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精品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三、教学方法
重抒情。通过对本词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豪放派风格的文学作品以及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鉴赏
以后进行诗歌鉴赏的训练。
—商量为主线,培育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对此,针对教学重点主要接受
《教学大纲》要求“培育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感受形象, 了诵读法、分析法、商量法,针对教学难点主要接受合作探讨式教学法,
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看法。
1、运用诵读法,感受词的语言和意境。
教学重点为:词作中名句的积存。体会词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运用分析法,把握词风特点。
和豪放派的艺术风格。
3、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理解的“人生如梦〞。
教学难点为:引导学生从诵读入手,在主读懂的基础上,背诵该词。
五、教学过程
同时反复诵读,理解作内容,品位、感悟豪放派词的风格特点。理解“人
结,归纳重点,并介绍本首词的创作背景:苏轼二十岁中进士,力图有所
1、对活动在这里的英雄人物,具有怎样的情感?
作为。但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
提示:大江滔滔,犹如历史长河,英雄人物的业绩,被淘洗变淡。这
力反对,写诗挖苦。于是有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致 些英雄人物如今又在何方呢?不尽的怀念从中可见。
品味语言,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索,受到感染和启迪〞。
而对于诵读部分则接受想像法。
依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新课标理念,确立教学目标如下:了解苏轼和豪
四、学习方法
放词的艺术特点;通过朗读、背诵,把握作品的意境;通过学习,认识豪
赏析是诗词学习的能力指教,比较是诗词学习的迁移提升,而诵读则
放派的艺术风格;体会词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梳理主动的人生观, 是诗词学习的核心环节,在课堂上支配以下三个步骤的学法引导。
高二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高二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一、说课内容本次说课的内容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宋词,以其宏大的气势和深刻的内涵,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课旨在通过对这首词的深入解读,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言文阅读水平。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句含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和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感受苏轼的豪放情怀,理解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三、教学重点词句理解: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词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
情感体会: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苏轼在词中表达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思考。
艺术特色: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如用典、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四、教学难点文言文翻译:如何准确而生动地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保留原文的韵味。
情感共鸣:如何引导学生跨越时空,与苏轼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文化背景: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对词句含义和历史文化背景进行详细讲解。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词中的主题和情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示范法:示范如何进行文言文翻译,展示不同翻译风格的特点。
情境模拟:通过情境模拟,让学生扮演苏轼,体验作者创作时的情感。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回顾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逐句解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讲解词句含义。
分析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词中的主题和情感。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文言文翻译练习,并撰写一篇关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鉴赏文章。
七、教学媒体与教具多媒体课件:展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全文,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背景信息“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唐代大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词,词牌名“念奴娇”。
同时,“赤壁”也是陆游极为崇敬的名胜古迹,而“怀古”一词则表明了这首词的主题。
二、词的主题“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描写了作者思念古代恩师苏东坡和对赤壁之战的怀念之情。
总体而言,“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一词的主题主要包括:1. 怀念苏东坡在陈述自己对赤壁之战的心情之前,陆游先表达了对苏东坡的思念之情,似乎是对东坡先生的教诲和引导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在词中表现为“豆蔻梢头著雨衣,砌下落花风起”。
诗人想起了当年穿着豆蔻梢头的雨衣,一起赏花的情景,以此表达对恩师的感激和怀念,揭示出“故人之意”浓浓。
2. 怀念赤壁之战的英雄陆游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歌颂,表达了对当时战争将领的敬仰之情。
那场以曹操和刘备为首的赤壁之战不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事件。
陆游赞叹这些英雄将领的智勇和胸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更是表达了他对那些英雄壮烈和永恒的思考和敬意。
整个词充满了对英雄传奇的向往和追忆的情怀。
三、词的文学意义“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不仅有着深刻的历史内涵和文化意义,而且也是一首具有重要文学价值的作品。
