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 教师怎样提出好问题
有效的课堂提问技巧

有效的课堂提问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
通过提问,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不同的提问方式和技巧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课堂提问技巧,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
一、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提问方式。
通过开放性问题,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
开放性问题通常以“为什么”、“如何”等开放性词语开头,要求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回答。
例如,教师可以问:“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等。
开放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封闭性问题封闭性问题是一种具体和明确的提问方式。
通过封闭性问题,教师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封闭性问题通常以“是不是”、“有没有”等封闭性词语开头,要求学生给出明确的答案。
例如,教师可以问:“2+2等于几?”、“中国的首都是哪里?”等。
封闭性问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三、追问技巧追问技巧是一种深入挖掘学生思想和促进学生思考的提问方式。
通过追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和原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追问通常以“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等追问词语开头,要求学生给出更加详细和具体的回答。
例如,教师可以问:“为什么你这样认为?”、“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等。
追问技巧可以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启发性问题启发性问题是一种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提问方式。
通过启发性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性问题通常以“你认为”、“你能想到”等启发性词语开头,要求学生给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例如,教师可以问:“你认为这个问题有哪些解决方法?”、“你能想到哪些相关的例子?”等。
教师进行有效提问的技巧

教师进行有效提问的技巧
以下是教师进行有效提问的一些技巧:
1. 开放性问题:使用开放性问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避免使用闭合性问题,这些问题只需要简单的答案。
2. 多样性:确保提问涵盖不同的思维层次和学生的不同理解能力。
3. 指导性提问: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提示,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究。
4. 探索性问题:使用探索性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联系和发现新的知识。
这种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推理和分析。
5. 反馈提问:用提问来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为学生提供反馈。
6. 层次性提问:使用不同的层次提问,从基础知识到高级思维,以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
7. 学生参与:鼓励学生参与提问,让他们的问题成为课堂讨论和思考的一部分。
8. 非评价性提问:避免使用评价性的提问,这些问题会使学生感到紧张和压力,
影响他们的思考和表达。
9. 策略性提问:使用策略性提问,帮助学生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10. 激发兴趣:提问时,可以选择与学生相关的实例和故事,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参与讨论。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问题的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问题的技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问题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合理地提出问题能够刺激学生思维,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提出问题呢?以下是一些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问题的技巧。
一、抓住学生的兴趣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尽量抓住学生的兴趣,让问题既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又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联。
在教学加减法的时候,可以提出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小明有5个苹果,他吃了2个苹果,还剩下多少个苹果?这样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问题设计要有层次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有层次的问题,让问题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从而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学习了加减法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问题,如:3+2=?、5-2=?、7+3=?,然后逐渐提高难度,设计一些有运算符的公式,如:3+2-1=?、5*2-3=?,引导学生掌握逐步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问题要具有启发性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乘法的时候,可以提出一个有启发性的问题:有3个篮球队,每个队有5个队员,那么3个队一共有多少人?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乘法求解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四、问题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紧密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让问题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
在教学分数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些关于分数的实际问题,如:小明有1块巧克力,他分给小红的是1/2块,分给小华的是1/4块,那么小红和小华一共分到了多少块巧克力?这样的问题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又能帮助他们掌握分数的加减法。
五、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让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提出有效问题

教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提出有效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成败与否,课堂效率的高低,教师的课堂提问尤显重要,课堂提问它能打开学生求知的天窗,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以有效的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促使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的习惯;还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还可以让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发现问题,从而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进程。
那么如何实施有效提问呢?下面本人结合实践中的案例,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有效提问,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
既不能过于浅白,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
另外数学课堂的提问设计要有梯度。
对难点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通过回答问题,逐步突破难点。
同时课堂中问题的设计应带有较强的启发性,提问难度大都巧设在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层次上,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想象思维引入最佳状态。
我们很常见的,如“对不对”之类的无效提问,以及由此引出的简单答复。
