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保护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森林培育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森林培育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育目标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优良、学业优秀、体魄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森林培育学科高级人才。
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热爱祖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至少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准确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科技写作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学科基础理论坚实、宽广,熟悉本学科研究方向、现状及前沿动态,系统深入地掌握专门知识;具有独立科研,攀登学科高峰,开辟新领域并作出创新性成果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1.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2.专用林培育3.林木种苗4.非公有林栽培与管理5.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根据森林培育学科的特点,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7年。
在时间安排上,课程学习一般不超过一年,科研和论文2年以上。
四、课程设置、学分分配和课程说明(一)课程说明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课见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学大纲2.第一外国语,第二外国语见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学大纲3.高级生态学进展该课程包括群体生态、数量生态、景观生态和城市生态等领域研究进展,最新研究领域的重大理论问题与研究方法,是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4.生物技术专题包括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化学工程在林业上的应用。
5.森林培育研究进展内容包括森林培育学科与生态学、土壤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学、林木育种学、生物技术等互相交叉、渗透的边缘科学。
森林培育与经济林、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生物多样性、城市林业、天然保护工程等交叉学科的融通性。
(二)教学要求1.设置的课程必须由任课教师提出教学大纲,经学科组集体讨论通过后,按规定的教学大纲授课2.博士研究生在进行论文工作前要通过外语考试和综合考试。
五、实践环节1.博士研究生每年应担任硕士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教学工作量40学时,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博士研究生可先安排助教(助研)工作1年,然后承担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教学工作。
森林经理学 专业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森林经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优良、学业优秀、体魄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森林经理学科高级人才。
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
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身心健康。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
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
同时要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先进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独立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及实际工作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二、研究方向1、数量森林经理2、森林资源评价3、森林可持续发展三、学习年限博士研究生在校学制一般为三年。
因客观原因未能按期完成学习任务者,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
脱产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四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五年。
四、培养方式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
导师(组)负责制订和调整博士生个人学习计划,组织开题报告,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
对交叉学科的博士生、应组织共建学科组成导师指导小组进行集体指导。
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结合导师的科研任务或国家科研项目带动博士研究生科研工作和论文撰写。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1、总学分不低于17学分;2、学位课程博士生学位课程不低于12学分。
3、非学位课不低于5学分4、补修课程未具硕士学历录取的博士研究生(优秀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者除外),须补修所录取专业的相应硕士专业全部学位课程;具有硕士学历跨专业录取的博士研究生须补修所录取专业的相应硕士专业的专业学位课程6-8学分。
补修课程不计入总学分。
详见《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览表》。
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览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主讲教师考核方式备注学位课0000901高级英语(一)Advanced English(1)40 1 1 黄鷁飞、傅超波考试0000902高级英语(二)Advanced English(2)50 1 2 黄鷁飞、傅超波考试0000903英语听说(一)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1)30 1 1 外教考试0000904英语听说(二)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2)30 1 2 外教考试0000905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Modern sci-tech revolution &Marxism36 2 1 郑传芳、谭文华等考试0400901林业生物技术研究进展Research Advances of ForestryBiotechnology40 2 1 040701尹伟伦040405 林思祖考试0400902高级生态学进展Advances of Senior Ecology40 2 1 040501 洪伟考试0400903森林培育研究进展Research Advances of Silviculture40 2 1 040405 林思祖 040305陈辉考试选修课0000912科技论文写作Writing and ScientificpublishingPapers in English36 1 1 外教考查(必选)0404901森林经理研究进展Research