以下是词的几个文学意义:1.自然意象与情感和谐共振词中出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意象,分别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裂帆过浅峨山,离骚恨几重”,“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等,这些印象深刻的自然描绘增强了词的艺术魅力和吸引力。
此外,自然景色和词人的情感相辅相成。
通过采用丰富的自然意象,词人不仅将自然万物的美丽生动地展现出来,而且也更好地表现了抒情情感,体现了自己与自然的和谐共振。
2. 英雄主题的表现“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充满了英雄主题的表现。
《念奴娇赤壁怀古》精品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精品说课稿一、课程背景本课程是高中语文课程中的一篇古文课文,也是《唐诗三百首》中的一首名篇,由唐代诗人苏轼所作。
其内容主要讲述了诗人在游历长江时,看到了战败的曹操和夷陵之战的景象,从而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本课程旨在通过分析诗歌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1.理解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核心语言运用;2.掌握对古文诗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巩固阅读理解、写作表达能力;4.提高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操发展。
三、教学内容1. 诗歌基本知识介绍诗歌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结构,并通过对苏轼诗歌的解读,探究诗歌语言的主要特点和表现手法。
2. 诗歌文化内涵从政治、文化和历史的角度,解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和感知文学作品深层次的文化价值。
3. 诗歌鉴赏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引导学生掌握古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对文学鉴赏的能力。
具体包括:注重意象和表现,理解抒情风格和表达力度,注重文学语言的阅读和解析。
4. 诗歌写作通过对苏轼诗歌主题及语言特点的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1.讲授法:结合课件、音频和图书,介绍文学知识和分析思路,讲解语言运用、文化内涵;2.群体讨论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讨论解决方案,加强学生的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3.语言艺术欣赏与文学创作:指导学生欣赏诗歌语言的美感和艺术表达,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
五、教学步骤1. 热身环节师生共同回顾《唐诗三百首》中的名篇和古诗词,起到回归文学常识和情感冷启动的作用。
2. 课堂探究第一部分:诗歌基本知识介绍1.介绍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包括古典诗歌的定义、分类和表现手法;2.分析苏轼诗歌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
第二部分:诗歌文化内涵1.通过历史和文化的角度,讲解诗歌故事背景和历史背景;2.解读诗歌中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以及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念奴娇 赤壁怀古》优秀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优秀说课稿《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念奴娇·赤壁怀古》是选自人教版必修四的一首宋词。
本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也是豪放派词作中的名篇,在第二单元宋词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研究宋词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同时通过分析、鉴赏,引导学生进入词境,采撷前人智慧、领略感人情怀,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被贬于黄州游赤壁所作。
本词感情激荡,意境雄浑开阔。
上阙写景,从眼前见到的壮阔的赤壁江景,联想到古代特别是三国时代的英雄豪杰,下阙则由咏史进而抒情,由再现周瑜从容的儒将形象、赞美其年轻有为的英雄功业,引出自己功名无望、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清酒祭月的达观思想。
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
通过研究,学生可以获得一些鉴赏诗词的基本要领,领略豪放意境;同时领悟并研究苏轼在逆境中坚韧豁达、旷达洒脱的人生观。
(二)教学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优秀的诗歌,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研究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艺术特性。
第二单元导读部分也提出了欣赏词作要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
同时结合本词特点,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了解本词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苏轼生平与思想;2、引导学生用炼字、对比的方法赏析上阕、下阕,并通过诵读,体会作品开阔意境;3、研究烘托和映衬的表现技巧;4、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情感,研究他旷达、认真的人生观。
(三)教学重难点本文是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于黄州游赤壁时,面对眼前波涛滚滚的长江和历史陈迹,不禁联想到历史上壮阔激烈的赤壁之战及英雄周瑜而作,流露的情感浓烈而复杂,且学生先学会鉴赏方法才能体悟情感,所以我将赏析眼前景、探析周郎的形象作为本课重点。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课是一篇经典的古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我希望大家能够:2.理解词中的意象和情感,感受词人的豪迈与悲凉。
3.掌握词的基本知识,包括词牌、韵律等。
4.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唐代文人苏轼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
这首词以赤壁为背景,通过对古代英雄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功业未就的感慨。
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以下步骤:1.导入:通过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让大家感受一下这首词的氛围。
2.背景介绍: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帮助大家理解词中的情感。
3.文本解读:首先让大家通读一遍词,然后详细解释每一个意象和用词的精妙之处。
