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基础图件编制的若干规则和要求

合集下载

《地质图件制作要求》课件

《地质图件制作要求》课件
地质图件制作要求
本课程将介绍地质图件制作的基本要求和流程,帮助您正确制作符合标准的 地质图件。
地质图件的定义和分类
地质图件的定义
地质图件是对地球表层的地质实体、构造特征、岩 矿物质等进行记录和描述的精确图像。
地质图件的分类
地质图制作地质图件的要求
1 准备工作
2 制作步骤
3 软件和工具
在制作地质图件之前,需要 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地质数据 和资料。
制作地质图件包括绘制底图、 描绘地质要素、标注地质单 位等步骤。
制作地质图件需要使用地质 绘图软件和绘图工具,如 AutoCAD、CorelDRAW等。
注意事项
1 制作技巧
在制作地质图件时,需要注意使用合适的符号、颜色和比例尺,以确保图件的准确性。
2 常见错误的解决方法
对于常见的制作错误,可以通过参考文献和请教专业人士来解决。
地质图件的重要性
有效记录
地质图件可以有效记录地质信息, 对于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具有重 要意义。
沟通交流
地质图件可以作为沟通交流的工 具,方便不同专业人士之间的理 解和合作。
决策支持
地质图件为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帮助制定合理的地质规划和开发 方案。
参考文献
1 地质图件制作规范
2 地质图件制作技术教程
了解地质图件制作规范对于准确制作地质图件至 关重要。
参考地质图件制作技术教程,学习制作地质图件 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地质勘查综合图件编制原则

地质勘查综合图件编制原则

地质勘查综合图件编制原则1、目的1.1 及时指导地质勘查工作,避免施工的盲目性;1.2 提供地质报告或勘查设计书所需的各项综合图纸;1.3 为总结本矿床或地区的科研报告提供资料和图纸。

2、基本要求2.1 全面系统地收集各种资料;2.2 编绘要及时,尤其是指导施工的图纸,尽可能做到当天收集到的资料,当天反映到草图上;2.3 要建立综合图件编绘工作制度和检查制度;2.4 综合图件应根据其目的和用途,确定表达的内容及应突出的关键问题。

3、综合地质图件的类别3.1 按图纸性质可分为:地表平面图类、垂直剖面图类、深部平面图类、投影图类、研究图类;3.2 按图纸的用途可分为:矿床综合图件、区域性综合图件;3.3 按表达空间立体情况可分为:截面图、投影图。

4、共同的内容4.1 图名:一般为全名称,与地质报告一致,如图纸多、图名复杂,除区域地质图和矿区地形地质图外,其它图件的图名可略去图名中“××省××市(县)”。

4.2 图号:有二种,一般为顺序号,另一种为按图件性质分类编号,如第四类为剖面图,将其图号按顺序编“4-1、4-2……”。

4.3 图例:凡图上所有地质、工程、物化探异常等有关所有内容(符号、代号、线条等)都要有图例予以说明,不应遗漏。

图例的编排次序(从上至下)一般为:地层(自新至老)、侵入岩(自新至老、自酸性至超基性)、岩相、构造、矿产、探矿工程、重砂、物化探成果等。

4.4 图签:内容包括:单位名称、图名、拟编、审核、制图、技术负责、单位负责、顺序号、图号、比例尺、日期、资料来源。

4.5 基本线条:指控制图纸内容的基线,即:平面图上的经纬线或座标线,垂直剖面图上的铅垂(座标)线及水平(标高)线,投影图上的铅垂线(座标线或剖面线)及水平(标高线)。

任何图纸上基本线条不能少于两组。

4.6 区域范围:包括:矿区范围、探矿权证范围、采矿权证范围、资源储量估算范围等,每种范围都要有组成拐点及其编号。

地质图件制作要求

地质图件制作要求

7、比例尺:
为方便图件的使用和缩放,整套地质图件上数字比例尺和直 线比例尺要同时表示。(除了柱状图不表示直线比例尺外), 通常情况下数字比例尺、直线比例尺可放在图名的下方中央 处。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数字比例尺、直线比例尺也可放在 整幅图面的最下方中央处。
8、图例:
图例是地质图件的附属部分,是读图 的工具。所有图件图例要完备,内容 要齐全。图例中的符号、颜色、花纹 须与图内所代表的内容完全一致。地 形底图上某些惯用符号可不列出。 图例一般上下排列次序为:地层系统 (自新至老),侵入岩(自新至老、 自酸性至超基性)、岩相、构造、矿 产、探矿工程、其它。
居民地的表示 方法:
3、道路的表示:
专业地形底图上道路的意义与普通地形图 也有显著的区别,它主要是起着明显的地 面标志作用,只需要反映道路网的基本概 况。一般表示铁路、公路、简易公路、大 车路、乡村路和人行小路。不表示废弃的 或建筑中的道路。在作图中一定要处理好 十字路口、交岔口之间的关系。
#2022
2、地质界线:
• 描绘地质界线要线号准确(一般线号毫米),粗细一致,弯曲自然。
作图时需注意处理好地层的新老关系,先绘新地层地质界线,后绘老的, 由新到老逐次绘出。地质界线与河流符号平行重合时,可省略地质界线 重合部分。地质界线不能穿越双线河、水库、湖塘等水域。
3、地质代号:
一般应在相应地层范围内水平排列。 地质代号要排列紧凑,大小适宜。如地质 体较小,图上宽度排列不下时,可用引线 将符号引至周围空白处。引线一般不宜超 过5.0毫米,并尽量避免穿越几个地质体。
图件汇交格式:
添加标题
附图的源文件原则上无限制,遵循OGC(开放地理 信息系统协会)协议;存档文件JPEG、EPS、GIF、