Advances of ForestManagement40 2 2 040303陈平留考试或考查0404902计量林学研究专题Subject of Forest Metrology40 2 2 040503吴承祯考试或考查0404903森林资源资产评估Assets Evaluation of ForestResources40 2 2 040306江希钿考试或考查0404904数量经营专题Subject of QuantitativeManagement40 2 2 040501洪伟考试或考查0404905可持续林业Sustainable Forestry40 2 2 040313郑德祥考试或考查0000906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Selections from Classic works ofMarxism36 2 2 郑传芳等考试补修课0404801资源经济学Resources Economics40 0 2 040309陈昌雄同硕士0404802可持续经营管理Sustainable Management40 0 2 040313郑德祥同硕士0404806资产评估Assets Evaluation40 0 2 040303 陈平留同硕士实践教育教学实践Teaching practice(120学时)≥823-4考查学术活动Academic activity51-5考查合计本专业课程总学分≥17学分六、实践教育1、教学实践参加本专业或研究方向的教学实践,包括讲课、指导实验、批改作业等教学环节。
植物保护学科(0904)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培养方案.doc
植物保护学科(0904)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创新精神,高水平的专业素质,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层次人才。
1.思想政治方面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献身农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合作共赢的协作精神;遵守法纪,品德优良,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业务水平方面要求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历史演变、发展现状和前沿动向;全面掌握现代植物保护领域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技术,能在群落、种群、个体、细胞以及分子水平上探讨和掌握生物-生物、生物-非生物、生物-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生命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生命和植物保护的理论与方法。
3.学术素养及能力对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生产变革能有较强的学习适应能力,具有组织或独立从事植物保护领域的教学、科研或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包括独立申请、实施和完成科研项目的能力,并能取得创造性的成果;能熟练地应用相关的先进科学仪器测定与分析实验数据;至少掌握1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相关的外文文献,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小语种外语的学生要求将英语作为第二外语,具有阅读植物保护领域英文资料的能力。
4.身心素质应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心理素质良好。
二、学科方向1.植物病理学主要研究植物病害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病原与植物相互关系,以及植物病害控制的理论和技术。
主要研究领域有真菌学与水稻病害、植物线虫学与大豆病害、植物病毒学与蔬菜病害、植物细菌学与果树病害、植物病害流行学与药材病害、分子植物病理学与玉米病害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果树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果树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90201一、培养目标博士学位是我国学位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培养思想品德、学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更高的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优良的思想品德;热爱祖国,献身农业;具有艰苦奋斗的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祖国经济建设服务。
2.掌握果树学科坚实而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状态,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具备学术带头人或项目负责人的素质,能胜任教学、科研、推广或科技管理工作的能力,并在学术上有创新见解或取得创造性成果;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进行听、说、读、写等交流,具有阅读英文专业文献资料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1.果树种质资源及遗传育种2.果树生物技术3.果树抗性生理与育种4.果实发育及采后生理与加工三、学习年限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在校研究学习的最低年限为3年,最长研究学习年限为5年。
在职博士研究最低研究学习年限为4年,最长研究学习年限为6年。
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学业者,应在毕业前一年的12月上旬提交延期答辩的申请报告。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提前答辩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年,在职博士研究生提前答辩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
四、课程设置本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学习至少获得16学分,其中教学实践2学分。
1.学位课(12学分)政治理论课现代科技革命一马克思主义3学分第一外国语3学分(注: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必须选英语作第二外国语,2学分)果树生物技术3学分现代果树科学进展3学分2.选修课专著阅读2学分第二外国语(英语)2学分分子生物学3学分细胞生物学3学分分子遗传学3学分农业生态学2学分植物化学2学分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3学分果树种质资源学3学分其它2学分五、学位论文工作从事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是博士研究生的主要任务,也是培养博士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的最重要的环节。
植物保护学科(0904)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培养方案
植物保护学科(0904)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创新精神,高水平的专业素质,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层次人才。
