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
4《地球—我们的家园》 教案+反思
4《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反思1.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的情感,懂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道理。
研究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地球为人类提供生存基础,培养关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情感。
重点:认识到地球为人类提供生存基础。
难点: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视频《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引入新课《地球——我们的家园》。
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为人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
学生思考:假如离开地球,人类还能生存吗?资料阅读:学生分组阅读资料一和资料二,讨论并发言。
思考交流:观看视频,让学生思考问题:你觉得这些画面美丽吗?想不想让它们一直保持这样的美丽?它们可爱吗?请小组选择下图中的一个案例,说一说图中的人们是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设计意图:通过研究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地球为人类提供生存基础,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培养关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情感。
亲,他们生产充足的食物,供我们充饥;她们奉献着丰富的土石和森林,供我们建房造屋;那牧场上的羊群、蓝花盛开的亚麻田和中国的桑蚕编织物,让人类抵御酷暑严寒。
——[美国]XXX《房龙地理》在过去的近百年中,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人类的破坏力已经使得地球越来越难以承受,出现了资源短缺、海洋污染、土地沙漠化、海平面上升、热带雨林破坏等问题。
这些问题对鸟类、海洋动物和植物、人类及海洋环境都有危害。
观看视频后,我们应该重视环境问题,增强爱护地球的公德意识。
我们应该感受到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的生存场所,激发学生关爱自然、尊重自然的环保意识。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美好的家园,每个人都应该爱护它。
在讨论中,我们可以分组自由讨论,查找相关资料,说说这些环境问题会带来哪些伤害。
通过思考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环境问题的严峻性。
水俣病是因食入被有机汞污染河水中的鱼、贝类所引起的甲基汞为主的有机汞中毒,或是孕妇吃了被有机汞污染的海产品后引起婴儿患先天性水俣病。
部编版《第4课 地球—我们的家园》说课稿和教案
《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说课稿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地球—我们的家园》。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分析、教法及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谈谈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
本单元主要从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珍惜地球资源,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本课主要讲地球提供人类生存的环境和资源,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唯一性,懂得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树立珍惜地球资源、爱护环境的观念,并落实到行动中。
(二)教学目标1.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2.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明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知道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3.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说学情分析: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所以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
如果没有地球这个广阔的自然环境,人类是不可能生存和繁衍的,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工业及生活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地增多,从而使大气、水质、土壤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生态平衡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和破坏,许多资源日益减少,并面临着耗竭的危险。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也日趋严重。
粮食生产和人体健康受到严重成胁,所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地球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地球是我们人类核以生存的家园。
但是对于地球的唯一性认识还不足,对于保护地球的资源意义重大还不能有更清晰的认识。
所以需要借助更加直观、其体的方式加深他们对地球对环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的了解。
三、说教法和学法1. 教法:启发式和讲授式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法、游戏法2. 学法:自主学习探究、亲身实践法四、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阅读导入1.师出示语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生认真快速阅读。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地球,我们的家园-赣美版
教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地球,我们的家园》赣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面貌,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掌握地球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关爱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地球的基本面貌:地球的形状、地球的结构、地球的自然现象等。
2. 地球的生态环境:地球上的生物、地球的资源、地球的环境问题等。
3. 保护地球:环保意识、环保行动、环保法规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面貌,培养学生关爱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
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等方法,掌握地球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图片、视频、PPT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的基本面貌。
二、新课(20分钟)1. 教师出示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结构,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
2. 教师讲解地球的自然现象,如地震、火山、台风等,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规律。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生态环境,如生物、资源、环境问题等,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现状。
三、实践环节(15分钟)1. 教师出示作业要求,让学生分组创作关于“地球,我们的家园”的美术作品。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创作主题和分工,开始创作。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四、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各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创意、技巧、合作等方面,给予肯定和鼓励。
板书设计:地球,我们的家园基本面貌:地球的形状、地球的结构、地球的自然现象生态环境:地球上的生物、地球的资源、地球的环境问题保护地球:环保意识、环保行动、环保法规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了解地球的基本面貌和生态环境。
4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
4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导言】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生命的源泉。
