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十章知识点总结
毛概各章重点总结
第一章●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进行了科学回答,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形态的伟大创新。
(3)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的核心主题,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4)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向前推进,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战略思想。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毛概各章知识点总结复习资料重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两大理论成果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历史进程:L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对后来党的理论发展和事业推进产生了深远影响.2.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领导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3.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总结: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四:两大理论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的理论成果,他们之间是一脉相乘又与时俱进。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关系: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有着共同的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五: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六: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将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主要内容: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科学发展观)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其主要内容包括: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3: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毛概10、11、12章浓缩重点
7.3.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方向问题至关重要。
坚持怎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中国30多年改革能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既不封闭僵化,也不改旗易帜。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8.3、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补充3: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2、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3、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4、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5、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10.3.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1.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苦难遭遇中的处理的必然结论;2.是基于新中国60多年历史经验总结和未来发展的需要;3.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4.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但不能放弃我国正当权益,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10.4如何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1.要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2.要坚定不移的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通世界各国友好合作;3.要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4.要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毛概(2021版)》第10章知识点及练习题
《概论(2021版)》第十章: 知识点及练习题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重要知识点1.坚持习近平经济思想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建设现代经济体系4.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5.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6.巩固和发展爱国主义统一战线7.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坚定文化自信,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9.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10.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11.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练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是党治国理政的中心工作。
A.文化工作B.政治工作C.外交工作D.经济工作2.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于理解()。
A.供给性B.倾向性C.结构性D.周期性3.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优先。
A.利益B.速度C.人才D.效益4. ()是化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和矛盾的重大举措。
A.供给侧结构性改革B.健全民主法制C.社会公平正义D.人民主体地位5.建设充分发挥(),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A.市场作用B.服务业动能C.社会作用D.社会福利补给6.经济改革的方向是要让()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A.科技B.创新C.政府D.市场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共同富裕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现代化建设8.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推动()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旋律。
A.供给侧改革B.产业结构升级C.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9.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发展体系A.实体经济B.社会进步C.城乡区域D.社会服务10.十八大进一步把()纳入到现代化建设布局里,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建设布局。
A.社会和谐B.生态文明C.政治D.文化11.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A.中华民族大家庭意识B.中华民族大团结意识C.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D.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2.()是最大的民生。
A.卫生B.教育C.就业D.三农问题13.()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毛概2013版课本知识点总结(第10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第10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一、形成依据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时代主题: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的重要依据: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时代主题3)时代主题判断的基本点:A.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东西方之间,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C.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D.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4)国际形势现状:A.总体稳定:大变革大挑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科技革命,全球合作,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B.仍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安全威胁,领土和海洋争端,局部动荡,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5)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论断:1987年党的十三大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A.世界多极化: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级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势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B.地位: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C.过程: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局面,向多极化发展(80s末90s初两级格局终结)D.现状:多个发展中心形成,并不平衡,一个超级大国+多种力量(形成前的较长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E.优势:相互借重+相互制约、制衡a)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b)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c)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d)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新世界的美好追求e)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F.挑战:长期的、复杂的单极秩序观和多级秩序观的较量有时甚至是非常激烈的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A.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政治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相互关联、相互影响)B.加快:冷战结束,世贸组织建立,信息技术发展(90s)C.根本动力: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D.影响:“双刃剑”-西方发达国家(主要受益者)主导的经济全球化a)益处: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b)负面:增多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国际竞争;增加国际风险;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严重冲击E.对发展中国家:难得的历史机遇+巨大的挑战扩大开放+根据本国具体条件,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能力F.全球性危机:a)现状: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经济危机)总体上十分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上升b)如何应对:增进合作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构建互惠共赢的多边经济体制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3、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1)战略机遇期: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生存、发展或实现某些方面重大突破时所面临的有利时期。
毛概10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宏伟目标,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是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的需要。
和谐文化强调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 善,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 质, 是实现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和谐的的 文化源泉。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4.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
