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指导教案-写一写家乡的景物.doc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doc
三年级下册《习作一·我爱家乡》教学设计习作内容这次习作,我们来写一写家乡的景物,写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尽力写出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如果对其他地方的景物特别感兴趣,也可以写。
写法点睛俗话说:“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
”谁不说咱家乡好呢?小朋友,你的家乡在哪里?你的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呢?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可爱的(美丽富饶的)家乡吧。
首先要言之有序。
写家乡的景物,一定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印象最深的,或者具有典型特点的景物,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
写景的顺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以时间推移为序,可以按一年四季的变化来写,也可以写某一段时间的景色变化;二是以空间方位为序,可以采用由远到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等空间方位顺序来描写景物;三是移步换景为序,即随着观察者立足点的移动变化来描写在不同地方看到的景色──先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景色,后到了什么地方又看到了什么景色。
只要按顺序把观察到的景物具体写出来,家乡的美景自然会呈现在读者眼前。
其次要抓住特点。
写景时只有抓住景物的特点,才能使人如见其物,如临其境。
怎样才能抓住家乡景物的特点呢?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风物不同,景致的特点也不同。
比如,从气候上看,北方冬天冷,哈尔滨有“冰城”之称,而南方夏热,重庆有“火炉”之称、“雾都”之誉;从地势上看,有的小朋友家乡在一望无边的平原、一碧千里的草原,有的小朋友则在连绵起伏的丘陵、高耸陡峭的大山上;从物产上看,有的小朋友家乡盛产小麦,棉花,苹果,而有的家乡盛产水稻、香蕉、柑桔……总之,可以从事物的种类、大小、形状、色彩、声音,从静态、动态等方面去发现特点,去描写特点。
最后表达真情。
写景表达的情感必须真实,这样才能在感动自己的同时感动别人。
对家乡的赞美、热爱,可以在具体的描写中流露出来,也可以在开头、结尾和文中直接抒发对家乡的真情。
此外要展开合理的想象,采用一些形象的比喻、亲切的拟人、有力的反问、动人的夸张,以及引用美妙的传说,这样写会更加生动优美,更加吸引读者。
三下第一单元作文指导.doc
三下第一单元作文指导三下第一单元作指导主题:家乡的景物要求:写一写家乡的景物,展开想象,写出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写其他地方的景物。
提示:1、选择家乡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写一写,也可以写其他地方的景物。
2、展开想象,按照一定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
3、写出自己的感受,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和小组的同学交流,选出写的好的习作,并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范一《杨梅,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30班张诗颖我的家乡在长兴,这里有许多的:有仙、杨梅、还有顾渚......其屮我最喜欢的就是杨梅了。
每到初夏的时候,一个个好吃的杨梅全都成熟了。
我和家人们到了杨梅脚下,我走出车子从下往上望,一个个又大又红的杨梅看起好像一个个红宝石,除了看到上和路两排的杨梅外, 我还看到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地,看起像一条绿色的毯子。
走到草地上一躺下去软棉棉的舒服极啦!再往坡上走只见一位位梅农在幸福地忙碌着。
有的搭着梯子在树的顶端摘杨梅,有的拎着篮子在树底下摘,还有的干脆骑在树上摘。
虽然他们都满头大汗了,可是他们脸上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走向杨梅树底下,突然觉得身上一下子凉爽多了,因为这些杨梅树长得实在太高太茂盛了。
树上的杨梅也一个有一个的姿势:有的羞涩的躲到了树叶后面,有的在微风中翩翩起舞,还有的你争我挤、争先恐后的让梅农摘呢!我每年都会到这个美丽的杨梅,因为它不但可以让我品尝到酸甜可口的杨梅,还给我带了欢乐。
范二《我的家乡钟家浜》30班钟李骋我的家乡是钟家浜,位于长兴东边,那儿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春天,我们乡村的孩子们最大的快乐就是“放风筝”,我们一家到村子上最辽阔的地方。
我一手拿着放风筝线的柄,一手拿着风筝往外一甩,这只手就把风筝放开拿住了线。
风筝飞起了!夏天,小河清澈的能看见底下的鹅卵石。
大家都在里边游泳,我拿着游泳圈,跟着爸爸游泳。
我使致的游,啊!累死了!我看见水中央有一根竹子插在水里,我扶着竹子休息了一会, 就游到了岸边,可以回家了!秋天,落叶纷纷,落叶在空中飞舞,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落在地上变成了金色的地毯。
三年级下册同步作文指导第一单元 介绍家乡的景物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同步作文指导第一单元介绍家乡的景物文题解说:本次习作,我们来写一写家乡的景物。
经过课堂上的的讨论之后,你应该对自己家乡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首先,选择一处或几处最能表现家乡特点的景物。
其次,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从形状、颜色、声音、味道等几个方面进行刻画;最后,介绍家乡景物的时候,要让读者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对家乡的爱。
文思拓展:本次作文并不难,但是想写好,写得与众不同就有困难了。
写家乡最著名的景物不如写家乡最美的景物,写家乡最著名最美的景物,不如写自己感触最深的景物。
景物选择好了之后,就要确定一个观察顺序。
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加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了!范文:介绍我的家乡你好!四年前我随父母来到了奶奶的故乡张家港。