保护环境,爱护地球,是每个人的责任。
通过对地球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对环保的重视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方式和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地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和构成,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运动规律;掌握基本的环保知识和方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树立环保意识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能力素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和实践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地球的基本特征和构成:地球的大小、形状、结构、地理分布等。
2.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运动规律:公转、自转等。
3.环保知识和方法:节约用水、垃圾分类、保护植被、减少能源消耗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地球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发表对地球的感受和看法。
2.探究:呈现地球的基本特征和构成,引导学生探索地球的大小、形状、结构、地理分布等,并讨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和运动规律。
3.实验: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验,如节约用水实验、垃圾分类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的重要性。
4.游戏:设计环保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环保知识和方法,并加深对环保意识的认识。
5.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清理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6.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保护地球,树立环保意识。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地球的基本特征和构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器材:准备适当的实验器材,让学生亲自进行环保实验,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3.环保游戏:设计各种环保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环保知识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环保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一、导入
1.准备一张地球地图,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分界、赤道、经线、伊斯兰环线等。
2.向学生介绍地球,让学生明白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要爱护地球,维护地球的环境。
二、学习
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不同部分,如大陆、洋、山脉、河流等。
2.让学生了解地球上不同国家的文化、自然特征等。
3.向学生讲述地球上的重要自然遗产,如非洲的黄金海岸、印度的恒河、中国的长城等。
三、更多学习
1.向学生讲述地球的自然资源,如石油、铁矿石、水等。
2.介绍地球上的有用动植物,如棕榈树、芒果树、鳄鱼等。
3.介绍地球的气候、活动、大气等。
四、综合练习
1.阅读地球地图,让学生完成画图练习,了解地球结构。
2.让学生根据自然特征和文化特征,给出不同国家的介绍。
3.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自然资源、有用动植物、气候等。
五、小结
1.向学生概述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要爱护地球,维护地球的家园。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列举自己可以为保护地球做出的努力,如爱护树木、不乱扔垃圾等。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地球,我们的家园为主题,以一张地球地图为基础,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结构、自然资源、有用动植物、气候等。
五年级赣美版《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
五年级赣美版《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球的外观(形状、海陆分布等)、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地核)以及地球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气候类型等)。
掌握运用多种艺术形式(绘画、手工、综合材料创作等)表现地球主题的技巧,如通过色彩表现地球的美丽(蓝色海洋、绿色植被、白色云层等),运用不同材料(彩泥、废旧物品、纸张等)塑造地球的立体形态或相关元素。
学会在作品中突出地球作为人类家园的重要意义,表达对地球环境问题(如污染、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的关注,提高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地球的科学图片、纪录片、艺术作品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增强对地球的认识。
在实践创作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一幅以“地球,我们的家园”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培养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全球环境问题。
增强学生对地球家园的归属感,让学生认识到人类与地球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的关系,促进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深刻理解地球的生态系统和环境问题,明白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产生的影响,如森林砍伐、温室气体排放等,威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
掌握表现地球主题的关键艺术手法,如准确描绘地球的形状和色彩特征(运用圆形构图和蓝、绿、白等主色调),通过艺术作品展现地球的丰富性(多样的生物、独特的地貌等)和脆弱性(受到污染的海洋、消失的森林等)。
学会将自己对地球家园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无论是赞美地球的美丽还是担忧地球的环境问题,都能在作品中得到体现。
2.教学难点在艺术作品中生动且深刻地传达地球环境问题的严重性,避免作品过于简单或表面化,使观众能够通过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引导学生在创作中创新表现形式,突破传统的地球形象描绘,以独特的视角和手法展现地球家园,同时确保作品仍然能清晰传达主题。
(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十五课《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
(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十五课《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十五课《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材从环境问题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重要性,教育学生珍惜地球资源,保护地球环境。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地球的自然资源、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地球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地球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对保护环境有较强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地球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和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2.使学生了解地球面临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等问题,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珍惜地球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行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和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了解地球面临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等问题。
