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美国(4)》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美国》优质教案(第2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美国》优质教案(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c3dcfd4349649b6648d747e9.png)
教学内容《美国》优质教案(第2课时)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使我们知道了美国是西半球北美地区的一个移民国家。
它的领土由本土、阿拉斯加、夏威夷三部分组成,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民族和种族的劳动人民共同创造了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美国的农业生产特点。
板书:二、农业地区专业化[讲授新课]阅读材料“1998年美国主要农产品产量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83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及其在世界的位次”。
抢答:1.美国的主要农产品中产量居世界第一的有哪些?(玉米、大豆、棉花、牛奶、鸡蛋)2.美国的主要农产品中出口量居世界第一的有哪些?(玉米、小麦、大豆、棉花、肉类)分析:让学生确认主要农产品在美国的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世界的百分比是多少,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后明确美国农业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世界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
通过阅读分析统计资料,使学生能够看懂日常生活中的统计资料。
设疑:美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呢?图9.6和图9.7。
教师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并描观察:电脑展示课本P83述图片中的情景。
引导学生通过这两张代表性的图片总结出美国农业的生产过程都已实现机械化和专业化,是典型的现代农业。
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大规模地使用机械化手段和专业生产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通过上述知识的学习,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美国农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高居世界前列。
同时意识到美国成为世界农业大国的必然原因——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专业化生产。
板书:1.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供了良好的条件。
5.让学生观察“美国降水量的分布”图,说出美国降水的分布特征——降水量大致从东部向西部逐渐减少,中部和东部地区降水比较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
小结:通过上述的读图分析可知,美国优越的自然条件为美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那么,美国的各个农业带的形成原因有哪些呢?例析:1.鼠标点击出乳畜带的说明窗口B,引导学生了解影响乳畜带的主要因素后,教师补充:由于这里的人口约占美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乳、肉、禽、蛋的市场需求量大,而且这些产品不宜保存和长途运输,就近生产还可以降低成本。
初中七下地理《美国》教学设计
![初中七下地理《美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9fe4ffbe87101f69f3195bd.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指出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所在经纬度。
2.运用地图资料找出美国的地形和河流。
3.运用所学掌握美国所处温度带,并能说出其主要的气候类型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阅读各类地图,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2.学会分析美国发展工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以及自然条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3.通过学生掌握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条件与工农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有色人种在美国社会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充分认识种族歧视与贫富悬殊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避免的矛盾,使学生感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培养学生们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流、气候和资源的特点。
(二)教学难点1.揭示美国的地形、河流、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探究法,讨论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教师:各位同事,大家早上好!我啊,刚从澳大利亚带团回来。
澳洲的美景真是让我流连忘返。
你们也都去过澳大利亚吧。
那我要问一问你们:“澳大利亚名闻天下的三大美名是什么?”学生回答:(略)教师:今天,我又要带团出发了。
这次我要去的是西半球的超级大国。
想知道是那里吗?来看一看我做的宣传海报。
【播放关于美国的精选图片】教师:你们知道我要去哪里了吧。
没错,就是美国。
怎么样?是不是很羡慕我啊。
可是,我从来没去过美国。
主任又给我下了死命令——出发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了解,他还给我发了一份任务清单。
找位同事帮我读一读。
【学生朗读教学目标】教师:我将思路整理一下发现,我需要从位置范围、地形、河流、气候、资源方面来了解美国。
我准备绘制一幅美国的地理概况简图。
可是……我的动手能力特别差。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美国》优秀教案附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美国》优秀教案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bcce81083c4bb4cf7ecd183.png)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美国》优秀教案附教学反思教材分析《美国》是七年级地理教科书中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
它和第二节《巴西》共同构成了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的教材内容,使学生对西半球两类不同性质的国家的概况有所了解。
本节教材的四个部分都围绕美国经济发展展开。
本节第一课时分析了美国的人种构成以及美国的农业地区专业化。
第二课时则主要认识美国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
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条件和带来的问题。
世界高新技术技术产业基地—这部分内容,突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高新技术工业在美国工业及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资源消耗大国—在学生了解了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大国同时辩证地让学生看到美国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大国和环境污染大国。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两章对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东半球的国家和地区的学习后,已经能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简单方法,并且对于世界地图、区域地图和统计图表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
所以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读图认识美国的工业分布以及美国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情况。
七年级下半学期,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也有所增强,指导学生通过分析阅读材料和活动中的材料,引导学生认识美国工业的地位和高新技术产业对促进其经济增长的作用。