1.思想政治方面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献身农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合作共赢的协作精神;遵守法纪,品德优良,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业务水平方面要求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历史演变、发展现状和前沿动向;全面掌握现代植物保护领域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技术,能在群落、种群、个体、细胞以及分子水平上探讨和掌握生物-生物、生物-非生物、生物-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生命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生命和植物保护的理论与方法。
3.学术素养及能力对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生产变革能有较强的学习适应能力,具有组织或独立从事植物保护领域的教学、科研或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包括独立申请、实施和完成科研项目的能力,并能取得创造性的成果;能熟练地应用相关的先进科学仪器测定与分析实验数据;至少掌握1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相关的外文文献,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小语种外语的学生要求将英语作为第二外语,具有阅读植物保护领域英文资料的能力。
4.身心素质应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心理素质良好。
二、学科方向1.植物病理学主要研究植物病害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病原与植物相互关系,以及植物病害控制的理论和技术。
主要研究领域有真菌学与水稻病害、植物线虫学与大豆病害、植物病毒学与蔬菜病害、植物细菌学与果树病害、植物病害流行学与药材病害、分子植物病理学与玉米病害等。
森林经理学森林培育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森林经理学森林培育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森林经理学在现代林业中担任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培养优秀的森林经理学和森林培育学的博士研究生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对于森林经理学和森林培育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需要深入认识其课程设置、科研导向、实践探索等方面。
一、课程设置在森林经理学森林培育学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中,需要将其分为两个部分:专业课和公共课。
专业课主要是针对学生的研究方向进行的,一般包括科学研究方法、森林资源科学、森林经理学、森林培育学等方面的内容。
专业课的核心是把握每个学生的研究方向,根据不同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同时可以考虑实践探索等活动,为学生提供科学实验和研究的机会。
公共课程则包括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社会观念、思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可以涵盖人类文化、社会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这些课程即可以独立开设,也可以采用交叉式教学,在不同互补学科之间搭建桥梁,真正实现全面培养。
二、科研导向在未来的科学研究领域中,专业的森林经理学森林培育学博士研究生必须要具备高质量的科研能力,因此,科研导向是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一项重要特色。
科研导向要求学生具备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熟练掌握相关的学科理论和技能,并能够将这些知识结合实践进行创新和探索。
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导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科研能力培养、师生互动和科研成果转化。
具体而言,科研导向要求培养学生系统的科学思维和高效的科研方法,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更容易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同时,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科研导向不可忽视的一面。
通过博士研究生与导师的密切互动,使得培养方案能够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人特征和优势,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学习计划。
导师不仅要学术造诣深厚,更要有教育情怀和人文关怀,为博士研究生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
最后,在博士研究生的科研导向中,还需要明确科研成果的转化方向。
(0829)林业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0829)林业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2005年获林业工程一级博士点,本学科包括木材科学与技术和森林工程2个二级博士点。
现有教授16人,博士导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6人。
为国家林业局和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科,建设有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科技部等课题44项,累计经费1600万元,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0名。
根据国内外林业工程学科的发展方向,结合自治区经济发展需求和学科自身条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以沙生灌木材性与加工利用、木材干燥理论与技术、木质材料先进加工技术及装备、生物质能源与功能材料、蒙古族风格家具设计与工程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森林作业与环境、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公路交通运输规划和道路工程为核心的主要研究方向。
特别是在针对我国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沙生灌木林的采伐、开发利用及其产业化,沙生灌木微观构造及其产业化利用和木材干燥理论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并在林区及草原等特殊地区公路交通人机环境系统设计、评价与优化,路基路面结构、路面材料、结构设计方法与施工工艺研究方面形成了较明显的学科特色和优势。
二、培养目标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与协作精神。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能熟练运用外语,并能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能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三、主要研究方向1、森林作业与环境研究森林采运作业与森林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森林采运作业活动对森林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的影响;森林采运作业的生态环境评价;森林生态采伐工艺理论、装备与技术;研究清洁施工和工程环境恢复技术。
