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之宋代文学概说.

合集下载

宋代文学概说

宋代文学概说

◇宋代文学概说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处于转型时期,一方面传统的诗、文和源于民间的词已经高度成熟、定型,另一方面新兴的话本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开始登上文学殿堂,为后世元、明、清文学重心的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代文学的主要文体是词、诗、文、小说、戏剧,其中词的创作成就最高,诗、文次之,话本小说又次之,戏剧尚处在萌芽状态,成就较差。

1、宋词宋词是我国词史上的顶峰,名家辈出,佳作如林,流派纷呈,风格各异,其影响笼罩以后的整个词坛。

宋词实际上是宋代成就最高的抒情诗,使它取得了与“唐诗”、“元曲”等并称的光荣。

宋词在题材、手法、风格的演变上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北宋前期,主要词人有晏殊父子、欧阳修、范仲淹、柳永等。

晏殊、欧阳修拉开了有宋一代词作的序幕。

他们的词乃是五代特别是南唐柔软绮丽词风的延续,同时又有局部拓展,多以小令抒写男女情事,闲雅清旷,秀丽精巧。

晏几道兼融晏殊、欧阳修的词风,在回环曲折的笔致中透露出哀怨感伤的情调,深婉蕴藉,真挚动人。

范仲淹则突破了晏、欧婉约之格局,其边塞词苍凉开阔,下开苏东坡之词风。

此期词坛成就最大、贡献最力者首推柳永。

柳永自创新调,以长调慢词取代先前的小令,扩展了词的容量;以清新俚俗的市井风情取代先前精致典雅的贵族格调,开拓了词的领域;讲究铺叙,喜用白描,丰富了词的艺术表现手法。

这些创造性的贡献,使柳永成为词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北宋中期,最主要的词人是苏轼。

宋词至柳永而一变,至苏轼而再变。

苏轼以诗为词,打破了词体的题材内容的局限,拓新了词的意境;冲决了词为艳科的藩篱,在婉约词家之外另立豪放一派;提高了词的品位,使词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音律的束缚,成为独立的新诗体。

北宋后期,主要词人有秦观、周邦彦等。

秦观词一向被认为是婉约派的正宗,多写男女情爱的悲苦与失志文士的幽怨,情韵兼胜,风格醇雅浑成,章法缜密圆熟,语言典丽精工,被推崇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

南宋前期,主要词人有张元干、张孝祥、朱敦儒、李清照等。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文学 宋代文学概论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文学  宋代文学概论
1、儒释道三家思想有机融合。
儒家:积极入世,建功立业; 道家:清静自然,逍遥无为; 佛教:众生皆苦,世事无常,随缘任运,和光 同尘。
→文化性格:既怀持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又追求个性的自由超迈。
2、新型的生活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 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孟郊) 霜筠雪竹钟山寺,投老归欤寄此生。(王安石) 落日欹眠何所忆,江湖秋梦橹声中。(王安石)
3、印刷业和教育的发达。
公私刻书业兴盛,书籍大量流通; 学校数量和种类增多。 四大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 白鹿洞书院。 提高了作者的学术素养,使其能够更深刻地思 考社会、体察人生。宋代文人多集诗人、学者、 政治家多重身份于一身。
4、城市经济繁荣,带来了“词”体的兴盛。
大城市出现,文人聚集,催生新的娱乐方式。 “恩逮于百官者唯恐其不足,财取于万民者不留 其有馀”(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卷二五) 士大夫生活优渥:轻歌曼舞,浅斟低唱。 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不知织女萤 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蒨桃《呈寇公》)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 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 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对文学的影响:
1、写现实:很少用文学来歌功颂德。 2、写情志:在表达个人抱负时,也相当拘谨、 收敛。
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李白)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

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王安石)
3、文风:严谨、平实、细密、深沉。 4、主题: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极地著书以弘扬己说,摒斥异己。
——新学与旧学 ——旧学内部:蜀学与洛学;朱熹与叶适、陈亮。

第五章宋元文学宋概说

第五章宋元文学宋概说

• 宋词的总体成就十分突出:
• 首先,完成了词体建设,艺术手段日益成熟。 • 其次,题材和风格,开拓了广阔领域。 • 1、题材:
• 花间词(赵崇祚《花间集》)——宋代爱情词 • 咏物词、咏史词、田园词、赠答词、送别词
• 2、风格
• 婉约与豪放并存。
第五章宋代文学
宋辽西夏金时期( 947 ~ 1279 )
960 年 , 宋 太 祖 赵 匡 胤 发 动 陈 桥 兵 变 , 立 宋 ( 960 ~ 1279 )。契丹人建立辽( 947 ~ 1125 );党项人建立西夏国( 1038 ~ 1227 )。 宋、辽、西夏成鼎足之势。 1115年,女真人在北方建立金国, 1127 年攻入宋 都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宋高祖赵 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后逃亡临 安(今杭州),是为南宋。
(1)忧患意识
•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是风范。
(2)爱国主题
• 陆游、辛弃疾 •
• 3、议论成分的加强
• “文以载道” ,把议论视为写作的目的。
宋代诗文注重社会性而削弱了个体抒情。 • •
三、宋代文学样式
• 1、 散文
• “唐宋八大家” 有六人。作家的阵容壮大。
2、宋诗
• (1) 宋诗的创新 • (2) 宋诗的特点:以平淡为美。
• 苏轼和黄庭坚为典型代表。 • 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 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 黄庭坚尊杜,着眼于晚期杜诗的“平淡而山高水深”
《与王观复书》之二。Fra bibliotek3、宋词
• 词分小令与中长调。
小令(58字以内) • 中调(59一90字) • 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概说 一、宋代文人

PPT宋代文学纲要第一章 宋代文学概说 新

PPT宋代文学纲要第一章 宋代文学概说 新

宋代文學史大綱張鳴編制北宋:公元 960年~1127年南宋:公元1127年~1279年金:公元1125年~1234年第一章宋代文学概说•朱熹:“国朝文明之盛,前世莫及。

