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纲要139页PPT
合集下载
(2024年)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教学课件
2024/3/26
5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01
02
03
实证分析方法
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 来验证经济理论和假设, 强调可观测和可测量的变 量之间的关系。
2024/3/26
规范分析方法
基于一定的价值判断和社 会目标,对经济现象进行 评价和提出政策建议。
边际分析方法
通过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 收益来决策,强调资源的 有效配置和最优选择。
消费者的偏好决定了他们对不同商品 或服务的效用评价,而效用则是偏好 的量化表现。
2024/3/26
14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
预算线的特点
无差异曲线的定义
无差异曲线表示在给定偏好和 价格条件下,消费者能获得相 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 量组合的点的轨迹。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斜率为 负,且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 会相交。
市场上厂商的数量、产品差别程 度、厂商对价格的控制程度、厂 商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
24
完全竞争市场
01 02
定义
完全竞争市场又称纯粹竞争市场或自由竞争市场,是指一个行业中有非 常多的生产销售企业,它们都以同样的方式向市场提供同类的、标准化 的产品(如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的市场。
特征
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产品同质性;资源流动性;信息完全性。
03
需求的交叉弹性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 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如果两种商品是替代品,则交 叉弹性为正;如果两种商品是 互补品,则交叉弹性为负。
04
供给的价格弹性
表示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 程度。如果供给量的变动大于 价格的变动,则称供给是富有 弹性的;如果供给量的变动小 于价格的变动,则称供给是缺 乏弹性的。
马列工程西方经济学宏观PPT课件
• 当我们对比事前计划值和事后实现值时,会发现实物投资 的计划值和时候投资的实际值是不一致的。所以I中包含 了①计划实物投资和②非计划存货投资。
•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支出和实际产出正好相等;非计 划存货投资就等于零,或者说就不存在。
第20页/共82页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三、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第十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二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消费需求和储 蓄
第三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投资需求
第四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政府需求
第五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国外需求
第六节 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乘数
第七节 本章评析
第1页/共82页
第十章
第17页/共82页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三、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计划支出, E
实际均衡支出, E=Y
(E*,Y*)
计划支出,E=C+I
45°
O
Y*
Y1
第18页/共82页
收入、产出 Y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三、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 图10-4凯恩斯交叉图
第11页/共82页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二、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二、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 理:供给在长期中的决定作用
•在
第12页/共82页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三、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三、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 理:经济萧条下“有效需求”的决定性作用”
•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支出和实际产出正好相等;非计 划存货投资就等于零,或者说就不存在。
第20页/共82页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三、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第十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二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消费需求和储 蓄
第三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投资需求
第四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政府需求
第五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国外需求
第六节 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乘数
第七节 本章评析
第1页/共82页
第十章
第17页/共82页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三、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计划支出, E
实际均衡支出, E=Y
(E*,Y*)
计划支出,E=C+I
45°
O
Y*
Y1
第18页/共82页
收入、产出 Y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三、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 图10-4凯恩斯交叉图
第11页/共82页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二、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二、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 理:供给在长期中的决定作用
•在
第12页/共82页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三、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三、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 理:经济萧条下“有效需求”的决定性作用”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重点教材-ppt课件
• 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形状
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
34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六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
• 不确定性和风险事件的描述 • 消费者对风险方案的偏好 • 消费者对待风险的态度 • 风险条件下的决策:保险市场的例子
35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六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
• 不确定性和风险事件的描述
不确定性 对不确定性的描述
22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四节 消费者均衡
• 收入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收入—消费扩展线
23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四节 消费者均衡
• 收入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收入扩展线的三种情况
• 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 向右上方倾斜,且越来越陡峭 • 向后弯曲
恩格尔曲线 恩格尔定律
24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总TU效=U用(Q) 边际效用
MU= TU =MU(Q) Q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6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一节 效用理论概述
•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7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一节 效用理论概述
• 效用最大化
一种商品情况下的效用最大化
MU / P =λ
普通低档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1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五节 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 不同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2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五节 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 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形状
正常品和低档品 的需求曲线
33
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
34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六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
• 不确定性和风险事件的描述 • 消费者对风险方案的偏好 • 消费者对待风险的态度 • 风险条件下的决策:保险市场的例子
35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六节 不确定性和风险
• 不确定性和风险事件的描述
不确定性 对不确定性的描述
22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四节 消费者均衡
• 收入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收入—消费扩展线
23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四节 消费者均衡
• 收入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收入扩展线的三种情况
• 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 向右上方倾斜,且越来越陡峭 • 向后弯曲
恩格尔曲线 恩格尔定律
24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总TU效=U用(Q) 边际效用
MU= TU =MU(Q) Q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6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一节 效用理论概述
•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7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一节 效用理论概述
• 效用最大化
一种商品情况下的效用最大化
MU / P =λ
普通低档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1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五节 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 不同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2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
第五节 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 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形状
正常品和低档品 的需求曲线
33
西方经济学下册马工程PPT课件
.
