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第二单元教学设计-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课文详解+教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分析
单元目标
1. 理解作品中蕴含的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深切关怀,把握作品的悲剧意蕴,激发同情他人、追求正义、坚守良知的情怀。
2. 通过阅读鉴赏、编排演出等活动深入了解戏剧作品,欣赏戏剧设计冲突、构思情节、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深化对戏剧体裁的认识。
3. 把握本单元作品的共性与个性,初步认识传统戏曲和现代戏剧,理解悲剧作品的特征,感受不同作者独特的创作风格。
4. 通过撰写排演手记、观后感(剧评),总结对作品的感悟和对戏剧表演艺术的认识;以小组评价等方式交流学习心得与感受。
编写意图
本单元是一个戏剧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是“良知与悲悯”。单元课文节选自三部戏剧名作:《窦娥冤》是中国传统戏曲(元杂剧)的代表作品,《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名作,《哈姆莱特》则是西方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经典剧作。三部剧作都是悲剧,有着深厚的思想、情感意蕴和高超的艺术成就,而又分别呈现出不同时代、地域的风格特点,能够启发学生更好地认识戏剧这一体裁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和一般规律,学会“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窦娥冤》是元代作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作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塑造了窦娥这样一位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对封建社会中遭受重重压迫的人民大众给予同情,对他们的拼死抗争给予关切,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雷雨》浓墨重彩地表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里大家族内部酿成的一场悲剧,在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悲剧的代表作品,也是西方戏剧的核心经典之一,艺术手法极为高妙,思想意蕴十分丰厚,值得深入品读发掘。本单元节选这三部作品,意在让同学通过学习深化对戏剧这一体裁的认识,领略悲剧的艺术感染力,了解悲剧作品的基本特征,同时也以这三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导同学在“古今中外”的比较中初步认识传统戏曲、现代话剧和西方古典戏剧。
在各个主要体裁的文学中,戏剧在形式上的特点是十分鲜明的。本单元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牢牢抓住戏剧体裁的特点,以此为线索引导学生深入到这几部悲剧作品中去,领会其中的丰厚意蕴,深化对戏剧体裁的理解,从而发展欣赏戏剧作品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文学阅读的能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
面来落实:
1. 把握戏剧冲突。“无冲突,不成戏”,戏剧冲突是戏剧的核心要素之一。戏剧塑造人物、推进情节、呈现主题,都是与戏剧冲突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学会分析、把握戏剧冲突,体会其多方面的作用,理解冲突背后的深层原因,从对情节内容的了解上升到对思想主题的探讨,是本单元的重点任务之一。
2. 分析人物形象。学生通过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对于分析人物形象已经有所了解。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戏剧的特点,分析人物性格。性格是戏剧人物行动的内在依据,性格的展现又是通过戏剧行动进行的。窦娥之所以在法场发下三桩誓愿,鲁侍萍之所以撕碎周朴园递来的支票,哈姆莱特之所以假装发疯,都是以他们各自的性格为基础的,而我们也正是从这些行动中去认识他们的性格。因此,要牢牢抓住人物的行动,在戏剧情境的整体中去分析、认识人物的复杂性格。既要关注主要人物,也不应忽视次要人物;既要学会把握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又要避免抽象化、标签化地理解人物。
3. 品味戏剧语言。本单元的三部作品,在言艺术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例如《雷雨》中周朴园的话,时而严厉,时而和缓,时而威风凛凛,时而得意扬扬,鲜明地展现出他“夫”“父”“董事长”的多重身份和多面的性格,始终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抓住个性化、动作性这两点推敲品味戏剧语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任务之一。