做地质图相关要求

做地质图相关要求

一、地质图的种类和基本内容用规定的符号、线条、色彩来反映一个地区地质条件和地质历史发展的图件,叫地质图。

它是依据野外探明和收集的各种地质勘测资料,按一定比例投影在地形底图上编制而成的,是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

(一)地质图的种类1、普通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及地质发展历史的基本图件,称为普通地质图,简称地质图。

在一张普通地质图上,除了地质平面图(主图)外,一般还有一个或两个地质剖面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图,普通地质图是编制其它专门性地质图的基本图件。

按工作的详细程度和工作阶段不同,地质图可分为大比例尺的(>1:25000)、中比例尺的〔1:5000~1:10万〕、小比例尺的(1:20万~1:100万)。

在工程建设中,一般是大比例尺的地质图。

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第四纪沉积层的成因类型、岩性及其形成时代、地貌单元的类型和形态特征的一种专门性地质图,称为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

3、水文地质图以一定比例尺地地形图为底图,反映一个地区总的水文地质条件或某一个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规律的地质图件,称为水文地质图。

4、工程地质图工程地质图是各种工程建筑物专用的地质图,如房屋建筑工程地质图、水库坝址工程地质图、铁路工程地质图等。

工程地质图一般是以普通地质图为基础,只是增添了各种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内容。

如在地下洞室纵断面工程地质图上,要表示出围岩的类别、地下水量、影响地下洞室稳定性的各种地质因素等。

(二)地质图的基本内容1、平面地质图平面地质图又称为主图,是地质图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地理概况:图区所在的地理位置(经纬度、坐标线)、主要居民点(城镇、乡村所在地)、地形、地貌特征等。

一般地质现象:地层、岩性、产状、断层等。

特殊地质现象:崩塌、滑坡,泥石流、喀斯特、泉及主要蚀变现象。

2、地质剖面图在平面图上,选择一条至数条有代表性的图切剖面,以表示岩性、褶皱、断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及产状、地貌特征等。

地质图件的绘制方法及要求

地质图件的绘制方法及要求

厚度 岩性描述
1 14
备注
25
地区综合地层柱状图
界 系统


代 号
柱状图
厚度 (m)
岩性描述
二 叠

山 西
系统 组
P2s
底部为褐灰厚-中厚层状岩屑石英 60 杂砂岩,向上为粉砂岩、砂质泥岩、
泥岩和煤。

上太
古 生 界
石统 炭
原 组


本 溪
统组
下部为石英砂岩、砂岩、煤层,中
C3t
部为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石灰
铁路城市等; • ⑦图名、图例、比例尺等。
• 7、地层标准着色(DZ/T0179-1997,色谱)
➢ 第四系,601~640号色谱; ➢ 侏罗系,699~738号色谱; ➢ 三叠系,743~784号色谱; ➢ 二叠系,789~820号色谱; ➢ 石炭系,825~855号色谱; ➢ 泥盆系,860~907号色谱; ➢ 志留系,912~951号色谱;
5.6cm
图名 单位 组别 制图 清绘 审核 指导老师
巢湖北部狮子口实测地质剖面图 0.8cm
第3小组
图号 比例尺 资料来源 日期

1:1000 实测 2009-09-12
2.5cm
3.5cm 12cm
2.5cm
3.5cm
实测地质剖面图
100°
导线平面图
0 43°1 2
D2
3 40°
4 5
45° 6
• 3、实测地层柱状图的画法
• (1)岩层厚度的计算和整理
公式:h=L(sin·cos·sin±sin·cos)
当导线前进方向与岩层倾向相同时,即90>->270: h=L[sin·cos+sin·cos·cos(-)]

地质图件的种类和制图要求

地质图件的种类和制图要求

地质图件的种类和制图要求1 区域地质图1.1 介绍区域地质图主要用以恰当地表示矿区外围或成矿远景区的地质情况,借以说明矿区或矿床的区域地质特征(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等)以及成矿的地质环境与条件等,从而展示区域成矿远景,为发现新矿床提供线索。

1.2 制图要求1)图上地层与岩石的划分详细程度视具体情况而定,但须符合图的比例尺的一般要求。

普查所测的地质图对于成矿直接有关的地质体可作详细的划分,而对于成矿关系较小的地质体的研究程度可稍低于制图比例尺的要求。

图的比例尺一般为1:50000~1:200000或1:250000。

2)用同比例尺的简化地形图为底图,但须保留等高线、水系、铁路、公路、主要的土路和有意义的地形要素(陡崖、岩溶等)、国界、省界、城镇及主要居民点,以及其他要素(采石场和重要的竖井、平巷等),删掉不必要的符号和注记。

3)图上应正确反映该区的地质特征,绘出实测的或推断的地质界线和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不同时代的各种侵入岩及其岩相分带,各种变质带、蚀变带,以及片理、片麻理的方向和代表性产状等。

对于断裂应注明其性质和产状,区别实测断层和推测断层,并尽可能表明其活动的时代或多期性。

4)用不同的符号和花纹突出的反应矿层(体)、含矿层、各种矿化蚀变带、铁帽以及砂矿床的位置等。

5)必须附有1~3条垂直区域构造走向的地质剖面图。

剖面线可以为直线或折线,但须充分反应区域主要构造特点。

剖面的水平和垂直比例尺应相同。

剖面上应表示出:剖面编号、方向、比例尺、标高,以及剖面线所穿越的河流、居民点、山顶等地理位置。

综合利用物化探资料编制区域地质图时(比例尺一般为1:50000)可以在剖面上表示物化探曲线。

6)必须附以综合地层柱状图,比例尺应以能表达地层结构的基本特征为原则。

当地层岩相变化很大时,可编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综合柱状图。

7)地层柱状图中,应分清各时代地层和各填图范围。

用不同的线条、花纹符号表示不同的岩层及其接触关系。

地质填图要求及规范

地质填图要求及规范

地质填图要求及规范一、1:1000地质剖面(一)工作方法1、地质剖面测量:测制1—2条,比例1:1000,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和构造;2、剖面线垂直地层走向,选择地层层序齐全,地层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3、实测剖面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观察进行细致描述;层位地段采集标本,在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4、地质剖面采用半仪器法测制,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