社 现 会 代 主 化 义
政治
现代化 文化 现代化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文 化 力
理 论 指 导 力
理 想 凝 聚 力
第一节
道 德 教 化 力
舆 论 导 向 力
科 技 创 造 力
法 纪 整 合 力
艺 术 熏 陶 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 本方针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 务. (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4)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立足本国又充分 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5)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根本任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十章重点内容整理
第十章的重点内容整理一、名词解释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选择题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四有新人包括: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劳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4、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
5、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6、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简答1、为社么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答: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髓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的基本内容和相互关系?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毛概总结第十章
毛概总结第十章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第一节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当今和今后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的发展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两大阵营对立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到两极格局终结、走向多极化的曲折路程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较长的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势态: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多极化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策;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实现各国任命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是把双刃剑优点: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缺点:增加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国际竞争,增加国际风险。
同时国际经济秩序仍存在不公正不合理因素的情况,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
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形势下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从国际来看,1.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2.虽然国际金融危机下各种形式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使多边贸易投资自由化面临困难,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不会中断,促进共同发展的有利因素增加;3.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加快发展的条件更多;4.国际金融危机银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我国提升国际话语权面临新的机遇;从国内来看,1.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更加强固;2.市场需求潜力巨大;3.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4.制度优势日益体现;我国发展面临来自国际方面的挑战和不利影响:1.国际经济环境短期内难以明显好转,将对我国稳定出口增加难度;2.全球各领域全方位竞争日益激烈,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调整经济结构的巨大压力3.国际金融商品市场可能持续动荡4.我国周边环境中的战略压力和地缘政治风险有所突出我国发展面临国内的困难与挑战:1.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2.经济结构调整缓慢3.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第二节坚持走和平发展的根据和重要意义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这条道路最鲜明的特征: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是一条用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走和平发展道路原因:这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这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这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周恩来万隆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知道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三、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必须推动建立更加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毛概(经典版)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目录 前页
后页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针
统领指导: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二为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 义服务 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继续发扬传 统优秀文化,博采各国文化之长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案例:大众文化 ‚太平盛世‛下的危机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课间休息 目录 >> 前页 后页
退出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 文化建设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 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课间处时,他,如何与自己相处?所有的教养、原则、规范, 在没人看见的地方,他怎么样?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 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 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 人懂得尊重自己 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 他不
人懂得尊重别人 — 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人懂得尊重自然 — 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 能。 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
中华文化的未来生命,在于创新。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和特征
含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 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 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江泽民
课间休息
<<
课间休息
毛概第十章
三、抓住和用好重要 战略机遇期
• 1、战略机遇期的内涵:
• 战略机遇期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生存、 发展或实现某些方面重大突破时所面临的 有利时期。战略机遇期是各种因素和各种 关系交互作用的结果,它是一种客观存在, 需要人们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
2、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提出和重申
• 党的十六大提出 , 本世纪头 20 年时一 个必须紧紧抓住并 且可以大有作为的 重要战略机遇期。
(4)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展 了毛泽东外交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提出了不结盟的政 策,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政策,坚决反对超级大国争夺霸权,绝不依 附于任何大国或者集团,体现了中国追求国际 平等的真诚愿望。
各国的事务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 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政府 和人民平等协商……国际社会应树 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 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安全可 靠的国际和平环境。 —江泽民
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 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 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 全局的集中体现; 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 问题已经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 不懈地共同努力。
• 从国际来看(机会O)
一、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不会中断, 促进共同发 展的有利因素增加; 三、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我国发挥后发 优势、实现加快发展的条件更多; 四、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深刻变化,我国提升国际话语权面临新的机遇。
• 从国内来看(优势S)
毛概第十章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P226
1、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问题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
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所谓民族平等是 指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等方面一律平等,还包括尊重各民族
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和宗教信仰等。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革命化是军队建 设的政治方向
现代化是军队 建设的中心任务
正规化是军队 建设的重要基础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队建设
1、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军事前沿、技术前沿加紧推进中国 特色军事变革。 2、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 革 3.坚持以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先导 4.着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 5.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 6.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和内容
两 个 联 盟 的 范 围
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 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 的联盟
大陆范围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 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 和国外侨胞的联盟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和内容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核心即