其实我的第一故乡在福建。
每年春节我都要回去,我希望你和我一起去福建玩。
福建不像张家港是平原地带,那里有闻名的武夷山风景区,有风景如画的格氏栲原始森林,还有惊险刺激的马铃桥漂流等。
(以书信的形式介绍家乡,别具一格!对比中引出所写对象!总写。
)我的家依山傍水,西边是水流湍急的沙溪河,东边是美丽而富有传说的麒麟山。
(分写。
)到了夜晚,最美的要数麒麟山了。
站在山脚下,向上望,整座山被五颜六色的灯光,装点的分外壮丽。
走过372级台阶,还要继续爬崎岖的山路,才能达到山顶,站在山顶上向远眺望,整个城市尽收眼底,像灯的海洋。
(首先介绍麒麟山的美景!)如果你有兴趣我可以带你区格氏栲原始森林走一走。
那里有千年的古树,有建在树上的房子,还有异兽珍禽等野生动物,还有许多美丽的景色,会让你流连忘返。
(“千年的古树”、“建在树上的房子”、“异兽珍禽”、“美丽的景色”……独特的选景让读者产生浓厚的兴趣!)游玩完格氏栲原始森林,我带你去惊险刺激的马铃桥漂流。
穿上救生衣,带上木桨,坐上皮阀艇,我们出发了!先要学习怎样掌握木桨,使皮阀艇不容易翻。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课教案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家乡的景物教材分析:这次的习作安排是写家乡景物,教学时能够结合口语交际进行,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开拓学生思路,写落发乡的景物及感受。
若是学生想写其他地址的景物也能够。
同时注意学习本组课文的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一、培育自己酷爱家乡、酷爱祖国、酷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二、能对自己喜爱的景物进行认真观看,弄明白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并展开想象。
3、学会按必然的顺序描述景物,一个内容写好了再写另一个内容,做到层次清楚。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学习本组课文的表达方式,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开拓学生思路,有顺序、有重点地写落发乡的景物及感受。
教学重点:学会按必然的顺序描述景物,一个内容写好了再写另一个内容,做到层次清楚。
教学难点:能对自己喜爱的景物进行认真观看,弄明白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并展开想象。
教学预备:上好口语交际课,让学生关注家乡的景物,会介绍家乡的景物。
课件。
范文。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一、导入师:同窗们,咱们的家乡是个超级可爱的地址。
上次的口语交际课大伙儿都热情地介绍了自己家乡的美景,这次习作就请小朋友们把自己家乡的景物写下来。
写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加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好的传奇,就更吸引人了!2.这次习作的要求是(课件出示提示:)能写出景物的特点。
按必然顺序写清楚。
有丰硕的想象。
表达酷爱家乡的情感二、佳作引路,章法导写1.按必然的顺序认真观看景物,按必然的顺序写。
[出示片断一]:雨落在对面屋顶的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
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了一条线。
地上的水愈来愈多,汇合成一条条小溪。
学生读片断,并说说这段话是按什么观看的?师:世上景物千差万别,观看景物的顺序可不能是固定不变的。
该按如何的顺序进行观看,要根椐事物本身的特点和观看的角度。
观看顺序大体有三种:①按空间顺序;②按时刻顺序;③按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指导和讲评教学文案
第一单元习作指导附范文:春在家乡星期天的早晨起来,外面小雨淅沥。
春天来了,我们拿着小花伞去公园寻找春天。
小雨中人民公园的大门更显气派。
水磨石的台阶像一面镜子。
倒映出大理石的门柱。
门柱上镶金的“人民公园”四个大字,非常醒目,使人们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见。
我们跨进大门,顺着一条幽静的小路来到假山下。
人民公园的假山不大,但很奇。
你看那一块块形态各异的石头,有的像一头雄师,昂首啸天;有的像一只羔羊,温顺可爱;有的仿佛天然的石墩,供游人休憩;有的又似一柄匕首直插苍天。
怪石中又隐约夹着一条小路,曲折地通向山顶。
绕过缓坡又可见石缝中的树木。
这时蹬上一块怪石,伸手抚摸树枝,只感到入手处的柔软而坚韧。
啊,春的消息挂上了树梢!顺着山脊的另一条小路,我们走下了山坡。
眼前出现的是一片桃林。
远远望着,朦胧的雾气中桃枝已经泛红。
我快步走进林中。
啊,春的足迹已踏进了这片桃林。
枝头上嫩嫩的芽儿似刚出生的孩子。
露出一只只小脑袋观察春天,在这群“小宝宝”的带动下,桃枝在冬天呈现的黑褐色渐退,像复杂的姑娘般泛起了红潮。
我们在山上,在林中找到了春天,于是又去水上寻找。
人工湖畔,碧波荡漾,垂柳掩映。
有些柔嫩的柳条还婆娑着伸入了水中。
像顽皮的小姑娘的手臂,不时的撩起几点小水滴送到游人的脖颈里。
如此美景自然不能缺少游船。
这不正有几只小舟漂了过来。
大家争相跳上甲板,轻轻摇动桨儿,推开波浪,于是我们便置身于绿水中了。
这时不知谁哼起了一首优美的曲子“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接着又一个人跟着唱了起来“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不知什么时候小雨已经停了。
我们又兴高采烈地游览了动物区。
此时天色已经不早,我们不得不在欢声笑语中整队回家了。
虽然这次春游到此结束了,可是这次春游留给我们将是此生不忘的春天美景。
我爱春天,更爱这春色中的故乡!简评:文章按游览的顺序记叙,语言优美,情景交融。
三年级第1单元作文指导和教案
介绍家乡景物一、主题:介绍家乡景物,属于写景类习作。
可以写自己家乡的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也可以写家乡出名的景物。
审重点这次习作的重点是抓住景物的特点,表达才热爱家乡的感情。
要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要抓住这处风景中最能吸引人眼球的事物来写,抓住其他地方没有,只有这里才有的东西来写,这样才能使别人读过之后对这个地方感兴趣,体会到热爱家乡的感情,从而突出这次习作的重点。
审题目本次习作没有给定题目,你可以根据所介绍的家乡景物来拟题。
第一、可以直接以这个地方的名字为题,如《家乡的顺峰山公园》《黄山》《清晖园》;第二、可以用这处风景的特点加上这个地方的名字来做题目,如《美丽的小兴安岭》《风景如画的顺峰山公园》等。