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时事的关心,开展模拟世界气候峰会的角色扮演活动,激发和组织学生就美国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展开讨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了解美国工业的分布;2.理解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3.认识美国消耗了全球的资源,过度排放污染物;4.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地图和材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认识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2.通过分析材料认识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理解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3.通过分析统计图表认识美国是资源消耗大国和废物排放大国;4.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理解美国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初中地理美国获奖教案
![初中地理美国获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aa156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4.png)
初中地理美国获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2)掌握美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特色等社会经济特点。
(3)了解美国的主要城市、名胜古迹及地理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地理信息素养。
(2)运用比较法、分析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美国的地理特点及社会经济状况。
(3)开展小组讨论、课堂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美国地理、文化、政治制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包容多元价值观的态度。
(3)引导学生关注全球地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教学内容1. 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
2. 美国的农业、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特点。
3. 美国的种族构成、文化特色、宗教信仰。
4. 美国的著名城市、名胜古迹及地理特色。
5. 美国的政治制度、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美国的国旗、地图、著名景点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美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1)讲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分析美国的自然环境。
(2)讲解美国的农业、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美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3)讲解美国的种族构成、文化特色、宗教信仰,引导学生了解美国的多元文化。
(4)讲解美国的著名城市、名胜古迹及地理特色,引导学生感受美国的魅力。
3. 课堂互动:(1)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美国地理、文化、政治制度的了解和看法。
(2)进行课堂演讲,让学生表达对美国某个地理现象或社会经济特点的看法。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互动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最新)部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美国》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美国》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0439ed360cba1aa811daab.png)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教材分析】本章标题是西半球的国家,本章内容相对于前面所学的东半球的国家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区域。
《美国》是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章的主题是西半球的国家。
西半球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一般把加拿大和美国叫做北美,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因为通用语言都属于拉丁语,被称为拉丁美洲。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它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家特点十分突出。
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因此,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美国具有极强的学习研究价值。
学习这部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在信息的接收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受有趣的感性知识。
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要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所以,教学易以“引起兴趣——加强交流与合作——引导思考”为主。
若平铺直叙地讲述学生会感到枯燥,接受起来较为困难。
所以,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学生这一主体因素,对于教法、教具的选择必须考虑学生的特点,力求生动有趣、高效直观。
【课程标准】1.在地图上指出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和主要城市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美国的种族和人口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3.运用图表说出美国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教学目标】1.结合地图,能在地图上指出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并能够结合地图说出美国的位置特点。
2.通过阅读和搜集资料,知道美国是一个民族大熔炉的国家,能根据地图和资料总结美国的民族构成和文化特点。
3.运用美国农业带分布图,说出农业带的名称、位置,并能举例分析美国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
地理美国教案初中
![地理美国教案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1bf0320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8.png)
地理美国教案初中教学对象:初中学生教学时长: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掌握美国的主要地形区、气候类型及特点。
3. 了解美国的主要城市、河流、湖泊及自然资源。
4. 认识美国的人文地理特点,包括种族构成、宗教信仰、教育、经济等。
教学重点:1. 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区、气候类型及特点。
2. 美国的主要城市、河流、湖泊及自然资源。
3. 美国的人文地理特点。
教学难点:1. 美国的地形区、气候类型及特点的识记。
2. 美国的人文地理特点的分析。
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2. 教学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个吗?2. 引导学生回答:俄罗斯。
3. 提问:那么,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是哪个呢?4. 引导学生回答:美国。
1. 请同学们翻开教材,阅读第4页,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
三、课堂讲解(25分钟)1. 讲解美国的地理位置:位于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南接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北邻加拿大。
2. 讲解美国的面积、人口:面积约为962.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3亿。
3. 讲解美国的主要地形区: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形区,东部为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为大平原,西部为落基山脉。
4. 讲解美国的气候类型及特点:主要有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太平洋沿岸气候等,气候多样,地域性强。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请同学们根据教材第5页,完成填空题。
2.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并讲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美国的哪些地理知识?2. 引导学生回答:地理位置、面积、人口、地形区、气候类型及特点。