4.小组讨论:让大家分组讨论这首词的主题和情感,然后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发言。
5.总结点评:对大家的讨论进行总结点评,指出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教学评估与反馈教学评估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我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注意力集中情况等来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
2.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表现来评估学生对词的理解程度和思考能力。
3.作业:布置一些与这首词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写一篇小论文或者读后感来巩固所学知识。
4.反馈:在课后或者阶段性考核后,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四、教学反思与总结通过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了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
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古诗词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通过这次教学,我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古诗词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及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及说课稿第一章:教案简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诗歌的背景、意象、情感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英雄的崇敬,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并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2. 难点: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理解作者的历史观和英雄观。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练掌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内容,了解诗歌的背景、意象、情感等;2. 学生准备:预习《念奴娇·赤壁怀古》,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原文诵读:让学生跟读、自读、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3. 字词解析:讲解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4. 意象分析: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大江东去”、“乱石穿空”等,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5. 情感解读:讲解诗歌中的情感变化,如“怀古”、“伤今”,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英雄的崇敬;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美。
五、作业布置1. 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2. 写一篇关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鉴赏文章。
第二章: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是关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篇教案。
我认为,这篇教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并背诵这首诗歌,还要让他们通过分析诗歌的背景、意象、情感等,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我会从教学目标入手,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都有所收获。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我会让学生理解并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我会通过分析诗歌的背景、意象、情感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我会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英雄的崇敬,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热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篇1一、根据大纲要求和课文内容,定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大纲要求: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审美趣味,丰富个人感情世界,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本文是作者中年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所作。
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四篇有名的文章:前、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及本文赤壁怀古。
本词上片描绘眼前壮丽的长江景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短短的13个字,使人的视听受到强烈的震撼,仿佛使人回到三国时期的战乱纷争的年代。
面对此景,在词的下片中,作者很自然的发怀古之幽思,赤壁之战的英雄们出现在作者的脑海里。
作者没有写刘备,是因为刘备太严肃,年纪也不少了;作者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况且诸葛亮没有英雄美人的故事。
此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的雄壮的景物描写的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
作者只看好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寥寥13个字,写出了一个风流潇洒、指挥若定的儒将形象。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明显,它可以很自然的使读者联想到作者自己,壮志未酬,贬官黄州,两鬓发白,无所建树,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这是壮志难酬的感慨,这是悲壮苍凉的无奈。
这种情感千百年来之所以能够震撼每一个读者的心灵,除了这种情感本身的普遍性之外,还与这种情感在本词中得以充分表达有关。
这种情感依靠什么得以充分传达出来的呢?一是借长江之景抒情,借壮阔之景抒悲壮之怀;二是借英雄周瑜反衬,形成强烈反差,情感得以自然而然地流露。
全词写景、怀古、抒怀,三者完美结合,浑然一体。