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露宽度在1米以上的在图上表示,小于1米的有特殊代表性的地质体放大表示。

5、实地分层界线作上标记。

6、地质内容记录:全面、正确、地质体产状;各种样品按公司统一格式标注剖面相应位置,做到文字记录。

7、地质剖面图和工作范围内的地质工资料建立合理的地层层序,查明地层岩性、岩石组合,物质成分,岩相组合;分析地层、岩石的含矿性,选定标志层,划分单元。

8、图的内容:采用展开法,导线、导线点、产状、地质界线、地层代号、含矿性、断层、主要地物等。

9、10、当日室内整理野外填图的工作内容。

10、编写地质工作小结其内容(1)、前言剖面测制目的;剖面线位置、方向、坐标、长度、测制方法;工作起始、完成日期、公司名称、工作人员;工作量:剖面长度、标本、样品件数。

(2)、地质成果a、简述剖面测制矿区地层构造特征;b、地层描述;c、岩浆岩及脉岩描述d、构造e、详细描述矿产f、新的见解(3)存在的问题(二)、工作质量1、记录(1)、记录格式、描述内容、顺序、记量、单位等应该符合国家有关标准;(2)、地层分明、突出重点、语言精、概念清、字迹明;(3)、分层及层间合理、清楚;(4)、岩石定性及岩性描述;(5)、其他与矿体有关的特征添加描述;(6)、岩(矿)层产状记明、正确、与剖面吻合。

2、剖面图(1)、标明比例尺和图例:按有关标准;(2)、剖面起点,界线终点及工作位置,地质等数据正确;(3)、柱状图按照有关规范内容齐全;3、实地控制程度尽量把地质点布置的密度与相应的矿区有关的地质图件比例尺相应;4、采样(1)、代表性取样适用的矿种、数量符合要求;(2)、方法和样品重量达到要求;(3)、规范要求采样,位置、编号、文字等清晰标记,图表一致;5、室内资料整理(1)、野外现场编录的内容清晰,做到不漏;(2)、联系有关部门,反馈的信息,及时标注、补充相关资料等内容;(3)、有关文字、图件每一项完成应提交,做到妥善保管;二、地质填图(一)、工作方法1、用原1:10000地质地形磁测图裁集1:2000磁异常C3、C4,C5图做勘探首靶区,采用穿越法加追踪进行;2、观测点用半仪器、Gps结合丁点交汇手图,室内电子上图;3、在填图中有难于弄别的岩性做好素描、拍照等后定性,再填补;4、填图中发现重要的地质体进行追踪;5、地质体的描述、大者直接上图、小的重要地质体放大特别注明;6、记录格式和内容。

地质填图要求及规范

地质填图要求及规范

一、1:1000地质剖面(一)工作方法1.地质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填图工作之前,测制1-2条完整的地质剖面,比例尺采用1:1000,用以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及构造,为1:10000地质填图服务。

2.剖面线应垂直地层走向布置,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齐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

为确保剖面的实测精度,剖面上的地层、矿层界线、构造线若被浮土掩盖,应予揭露。

3.实测剖面应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系统地采集标本,按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4.地质剖面用半仪器法测制,采用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

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露宽度在1米以上者在图上应有表示,小于1米,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地质体应放大表示。

5.实地分层界线用小红旗作标记。

6.地质记录内容应全面、准确,地质体产状及所采各种样品应按分队的统一格式标绘于剖面图相应位置上,并做文字记录。

7.根据实测地质剖面和其它地质工作所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建立较合理的地层层序,查明岩层厚度,岩性、岩石组合特征,物质成份,岩相组合等。

研究地层、岩石的含矿性,尽可能确定其时代,选定标志层,划分填图单元。

8.地质剖面图的内容和布局参照附图1。

要加强导线平面图的绘制,绘制方法采用展开法,表示内容:导线、导线点、产状(可选择表示)、地质界线、地层代号、含矿层、断层、主要地物等。

9.进行地层厚度计算工作。

用统一表格,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D=L(sin α·cosβ·sinγ±cosα·sinβ)式中:D-岩层真厚度;L-斜坡距α-岩层真倾角β-地层坡度角γ-剖面线与地层走向线的夹角。

地形坡向与岩层倾角相反时用“+”,相同时用“-”。

10.随着剖面测制工作的进展,应加强室内整理工作,特别是当日整理、文字记录补正、图件绘制及着墨。

11.编写剖面地质小结。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地质绘制规范要求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地质绘制规范要求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地质绘制规范要求地质绘制在地质勘察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对地质信息、地质数据进行有效整理、展示和传达的手段。

地质绘制的规范要求对于确保地质勘察工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地质绘制规范要求进行探讨。

一、地质绘制的基本要求地质绘制在地质勘察工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 符号规范:地质绘图中所使用的符号和标记应符合行业标准和规范,确保符号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减少误读和混淆。