显显身手:我的题目是:二、选材:家乡有代表性的地方或者事物、物产等:可以写你家乡有代表性的地方,也可以写自己家乡的一处你认为风景优美的地方。
无论你写哪里,都要抓住这个地方的重点写景,突出特点来写。
你认为家乡哪里的风景最美丽或者什么特产出名,给大家介绍一下。
1、动物园上周日,妈妈带我去了动物园。
哇,真让我大开眼界。
那里绿草如茵,群芳吐艳,百鸟争鸣,这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我就写我家乡的动物园好了。
2、优美的湖泊我去过鄱阳湖,那里烟波浩渺,好像和蓝天连在了一起。
风平浪静的时候,它就像一面大镜子;一阵微风吹过,湖水碧波荡漾,在金色的阳光下,波光粼粼;大风吹来,几百里湖面白浪滔天,汹涌澎湃......多么美丽的地方。
3、雄伟长城我早就在电视上欣赏了万里长城的雄伟和壮丽,那磅礴的气势想想就让人动心。
我真想去登一登万里长城,去真真切切地体验一把当好汉的感觉。
4、海边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那就是海南岛了。
人们在软软的沙滩上追逐,眼前是波澜壮阔的大海。
碧蓝的海水轻卷着,缓缓地拍打着沙滩,来了又退回去,像是在和人们嬉戏。
5、黄山暑假里我刚去过黄山,真是大饱眼福。
拾级而上,你会看到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有龟兔赛跑、猴子观海、仙人下棋......黄山云海更是一绝。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指导教案-写一写家乡的景物.doc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指导教案本次习作的内容是── 写一写家乡的景物在和同学相互介绍家乡的景物时,你一定受到了一些启发。
比如,有的同学观察得特别仔细,能说出景物的特点;有的同学能按一定的顺序,说得很清楚;还有的同学充分表达了热爱家乡的感情。
我们就来写一写家乡的景物,写的时候要注意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如果对其他地方的景物特别感兴趣,也可以写。
一、本次习作指导的教学目标1.培养自己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能对自己喜爱的景物进行仔细观察,弄明白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并展开想象。
3.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一个内容写好了再写另一个内容,做到条理清楚。
4.要做到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二、教学之前,我们可以做好的准备有以下几点:1.关于习作知识点的了解:(1)了解景物的静态与动态特点的不同写法。
(2)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来描述景物的特点。
(3)写景的过程中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
2.关于口语交际课:(一)口语交际教学可从本组几篇课文导入,由课文中的荷花、珍珠泉、燕子等,想想家乡的植物、动物、风景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把自己观察和发现家乡的美和可爱之处表达出来。
(二)小组介绍,每个人轮流叙说,讲自己家乡的美景。
(介绍一处即可。
)互相启发感染,听的同学,以补充或提出问题,发言的同学作解答。
(三)小组评议,互相评价。
说说谁观察得细致、讲得清楚;谁讲得动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谁说得有特点。
评出大家认为讲得最好的推荐到全班发言。
(四)全班交流、评改。
评出进步大的同学。
(五)教师就同学发言做总结。
3.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1)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些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3)作前准备:指导学生到你认为家乡最美的地方、最有特色的地方去游览,仔细观察,做好下面记录,并将记录的材料与同学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为习作做好充分准备。
(景物名称、景物所在位置、景物的主要特点,这一点很重要。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指导课教案教学设计
三下册习作训练第一组:主题——写一写家乡的景物一、习作解读人教版六册第一组是介绍大自然迷人景物的单元,这组的习作就是选择家乡的一处景物。
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阅读课文,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留心观察家乡的景物,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二、内容选择这次习作,我们来写一写家乡的景物,写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尽力写出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如果对其他地方的景物特别感兴趣,也可以写。
三、目标与要求1.学习使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观察和写作方法,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写自己家乡的一处景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一定的想象。
愿意展示自己的习作,与同伴分享快乐。
2.在习作的过程中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加深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
四、方法和措施课前先让学生收集家乡有特色景物的资料,有条件的还可以拍成照片。
课堂上先通过教师的讲述初步感知家乡美,然后自学明确习作的内容和要求,再由范文引路,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最后让学生自主习作。
五、教学过程(一)指导审题,寻找家乡美1.激趣读题:师:小朋友,我们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
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好吗?2.同学们都亲临了家乡的景点,你准备把家乡的哪一处景物美美地介绍一番?先请大家起一个亮丽的题目。
如《环游地球80天》、《了不起的跨海大桥》、《人民广场之夜》、《我爱大塘河》、《慈溪杨梅甲天下》。
(二)指导构思,突出家乡美1.师生合作,探究习作要求。