2.难点:培养学生珍惜地球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行为。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地球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环境案例,让学生了解地球面临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等问题。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环保行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环境问题的案例,用于分析讲解。
2.准备环保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3.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地球的美丽景象,引导学生欣赏地球的美好,激发他们对地球的热爱。
2.呈现(10分钟)呈现地球的自然资源、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等画面,让学生了解地球面临的问题。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呈现的环境问题,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地球。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优质教案设计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共分为四个单元,主要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轴线,旨在让儿童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健康安全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地球—我们的家园》是本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的第一课。
这一单元围绕“人与自然”的轴线,旨在让儿童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健康、安全地生活,课程设计由这一课的爱护地球、了解危机到第二课的防御灾害、应对灾害,层层递进,也为后续学习各种文明与世界发展打下基础。
《地球—我们的家园》这一课旨在让儿童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道德修养,让学生知道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懂得珍爱地球,学会树立环保责任意识,践行保护环境的道德要求,力所能及地参与环保行动。
【学情分析】《地球——我们的家园》这一课的主题是环境保护。
小学阶段关于环保主题的学习一直在延续(见下图一),学生的学习与理解能力随着知识储量的增加一直在螺旋式上升。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对人类与地球(自然)关系、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义等有了初步了解。
这一阶段的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强、乐于探究、乐于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心理,因此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虽然他们中有部分学生比较关注书籍中有关环境的信息,关注媒体中有关环境问题的报道,但局限于视野较窄和未成年人的思维以及极少的实际经历,他们常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议论环境问题,较少体会到环境问题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关,也较少从人类的角度去思考环境问题。
因此,由“知”到“行”,还需要一个过程,通过更直观的方式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样的道德层面的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1.道德修养层面(1)自觉保护地球,践行保护环境的道德要求。
(2)养成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自觉维护公共卫生。
五年级美术上册《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教学设计
师: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色彩、线条和形状来表现地球的美丽。比如,用蓝色表现广阔的海洋,绿色表现茂密的森林,线条和形状可以展现地球的地貌特征。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如“地球的生态环境”、“地球的资源与能源”等。
5.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强化环保意识,使他们能够在美术创作中融入对地球的热爱与关爱。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对地球的关爱意识,提高他们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以及创新思维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地球主题与美术创作有机结合,表现出地球的美丽与多样性。
2.重点:教授学生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进行创作,表达对地球的热爱。
5.情感升华,环保教育
结合地球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地球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通过课堂讨论、实践活动等形式,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关爱地球、珍惜资源的责任感。
6.教学拓展,激发创新
课后,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如查找更多关于地球的资料、创作以地球为主题的其他艺术作品等。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激发创新精神。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创作个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想象,勇于表现,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不断提高美术素养和环保意识。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认知和心理发展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对地球和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可能还不够系统和深入。在美术学科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地球主题的美术创作表现出浓厚兴趣,但可能在表现手法和创作思路方面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此外,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六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
六年级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认识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
2.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明白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行动力,积极参与保护地球的行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树立环保意识。
2.难点:引导学生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展示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美丽地球的视频或展示地球的壮丽图片。
提问学生:地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引出课题“地球——我们的家园”。
2.地球——人类共同的家园知识讲解:讲解地球为人类提供的生存条件,如空气、水、土地、食物等。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如宇航员在太空看地球的感受、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等,让学生深刻体会地球的珍贵和重要性。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果没有地球,人类将面临怎样的困境。
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3.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多媒体展示:展示地球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的图片和数据,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沙漠化、森林减少等。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典型的环境问题案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环境问题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
