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重点
大二现代文学考试要点复习重点
⼤⼆现代⽂学考试要点复习重点现当代⽂学复习重点1.⽼舍作品艺术特⾊及追求?艺术特⾊:塑造了⽣动的市民形象系列,⽼派市民、新派市民;伦理本位意识,表达的是⼀个道德主题;京味⼩说的开拓。
追求:京味与幽默⼀.京味主要体现在语⾔、民俗与⽂化⼼理上;⼆.⽼舍作品中的幽默具有两重性“油滑”,主要表现在⽼舍的早期作品中;后期作品幽默找到了健康的发展⽅向,使幽默成为含有温情的⾃我批判。
2.分析曹禺《雷⾬》中的周蘩漪形象?主观题3.分析张爱玲《⾦锁记》中曹七巧裂变⼥性形象。
屈抑的寡妇主观题4.简述狂⼈的形象。
主观题5.从新诗发展的⾓度,说明《天狗》在新诗史上的意义。
要点:开创性!《天狗》历来被看作是《⼥神》中最有特⾊的作品,它与《凤凰涅盘》和《炉中煤》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内容上,都是通过毁灭⾃我、创造新我来表现爱国精神,在表现⼿法上,都是借助某⼀形象(或天狗,或凤凰,或煤)来表现主题。
《天狗》是豪放风格的代表,它的主要意义不仅在于它情绪饱满地表现了以爱国、反抗和进取为特征的五四精神,⽽且还在于它以形式上的“绝端的⾃由,绝端的⾃主”真正做到了“诗体的⼤解放”,并表现出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让⼈们关于“⽩话能否⼊诗”的担⼼成为了多余,使⽩话新诗真正取代了传统旧诗在中国诗坛上的地位。
作品充满了传奇的⾊彩,也很好地表现了作品预⾔⼀个新时代到来的主题。
6.⽼舍的创作特⾊与贡献。
⼀、浓郁的京味⼉。
⽼舍描绘北京的⼤杂院⼉、⼩茶馆、狭窄的胡同和热闹的庙会,各种⼭⽔胜景在⽼舍笔下成了⼀张张⾊彩鲜明地图画,充满了诗意美。
同时,对北京特有的风俗民情的描绘,像繁缛的规矩礼节,办婚丧⼤事的讲究排场图阔⽓,“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的⽣活⽅式,还有⼀些节令习俗,等等,都为其作品增添了浓厚的北京味。
⼆、形象鲜明的市民王国。
⽼舍创造的最能显⽰市民社会丰富性的,是其作品提供了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的中下层市民形象。
如车夫、艺⼈、暗娼、巡警、职员、游⼿好闲的⼋旗⼦弟和为⾮作⽍的洋奴汉奸。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试重点(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资料1.中国现在文学开始于1918年。
2.作家鲁迅的出现,是中国现在文学转型的标志。
3.现代文学创作的两个原则:一是“人性的解放”成为新文学的目标,二是个性化的创作原则。
4.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是在晚清时候开始的。
5.维新派的文学革新运动吸取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思想成果。
要求文学借鉴西方文化,表现西方的思想,新事物,心已经,表带爱国图强的民族主额民主思想,为思想启蒙和维新变法服务,在文学形式上,呼唤文体解放,主张“言文合一”向着通俗化,自由化的道路迈进,致力于打破封建旧文学的桎梏。
6.梁启超提出“世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反映出诗歌变革趋向并取得创作实绩,7.成为“世界革命”旗帜的是黄遵宪。
8.梁启超既是“文界革命”口号的提出者,又是新文体的成功创造者。
9.康有为是新文体散文的积极实践者。
10.1909年,南社成立。
苏曼殊是中国最早翻译拜伦和雪莱诗歌的人,也是中国最早介绍欧洲浪漫文学的人之一。
11.徐枕亚的《玉梨魂》是“蝴蝶鸳鸯派“的代表作,是一部具有自传成分的小说。
12.林纾以翻译为名。
13.陈独秀的《青年杂志》和《文学革命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14.文学研究会1921年成立于北京,代表人物有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同照、耿济之、周作人。
郭邵虞,以沈雁冰主编的《小说月报》作为代用刊会。
15.创造社1921年6月成立于东京,最早的成员包括了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山、田汉、穆木天、陶晶孙、何畏。
前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后期倡导“革命文学”。
16.1920年,北洋政府的教育部以法令的形式规定自小学一二年纪起,逐步该用白话文的国文课本,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现代汉语得以确立。
17.1930年,“左联”成立。
鲁迅做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对无产阶级,对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倡导时期的经验教训做了总结。
18.1938年,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在武汉成立。
标志着文艺界在民族解放的旗帜下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中国现代文学的简答题
1、中国现代文学的含义?答:(1)1917年1月《新青年》杂志刊出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为标志,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2)所谓“现代文学”,不仅是时间概念上所划定的1917——1949年这一通常所说的“现代”阶段的文学,更是“现代”性质意义上所指的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文学。
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从性质来看,“现代”是相对于“传统”中国文学而言的。
“现代”作为时间的标志,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联系性,说明了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到20世纪出现的一种形态的文学;“现代”作为性质的标志,则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是与中国传统文学有着本质区别的一种新型的文学。
2、中国现代文学的分段P25 答:从1917年开始,到1949年为止,大体上每十年为一个发展阶段(1)1917-1927年期间的文学,叫五四文学,也叫20年代文学。