24
第三节 国际收入的核算方法
一、生产法 各单位当期生产的增加值
二、支出法 Y=C+I+G+(X-M) 关于支出的一个说明:
三、收入法 Y=C+S+T
.
25
二、支出法
GDP等于购买当期最终产品的总支出。由前面定 义的最终产品可知,对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包括: (1)居民消费支出C (2)企业投资支出(意愿与非意愿的)I (3)政府购买G (4)开放时,C+I+G中包括支付给外国的(即进 口M),应减掉。同时应加上出口X 所以,用支出法核算的GDP为: Y=C+I+G+NX
总产量也可称为国民收入。其随时间而增加的过程
通常可用下图表示:
.
2
长期增长
周期波动
Y
Y*
Y
时间t
.
3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静态地说,宏观经济学
(1)从总供给(AS)和总需求(AD)两方面说明
实际国民收入Y如何决定。
(2)将实际国民收入Y与潜在国民收入Y*进行比较。
(3)若实际国民收入与潜在国民收入不一致,则找
接税10%,产品市场价格GDP=110元,,但企业
收入NI=100元。所以间接税不属于NI。
.
29
三、从NI到个人收入PI
假定所有国民都在公司制企业中就业和取得收入、 此时,NI首先表现为公司收入。公司: (1)缴纳企业所得税和(2)社会保险税后,(3)再留出未 分配利润,其余的都将分给个人。 此外,个人还可从政府转移中获得收入。 所以: 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未分配利润+政 府对个人的转移=个人收入PI
二、GDP的定义:P428
西方经济学下册马工程课件
西方经济学下册马工程课件
Contents
目录
导论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导论
01
研究稀缺资源在无限需求和有限供给之间的配置问题,以及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经济学研究对象
既包括微观经济学,也包括宏观经济学,涵盖了从个体经济单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研究。
经济学研究范围
供给
生产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式为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供给弹性的计算公式为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需求弹性
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供给弹性
衡量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弹性类型
点弹性、弧弹性和区间弹性。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等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客观分析,探究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
数学建模
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对经济现象进行规范分析,提出政策建议或评价。
运用数学工具建立经济模型,对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和预测。
03
02
01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消费者、企业等)的经济行为和资源配置问题,包括价格理论、市场理论等。
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的总量关系和总体经济运行问题,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货币银行理论等。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02
均衡数量
在均衡价格下,市场上的需求量或供给量。
均衡价格
使市场达到均衡状态的价格水平。
市场均衡
当市场上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1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ppt课件
• 需求的变动
– 需求增加
需求的变动: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消费者 在每一个可能的价格下所对应的需求量的 变动。这种变动是需求曲线的移动。
– 需求减少
ppt课件
17
四、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 正常商品的需求量变化。
P
D3
D1
D2
D1表示月收入为4000元时的需求 D2表示月收入为5000元时的需求 D3表示月收入为3000元时的需求
• 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
• 如果S>D,那么供过于求导致产品价格下降。
• 如果S<D,那么供不应求导致产品价格上升。
ppt课件 36
二、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P
P1 PE P2
S
E
当价格大于均衡价格时,市场供 给大于市场需求,出现超额供给; 当价格小于均衡价格时,市场需 求大于市场供给,出现超额需求; 只有当价格等于市场价格时,市 场供给数量与需求数量相等,即 市场达到均衡。
ppt课件 35
二、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 均衡价格、均衡数量
• 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供给等于市场需求的一种状态。 •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某种商品的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价格和数 量。
• 不均衡状态
– 超额需求S<D – 超额供给S>D
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会出现超额 需求或者超额供给的不均衡状态。 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供求随价格变动而自动趋 向均衡的情形。
ppt课件 24
一、供给的概念
• 供给规律的含义
• 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越 高,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大;反之,商品的价格 越低,供给量就越小。
• 供给曲线的特例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重点教材-第3章正式版PPT文档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本钱
第四节 长期生产函数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本钱既定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本钱
第四节 长期生产函数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产量既定条件下的本钱最小化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本钱
第四节 长期生产函数 生产扩展曲线 含义 推导 本钱变化 等本钱线变化 最优要素组合变化 最优要素组合的轨迹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本钱
第五节 短期本钱函数 短期本钱曲线 不变本钱曲线、可变本钱曲线、总本钱曲线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本钱
第五节 短期本钱函数 短期本钱曲线 平均不变本钱、平均可变本钱、平均本钱曲
线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本钱
第五节 短期本钱函数 短期本钱曲线 边际本钱曲线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本钱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本钱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企业 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函数 长期生产函数 短期本钱函数 长期本钱函数 本章评析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本钱
第一节 企业