怎么介绍才能吸引人呢?我们可以先读读习作要求。
说说这次习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进行归纳,抓住关键词“景物特点”、“一定顺序”、“热爱家乡”、“丰富想象”,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指导《家乡的景物》_写作指导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指导《家乡的景物》一、现状分析三年级上册,有两个单元都是写景的习作,一次是第三单元的《走进秋天》,另一次是第六单元的《我去过的地方》。
那两次习作,教了孩子几种写作方法:一是并列段式的表达方式,二是按照地点转换的顺序,三是按照季节转换的顺序。
当然还有其他的表达方式,只不过教学生写作方法,得一点一点渗透,不能急。
从那两次习作情况来看,孩子在老师的指点下,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叙述景物特点。
可是,如果写景的文章仅靠一两次训练就能达到目的,就能一劳永逸的话,那老师就是神了。
,只有写才会写,得多多练习才行。
这次的习作内容是《家乡的景物》,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用笔介绍自己的家乡,有点困难。
家乡那么大,景物那么多,究竟从哪说起呢?所以跟三上年级两次习作相比,这次的话题范围更宽,不太容易把握。
那么介绍家乡的景物,是否一定要写那些著名的景点呢?其实不然,你完全可以写你家边上的一条小溪,院子里的一棵老槐树,屋后的某个小山包,或者是春天田野里的油菜园……可以写的内容有哪些呢?结合我们当地情况,罗列了以下材料:江南春色(用并列段的方式写家乡的春天);村口的芦苇塘(写四季的变化);荷塘月色(写村里荷塘的景色:月光下荷花盛开时的美景,采摘莲子的乐趣);校园里的银杏树、院子里的石榴树、橘子树、桂花树、家乡的小山包、竹林、麦田、小区花坛、奶奶的菜园……(它们的四季变化);金沙湖、月牙湖或者附近的一条小河(分几个部分写,比如湖边的植物、湖里的小蝌蚪、小鱼小虾米等);情人岛(树、花、湖、亭子);怡乐园(门口、花间小径、路边景色、河边景色、站在桥上);春天的油菜园(大片菜花的美丽、花香、遐想);小区花坛(春天来临时,花坛里花、草、树等生机盎然的景象);草莓园(开花、结果、成熟、采摘及品尝的快乐、栽种的辛苦);西湖、满觉陇、植物园、超山梅花等美景。
二、孩子的困惑:1.每次写景,我看的时候觉得很美很美,写的时候却大为逊色,把握不住一个地方的自然景点的特点。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写一写家乡的景物”作文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指导教案──写一写家乡的景物作者:方育龙(本教案是本人方育龙独立撰写,他人若使用了相同教案,属于从我处学习、借用。
)教学目标1.培养自己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能对自己喜爱的景物进行仔细观察,弄明白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并展开想象。
3.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一个内容写好了再写另一个内容,做到条理清楚。
教学准备:完成相关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
1.课前我们先来玩两个游戏:第一个:读一读下面的词语,猜一猜描述的是什么季节?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彩蝶纷飞桃李春风蓓蕾初绽暑气逼人林木苍翠赤日炎炎浓荫蔽日骄阳似火层林尽染枫叶似火秋菊盛开遍地黄花桂子飘香风雪交加寒梅怒放玉树银花滴水成冰天寒地冻2.第二个:读诗句,猜一猜描述的是什么景物?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二、写法指导。
(一)确定写作内容(写什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进行了口语交际,大家热情洋溢地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熟悉的、喜爱的家乡的美景,层林尽染的岳麓山,宛如花海的大围山,历史悠久的天心阁,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气势雄伟的湘江大桥,被誉为“中国第一洲”桔子洲,“中国体育福地”贺龙体育馆,人流如织的步行街,等等等等,无不令同学们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这节课,就让我们用手头的笔,一起来赞美我们自己的家乡吧!谁来说说,在我们无数的家乡美景中,今天我们只写一处,你写哪一处?学生先说,然后在学习单上快速写下来。
请将你这节课想写的景物写在学习单上。
【让每个学生确定写什么内容。
】(二)写法指导(怎么写)现在请一位同学读一读我们的习作要求:在和同学互相介绍家乡的景物时,你一定受到了一些启发:有的同学观察特别仔细,能说出景物的特点;有的同学能按一定的顺序,说得很清楚;还有的同学充分表达了热爱家乡的感情。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课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课教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家乡的景物教材分析:本次作要求学生写家乡景物,可以结合口语交际进行,开拓学生思路,写出家乡的景物及感受。
同时注意研究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1.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能对自己喜爱的景物进行仔细观察,弄明白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并展开想象。
3.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做到条理清楚。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研究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有顺序、有重点地写出家乡的景物及感受。
教学难点:能对自己喜爱的景物进行仔细观察,弄明白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并展开想象。
教学准备:口语交际课,介绍家乡的景物,课件,范文。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1.导入老师: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
上次的口语交际课大家都热情地介绍了自己家乡的美景,这次作就请小朋友们把自己家乡的景物写下来。
