上我们看到春天桃红柳绿,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你们知道吗?3月12日是什么日子,这一天全国上下到处都在植树,为保护环境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瞧……
3. 再次感知,找到规律。

这里从头到尾栽了几棵树,数一数,它们之间又有几个间隔呢?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同时板书。

那么8棵树、9棵树之间又有多少个间隔呢?
你能像这样用一个图表示出来吗?请你们选择一种动手画一画吧!
谁来汇报一下?
边板书边说:画了8棵树,他们之间有7个间隔数,9棵树之间有8个间隔。

(停顿)那你们想象一下,如果从头到尾有10棵树,他们之间又会有几个间隔呢?
那20棵树呢?
看来,告诉你们植树的棵数,让你们说出间隔数已经难不倒大家了,接下来,如果一排树之间有22个间隔,你知道有多少棵树吗?
那30棵呢?(2人说)
像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
仔细观察,你发现植树棵树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自己先想想,再把你的想法和伙伴们互相交流一下)。

反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评价:哦,这是你的发现……你还能用一个算式来概括。

边板书边说:同学们都发现了从头到尾栽一排树时,植树棵树比间隔数多1,(指表格),也可以写成两端要栽时,植树棵数-间隔数+1,间隔数=植树棵树-1。

小结:同学们不仅会观察,而且还能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真不错,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数学广角,运用这些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二、新授:
例1,同学们自由地小声地把题目读一读。

1. 从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说一说)
2. 题目中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
3. 题目中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吗?(两端要栽)
4.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你能自己想办法找到问题的答案吗?有困难的同学还可以借助线段图画一画。

5. 交流。

6. 反馈。

(1)请你们两人把你们的方法写到黑板上展示给大家看看,好吗?
(2)学生分别说想法。

(3)听了他们说的,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刚才,这两位同学画线段图和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列算式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们都是很善于动脑筋的。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 基本练习:
师:近几年南昌市容有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一个个休闲广场的建立,一条条街道的逐步亮化,南昌市已成为一座具有内涵与魅力的花园城市。

最近,我了解到有关胜利路步行街有这样一些信息。

那同学们能根据题中信息解决这个问题吗?第二步为什么要加1?
师:刚才这道题同学们解答得很顺利。

师:现在把这道题做了一些改变,看看你们是不是还能很顺利的解答?
师问:第一步求到的是什么?
师:虽然邓老师对这道题做了一些改变,但是还是没有难倒同学们,那刚才在做这两题的时候,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两题解题思路有什么不同呢?(同学们可以先思考再讨论)。

咱们班的同学们不仅会解答,而且还能比较它们的不同,的确这两道题都运用了今天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第一题是根据总长找到间隔数,再利用间隔数求出路灯的盏数,而第二题是根据路灯的盏数找到间隔数,再利用间隔数求出总长,它们的关键都是要先找到间隔数,正因为它们问题不同,所以解题思路也不同,以后大家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可要注意审题哟!2. 变式练习:
师:2005年最受关注的两个人物,你们知道是谁?他们就是航天英雄聂海胜和费俊龙,神六号的成功发射,让人们欢心鼓舞,作为一名中国人也为之自豪。

你们知道吗,宇航员叔叔他们是每2小时(师读题)。

听了这3位同学的想法,你们会支持谁?说说理由!
3. 综合练习。

师:中国的体育界也有一位英雄,猜猜他是谁?此时此刻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那精彩的瞬间,再一次为他助威、呐喊!根据信息,学生讨论,借助计算器算出刘翔一共跑了多少米?
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与间隔有关的数学问题,在数学上我们统称为植树问题,(板书)那植树问题只在植树当中才有吗?学生说一说,植树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像……等现象中都含有植树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植树问题仅仅是两端都栽时的情况。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两端不栽,一端栽,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