”•(《楚辞后语》卷六苏轼《服胡麻赋》题解,见朱熹《楚辞集解》)•北宋李清臣:“朝廷文明,不愧三代、汉、唐”。

•(李清臣撰《欧阳文忠谥议》,见吕祖谦编《皇朝文鉴》卷135,《四部丛刊》初编本)•王国维:“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

”(《宋代之金石学》,见《王国维遗书》第五册《静安文集续编》)•陈寅恪:“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见《金明馆丛稿二编》)•邓广铭:“宋代的文化,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截至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的时期为止,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宋王朝的文化政策》,见《邓广铭学术论著自选集》)••法国汉学家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导言:“蒙古人的入侵形成了对于伟大的中华帝国的沉重打击,这个帝国在当时是全世界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国家。

在蒙古人入侵的前夜,中华文明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它的辉煌顶峰。

”••德国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在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

”(P158,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同上P298)••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

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

火药之发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天文时钟,鼓风炉,水力纺织机,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于宋代出现。

”第一节宋代文学繁荣的背景•思想、学术、文化艺术•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印刷技术的进步•经济•政治第一节宋代文学的背景•第一,思想、学术的高度发达和文化艺术的高度繁荣,为文学的全面繁荣准备了肥沃的土壤。

宋代文学概说剖析

宋代文学概说剖析

发展:在诗歌、散文、词等方 面都有所创新和发展
创新:出现了新的文学形式, 如词、曲等
影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 影响,如元明清时期的文学创 作
在世界文学史上的贡献
宋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 之一,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 响。
宋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丰富了 中国古代文学的题材和形式,为 后世文学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
米芾等
影响:推动了 文人画的发展, 对后世产生了
深远影响
意义:体现了 宋代文人的审 美情趣和艺术
追求
小说的发展
宋代小说是中 国古代小说的 重要发展时期
宋代小说以话 本小说为主, 代表作有《水 浒传》、《西
游记》等
宋代小说注重 情节的曲折和 故事的生动性
宋代小说在语 言表达上更加 通俗易懂,贴
近生活
政治经济环境
政治稳定:宋朝政治相对稳定,为文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经济繁荣:宋朝经济繁荣,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物质基础 科举制度:宋朝科举制度完善,为文人提供了晋升机会 印刷术普及:宋朝印刷术普及,为文学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
文化氛围
宋代是中国历 史上文化繁荣 的时期,文学、 艺术、哲学等 领域都有显著
添加标题
宋代文学的研究:加强对宋代文学的研究,挖掘其深层次的内涵和价值, 为未来的传承和创新提供理论支持。
感谢观看
THEME TEMPLATE
05
宋代文学的代表作 品及作家
THEME TEMPLATE
诗词代表作品及作家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赤壁赋》等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陆游:《钗头凤·世情薄》、《临安春雨初霁》等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声声慢·寻寻觅觅》等 欧阳修:《醉翁亭记》、《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等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等

古代文学宋代文学概说简版

古代文学宋代文学概说简版

第一节 宋词 8
• 二、宋词发展 • 1.北宋词。 • 北宋前期多为小令,晚唐五代温柔婉丽词风笼罩,内容率不过
离别相思、伤春悲秋,可取者不多,晏殊、欧阳修较有影响。 • 柳永流连坊曲,专力写词,开辟新天地,发展了慢词。 • 至苏轼出现巨变,打破 “诗庄词媚” 界限,大大开拓了题材
与意境,创立 “新天下耳目”的豪放词风。 • 词至北宋后期又一变,秦观、贺铸和周邦彦为代表;周尤突出,
第一节 宋词 11
• 此后人们遂逐渐把宋词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并 以此来论列词人,撰述词史。
• 王士祯:张南胡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 放。仆谓婉约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 (《花草蒙拾》)
• 后人亦有不满,如顾咸三 “三家说”、周济 “四家说”、戈载 “七家说”、郭麟 “四体 说”、陈廷焯 “十四体说”。皆有所见,难以 划一。
• 詹安泰《宋词散论》把宋词分为8派:真率明朗; 高旷清雄;婉约清新;奇艳俊秀;典丽精工;豪 迈奔放;骚雅清劲;密丽险涩。
第一节 宋词 12
• 诚然,把宋词只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失之 简单、笼统,难以说出具体的多样化的风格, 有其不足。
• 同是婉约,柳永和李清照不同,从“衣带渐 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和“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中,人们一下便可体味出其 风格之差异。
• 2.上层人物影响。
• 《宣和遗事》:宣和间,上元张灯,许仕女纵观,各赐酒一杯。 一女子窃所饮金杯,卫士见之,押至御前。女诵《鹧鸪天》词云: “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降笙箫举,不觉鸳 鸯失却群。 天渐晓,感皇恩。传赐御酒脸生春。归家恐被公婆 责,窃取金杯作照凭。”徽宗大喜,以金杯赐之,卫士送归。
宋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中册宋代文学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中册宋代文学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中册宋代文学知识点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璀璨辉煌,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家。

下面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中册关于宋代文学的知识点:1.宋代文学特点:宋代文学以唐代文学为基础,融合了五代文学的特点,具有浓厚的实际情感和社会意识。

宋代文学追求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感受,注重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

2.宋人文学:宋代文学家以文人身份为主,比较重视士人道德修养和文学修养的结合,表达了儒家思想的人文情怀。

3.早期诗歌:宋代早期的诗歌创作在唐代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形成了句式简洁、词藻清新的特点。

著名的诗人有柳宗元、杜牧、黄庭坚等。

4.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宋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代表了政治转型下文学的变革。

江西诗派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对政治的批判,代表作家有周密、唐婉等。

5.宋词:宋词是唐宋文学的重要流派,与唐诗相比,宋词在表达方式和语言上有所创新,更加注重音乐性和抒发感情。

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

6.话本小说:宋代是我国话本小说发展的高峰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话本小说作品,如《西华山》、《浣纱令》等。