写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加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更吸引人哦!2.本次作的要求:能写出景物的特点。
按一定顺序写清楚。
有丰富的想象。
表达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佳作引路,章法导写1.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景物,按一定的顺序写。
出示片断一]:雨落在对面屋顶的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
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了一条线。
地上的水愈来愈多,汇合成一条条小溪。
学生读片断,并说说这段话是按什么观察的?老师:世上景物千差万别,观察景物的顺序不会是固定不变的。
该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观察,要根据事物本身的特点和观察的角度。
观察顺序大体有三种:①按空间顺序;②按时间顺序;③按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
2.抓住景物的特点写。
出示片段二)学生读片断,说说这段话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春天,小河两岸的草地上长满了嫩绿的小草,河水清澈见底。
XXX和桃树在河边摇曳着,XXX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
三下教案--作文:介绍家乡的景物
课题习作指导:介绍家乡的景物姓名陈晓颖教学内容习作指导:介绍家乡的景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写一写家乡的景物过程与方法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表达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按一定的顺序写。
教学难点把家乡的美景描绘出来,写得具体、生动。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准备课前搜集的家乡景色的照片或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谈话导入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乡,,无论走到那里,家乡的美景永远留在心里。
这次习作就来写一写我们的家乡。
本次的习作可以结合口语交际进行,写出家乡的景物以及感受。
2、齐读课题,知道习作内容。
二、明确目标引导学生弄清写作的要求,明确写作方法。
打开课本15页弄清写作的要求,齐读写作要求,再默读写作要求,把你认为最重要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重点说出景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充分表达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写作指导你的家乡一定有优美的风景吧,你们发现了吗?写作前,你选择一处自己喜欢的景物,只有自己熟悉的景物才能抓住特点写得具体、生动。
四、写作方法(1)、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理解:什么叫景物?(可以供人观赏的景致和事物。
如:课文中的燕子、荷花、珍珠泉等都是景物。
(包括动物、植物、风景等)景物的特点可以让学生说说有那些。
提问:你打算写的景物有哪些?有什么特点?(指名说说)(2)、按一定的顺序写。
写景物要选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细心观察,可以按照从远到近,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地点转移、空间变换等顺序去观察。
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要安排好。
(3)、展开合理的想象。
为了使文章写得生动、感人,把自己在观察时看到的景物展开合理的想象在文中表达出来。
(展开这一环节后,还应提醒学生适当地表达自己的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4)指名说说你怎样表达自己的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5)写作步骤一般分成三段:第一段:交代家乡的位置及特点。
第二段:详细地写家乡的景物。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指导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指导教案在和同学相互介绍家乡的景物时,你一定受到了一些启发。
比如,有的同学观察得特别仔细,能说出景物的特点;有的同学能按一定的顺序,说得很清楚;还有的同学充分表达了热爱家乡的感情。
我们就来写一写家乡的景物,写的时候要注意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如果对其他地方的景物特别感兴趣,也可以写。
一、本次习作指导的教学目标1.培养自己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能对自己喜爱的景物进行仔细观察,弄明白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并展开想象。
3.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一个内容写好了再写另一个内容,做到条理清楚。
4.要做到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二、教学之前,我们可以做好的准备有以下几点:1.关于习作知识点的了解:(1)了解景物的静态与动态特点的不同写法。
(2)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来描述景物的特点。
(3)写景的过程中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
2.关于口语交际课:(一)口语交际教学可从本组几篇课文导入,由课文中的荷花、珍珠泉、燕子等,想想家乡的植物、动物、风景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把自己观察和发现家乡的美和可爱之处表达出来。
(二)小组介绍,每个人轮流叙说,讲自己家乡的美景。
(介绍一处即可。
)互相启发感染,听的同学,以补充或提出问题,发言的同学作解答。
(三)小组评议,互相评价。
说说谁观察得细致、讲得清楚;谁讲得动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谁说得有特点。
评出大家认为讲得最好的推荐到全班发言。
(四)全班交流、评改。