– 企业的类型 – 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 – 企业的其他目标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本钱
第一节 企业 企业的类型 企业 企业的类型 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制企业 公司 不同类型企业的比较
第二节 生产函数
– 生产和生产函数 – 短期和长期 – 生产函数的例子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本钱
第二节 生产函数
– 生产和生产函数
• 生产 • 生产要素
– 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 生产函数
Q=f(L,K,N,E…) Q=f(L,K)
第三章 企业的生产和本钱
第二节 生产函数
– 短期和长期
• 短期 • 长期 • 生产要素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第1章(ppt文档)
– 替代品的价格 – 互补品的价格
• 消费者预期 • 政府的政策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
–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 需求量的变动
– 需求量增加 – 需求量减少
• 需求的变动
– 需求增加 – 需求减少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
–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
– 需求规律
• 需求规律的表示 • 需求规律的原因 • 需求曲线的特例
– 垂直直线 – 水平直线 –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
– 需求规律
• 需求曲线的特例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
– 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
• 消费者的偏好 •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 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
第三节 市场均衡
–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 均衡价格 • 均衡数量 • 不均衡状态
– 超额需求 – 超额供给
• 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三节 市场均衡
–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三节 市场均衡
– 市场均衡的变动
• 需求变化
– 需求增加 – 需求减少
• 供给变化
第二节 供给
– 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
• 生产者的目标 • 生产的技术水平 • 生产成本 • 生产者可生产的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 •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 政府的政策因素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二节 供给
–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 供给量的变动
• 消费者预期 • 政府的政策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
–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 需求量的变动
– 需求量增加 – 需求量减少
• 需求的变动
– 需求增加 – 需求减少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
–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
– 需求规律
• 需求规律的表示 • 需求规律的原因 • 需求曲线的特例
– 垂直直线 – 水平直线 –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
– 需求规律
• 需求曲线的特例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
– 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
• 消费者的偏好 •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 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
第三节 市场均衡
–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 均衡价格 • 均衡数量 • 不均衡状态
– 超额需求 – 超额供给
• 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三节 市场均衡
–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三节 市场均衡
– 市场均衡的变动
• 需求变化
– 需求增加 – 需求减少
• 供给变化
第二节 供给
– 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
• 生产者的目标 • 生产的技术水平 • 生产成本 • 生产者可生产的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 •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 政府的政策因素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二节 供给
–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 供给量的变动
(2024年)西方经济学马工程全套教学课件pptx
02
生产要素供给
03
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的供给取决于生产要素 的价格和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意愿 。
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在生产要 素市场上达到均衡,决定生产要 素的价格和使用量。
2024/3/26
29
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决定
工资决定
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由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决 定。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市场 需求,劳动力的供给取决于人口数量、教育水平 、就业意愿等因素。
2024/3/26
16
04
生产者行为理论
Chapter
2024/3/26
17
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描述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 出之间的数量关系。
生产函数的类型
线性生产函数、二次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 生产函数等。
2024/3/26
生产函数的图形表示
等产量线、等成本线及其在生产要素平面上的移动。
2024/3/26
36
THANKS
研究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 选择来最大化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 。
分析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在资源配置 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
探讨社会如何组织生产和分配商品和 劳务,以及人们如何进行交换和消费 。
2024/3/26
4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2024/3/26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01
实证分析研究经济现象“是什么”,而规范分析研究“应该是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弹性的概念