这样的课堂上热烈的气氛,只是学生投教师所好的齐声应付,并非真正的课堂效果,有时甚至掩盖了真正的无知,这样的提问是无效的。
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中,在探究环节中,我让学生研究比较“三个角的大小,想比较大小的办法?”在学生活动后又提出有阶梯性的问题:你用了什么方法?得到了什么结论。
这样层层深入,完全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提问,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做好了铺垫。
这一过程是完全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的。
二、所提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
老师要深刻把握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切合学生实际,提出有针对性问题。
在课堂上,提出有针对性问题,有利于分散和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分析,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点,提出的问题。
除此之外,老师还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
三、设计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

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
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有很多,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技巧:
1.清晰明确的提问:确保问题具体、明确,让学生知道你希望他们做什么。
避免过于宽泛或模糊的问题,这可能会使学生感到困惑。
2.提问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通常比封闭性问题更有效,因为它们鼓励学生思考并给出个性化的答案。
3.等待学生的回答: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前,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思考。
这可以促进他们的思考过程,并提高答案的质量。
4.鼓励批判性思维: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让他们分析、评估和创造。
5.提问的层次性: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层次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问题。
6.适时追问: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如发现答案不完整或需要进一步解释,可以适时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7.反馈和评价: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表扬他们的努力和正确答案,同时指出不足之处。
8.考虑学生的水平:在设计问题时,应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以确保问题适合他们的能力范围。
9.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的问题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愿意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10.使用多种提问方式:除了直接提问外,还可以使用比较、分析和综合等多种提问方式,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些技巧有助于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不断实践和尝试,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课堂提问的方法与技巧

课堂提问的方法与技巧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巧妙的提问,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介绍课堂提问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一、提问要有针对性针对性的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
问题应该明确、具体,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提问要有启发性启发性的提问是指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提问要有层次性层次性的提问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问要有趣味性趣味性的提问是指教师设计出有趣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
五、提问要有开放性开放性的提问是指教师设计出答案不唯一的问题,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六、提问要有适度性适度的提问是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难度和数量,让学生能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同时避免过多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压力和厌烦情绪。
七、提问要有系统性系统的提问是指教师将问题设计成有逻辑关系的问题链,让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知识。
这种提问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八、提问要有评价性评价性的提问是指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从而调整学习策略。
同时,评价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针对性的问题设计、启发性的引导、层次性的安排、趣味性的表达、开放性的拓展、适度的难度和系统的联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提问

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提问教师教学提问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精彩的提问,会使学生入情入境,主动投入教学活动中,欲罢不能。
要提出一个“好”问题,我认为应遵循以下几点:1 提问应有的放矢,围绕教学中心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心提问,所“问”之处,应该是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及关键地方;切记离开课堂教学中心,毫无计划地东拉西扯,随意乱问,这样不但无法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且会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
2 要有趣味性和悬念性趣味性的问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做了去之中接受知识的熏陶。
而带有悬念性的问题往往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它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感、激发学习情趣,能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述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别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气预报说,后天哈尔滨市(北纬46度)最低温度36度,人们穿上厚厚的棉大衣在松花江上散步,同样一天伦敦(北纬52度)泰晤士河边散步,该穿什么衣服呢?”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都会想到,北半球冬天时,纬度越高,温度越低。
因此,有的学生说,这名英国学生一定会穿上皮大衣,还有的说,他们会开着带暖空调的汽车去泰晤士河,当老师说他只穿着羊毛衫时,学生就会产生一个为什么?于是教师就可以讲这两种气候的区别了。
这样带有趣味性和悬念的问题诱导出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生了解世界气候类型的迫切感,也就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3 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七年学生的知识面还不广,有些地理术语没有接触过或者不理解,因此,课堂上设计的问题不能太深奥,不能脱离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而八年学生基础相对好一些问题要自然而然上一个层次,做到因人而异。
4 问题应具有启发性只有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促使学生运用已学过知识,通过思维活动,接受和掌握新知识,提高思维能力。
如果问题没有启发性,学生能够直接从教材中找到答案,无需思考就可以回答,那么这样的教学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时间长了,还会使学生形成对问题的反感。
课堂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技巧
以下是 7 条关于课堂提问技巧的内容及例子:
1. 提问要具体明确呀!比如老师问:“这个知识点大家明白了吗?”这多模糊呀,还不如直接问:“谁能说说这个公式具体怎么用呀?”就像你找东西,你得明确说找啥,不然别人怎么帮你找呢?