评出进步大的同学。
(五)教师就同学发言做总结。
3.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1)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些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3)作前准备:指导学生到你认为家乡最美的地方、最有特色的地方去游览,仔细观察,做好下面记录,并将记录的材料与同学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为习作做好充分准备。
(景物名称、景物所在位置、景物的主要特点,这一点很重要。
)三、备课策略思考本次习作教学,策略预设如下:(一)这次习作安排的是写家乡景物,教学时可以结合口语交际进行。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指导教案修订稿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指导教案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指导教案本次习作的内容是── 写一写家乡的景物在和同学相互介绍家乡的景物时,你一定受到了一些启发。
比如,有的同学观察得特别仔细,能说出景物的特点;有的同学能按一定的顺序,说得很清楚;还有的同学充分表达了热爱家乡的感情。
我们就来写一写家乡的景物,写的时候要注意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如果对其他地方的景物特别感兴趣,也可以写。
一、本次习作指导的教学目标1.培养自己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能对自己喜爱的景物进行仔细观察,弄明白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并展开想象。
3.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一个内容写好了再写另一个内容,做到条理清楚。
4.要做到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二、教学之前,我们可以做好的准备有以下几点:1.关于习作知识点的了解:(1)了解景物的静态与动态特点的不同写法。
(2)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来描述景物的特点。
(3)写景的过程中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
2.关于口语交际课:(一)口语交际教学可从本组几篇课文导入,由课文中的荷花、珍珠泉、燕子等,想想家乡的植物、动物、风景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把自己观察和发现家乡的美和可爱之处表达出来。
(二)小组介绍,每个人轮流叙说,讲自己家乡的美景。
(介绍一处即可。
)互相启发感染,听的同学,以补充或提出问题,发言的同学作解答。
(三)小组评议,互相评价。
说说谁观察得细致、讲得清楚;谁讲得动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谁说得有特点。
评出大家认为讲得最好的推荐到全班发言。
(四)全班交流、评改。
评出进步大的同学。
(五)教师就同学发言做总结。
3.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1)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些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3)作前准备:指导学生到你认为家乡最美的地方、最有特色的地方去游览,仔细观察,做好下面记录,并将记录的材料与同学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为习作做好充分准备。
怎样写家乡的景物──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习作》辅导_教案教学设计
怎样写家乡的景物──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习作》辅导本文是关于怎样写家乡的景物──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习作》辅导,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亲爱的三年级小朋友,经过上学期的习作练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写作文其实并不难,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实实在在地写下来,能做到实话实说就很不错了!我相信同学们已经不怕写作文了!今天,妥老师就带领大家在刚刚学习了第一组有关写景的课文后,来练一练怎样写一处家乡的景物吧!提起写景作文,同学们并不陌生,上学期同学们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后,就搞了一次写家乡的一处景物的小练笔。
相对来说,小练笔比较简单短小一些。
这次写一处家乡景物的习作其实就是上次小练笔的继续与扩展。
随着同学们年龄的增长,观察能力与认识水平也渐渐在提高,我相信你一定会写好这次习作的。
那么,同学们怎样才能写好这次有关家乡景物的作文呢?妥老师就给同学们悄悄地传授几个秘诀吧!第一,选好你要介绍的一处景物。
在同学们的家乡一定有许多美丽迷人的风景奇观、名胜古迹,但是在一次小小的作文中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一个一个去介绍,那就把你印象最深的或感情最深的一处写下来吧!这就解决了同学们“写什么”的问题,对吗?第二,抓住景物的特点介绍。
什么是景物的特点呢?那就是这种景物与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是它自己所独有的。
如《珍珠泉》的作者就发现了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所以这泉便得名“珍珠泉”。
作者写出了珍珠泉的绿、清、深、美,这就是珍珠泉的特点。
那么,有些小朋友会问妥老师,怎样才能写出景物的特点呢?很简单,那就是同学们要留心观察你要写的景物呀!只有认真观察了,你才能发现它的特点,否则只能看到表面现象,写起来也是蜻蜓点水!你可以通过观察这种景物在不同时间、不同角度或动静的变化来发现它的特点。
例如叶圣陶爷爷写《荷花》时,无风时荷花就像一大幅活的画,一阵微风吹来好像“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一静一动,想像丰富,荷花的美也不是更鲜明了吗?第三,写景一定要有顺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指导教案本次习作的内容是── 写一写家乡的景物在和同学相互介绍家乡的景物时,你一定受到了一些启发。