4.保护地球,我们在行动介绍一些保护地球的行动和举措,如节能减排、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故事分享:讲述一些个人或组织为保护地球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的故事。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为保护地球做哪些事情。
各小组制定一个环保行动计划。
5.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鼓励学生将环保行动计划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
6.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宣传环保知识,共同制定家庭环保计划。
要求学生在一周内记录自己为保护地球所做的三件小事,并写下感受。
第4课 地球—我们的家园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全国通用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第1课时(教学设计)全国通用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地球的基本构成和结构;•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了解地球的重要性和保护地球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观察探究,自己发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能够口头和书面表达地球的构成和结构;•能够以身边日常生活为例,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地球的影响。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形成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共同保护地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教材全国通用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第一节:“地球—我们的家园”。
2.教具和材料•活动卡片、大地球仪、自制的小地球仪、食物、水杯、水;三、教学环节1. 热身环节(1)教师先出示一张地球的图片,让学生能够看清楚地球的形状和特征,并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地球的认识和感受。
(2)教师简单介绍地球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让学生对地球有一个简单的认识。
2. 导入环节(1)教师将地球放在桌子上,让学生一起观察。
观察地球的形状、颜色、分布等特征,并展示一张地球的构造图,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构成和结构。
(2)教师让学生接触一个自制小地球仪,由学生自己动手转动,观看谷歌地球图像。
3. 学习环节(1)教师用小黑板简单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再通过带有阳光标志的卡片,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让学生互动参与,并观察自己身边物体运动的特征。
(2)教师用口语和图片等形式,走进地球内部,介绍地球内部构造及理论模型,让学生从物理学角度视角看待地球。
(3)教师带领学生阅读科普阅读材料,通过科普阅读分析生活垃圾的来源及其由来,初步了解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强调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时刻提醒自己的行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4. 操练环节(1)教师将学生分为三组,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对话交流,合作完成“班级遗弃物的整理归类和环境保护”这项任务。
(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并汇报整理一组的工作情况,并为其他组提供意见和建议。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人类生活的地方。
2.了解地球的形状和组成结构。
3.了解地球上的陆地和水域分布情况。
4.了解地球上的气候和季节变化情况。
二、教学内容1.地球是我们的家园(1)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地方。
(2)介绍地球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地球是一个大球体,有陆地和水域等各种地理要素。
2.地球的形状和组成结构(1)介绍地球的形状为近似于一个扁球体。
(2)通过图片和模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组成结构,如地壳、地幔和地核等。
3.地球上的陆地和水域分布情况(1)通过世界地图等教具,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地球上的陆地和水域分布情况。
(2)引导学生思考陆地和水域在地球上的重要性,人类生活的需要。
4.地球上的气候和季节变化情况(1)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季节变化情况,并探讨其原因。
(2)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上的气候和季节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唤起学生对地球的认识,让他们了解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地方,并引导他们思考以下问题:“我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地球是什么样的?”2.地球的形状和组成结构(15分钟)(1)播放介绍地球形状和组成结构的视频。
(2)展示地球模型和截面图等教具,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地球的形状和组成结构。
(3)提出问题讨论:“地球为什么是个扁球体?地球的组成结构是什么?”3.地球上的陆地和水域分布情况(20分钟)(1)展示世界地图和陆地、水域的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地域的陆地和水域分布。
(2)提问:“你们所在的地方是陆地还是水域?陆地和水域对人类有什么作用?”4.地球上的气候和季节变化情况(20分钟)(1)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季节变化情况,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寒冷地区的冰雪季节等。
(2)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所在地区的气候和季节情况。
统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课《地球—我们的家园》第1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课《地球—我们的家园》第1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作为人类的家园的重要性和脆弱性;2.掌握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以及应该如何保护和利用它们;3.意识到环境保护是个人义务和责任,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二、教学内容《地球—我们的家园》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涵盖以下内容: 1. 地球:了解地球的基本构成、形态和特点,探究地球对生命的重要性; 2. 自然资源:了解地球的自然资源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意识到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性; 3. 环境保护:了解环境保护对于个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探究环境污染的危害和应该如何减轻污染。
三、教学过程设计1. 热身活动(5分钟)给学生出示一部分地球卫星图片,鼓励学生猜测这是什么,并让学生总结地球的基本特点和构成。
然后,让学生安排时间,为小组讨论提供物质和信息。
2. 小组探究(20分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有关地球、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信息,包括书籍、杂志、互联网等多种信息来源。
要求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注意感性体验,思考以下问题: 1. 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在哪里? 2. 地球上有哪些自然资源? 3. 我们如何保护环境?3. 案例教学(20分钟)给学生出示匀称的天空图和一个介绍空气污染危害的小故事,让学生自己思考污染危害,并分享小组讨论情况。
然后,要求学生在讨论中结合小组探究的情况,进一步学习如何减轻污染,创造更健康的环境。
4. 个人思考活动(10分钟)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就其个人行为进行改进。
要求学生写下自己能参与的环境保护活动,并在班级内进行奖励和分享。
