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对鸦片战争的认识
第一次鸦片战争感想

第一次鸦片战争感想1840年至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在中国爆发,这场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个研究历史的人,当我深入了解和思考这段历史时,我有一些感想。
首先,第一次鸦片战争揭示了中国的薄弱和不足之处。
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封建社会的束缚下,人民普遍缺乏对外开放和现代化的意识,导致对外来势力的侵略毫无准备。
与此同时,清政府的体制迟钝,官员的贪污腐败,无法有效应对外敌入侵。
这些问题在战争中暴露无疑,使得中国成为弱势一方。
其次,第一次鸦片战争引发了中国爱国主义的觉醒。
战争中,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弱点,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
他们致力于寻找中国复兴的道路,推动着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这场战争使得中国人意识到国家的独立和统一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对国家命运的强烈关注和参与。
最后,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开启了近代化进程的序幕。
中国在与西方列强的冲突中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和先进文化的强大力量,开始积极学习西方知识和技术,努力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
这场战争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引发了一系列革命运动和改革措施,为中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总结起来,第一次鸦片战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想。
它揭示了中国的薄弱和不足,唤醒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认真思考这段历史,汲取其中的教训,为国家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加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多的话语权和尊严。
对鸦片战争的感悟(共五则)

对鸦片战争的感悟(共五则)第一篇:对鸦片战争的感悟鸦片战争的认识当世界都在向前迈进的时候,中国仍在原地徘徊,做着自己的“春秋大梦”。
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不断发展,殖民主义势力也随之扩张。
殖民主义是为资产阶级剥削国内外人民、建立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服务的。
西方殖民主义势力来到东方,就是为了把它们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19世纪初,英国已经基本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
为了打开市场,解决其本国的商品滞销问题,发动鸦片战争。
而在那之前的鸦片走私已经让中国人身体和精神上受到重创,战争前的中国尚没有近代意义上的外交,也没有主权的概念。
长期的闭关锁国也蒙蔽了国人的眼睛和心灵,如果中国的社会体制不改变,鸦片战争的结果也不会得到改变。
即使当时的英国没有发动鸦片战争,也会有其他的国家在“垂涎”着中国。
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第一是制度的落后,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中国经济的主导地位。
思想上又对国人实行禁锢政策,对不满情绪者进行残酷打压,闭关政策也大大阻碍了中国的对外贸易。
统治的腐败和对人民的压迫必将引起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
而中国的周边国家和邻近地区陆续成为殖民地或势力范围。
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古老国家对于西方自然是块“肥肉”。
第二是清政府内部的分裂,许多大地主、大贵族联合在一起组成鸦片输入收益集团,而林则徐为首的有志之士组成了禁烟派,但是这仍然不能阻挡英国对华的鸦片输入。
说到底,战争失败,英国的强大是一个原因,朝廷内部很多人不愿意打仗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他们愿意维持现状,这样才不会损害他们的既得利益。
第三是清政府对内打压,对外却妥协,典型的“窝里反”,战争中天时地利人和,且不谈“天时地利”,“人和”这一条件本可作为优势,却被清政府扼杀在摇篮中,采取反动政策硬是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
第四是鸦片对国人的侵害太深,看过当时一些国人吸食鸦片的图片,图片中的人飘飘欲仙很享受的样子,而鸦片就是让国人始终处在一种安逸的状态,民族危机不关他的事,经济落后不关他的事,完全是过一天便乐一天的心态,民族意识尚未觉醒,这样的人就连武器也打不起,谈何打仗抗敌呢?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谈对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入认识

谈对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入认识本学期上了中国近代史的课程后,从老师的课上学到了许多东西。
除了一些具体的历史知识,我还意识到可以从很多角度去看历史问题,用不同的思维理解历史。
中国的近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其中从1840到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1840到1949这段时期的历史。
可以看出1840年是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因为在这一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我现在就来谈一下对鸦片战争的深入认识。
鸦片战争是我们从初中到高中就一直接触的内容,而当时历史思维尚未成熟的我们只了解表层的东西比如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条约的性质条款等等,我们从未自己深入的思考过鸦片战争的来龙去脉。
现在的我作为一个大学生再来回首这段历史时会发现鸦片战争的背后暗藏着很多细节的东西。
也许在很久以前,各个大陆都过着封闭的生活,大家都不知道彼此的存在,更谈不上侵略,可是历史的进程是不可阻挡的。
当历史的脚步进入公元1661年的时候,随着清朝第三个皇帝康熙的登基,中国迎来了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段盛世。
此时,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
15以来的地理大发现,为欧洲开拓世界市场,发展海外贸易推动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航海家们征服海洋,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和贪婪掠夺,世界逐渐连接在一起,从此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孤立与世界之外而存在。
18世纪后期,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以及法国的大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股汹涌的浪潮不可阻挡地逼近了中国。
沉浸在康乾盛世中的人们全然不知这盛世亦正面临着一场厄运。
正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利益和霸权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已经扩张到东方,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即将到来。
中华民族百余年艰苦卓越的伟大复兴历史由此拉开了大幕。
1840年6月集结在澳门沿海之外的英国舰船出发北上入侵中国,此后两年中清政府屡战屡败最终被迫议和,这就是著名的鸦片战争,古老的中国就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了自己的近代历史。
对鸦片战争的评价

