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2.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合集下载

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及原则

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及原则

旅游资源评价总体要求按照本标准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

本标准采用打分评价方法。

评价分两级,包括县级初评和省级复评。

其中,县级初评由普查队组织评审,县旅普办参与完成。

初评过程的相关资料需保存并提交省旅普办专家委员会用于复评参考。

省级复评由省旅普办专家委员会对提交上来的单体进行复评。

评价体系本标准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赋分。

本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

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

其中:“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

“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

“附加值”含“在旅游综合体中的地位”和“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2项评价因子。

计分方法基本分值(1)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用量值表示。

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100分,其中:“资源要素价值”为85分,分配如下:“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完“分、”10规模、丰度与几率“分、”15珍稀或奇特程度“分、”25文化艺术价值整性”5分。

“资源影响力”为15分,其中:“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

表7-1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评评价因评价依赋项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23观赏游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21使用价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1分3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22历史文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11科学艺2价值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1分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具有地区意义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它地区罕见11资源素价珍稀奇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它地区很少见181程度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它地区少见分)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它地区较多见。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标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旅游资源tourism resources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2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fundamental type of tourism resources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划分出的基本单位。

3.3 旅游资源单体 object of tourism resources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3.4 旅游资源调查 investig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研究和记录。

3.5 旅游资源共有因子评价community factor evaluation of tourist resources按照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所共同拥有的因子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价值和程度评价。

4 旅游资源分类4.1 分类原则依据旅游资源的性状,即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征划分。

4.2 分类对象稳定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评价项目
评价因子
评 价 依 据
赋 值
资源要素价值(5分)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30~22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21~13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12~6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10~8
在全国范围内知名,或构成全国性的名牌。
7~5
在本省范围内知名,或构成省内的名牌。
4~3
在本地区范围内知名,或构成本地区名牌。
2~1
适游期和使用范围(5分)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300天,或适宜于所有游客使用和参与。
5~4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250天,或适宜于8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3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50天,或适宜于6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2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00天,或适宜于4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1
附加值
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
已受到严重污染,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20
已受到中度污染,或存在明显安全隐患。
-10
已受到轻度污染,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5
已有工程保护措施,环境安全得到保证。
5
旅游资源等级划分标准
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五个等级,从高级到低级分别为:
独立型单体规模、体量巨大;组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完美、疏密度优良级;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极高。
10~8
独立型单体规模、体量较大;组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很和谐、疏密度良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很高。

3.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3.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三 三 六 评 价 法
三大价值 三大效益 六大条件
第三节
第四章
三三六评价法
三大价值
历 史 文 化 价 值 艺 术 欣 赏 价 值 科 学 研 究 价 值
第三节
第四章
三三六评价法
经济效益
三 大 效 益
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
第三节
第四章
三三六评价法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六 大 条 件
类型和地域组合条件
容量条件
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树
第三节
第四章
指数评价法
第一步 调查分析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吸 引能力及外部区域环境;调查内容要求有准确 的统计定量资料 第二步 调查分析旅游要求,内容包括:游客 量,旅游者人口构成,逗留时间,旅游花费趋 向,需求结构,需求的规律性 第三步 总评价的拟定,即在前两步的基础上, 建立表达旅游资源特质,旅游需求与旅游资源之 见下页 间关系的若干量化模型
第四章
第三节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法
一般体验性评价
定性评价方法
美感质量评价
三三六评价法
定量评价方法
六字七标准 八六五评价法
第四章
第三节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法
专家学派
美 感 质 量 评 价
定 性 评 价 方 法
心理物理学派 认知学派或心理学派 经验学派或现象学派
第四章
第三节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法
定 性 评 价 方 法
客源市场条件
开发投资条件 施工难易条件
六字七标准

2.“六字七标准”评价法
(上海社会科学院黄辉实)
(1)对旅游资源本身采用六个标准: ①美(旅游资源给人的美感) ②古(有悠久的历史) ③名(具有名声或与名人有关) ④特(特有的、稀缺的、有特色的) ⑤奇(有新奇感) ⑥用(有实际开发价值)

鼓浪屿旅游资源评价报告

鼓浪屿旅游资源评价报告

鼓浪屿旅游资源评价一、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1)旅游资源评价等级指标: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为: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

