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简单事件的概率》word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简单事件的概率(1)

教学目标:

1、了解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n

m A P =

; 2、掌握用树状图和列表法计算涉及两步实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3、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经历用树状图、列表法计算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教学难点:

正确地利用列表法计算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教学过程:

一、实验操作,探索新知。

师:盒子中装有只有颜色不同的3个黑棋子和2个白棋子,从中摸出

一棋子,是黑棋子的可能性是多少? 生:由几名学生动手摸一摸。

(教师准备一个不透明的小袋子,里面装有3个黑围棋和2个白围棋)

师:在数学中,我们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称为事件发生的概率,如果事件发生的

各种可能结果的可能性相同,结果总数为n(事件A 发生的可能的结果总数为m),事

件A 发生的概率为()n

m

A P =

。 二、新课教学。

1、热身练习: 如图,三色转盘,每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相等,让转盘自由转

动一次, “指针落在黄色区域”的概率是多少?

师:结合定义作详细分析,为两个例题教学做准备。

(分析:转盘中红、黄、蓝三种颜色所在的扇形面积相同,即指针落在各种颜色区域

的可能性相同,所有可能的结果总数为3=n ,其中“指针落在黄色区域”的可能结果

总数为1=m 。若记“指针落在黄色区域”为事件A ,则()n m A P =

3

1

=。

) 设计说明:通过练习,让学生及时回味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学会数学的过程中会学数学。 2、例题讲解:

例1 如图,有甲、乙两个相同的转盘。让两个转盘分别自由转动一次,当转盘停止转

动,求(1)转盘转动后所有可能的结果;

(2)两个指针落在区域的颜色能配成紫色(红、蓝两色混合配成)的概率;

(3)两个指针落在区域的颜色能配成绿色(黄、蓝两色混合配成)或紫色的概率;

例题解析: (1) 例1关键是让学生学会

分步思考的方法。

(2) 教师分析并让学生学会画树状图(教师板演)。 3、巩固练习:任意抛掷两枚均匀硬币,硬币落地后,

(1)写出抛掷后所有可能的结果(用树状图表示)。 (2)一正一反的概率是多少?(指定一名学生板演)

4、讲解例2:一个盒子里装有4个只有颜色不同的球,其中3个红球,1个白球。从盒子里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并搅匀,再摸出一个球。 (1)写出两次摸球的所有可能的结果;

(2)摸出一个红球,一个白球的概率; (3)摸出2个红球的概率; 师:你能用列表法来解吗?

有没有更简单明了的方法?(学生应

该有预习,能说出用列表法。) 5、练习巩固: 任意把骰子连续抛掷两次,

(1)写出抛掷后的所有可能的结果;

(2)朝上一面的点数一次为3,一次为4的概率 (3)朝上一面的点数相同的概率 (4)朝上一面的点数都为偶数的概率 (5)两次朝上一面的点数的和为5的概率 6、拓展趣味:

一枚硬币掷于地上,出现正面的概率是

2

1; 一枚硬币掷于地上两次,都是正面的概率可以理解为

2

121⨯ 一枚硬币掷于地上三次,三次都是正面的概率可以理解为2

1

2121⨯⨯

那么,一枚硬币掷于地上n 次, n 次都是正面的概率为n

⎪⎭

⎝⎛21

一枚硬币掷于地上两次,都是正面的概率为

4

1, 将两枚硬币同时掷于地上,同时出现正面的概率也为

4

1

, 掷两枚硬币和一枚硬币掷两次的正面都朝上的概率相同吗? 掷n 枚硬币和一枚硬币掷n 次的正面都朝上的概率相同吗? 7、提高拓展:

如图为道路示意图,则某人从A 处随意走,走到B 的概率为多少?

三、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本节重难点:

(1)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称为事件发生的概率

如果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结果的可能性相同,结果总数为n ,事件A 发生的可能的结果总数为m ,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m

n A P =

。 (2)能用树状法和列表法分析,并求出简单事件A 发生的概率。 四、布置作业

B A

C D E F

1、同步练习;

2、课后思考:(选做题)

某号码锁有6个拨盘,每个拨盘上有从0到9共十个数字。当6个拨盘上的数字组成某一个六位数字号码(开锁号码)时,锁才能打开.如果不知道开锁号码,试开一次就把锁打开的概率是多少?

五、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