2、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森林采运作业人机环境的相互关系;森林采运作业工效、作业人员的生理负荷、安全保护和人机环境优化;林区和草原公路交通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理论;林区和草原公路交通人机环境系统设计、评价与优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根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围绕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的新要求,全面落实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相关措施,学校制定《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修指导意见》。
一、修订范围学校学术型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二、修订基本原则1.将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加强德育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素质过硬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根据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相关文件精神,对标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系统梳理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环节存在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现行培养方案中存在的和执行中面临的阻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问题。
3.贯彻本研贯通培养改革理念,创新人才模式,围绕本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特色,按照研究生学科专业与本科专业融合,本科和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贯通,相关培养环节衔接的思路,构建贯通培养体系,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注重交叉学科人才培养。
4.规范国际合作程序,完善学术交流机制和出国(出境)联合培养成果评价认定体系,强化培养环节考核,推动培养模式改革。
5. 按照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范式,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标准为基础,对标学校新修订的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标准,修订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
6. 留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参照学校相应学科培养方案指导意见及修订要求执行。
三、修订主要内容(一)按照新政策要求完善培养方案1.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办法》(校研发〔2017〕287号),规范学习年限。
明确规定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最长不超过4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最长不超过5年;博士研究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其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最长不超过6年,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最长不超过7年。
森林保护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森林保护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90703)一培养目标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出发,把培养博士生的创造能力作为培养工作的重点。
具体要求: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2、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林业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3、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本专业研究方向的现状及前沿动态,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攀登本门学科高峰和开辟新领域做出创造性新成果的能力;4、掌握一门外国语;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森林保护学学科主要研究方向:1、森林病理学:研究森林植物及观赏树木病害的病原学、病理学、流行学和病害综合治理的理论和技术。
2、森林昆虫学:研究森林及观赏树木昆虫的分类、生理生化学、生态学和害虫综合防治的理论和技术。
3、农药学:研究农药的作用机理、农药残留与环境毒理。
研究农药新品种开发、剂型加工与使用技术。
4、资源昆虫学:研究资源昆虫的分类、生理生化和资源昆虫繁育与利用的理论和技术。
三学习年限脱产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包括学位论文答辩时间),必要时可延长学习年限,但一般不超过6年。
一般前半年至一年时间为课程学习阶段,后两年至两年半时间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阶段。
硕博连读的学习年限为5年,一般前1~2年为课程学习阶段,后三年为论文阶段。
必要时可延长学习年限,但最长不得超过7年。
四培养方式对博士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结合导师的科研任务或国家的科研项目带动博士生科研工作和撰写论文。
指导教师要关心博士生健康成长,要求博士生认真学习政治理论课、时事政策和参加公益劳动等集体活动。
在博士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制定出培养计划,博士生的专业研究方向个性强,制定培养计划必须因人而异,充分体现个人特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工作实施细则为规范我院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保证招生质量,根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审核制管理暂行办法》(办研发〔2014〕428号)精神,制订本工作实施细则。
一、组织机构学院成立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学科专家组、复核审查组、招生监督工作组等四个工作机构。
(一)招生工作小组:由学院院长、研究生工作主管院长和研究生秘书等人员组成。
负责按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审核制管理暂行办法》(办研发〔2014〕428号)的规定对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查,安排和指导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实施。
(二)学科专家组:以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下简称“一级学科点”)为单位,分别成立由一级学科点负责人、二级学科点负责人和博士研究生导师组成初选审查学科专家组。
学科专家组组成人员不少于5人,一级学科点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由一级学科点负责人提名产生,报学院研究生办公室备案。
负责对申请者科研潜质和基本素质进行初选,综合初选审查结果和招生导师的基本意向,提出进入复核审查阶段的申请人名单。
(三)复核审查组:学院成立由院长任组长,各一级学科点负责人和研究生工作主管院长任副组长,教授委员会委员和本年度具有招收博士研究生资格的导师为成员的复核审查组(不少于7人)。
负责对进入复核审查阶段的申请人进行复核审查。
(四)招生监督工作组:学院成立博士研究生招生监督工作组,由学院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成员由党委纪检委员、研究生秘书、党务秘书和导师代表组成。
