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基于海德格尔哲学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基于海德格尔哲学思想
赵佳燕国贸102班 2111004035 摘要:本文基于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时代背景,阐释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理论和技术的本质理论,旨在表明海德格尔哲学思想对我们今天寻求人与自然之关系和谐有着深刻的启示。海德格尔关于人、自然、技术三者间的关系可总结为:人是自然存在的看护者;技术是存在的“促逼着的解蔽方式”;拯救技术危险的方法是“诗意地栖居”。结合我们正面临的诸多全球性问题,文章最后指出:海德格尔哲学思想具有现实意义,人及一切存在者应该诗意地存在,诗意地安居。
关键词: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技术的本质现实意义
马克思在100多年前指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然而,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技术能力不断增强。一种征服、控制和改造自然的人类欲望便不断膨胀。如今,当人们津津乐道于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辉煌成就时,却不幸地发现自己也置于钢筋混凝土所构筑成的冰冷世界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绿地面积迅速减少,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洪水泛滥,能源短缺、资源匮乏,使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受到挑战,人们不禁要问“技术是福是祸?”,“长此以往,人类的‘栖居之地’究竟何在?”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海德格尔在20世纪上叶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出发,海德格尔展开了对技术之本质的追问,并指出拯救技术危险的最后归宿: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对于今天我们寻求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着深刻意义。一、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理论
马丁﹒海德格尔是二十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海德格尔指出西方哲学自从柏拉图便误解“存在”的意思,去研究个别“存在”的问题而不去研究“存在”本身的问题。海德格尔相信哲学的探求应该新方式来进行,重踏哲学历史足迹,一步一步出发。20世纪30年代中期起,海德格尔开始了对西方哲学史的系统性的阐释。他从现象学的、解释学的、存在论的角度研究了一些重要哲学家的著作,并且试图将这些著作未被思考过的前提和偏见展示出来。
海德格尔生活的时期,人类中心主义理论使人的主体意识高扬,人的欲望极度膨胀,在自然面前万分傲慢,无休止地向自然索取,急功近利,其结果终于导致了环境危机,危及到了人自身生存的安全。人类中心论由此受到严重挑战。
海德格尔批判了传统认识论的主客二分模式,认为人不是唯一的主体,所有的存在者都
是主体。人作为主体的一种特殊存在形态并不具有决定其它主体的中心地位。人只是世界四重结构——天、地、人、神之一种。因此应谦卑地接受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与其它三元和谐相处。“人不是存在者的主人,人是存在的看护者”。人不仅生活于自然之中,而且独有守护天、地、人、神四元之责。守护就克服了对“存在”的遗忘。揭示人们对“存在”的“遗忘”状态便是他讨论存在主义的意义所在。海德格尔认为,当代人需要完成的任务是让这种被遗忘的存在从“遮蔽”中开启、展露出来,即“解蔽”,也就是他所说的“无蔽”。从存在的遗忘转向存在之守护是一种根本性的转折,是从决定论转向了生存论,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了非人类中心主义。
二、海德格尔对技术的追问
基于存在之思,海德格尔展开了对技术的追问,揭露技术的本质。
在海德格尔看来,当下生存的时代在总体上是技术支配下的时代,即不但人、物、自然都被放置在“座架”(技术的异化作用)中,就连艺术和诗以及美都被打上了技术的烙印。在对技术与生存的关系问题进行反思追问的过程中,海德格尔首先批判了两种通行的现代技术的本质观:其一,技术是合目的的工具,即将技术等同于纯粹的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其二,技术是人的行为,即将技术理解为人之理性或价值理性。它们可被称为工具理性的和人类学的技术规定。