比如,有的同学观察得特别仔细,能说出景物的特点;有的同学能按一定的顺序,说得很清楚;还有的同学充分表达了热爱家乡的感情。
我们就来写一写家乡的景物,写的时候要注意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如果对其他地方的景物特别感兴趣,也可以写。
一、本次习作指导的教学目标1.培养自己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能对自己喜爱的景物进行仔细观察,弄明白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并展开想象。
3.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一个内容写好了再写另一个内容,做到条理清楚。
4.要做到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二、教学之前,我们可以做好的准备有以下几点:1.关于习作知识点的了解:(1)了解景物的静态与动态特点的不同写法。
(2)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来描述景物的特点。
(3)写景的过程中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
2.关于口语交际课:(一)口语交际教学可从本组几篇课文导入,由课文中的荷花、珍珠泉、燕子等,想想家乡的植物、动物、风景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把自己观察和发现家乡的美和可爱之处表达出来。
(二)小组介绍,每个人轮流叙说,讲自己家乡的美景。
(介绍一处即可。
)互相启发感染,听的同学,以补充或提出问题,发言的同学作解答。
(三)小组评议,互相评价。
说说谁观察得细致、讲得清楚;谁讲得动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谁说得有特点。
评出大家认为讲得最好的推荐到全班发言。
(四)全班交流、评改。
评出进步大的同学。
(五)教师就同学发言做总结。
3.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1)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些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3)作前准备:指导学生到你认为家乡最美的地方、最有特色的地方去游览,仔细观察,做好下面记录,并将记录的材料与同学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为习作做好充分准备。
(景物名称、景物所在位置、景物的主要特点,这一点很重要。
)三、备课策略思考本次习作教学,策略预设如下:(一)这次习作安排的是写家乡景物,教学时可以结合口语交际进行。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开拓学生思路,写出家乡的景物及感受。
如果学生想写其他地方的景物也可以。
(二)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家乡的一草一木到名胜古迹,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来写。
引导学生把自己观察和发现家乡的美和可爱之处表达出来。
(三)学生写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展开想象,注意学习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
在学生初步完成习作后,进行交流和讲评。
(四)教师先提出习作标准:能写出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清楚;表达了热爱家乡的感情;有丰富的想象。
(五)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交流,选出写得好的习作,并说出习作好在哪里。
最后在全班交流。
选取好的以及有特点的习作做讲评。
在全班讲评后,学生自己修改作文,也可以小组交流提出修改意见,最后誊写清楚。
(六)在全班讲评后,学生自己修改作文,也可以同座交流提出修改意见,最后誊写清楚,(这一步千万不要忙,如果写到了作文本上,再让学生修改,那可就难啦。
一般情况,学生对于批改过的作文,除了看一下评语,根本不改,老师是费力不讨好)。
(七)学生完成习作后,可以办一期以“家乡的景物”为主题的习作展览。
(八)本次习作应该指导学生以写春天里的家乡景色为主。
写其他季节的景物也可以。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实际是口语交际课(作文前)(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1.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我们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
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2.明确要求,小组交流。
①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
如有小朋友提问,应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
②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③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④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提问。
⑤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
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
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了!(二)激发情趣,游戏引路:(三) 1.猜谜语是大家喜欢的游戏。
下面我们就做一个“夸家乡,猜景物”的小游戏。
(让一个小朋友说家乡的某一景物的特点,其他同学猜是什么地方)2.评议谁说得好,为什么说得好。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情趣,引导学生进入写作的氛围,积累习作的语言,实际上也是抓住景物特点的训练,为下面的习作指导做好了铺垫。
]第二课时:作文中(一)奇思妙想,开启心路:师:通过上节课的口语课,我发现,我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
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
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加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了!不过,介绍的时候,可要注意几点。