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学些什么呢?根据大纲要求和课文内容,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为:1.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2.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念奴娇赤壁怀古》精品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精品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XX,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堂关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语文说课。
一、教材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唐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词。
它描绘了作者在赤壁战役遗址处,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追忆和怀古之情。
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自省,诗人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创作背景和主题内涵。
(2)理解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采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诗意的描绘和抒发,感悟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远。
(2)采用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实地参观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教学难点(1)理解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的意义和文化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人文素养。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投影幻灯片展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题目和作者,并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猜测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新课(1)通过多媒体展示赤壁战役的背景和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了解赤壁战役的重要性和影响。
(2)播放音频,带领学生朗读词,感受词的音乐之美。
3.解读课文(1)解读意象:通过分析词中的意象,如“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引导学生感受词的意境和情感。
(2)解读修辞手法:通过分析词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引导学生理解词的修辞之美。
4.讨论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词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及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及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2)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诗的意境和主题。
(3)了解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把握他的文学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的豪放情怀,理解他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2)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珍惜时光、奋发向前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诗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苏轼的文学风格和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1. 诗中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把握。
2. 诗中意境的感悟。
3. 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提问:同学们对《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哪些了解?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诗的韵律和意境。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说课稿(1)介绍《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创作背景和苏轼的文学风格。
(2)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意境。
(3)探讨诗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对主题的影响。
(4)讲解诗文的朗读和背诵方法。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五、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写一篇关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读后感。
3. 调查其他同学对苏轼的了解,汇总成果并进行分享。
1.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2. 学生能够准确地解释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诗的意境和主题。
3. 学生能够分析诗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认识到它们对主题的影响。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精选5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精选5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外研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中职语文教材的拓展模块古典诗文诵读“诗词四首”的第四首。
拓展模块中的两首宋词虽都抒发伤感之情,却风格迥异。
《一剪梅》深情缠绵,《念奴娇·赤壁怀古》恢弘雄放,两词分别代表宋词婉约与豪放的较高成就,学生可在对比中加深对宋词的感性认识。
《念奴娇·赤壁怀古》描述了词人被贬黄州游“赤壁”时所见、所闻、所感,词人怀古伤己,并不消极悲观,凸显身处逆境却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这尤其值得自信心不强、有畏难情绪的职高生借鉴。
“外研版”教材的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共有七首宋词,呈层进式编排,“古典诗文诵读”单元强调诵读,学生学习本课,要反复诵读感悟,与《一剪梅》比较不同,领悟苏轼这首词的风格特点,提升阅读赏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国际商务专业二年级2班学生。
学生特点:活力四射、思维敏捷、乐于表现、交际能力强。