这两种观点在海德格尔看来无疑是正确的,可是,正确的东西虽然总是表现出某种确实的东西,但却没有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技术作为生存本质的发生方式决不是单纯人的活动,技术规定着技术时代的人按照技术的方式去活动,而技术支配下的人对技术的本质却茫然无知。技术越是支配着人的活动,则技术的本质就越是陷入被遗忘的状态。海德格尔通过现象学的解释学方法,区分了技术和技术的本质,认为现代技术的生存本质根本不是什么技术因素,而是一种解蔽方式。更确切的说,是一种“促逼着的解蔽”,是一种命令性的揭示方式。
“座架”是海德格尔引入的一个重要概念,被用来表示“技术的展现”,“技术的放置”。“座架”具有强制性。这种强力向自然提出蛮横的要求,要求自然提供能够被开采和贮藏的能量。形象地说,就是让自然作为能量贮藏仓库动员、发动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仿佛战备物资一样。结果,风成了风能,再没有清风徐来;河流变成了水压供应者,不再有小桥流水人家,等等。因此,作为一种命令式的揭示方式,座架首先就意味着对自然能量的摆置、动员和开采;而生产又是为着什么呢?为迎合不断更新的需求。这种不断更新的需求又不断地促逼生产的运转。结果,生产与消费之间不间断地运转——消耗能量、促进生产、刺激消费,在由此而来的强迫之下发生了一些事情,曾经存在着的,便可能不再在场了。
海德格尔以存在之思境域下的的技术之思具有创造性。他的思想与同时代的人相比显得与众不同。他既不像技术悲观主义者那样把技术作为妖魔,也不似技术乐观主义者那样认为技术是带来无限光明的力量,而是在肯定了技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的同时,从技术之对于人的生存本质(存在的天命)中发掘了救治之可能性。
三、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从某种程度来说,海德格尔关于技术之本质的论断恰好解释了今天的世界: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技术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欲望不断膨胀,开始毫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好像地球上所有的资源——土地、草原、矿产、森林、河流等都是为人类所准备的。地球成了人类攫取丰富资源的仓库和倾倒废物的垃圾桶。于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物种减少,土地资源被过度开发,绿地面积迅速减少,温室效应,气候变土地沙漠化,洪水泛滥,风雨无常;社会道德大滑坡,人与人的关系恶化;金钱利益至上,金钱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损人利己,自私自利……一系列阻碍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的问题出现了。现代技术造成了人性的异化,人们渐渐失去了生存的精神家园。这是技术、功利和实用把人引离故土,远离了大地,遗弃了冥思。技术功利的扩展,将会抽掉个人的生存的根基和赖以生存的精神根源,使人成为无家可归的浪子。
海德格尔提出了他拯救技术危险的办法。他认为:要改变这一现实,就应该让人类与大地充满诗意,让天、地、人、神相互聚集,达到“诗意地栖居”。“人类的生存必须从属于大地、依赖于大地的情感。人类要接受大地的恩典,保护大地处处固有的秘密,这就是人类生存的诗意所在,也是人类与大地关系的诗意所在,更是人类未来命运的诗意所在”。
从本质上看,海德格尔将“诗意栖居”上升到人类生存的高度,认为生命的本质是存在的价值,而且它是指向人类生存的最高境界,从而对抗和摆脱技术时代对人性的奴役和对“生存之居”的掠夺。在海德格尔看来,人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只是一种短暂的“居留”,犹如来去匆匆的过客,又如浮光掠影一闪而过的天光云影,他要“居住”,而且要诗意般居住,就要像艺术和诗歌那样,不要去掠夺、破坏这个世界,而是以自己充满劳绩的活动来创造和丰富我们的世界,使大地和生命得到不断地充盈和繁荣。
这正与中国古人追求的“写意人生”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曾几何时,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独与天地精神共来往的人生观,启迪着无数的士人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找回自我,追求一种潇洒自由的生活方式。李白一生浪迹山水,狂饮欢歌,旷达豪放,潇洒飘逸,“笔落惊天地,诗成泣鬼神”。喜好山水和陶渊明归隐田园后,保持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洒脱,达到宠辱不惊、极乐欢喜的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