对鸦片战争的评价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发生于1840年至1842年之间。
下面是对鸦片战争的一些评价:
1.扩大外国势力: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中国首次与外
国列强直接冲突。
作为一场不平等条约战争,战争结果迫使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开放五个沿海港口以及赔款等不利条件。
这导致了外国势力在中国的进一步扩大。
2.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鸦片战争的失败震惊了中国社会,
引起了对西方科技、制度和思想的深刻反思。
这标志着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和现代化努力,为近代中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3.系统侵害中国主权:鸦片战争是一场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也是一场殖民扩张的体现。
通过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外国列强可以在中国境内享有特权,并从中获得各种经济和政治利益。
这对中国的国家尊严和独立性造成了严重损害。
4.对中国社会造成深远影响: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社会经济体系
受到破坏,广泛传播的鸦片成瘾问题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的负面影响。
鸦片战争同时也加深了内外矛盾和社会不稳定,为后续的社会动乱埋下了种子。
5.觉醒意识的触发:鸦片战争给中国人带来了深刻的屈辱感和
民族意识觉醒。
战争后期出现了一系列的抵抗运动和爱国活动,为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晚清的改革开辟
了道路。
综上所述,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惨重失败,对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起点和民族觉醒的开端。
对鸦片战争是历史的转折点的理解

对鸦片战争是历史的转折点的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一场血与痛的战争。
它发生于1840年至1842年,由于西方列强与中国的贸易纠纷而爆发。
这场战争对于中国社会和政治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普遍认为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以深度和广度的视角,探究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以及其在整个世界历史中的意义。
一、鸦片战争的发生1. 因缺乏清晚期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产生了贸易冲突。
2. 西方列强利用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市场,并极大地削弱了中国的国内经济。
3. 中国政府试图遏制鸦片贸易,但未能成功,最终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二、鸦片战争的影响1. 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封闭的格局,迫使中国政府重新审视其对外政策,并开始进行改革开放。
2. 鸦片战争引发了对于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的思考,激起了爱国主义情绪。
3. 鸦片战争使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自身的落后,并加大了对于西方科学技术的学习和引进的需求。
4. 鸦片战争导致中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削弱了中国的主权地位和国际地位。
5. 鸦片战争还引发了中国内部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结构的变革,推动了后来的百年变革运动。
三、鸦片战争的意义1.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成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
2. 鸦片战争是中国与西方列强对话的开始,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从一个国际视角来看,鸦片战争对全球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揭示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传统社会的脆弱性,也成为了殖民主义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4. 鸦片战争的历史教训使中国深刻认识到保卫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并对中国的外交战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5. 鸦片战争的发生使中国启动了一系列的改革运动,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总结与回顾: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打破了中国封闭的格局,迫使中国政府重新审视对外政策,并开始进行改革开放。
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简述对鸦片战争的认识

简述对鸦片战争的认识第一篇:简述对鸦片战争的认识简述对鸦片战争的认识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至十九世纪初期,英国为了抵消中英贸易差额,大力发展鸦片贸易,借以打开中国的市场。
随着鸦片销量的剧增,中国大量白银外流,国民深受鸦片毒害,于是清政府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严禁鸦片贸易。
1840年,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历时两年的中英鸦片战争。
这场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重大,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过程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从1840年到1842年,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
1战争爆发之初,英军在广东、江浙一带遭到林则徐和邓廷桢的顽强抵抗之后,转战天津大沽口,直逼京师。
道光帝迎战信心动摇,将林则徐和邓廷桢等革职,并派琦善南下与英国谈判。
2琦善擅自签订《穿鼻草约》使得道光帝大为不满,道光帝把琦善抄家革职,同时派奕山等人前赴广东指挥作战。
然而,四天之内,广州附近要地全部失守,奕山竖起白旗求和。
3政府为获取更大利益,开始扩大侵略,挥师北上,先后攻陷定海、镇海、镇江等地,直逼南京,清政府处于不利地位。
此后,清政府被迫在南京签订《南京条约》,宣告鸦片战争结束。
原因纵观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之所以失败,既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军事、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互为因果的。
归根结底是由政治、经济和军事的落后导致的1政治方面,满清政府政治腐败。
封建社会制度历经两千年的发展,已经走到了尽头,整个统治集团弥漫着享乐苟安,贪污腐化的现象。
自鸦片输入之后,满清官员大多接受内外烟贩的收买,收取丰厚的贿赂,使得禁烟活动举步维艰。
2 经济方面,当时社会经济是自足自给的自然经济,生产力低下,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再加上鸦片的输入,使得国内白银大量外流,导致国库空虚,政府财政枯竭。
政府加大税负,百姓生活更加艰难。
对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认识