第一,必须牢牢掌握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并大力加强和改善党的 领导 第二,必须牢固树立统一战线为党的基本路线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 第三,必须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实现最广泛的团结 第四,必须继续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两个范围的联盟 第五,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认真贯彻执行 “长期共存、互相 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的方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P218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毛概第十章预习笔记和心得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预习笔记:本章的的主要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对其初步学习,我认识到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多么的重要。
在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体系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切发展的根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必须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必须牢牢抓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我们应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为目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在建设中国特色文化的同时我们应坚持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要任务,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相态的本质体现,这就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热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建设和谐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在当代中国,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坚持继承传统、立足时代、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建设与中华民族和谐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的社会主义文化。
毛概第10章
起床,准备
第一次早餐 在捕鱼小组工作 在果园小组工作 在养鸡院子里工作
4时
5时半 8时 10时 11时半
了解情况
在狩猎小组工作 早餐,读报 在教堂 在图书馆
1时
4时 6时 7时 9时半
午餐
在奇花异草小组工作 在户外用点心 在交易所 参加音乐会,舞会,招待会, 观剧,艺术活动
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全面贯彻党持教育公益性质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 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增加就业岗位
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摘自党的十六大报告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
社会基本和谐是我国社会形势的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和谐稳定调查”课题组 (2006年)
问题:您对当前我国社会状况的总体感受是
答案
和谐 不太和谐 说不清
比例(%)
74.9 16.9 8.2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在1000美 元到3000美元之 间的发展阶段, 既是一个国家经 济社会发展的黄 金时期,也是矛 盾多发和突出的 时期。
2时半
5时 6时半 9时 10时半
在温室中工作
在养鱼小组工作 在养绵羊小组工作 晚餐 就寝
3.马克思主义勾画了共产主义社会美好蓝图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 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 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 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 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 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
(二)中国共产党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奋斗历程
(毛概)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第一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目标)一、贯彻新发展理念1、五大发展理念(如何把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五大发展理念(作用和地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
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我们应从整体上把握新发展理念,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短期)1、新常态表现在三个方面:发展速度、发展方式、发展动力2、在新常态背景下,推进供给侧改革,主要内容:(想不起来从经济新常态往回推)第一,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第二,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第三,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第四,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六个层面)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要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要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要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6 个举措)第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第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三,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第四,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第五,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第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第二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目标)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注意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毛概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建设精编版
要点: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四、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 展道路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 国有机统一(十九大报告)
⑤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 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3)多党合作的方式
A 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
士参加人大、政协,参与管理国家,
参政议政;
B 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过多种
渠道实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C 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
主人士中的优秀人才进入国家机关 担任领导职务等。
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党外人士共商国是
(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 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 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 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 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 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
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1.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无产阶级专政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人士居多; ⑤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1945年由部分文教界知识分子组成; ⑥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解放前由部分归国侨眷组成; ⑦九三学社,原称民主科学社,1949年9月3日为纪念反法西斯胜利改称现
名,由部分文教科技界知识分子组成; ⑧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1947年由部分台湾籍人士组成。
各级人民代表,按照民主集中制的 原则讨论决定国家和地方大事。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核心内容,体现 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毛概下册 复习重点(超全)第十章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十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社会主义文化就是(A )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B.社会主义科学C.社会主义技术D.社会主义意识形态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B )A.精神文明建设B.思想道德建设C.党的建设D.全民素质的提高3.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 A )A.教育和科学文化建设B教育和道德建设C.科学文化道德建设D.党的建设4.精神文明是( D )A.物质文明的对立物B.指教育科学和文化C.指思想和道德D.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包括思想建设成果和文化建设成果.5.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C )A.完成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B.实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C.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实现全国人民小康生活的目标6.邓小平和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两手抓”方针中的关键是(D )A.一手抓改革,一手抓打击犯罪B.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C.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D.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7.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 C )A.内容和动力B.目标和方式C.性质和方向D.基础和动力8.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 A )A.实现共产主义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9.十五大报告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 D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根本B.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根本D.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10.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B.发展教育和科学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三.多项选择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ABCD )A.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B.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C.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D.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E.把握和落实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关键是正确理解和实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包括( ABCD )A鲜明的时代性 B.