7.志怪小说:在宋代,志怪小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话本小说一起成为了当时文学的两个主要流派。

代表作家有香山居士等。

8.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他们在文学理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9.士人文化:宋代士人文化是士大夫阶层在文化和艺术领域的表现,包括文学、书画、音乐、文房四宝等方面。

这一文化在宋代达到了高峰,对后世影响深远。

10.浮世绘: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绘画形式,受到宋代的画风影响。

宋代的绘画品种丰富,作品有意境深远,对后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上是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中册关于宋代文学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全面而丰富,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宋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特点。

宋代文学概说课件

宋代文学概说课件

02
宋代诗词
宋词概述
宋词发展历程
宋词起源于唐五代,经过 长期发展,形成了独特的 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宋词特点
宋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 善于运用意象和比喻,表 现手法丰富多样。
宋词流派
宋词主要分为豪放派和婉 约派两大流派,各有其独 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宋词代表人物及作品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 等。
李清照
《如梦令》、《声声慢》等。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之》等。
宋诗概述
宋诗发展历程
宋诗起源于唐诗,经过长期发展,形 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宋诗特点
宋诗流派
宋诗主要分为江西诗派、江湖诗派、 豪放派等流派,各有其独特的艺术风 格和表现手法。
宋诗注重意境创造和情感表达,语言 质朴自然,表现手法多样。
时代特色。
宋代散文在形式上突破了唐代骈 文的束缚,以散体为主,同时又 吸收了骈文的优点,形成了独特
的艺术风格。
宋代散文代表人物及作品
欧阳修
《醉翁亭记》、《秋声赋》等, 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思想深邃。
苏轼
《赤壁赋》、《石匮书》等,其 作品气势磅礴,文采飞扬。
曾巩
《墨池记》、《归隐集》等,其 作品简洁明快,思想深邃。
书法作品常成为宋代文学作品的表现载体,文人也常在书法 作品中融入文学元素,使书法作品更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魅 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宋代文学与音乐的关系
宋代音乐与文学紧密结合,音乐成为文学作品的重要表现形式。词是宋代最具代 表性的文学体裁,它与音乐紧密结合,通过歌唱和演奏来传播。

宋代文学概说

宋代文学概说

Page 3
政治对文人的影响
第一,门阀势力消失:欧阳修、梅尧臣、苏轼父子、黄庭坚出身寒门。 李世民: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王定保《唐遮言》)平等、“尊文” 第二,强化了文人士大夫对国家政权的依赖性。
思想受到控制:外在:“文治”——科举考试只考儒学。 内在:自觉努力;儒学“内转”(历史原因、理学)

唐诗以情景为主,即叙事说理,亦寓于情景之中,出以唱叹 含蓄。惟杜甫多叙述议论,然其笔力雄奇,能化实为虚,以 轻灵运苍质。韩愈、孟郊等以散文之法作诗,始于心之所思, 目之所睹,身之所经,描摹刻画,委曲详尽。此在唐诗为别 派。宋人承其流而衍之,凡唐人以为不能入诗或不宜入诗之 材料,宋人往往写入诗中,且往往喜于琐事微物逞其才技。
Page 15
宋诗特点
从思想内容上看,宋诗比历代诗歌都要广阔,和当代社会生活、政治 生活结合得更为紧密。
具体表现为:
一、直接以诗歌议政。
二、自始至终地表现爱国思想。 三、广泛而深入地描写民生。 四、极为广泛地描绘出经济生产、民风民俗等社会生活画面。 五、品评艺术的作品大量产生。 但也存在 缺欠:缺少热情洋溢的爱情诗,缺少充满活力的抒情诗, 缺少瑰丽奔放的边塞诗;大量无聊的咏物诗、应酬诗充斥其中。
Page 5
文人对文学的影响
一、宋文学具有高度的现实精神,其强烈性、广泛性、一贯性都超出 前代。表现为:第一,及时广泛地反映政治斗争和政治事件(如庆历 新政、熙丰变法、南宋胡铨乞斩秦桧);第二,掀起爱国主义高潮; 第三,广泛反映社会生活及民风民情、民间疾苦(一般人群的出现, 如手工业者、城市贫民、小商小贩、歌女艺人)。
Page 10
2.经济推动市民文学的发展。
瓦肆、瓦子、瓦出现——杂剧、说话与小说 3.宋文化十分发达:首先,学术全面繁荣,除了理学还有史学(欧阳 修的《新唐书》、《新五代史》)、文艺学(欧阳修的《六一诗 话》)、考据学(沈括的《梦溪笔谈》)等的发展;第二是艺术全面 繁荣,书、画、音乐皆很发达,文人画与工笔画分野;第三是文化交 流增多。

01 绪论 宋代文学概述(2课时)

01 绪论 宋代文学概述(2课时)

三、宋代文学发展概况 1、诗 宋诗与唐诗高下之争。 钱钟书《谈艺录》:唐诗以风神情韵见长,宋诗以筋骨思 理见胜。 北大学古文献研究所 《全宋诗》 2、词 宋代杰出的词人与风格流派。 唐圭璋编《全宋词》 3、文、话本小说。 唐宋八大家 6人在宋 曾枣庄编 《全宋文》
第二节 宋初文学
一、王禹偁 1、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山东人。晚年贬 居黄州,人称王黄州。著有《小畜集》。 2、散文创作:继承韩愈,强调文风平易,提出“明 心”、“有文”。《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3、诗歌创作:简淡古雅 《寒食》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
三、西昆体诗人
1、西昆体: 北宋初年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的诗 体。代表诗人:杨亿、刘筠、钱惟演曾编纂《册府元龟》, 在编书之余所写的酬唱诗结集为《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特点:内容空虚,点缀升平;形式华美,脱离社会生活。 2、西昆体代表诗作 杨亿《泪》 锦字梭停掩夜机,白头吟若怨新知。 谁闻陇水回肠后,更听巴猿拭袂时。 汉殿微凉金屋闭,魏宫清晓玉壶欹。 多情不待悲秋气,只是伤春鬓已丝。
思考题
• 1、宋代文学的基本特点。 • 2、名词解释:西昆体 晚唐体 • 3、背诵分析《山园小梅》
பைடு நூலகம்
• 二、晚唐体诗人
• 1、晚唐体: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 由于宋人常常把他们看作是晚唐诗人,因此名之为“晚唐 体”。代表诗人: 惠崇、林逋等,主要吟咏湖山胜景和 隐逸生活。晚唐体的盟主是寇准。。 • 2、诗人林逋(967-1028)西湖隐士,号称“梅妻鹤 子”,卒谥“和靖先生”,有《林和靖诗集》。 • 林逋诗主要特点:抒写隐逸情怀,善于写景,富于情韵。 《山园小梅》其一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宋代文学概说