二、课堂讲解(25分钟)1. 讲解美国的主要城市:纽约、洛杉矶、芝加哥、休斯顿、费城等。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二节《美国》的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二节《美国》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8a7903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5.png)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二节美国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主要地形区、气候特点;理解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及成因;了解美国的工业特点和主要工业区。
2.能力目标:通过读图、分析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国际热点,增强对世界的了解和认知。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美国的地理位置、农业带分布、工业特点。
2.难点:分析农业带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美国的标志性图片或视频,如自由女神像等,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学习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利用地图详细讲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介绍美国的领土组成,包括本土、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等。
3.探究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1)展示地形地图,分析美国的主要地形区,如西部山脉、中部平原、东部山地等。
(2)结合气候图,了解美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4.分析美国农业带的分布(1)展示农业带分布图,介绍主要农业带。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农业带分布的原因,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关系。
5.了解美国的工业(1)讲解美国工业的特点,如技术先进等。
(2)指出主要工业区的位置和特点。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7.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课后相关练习题或撰写一篇关于美国地理的短文。
教学反思:在完成美国这节课的教学后,我进行了以下反思:优点:1.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注重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分析,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教学内容的组织较为系统,重点突出。
不足:1.在讲解一些复杂概念时,可能没有足够详细地解释清楚,导致部分学生理解不够透彻。
2.课堂互动环节可以更加丰富多样,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改进措施:1.对于难点知识,准备更丰富的实例和更细致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 美国 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 美国 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76bed0b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0.png)
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美国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一、引言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意识的重要途径,如何设计一节优秀的地理公开课,成为了地理教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旨在分享一份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的优秀教学设计,帮助地理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边界、主要地理特征等;2. 技能目标:能够利用地图等工具,准确标出美国的位置,并知道美国与其他国家的相对位置关系;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国的兴趣,增强对地理学科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美国的地理位置、边界和主要地理特征;教学难点:通过地图工具掌握美国的地理位置,并了解美国的地理特征。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电子屏幕、投影仪、地图(包括世界地图和美国地图)、图片等;2. 材料准备:美国的相关教材或教育资源。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在导入环节,可以通过播放美国风景片或分享一些关于美国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对美国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
第二步:导学1. 屏幕展示通过投影仪将世界地图和美国地图呈现在电子屏幕上,向学生展示美国的地理位置。
同时,解释美国的边界和与其他国家的相对位置关系。
2. 图片展示利用图片向学生展示美国的主要地理特征,如大平原、落基山脉等。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第三步:师生互动讨论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对美国的地理特征进行深入了解。
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 请问美国的哪些州拥有海岸线?2. 美国最高的山峰是什么?3. 美国有哪些著名的湖泊或河流?第四步:小组合作1. 分小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美国州份进行深入研究,包括该州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等。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收集相关信息,使用地图等工具进行实际操作。
3. 小组汇报让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他们所研究的美国州份,包括所选州的地理特征、文化特色等。
六、教学总结在教学总结环节,可以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收获和提高,展现他们的表现和成果。
《美国》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美国》地理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7483e450b1c59eef8c7b489.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第一课时)安溪沼涛中学陈世昌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教学设计采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
本节课是《美国》教学的第一课时,本课的涉及的课程标准要求有三条分别是“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的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举例说明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主要学习美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发达的农业。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经过学习了世界区域地理里的大洲、地区与四个国家,在已经掌握了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基础上,介绍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的美国,学生具有一定兴趣与探知欲。
但由于地理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图片、视频、课外补充材料等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自学、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三、设计思想1.设计思路:通过前面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安排学生自行查阅书本、地图册上的信息,完成美国自然环境的分析探究。