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

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

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

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

此外还有: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得分≤29分。

其中: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2)评价结果根据上述标准对旅游资源单体逐一进行评分和加权总计,得出综合评价赋分值,再评定等级。

具体评价结果如下表鼓浪屿各级旅游资源单体名录和数量统计二:鼓浪屿旅游资源开发评价鼓浪屿位于福建省厦门岛西南部,与厦门市隔海相望,是闻名遐迩的岛屿类旅游胜地。

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具有海岛环抱、山岩奇特、沙滩净洁、大海浩瀚、亚热带植被景观丰富、兼具民族风格、侨乡风情、闽台特色、并蓄西洋异国情调,是厦门市旅游线中的一个亮点,具有带动厦门旅游市场得天独厚的条件。

1、主题定位:在建筑中阅尽沧桑历史,在海浪中聆听优美乐章,打造中国东南沿海最休闲、最文化的艺术之岛。

①旅游形象:中国最休闲最文化的艺术之岛。

②品牌定位:高端休闲旅游、品质文化旅游2、旅游资源优势: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既是鼓浪屿独特的建筑景看,也是鼓浪屿租界文化、南洋侨商文化、音乐文化等各种文化的载体,是鼓浪屿最具特点、最有价值、生命力最强的旅游资源。

通过旅游开发,将鼓浪屿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转换成吸引力强、生命力强的旅游产品,重新展示老建筑的风采,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旅游,是鼓浪屿旅游的独特优势;3、开发目的:通过旅游开发,将把遗产空间的利用发展到新的阶段,为老建筑注渗入渗出新的内涵,建设一批高档次的旅游休闲娱乐场所,转变鼓浪屿的旅游发展模式(从自然观光向深度体验型看光和休闲度假旅游转变),提高鼓浪屿的旅游品位和旅游吸引力,提升鼓浪屿旅游的核心内涵。

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和评价

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和评价

附件2
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表单序号单体名称
旅游资源评价
填报单位: 填报人: 填报时间: 年月日
填写说明:
1、单体序号:填入资源普查时候的序号
2、资源代码1:填写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代号,如果单体可归入不同基本类型则将代号填入
资源代码2和3。

3、地理位置:填写到秒后2位(单体的地理位置不能重复)
4、图片资料:一、二级别资源最多上传3张图片,最少一张tiff格式的图片。

三级以上单
体最少5张,至少有一张tiff格式图片,建议分辨率尽量高。

5、视频资料:如果不方便上传的则报送光盘,光盘上背面注明县(市)名称和单体序号。

对照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附件3),对该单体资源进行评价打分。

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及原则

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及原则

旅游资源评价总体要求按照本标准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

本标准采用打分评价方法。

评价分两级,包括县级初评和省级复评。

其中,县级初评由普查队组织评审,县旅普办参与完成。

初评过程的相关资料需保存并提交省旅普办专家委员会用于复评参考。

省级复评由省旅普办专家委员会对提交上来的单体进行复评。

评价体系本标准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赋分。

本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

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

其中:“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

“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

“附加值”含“在旅游综合体中的地位”和“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2项评价因子。

计分方法基本分值(1)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用量值表示。

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100分,其中:“资源要素价值”为85分,分配如下:“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25分、“珍稀或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

“资源影响力”为15分,其中:“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

表7-1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2)“附加值”分正分和负分,其中:“在旅游综合体中的地位”为正分;“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分正分和负分。

(3)除“在旅游综合体中的地位”评价因子分为3个档次、其因子分值相应分为3档外,其余评价因子分为4个档次,其因子分值也相应分为4档。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见表7-1。

(4)对于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含新发现的旅游资源),在应用“观赏游憩使用价值”、“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旅游综合体中的地位”等因子进行评价评分时,其关键词是“预期”,即评价这一资源如果开发成产品的预期价值,并以这种预期价值作为评分的依据。

乡村旅游资源评价因子表

乡村旅游资源评价因子表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
25~20
资源要
历史科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
19~13
素价值
学艺术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
12~6
价值
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具有地区意义
5~1
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罕见
15~13
珍稀奇
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很少见
12~9
特程度
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少见
8~4
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较多见
3~l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巨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完
美、疏密度优良级;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极高
10~8
规模、
丰度与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很
和谐、疏密度良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很高
7~5
资源要
概率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中等;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和
谐、疏密度良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高
4~3
素价值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少;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较
4~3
在本地区范围内知名,或构成本地区名牌
2~1
资源影
适宜游览日期每年超过300天,或适宜于所有游人使用和参与
5~4
响力
适游期
适宜游览日期每年超过250天,或适宜于80%左右游人使用和
参与
3