2. 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啊,别刚问完就马上要答案。
你想想看,你自己被人催着回答问题也会紧张呀!就像烤蛋糕还得等它慢慢膨胀,不能着急。
比如问了个难问题,要说:“大家好好想想哦,不着急回答。
”
3. 提问后要积极倾听学生的回答呀!不要人家说着你就心不在焉。
这就好比人家跟你倾诉,你得认真听呀!比如学生回答时,专注地看着他,时不时点头表示你在听。
4. 别总是问那几个成绩好的同学呀,要给每个学生机会!班级可不是只有几个人呀。
就像吃蛋糕,不能总给那几个人吃,得大家都尝尝嘛!比如有意识地选择平时不太发言的同学回答。
5. 可以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互相提问呀!这样多有意思。
这不就像传球游戏,大家都参与才好玩呢!上课时说:“大家互相考考对方这个知识点哦!”
6. 提问后要给予反馈呀,好的要表扬,错了也别一味批评。
这就好像做菜,咸了加点水,淡了加点盐,要恰到好处。
比如学生回答得好,就说:“哇,太棒了!”回答错了就说:“没关系呀,再想想呢!”
7. 要根据课堂进度灵活提问呀!不能死板地按照教案来。
这就跟走路一样,遇到拐弯得灵活调整方向啊!比如发现学生有点走神了,赶紧提个问题把他们拉回来。
总之,课堂提问技巧很重要,搞得好能让课堂变得超级有趣和高效呢!咱们老师可得好好琢磨琢磨这些技巧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问题的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问题的技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理解概念和掌握解题方法。
以下是一些可以提高问题提出技巧的方法。
1. 明确问题的目标和难度:在提问题之前,教师应该明确问题的目标,即希望学生通过这个问题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
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水平,确定问题的难度。
问题的难度不宜过高,以免学生难以理解或回答。
同时也不能过低,以免学生得不到挑战。
2. 引导解题思路:在提问之前,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帮助他们构建解题思路。
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观察、总结规律,进而引导他们找到解题方法。
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更主动地思考和发现解题规律。
3. 多样化问题形式:问题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等。
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
问题形式的多样性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4. 分步提问:对于较难的问题,可以采取分步提问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
分步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解题的思维框架,使他们更有逻辑地解决问题。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适时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5. 多角度提问: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图形、实物、文字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应用概念。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6. 引导思考和交流:提问题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回答,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观点和解决办法,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沟通能力。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让学生从彼此的观点中学习和思考。
如何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提问

如何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提问在学生的学习道路上,提问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提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提问。
一、充分准备在课堂上提问前,首先要有充分的准备。
教师应该提前阅读所要讲解的内容,确保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一定的高度。
只有对知识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二、灵活运用不同类型的问题在提问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采用不同类型的问题。
常见的问题类型包括:1. 开放性问题:这种问题通常需要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不同学生的回答可能存在差异。
这种问题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潜力。
2. 封闭性问题:这种问题通常它可以用“是”或“否”来回答,答案比较明确,适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和巩固。
3. 推理性问题:这种问题要求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基础之上推理得出新的结论或预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4. 简答性问题:这种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回答一些简单而又直接相关的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设定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在提问时,教师可以设置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来获得答案。
这样的问题通常是关于实际问题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发散思维。
四、鼓励学生提问提问不仅仅只有教师问学生的问题,学生也应该有权利提问。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问,并且给予积极的回答和反馈。
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意愿,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适时总结和归纳在课堂讲解之后,教师可以适时对课堂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
这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能帮助学生反思提出的问题和回答。
总而言之,在课堂上提问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技能。
教师应该充分准备,灵活运用不同类型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鼓励学生提问,并适时总结和归纳。
巧妙提问,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

巧妙提问,让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1. 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巧妙的提问应该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猜想和推理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老师可以问:“在一个杯子中有一些水,你如何用一个空杯子和一个勺子把水从一个杯子转移到另一个杯子?”2. 提问要有层次性巧妙的提问应该有层次性,适合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提出一些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问题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老师可以问:“1+1等于多少?”而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老师可以问:“如果有3个苹果,你分给朋友2个,剩下几个?”3. 提问要与生活实际结合巧妙的提问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提出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和分析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可以问:“如果你有5元钱,买一杯奶茶需要多少钱?还能剩下多少钱?”4. 提问要注重学生参与巧妙的提问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且让其他同学来回答,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讨论一个数学问题,然后从不同组里选择一组来提出问题,并由其他组来回答。