4. 理解戏剧的舞台性。戏剧是在特定空间中发生的表演艺术。教材以剧本的方式呈现戏剧作品,同时也鼓励学生通过观看戏剧表演、参加戏剧演出等方式,获得对戏剧表演性的直接体验。另一方面,在文本教学中,也应当引导同学关注戏剧的舞台性,把阅读和表演结合起来,互相促进。也不妨让学生通过跨体裁的比较,或不同戏剧门类之间的比较(如作为戏曲的《窦娥冤》和作为话剧的《雷雨》),感受戏剧的舞台性,深化认识。
5. 把握作品的文学性。伟大的作品不仅要求我们用生活去解释它,同时它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一个解释。本单元所选的都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既深刻反映了生活的真实,同时又是现实的提炼、升华。所谓把握作品的文学性,落实到本单元教学的具体要求,就是要深入理解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体验思考作品所反映的现实,理解剧作家寄寓其中的对于社会、人生的深沉思考,同时也要充分认识戏剧作为文学作品的虚构性和艺术性,避免将艺术形象当作生活中的真实人物来评价,避免艺术欣赏的庸俗化。
6. 延伸阅读全剧。本单元课文都来自戏剧史上的经典,限于教材篇幅,难以完整容纳,因此分别节选了其中的重要部分。《窦娥冤》第三折,是全剧戏剧冲突的顶点;《雷雨》所选的“周鲁相认”和“父子冲突”两段,一向被视作中国话剧的经典场面;《哈姆莱特》第三幕第一场,不仅包含了著名的独白“生
存还是毁灭”一段,在全剧的结构上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除了课文节选的这些部分,还应该鼓励学生阅读甚至表演整部作品,进一步了解这些经典剧作,提升自己的欣赏水平。
教学指导
本单元在“良知与悲悯”的人文主题下,选取了三部戏剧名作的片段,学习任务主要指向文学性阅读与表达。具体而言,包含三个方面:首先,要在贯通式的阅读与思考中,准确理解“良知与悲悯”的内涵与意义,理解“良知与悲悯”在当代社会生活与个人人生建设中的现实价值。
其次,要通过研习这三部古今中外戏剧经典,掌握戏剧体裁的要素与基本特点,如戏剧冲突、人物性格、戏剧语言等;同时,通过阅读、比较与总结,了解中国古典戏曲与现代戏剧的不同,理解悲剧的基本特点。再次,还要通过编剧与演出、欣赏与评价等学习活动,体会戏剧创作与表演的独特魅力;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体验与思考。教学中要处理好单元人文主题教学与文本主旨探究的关系。三个文本都包含了实施“良知与悲悯”教学的丰富资源,但不能先入为主,给课文贴上“良知与悲悯”的德育标签,而应该将之蕴含在对文本的理解与鉴赏之中。在这个意义上,独立的文本解读是基础,“良知与悲悯”的教育应该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三篇课文都表现了主人公不可挽回的悲剧命运。但是,窦娥、鲁侍萍与哈姆莱特,每个人的家庭背景、人生经历、当下处境不一样,性格、想法与选择也不一样,他们的悲剧命运的内涵与意义就具备了多维解读的可能与空间。窦娥孝义贤良、忍辱负重,先是遭受地痞恶棍的纠缠与陷害,后又遭受昏庸暴虐的官吏的摧残,最后惨死在暴政的屠刀之下。一个善良的弱小者,最后被强大的统治机器碾得粉碎。窦娥的悲剧是邪恶的社会与暴虐的官府共同制造的,她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她的美德与她的悲剧命运,形成了强烈的、惊心动魄的对比。窦娥悲苦的遭遇,总能唤起观众的同情与泪水。相对而言,《雷雨》的悲剧则包含了更为复杂的社会因素与个人因素。我们可将悲剧归罪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社会现实,认为是封建家长制导致了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情感悲剧,是尖锐的劳资矛盾导致了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父子冲突。但显然,这并非悲剧的全部根源,《雷雨》中的人物也因此显得格外复杂。作为鲁侍萍悲剧的肇事者,周朴园肯定难逃罪责,但也并非十恶不赦——三十年后的周朴园对鲁侍萍依然还保留着一丝怀念与真情。剧中其他诸多人物也都各有其复杂的性格,既是无辜者,又是负罪者。戏剧因此又具有浓厚的“命运”悲剧色彩,触及了人生的某些不可解的暗面。《哈姆莱特》中,作为王子的哈姆莱特,其高贵的出身与哲学家般的忧郁气质,以及他性格中的一些飘忽不定、莫名其妙的因素,让他的悲剧具有了更多的思辨空间。从教学的角度看,既要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也要形成对于这个人物和这部作品的某种基础性共识。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对戏剧的内核形成相对清晰与明确的把握。譬如,哈姆莱特耽于似乎不合时宜的沉思,纠结于生命的价值与复仇的意义,这让他浪费好几次机会,最后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但也正是他的思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