宋代文学概说

宋代文学概说宋代包括北宋(960——1127)和南宋(1127——1279)共320年的历史。

这是一个长期与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元蒙相对峙的朝代。

宋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堪与辉煌的唐代文学争奇斗艳。

诗文有所发展和创新,词达到辉煌的顶峰。

话本、杂剧、诸宫调等通俗文艺也取得相当的成就,为后来的小说、戏曲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宋代社会背景1、高度中央集权:宋代开国之君吸取了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这二百零五年间藩镇割据、国家分裂的历史经验,为彻底改变“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局面,宋太祖在军事方面牢牢控制统兵权和调兵权,采取了“崇文抑武”以及“守内虚外”的政策。

此外,财政权、司法权也都收归朝廷独揽。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皇帝的统治。

而采取上述措施带来的结果是:一,军事上的孱弱,国防力量的薄弱。

不仅燕、云十六州未能收复,而且外患频仍,辽、西夏、金和蒙元相继骚扰、蚕食、吞并宋地,以致慨叹国耻国难、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不断涌现。

二、经济逐渐繁荣。

由于统治集团内部政权的稳定,国内相对处于安定的局面,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城市人口大大增加,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都市更加繁华,这些都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促进了歌词、话本、戏曲等文学样式的兴盛发展。

三,冗兵、冗费、冗官等问题严重,加重了对农民的剥削,激起了农民的抗争,同时,也有不少从中下阶层诞生的不少官员对之忧心忡忡,同情人民疾苦,反映阶级矛盾的作品也就更为丰富和深刻。

2、优待知识分子,重视文教事业。

这也是“重文轻武”政策的一个结果。

统治者非常重视争取知识分子的支持:一是大大增加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有时皇帝亲自参与录取工作,这对文人来说是莫大的荣誉与鼓舞。

宋初一如唐代,考试科目以诗赋为主,后来更重视策论,这也促进了政论散文的繁荣。

二是给与士大夫知识分子以很高的政治待遇和优厚的俸禄。

宋太祖曾立誓碑,内容之一就是誓不诛戮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宋代文学概说

宋代文学概说

第一章北宋前期词第一节对五代词风的因革一、晏殊(991——1055)字同叔,谥元献,抚州临川人。

1、富贵气象多写男女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尤善于描写富贵娴雅的生活,有“富贵词人”之称。

2、婉雅词风进一步发展了冯延巳词的俊美雅洁,深深影响着稍后的词人,被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

清刘熙载《艺概》:“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

”清冯煦《六十一家词选例言》:“和婉而明丽,为北宋倚声家初祖。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云:“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亭台。

梁尘寂寞燕归去,黄蜀葵花一朵开。

”晚唐·韩握的《夕阳》:“花前洒泪临寒食,醉里回头问夕阳:不管相思人老尽,朝朝容易下西墙?”“无可奈何”二句:描绘暮春的典型景物,包含多重象征意蕴,对仗工巧,虚字传神。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1、情致缠绵,境界高远阔大。

2、构思别致,比拟烘托生动传神,风格婉雅。

二、欧阳修1、自我抒怀的文人词2、俚俗词、艳情词朝中措·平山堂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没有花间词的脂粉气味,景物清新明晰,抒情直抒胸臆,感慨自然而发。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年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末三句虽少含蕴,不失为情语。

宋代文学概说简版

宋代文学概说简版

第一节 宋词 11
▪ 此后人们遂逐渐把宋词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并 以此来论列词人,撰述词史。
▪ 王士祯:张南胡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 放。仆谓婉约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 (《花草蒙拾》)
▪ 后人亦有不满,如顾咸三 “三家说”、周济 “四家说”、戈载 “七家说”、郭麟 “四体 说”、陈廷焯 “十四体说”。皆有所见,难以 划一。
▪ 同是豪放,苏轼和辛弃疾也不同,“但愿人 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和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 子》),其风格之异一看便知。
第一节 宋词 13
▪ 同一个词人,风格也不尽相同,歌咏“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的李 清照,也有“天接云涛连晓雾”(《渔家傲》) 的高歌。高唱“大江东去”(《念奴娇》)的苏 轼也写过“花褪残红青杏小”(《蝶恋花》)的 婉约词。辛弃疾《摸鱼儿》。苏辛词对《红楼梦》 的影响。
第一节 宋词 3
▪ 3.题材之广。 ▪ 比之唐诗,宋词反映生活的深度广度较狭
窄;比之宋诗,宋词在题材上也很逊色, 但就词来说,宋词则基本上反映了宋代生 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唐五代词不能与之相 比,即便是再度兴起的清词也不能望其项 背。尤其是辛词,更是放射着爱国主义的 光芒。
第一节 宋词 4
▪ 4.艺术之高。 ▪ 宋词语言精美,体式完备,声韵和谐,尤其是抒情
第一节 宋词 7
▪ 5.影响之深。
▪ 宋词为唐诗向元曲过渡架起桥梁,继往开来、承 先启后。沾溉历代诗人。宋词繁荣从中得以体现。
▪ 6.词学之盛。
▪ 词的繁荣带来宋代词学的兴盛;而词学兴盛,又 进一步促进了词繁荣。宋代词学研究,涉及范围 广泛,举凡词源、词体、词调、词派等,都有较 深入的探讨,并有专著问世。如南宋张炎《词 源》,上卷论乐,下卷论词,是具有理论规模的 词学专著。