对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认识
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经过工业革命后,在19世纪初一跃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国家。
与此同时,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工厂手工生产逐步被大机器生产所取代。
英国急需在世界寻找原料及商品倾销市场,拓宽殖民范围,将目标瞄准中国。
此时的中国,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国内封建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走向衰落,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并走向僵化,严重阻碍社会进步与新经济的成长。
封建制度不敌相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是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鸦片战争作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政治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破坏了中国主权,加剧社会不稳定,自此中国由独立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加剧了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沿海地区商业贸易日益活跃,工商业日益发展,日益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
思想上,部分知识分子认识到向西方学习的必要性,新思想萌发兴盛。
国外先进思想传入,国人思想日益解放,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同时,随着列强的侵略,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成为国内主要矛盾。
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序幕,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简述对鸦片战争的认识

简述对鸦片战争的认识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至十九世纪初期,英国为了抵消中英贸易差额,大力发展鸦片贸易,借以打开中国的市场。
随着鸦片销量的剧增,中国大量白银外流,国民深受鸦片毒害,于是清政府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严禁鸦片贸易。
1840年,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历时两年的中英鸦片战争。
这场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重大,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过程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从1840年到1842年,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
1战争爆发之初,英军在广东、江浙一带遭到林则徐和邓廷桢的顽强抵抗之后,转战天津大沽口,直逼京师。
道光帝迎战信心动摇,将林则徐和邓廷桢等革职,并派琦善南下与英国谈判。
2琦善擅自签订《穿鼻草约》使得道光帝大为不满,道光帝把琦善抄家革职,同时派奕山等人前赴广东指挥作战。
然而,四天之内,广州附近要地全部失守,奕山竖起白旗求和。
3政府为获取更大利益,开始扩大侵略,挥师北上,先后攻陷定海、镇海、镇江等地,直逼南京,清政府处于不利地位。
此后,清政府被迫在南京签订《南京条约》,宣告鸦片战争结束。
原因纵观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之所以失败,既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军事、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互为因果的。
归根结底是由政治、经济和军事的落后导致的1政治方面,满清政府政治腐败。
封建社会制度历经两千年的发展,已经走到了尽头,整个统治集团弥漫着享乐苟安,贪污腐化的现象。
自鸦片输入之后,满清官员大多接受内外烟贩的收买,收取丰厚的贿赂,使得禁烟活动举步维艰。
2 经济方面,当时社会经济是自足自给的自然经济,生产力低下,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再加上鸦片的输入,使得国内白银大量外流,导致国库空虚,政府财政枯竭。
政府加大税负,百姓生活更加艰难。
3军事方面,军队腐败无能,海岸线疏于防备,造成有边无防的现象。
对鸦片战争的认识