2. 科学准确:地质绘制应准确反映实际的地质情况,确保图件的内容与实地观察和测量数据一致,尽量避免出现主观臆断或错误的信息。

3. 规范格式:地质绘图要求按照规范的格式进行,包括对图例、注记、图幅等的规定,以便于他人理解和使用。

4. 工程实用:地质绘制应满足工程实践的需求,以便为地质勘察工程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二、地质绘制的内容要求地质绘制内容的规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图件:地质图件应包括基础地质图、工程地质图等。

基础地质图是对勘察区域的地质情况的综合记录,应包括地层划分、构造特征、地貌特征等;工程地质图是对工程选址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包括地质构造、地下水情况、地质灾害等。

2. 样品分析图:对地质样品进行分析时,通常需要绘制样品分析图。

样品分析图应包括样品编号、取样位置、分析结果等信息,并使用规范的符号和图例进行标注。

3. 勘察测量图:地质勘察中通常需要进行多种测量,如地形测量、地层测量等。

测量图应准确反映测量数据,并包括地形剖面图、地质测面图等。

4. 剖面图:地质剖面图是对地质结构进行纵向展示的图件。

剖面图应包括地层、构造、地下水等信息,以及详细的比例尺和标注。

三、地质绘制的符号使用规范在地质绘制中使用的符号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以下是常见的地质绘制符号使用的一些规范:1. 地层符号:地层符号应准确反映地层的性质和特征,符号的形状、颜色和线型应与地层联系紧密。

(整理)地质图的整理和编制

(整理)地质图的整理和编制

地质图的整理和编绘地质图是在对编图区范围内所有各种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图进行整理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先要选好地形底图,必要时分幅编制。

在地形底图上除要删掉等高线外,其它在原图上使阅读地质内容产生困难的地物和符号也应进行删节,但须保留原图上的座标网格和经纬度。

其次要拟定统一图例和有关文字代号,以保证编图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在进行落图时,应尽量考虑利用最大比例尺和最新编成的图件,因为这些图件,质量是较高的。

如果研究范围内有砂矿或风化壳矿床发育时,要尽可能保留地形等高线及地貌符号,特别是大比例尺图纸。

一、按附表1对于地层划分的要求,对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进行尽可能详细的划分。

划分时要考虑到成矿研究的需要。

变质岩尽可能恢复原岩,在原岩基础上,加上代表不同变质作用和变质程度的花纹,特别是大比例尺图纸。

如果不能恢复原岩时,则以色例表示时代,以花纹表示不同变质作用和变质程度;变质岩全面分布地区,除混合岩化及花岗岩化岩石外,可不用花纹。

火山岩应区分不同的时代、不同系列和不同的岩性,分别以颜色、色调深浅及花纹或代号来表示。

二、侵入岩对于中比例尺图纸,一般按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及碱性五类划分,并表示不同时代,在图纸比例尺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划分出不同的相,对大比例尺图纸一般要划分出不同的相,对于岩脉、岩墙及各种单矿物脉,均用相当岩性的粗色线按其走向表示,在图纸比例尺允许的范围内,按实际情况表示。

图纸比例尺不允许时,划分岩墙(脉)组。

很小的单矿物脉,个别出露,没有实际意义时,可以忽略,成群出现时,以特定符号表示,并表示其走向及分布范围。

对于复杂侵入(喷发)岩组图上无法区分成份时,按其两极组份联结起来表示,例如闪长岩至辉岩和角闪岩之间的一套岩组用δ-φ来表示。

三、要用不同图例表示地层的斜交不整合接触(包括地层与侵入岩)及平行不整合接触。

第四系与其下伏地层的不整合接触例外。

四、其他与一般地质图的要求相同岩性柱状图:岩性柱状图是充分反映工作区地层岩性特点,特别是影响该矿区(床)矿化分布的岩石成份、结构、构造、次生变化(包括沉积变化和热液作用)及其他有利于矿液富集的岩性、岩相特点和矿化沿剖面分布的特点的的图纸,其目的是查明该矿区(床)在岩性控矿准则上的特殊性,以便确定在编绘成矿规津图及顶测图时,应重视哪些岩性准则。

(完整版)地质制图一般规定

(完整版)地质制图一般规定

地理信息系统制图一般规定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主题内容本规程规定了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件制作的要求、一般规定以及作业程序。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详查及勘探矿区各类地质图件制作的技术依据之一。

其他地质图件可参照执行。

3 引用标准和规范DZ/T 0156-95 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 0157-95 1:50 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 0159-95 1:500 000 1:1 000 000省(市、区)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 0156-95 1:250 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1:50 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图式图例(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勘查技术管理规范补充规定(测绘、地质绘图)(199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金矿勘查综合图件编绘指南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三总队第一章矢量化的一般规程1.1 对底图的质量要求一般地质图件原稿图应符合下列要求:1. 数学基础(直角坐标网、经纬网、内廓及各类控制点)精度必须符合规定要求;2. 图面平整、内容清晰、所附资料齐全;3. 国界、省(市、自治区)界等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了审查并有文字依据;4. 相邻图幅各要素接边误差符合要求。

1.2 矢量化前准备工作1. 矢量化前必须详细阅读底图(原图)和有关规范图式图例,了解各要素的清绘(矢量化)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2. 定作业计划。

作业计划可按要素拟定,也可按每日工作量具体划分,以便有条不紊的工作。

3. 底图是否清绘准确,发现疑难问题,必须在清绘前向有关人员问清弄懂,自己不能擅自改动。

1.3 矢量化的质量要求1. 原图各要素清绘符合规定要求,依比例尺的符号不得变形,不依比例尺的中心点位不得超差。

2. 上各项内容不得漏掉或有差错。

3. 国界及行政区划界线,严格按照可靠资料绘制。

如有国界线的图,必须上级批准,并附有正式审批文件,方可绘制印刷。

地质填图规范最新规范标准

地质填图规范最新规范标准

地质填图规范最新规范标准地质填图是地质学研究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它涉及到对地表或地下地质体的详细调查和记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质填图的方法和规范也在不断更新。