浙江省台州市旅游资源普查

浙江省台州市旅游资源普查

浙江省旅游资源普查台州市旅游资源普查水域风光类专题报告台州市旅游局台州学院旅游系2003、12浙江省台州市旅游资源普查人员安排浙江省旅游资源普查领导小组顾问:魏小安、尹泽生组长:纪根立副组长:张志顺、肖歌成员:各市分管市长、市旅游局局长、林震华、金炳雄专家组:A.陈纲、林正秋、傅文伟、刘正官、方龙龙、竺国强、常杰、唐代剑、程玉申、周宣森、王昆欣B.各相关厅局高工或相关业务处长(省政府办公厅、省计委、财政厅、建设厅、国土资源厅、文化厅、水利厅、环保局、林业局、海洋渔业局、气象局、农业局、交通厅) 台州市旅游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连清副组长:张华、周明瑶、颜邦林成员:各县(市、区)分管县(市、区)长、旅游局局长、张成、叶飞、许世勇台州市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组组长:李跃军副组长:耿继祥、林智理各县(市、区)负责人:椒江区:单庆宏黄岩区:林智理路桥区:耿继祥临海市:郑瑛温岭市:李跃军玉环县:徐佳天台县:季仁沛仙居县:汤蓉岚三门县:周秋巧主要成员:陈迎春、江仙丽、张玉苏、吕秋娣、陈春波、吴有红、赵佳薇、王坤、金央飞、王海燕、陈慧、孙长河、吴妃妃、庞小华、钱丽萍、朱红良、俞红玲、吴妍瑜、芦利丹、王月月、诸小亮、史春波、李彩琴、周旭飞、陶伟君、张跃跃、金星根、吕秋弟、顾唯唯、王丽娜、王牡丹、周永兵、吴理丹、张青、沈春玲、徐春芳、杨霞、葛利利、徐卫勇、谢丽君、曹军芬、周玉婷、章炎芳、吴金蓉、徐成华、俞春月、周玲奶。

台州市旅游资源普查分区报告执笔台州市总报告:李跃军椒江区:单庆宏黄岩区:林智理路桥区:耿继祥临海市:郑瑛温岭市:李跃军玉环县:徐佳天台县:季仁沛仙居县:汤蓉岚三门县:周秋巧台州市旅游资源普查分类报告执笔建筑设施类:单庆宏气候气象类:林智理地文景观类:耿继祥生物景观类:郑瑛旅游商品类:徐佳遗址遗迹类:季仁沛人文活动类:汤蓉岚水域风光类:周秋巧台州市旅游资源普查水域风光类专题报告目录前言 (6)第一章台州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的形成背景 (1)第一节自然环境 (2)第二节人文环境 (6)第二章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及价值评价 (8)第一节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释义及分类 (8)第二节评价方法、标准与原则 (9)第三章台州市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普查结果分析 (11)第一节台州市旅游资源类型构成 (12)第二节普查结果 (13)一、资源丰度 (14)二、资源品质 (16)三、资源分布 (16)第四章台州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分区调查第一节椒江区 (16)第二节黄岩区 (16)第三节路桥区 (18)第四节临海市 (18)第五节温岭市 (20)第六节玉环县 (23)第七节天台县 (24)第八节仙居县 (26)第九节三门县 (28)第五章台州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30)第一节基本特征和开发优势 (30)第二节利用现状和开发原则 (32)第三节开发对策 (36)附录一:台州市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统计 (38)台州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专题报告前言旅游资源普查, 是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2.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附录2.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附录2.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1、计分
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

2、旅游资源评价等级指标
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为:
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