2.设计意图:第一:通过学案导学法,分层次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美国的自然环境概况进行自我学习探究活动,学会运用地图了解美国的领土组成、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提高学生的信息提取和归纳能力,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的能力,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第二:学生的自主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导图,学生读图,学生填图,学生用图等环节,通过图文转化,图图转化,多方面多角度的挖掘学生的读图用图潜力,让学生在运用“美国地形图”中,归纳总结美国的自然地理概况,为学习美国发达的经济做好知识预备工作,希望完成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用原理来解释现象,实现原理指导实践的思想飞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从地图上判读出地理位置,指出其领士组成的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和本上部分。
8.5.1美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高效优质同步教学教学设计(湘教版)
![8.5.1美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高效优质同步教学教学设计(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d149b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4.png)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区域认知: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地理特点,提高学生对北美洲地区的认知水平。
2. 地理技能:通过观察地图、分析图表等手段,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3. 综合思维:引导学生从经济、民族、文化等多角度综合分析美国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经济实力等知识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经济实力等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经济实力等知识点和技能。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经济实力等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技能。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地理知识的应用。
七年级下册地理美国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地理美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3b0b039da38376bae1faec3.png)
20XX年七年级下册地理美国教学设计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原为印第安人的聚居地,15世纪末,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开始向北美移民。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七年级下册地理美国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年级地理美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美国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移民国情。
2.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特点。
3.美国的工业布局及高科技的特点。
4.美国对世界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二)能力目标1.运用美国的地形图、气候图和农业带的分布图,揭示地形、气候两个要素对美国农业分布的影响。
2.运用美国的矿产资源图以及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揭示矿产资源对美国工业区的影响。
3.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三)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进一步丰富学习方法,培养地理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美国对世界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培养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二、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一)教学重点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等。
(二)难点1.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3.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三)教学突破1.利用地图说明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状况。
2.利用图表等资料,说明美国的工、农业生产特点以及种族的构成。
3.使用美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图,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
4.利用数字等资料,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5.使用柱状图和有关数字资料,引导学生讨论、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三、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世界政区图、美国的地形图、美国的气候图、美国的农业带(区)图、美国的工业区与主要城市图、美国的矿产资源图、相关图片、课件等。
(二)学生准备地理填充图册、地理图册,收集华人对美国的贡献的材料和美国工业品的品牌等。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教学设计5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教学设计5](https://img.taocdn.com/s3/m/c5ac1a4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10.png)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到的关于美国地理知识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特点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美国的整体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关于地理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
但针对美国这一具体国家,学生对其地理特点、人文风情等方面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认识美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特点等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美国的整体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美国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特点。
2.美国的经济特点及人文风情。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展示美国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和区域划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地理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美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美国经济特点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美国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教学课件。
3.学生分组讨论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美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课件,呈现美国的地理位置、区域划分、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等基本知识,让学生对美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美国的经济特点,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点评并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美国的经济特点。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关注美国的地理时事,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美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经济特点。
教案精选:初一地理《美国》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初一地理《美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288dc97f524ccbff12184c7.png)
教师提问:美国的海陆位置是什么?都与哪些国家相邻?