以下是根据最新规范标准制定的地质填图规范内容:地质填图规范最新标准一、目的和适用范围地质填图旨在获取地表或地下地质体的详细信息,为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地质调查和研究项目。

二、基本原则1. 准确性:确保填图数据的准确性,避免主观臆断。

2. 全面性:全面收集地质信息,包括岩石、构造、地层等。

3. 系统性:按照地质学的系统分类进行填图。

4. 可追溯性:填图结果应有明确的记录和存档,便于复查。

三、准备工作1. 收集资料:包括历史地质资料、遥感图像、地形图等。

2. 确定比例尺:根据研究目的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3. 设备准备:包括地质锤、罗盘、放大镜、GPS定位设备等。

四、野外工作1. 路线规划:根据地形和地质特征合理规划调查路线。

2. 地质观察:观察岩石类型、结构、颜色等特征,记录地质现象。

3. 采样:采集岩石、土壤、化石等样本,用于室内分析。

4. 记录:详细记录观察结果,包括地质点的位置、特征描述、样品编号等。

五、室内工作1. 数据整理:整理野外记录,形成统一的数据库。

2. 地质解译:根据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结果,进行地质体的解译。

3. 制图:按照规范要求绘制地质图,包括地质界线、岩性、构造等。

六、质量控制1. 野外复核:定期对野外工作进行复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室内审核:对室内解译和制图结果进行审核,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3. 成果评估:对地质填图成果进行综合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七、成果提交1. 成果报告:编写详细的地质填图报告,包括方法、过程、结果和结论。

2. 地质图件:提交地质图及相关的辅助图件。

3. 数据资料:提交所有野外记录、室内分析数据和电子文档。

八、安全与环保1. 安全措施:野外工作时,严格遵守安全规程,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

地质制图规范与要求

地质制图规范与要求



在颜色的设计上,要充分注意到重点和一般、 在颜色的设计上,要充分注意到重点和一般、点与 面、谐调与对比的不同情况慎重处理。 谐调与对比的不同情况慎重处理。 图上要突出的重点要以鲜明的色彩涂着,例如油田 图上要突出的重点要以鲜明的色彩涂着, 范围、高产区等。 范围、高产区等。 小面积、小符号不易看清的应当将颜色加重, 小面积、小符号不易看清的应当将颜色加重,面积 大则相应清淡。 大则相应清淡。 绘地质图时,则应严格按照统一标准着色。 绘地质图时,则应严格按照统一标准着色。
整饰及其他
图幅质量的好坏,不单取决于内容如何, 图幅质量的好坏,不单取决于内容如何,图面整饰也 有很重要的作用。除前面讲到的以外,还应注意: 有很重要的作用。除前面讲到的以外,还应注意: 1)在油田开发图件中,有的面积画法需要自行设计适 )在油田开发图件中, 当的比例,不致过挤或过稀而影响图的质量; 当的比例,不致过挤或过稀而影响图的质量; 2)图边美化与设计,既要朴素大方,又要美观相衬。 )图边美化与设计,既要朴素大方,又要美观相衬。 图边的宽窄需按图幅的大小而定; 图边的宽窄需按图幅的大小而定;
图面布局得当,通常要注意以下几点: 图面布局得当,通常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图件的资料内容没有布满图面的情况下, 在图件的资料内容没有布满图面的情况下,为使图面紧 凑,可将图名、比例尺安置在图廓内的左(右)上方。图名 可将图名、比例尺安置在图廓内的左( 上方。 一栏的长度一般不超过图廓长的三分之二, 一栏的长度一般不超过图廓长的三分之二,图名和图例所占 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六分之一。 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内容较多且分布面积大而不 可压缩时,则可将图名放置图廓外的上部,图例、比例尺、 可压缩时,则可将图名放置图廓外的上部,图例、比例尺、 单位、日期和责任表的位置,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单位、日期和责任表的位置,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图件编制规定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图件编制规定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图件编制规定一、地质资料综合整理地质资料的综合整理是对野外地质观察、编录、取样等所取得的原始地质资料进行加工的过程,是用地质规范、术语、符号、图表等进行集中反映地质成果。

(一)、地质资料整理分类1、各种比例尺填图资料的整理对野外收集的第一手资料,应对岩性、构造、矿化点的描述等文字先核对,对有错误或不完善的地方修正、补充完,对地质点编号、产状等数字、以及所采样品的编号进行着墨,对信手剖面图、地质素描等资料进行整饰上墨;并把地质点投在实际材料图上,绘出该点和有地质内容的路线地质岩性、构造、产状以及矿化特征。

2、各类工程编录资料的整理钻孔、坑道、探井、探槽等工程编录资料整理,应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下发的《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为准。

3、地质资料的综合整理地质资料的综合整理是编制地质报告的基础,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是编制综合图件:(1)、小比例尺的区域地质图,反映内容为区域性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化探、矿床(点)等,所取得矿权范围;(2)、大比例尺的地形地质图(1: 1, 1: 50, 1: 20,1: 10 ),反映的主要内容为矿区范围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在地表的展布特征,大比例尺的化探成果等;(3)、地表取样平面图、中段取样平面图,目的是微观反映矿体的平面特征,根据所施工工程的取样分析成果对矿体进行圈联,圈出矿体在平面上的形态,主要内容有所施工工程,取样分析成果,矿体,不同的地质、构造界线等,并附取样分析成果表。