浓郁的民族性 C.实事求是的科学性 D.高度的民主性和深广的群众性 E.勇于改革的创造性3.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 AB )A.精神支柱问题B.精神动力问题C.思想保证问题D.公民素质问题E.智力支持问题4.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必须坚持( AC )A.为人民服务B.以用为上C.为社会主义服务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E.社会主义文化优于资本主义文化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了( AB )A.思想道德建设B.科学文化建设C.综合国力建设D.生产力建设 E.上层建筑建设6.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ABCD )A.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B.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C.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D.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E.坚持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ABCD )A.马列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E.西方理论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 ABDE )A.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D.积极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E.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四.简答题1、基本概念(1)综合国力,一般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一个主权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文化、资源、外交和民族的意志力、凝聚力等方面的实力和影响力的总和,是主权国家生存、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其国际影响力。
毛概第十章
3.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 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 心问题。” (1985年)
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基本点
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 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我们在十六大提出,指本世纪头20年。十八大进 一步强调。
2.当今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
国际方面的有利条件:
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的有利 因素在增加; 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我国发挥后发优势的条件更 多; 我国提升国际话语权面临新的机遇。
国际方面的不利条件 国际经济环境短期内难以明显好转,影响出口;
国内的不利因素 经济增长下Fra bibliotek压力增大;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第二节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
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三、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
1.和平发展道路 界定:以和平为条件谋发展,以发展为动力促和 平。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是 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道 路。
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1949—1960 1960—1972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 一边倒”的三大外交政策 两个拳头打人(同时反对美苏)
1972—1979 一条线 一大片(从东边起,日本、中国、欧 洲国家、美国,加上同一条线上的第三世界各国,联合努力, 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义) 1979—1989 “真正的不结盟”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一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一)文化和先进文化1.文化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
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2.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
它的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先进性。
(二)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重视(1)毛泽东十分强调文化的重要作用。
对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给予重要论述,并且还提出了许多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2)在新时期,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
并且还指出,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3)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4)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要大力建设和谐文化,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搞好,使它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才能实现。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要求。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并且把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标准。
(2)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培育“四有”公民的要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邓小平进一步把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基本要求概括为“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3)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培育“四有”公民的要求。
江泽民同志根据我国文化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指出,要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4)胡锦涛为代表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对培育“四有”公民的要求。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胡锦涛强调,要求我们必须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2.培育“四有”公民在当前所具有的重要意义(1)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
(2)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3)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是党中央适应我国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向全党提出的重要任务,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团结、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适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要大力研究和宣传,使其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所接受、掌握、遵守和奉行。
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的进步、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1.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2003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2.新时期、新阶段,特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
第三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一)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二)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原有的一些道德规范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形成,从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越来越成为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
社会主义道德作为人类文明中道德发展的新境界,它必然要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上一切优良道德传统,并要同各种腐朽思想道德作斗争。
封建道德在我国影响很深,今天我们社会关系中残存的宗法观念、特权思想、专制作风、拉帮结伙、男尊女卑等,本质上都是封建遗毒的反映。
由于半殖民地社会历史条件而产生的奴化思想,以及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在我国也有很深影响,并且往往同封建腐朽思想相结合。
因此,从社会生活各方面克服这些腐朽思想道德的影响,是艰巨的长期的工作。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路径1.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按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要求,进一步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逐步建立日益完善的,具有很强引导力和规范力的道德体系。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进一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使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要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我们应当不断促进人际和谐、心理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事物,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在广大城乡要积极开展移风易俗的活动,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克服社会风俗习惯中还存在的愚昧落后的东西。
婚嫁丧葬中的陋习要改革,封建迷信要破除。
这种改革,要在尊重健康民俗的前提下,在自愿基础上,由群众自己来进行,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要率先倡导。
3.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区分层次,着眼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思想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思想道德目标。
我们社会的先进分子,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为了共产主义理想,站在时代潮流前面,奋力开拓,公而忘私,勇于献身,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
4.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国家重要的政治优势。
面对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和方法,将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党内,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可能有好的党风;在社会上,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忽视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就不可能有好的社会风气。
总之,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的整个事业就可能偏离马克思主义,偏离社会主义道路。
那种“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资本主义哲学,那种不顾国格人格的奴才思想,就是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因素。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和科学,作为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不但精神文明建设上不去,经济建设也将没有后劲。
国家要从政策上、资金上保证这些事业的发展,并且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这些事业。
各地都要制订文化事业发展的具体规划,并像完成经济建设任务一样,确保完成文化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