5. 课堂总结(5分钟)要求学生回顾教学内容,重点讲述以下内容: 1. 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在哪里?2. 地球上有哪些自然资源?3. 我们如何保护环境?四、板书设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本节课的板书包括以下内容: 1. 地球——我们的家园 2. 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 3. 环境保护行动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思维启发和小组合作,让学生从多角度来了解和掌握地球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道德与法治《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练习题(附答案)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案+习题(附答案)4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第四课《地球—我们的家园》同步练习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46分)1.在茫茫宇宙中,有一个孕育_____的_____星球,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_______。
2.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3.自古以来,人来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环境__________。
4.地球是人类美好的_______,大自然是我们的________。
5.近百年来,随着_______的增长和人类______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
6.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______等正以惊人的速度________。
7.煤炭、石油、天然气等__________能源因过度______而面临_______。
8.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
9.地球出现了资源_______、环境_______和生态_______等问题。
10.让我们行动起来,把碧绿还给______,把蔚蓝还给_______,把清澈留给_______。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1.地球人已经找到了另外一个可以让人类居住、生存的星球。
()2.人类可以离开地球而生存,但地球不能没有人类。
()3.人类是地球上最为高等的生物,应该是自然的主宰。
()4.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例。
()5.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与我无关,我并没有破坏环境。
()6.目前生态破坏只是局部现象,有的国家环境很好,不需要保护环境。
()7.保护地球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
()8.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是积极承担保护地球责任的体现。
()9.里约奥运会的奖牌是历届奥运会中最环保的奖牌。
()10.保护地球是国家的事情,我们小学生并不能做什么。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6分)1.以下不能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项是()A.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游B.因地制宜,就地取材C.消耗资源,发展经济2.以下反映了全球变暖问题的是()A.岛屿正遭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胁B.海洋上大面积的石油泄漏C.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破坏3.以下会对水资源造成巨大伤害的是()A.工厂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B.燃煤电厂排放废气C.小军总是没有拧紧关水龙头四、连线题。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我们的地球是人类家园,学生有责任维护地球,认识地球的结构,探
究地球的运行机制,珍惜资源,爱护大自然,关心地球家园,做有意义的
行动者。
该课程旨在使学生发展环境友好的意识,重视自然资源,珍惜大
自然,在学习中激发学生对地球的关注,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意识
到关注大自然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结构、月球、太阳系,建立科学观点,认识地球的运行机制,理解大自然的规律,掌握有关环保的知识;
2.能力目标:加强学生的观察记录、实验技能、推理能力、逻辑思维
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关心环境保护,关爱生态
平衡。
三.教学内容
1.介绍地球的结构,探究地球的运行机制,探究海洋,包括海洋的构成、海洋的作用以及海洋的现状等;
2.介绍月球的结构,探究月球的运行机制,介绍太阳系,探究太阳系
的组成、太阳系的构成、太阳系的运行机制等;
3.介绍太阳的结构,探究太阳的运行机制;
4.介绍地球的气候状况,以及气候变化的原因;
5.介绍植物的结构。
地球——我们的家园 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环境问题带来的生存危机。
2.学会利用关系图或思维导图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懂得人类不善待自然就会受到惩罚。
【教学重难点】1.通过案例分析,认识到人类的不当行为是导致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2.认识到人类破坏大自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教学准备】课件、视频资料、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千百年来,地球无偿为我们提供了生存所需的物质,可人类却为了追求更舒适安逸的生活,加倍向她索取,让我们来看看发生在地球身上的事儿吧!2.播放图片3.师:看到这些,你们有怎样的感受?(人类的贪心让我们的地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伤害)4.师:是啊,地球面临着许多的烦恼。
(出示课题: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二、真实的环境事件,引起学生共鸣师:2021年,日本政府宣布了一则让全世界震惊的消息,那就是将核废水排入大海,还对外宣称这一举动不会造成安全问题,但日本的做法真的不会给全世界带来灾难吗?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一家肥料公司就把没有处理过的废水排入到了海洋中。
请同学们自读31页“日本水俣病”材料。
(出示教材)边读边想:水俣病事件告诉我们什么?(生1:这个日本公司将工业用水排放到了大海中,它里面的重金属汞造成了鱼虾中毒,而喜爱吃海产品的日本人食用后,也生了病,严重的甚至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请利用关系图说一说对环境问题的理解(未经处理的废水——海水污染——鱼虾中毒——人生病)师:这位同学利用关系图的方法,厘清了水俣病产生的环境问题。
这种做法虽然经济得到发展,但对人和环境产生的伤害却难以弥补。
1.我们将视线转回到我们生活的成都,原来这里也出现过环境问题,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材料来看看吧!生:老师,通过刚刚的视频,我也画出了关系图,原本清澈见底的府南河变成令人嫌弃的“腐烂河”是因为人们将生活中的废水直接排到河中,导致水体污染,鱼虾中毒,美景不在,取而代之的却是乌烟瘴气(你真会学以致用!)2.师:你们还发现了哪些环境问题?3.生:老师,我还记得前几年,一到冬天,成都的天就灰蒙蒙的,每次奶奶带我出门去玩没带口罩,回来后我的喉咙就很难受,咳嗽声不断。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课《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课《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球——我们的家园》是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课的内容。
本课教材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和实例,旨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从而培养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地球的位置、地球的特点、地球上的生命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环保意识。
他们对于地球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不够系统。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宽视野,全面了解地球的特点和生命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位置和特点,知道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2.培养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和环保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位置和特点。