(4)、地质剖面图,目的是反映矿体的产状,纵向上的延伸情况,主要内容有地表的地质特征,矿体,所施工工程的位置,剖面上的取样分析成果等;(5)、矿体资源量估算图,目的是对矿体有多少资源作图估算,是对地质成果的综合反映,有垂直纵投影和水平投影两种;(6)、各类工程素描图、钻孔柱状图。

(二)、是编制各类表格1、工程测量坐标成果表2、各类样品分析化验、鉴定成果表3、资源量估算表(三)、是文字报告的编制(四)、资料的归档对野外所收集的原始资料,编制的图、表、文等分门别类进行清理,装袋,并附上目录,交到资料室。

地质制图规范与要求PPT课件

地质制图规范与要求PPT课件

线条和花纹
线条和花纹,同样是决定图幅质量和美观程度的重要因 素。
1)线条的粗细、长短、虚实、单双,在图上均需作统 盘考虑。
2)图上线条要光滑,粗细要搭配得当。单色线在重叠 交错的情况下,要分清主次。
3)用线条组成的花纹尽可能简单清晰,用粗细、虚实、 疏密、色调、方向的变换方法加以区分。尤其要处理好重叠、 交错时的关系,不要使人眼花缭乱。
第二步:制订技术要求及作业进度
图面的设计




线















图面布局
图面布局得当,通常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图件的资料内容没有布满图面的情况下,为使图面紧
凑,可将图名、比例尺安置在图廓内的左(右)上方。图名 一栏的长度一般不超过图廓长的三分之二,图名和图例所占 面积不超过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内容较多且分布面积大而不 可压缩时,则可将图名放置图廓外的上部,图例、比例尺、 单位、日期和责任表的位置,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图上要突出的重点要以鲜明的色彩涂着,例如油田 范围、高产区等。
小面积、小符号不易看清的应当将颜色加重,面积 大则相应清淡。
绘地质图时,则应严格按照统一标准着色。


注记的作用在于表达图上颜色、符号、线条所表示不 足。常规注记用字:
1)图名较常用新魏、宋体、隶书或美术字; 2)图例、比例尺多为宋体和等线体字; 3)单位、日期、责任表多用宋体; 4)居民点多用等线或宋体、仿宋也可以; 5)山脉、水系通常用斜体字。 6)各种数字注记多用正等线阿拉伯数字,区域划分常 用罗马数字。

地质图件制图应注意的问题

地质图件制图应注意的问题

做剖面图时应注意:
一般标尺要注单位(m);x、
y坐标要注全;表格中的各项单位 要注全;用色在整套图中要一致。
(三)、柱状图 钻孔柱状图比例尺一般采用 1:100~1:500,根据各矿种要求 和矿区复杂程度确定。若钻孔中 某一岩性段过大时,可采用压缩 法绘图,在岩性花纹中用两条断 开线表示缩减,两线宽2mm。
c、应正确反映该区的地质特征。 d、必须附有1-3条垂直区域构造 走向的地质剖面图。 e、应附综合地层柱状图(无地层 出露或仅有第四系出露可省略),比 例尺以能表达地层结构的基本特征为 原则。综合柱状图放置于图的左图廓 外。
(二)、勘探线地质剖面图 a、勘探线地质剖面图是反映矿床 (体)地质特征的基本图件,亦可用 作储量计算,是垂直断面法计算储量 的主要图件。当矿体地质情况不太复 杂时二者可以合并。 b、比例尺一般略大或相同于储量 计算平面图。 c、一般在剖面下方要相应绘出剖 面线平面位置图
地质代号:一般应在相应地层 范围内水平排列。地质代号要排 列紧凑,大小适宜。如地质体较 小,图上宽度排列不下时,可用 引线将符号引至周围空白处。引 线一般不宜超过5.0毫米,并尽量 避免穿越几个地质体。
地质图用色:要严格按照地质 图用色标准(国家标准)和山东 省区域地质图计算机制图技术标 准。不论是地质图还是储量图中 的用色,《编制指南》中都有了 明确的规定,请大家在作图中认 真遵守。
地质图件制图应注意的问题
大 纲
一、制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负责资料汇交人员对图件的 验收
一、制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整饰:包括图廓间、图廓 外和图面整饰。通常图件图廓有 内图廓和外图廓。内图廓是图幅 的实际范围线,用细实线0.1mm, 外图廓是图幅的外围线,用粗实 线0.3-0.5mm,主要起装饰作用。 经纬度注记、分度带、方里网注 记和境界端注记等要素放在内外 图廓之间。

地质基础图件编制的若干规则和要求

地质基础图件编制的若干规则和要求
横坐标的20
4、责任表
平面图:编图时间—平面图框外右上方 编图单位--平面图框外左下方 责任表--平面图框外右下方
剖面图:单位、时间、责任表均在正图 下方,由左向右排列
责任表:责任人特别是审核人姓名应当手签
结束语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认识和经验总结, 如有与现行规定不符合之处,以现行规定为 准。
谢谢!
65
(m)
50
201
GR 1000m
SP莱77 AC
1000
1250m
1250


la莱i7766

GR
SP
AC
RT

GR SP ACRT 20
130 45
85
(m)
60
180 0
20
沙 二 段
1250
GR
G4 R
青东4
QD4

SP
AC
SP 16 10
68
度 (m)
140
AC702 0
RT
10
1250
线条比例尺 其他:如饼型
2、比例尺的选用
独立平面图:用标准比例尺,有时为迁就图幅选用 非标准比例尺,也应尽量用整数比例,例如1:20000; 1:80000等。
综合图中的平面图:尽量用标准比例尺,图幅不允 许而选用非标准比例尺时,也应尽量用整数比例。
剖面图: 油气藏剖面— 标水平比例尺,井距严格按比例绘制。 地层对比剖面— 一般不设比例尺,各井等距绘制。
非控制沉积和构造格局之次要断层两侧应当大体一致
6、构造等高线加粗
原则上每5条加粗一条,但应当根据等高线距而定, 令加粗线尽量为整数。比如25米线距,可以每4条加 粗一条