对鸦片战争的认识说起鸦片战争啊,这可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沉重又让人忍不住想多唠唠的事儿。
我记得我第一次对鸦片战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是在一次去博物馆的时候。
那博物馆里有个专门的展区是关于近代中国的屈辱史的,鸦片战争就是其中的重头戏。
一走进那个展区,光线都好像暗了一些,就像那段历史自带一种压抑的氛围。
我首先看到的是一些吸食鸦片的工具,那些烟枪啊,看起来精致又邪恶。
烟枪长长的,上面还有些雕花,但是你一想到这东西是用来吸食鸦片,把人变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就觉得这雕花像是恶魔的微笑。
旁边还有一些图片,展示着吸食鸦片者的样子。
哎呀,那些人瘦得皮包骨头,眼睛深陷,就像个活骷髅似的。
他们躺在破床上,周围是一片狼藉,那模样真的是又可怜又可恨。
我就站在那儿,仔细地看着那些展品和图片,感觉自己好像穿越到了那个时候。
我仿佛能看到英国的商船,偷偷地把鸦片运到中国的沿海地区。
那些商人啊,心里打着坏主意,就想着用鸦片来打开中国的大门,把中国人的钱都赚走,还把中国人的身体和意志都给摧毁。
当时的清政府呢,软弱得不行。
在我看到的一些资料里说,清政府里有很多官员自己都吸食鸦片,他们哪有心思去管老百姓的死活啊。
就像一群没头的苍蝇,只知道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醉生梦死。
比如说有个官员,整天烟不离手,处理政务的时候也是迷迷糊糊的。
别人给他汇报事情,他就敷衍几句,满脑子想的都是下一次什么时候能再抽上鸦片。
而普通的老百姓就更惨了。
我看到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普通家庭。
原本一家人虽然不算富裕,但也过得和和美美。
父亲在码头做工,母亲在家操持家务,还有两个可爱的孩子。
可是啊,父亲沾上了鸦片。
刚开始的时候,他只是好奇,跟着工友试了试。
这一试可就不得了了,他越来越上瘾。
慢慢地,他把家里的钱都拿去买鸦片了。
家里的米缸空了,孩子饿得直哭,母亲也只能默默地流泪。
父亲呢,完全变了一个人,瘦得不成样子,身体也越来越差,最后连工作都丢了。
这个家庭就这么毁了,这只是当时千千万万个被鸦片毁掉的家庭中的一个啊。
鸦片战争观点及论述

鸦片战争观点及论述
鸦片战争(1839-1842)是发生在中国清朝和英国之间的一场重要冲突,对中国和全球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于鸦片战争的观点和论述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观点和论述:
1. 帝国主义和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被视为帝国主义的象征,英国等西方列强借助先进的军事技术和工业生产能力,迫使中国签署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
这些条约剥夺了中国的主权,开放了多个港口,赋予西方列强在中国的特权,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的若干屈辱事件。
2. 鸦片贸易和中国社会:鸦片战争的起因之一是英国向中国大量输出鸦片,导致中国社会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如荒废、犯罪和社会动荡。
这被视为中国传统社会的腐败和中国政府的弱点。
3. 文化冲突和传统价值观:鸦片战争也被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
中国古老的价值观念、礼仪和文化体系与来自西方的新思想、科技和贸易方式之间发生了冲突,引发了中国的自卑感和文化认同危机。
4. 改革和现代化:鸦片战争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因为它迫使中国开始进行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以应对外部压力。
这导致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系列变革,包括洋务运动和百日维新运动等。
5. 历史记忆:鸦片战争仍然在中国的历史记忆中占有特殊地位,被用来强调中国的屈辱经历,强化民族主义情感,并影响着中国对国际事务的立场。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外交政策。
总之,鸦片战争在中国和国际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被不同的人和学者以不同的角度看待和解释。
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点,也是帝国主义时代的一个代表性事件,对中国社会和全球历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鸦片战争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

鸦片战争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第1篇: 鸦片战争心得体会今天我看了《鸦片战争》这部电影,我看了之后觉得很气愤,因为颠地把英国,大量的鸦片输入中国,毒害中国人民。
1835年,中国有200多万人吸食鸦片,害得无数无家可归,妻离子散,沿街乞讨。
林则徐奉道光皇上指令: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中国恐怕没有能够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作军饷的白银了,所以林则徐把收缴到的230万斤鸦片,在虎门海滩上统统销毁,引起万众欢腾,山呼海啸。
我看了《鸦片战争》这部电影使我对这位一百多年前的这位禁毒英雄――林则徐,产生了无比的敬佩之情。
他不为个人利益,不畏强权,不顾个人生死,坚决的打击毒品,这部电影使我了解了毒品对我们的危害,它会吞噬我们的肉体和灵魂,毁灭我们的美好生活。
因此我们要从小立志,努力学习,长大了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人。
第2篇: 鸦片战争心得体会今天在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堂上看完了《鸦片战争》这部优秀的电影,可以说回顾中国之前的屈辱史让我倍受感染,思绪也瞬间被打开。
在这部电影中印象深刻的场景很多,但其中最令我思绪绵绵并且意久弥长的是片中林则徐说:“现在世界上已经大国林立了,不能再做井底之蛙了。
”以及他在被发配到新疆临行前拜托琦善把一个地球仪交给皇上这两幕。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在清朝之前或是说在鸦片战争之前的历史长河中在世界所有国家中一直都是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
但可能正是这种长期积累下来的傲慢让中国变得不可一世。
(他确实需要点失败来警醒下自己了)于是,所谓的天朝,完全笼罩在一片愚昧之中,在无知的闭关锁国中早已落后于西方的先进文明,之前积累的所有优势瞬间土崩瓦解。
而大清国在战争来临前仍还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因为无知所以虚妄!在你还在“怡然自得”时,别人可能已经走了很远。
最终两国兵戎相见时,只能是以卵击石,失败妥协也就不可避免。
空流几滴民族英雄的血泪罢了!所以我一直很佩服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创举,这实在是一个伟大的决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历史鸦片战争的知识点总结