2.培养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地球的魅力和脆弱。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保护的重要性。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环保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3.布置课堂环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地球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关注地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本课内容,指出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需要我们爱护和保护。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地球的位置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以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生命奇迹,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地球的认识和感受。
讨论结束后,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总结讨论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阶段关于环保主题的学习一直在延续。(见下图一)学生的学习与理解能力随着知识储量的增加一直在螺旋式上升,到六年级了,如的思维,深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地球的关系,是这一节课学生的难点,地球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如何让学生理解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地球,要进行环保教育,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见下图二)大多数学生初步了解到地球是一个伟大而又美丽的星球,养育了众多生物,她是人类的摇篮,人类的家园,但是由于人类的欲望不断膨胀,科技技术不断的发展,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破坏越来大,学生初步认识到每一个人都要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地球。因为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每一个人的未来。六年级的学生虽然意识到人类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但对于人类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大多数孩子不够明白,还是需要帮助学生打开打开思路,抽丝剥茧般地梳理,进而树立保护地球、爱护环境的观念,并将保护地球的行为真正落实到行动。对于现象背后的原因探索以及后果的思考,意识与行动的统一也是是学生的困难点。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
(第1课时)
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本课编写的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们共同的世界》第六条,初步了解全球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等状况,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采取的相关对策,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这一单元主要从保护地球的主题出发,4课聚焦的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通过学习明白地球是人类美好的家园,人类的母亲,也是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知道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懂得珍爱地球,树立环保责任意识,参与力所能及的环保行动。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从身边的事例与生活出发,学会用联系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明白人类的行为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改善生活环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节约资源文明生活,将保护地球的行为落实到行动当中,让自己真正成为保护地球小卫士,做到知行合一。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初识地球之美
出示图片: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什么?
生:地球真美丽,太漂亮了,真壮观;地球是我们人类的摇篮......
师:这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它就是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如此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这节课,我们一同了解我们的生存家园——地球。
师:中国的古人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共生,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其实就是说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孔子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这些都是讲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遵循规律。
图一
图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调查,课堂的反馈交流,在对比分析中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与家园,也是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对地球产生敬畏和珍爱之情,并懂得人类要与地球和谐相处。
2.通过学习单中的图片案例分析与画出关系图的方式,学会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意识到地球环境问题的存在以及人类面临到挑战。
3.了解世界重大环境问题,结合案例辩论,实际生活案例,初步形成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长远大局意识。
第二个问题:如果离开地球,我们人类还能生存吗?请说明理由。(用数据和饼状图展示)
师:老师来选择一位答“不可以”的同学来反驳答“可以”的同学,说明理由,相机出示表格。
反驳理由一:在太阳系宜居带只有月球和火星是和地球比较相似的。
生:月球和火星的温度太低,氧气含量少,都几乎没有水,所以不适合人类居住。
师:人类生存的三大基本要素无法满足,的确无法生存。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会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意识到地球环境问题的存在以及人类面临的挑战,初步形成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长远大局意识。
教学方法
谈话法,启发法,情境体验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
使用教材的构想
通过学生课前调查,课堂的反馈交流在对比分析中理解地球的唯一性,课上交流的每个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以真实的生活体验,促进学习。如,想想我们现在生活中哪些方面让你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课前找一张你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图片和大家交流。此外,在面对一些环境污染的现象,通过画关系图理解到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会用联系的眼光看待世界。如何面对工厂排污的行为,这是环保与利益的抉择,这也是一次道德的抉择,是学生思辨的过程。在这样的思考学习过程中,心灵进行了一次洗礼,对环保的认知更上了一个层次。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调查,对课前学习及学生观点的预知,课堂中采用学生讨论交流,自主学习、观看视屏的方式,学生认识到经过科学的探测和实验,人类并未找到新的生存空间,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对地球产生敬畏和珍爱之情。
核心素养:学会学习,科学精神中批判质疑。
活动二: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了解古代的人与自然相处之道
反驳理由二:
生:目前的科技无法造出一个像地球一样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存空间。
师:大家想到了方法,科学家也已经做到试验。我们一起来看段视频,从中找到答案。
生观看生物圈2号视屏。
师:经过刚才的讨论学习我们知道,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因为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破坏了它,我们无处可居,所以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设计意图:谈话引入,通过图片,将抽象的语言变成学生的具象思维,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新知探究,认识地球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一:认识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
师:在小学六年的学习过程,我们在很多科目中都学习到关于地球的知识,课前老师进行了一个小调查,我们一起来看看调查结果。
出示课前小调查的结果:
师:第一个问题大家答得都很好,都知道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