图件编制(地质培训讲稿)

图件编制(地质培训讲稿)

图件编制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图件编制随着地质学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从早期的手工绘制到现代的计算机绘 图,图件编制的技术和手段不断更新和完善。
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图件编制正朝着数字化、信息化和智 能化的方向发展,为地质研究和决策提供了更加高效、准确和可视化的支持。
02
地质图件编制
地质图件的类型
地质图件编制的流程
01
02
03
04
资料收集与整理
收集相关地质资料,包括野外 调查数据、钻孔资料、遥感影 像等,并进行整理和分类。
地图制作与编辑
利用GIS软件进行地图制作与 编辑,包括地图符号设计、地
图注记、地图整饰等。
数据分析和处理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空间分析、图像处理等,提取
有用的信息。
地质图件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地质图件在科研领域的应用
地质构造分析
地质图件能够清晰地展示地质构造特征,为科研人员提供 重要的地质信息,有助于深入了解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历史。
矿产资源研究
地质图件能够反映地下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为矿产资源 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有助于发现新的矿产资源并评估其开 发潜力。
地球化学研究
地质图件的信息化服务
1 2
数据查询与检索
建立地质数据管理系统,提供数据查询、检索和 导出功能,方便用户获取所需的地质信息。
空间分析服务
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提供地形分析、矿产 资源评价、地质灾害预警等方面的服务。
3
决策支持系统
基于地质数据和模型,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矿产资 源开发、环境保护和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决策支持。
基础地质图件
包括区域地质图、地层 柱状图、古生物图等, 用于描述区域地质背景

工程地质制图规定

工程地质制图规定

工程地质制图规定在工程建设领域,工程地质制图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以直观、准确的方式呈现地质信息,为工程设计、施工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为了确保工程地质制图的质量和规范性,制定一套明确的制图规定是必不可少的。

一、制图的基本要求1、准确性工程地质图所表达的地质信息必须准确无误。

这包括地质体的位置、形态、规模、产状等要素的测量和描绘要精确,地质现象的观察和记录要详实,避免任何主观猜测和随意性。

2、清晰性图面应清晰易读,线条粗细适中,符号和标注大小合适,颜色搭配协调。

不同类型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要用易于区分的符号和颜色表示,避免混淆。

3、完整性制图内容应完整涵盖工程所涉及的地质范围和主要地质问题。

除了基本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等,还应包括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等相关信息。

4、规范性遵循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制图,确保图件的格式、比例尺、图例等符合统一要求。

二、制图的比例尺1、选择原则比例尺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的规模、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以及对地质信息精度的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大型工程或地质条件复杂的项目应采用较大比例尺,如 1:500 1:2000;而对于区域性的规划或初步勘察,可采用较小比例尺,如 1:5000 1:10000。

2、精度要求在选定的比例尺下,图上的最小尺寸应能清晰表达地质要素的特征。

例如,在 1:1000 的比例尺中,地质体的宽度小于 1 米时可能难以准确表示。

三、图件的种类1、工程地质平面图展示工程区域的地形地貌、地层分布、地质构造、地下水分布等平面信息。

2、工程地质剖面图沿工程轴线或特定方向绘制,反映地质体的垂直分布和变化情况。

3、钻孔柱状图详细记录钻孔内各地层的深度、厚度、岩性特征、物理力学性质等。

4、原位测试成果图包括静力触探、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等原位测试的结果,以图表形式展示。