历史鸦片战争的知识点总结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影响深远的战争,自1840年爆发以来,持续了12年时间。
这场战争不仅是中英两国之间的战争,更是东西方文化冲突的一次重要表现。
以下是针对鸦片战争的知识点总结:
1. 鸦片贸易和英国的角色:
鸦片贸易是指西方国家通过非法贸易手段将大量鸦片走私到中国,中国经济一度受到极大影响。
英国是鸦片贸易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英国政府和商人通过对中国贸易进行鸦片走私,获取了巨额收益。
这种贸易方式严重摧毁了中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2. 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当时英国的封锁政策的实施。
由于英国与其他欧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受到影响,英国政府为了解决在东方贸易的问题,通过对违禁品的贸易进行赚取利润,这也是鸦片贸易的由来。
3. 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中国作为大国,经历了第一次与西方列强的战争;其次,战争期间的内部动荡和社会动荡,导致了清朝政府的震动和分裂;最后,中外文化
冲突的加剧,使得中国在西方国家之间失去了自己的地位和声誉。
4. 最后的《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的最后结果是签署了《南京条约》,这个条约强制中国同意对英国开放5个不同地点的通商口岸、赔偿英国5
百万银元、割让香港和澳门,并将通商贸易审核的主权移交给英国驻华大使馆。
总的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它的发生和影响深远。
在理解这段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和分析它所带来的影响和作用。
未来的发展需要不断学习历史,在现代化的步伐中,我们更应该坚守我们自己的文化和历史记忆。
对鸦片战争是历史的转折点的理解

鸦片战争:历史的转折点近年来,在我国历史学者和社会学者的研究中,“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逐渐被认为是我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鸦片战争对我国历史的影响,以及它在全球历史中的地位。
我将首先从鸦片战争之前的历史背景开始,然后逐步深入讨论鸦片战争本身及其后果,最后总结和回顾这一历史事件,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一、历史背景鸦片战争发生在19世纪中叶,那时的我国是一个庞大而封闭的帝国,对外国贸易持着高度的保护主义态度。
然而,西方列强的崛起和工业革命的影响使得我国的传统经济和政治体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我国内部也存在着和落后的现象,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这一系列的因素为鸦片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二、鸦片战争及其后果鸦片战争是我国近代历史的一个重要事件,不仅是一场对抗外来侵略的战争,更是我国传统社会与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冲突。
在这场战争中,我国战败,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埠通商,我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
这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在政治上,鸦片战争加速了我国封建主义体制的瓦解,为我国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在经济上,鸦片战争的结果剥夺了我国的领土和自主权,迫使我国与西方列强进行不平等的贸易,加剧了我国的贫穷和落后。
在文化上,鸦片战争也带来了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我国传统的封建文明开始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和影响。
三、总结与回顾鸦片战争确实是我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它不仅使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也加速了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起步。
鸦片战争为我国带来了痛苦和耻辱,同时也催生了我国近代史的新篇章。
它是我国近代史的悲剧,更是我国近代史的启示。
通过对鸦片战争及其影响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我国近代史的发展轨迹,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一名我国人,我对鸦片战争的影响深感痛心。
对于鸦片战争的心得体会(通用7篇)

对于鸦片战争的心得体会(通用7篇)对于鸦片战争的篇1我们的课文就要讲到《虎门销烟》这一课了,为了更深得了解当时的历史,我在网上观看了《鸦片战争》这部电影。
《鸦片战争》这部电影把我带到了19世纪初期,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强大的英国把大量的鸦片运进中国,毒害中国的人民,让许多的人民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甚至失去生命。
为了拯救祖国,皇上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带领军民与英国帝国主义做斗争,收缴鸦片。
影片演到林则徐带领军民在虎门销烟这一壮观场面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这一壮举不但灭掉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还大长了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的志气。
看了这部影片使我看到了林则徐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民族英雄,当看到自己的国家将面临灭国危险的时候,他挺身而出,带领军民保住祖国,我想要是每个清官都能像林则徐一样,我们的国家会更加繁荣昌盛。
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对于鸦片战争的心得体会篇2今天我在电脑上看了鸦片战争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1839年6月3日林则徐-9在虎门销毁鸦片这件震惊中外的历史故事。
英国人为了侵略中国,所以把大量的鸦片输入中国。
当时中国很落后思想很愚昧不知道英国人真正目的是为了侵略中国。
鸦片是一种慢性毒药,人吸食后浑身无力,而且容易上隐,更别提打仗了,皇帝看到英国人的真正目的之后,就派林则徐来到广州禁烟林则徐利用自己智慧和当地人的团结一心把洋鬼子打得落花流水,仓皇逃跑,这一胜仗体现了中国人是不可欺负的。
《鸦片战争》看完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在想为什么洋鬼子不往别的国家输送鸦片呢?那是因为当时中国很落后,所以我们这一代人要好好学习,中国一定会强大起来的。
对于鸦片战争的心得体会篇3在清光年间,英商每年输入中国的鸦片达一千八百吨,清政府每年流失白银三千万两,而当年财政收入仅四千万两,受到致命威胁的道光皇帝被迫下诏,在全国大臣中展开一场严禁鸦片的大论战!林则徐为了不让中国家破人亡,于是在接到皇帝让他禁烟的命令时,很坚定地说:“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鸦片战争感悟50字