专业学情:国际商务专业的学习以英语和HND课程为主,专业课的学习中,学生养成了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因此,本课采用组内合作、组间交互的学习形式,实现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学习效果。
学科学情:学生在“外研版”基础模块中学习了12首古诗词,具备了诗词知识和诵读基础,阅读赏析能力有所提高,但拓展模块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要帮助学生在诵读分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诗词意象,通过分析语言、意象、人物、情境,走入诗人感情世界,获得精神的感染和启迪。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意象内涵,鉴赏用词精妙,通过对比归纳豪放词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诗词意象、语言特色,把握词人内心情感的能力。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及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及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诗人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难点:1. 诗歌的意象和表达手法的分析。
2. 诗人情感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诗人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歌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分析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
(2)引导学生联系现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
6.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2. 结合课后注释,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
五、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首诗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赤壁古战场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
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课后作业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 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 了解诗人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4. 感受诗人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精品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精品说课稿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情景教学法,结合故事讲述、歌曲演唱、手工制作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历史背景和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激发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基本内容,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意境。
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基本内容,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意境。
难点: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PPT、图片、歌曲、手工材料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画笔、手工材料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
2. 讲解:通过PPT展示诗句,逐句讲解诗句的含义,让学生了解诗人的情感。
3. 欣赏:播放古筝曲,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诗意的氛围。
4. 演唱:学唱《念奴娇赤壁怀古》歌曲,让学生体验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5. 动手:分组进行手工制作,让学生在创作中发挥想象,体验古人的智慧。
6. 展示:各组展示手工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基本内容,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意境。
难点: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
但在欣赏能力的培养上,仍需加强。
课后,可让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如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古诗词,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景引入的细节在引入环节,我选择了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历史背景。
《念奴娇赤壁怀古》精品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精品说课稿一、引入你是否曾经有过向往历史中深入了解,体验历史人物的想法呢?今天,我们就要一同来欣赏唐代大诗人苏轼所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自己置身于两千年前的三国时期,亲身体验刀戈铁马、烽火连天的沉浸式体验。
二、朗诵和背诵在阅读这首诗之前,请先听老师朗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英雄何处?破晓声中一点红。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背诵,我们一起来体验这首诗的艺术魅力。
三、诗歌赏析1.新意呈现《念奴娇·赤壁怀古》写江山如画,美不胜收,用千古丰功伟业概述历史沉淀。
开头四句咏史展示曹操和周瑜在赤壁之战的英勇事迹。
随后苏轼用“英雄何处?”书写了吴国名将赵云,展现了英雄气概。
在史料的基础上,诗人未重复史书,而是用作者自身雄奇的气韵为此作品增添了新意。
2.力透纸背的艺术《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一篇诗歌作品,除了蕴含对历史的认知外,更是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形式和精神。
例如,七言绝句及长短句交替,轻盈流畅的文本描绘,与传统诗歌形式及主旨相结合,体现出苏轼对于岳阳楼记并对中国古诗文形式的掌握,而这种文艺气质正使得《念奴娇·赤壁怀古》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更重要的一席。
3.开放式结构《念奴娇·赤壁怀古》不同于其他诗歌,它的结构是开放式的。
苏轼没有在这首诗中倾注完整的故事情节,反倒让该诗读者心中独想。
例如,在结尾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的时候,作者不将整个故事情节压榨出来,反而以不完全的方式来表现整个故事的后续发展。