教师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每个小组分别选派一名同学作为代表,到讲台前指图说明美国的海陆位置。
教师板书:1.地理位置及其影响
师生小结:美国主体部分位于北美洲的中南部地区,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北与加拿大为邻,南与墨西哥相接。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洲的西北角,南北分别濒临太平洋和北冰洋,西面与加拿大领土相接,东面隔白令海峡与俄罗斯相望,夏威夷州位于太平洋之中,是由一系列岛屿组成的。
设置这一问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注意并熟悉各大地形区、河流、湖泊等地理事物在地图上的位置。
教师要教授阅读地形图的方法,特别注意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的高度表。
教师总结时,应利用地图加以讲解。
教师指导学生从已有地形雨知识入手,紧紧抓住落基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特点来加以解释。
学生回答时,可依据教材中的内容,也可以是自己在生活中逐渐积累的内容。
此讨论既是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总结,同时也为下一课时教学做铺垫。示:有关密西西比河、五大湖的风光图片或录像
教师总结:本课主要知识要点
课堂讨论:以小组为单位,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等方面,说明美国发展工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地理位置主要包括: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邻国位置、地球五带位置等。
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将美国的国土组成和地理位置等知识落实到地图上。
教师提问:美国有哪些著名的河流和湖泊?向全班同学介绍你所知道的相关内容。
学生回答:(略)
教师强调:美国最著名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全长6 200千米,是世界上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和中国的长江,为世界第四长河。美国东北与加拿大交界处,教师的总结要在学生充分讨论基础上,并将具体的河流与湖泊落实到地图上。分布有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等五大湖,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这五大湖连在一起,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具有”美洲大陆的地中海”之称。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地理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教案.docx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地理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教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d3e3ca01680203d8ce2f2489.png)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地理教案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教案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教案一、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知道美国的领土组成、面积、人口;(2)掌握美国的地理位置;(3)知道美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及其移民主要来源,了解华人、华侨队美国的贡献;(4)了解美国的主要山脉和河流、湖泊的分布,气候特点;(5)理解美国优越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以及掌握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特点;(6)掌握美国的工业布局及高科技的特点;(7)了解美国对世界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8)了解美国主要城市和风景名胜。
2.方法与过程:(1)运用美国的地形图、气候图和农业带的分布图,掌握美国农业带的分布。
(2)运用美国的矿产资源图以及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掌握美国的工业布局及高科技的特点。
(3)运用柱状图和有关数字资料,引导学生讨论、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地理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美国对世界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等。
2.教学难点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特点;工业布局;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三、教具:世界政区图、美国的地形图、美国的气候图、美国的农业带(区)图、美国的工业区与主要城市图、美国的矿产资源图、相关图片、课件等。
四、学生活动形式及时间:回答老师的提问,观看多媒体课件,时间大约15分钟左右。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是哪个国家?——————————美国教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踏上西半球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透过美国,了解北美洲的自然风貌、经济特点和人们的生活风俗等。
放映ppt,显示美国的地理风情图片以及美国的国徽和国旗。
教师:众所周知,美国国旗成为“星条旗”,大家看课本68页美国的国旗的阅读材料,说一说在美国国旗上有多少颗星星和多少条条纹,他们分别代表了什么含义?。
有关初中地理美国的教案
![有关初中地理美国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e25c30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a.png)
教案:初中地理 - 美国教学目标:1. 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人口构成。
2. 掌握美国农业、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4. 引导学生思考美国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教学重点:1. 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人口构成。