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

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

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

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

此外还有:
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得分≤29分。

其中:
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
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
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5-1
珍稀奇特程度(15分)
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罕见。
15-13
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很少见。
12-9
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少见。
8-4
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较多见。
3-1
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
10-8
在全国范围内知名,或构成全国性的名牌。
7-5
在本省范围内知名,或构成省内的名牌。
4-3
在本地区范围内知名,或构成本地区名牌。
2-1
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300天,或适宜于所有游客使用和参与。
5-4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250天,或适宜于8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3
适宜游览的日期超过150天,或适宜于6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2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00天,或适宜于4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1
附加值
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
已受到严重污染,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5
已受到中度污染,或存在明显安全隐患。
-4
已受到轻度污染,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3
已有工程保护措施,环境安全得到保证。
3
评价项目
评价因子
评价依据
赋值
资源要素价值(85分)
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30-22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21-13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12-6

旅游资源评价赋值标准(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

旅游资源评价赋值标准(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
5-1
珍稀奇特程度(15)
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罕见。
15-13
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很少见。
12-9
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少见。
8-4
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较多见。
3-1
规模丰度与几率(10)
4-3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小;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较和谐、疏密度一般;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小。
2-1
完整性(5)
形态与结构保持完整。
5-4
形态与结构有少量变化,但不明显。
3
形态与结构有明显变化。
2
形态与结构有重大变化。
1
资源影响力
知名度和影响力(10)
在世界范围内知名,或构成世界承认的名牌。
10-8
在全国范围内知名,或构成全国性的名牌。
7-5
在本省范围内知名,或构成省内的名牌。
4-3
在本地区范围内知名,或构成本地区名牌。
2-1
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300天,或适宜于所有游客使用和参与。
5-4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250天,或适宜于8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3
适宜游览的日期超过150天,或适宜于6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5-1
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25-20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19-13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百里杜鹃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百里杜鹃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百里杜鹃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当代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产业规模最大和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旅游业发展之快,产业带动力之强,使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先导产业。

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处境国。

专家预测,21世纪,中国将成为世界主要的旅游中心。

而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

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旅游研究、区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贵州百里杜鹃是大自然孕育的天然花园,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是贵州省最早成立的两个国家森林公园之一。

公园的主体——百里杜鹃林带,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地球同一纬度、中低海拔地区面积最大的天然杜鹃林,是世界罕见的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森林生态系统和杜鹃种质资源基因库,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旅游价值。

现就中国百里杜鹃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的定义:国内理解(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

(国家旅游局2003年颁布《旅游规划通则》)(2)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保继刚,1993) (3)凡是足以构成吸引旅游者的自然和社会因素,亦即旅游者的旅游对象或目的物都是旅游资源。

(邓观利,《旅游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4)从现代旅游业来看,凡是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价值的因素和条件即旅游资源”。

(邢道隆,《谈谈旅游资源》)(5)凡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现象和事物均称为旅游资源。

(高教版与上基本同)(6)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比较确切和规范的是:“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及原则

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及原则

旅游资源评价总体要求按照本标准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

本标准采用打分评价方法。

评价分两级,包括县级初评和省级复评。

其中,县级初评由普查队组织评审,县旅普办参与完成。

初评过程的相关资料需保存并提交省旅普办专家委员会用于复评参考。

省级复评由省旅普办专家委员会对提交上来的单体进行复评。

评价体系本标准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赋分。

本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

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

其中:“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

“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 2 项评价因子。

“附加值”含“在旅游综合体中的地位”和“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2项评价因子。

计分方法基本分值(1)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用量值表示。

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100 分,其中:“资源要素价值”为85 分,分配如下:“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25分、“珍稀或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分资源影响力”为15分,其中:知名度和影响力” 1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 分。

表7-1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2)附加值”分正分和负分,其中:在旅游综合体中的地位”为正分;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分正分和负分。

(3)除在旅游综合体中的地位”评价因子分为3个档次、其因子分值相应分为3档外,其余评价因子分为4个档次,其因子分值也相应分为4档。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见表7-1(4)对于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含新发现的旅游资源),在应用“观赏游憩使用价值”、“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旅游综合体中的地位”等因子进行评价评分时,其关键词是“预期”,即评价这一资源如果开发成产品的预期价值,并以这种预期价值作为评分的依据。

(5)评价因子“在旅游综合体中的地位”,这里“旅游综合体”是指附录 D 中的旅游综合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2.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计分与等级划分
1、计分
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

2、旅游资源评价等级指标
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为:
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

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

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

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

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

此外还有:
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得分≤29分。

其中:
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
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
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