下面我们来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体会一下,要注意什么问题。
(二)佳作引路,章法导写:1.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景物,按一定的顺序写。
[出示片断一]:雨落在对面屋顶的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
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了一条线。
地上的水愈来愈多,汇合成一条条小溪。
学生读片断,并说说这段话是按什么观察的?师:世上景物千差万别,观察景物的顺序不会是固定不变的。
该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观察,要根椐事物本身的特点和观察的角度。
观察顺序大体有三种:①按空间顺序;②按时间顺序;③按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
2.抓住景物的特点写。
(出示片段二)学生读片断,说说这段话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家乡的芦苇塘尤其迷人。
(总写)夕阳向大地洒下金辉,整个苇塘披上了一层金纱,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那些鸟本来就很漂亮,此时就更漂亮了,那羽毛闪闪发光,明亮耀眼。
那翠绿的芦苇像用碧玉装饰成的,闪射金光,苇塘变成金色的了。
(分写:静态)这时,塘中又显得那么静。
没有鸟叫,没有芦苇的碰撞声,也没有青蛙的叫声。
芦苇好像很疲倦了,耷拉着头,弯着腰,鸟儿也缩着头躲在苇丛中。
这一切构成了恬静的苇塘。
(分写:动态)3.带着自己的感情写。
(出示片段三)学生读片断,说说这段话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村头的荷塘很美。
荷叶有的像倒扣着的草帽;有的探出水面,站在水中,像个上岗的哨兵,守候在荷花的身旁;有的漂在水面上,像一个碧绿的瓷盘,为荷花收集着雨露。
高高矮矮,大大小小的荷花,点缀在荷叶中间,随着清风摇荡。
秋天的池塘真好像是一幅无与伦比的风景画。
站在远处,看到荷花如同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站在水中,偶尔被风一吹,荷花左右摇动,又像少女在翩翩起舞。
深深地吸一口气,就会闻到一种淡淡的清香。
来到荷花跟前,看到的却又是另一种情景,闻到的香味则更加浓郁。
(抓住了特点,可如何把这处特点写具体,也是一个问题。
好多老师上作文课,觉得自己都说到了,可是为什么学生还是写不出来,写不具体呢?答案只有一个,没经过把景物特点写具体的训练,他当然写不出来啦!!!所以,第2和第3这两个片断,可以专门用来训练怎样把景物写具体,放在这里,看起来完整,实际上没有多大用----学生写的景物可不是荷花,也不是苇塘。
)4.按先总后分的顺序写。
(出示片段四)学生读片断,说说这段话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我们的校园像花园,一年四季都有花儿开放。
春天,沉睡了一冬的小草苏醒了,首先给操场染上了片片翠绿和星星点点的嫩黄。
弯腰驼背的柳树挥动着嫩枝条甩出了一串串柳絮儿,迎春,玫瑰,月季竞相开放。
夏天,凤仙花,牵牛花,荷花争先恐后,五彩缤纷,把我们的校园装扮成一个花的世界。
荷花池里的荷花,更是千姿百态,惹人喜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婷婷玉立,有的张开笑脸……秋天来了,菊花成了校园里的娇娇者。
它们形态各异,龙菊张牙舞爪,葵菊眉飞色舞,最惹人喜爱的要数银菊了,扎着小辫儿,迎风起舞。
5.描写抒情相结合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
⑴师述:写景往往是为了借景抒情,表达对家乡或是对祖国、对学校的热爱,或是赞颂大自然的宏伟、壮观,或是寄托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情和景交融起来,写出来的习作才能打动人心。
好的习作要有健康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即使你写的是落叶也会给人美感。
欣赏下面的片断。
⑵ [课件出示片断二]:(学生读片断,说说这段话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夏天在空中飞来飞去的蝴蝶,现在已经回窝睡觉去了。
可是,又有一些“蝴蝶”活跃起来了,它们代替了真正的蝴蝶。
那就是被秋风吹落了的树叶。
秋风一吹,树叶随着纷纷飘落,尽情飞翔,有黄的,有绿的,有半黄半绿的。
虽然它们不像真正的蝴蝶那样色彩缤纷、花样繁多,但也颇具一番情趣!树叶纷纷落下,在地上积多了,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厚厚的一层“地毯”。
孩子们踩在上面,跺得“地毯”吧唧吧唧地直响,他们嘻嘻哈哈地笑着、跳着,为秋天增添了生机。
【在学生的评议后,教师适当地总结出片断的写作方法。
】【对于以上四个环节,本人认为,可以专门上一节课来训练,不必要用4个5个例子,多了反而不专,用一个例子,详细分析,得出写具体的方法,再经过训练,就行。
不过,一两节课可不行噢,还要用日记来强化训练。
我在实际操作中,是用《赵州桥》一课来指导的。
这些段落,可以结合指导,在最后用来欣赏也是可以的。
】师:现在,同学们先将自己去游览观察记录的素材拿出来,在小组中和学习伙伴交流交流。
看看谁观察得细致,说得有特点,讲得清楚,讲得动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注意要互相启发。
(这里实际上是训练学生组织材料。
)3.推荐讲得最好的在全班发言。
其他同学评议。
4.学生自由读题,想想这次习作要写什么?(写自己的家乡或其它地方的景物)5.按照下面的提示把题目中有关语句再读一读(课件出示提示:)观察:(仔细观察景物的特点)顺序:(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感情:(表达热爱家乡的感情)第三课时:快速行文,一气呵成现在,也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书写家乡的美景,抒发爱乡的情怀,把我们可爱的家乡介绍给更多的伙伴们吧!别忘了,先想好一和美丽的题目,然后想清楚按什么顺序写,抓住什么特点写。
注意写出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哟。
学生习作,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设计意图:佳作引路,引导学生读中学法,读写结合,一方面积累了习作的语言,另一方面借鉴文章的方法,快速打开习作的思路。
在此前提下,学生习作也就有话可说,有法可行了。
]第四课时、后作文(一)自我欣赏,同伴交流:(如果第三课时能完成习作,还有时间,也可以在第三课时进行,在小组里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