主要职责:按照《关于加强201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校纪发〔2014〕5号)要求,依法对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工作全程进行监督,负责受理申请-审核过程中违纪、违规行为的举报、控告及监察对象的申诉。
同时负责监督、巡视和检查博士招生复核工作的各个环节,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二、招生专业及计划(一)本年度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学科专业、导师和招生计划以学校公布的当年林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硕点
040108 050211 060105 070104 070503 071001 071002 071003 071004 071005 071006 071007 071008 071009 071010 071011 071012 071020 071021 071022 071200 080203 081201 081202 081203 081401 081402 081501 081502 081503 081504 081505 081704 082203 082801 082802 082803 082804 082820 082821 082901 082902 082903 083001
083002 083201 083202 083203 083204 100800 120100 120201 120202 120301 120302 120320 120321 120322 120323 120324 120405 430100 470100 480100 560100 920100 910100
二级学 科代码 090101 090102 090120 090121 090201 090202 090203 090220 090221 090222 090301 090302 090320 090321 090322 090323 090401 090402 090403 090420 090421 090501 090502 090503 090504 090601 090602 090603 090620 090701 090702 090703 090704 090705 090706 090707 010108 020202 020204 030108 030301 030501 030503 030505
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了确保博士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的提高,我院制定了以下的科学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培养学术才能:通过系统学习、实验训练、学术交流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学术基础知识,培养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增强学科交叉能力:注重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学科交叉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使学生具备跨学科研究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3.提高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室实践、科研项目参与以及教学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体系1.专业课程学习:学生需修读包括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在内的学位课程。
核心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基础课程,以确保学生获得该领域的扎实知识基础。
选修课程则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和个人兴趣进行选择。
2.学术论文写作:博士研究生的核心任务是承担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的撰写。
学生需进行独立或合作的科研项目,并撰写学术论文。
导师将定期对学生的研究进展进行指导和评估。
3.科研训练和实践:学生需参与科研训练和实践,如实验室实践、科研项目参与、科研成果发表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4.学术交流:学生需要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学术交流会等活动,以提高学术交流能力和学术合作能力。
三、培养流程1.入学阶段:学生进入学院后,将进行入学教育和培训,包括学院规章制度的学习、教学计划的了解以及学术道德和规范的培养。
2.学术课程学习阶段: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习阶段将主要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同时选择研究方向和导师。
3.学术研究阶段: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将进入学术研究阶段,开始进行独立的科研项目,并撰写学术论文。
此外,学生还需参加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能力。
4.毕业论文阶段:学生在培养期满后,需要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并进行答辩。
学生需通过学院评审,评估其培养成果。
四、培养保障1.导师制度:每个学生都会分配一位负责指导学生的导师。
导师将负责指导学生的科研项目、学术交流以及论文撰写等事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保护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90703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能在高等学校、林业科学研究机构及相关企事业从事森林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教学与管理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 学风严谨,具有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求实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积极献身于我国林业建设的精神。
2.掌握坚实、宽广的森林保护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攀登本学科高峰和开辟新领域、做出创造性成果的能力。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文写作和国际交流能力。
达到森林保护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要求。
3.具有能适应林业建设和在艰苦条件下开展工作所需要的健康体魄。
二、研究方向
1.森林病理学;
2.森林昆虫学;
3.森林微生物学;
4.森林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
根据林科的专业特点,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一般为3年(特殊情况不超过4年),在职博士研究生最低研究学习年限为4年(最长不超过5年)。
按照课程与学位论文研究并重的原则,在时间的安排上课程学习应累计0.5~1学年,论文工作的实际工作量应不得少于2学年。
四、课程设置、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和选修课。
本专业最低应修学分16分。
一般课程讲课每20学时计1学分。
1.学位课
政治理论课
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3学分
第一外国
语3学分
英语二外(第一外国语为小语种者填)2学分专业课:
生命科学研究进展2学分(各专业方向必修)
分子植物病理学2学分(森林病理方向)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2学分(森林病理方向)