读者可以自由地想象更过的细节与悬念,促使读者自由发挥诗歌的内涵,更好地体会到诗歌的深意。
四、讨论与启示1.历史感浓厚的诗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诗歌中,将作者苏轼对于历史人物生命善美、历史进程演曲、前人英才兴亡以及史上英雄丰功伟业概括成一幅艺术画面,这在古代诗歌中是很难得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著名词作,以其深沉的怀古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千古绝唱。
这首词作通过对赤壁之战的回顾,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这首词:首先,我们来分析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但始终保持着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当时他游览赤壁,面对历史的遗迹,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接着,我们来看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词的上片主要描绘了赤壁的壮丽景色,通过对江水、山石、风浪的描写,展现了赤壁的雄伟和壮美。
下片则转入怀古,通过对赤壁之战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兴衰成败的感慨。
在艺术手法上,苏轼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事件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同时,词中还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情感表达上,苏轼通过对赤壁之战的回顾,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他既感叹英雄的壮烈,也感慨历史的无情,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这首词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最后,我们来探讨这首词的现实意义。
苏轼的这首词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人生的反思。
他通过自己的感受,启示我们应当珍惜当下,同时也要对历史保持敬畏之心。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念奴娇·赤壁怀古》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首词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同时也要启发学生思考历史与人生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和人文素养。
高二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一篇)
高二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一篇)高二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1现在开始说课。
我说课的课题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苏轼。
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剖析本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选自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历史坐标上的沉思。
诗歌是苏轼被贬黄州游赤壁时所作,感情激荡、气势雄壮,是豪放派的代表作。
学习本文有助于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和精神陶冶。
本课计划用时1课时。
高一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古诗词知识,但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立本课的三维学习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了解写作背景,学习借古抒怀的手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的豪迈气势,学习作者面对人生挫折时的旷达情怀。
教学重点为:赏析语言,感受豪迈之情。
教学难点为:评价作者“人生如梦”的复杂情感。
钱理群说过:中国传统文化根本上是一种感悟文化。
古典诗词是最具表现力和画面感的文学形式。
为此,本课将采用情境教学,以情促读,以读促思的`教学方法,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诵读法、比较鉴赏法以及问题探究法完成学习目标。
为实现高效课堂,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
在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拟定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用时约3分钟。
多媒体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为整节课奠定一个良好的感情基调。
导入语:古之文人雅士,每当登高望远,必有所触动;每临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
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已,醉书一曲《念奴娇?赤壁怀古》,世人传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悟东坡豪放的词风。
第二环节:初读品析,用时约10分钟,分三步展开。
1.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掌握字词、疏通文意,多媒体课件展示苏轼以及“乌台诗案”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
2.播放一段名家范读的微课视频,学生采用跟读、自由朗读等方式,体会作者感情。
2024年《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通用8篇)
2024年《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通用8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1一、说教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的第五课《苏轼词两首》中的一首咏史怀古词,是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贬官在黄州游览城外赤鼻矶所作。
站在滚滚东流水的长江边,面对雄奇峭拔的赤壁奇景,他想到了古代“风流人物”的功业,想到了老而无成的自己,怀古抒怀,感伤与感奋交织,表达了复杂深刻的人生感受。
该词将写景、咏史、怀古融为一体,气势磅礴,格调雄浑,情感旷达,是豪放词的代表作;黄州数年是苏轼思想发生转折的时期,是他不断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时期,故本词也是学生读懂苏轼的一个重要窗口。
二、说学情高二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作品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词人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而此词怀古抒情,苏轼先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这对于人生阅历不足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本课主要针对“知人论事”进行讲解,期待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苏轼的旷达和对于历史的思考。