2. 美国的农业、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 掌握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教学准备:1. 地图、图表和相关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美国的地形图和国旗,引起学生对美国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美国地图,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二、地理位置和人口构成(10分钟)1. 讲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包括其位于北美洲的南部,与加拿大和墨西哥接壤。
2. 介绍美国的地形特点,如山脉、平原和沿海地带。
3. 讲解美国的气候类型,如温带气候、亚热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4. 介绍美国的人口构成,包括白人、黑人、亚洲人和拉丁裔等种族比例。
三、农业特点(10分钟)1. 讲解美国农业的概况,如种植面积、农业产量和出口情况。
2. 引导学生观察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图,解释地形、气候对农业分布的影响。
3. 举例说明美国农业的特点,如大规模生产、高度机械化和专业化。
四、工业特点(10分钟)1. 讲解美国工业的概况,如工业产值、工业结构和就业情况。
2. 引导学生观察美国工业区和工业城市的分布图,解释矿产资源对工业区的影响。
3. 举例说明美国工业的特点,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全球化布局。
五、高新技术产业(10分钟)1. 讲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如创新、就业和经济增长。
2. 举例说明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企业,如硅谷和波士顿高科技区。
3. 引导学生思考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六、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10分钟)1. 讲解美国对世界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引导学生思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七年级地理美国教案
![七年级地理美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1c3c62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1.png)
七年级地理美国教案教案标题:七年级地理美国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2. 了解美国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3. 了解美国的人口分布和主要城市。
4. 了解美国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
二、教学内容:1. 美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a. 美国所处的大洲和邻国。
b. 美国的东、西、南、北边界。
2. 美国的地形和气候特点a. 美国的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脉、河流等。
b. 美国的气候类型:热带、温带、寒带等。
3. 美国的人口分布和主要城市a. 美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b. 美国的主要城市及其地理位置。
4. 美国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a. 美国的主要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炭、水力资源等。
b. 美国的主要经济产业: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美国地图,引导学生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并与他们讨论美国与其邻国的关系。
2. 探究:组织学生小组进行研究,了解美国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并制作海报或PPT展示给全班。
3. 讲解: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美国的人口分布和主要城市,并引导学生了解城市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调查美国的主要自然资源和经济产业,并展示他们的调查结果。
5. 总结: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回顾美国的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情况。
6. 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美国地理的短文,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人口分布、主要城市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四、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展示的海报或PPT,评估学生对美国地形和气候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小组调查结果的展示,评估学生对美国自然资源和经济产业的了解程度。
3. 作业评估,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美国地图、海报或PPT制作工具。
2. 美国地理相关的书籍、资料或互联网资源。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美国各州的地理特点和文化差异。
2.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旅行活动,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美国各地的地理和文化。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8.5 美国4-仁爱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8.5 美国4-仁爱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8cb33819e8b8f67c1cb9d8.png)
作课内容
科普版七年级下《美国》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南亚》属于七年级区域地理,学生前几节课学习过其他地区,可以利用一般的分析区域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到人地关系,步步深入地研究。本节课只涉及第一课时,也就是地理位置、国家、地形、河流。需要引导学生读图。
பைடு நூலகம்学情分析
没有熟练掌握独立的分析区域方法,对此,在课上需要引导;其次,对于基本地理信息,采用描图的方式加以突破,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出示全球地图)
北美洲
先明确美国在地球上的位置
秘书帮咱们准备了一份材料,我们一起来找一下美国的具体位置吧
引发学生兴趣
探究一
位置和领土组成
巡视学生绘图、答题情况
探究一:独立探究——位置与领土组成
请你结合课本81页图8-5-5《美国地形分布》,在模板上尝试用彩笔描出以下内容,完成后同桌检查
在图上找到以下地理事物。
海洋:A:B:
地形:C:D:E:
通过动手做出地形的简单的模型、理解剖面图,为今后做题做铺垫。
总结
主席的考察暂告一段落,你能帮主席整理一份今天的考察材料吗?