数学生态学 3学分(森林昆虫、森林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方向)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2学分(森林昆虫方向)
微生物基因工程2学分(森林微生物方向)
森林微生物学进展 2 学分(森林微生物方向)
现代生态学2学分(森林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方向)2.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
菌物生态学 2学分(森林病理方向)
植物抗病育种专题 2学分(森林病理方向)
高级昆虫毒理学 2学分(森林昆虫方向)
高级昆虫生理生化2学分(森林昆虫方向)
现代微生物学研究技术2学分(森林微生物方向)
高级微生物生态学2学分(森林微生物方向)
保护生物学2学分(森林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方向)
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 2学分(森林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方向)
3.实践环节(1学分,不计入总学分)
实践环节是培养研究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博士生应承担本科生、硕士生不少于20学时的教学工作量(包括理论课、实验等),对没有参加实践环节或考核不合格者不准进行论文答辩。
五、学位论文工作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应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反映博士研究生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1、博士学位论文应是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论文的选题应对科技进步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使用价值。
2、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是论文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
研究生应在入学后的1年内首先完成论文选题及其研究计划,并在导师的指导下,按学校规定的时间(入学后第三学期初)完成与论文有关的、系统而完整的文献综述;并按规范写出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提交本学科导师组答辩、评议、论证,论证未通过者可限期重做,重做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
开题报告评审小组由本学科5人以上专家(一般要求副教授以上)组成。
3、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必须由作者独立完成。
研究工作必须坚持实验性
原则,论文内容必须以博士生本人完成的第一手实验、观测或调查的资料为主。
博士研究生用于做学位论文的时间,一般不少于2年。
4、发表论文要求:按学校有关规定,学术论文要求按《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学术水平基本要求暂行规定》执行。
5、按照研发(2001)5号通知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的暂行规定》规范学位论文要求、组织论文评审和答辩委员会,论文答辩做到公正、公开、严格要求。
六、培养方式和方法
本学科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培养博士生的优良学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应合理安排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学术交流和实践教学等环节。
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她)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要鼓励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积极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类学术报告和学术讨论活动,启发他(她)们对其他学科的触类旁通悟性。
在培养学术型和理论型人才的同时,也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在指导方法上,实行导师负责和导师组(由3-5名本专业和相关学科专业或跨学科的专家组成)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办法。
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协助指导。
1.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加强博士研究生培养管理、提高培养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有效措施。
1).考核时间
考核时间一般安排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末进行。
确因特殊原因,可在第四学期补充考核。
2.考核内容
思想品德和遵纪守法表现;学位课程学习成绩及学分;独立思考及试验研究能力、文献阅读和论文开题报告情况;外语水平以及身体状况等。
3.考核形式
由学科点负责人、导师配合研究生部和学院,按照中期考核办法对研究生逐个考核。
根据研究方向和论文题目,主要组织本学科导师,必要时可聘请有关学科的专家参加考核小组。
按照研发(2001)47号关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分流工作规定》要求,根据考核结果进行人才分流。
成绩优秀者给以奖励;合格者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不合格者报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领导小组审批,终止其学习,按硕士就业处理。
七、思想品德教育
认真贯彻学校《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意见》精神,把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和学风建设放到研究生教育的突出位置上,培养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养成求实、严谨、科学的作风。
八、其它考核要求
1.中期考核
执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分流工作暂行规定》,合格者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不合格者按照学籍管理办法给以处理。
2.发表论文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在1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至少2篇研究论文,具体要求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发表学术研究论文的规定》执行。
3.实践环节和学术活动
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践、生产实践、技术服务、社会调查等。
教学实践的方式可以是给本(专)科生讲授部分课程的有关章节,指导实习、实验、课程设计,以及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生产实践的方式可以是参加生产单位的各项生产活动,也可以是参加田间试验布置或完成实验过程所需的一系列劳动。
实践环节的工作量不少于40学时。
教研室和指导教师对博士研究生参加实践环节进行考核与评定,未参加实践环
节或考核不合格者不授予学位。
教研室和导师须积极支持博士研究生参加有关的学术活动,了解学科发展的动向,开阔视野,培养开拓与创造精神。
鼓励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须至少参加全国性的学术活动,在毕业前参加学术报告活动应不少于8次,可确认为完成该项考核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