三、说教学目标结合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考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1、走近苏轼,了解作者成就和豪放词风;掌握鉴赏方法,培养感悟和理解诗歌的能力;能朴素而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2、通过想象还原、关键词品读、求同探异、知人论世等方法理解诗情。
3、感受词人豁达的胸襟,引导学生懂得苏轼“达观”的真正内涵,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点为:品味作品语言,领会诗歌意境,理解作者感情。
教学难点为理解“人生如梦”的内涵和作者的人生态度。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朗读法、讨论法、谈话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四、说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古之文人雅士,每当登高望远,必有所触动;每临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一等奖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一等奖尊敬的评委们,大家好!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课文是《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是一篇充满豪情壮志的词,它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壮丽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激昂慷慨的气势。
一、教学内容及背景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它是一首著名的古代词作,选自于《宋词三百首》。
这首词的作者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1. 理解词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2. 感受词的意境和艺术风格;3. 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词的背景、作者和意思;2. 朗读法:通过学生的朗读,感受词的韵律和情感;3.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赤壁之战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词的意境;4.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词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2. 难点:感受词的意境和艺术风格。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古代文学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2. 讲解背景:介绍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3. 学习词意:通过讲解法和朗读法,让学生了解词的意思和感受词的情感;4. 分析词的艺术风格:通过图片展示法和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感受词的意境和艺术风格;5. 拓展延伸:介绍苏轼的其他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评价与反馈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作业评价相结合的方式;2. 反馈方式: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建议。
以上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说课稿。
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还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说教材《念奴娇赤壁怀古》选自高二第四册第二单元,本单元学习宋词,选取四个不同风格词人不同时期的八首词。
单元提示中说:词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反复吟咏;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
《念奴娇赤壁怀古》文字简洁含蕴丰富,句式短促有力,借想象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雄浑壮阔的豪放格调,虽有短暂的壮志未酬,但瞬间超脱旷达,是东坡骨子里展现的豪放格调。
不仅苏轼有超脱旷达的情怀,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应学会超脱旷达。
二、说学情:本文的作者其人、其文高一《前赤壁赋》中已有接触和了解,再加上意象奇特,句式短促有力,文气旺盛,趣味丰瞻。
对于我班的学生而言,应很有的吸引力。
本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不难,难在对于苏轼兼有儒、释、道思想的超脱旷达的情怀理解上有难处。
需要教师搭建一定的支架(如联系学生已学知识并给予一定助读材料)。
三、说教学目标:1.了解豪放词,借助注释理解文意,熟读成诵。
2.品味奇特意象,感受豪放风格,并进行反复朗诵。
3.体会放下是福、超脱旷达的情怀;并由此联系社会、生活,培养学生面对逆境时,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一些,把握当下的精神。
这个目标的确定依据一是课标对教学的要求;二是这篇文章的内容而定。
教学重点:感受本次写景、写人体现的豪放格调。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放下是福、超脱旷达的情怀,联系当下,反观自身。
三、说教法学法1、“情境式”教学法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意义总是存在于情境之中。
学习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人不能超越具体的情境来获得某种东西。
本文运用多媒体辅助(图片、视频)和文学艺术语言建构写景、写人、抒情的真实情境,感受豪放格调和旷达情怀。
2、发现点拨的“对话式”教学法存在主义布贝尔的对话理论主张“教育中的关系是一种十足的对话关系”。
教育不能“只呼不应”,要有“呼应”。
因此采取“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回答”的教学环节,实现学生思维的真实经历。
3、诵读法。
古人云“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现代教育家夏丏尊说:“要领略文章气势,念诵是唯一的途径。
”本文文气豪放,波澜壮阔,通过诵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
非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讲,满堂灌,代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满堂诵,满堂思。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完成。
六、教学过程:结合本课教学内容,我将我的教学设计为四大板块:第一板块为“了解豪放知识”,这一板块主要引导学生了解词的知识,初步感受豪放词,从而为重点做铺垫;第二板块为“感受豪放风格”,这一板块侧重引导学生通过创建情境,把握文章重点,真实感受词人写景、写人时的豪放格调,以此来突破重点。