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

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

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宋代文学第一章宋代文学概论一.时代背景1.北宋王朝的建立——陈桥兵变,崇文抑武(杯酒释兵权,解除部分兵权,封节度使)重用文臣,优礼读书人2.政治特点(1)儒臣治军中央集权空前集中(2)内部稳定以弄为本,追逐工商贸结合,商业繁荣(3)宋代文人环境、心境言路宽松、待遇优厚强化知识分子对君权的依赖、思想束缚二、宋代文学的特点1、文人与政治的关系密切2、学者化与娱乐性3、强烈的爱国主义倾向4、宋代文学承前代而革新(宋文、宋诗:爱发议论、富于理趣、呈现出与唐诗完全不一样的风貌、宋词、批评理论)第二章宋词第一节宋词概论在唐五代时,词用于宴作,成为伶工之词,南宋转为士大夫之词一、分期(1)北宋:初中期承袭唐五代的创作,以小令为主,内容单薄,以离愁别恨、男女情爱为主,艺术上以白描为主,代表人物:欧阳修、范仲淹。

北宋后期以词的诗化为主,代表人物:柳永、苏轼南宋:前期—爱国主义,李清照后期:爱国主义,离愁别恨:辛派词人艺术上更侧重精雕细琢二、风格:(1)吟风弄月、儿女情怀(二晏:晏殊、晏几道、秦观)恪守词的传统,精益求精,意境委婉、风格细腻——体现出词的本色特点、精美合律(2)打破诗词界限不被音律拘束,内容丰富、形式多变,打破了雅俗的界限,使词失去了原本精致的特色(如苏轼)词的发展:a 保持传统精致细腻 b 不断突破传统第二节北宋初中期的词一、范仲淹(穷塞主之词)《渔家傲》边塞词的首创视野开阔内容和风格影响深远二、晏殊(江西抚州)词纯净雅致略去对女性容貌的描写,着重表现抒发主人公的恋情,情调雍容和缓,其中带点淡淡的忧愁,洗去了五代词的脂粉气,语言变得温润秀洁,清丽淡雅,但内容狭隘。

诗中有对生命哲理的反思,构成了晏殊词词中有诗,情中有思的特点。

三、欧阳修:字永叔醉翁六一居士肩负革新文风的领导责任主编《新唐文》《新五代史》词他有两个版本: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篇前者风格较为温柔宽厚,后者靡靡词的创作特点:(一)内容上的开拓:公开讴歌男女爱情《踏莎行》《蝶恋花》(二)多种题材随意入词(1)抒发仕途失意的感慨、时光流逝的哀伤或旷达爽朗的胸襟(2)描写山川景物的小词,在景物中表现乐观心态(3)咏史(是北宋较早将咏史写入词的词人)(4)描写歌舞升平的都市繁华生活(三)个性张扬的艺术特征(敢于将自己的个性在恋词中呈现)(1)对女子愁肠的描写更深刻,情感更细腻,擅长描写人物的心境,深化抒情议论效果(2)改变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以对话为主题,大胆运用白话语言上的谐音双关,通俗而富有生活气息疏俊开子瞻,深婉开少游(苏轼、陆游)北宋词如晏殊、欧阳修都据有安宁、雍容,心态舒缓、语言深婉含蓄的共同特点,视野开拓多种题材接受南唐词人的影响第三节柳永的词风与历史地位一、蹉跎困顿的一生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后当屯田小官世称柳屯用二、求新求变的创作(创作方向由雅传俗,迎合满足市民大众)李清照的《词论》评价他“变旧声作新声”1、形式上的新创造词调最多的词人现存213首诗,用133个调a民间词b教坊曲c变旧声作新声d自创新声最长慢词达212字《戚氏》词至柳永体制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有其对慢词的探索创造才有《水调歌头》等辉煌的慢词2、内容上的开拓(1)轻视功名,牢骚不满《鹤冲天》(2)世俗女性的生活情态,反映他的追求稳定生活的愿望《定风波》《倾杯》借女人这个意象来表现他对功名的积极之心(3)大胆泼辣的女性爱情意识(4)羁旅行愁(与恋情相交织在一起)(5)行役都市风光《望海潮》《东京梦华录》(6)谀圣词歌功颂德为博得皇帝欢心却适得其反。

中国古代文学史之宋代文学概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之宋代文学概说.

第一章宋代文学概说一、宋代社会文化背景1、崇文抑武的国策“杯酒释兵权”;官僚大多出身于文人;文官待遇的优厚;军事力量的孱弱2、城市经济的繁荣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士大夫优裕的生活;词的兴盛与传播;3、民族矛盾的激化4、理学的兴盛5、高度成熟的文化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

(王国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二、宋代文学成就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处于转型时期,一方面传统的诗、文和源于民间的词已经高度成熟、定型,另一方面新兴的话本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开始登上文学殿堂,为后世元、明、清文学重心的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代文学成就——诗歌1、宋代非常重视诗歌创作。

诗人众多,著作大盛。

而且,宋诗也表现出不同于唐诗的独特风貌。

清吴之振《宋诗钞》说:“宋人之诗,变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皮毛落尽,精深独存。

2、与唐诗相比,宋诗呈现出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特点。

3、唐诗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宋诗内敛温和,平淡瘦劲;唐诗外扬热烈、色泽丰美。