5. 提问要具有挑战性巧妙的提问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提出一些比较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和探索,从而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老师可以提出一个数学难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来解决,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巧妙的提问可以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加精彩,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一、提出开放性问题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只提出“是非题”或“单一答案题”,而应该多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探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可以问:“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到这个答案的?”“这个问题还能怎么样解决?”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引导性提问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提问要具有一定的引导性,不仅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要引导他们发散思维,提高问题解决的技能。
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如果学生回答不够全面或者不够深入,可以通过进一步提问来引导他们。
可以问:“你的答案有什么证据支持吗?”“你能否举出更多的例子来证明你的结论?”这样的引导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注意灵活运用提问技巧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提问要灵活多样,不要囿于形式化的提问方式。
可以采用不同的提问技巧,如故事情景式提问、反问式提问、对比式提问等。
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问题的重视程度,增强他们的思考能力。
可以给学生讲述一个数学故事,然后提出相关问题,这样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的情境去理解和解决问题。
也可以通过反问式提问,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增强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提问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避免一刀切的提问方式。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先提出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逐步引导他们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还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和特长,针对性地进行提问,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五、鼓励学生提问除了教师的提问外,还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学生的提问可以反映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情况,也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做出针对性的指导。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问题的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问题的技巧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的重要方式之一。
教师在提出问题时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技巧,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问题的技巧。
一、提问前要明确教学目标在进行教学提问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考虑提问的目的是什么,提问的方式和内容应该如何安排。
教师要教授加法运算,可以设计一些与加法运算相关的问题,以促使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律;或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可以设计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引发学生对规律的思考和探索。
二、巧妙引导学生思考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巧妙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规律。
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问题,通过提出一些情境问题或者猜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散联想,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教师还可以采用隐喻性问题,通过类比和隐喻的方式,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三、设计多层次的问题在提出问题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情况,设计多层次的问题。
可以从简单到复杂,从表层到深层,逐步引导学生拓展思路、深化理解。
对于一个概念性的问题,可以设计一些直观易懂的问题作为起点,然后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拓展问题的应用范围,促使学生通过探索和发现形成更为完整的认知结构。
四、重视学生的解题过程在教学提问中,要注重学生的解题过程。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多种解法皆可,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教师可以在学生的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共同讨论,比较各自的解题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合作能力。
五、注重问题的启发性教学提问要注意问题的启发性,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欲望。
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问题,或者设计一些情境化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融入角色,体验解题的乐趣。
在课堂进行有效提问,提升教育质量

在课堂进行有效提问,提升教育质量有效提问是促进学生思考、参与和学习的关键环节,可以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
下面是一些关于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的方法和策略。
老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和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
问题应该既能够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又能激发学生思考和深度思考。
问题的难易程度应该适应学生的能力,避免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