鸦片战争感悟50字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战争,也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面貌,而且对世界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这场战争暴露了中国与西方列强在军事、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差距,使得中国陷入了长达百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
这场战争使得中国不得不面对自身文化、政治和经济的巨大转变,直接影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鸦片战争也揭示了中国文化、价值和信仰的危机。
战争暴露了中国政治体制、文化传统和经济模式等多方面的问题,使得中国开始思考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未来。
因此,对鸦片战争的反思对中国来说是必要的,中国需要面对和改变自身的文化和价值观,才能够适应和推进现代化进程。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战争后,中国掀起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变革,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这些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历史事件。
在此基础上,中国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总之,鸦片战争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历史的教训和启示,认真反思和总结历史经验,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的现代化道路。
我对近现代史中鸦片战争事件的认识.doc2

我对近现代史中鸦片战争事件的认识1840年6月28日-1842年8月,满清和英国就英国向满清走私鸦片爆发了一场战争,即历史上的中英鸦片战争。
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商人在中国广东海域走私鸦片二十多年不止日盛,满清政府派林则徐前往广东虎门进行销烟,触动了英国人的利益,于是中英矛盾逐渐升级,爆发了鸦片战争,战争以中国失败并割地赔款而告终。
但是,这不是结束,由此更是引发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热潮。
中英鸦片战争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是英国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天朝帝国紧紧关闭的大门,由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所以说,鸦片战争更像是一座桥梁,它连接了中国的两个时代,承载了太多的教训和耻辱,同时又不乏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启示。
我个人认为,鸦片战争爆发的诱因不仅仅是满清政府禁烟触动英国人的利益那么简单,更多的是更深层次的原因。
其中最核心的因素还是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愚昧无知、夜郎自大,归根结底,就是满清帝国的落后,正如我们大家所知道的―――落后就要挨,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事实,所以满清政府的没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就拿今天的世界来说,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因素有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文教力、外交力、方面。
对比当时的满清政府来说,无论是哪一方面都和西方国家望尘莫及,这也就自然而然的注定了鸦片战争的爆发以及中国战败的悲剧!那么现在我将从以上提到的七个方面具体阐述我对鸦片战争的认识与感悟。
18世纪的中国封建社会是清朝的康雍乾盛世,经济繁荣,政治安定,国力强大,国家的统一和版图的巩固,超过历史上的任何—个封建王朝。
如果和过去作纵向比较,它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高峰。
但是,国家和民族的进步是没有止境的,后来居上是必然趋势,如果仅仅以比过去有所进步而感到满足,自我陶醉,就有可能陷入停滞的危险。
而当时的满清政府恰恰就抱着这种想法,自命为天朝之国,并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将中国的大门紧紧地关上了,在门的里面,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统治者沉溺于“天朝大国”中,不愿意和外国进行经济贸易往来;满清贵族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与斗争;满清政府的封建体制日益加强。
鸦片战争的现实启示和意义