各有千秋,各有所长。

宋代文学成就——散文宋代散文成就超过唐文,表现在:1、文体多样化。

欧苏吸收骈文辞采、声调之长,以构筑古文的节奏韵律之美。

2、融合古文的议论、叙事和抒情三种功能,使古文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更好地结合起来。

如欧苏之文。

3、风格丰富多彩,整体上平易畅达,简洁明快,更切于实用,奠定了以古文为主,骈文为辅的文章局面。

宋代文学成就——词1、流派众多,名家辈出,佳作如林。

2、完成了词体的建设,艺术手段成熟。

词的声律、章法、句法都建立了严格的规范。

3、在题材和风格上,开拓了广阔的领域。

题材应有尽有。

风格上婉约和豪放,清新与秾丽并存。

三、宋词的繁盛和发展宋词的繁盛词是宋代最引人注目,最具代表意义的文学样式。

宋代是词创作的鼎盛时期。

宋词繁盛的原因1、宋代城市经济的高度发展2、宋代社会的阶级特点3、宋代文人的创作心态4、唐五代词的传承与影响宋词的发展北宋前期词坛概况:北宋前期,词的创作出现兴盛的局面,柳永、晏殊、欧阳修等代表着这一时期词坛的最高成就。

宋代文学概说

宋代文学概说

第一讲宋代文学概说一、各文体繁荣情况诗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唐诗如酒,容易醉人;宋诗如茶,久用怡人。

唐人喜爱的是瞬间感情的燃烧。

所以作为风景来说,能使感情瞬间燃烧起来的落日、斜阳、夕阳,便往往被吟唱;在其相反方向上,没有人烟的山丘、树林、池畔的空气,因为瞬间便能摄住人们的感情,从而也被歌唱。

宋诗中确实没有爆发的激情。

但是另外有种东西也是可贵的,这就是在流转的人生中经常被保持着的平静的激情,尤其是人类对人类的激情。

”缪钺《论宋诗》:“变唐人之所已能,而发唐人所未发。

宋诗虽殊于唐,而善学唐者莫过于宋。

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

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

”钱钟书《谈艺录》:“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

天下斯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

唐诗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以筋骨思理见胜。

”词尤侗《词苑丛谈》序:“词之系宋,犹诗之系唐也。

唐诗有初、盛、中、晚,宋词亦有之。

唐之诗由六朝乐府而变,宋之词由五代长短句而变。

约而次之,小山、安陆,其词之初乎;淮海、清真,其词之盛乎;石帚、梦窗,似得其中;碧山、玉田,风斯晚矣。

”周济《宋四家词选序》:“清真,集大成者。

稼轩敛雄心,抗高调,变温婉,成悲凉。

碧山餍心切理,言近指远,声容调度,一一可循。

梦窗奇思壮采,腾天潜渊,返南宋之清泚,为北宋之秾挚。

是为四家,领袖一代,余子荦荦,以方附庸。

”文散文骈文笔记和小品文文赋的创制俗文学话本小说与杂剧5、文艺批评的繁荣诗话、词话、文话、赋话、评点、选本二、宋代文学发达之因陈寅恪《〈宋史·职官志〉考证》序》:吾国近年之学术,如考古,历史,文艺及思想史等,以世局激荡和外缘薰习故,咸有显著之变迁。

将来所止之境故未敢断论。

唯一言以敝之,宋代学术之复兴,或新宋学之建立而已。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1、右文政策2、科举制度的完备3、理学的盛行洛学、关学、新学、蜀学、闽学、湘学、心学、永嘉之学4、印刷业和教育的发达5、经济的繁荣6、朋党之争与文学的发展7、斯文:一种文化性格8、影响的焦虑哈罗德·布卢姆《影响的焦虑》:“诗的影响——当它涉及两位强者诗人,两位真正的诗人时——总是对前一位诗人的误读而进行的。

宋代文学概述

宋代文学概述

第一章宋代文学概说一、历史背景宋代包括北宋和南宋两个历史时期,前后历时320年。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受命抗击北汉和契丹,兵行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赵普、石守信等人策动军士哗变,以黄袍加之于赵匡胤身上,拥戴其为天子。

第二年,改国号为宋,赵匡胤称帝为宋太祖,建立了北宋王朝,先后征服了后蜀、南唐、吴越、北汉,使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结束,国家大体重归一统。

但是赵匡胤因为担心藩镇割据重演,进行了“杯酒释兵权”,把军权集于自己一身,一方面使北宋的政治军事高度集中,另一方面使宋代进入了弱兵时代,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宋徽宗时,强大的金国南侵北宋,宋徽宗传位给儿子赵恒,即宋钦宗。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入北宋都城开封,徽、钦二宗及后妃、皇室宗亲三千多人被掳,这就是“靖康之难”。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从此北宋灭亡,当时在河北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赵构,受旧臣拥戴,在归德(今河南商丘)即位,后迁都杭州,揭开了南宋的序幕。

南宋王朝怯于抗金,朝廷中主和派占了上风,主战派则屡遭挫折。

后来蒙古族兴起,建立了蒙古国,灭金之后继续南侵,建立元朝,于1279年灭了南宋。

尽管从历史上说,宋朝时一个软弱的时代,领土的范围也比较有限(正因为如此,所以现在有争论说用宋来概括一个朝代是不准确的。

)但它在文化史上却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文学上往往唐宋并称,在学术思想上往往汉宋并举,在绘画史上宋元同提。

从文学上来说,宋代步唐代文学的后尘,在诗、词、文、小说等方面都卓有成就。

二、与文学发展相关的科举制度。

北宋初年,科举制度沿用唐代的制度,诗赋是进士举的必试科目。

诗赋做得好,能够改变一些出身寒微的文人的命运,这些人一旦进入仕途,势必又能扩大其在文坛上的影响从而影响文学风气,欧阳修就是其中的代表。

到了宋仁宗时期,这种情况发生了一些改变,社会以古文为贵,诗赋的势头削弱。

王安石认为“今义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做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科法败坏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宋代文学概说一、宋代社会文化背景1、崇文抑武的国策“杯酒释兵权”;官僚大多出身于文人;文官待遇的优厚;军事力量的孱弱2、城市经济的繁荣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士大夫优裕的生活;词的兴盛与传播;3、民族矛盾的激化4、理学的兴盛5、高度成熟的文化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

