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精品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说教材
《念奴娇赤壁怀古》选自高二第四册第二单元,本单元学习宋词,选取四个不同风格词人不同时期的八首词。单元提示中说:词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反复吟咏;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念奴娇赤壁怀古》文字简洁含蕴丰富,句式短促有力,借想象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雄浑壮阔的豪放格调,虽有短暂的壮志未酬,但瞬间超脱旷达,是东坡骨子里展现的豪放格调。不仅苏轼有超脱旷达的情怀,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应学会超脱旷达。
二、说学情:
本文的作者其人、其文高一《前赤壁赋》中已有接触和了解,再加上意象奇特,句式短促有力,文气旺盛,趣味丰瞻。对于我班的学生而言,应很有的吸引力。本文结合注释,理解文意不难,难在对于苏轼兼有儒、释、道思想的超脱旷达的情怀理解上有难处。需要教师搭建一定的支架(如联系学生已学知识并给予一定助读材料)。
三、说教学目标:
1.了解豪放词,借助注释理解文意,熟读成诵。
2.品味奇特意象,感受豪放风格,并进行反复朗诵。
3.体会放下是福、超脱旷达的情怀;并由此联系社会、生活,培养学生面对逆境时,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一些,把握当下的
精神。
这个目标的确定依据一是课标对教学的要求;二是这篇文章的内容而定。
教学重点:感受本次写景、写人体现的豪放格调。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放下是福、超脱旷达的情怀,联系当下,反观自身。
三、说教法学法
1、“情境式”教学法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意义总是存在于情境之中。学习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人不能超越具体的情境来获得某种东西。本文运用多媒体辅助(图片、视频)和文学艺术语言建构写景、写人、抒情的真实情境,感受豪放格调和旷达情怀。
2、发现点拨的“对话式”教学法
存在主义布贝尔的对话理论主张“教育中的关系是一种十足的对话关系”。教育不能“只呼不应”,要有“呼应”。因此采取“老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回答”的教学环节,实现学生思维的真实经历。
3、诵读法。
古人云“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现代教育家夏丏尊说:“要领略文章气势,念诵是唯一的途径。”本文文气豪放,波澜壮阔,通过诵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非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讲,满堂灌,代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的满堂诵,满堂思。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完成。
六、教学过程:
结合本课教学内容,我将我的教学设计为四大板块:
第一板块为“了解豪放知识”,这一板块主要引导学生了解词的知识,初步感受豪放词,从而为重点做铺垫;
第二板块为“感受豪放风格”,这一板块侧重引导学生通过创建情境,把握文章重点,真实感受词人写景、写人时的豪放格调,以此来突破重点。
第三板块为“体会旷达情怀”,这一板块通过对比鉴赏关键句,还原词中的“留白”,明白苏轼由“壮志未酬”到“超脱旷达”的情感变化,进而体会词人情怀。
第四版块为:“联系生活感悟”,这一板块则是让学生在学有所得后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与深化,更好的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和实现自我发展。大板块的设计先从了解豪放,到感受文字的豪放,再到体会领悟文字背后作者的情怀,最后进行拓展与迁移,这四步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规律。
(ppt展示)
教师主导:词的知识—内容的豪放—情怀的旷达—生活的感悟
学生主体:了解“豪放”—感受“豪放”—体会“旷达”—感悟生活具体操作如下:
(一)导入:大家还记得那个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苏子吗?现在,那个“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苏子又站立在了黄州附近的赤壁。此次东坡先生看到了什么?会有什么感慨呢?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他同一时期创作的一首怀古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语言大师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导入采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回忆以前知识经验,让学生的“思维从建构和疑问开始”由此及彼,引入新的学习内容,迅速而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词的知识”(这一部分说课时采用课堂模拟语言,变换说课方式)
(1)了解豪放
这一环节我主要设计二个活动:
活动一:疏通文本
师:同学们,请自由朗读课文,勾画PPT重点字词。
明确:纶巾、樯橹、尊、酹四个字词的意思;怀古词身临古迹,怀念古人、古事,抒发感慨。
活动二:初感豪放
师:同学们,请齐读PPT《此话丛书》对苏学士的评价,感受古人对苏学士豪放风格的形象比喻。
老师通过语言和行为创造情境,展示关西形象,并请个别同学试着唱,然后大家一起唱。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这一活动主要是通过多种方式体验,
进一步感知豪放。
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体会苏轼词的豪放风格.
(三)“内容的豪放”
(2)感受豪放特点
这一环节我主要设计二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感受写景的豪放格调。
师:齐读上片,写景的时候如何体现豪放格调?(注意里面的动词、形容词、数词)
明确:险峻、高俊、汹涌澎湃、水石相击、浪花四溅、狂澜奔腾。总之,写出长江奇险雄伟的宏大气势,表现诗人的豪放格调。
PPT展示:写景时体现豪放的句子(形容词、动词、数次变色)。词人用大量形容词、动词、数量词给我们展示一幅奇险雄伟、富有宏大气势画面。
齐读词的上片,读出描写景物时奇险雄伟、宏大气势。
过度:难道江浪真的像淘沙一样,淘洗着风流人物,而且他们都淘尽洗净了吗?当然没有,这样的人还是有的,起码在东坡眼里有一个那就是—周瑜。
活动二:感受写人的豪放格调。
师:齐读词下片描写周瑜的句子,看看苏轼在周瑜形象的塑造上如何体现豪放格调的?
PPT展示:官场:“周郎”24岁当了“建威中郎将”。《三国志》:“吴中皆呼为郎”,“郎”,青年男子。呼人“郎”有赞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