第三板块为“体会旷达情怀”,这一板块通过对比鉴赏关键句,还原词中的“留白”,明白苏轼由“壮志未酬”到“超脱旷达”的情感变化,进而体会词人情怀。
第四版块为:“联系生活感悟”,这一板块则是让学生在学有所得后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与深化,更好的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和实现自我发展。
大板块的设计先从了解豪放,到感受文字的豪放,再到体会领悟文字背后作者的情怀,最后进行拓展与迁移,这四步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规律。
(ppt展示)教师主导:词的知识—内容的豪放—情怀的旷达—生活的感悟学生主体:了解“豪放”—感受“豪放”—体会“旷达”—感悟生活具体操作如下:(一)导入:大家还记得那个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苏子吗?现在,那个“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苏子又站立在了黄州附近的赤壁。
此次东坡先生看到了什么?会有什么感慨呢?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他同一时期创作的一首怀古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语言大师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导入采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回忆以前知识经验,让学生的“思维从建构和疑问开始”由此及彼,引入新的学习内容,迅速而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词的知识”(这一部分说课时采用课堂模拟语言,变换说课方式)(1)了解豪放这一环节我主要设计二个活动:活动一:疏通文本师:同学们,请自由朗读课文,勾画PPT重点字词。
明确:纶巾、樯橹、尊、酹四个字词的意思;怀古词身临古迹,怀念古人、古事,抒发感慨。
活动二:初感豪放师:同学们,请齐读PPT《此话丛书》对苏学士的评价,感受古人对苏学士豪放风格的形象比喻。
老师通过语言和行为创造情境,展示关西形象,并请个别同学试着唱,然后大家一起唱。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这一活动主要是通过多种方式体验,进一步感知豪放。
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体会苏轼词的豪放风格.(三)“内容的豪放”(2)感受豪放特点这一环节我主要设计二个教学活动:活动一:感受写景的豪放格调。
师:齐读上片,写景的时候如何体现豪放格调?(注意里面的动词、形容词、数词)明确:险峻、高俊、汹涌澎湃、水石相击、浪花四溅、狂澜奔腾。
总之,写出长江奇险雄伟的宏大气势,表现诗人的豪放格调。
PPT展示:写景时体现豪放的句子(形容词、动词、数次变色)。
词人用大量形容词、动词、数量词给我们展示一幅奇险雄伟、富有宏大气势画面。
齐读词的上片,读出描写景物时奇险雄伟、宏大气势。
过度:难道江浪真的像淘沙一样,淘洗着风流人物,而且他们都淘尽洗净了吗?当然没有,这样的人还是有的,起码在东坡眼里有一个那就是—周瑜。
活动二:感受写人的豪放格调。
师:齐读词下片描写周瑜的句子,看看苏轼在周瑜形象的塑造上如何体现豪放格调的?PPT展示:官场:“周郎”24岁当了“建威中郎将”。
《三国志》:“吴中皆呼为郎”,“郎”,青年男子。
呼人“郎”有赞美之意。
情场:“当年”,年轻的时候24岁娶了绝代美女。
战场:34岁,赤壁大战前线总指挥。
羽扇,羽毛做的扇子。
纶巾,青丝做的头巾,儒将的象征。
谈笑间,淡定自若。
樯橹灰飞烟灭,以少胜多。
明确:周瑜是一个年轻有为、功成名就的英雄人物。
所以,塑造人物时也是一种豪放的风格。
齐读,再次强调注意朗读技巧,形容词、动词重读,读出关西大汉的豪放气势。
课标指出: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把握句中富有表现力字词(形容词、动词、数词)并借助多媒体图片和文学艺术语言进一步构建豪放的意境,让学生感同身受。
(四)情怀的旷达(3)体会旷达情怀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让学生理解作者的人生追求和情怀。
这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结合本单元呈现的词的两个风格设计“对比鉴赏”的对比鉴赏的方法设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讨论探究。
教学活动如下:1、师:苏轼用豪放的格调怀念古人、古事。
怀古之人必有怀古之情,此时此刻东坡先生会发出什么样的感慨呢?生:齐读下片中抒情的句子。
2、师:神游故国,面对英雄人物,应笑我多情,笑我什么?“多情”何意?诗人为什么多愁善感?“愁”什么?“感”什么?知人论世PPT展示本词创作背景遥想我东坡当年……..29岁考中进士,任翰林学士,人称苏学士;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大文豪、文化名人,神宗皇帝都很欣赏他;“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明确:词人苏轼也是雄才大略、思想抱负之人,但一生一贬再贬,华发早生,满腔的热血、满腔的抱负没有机会施展。
可以说此时此刻诗人内心有无尽的怨、无尽的愤、更有无尽的愁。
作者感时伤己、伤今之情油然而生。
3、生:再读“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此时此刻无尽的愁郁结于苏轼心头,作者愁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生:思考:如果我们借用易安的诗句,这样岂不是更完美了,我们的文笔比苏学士都好?可见,这里的愁,愁的让易安憔悴,愁的让人断肠,斯人独憔悴。
但是,苏东坡会这样吗?他只会吟道:人生如梦,一准换酹江月。
这其中有什么区别呢?4、联系同时期已学作品《赤壁赋》,类比阅读。
PPT展示: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曹操)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赤壁赋》5、提问:人生就像“梦”,“梦”有什么特点?人生中的什么像“梦”一样是空的?为什么祭奠“江月”,“江月”有什么特点?明确:人生如梦,是非功名,过眼云霄,算了吧!算了吧!还是拿起酒杯祭奠祭奠江月,只有它是永恒的。
所以,余秋雨先生曾把被贬黄州的苏轼比作一个暂时内心矛盾,被困惑包围的“突围者”,但是东坡就是东坡经过暂时的困惑诗人获得了超脱。
PPT展示《苏东坡突围》PPT小结:这就是东坡,达观潇洒的东坡。
他的词中虽有伤感、苦闷,但这只是暂时的,终究他会从中突围、超脱,给我们展现其豪放旷达的精神。
也正如他的词风,始终洋溢着豪壮格调,旷达之人必有豪壮之文。
读:把苏子从旷达、豁达的心境通过朗读再次感受一下。
课标指出:文学作品的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感受,注重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造地建构文本意义。
播放刘欢《唱一首大江东去》,唱出豪放风格,唱出超脱、旷达情怀。
(五)“生活的感悟”(5)感悟自己人生新课标指出: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所以设计“联系学生当下生活”这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如下:师:在见证了苏轼由困境到超然的过程之后,反观自身,你有何感悟?明确: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一些,把握当下。
这一环节联系学生“心愿墙”中的烦恼与快乐,回归到真实的生活情境感悟。
六.说板书设计好的板书设计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本板书设计直观性的原则,力求简洁明了,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PPT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