问题的类型应该多样化。
不同类型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开放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主动性问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提出疑问,引导性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框架和关联,概念性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概念。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反馈。
即使学生的回答不完全正确,也要鼓励学生提供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间的小组讨论和合作,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
第四,老师应该善于运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
问题的目的不仅是检验学生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通过灵活运用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联系和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第五,老师应该注重问题的延伸和拓展。
一旦学生正确回答了问题,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深化学生的理解和思考。
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提问的方式和时间也很重要。
老师可以通过提前准备和预热,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合理的提问顺序和时间分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有效的提问,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
教师应该重视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的技巧和策略,并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提问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教学课堂中如何有效提问

教学课堂中如何有效提问在课堂上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提问方法和专业角度的回答:1开放性问题:提出问题时,尽量避免只能回答是或否的问题,而是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的问题。
例如,”你认为...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解释..•的结果?回答:对于开放性问题,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和分析。
这样帮助他们深入思考,并以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提供背景信息:在提问之前,先提供一些背景信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上下文。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回答问题,也能促进他们主动思考和学习。
回答:当老师提供背景信息时,应注意信息的简洁明了,并与问题紧密相关。
做到清晰明了,以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问题的背景。
3 .引导问题:有时候,学生可能感到困惑或不知道如何回答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思考问题的答案。
例如,提供一些线索、提示或进一步的指导。
回答:教师在引导学生时,应尽量提示一些关键信息或思考路径,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多样化提问形式:使用不同的提问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和思考的积极性。
例如,问题可以包括案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或者通过小组讨论来促进学生的互动。
回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不同的提问方式,以确保问题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5,鼓励深入回答:当学生回答问题时,鼓励他们给出详细和全面的回答。
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并提供具体的例子或证据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回答:在鼓励学生时,要注重表扬和肯定学生合理的回答和思考过程,同时积极地提供反馈,以进一步引导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通过有效的提问方法,教师可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同时,教师的回答应以专业的角度为基准,引导学生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作出正确和有逻辑的答案。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提问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下,教学的一方为促进学习而向教学的另一方抛出问题解决的任务并期望学生积极反应并作答的一类教学行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教师在课堂中提问的技巧,欢迎阅读。
(1)直问与曲问直问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不拐弯抹角。
如什么是酸性氧化物,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是做么?这种提问适用于检查学生对概念或原理的记忆的准确性。
曲问“是问在此而意在彼”,教师的本意是问甲问题,却不直接问,而是绕个弯提出乙问题,学生只要问答了乙问题,甲问题便“不答而解”,实际上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解这类题需要简单的推理才能回答上来,增大了学生思维容量。
如钾离子与氯离子的半径谁的大?这问题实质上是考查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
(2)正问与逆问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从正面提出问题,学生顺藤摸瓜,在探求问题答案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如铵盐受热分解都产生氨气么?,能用加热并检验氨气的方法来检验铵盐么?(既然铵盐受热不全都产生氨气,就不能用加热并检验氨气的方法来检验铵盐)。
逆问又称倒问。
为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从相反的角度提出假设,让学生通过对照比较,自己得出正确结论。
如在化学仪器连接题中,有时会遇到某个装置的作用问题,教师不是直接回答问题,而是用反问的方式进行点拨:“若没有该装置,实验可能出现什么后果?”逆问提出的问题有刺激性、挑战性、启发性,常能使学生深思而茅塞顿开。
(3)单问和复问单问又称为常规提问。
提问的对象是一个学生,要求起立口答或上台板书。
适用于低年级学生的提问方式。
复问又称平行提问,指同时提问若干学生,具体做法是教师一次提问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回答,有的口答,有的笔试,有的板书,有的演示。
优点是增加回答问题的人数,检查的覆盖面扩大了。
复问对教师的注意分配能力及课堂组织能力要求较高。
(4)快问和慢问快问要求学生抢答。
目的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常用填空式和选择式,所提问的内容一般是教材中较易的内容,(元素周期律的发现都者是谁?)利于学生抢答。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问题的技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问题的技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提出合适的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时需要注意一些技巧,下面将介绍一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问题的技巧。
第一,问题要具有启发性。