鸦片战争的现实启示和意义1. 鸦片战争的背景说到鸦片战争,大家一定知道这是个大事件,但要说清楚其实还真得从头说起。
我们要回到19世纪的中国,那个时候的清朝,哎呀,真是个风雨飘摇的年代。
外有强敌,内有动荡,咱们就像个被人捏着脖子的娃娃,动弹不得。
英国人为了赚钱,带着鸦片这玩意儿,像是带着魔法一样,硬是把它推销到中国,结果可想而知,大家都沉迷其中,国家也因此慢慢被掏空了。
1.1 鸦片的影响这个鸦片啊,不仅让人上瘾,还搞得不少家庭破裂,经济崩溃,简直是个“万恶之源”。
当时的清相关部门看到鸦片的危害,像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根本没有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
于是乎,双方的矛盾越来越深,终于爆发了战争。
可想而知,这场战争不仅仅是打打杀杀那么简单,背后更是国家命运的重大转折。
1.2 战争的结果战争结果嘛,大家都知道的,清朝输了,签了不平等条约,开放了港口,赔了款,简直是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悲惨故事。
从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到,强权和不平等的后果是多么惨烈,国家的尊严和独立都被践踏得一干二净。
清朝之后,更多的外来势力蜂拥而至,中国仿佛变成了一个任人宰割的羔羊。
2. 鸦片战争的现实启示2.1 警惕外部威胁那么,鸦片战争给我们今天的启示是什么呢?首先得说,咱们要时刻警惕外部的威胁。
就像我们打游戏一样,总有敌人从侧面过来偷袭,绝不能大意!历史告诉我们,如果不加强自己的实力,外来的压力就会像潮水般汹涌而来,让你根本来不及反应。
所以,咱们要有备无患,经济要强大,科技要进步,才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
2.2 强化国家认同再来就是国家认同的问题。
鸦片战争后,国民意识开始觉醒,大家都明白,咱们得团结一心,共同面对困难。
就像一支篮球队,只有队员们齐心协力,才能赢得比赛。
而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对这个国家有归属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向心力,抵挡一切外来的压力和干扰。
国人团结起来,才能打败一切不公和不平等。
3. 自我反思与进步3.1 深刻反思历史当然,历史也不是仅仅为了让我们感叹一下过去,而是要引导我们反思。
第一次鸦片战争感想