(王国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二、宋代文学成就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处于转型时期,一方面传统的诗、文和源于民间的词已经高度成熟、定型,另一方面新兴的话本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开始登上文学殿堂,为后世元、明、清文学重心的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代文学成就——诗歌1、宋代非常重视诗歌创作。

诗人众多,著作大盛。

而且,宋诗也表现出不同于唐诗的独特风貌。

清吴之振《宋诗钞》说:“宋人之诗,变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皮毛落尽,精深独存。

2、与唐诗相比,宋诗呈现出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特点。

3、唐诗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宋诗内敛温和,平淡瘦劲;唐诗外扬热烈、色泽丰美。

各有千秋,各有所长。

宋代文学成就——散文宋代散文成就超过唐文,表现在:1、文体多样化。

欧苏吸收骈文辞采、声调之长,以构筑古文的节奏韵律之美。

2、融合古文的议论、叙事和抒情三种功能,使古文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更好地结合起来。

如欧苏之文。

3、风格丰富多彩,整体上平易畅达,简洁明快,更切于实用,奠定了以古文为主,骈文为辅的文章局面。

宋代文学成就——词1、流派众多,名家辈出,佳作如林。

2、完成了词体的建设,艺术手段成熟。

词的声律、章法、句法都建立了严格的规范。

3、在题材和风格上,开拓了广阔的领域。

题材应有尽有。

风格上婉约和豪放,清新与秾丽并存。

三、宋词的繁盛和发展宋词的繁盛词是宋代最引人注目,最具代表意义的文学样式。

宋代是词创作的鼎盛时期。

宋词繁盛的原因1、宋代城市经济的高度发展2、宋代社会的阶级特点3、宋代文人的创作心态4、唐五代词的传承与影响宋词的发展北宋前期词坛概况:北宋前期,词的创作出现兴盛的局面,柳永、晏殊、欧阳修等代表着这一时期词坛的最高成就。

其中,晏殊、欧阳修、张先承袭了晚唐以来的婉约词风,词作多为小令,题材不外是花前樽下、儿女情长,风格旖旎柔婉,但他们在继承中也有局部拓新,主要是在抒情深度和表现手法上有所发展。

柳永则更多地继承了民间词的传统,多写长调慢词,题材以男女艳情、市民生活为主,为宋词的长足发展开辟了道路。

北宋中后期词坛概况:北宋中后期是两宋词史上多种风格并存、名家辈出的繁荣期、创造期。

这期间最重要的词人是苏轼。

苏轼对词进行了根本的改造和全面的革新,打破了词体的题材内容的局限,拓新了词的意境;冲决了词为艳科的藩篱,在婉约词家之外另立豪放一派;提高了词的品位,使词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音律的束缚,成为独立的新诗体。

秦观、黄庭坚、贺铸、周邦彦的词作各具特色,自成一家。

秦观词多写男女情爱的悲苦与失志文士的幽怨,情韵兼胜,词境凄婉,一向被认为是婉约派的正宗。

周邦彦被推崇为北宋婉约词的“集大成者”,其词作重法度,讲格律,进一步深化了词艺,是后来格律词派之先导。

南宋前期词坛概况南宋前期,主要词人有张元干、张孝祥、岳飞、朱敦儒、李清照等。

张元干、张孝祥等人在神州陆沉、国难当头之际,继承苏轼的豪放词风,给词作注入了鲜明的时代性和强烈的战斗性,在内容上多写亡国之痛、乡关之思以及恢复中原、抗敌御悔之情,词风一变而为慷慨悲壮,为中期爱国词的先声。

此期词坛成就最高、卓然自立的是女词人李清照,其词由写闺情转向家国之恨。

化俗为雅,清婉疏淡,语言功力深湛,号称“易安体”,与秦观等一起被推为“当行本色”的婉约正宗。

南宋中后期词坛概况南宋中后期,主要词人有辛弃疾、陈亮、刘过、姜夔、吴文英、张炎等。

辛弃疾横世杰出,奏响了爱国词的最强音,标志着宋词的创作又进入了一个高峰期,他以文为词,空前地解放了词体,增强了词的艺术表现力;辛词多抒写报国之志与失意之悲;词风以悲慨雄放、沉郁苍凉为主,并形成了一个以辛弃疾为中心的辛派词人,陆游、陈亮、刘过都属辛派词人,风格之激越雄壮与辛词相近。

南宋后期的刘克庄、刘辰翁、文天祥等为辛派后劲。

姜夔是与辛弃疾双峰并峙的另一词坛领袖,姜夔上承周邦彦之精工,进一步深化词艺,其词格律谨严、清空峭拔,虚灵疏淡,被奉为雅词之典范。

姜夔的追随者吴文英、张炎、周密、王沂孙等,同属格律词派词人,重视格律技巧,其词凄凉哀怨、情调高雅脱俗、格调空灵低婉。

他们作为两宋词史的终结者,写下了重要的最后一页。

第二章、北宋前期词以俗为美的柳永词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真正开启宋词天地的重要词人。

他以一落魄文人,流连坊曲,采纳市井新声,为文人词作输入新鲜血液,并自觉地以市民情调取代贵族情调,变“雅”为“俗”,从而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情趣,在词中开拓出另外一番境界。

柳永词的内容1、别离相思之苦与羁旅行役之思2、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3、繁华的都市生活和丰富的市井风情以俗为美:柳永词的审美特征1、词情的浅近卑俗、发露无余2、人物的世俗化与市井化2、语言的俚俗化、口语化柳永词中用得较多的词有:恁、争、处、怎、得了、伊、我、你、阿谁、则个、举措、奈何、可意、端的、无那、抵死、的的、巴巴等。