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启发性,要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与数学有关的认知结构,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解决的兴趣。
第二,问题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认识主要来源于他们实际的生活经验,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学中可以提出关于购物、游戏、生活小常识等方面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第四,问题要多样化。
教师提出问题的方式和形式要多样化,能够激发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通过提出口头问题、书面问题、实物问题等多种形式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问题要具有引导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仅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还要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适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提示,引导学生逐步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所收获。
第六,问题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
在提出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不能过于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也不能过于简单,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教师提问的技巧和策略

教师提问的技巧和策略
教师提问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但是,如何提出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是需要一定技巧和策略的。
首先,教师提问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问题要紧扣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同时也要具有启发性,促使学生自主探究、思考。
其次,问题的难度应该适中,既不能太难让学生望而却步,也不能太简单让学生失去兴趣。
此外,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而不是简单的单选、填空等形式。
除了以上几点,教师提问还要注重技巧和策略。
例如,提问应该有适当的间隔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不要过于急躁;还可以采用反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和答案;同时也要注意提问的语言和表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鼓励。
总之,教师提问的技巧和策略非常重要,它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参与,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 1 -。
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提好问题

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提好问题——樊祠小学王文静两年来,我一直秉持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来教育学生。
我一直努力的与学生一起抓住课堂的四十分钟,积极组织教学活动。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的提问,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还能及时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等信息。
但是,如果提问不当,会使学生思维受阻,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在课堂中显得十分重要。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提问随意性很大。
2、提问缺乏思考的价值。
有的提问缺乏探究性,不能引起学生思维活动,实际生活问题比例较多,能让学生独立思考、答案较为开放,但是让学生进行分析、评价的问题比较少。
3、提问缺乏活泼性。
由于问题过于呆板、机械,或者缺乏语言和动作表达,导致学生很多时候成了“应声虫”,只会异口同声“是”或“不是”。
4、提问深度把握不准。
有些问题过于浅显不能反映思维的深度,有些问题过于深奥使学生不知所云,不能够积极地引发学生思考,反而会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课堂提问应注意的问题1、所提问题要具有针对性问题的内容应包括学习的重点、难点和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只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联系关键点的提问,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才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提问要具有深度所提问题要有深度,难易适当的问题,能拓展学生思维活动,能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去分析和研究问题。
3、多重提问要有层次教师在突破重点、难点时所设计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通过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形成较清晰的认知。
4、提问要把握火候提问要把握住火候,要与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相一致,提问应在:(1)学生的情绪需要调动的时候;(2)学生学习的思维卡壳的时候。
但是教师应注意不能满堂提问。
5、提问方式要具有多样性提问方式要灵活多样。
可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可以从拐弯抹角地提出问题,也可以通过复习旧知加以提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上教师怎样提出好问题?
一位好老师绝对不是照本宣科地讲课,而是在授课过程中经常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有研究表明,教师35%~50%的教学时间都用于提问。
但是不同的问题,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不同,课堂效果也千差万别。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思考在教学中应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怎样提问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01
我们应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我们可以把提问按照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但大多数问题的目的都在于检测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学生的理解程度。
比起相对低认知的问题(封闭性、以事实为基础的问题),教师会更多地提出一些高认知的问题(开放式结尾、可评估的以及具有推理性的问题,见图1.4)。
1991年,威廉·维纶提供了很多项针对教师提问的研究总结以论证该论点,1998年科顿的文学评论更进一步地证实了这一观点。
起初,这项统计数据得出的这个结论——为开发学生高阶思考能力与深度理解能力提出高认知问题非常重要,让教师们倍感压力,但是,科顿也总结说在激励能力更高的学生反馈或者提升学生学习所得上,高认知问题并不是绝对优于那些低认知问题的。
尽管高认知问题被认为更有价值,但在课堂上融入低认知问题对于教学而言同样重要。
因此,我们可以首先利用低认知问题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然后再走向高认知问题,也就是说,按照布鲁姆分类法层层递进:
●你怎么看?
●你为什么这么看?
●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们都赞成吗?
●你有理由吗?
●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吗?
●你确定吗?
●你的证据是什么?
02
我们应该如何提问?