第一次鸦片战争感想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也是中国人民历史上的屈辱之一。
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更要从中吸取教训,坚定自己的国家意识与爱国情操。
第一次鸦片战争始于1840年,由英国发起,目的是为了扩大在中国的贸易权益。
当时的中国是封闭僵化的社会,对外国势力的侵入极度抵触。
然而,由于政府的无能和腐败,英国很快就占据了主动地位,迫使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废除明朝以来的海禁政策,开放五个沿海商埠。
回顾这段历史,我深感愧疚与羞愧。
我们的祖先曾经是世界上强大而自信的民族,但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却软弱无能。
面对外敌的入侵,我们失去了独立和尊严。
这种屈辱与耻辱,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灵。
然而,鸦片战争不仅是一场屈辱,也是我们反思与觉醒的开始。
在这场战争中,一些爱国志士不畏困难,以身殉国。
他们奋起抵抗,为了保卫家园而舍弃生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了国家尊严。
他们是我们的英雄,激励着我们勇敢面对挑战,坚守爱国信念。
正是在这次战争中,中华民族开始意识到自身的软弱与不足。
我们开始深刻反思自己的体制、政治和社会制度。
我们认识到,自强不息、以身订国才是摆脱困境、实现国家独立的唯一出路。
鸦片战争的教训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我们必须铭记这段屈辱的历史,深刻领悟其中的教训,警醒自己时刻保持警惕,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和科技,不断强化自身实力。
只有通过不断自我改革和进步,我们才能真正摆脱外部依赖,使国家得以强大起来。
这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我们的贡献。
作为中国人,我们要怀揣着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勇敢面对挑战,将爱国情操发扬光大。
我们要以鸦片战争为教训,坚定信心,不断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总之,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次极为痛苦的经历,但同时也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反思与觉醒。
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回顾,我们要深深铭记历史教训,坚持爱国与强国的理念,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对鸦片战争的认识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至十九世纪初期,英国为了抵消中英贸易差额,大力发展鸦片贸易,借以打开中国的市场。
随着鸦片销量的剧增,中国大量白银外流,国民深受鸦片毒害,于是清政府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严禁鸦片贸易。
1840年,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历时两年的中英鸦片战争。
这场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重大,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过程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从1840年到1842年,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
1战争爆发之初,英军在广东、江浙一带遭到林则徐和邓廷桢的顽强抵抗之后,转战天津大沽口,直逼京师。
道光帝迎战信心动摇,将林则徐和邓廷桢等革职,并派琦善南下与英国谈判。
2琦善擅自签订《穿鼻草约》使得道光帝大为不满,道光帝把琦善抄家革职,同时派奕山等人前赴广东指挥作战。
然而,四天之内,广州附近要地全部失守,奕山竖起白旗求和。
3政府为获取更大利益,开始扩大侵略,挥师北上,先后攻陷定海、镇海、镇江等地,直逼南京,清政府处于不利地位。
此后,清政府被迫在南京签订《南京条约》,宣告鸦片战争结束。
原因纵观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之所以失败,既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军事、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互为因果的。
归根结底是由政治、经济和军事的落后导致的1政治方面,满清政府政治腐败。
封建社会制度历经两千年的发展,已经走到了尽头,整个统治集团弥漫着享乐苟安,贪污腐化的现象。
自鸦片输入之后,满清官员大多接受内外烟贩的收买,收取丰厚的贿赂,使得禁烟活动举步维艰。
2 经济方面,当时社会经济是自足自给的自然经济,生产力低下,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再加上鸦片的输入,使得国内白银大量外流,导致国库空虚,政府财政枯竭。
政府加大税负,百姓生活更加艰难。
3军事方面,军队腐败无能,海岸线疏于防备,造成有边无防的现象。
满清将领养尊处优,懒于训练,军士战斗力低下,纪律松弛,思想保守,组织散漫,指挥不当。
鸦片战争中,清军盲目冒进,战斗过程中战略方针反复多变,最终导致失败。
4除此之外,清政府在战争过程中脱离人民群众也是导致战争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清政府不仅没有组织人民群众一起起来反抗外来侵略者,反而反对甚至镇压人民起来反抗侵略者,这样的政府是不可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的。
影响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满清政府开始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一个傀儡政府。
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遭到严重的破坏,经济发展遇到阻碍。
第一: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不完整。
香港岛控制着广州的出海口,在商业上,控制香港岛就能够打击广州的贸易,进而打击中国的贸易;在军事上,控制了香港岛,就能够广州和中国东南沿海。
这样,香港就变成英国侵华的一个据点。
第二:巨额的赔款使得满清政府加大人民税负,加强了对人民的压榨,人民生活负担空前沉重。
同时,开创了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勒索赔款的先例,造成后期西方列强无休止的勒索现象。
第三: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得我国东南沿海门户大开,便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和商品输出。
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原本占主导地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强烈冲击,中国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
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但是外国资本主义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一定程度上致使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第四:关税主权的破坏,造成了中国丧失海关主权,为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自此,中国自己不能调整税率,海关起不到根本的商业贸易保护作用,反而变成外国侵略者倾销商品的手段。
第五:在文化上,一方面,门户开放之后外国传教士大量流入中国,他们公开活动,设立教堂、学校和医院等,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鸦片战争后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
第六:社会矛盾上,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第七:中国人民开始肩负着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历史使命,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旧民主主义时期。
由此,中国从封建社会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年(咸丰六年至十年)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
因其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而得名,亦称英法联军之役。
其影响同样深远:
1、政治上,它使中国损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丧失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中俄北京条约还为沙皇俄罗斯更多地割占中国西部领土制造了条件。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与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2、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使中国受到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性冲击。
3、鸦片贸易合法化、华工出国及允许外国人前往内地传教,都使中国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4、外国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
5、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占领京城,火烧圆明园,对中国文化和心理都造成了沉重打击,地主阶级分化,部分满清统治者痛定思痛,决定“师夷长技以制夷”,从而开始了“洋务运动”,迎来了回光返照的同治中兴。
6、丧失大片领土。
割让给英国的九龙半岛只是弹丸之地,而割让给沙俄的领土则前后达150万平方公里之巨,奠定了后来中华民国的版图基础。
7、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得以腾出手来镇压太平天国,勉强维持了其统治。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再一次向外国侵略者屈服,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中国在半殖民地道路上陷得更深了。
但是,广大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从未停止过。
他们在英法联军所到之处,奋起进行保卫祖国的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观点辨析:有人说“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
它是用侵略手段来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其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
鸦片战争的后果是使中国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鸦片战争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鸦片战争的客观后果,首先打破清朝闭关锁国局面,使中国由闭关逐步走向开放,走向近代化;其次是加速中国社会内部变革,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
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封建经济开始瓦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思想上,先进的知识分子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西学东渐的局面开始形成。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观目的是在于把中国变成它的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中国由封闭到逐步向世界开放,逐步走向近代化,是鸦片战争带来的客观后果。
但总而言之,鸦片战争带给中国最大的后果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知识迁移: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星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
摘要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等方面发生全方位的剧变。
(1)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
战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大量主权丧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都发生了变化,中国历史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西方列强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向中国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料,进行早期资本输出,沿海和长江流域直接受到列强经济入侵,中国被动地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开始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3)在思想观念方面,封建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对“夷夏”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鸦片战争首先使一些爱国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关注世界,学习西方,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显示了“向西方学习”思想观念的变化和“西学东渐”的趋势,开启了学习西方的脚步。
关键词:鸦片;《南京条约》;林则徐;主权;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