学生总结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理解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探究三:小组探究——地形
既然河流和地形关系这么密切,我们再来看下美国本土的地形区的分布情况
.读图,找出落基山脉、大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请小组合作,在模板上用橡皮泥制作出美国本土地形的大致轮廓,说一说美国本土地形分布的特点。
2.(1)下图是美国本土沿方向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2)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教学目标
1.知道美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掌握美国本土三大地形区的分布,能分析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并能在图上填绘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1. 在地图上指出美国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美国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
点
3.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美国自然特点,简要分析美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教材分析】
《美国》是七年级下册世界区域地理的重要一课,是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的中的第一节,是西半球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因此教材选取《美国》作为国家学习的案例,也是区域地理中学习的第五个国家。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在经济、科技、军事等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在本学期教学内容中,美国这一节的学习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美国,并树立中国应如何与美国合作、如何向美国学习的观念。
教材中包括的三部分主要来说明美国的社会现状和经济发展特点,体现美国是一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民族大熔炉,农业地区专业化,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同时每部分内容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专题。
【学情分析】
美国是七年级下册学习的第五个国家,学生不是初次学习国家地理,在此前的教学中已基本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具备了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和各种图表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阅历浅、知识面还不够宽等原因,看问题的层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加上七年级的学生求知欲望比较强烈,思维活跃,积极性高,故教学中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可以提供充足的图文资料及视频资料,创设情境,降低难度,必要时加以正确的引导。
【教学目标】:
1. 读图说出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 根据资料说出美国的种族和人口的特点及其原因。
3.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美国的地形,气候,河湖特点,以及农业地区专业化与自然
条件的关系,理解美国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
【教学重点】:
1. 说出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 理解美国是一个“民族大熔炉”的国家。
3. 分析说明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理解美国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
【教学难点】:
分析说明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理解美国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
【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激趣法、图释导学法。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展示美国部分图片以及上一届学校组织去美国研学游学的照片,使学生对美国研学充满期待,引起学生学习美国,探索美国的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的实例展示,让学生期待去美国,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也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说位置
1. 在世界地图上找出美国的位置。
总结美国的领土由三部分组成,地跨北美洲和大洋洲
问题导引:一个国家的位置,应当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2. 东西半球图,美国位置图,说出美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总结:美国的位置,且美国是一个地跨两大洲,濒临三大洋,同时地跨三个温度带
的国家。
(二):活动二:话人口
1.判断下列美国人的人种及祖先
美国的人种情况非常复杂,为了进一步了解人口和人种情况,进入自主学习。
2. 自主学习74-76 页内容,完成大屏幕上的3 个问题。
过渡:美国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是移民,在众多移民中有很多华人华侨,比如,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他们先后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为美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引出华人华侨的分布情况及后面的视频。
3. 看视频,从视频中找出一个最能代表美国民族特点的词语。
总结,美国的民族特色是民族大熔炉。
即各国移民移入美国后,经过长时期的融合,在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逐渐趋于一致,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4. 看视频,美国民族大熔炉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美国种族歧视严重,但每年去美国的移民的人依然很多,引出美国经济发达,进而引出农业。
(三)探农业
问题导引:一个地区的农业发展与哪些自然环境有关?
1.小组探究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学生展示,分别从地形,河湖,气候方面说明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进一步说明美国在地形,河湖,气候等自然条件方面的特点。
除了自然条件,还有哪些因素也会影响农业,从而引出社会经济条件。
现学现用:
美国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下是如何发展农业,合理布局农业。
总结美国在一个地区主要从事同一种农业生产,叫做农业地区专业化,农业地区专业化是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的具体体现。
看视频,引出美国在专业化的基础上进行机械化生产。
所以效率高,产量大。
出示美国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百分比及在世界的位次,总结美国是一个农业强国。
最后,谈感想,你认为美国的农业发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对比中美农业进行情感升华。
三、知识总结
【测评练习】
1.美国的两个海外州是()
①夏威夷州②佛罗里达州③阿拉斯加州④加利福尼亚州
A.①② B ①③C.②④D.①④
2.美国有“世界人种博物馆”的称号,美国人口比重最大的人种是( ) A.黑种人B.黄种人
C.白种人D.混血种人
3.分布在五大湖附近和东北部地区的农业带为()
A.棉花带B.玉米带C.小麦带 D.乳畜带
4.美国乳畜带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温较高
B.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
C.城市和人口密集,消费量大
D.多高原山地,降水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