目前,课堂上最常见的还是让学生举手回答,但这种方式有着明显的缺陷。
比起那些自己选择坐在角落里做白日梦的学生,更令人沮丧的是那些在角落里静静地举着手等待老师点名的学生。
更直接的提问方式,比如随意挑选学生回答,只是解决诸多问题的其中一个方法,课堂实践证明用单一的提问方式提出很多问题很容易就让学生走神。
提问方式要多样化,并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
不举手技巧
“棒棒糖”棍
把学生的名字卷到棒棒糖的糖棍上,把它们放进一个杯子里,随机抽取,可以用不同颜色的棍子区分不同类型的学生。
名牌抽取机
把学生的名牌投入抽取机,随机抽出学生的名字来回答问题。
接力问答
一个学生被点名回答问题之后,由他选择其他人回答接下来的问题,或就这个问题提出新观点,提供其他答案或者补充自己的答案。
全员参与技巧
同时亮出小黑板
学生在小黑板上写出自己的答案,教师倒数3、2、1后,大家一起亮出答案。
线索卡
发给学生一套答案卡(“ABCD”或“红黄绿”卡),由他们举起相应的答案卡片来回答问题。
展示区
在教室开辟专门的展示区,所有学生将问题的答案粘到墙板上,便于教师翻看,从而对那些有趣的答案进行点评或整体评估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
测试软件
利用各种类型的网络测评软件,让学生在网上答题并提交,教师收集信息,及时回复。
问题多样化技巧
课堂框架问题
以建立课堂目标为首要问题。
多选题
什么是最好的导体?
A.金属
B.塑料
C.木头
D.棉花
观点型问题
在任何方面男人和女人都可以被视为平等的吗?
讨论型问题
经常锻炼的人身体就健康。
精挑细选
哪一个和其他的不一样?为什么呢?其中的区别是……?
排序、分类
和优先处理
把这些数字由小到大排列:0.12、0.012、0.102、0.002、0.009。
由答案倒推问题
答案是180,那问题应该是什么呢?
03
回答问题前,
我们应该给孩子留多少思考时间?
根据统计数据,征询问题答案之前大多数教师平均会给学生1秒甚至更少的思考时间。
科顿建议比较科学合理的等候时间应该在3秒左右,越是高认知的问题,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应该越长。
04
学生不知道答案或者回答不正确时,
我们该怎么做?
我们希望给每一个孩子建立积极向上且让他们感到安全的学习氛围,“更高的挑战,更少的恐惧”是一位校长大卫·哈德森总结的一句箴言。
遗憾的是,当一个学生因为他们不知道问题的答案而看起来很失败的时候(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可能又退回到举手提问的教学模式),我们的努力就会随之土崩瓦解。
对于教师来说,处理错误答案的方法绝对是一门艺术,不同的处理方式可能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或者完全将他们击垮。
我们欢迎那些错误的答案,因为它们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们的知识差距,为我们提供教学的另一种思路。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机制,让学生思考、恰当地参与以及多层次解剖问题,并减少他们对于答错问题的恐惧。
当学生们举手想回答问题时,请眼神示意你接收到了他们的要求,再稍等一会儿,等到更多学生举手,以营造出一个紧张的氛围,就好像说你正在挑选那名知道答案而又最值得表扬的学生。
然而,举手回答的本意在于提出一个问题,而不是回答问题。
对于教师来说,延长等候时间相对容易的做法是停下来倒数3、2、1,绝不要在抛出问题之前就点出回答者的名字,这样会给其他学生这个信号——此问题与我无关。
你的问题同样可以通过“不举手技巧”或“流动的问题”得到进一步提升,先前回答问题的同学可以引出后续的问题并让新学生参与其中。
等候时间可以融入各种具体方法中,比如,让学生思考、讨论、互相商量,这些方法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知识、想法和观点,从而增加自信以及答对问题的可能性。
一个简单的变化可以使一个观点变成一个问题,让学生们更加容易地告诉你他们知道什么——也许是一个他们为什么支持这个观点的原因,而不是一个总结性的正确答案。
当学生感到无法给出一个答案或他们给出的是一个错误答案时,教师需要给予他们进一步了解这个问题的相应支持。
像这种情况,你可能并不希望学生放弃回答,这就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你可以这样说,“没问题,你先想想,一会儿我再过来问你”,让学生有一些时间可以翻查资料或询问他的同桌,或者这么说:“好吧,那你告诉我关于这个问题,你都知道些什么呢?”这便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可能给出部分答案的机会,然后课堂可以继续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当学生提出了一个错误答案时,教师应该说:“我知道为什么你会这样说。
”错误的答案往往源于对概念理解有误,所以也恰恰提供了去进一步探索它的机会。
事实上,我们应该更加关注错误答案的原因,而不是犯错这一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