柳永对宋词的革新1、发展了词的长调体制: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增加了词的表现容量,扩大了词的表现能力。

2、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柳永把“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移植于词,创造了铺叙展衍、恣意渲染的艺术手法,写景状物备足无余,叙事抒情淋漓尽致;与铺叙相配合,他还长于白描,不加藻饰而又生动传神;此外,善于巧妙利用时空的转换来叙事、写景、言情,自创出独特的结构方式。

3、革新了词的语言表达方式:柳词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

诸如副词“恁”、“怎”、“争”等,代词“我”、“你”、“伊”、“自家”、“伊家”、“阿谁”等,动词“看承”、“都来”、“抵死”、“消得”等。

用富有表现力的口语入词,不仅生动活泼,而且像是直接与人对话、诉说,使读者和听众既感到亲切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

柳永词的影响柳永对后世影响极大。

不管婉约一派,还是豪放一派,都在体式、表现手法等诸多方面受到柳永的影响。

三、北宋中后期词苏轼词苏轼词的革新成绩词至晚唐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轼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一派,寻源溯流,不能不谓之别格,然谓之不工则不可。

故至今日,尚与花间一派,并行不能偏废。

(《四库全书总目•词曲类•东坡词提要》)1、拓展词境苏轼的词进一步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旧框子,扩大词的题材,提高词的意境,举凡怀古、感旧、记游、说理、咏物等向来诗人所惯用的题材,他都可以用词来表达。

3、改变词风苏轼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其词于婉约词之外,另立一宗,成为豪放词风的开创者。

给宋词带来一股强劲的雄风、刚性的美感、风格。

4、推进词律苏轼以其豪放不羁的个性把词从音乐的附属中解脱出来,当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与声律之间产生冲突时,他选择对声律作调整,以适应内容的表达。

不为音律、曲调所驱使。

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5、丰富词的表现力苏轼“以诗为词”,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

吸收诗的语言词汇、句法,运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用标题,和词序,为词的语言的表现力,争取更大的自由。

秦观词1、情爱的悲苦与文士的忧怨2、词境凄婉3、情韵兼胜4、被视为婉约派的正宗周邦彦词的艺术面貌和成就1、章法细密、善于铺叙,发展了慢词的技巧2、善于使事用典,开创富艳典丽的语言风格3、格律精严,推进、开启了词的格律化第四章、南宋前期词李清照词1、李清照的《词论》2、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1)词的音律声韵有特殊的要求(2)对苏轼等人的批评。

(3)“别是一家”说与苏轼“自是一家”说比较。

二、李清照的前期生活与创作1、前期生活的安宁、平顺2、词作内容以闺情相思为主李清照前期词的主要风貌题材上以吟唱爱情、人生为主,意象多从室内外和日常起居中选择,风格清新明快。

三、李清照后期生活与创作1、家破夫亡和中晚年的漂泊2、深厚的故土之思和凄苦的身世之感李清照后期词的主要风貌李清照后期词作充满了怀旧、悼亡的意绪,表现了国破家亡的不幸和痛苦,风格凄婉深沉。

四、“易安体”的风格特色1、抒情细腻深婉、形象鲜明2、语言清新雅丽、率真自然3、音律严谨谐婉。

富于音乐美第五章南宋中后期词辛弃疾词1、失路英雄的一生辛弃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

他是一位爱国斗士、抗金英雄。

一生经历起义南归——辗转任职——罢职闲居三个时期。

在政治舞台上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因而他是一个失路的英雄2、爱国之词、英雄之词辛弃疾是一个爱国斗士、失路英雄,他词是充溢着勇于承担济世责任与历史使命的英雄之词、爱国之词,抒写爱国主义精神、展示英雄自我形象成为贯穿于全部词作的主旋律。

并以此为中心,进行了多角度的抒写。

(1)抒发抗金北伐、收复中原的理想气节与爱国热情。

(2)表达英雄失路、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和无限焦虑。

(3)批判南宋朝廷偏安误国政策与黑暗腐朽的现实社会。

(4)描写农村闲居生活和农村景象(5)富有理趣的生活即兴之作。

三、辛词的艺术成就1、生动的艺术形象2、雄奇阔大的意境创造3、比兴寄托手法出色运用4、以文为词5、大量运用典故6、多样化的风格艺术成就——“以文为词”A.善于创造各种生动的艺术形象和雄奇壮阔的意境。

把词的表现功能进一步扩大,运用得心应手,创作极为丰富,其内容“横扫六合”,其风格“包罗万象”,或慷慨激昂、或苍凉悲壮,或说理,或嘲笑,或牢骚,皆可入词。

B.善于运用比兴寄托手法。

如《青玉案·元夕》、《摸鱼儿》等。

C.大量运用典故,采用经史子集中的语句。

D.丰富了词的语言,将各种语言运用到了词中。

如《沁园春》:“杯,汝前来!老子今朝,检点形骸。

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溢,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

浑如许,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亦须来。

”E.有多种艺术风格,豪放、婉约、清丽等等,无不具备,且成就很高。

姜夔的词2、白石词的内容(1)有因现实、国事而发的感伤、悲苦之情,清婉中带有刚健色彩。

如《扬州慢》(2)通过山水的描摹来抒发个人情怀、表现高洁襟抱,如《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3)咏物词:咏物词往往别有寄托。

他常常将自我的人生失意和对国事的感慨与咏物融为一体,写得空灵蕴藉,寄托遥深。

(4)咏物词:恋情词,常将恋情失意的伤悲与人生命运的慨叹结合在一起3、白石词的艺术成就(1)不仅能够按律填词,还能修正旧谱,并且用各种方法创制新曲来填词(自度曲),如《暗香》《疏影》(2)清空骚雅:词中感情多属文人高洁清雅的意趣,表现手法多言外之意与空灵神韵,语言和意象偏向淡雅素净,意境疏朗开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