四、地质符号和图例1、符号的标准化采用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标准地质符号,如地层代号、构造符号、岩土类型符号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比例尺的位置:
独立的平面图 图名在图框外上方时,一般置于下图框外
面中间。 图名在图框内,置于图名下面中间。 综合图中的平面图:置于图名下面中间。 剖面图:置于图名下面中间。
四、平面图类
包括: 构造图 地层(岩石类型)等厚图 沉积相图 含油气综合评价图 储量综合图
(一)构造图
1、名称必须明确作图层位
请看下面2幅图:油藏为主?水层为主?
两井之间的空白带! 另外:第一幅图,顶部砂岩全部联通,左边垦古5井
向西构造位置越来越高,为什么不含油?
6、油(气)水界面:同一油水系统近水 平,外缘可适当上翘
7、预测油气层:与已知油气层同色的线 条表示
七、其他
包括: 图框
平面图构造单元名称标注 方里网坐标 责任栏
横坐标的20
4、责任表
平面图:编图时间—平面图框外右上方 编图单位--平面图框外左下方 责任表--平面图框外右下方
剖面图:单位、时间、责任表均在正图 下方,由左向右排列
责任表:责任人特别是审核人姓名应当手签
结束语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认识和经验总结, 如有与现行规定不符合之处,以现行规定为 准。
谢谢!
线条比例尺 其他:如饼型
2、比例尺的选用
独立平面图:用标准比例尺,有时为迁就图幅选用 非标准比例尺,也应尽量用整数比例,例如1:20000; 1:80000等。
综合图中的平面图:尽量用标准比例尺,图幅不允 许而选用非标准比例尺时,也应尽量用整数比例。
剖面图: 油气藏剖面— 标水平比例尺,井距严格按比例绘制。 地层对比剖面— 一般不设比例尺,各井等距绘制。
2、含油气面积图底图--主要油气层段顶(底) 面构造图
3、综合柱状图要突出目的层段,选用资料井 应在计算含油气面积内
4、油气藏剖面通过油气藏主体,左右到边, 突出计算储量层段
五、剖面图
(一)地层对比剖面
(1)井距一般按等距离布置(无比例尺), 也可按比例布置(设比例尺) (2)一般是对比层位的顶界拉平,而且只连地 层界线,最细只到砂层组,不连岩层或油气层。
请看下图右边,等厚线的勾绘是错误的。
(三)沉积相图
1、主要相带应有典型单井相图示例, 如主河道、河口坝等
2、相序的平面展布复合沉积规律
请看下图:三角洲形态:△?扇形? 三角洲前方为滨浅湖相?
(四)含油气综合评价图
图面应重点表现评价目标
示例: 右图的 评价目标?
(五)储量综合图
1、由含油气面积图、综合柱状图和油气藏 剖面图组成
示例: 规范
不规范
3、位置:框内下方空白处
如图框内下方确无空白,可放在框内正图 右侧(竖排)
4、剖面图:一般不设图例
三、比例尺
1、类型
数字比例尺: 标准:1:10000;1:25000;1:50000;
1:100000;1:250000;1:500000;…… 非标准: 1:20000;1:150000;1:300000;……
非控制沉积和构造格局之次要断层两侧应当大体一致
6、构造等高线加粗
原则上每5条加粗一条,但应当根据等高线距而定, 令加粗线尽量为整数。比如25米线距,可以每4条加 粗一条
(二)地层等厚图
关键是边界线的处理 1、超覆、剥蚀边界
边界线就是“0”厚度线
2、断层边界 以断层为边界时,断层线即是“0” 厚度线
AC
170 0
RT
24 1000m
青东
GR
1250
S1P2 ACRT
1250m
1500m
1500
1500
1750
1500
1500
1500
1500m
1750
滩坝三角洲
2000
2250
2500
1750

2000


2250
2500
2000
2250

2500

2750
1750
滩 坝
2000
2250
2500
1、图框
独立平面图
示例:
2、综合图中的平面图 ----单细线或虚设
3、剖面图 ----不设图框
2、构造单元名称标注 按汉语阅读习惯 从上到下
自左向右
3、方里网坐标
平面图的方里网坐标标志区块所在位置 要求:标注必须准确
平面图左下角纵、横坐标首个坐 标值,以公里为单位,必须标注完 整,前2位数不能省略。 比如:东营地区,纵坐标的41

1750

1750
2000

2250
角 洲
2500
1750
1750m
2000
2000m


2250
洲 2250m
2500
2500m
2750
2750
2750

2750

2750
2750m

(3)断缺地层的处理 (4)剥蚀、超覆地层缺失的处理
示例:
(二)油气藏剖面
1、井距严格按比例布置 2、断层分级 3、断层两盘的同一层段地层厚度协调 4、突出油气层,断层两侧油气层位置、厚度对应 5、井点之间油气层尖灭,不能形成储层空白带
请看下图:对比内容和图名?对比段顶界及其性质?沉积相? 砂层对比—空白带?最底部地层界线?层位标注?
深 度 (m)
30
GR
114
20
qd8
SP


62


60
AC
180
-10
RT
25
莱77-莱76-青东4-青东2-青东8-青东14-青东12连井地层对比剖面
lai77
GR
SP
深 度
AC
45
150 50
地质勘探基础图件 编制的若干基本规则和要求
六方面内容
一、图名 二、图例 三、比例尺 四、平面图类 五、剖面图类 六、其他
一、图名
1、图名必须确切、简明扼要
示例:╳╳地区地震T2反射层构造图—√ ╳╳地区沙一段顶面构造图—√ ╳╳地区T2构造图— ╳ ╳╳地区沙一段构造图—╳ ╳╳地区沙二段顶面深度构造图—╳ ╳╳地区三维叠前偏移构造图—╳ ╳
65
(m)
50
201
GR 1000m
SP莱77 AC
1000
1250m
1250


la莱i7766

GR
SP
AC
RT

GR SP ACRT 20
130 45
85
(m)
60
180 0
20
沙 二 段
1250
GR
G4 R
青东4
QD4

SP
AC
SP 16 10
68
度 (m)
140
AC702 0
RT
10
1250
1500
QD2
GR
深 度
AC
R25
1
12
(m)
120
730 0
36
GR青东2AC
1250
1500
750
1000
青东8
GR SP ACRT
1250
11.143
GR
126 50
QD14
SP
90
深 度 (m)
25
AC
190 0
青东14
GR SP
AC
RT
10
1250


36.41
GR
无图名
153 0
SP
深 度 100 (m) 45
示例:╳ ╳ 地区╳ ╳段顶(底)面构造图 ╳ ╳ 地区地震T2反射层构造图 ╳ ╳ 油田╳ ╳段第 ╳砂层组顶面构造图
2、断层
绘制符合标准或惯例
示例:
级别清晰 交叉断层切割关系清楚
示例:
3、构造等值线及其标注要规范
示例:
4、不能多条构造线集中交到断层消失处 请看:下图就有几处这种现象
5、构造等高线走向
2、图名的位置 独立的平面图:图框外上方正中。
如图框内左(右)上方有较大空白区,图名应 置于图框内空白处。
综合图中的平面图:本图图框内的上方
适当位置。
剖面图和柱状图:图上方正中
二、图例
1、设置:
图内所有内容,但通用图例可省略,如 铁路、公路等。
图内没有的内容不能虚设。
2、单个图例:图框长宽比为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