弹性是经济学中用来衡 量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 量变化的反应程度的一 个指标。在需求与供给 理论中,弹性通常用来 衡量价格变动对需求或 供给变动的反应程度。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重点教材(课堂PPT)
货币政策的扩张性或者收缩性的变动可以反映在LM曲 线的移动上。
图16-6 政策效应 (一) IS曲线的斜率
图16-7 IS 曲线的斜率与货币政策效果
27
第三节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效应
• LM曲线的斜率
图16-8 LM 曲线斜率与货币政策效果
28
第三节 货币政策
2
知识回顾
利率 r
均衡利率
LM
Ⅰ Ⅱ
Ⅳ
此时,产品和服 务市场与实际货 币余额市场同时 达到均衡水平。
Ⅲ
IS
均衡收 入水平
总收入/ 总产出 Y
3
宏观调控如何创新和完善? 实现宏观调控有度,需要健全财政、货币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财政政策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货币政策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 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体系
• (一) 充分就业 • 凯恩斯:不存在“非自愿”失业 • 现代货币学派:总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 (二) 稳定物价 (三) 经济增长 (四) 国际收支平衡
9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抉择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一致性和冲突
• 一致性与互补性:
14
第二节 财政政策
二、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三)功能财政和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 功能财政:相机抉择财政政策 • 衡量财政政策方向测度指标:充分就业预
算盈余 (四)赤字和公债 • 政府借债的种类:向央行借债、向公众借
债 • 对于债务融资效应的争论
图16-6 政策效应 (一) IS曲线的斜率
图16-7 IS 曲线的斜率与货币政策效果
27
第三节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效应
• LM曲线的斜率
图16-8 LM 曲线斜率与货币政策效果
28
第三节 货币政策
2
知识回顾
利率 r
均衡利率
LM
Ⅰ Ⅱ
Ⅳ
此时,产品和服 务市场与实际货 币余额市场同时 达到均衡水平。
Ⅲ
IS
均衡收 入水平
总收入/ 总产出 Y
3
宏观调控如何创新和完善? 实现宏观调控有度,需要健全财政、货币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财政政策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 货币政策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 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体系
• (一) 充分就业 • 凯恩斯:不存在“非自愿”失业 • 现代货币学派:总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 (二) 稳定物价 (三) 经济增长 (四) 国际收支平衡
9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抉择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一致性和冲突
• 一致性与互补性:
14
第二节 财政政策
二、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三)功能财政和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 功能财政:相机抉择财政政策 • 衡量财政政策方向测度指标:充分就业预
算盈余 (四)赤字和公债 • 政府借债的种类:向央行借债、向公众借
债 • 对于债务融资效应的争论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重点教材-导论ppt课件
– 关于国民收入与就业的理论
.
18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对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评析
• 研究生产关系还是研究稀缺性 – 研究生产关系还是研究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 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 – 着眼于其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现还 是物质技术关系
•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看法:为其辩护 • 关于市场的作用
四、当代西方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现在
• 当前的西方主流经济学
西方主流经济学框架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1.新古典传统 1.新古典主义
2. 实验经济学, 2. 新凯恩斯主 行为经济学 义
宏观经济学特点
基础
出发点 假设
结论
微观经济学 理性, 自利
市场出 清
市场不 能出清
经济是稳 定的
经济是不 稳定的
• 特点:边际分析与数量分析
• “边际革命”:
– 边际效用论: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 – 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克拉克
• 马歇尔及其《经济学原理》
– 第二次综合 – 当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形成 – 局部均衡分析
• 一般均衡分析
• 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
– 不完全竞争,制度,福利
.
12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
.
17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于对象的定义
– 早期的西方经济学:侧重于生产和分配
– 现代的西方经济学: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 研究的问题
• 微观经济学的对象
– 关于价格的理论
– 关于市场机制的理论
– 关于资源配置的理论
•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西方经济学上册》(第二版)-PPT 第一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Q11+ Q21
Q
(c)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到市场需求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如果供给同一种商品的生产者有m个,每个生产者的供给函数:
S Q
s j
(p ),j
j
1,2,...,m
与单个生产者的供给函数相对应,整个市场的供给函数为:
m
m
Q
s j
s(p)
Q
s j
sj(p)
j 1
j 1
© Business school,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表1-1 某消费者本月对苹果的需求表
需
价格(元/千克)
14
12
10
8
6
4
求
需求量(千克)
表
2
5
8
11
14
17
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点 A
B
C
F
G
H
© Business school,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需求的概念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需求函数
作为一个特例,需求函数具有线 性形式:
这一特征在经济学中被称为供给规律——正向变动关系
需求规律的特例
P S
P S
O
ǭ
Q
(a)
© Business school,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
Q
(b)
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
具体情况
影
生产者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