其主要特点是文学革命和文化启蒙。
从整体上看,五四文学具有一种活跃、开放的青春气息。
(2)1928——1937年左翼革命文学、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30年代文学是20年代文学的发展和变化。
其整体特点是走向成熟。
具体标志有两点:第一点,文学多元化。
第二点,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家和作品。
(3)1937——1949年以全民族的抗战文学为开端以及继承、发展的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40年代文学。
3、第一个十年中重大事件发生的背景答:①1915年五四新文化运动,②1917年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二者者互为因果),③1919年的五四运动(爱国的政治运动)。
由于前两项而形成了文化统一战线: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封建文化。
后来随着五四文化运动的深入,这个统一战线逐渐分化。
④出现了新文学的代表作——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郭沫若的诗歌《女神》。
中国现当代文学 简答题 笔记
中国现当代文学·简答题·笔记1.郭沫若小说的创作特色。
【答案】创作特色是主情主义,这种主情主义是属于浪漫主义范畴的,是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
如《残春》就是“五四”新文学中最早运用意识流手法的作品。
2.概述左联的主要成就。
【答案】左联的主要成就包括: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
左翼文学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
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
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文学创作十分繁荣,左联还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
3.叶圣陶“教育小说”的思想内容和特点。
【答案】叶圣陶以教育界、以学校生活为题材创作的小说叫“教育小说”,思想内容有:(1)暴露旧中国教育界黑暗的内幕,并透过教育界而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整个旧社会。
如《一篇宣言》暴露反动当局对教育的迫害。
(2)严峻的解剖与审视知识阶层。
名篇如《潘先生在难中》里的潘先生,写出了知识分子灰色卑琐的人生和自私软弱的性格。
(3)展现教育知识分子身上出现的革命反抗的一面。
如《抗争》中的郭先生、《城中》的丁雨生。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像叶圣陶这样多方面地、深刻地、成功地描写教育界的种种现象和心态者,并无第二人可与匹敌。
叶圣陶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
4.《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成就。
【答案】丁玲的优秀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它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土改这一段时期解放区农村的真实面貌。
小说描写了土改前后前夕农村各阶级、各阶层农民的不同心态和动向,描写了工作组进村后发动群众、组织斗争,没收和分配地主的土地等过程,生动地反映了农村中翻天覆地的变化。
(2)塑造了一些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
描写地主富农的阶级特征,但不脸谱化。
5.沈从文的创作思想。
【答案】沈从文把创作看成自我生命意识的自由表现。
在小说中表现真实的自我,自由地写自己所经历的题材与所经历的磨难,以及心灵的真切感受,其作品几乎可以看成他的“自叙传”。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论述题
题签第一章1917年-191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1,分析评价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胡适文学改良的基本主张)2,分析评价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陈独秀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3,分析评价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成就和历史意义?4,简析周作人《人的文学》一文的内容及意义(或影响)?5,简析文学研究会的文学主张?6,简析创造社的文艺思想?7,为什么说1917-1919年的文学思潮现实主义占主潮地位?8,为什么说浪漫主义是五四时期主要的文学思潮?9,简析文化革命统一战线内部的几次论争?10,简析文学革命革命时期新文学与封建复古派的三次论战?11,论文学革命兴起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深远的意义?12,简析“两个口号”论争的背景及意义?13,简析京派的文学主张?14,简析鸳鸯蝴蝶派文学?15,论述抗战文学运动的基本特点?16,简析抗战文学思潮的特点?17,分析五四时期新文学的思潮的特点?18,“五四”文学革命的内容及意义?19,分析评价1921年,1927年新文学的文学思潮的特点?20,分析1927年-1937年新文学的文学思潮特点?21,1927-1937年小说创作发展的标志?22,分析解放区文学的思潮特点?23,论述解放区文学运动的重要特点?24,简述关于革命文学论争的基本内容及意义?25,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兴起的背景?(或原因)26,试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者们的主张及不足?27,简述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性?28,简述左联对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开展及其重要意义?29,左联成立后进行过哪几次思想论争?30,简述左联与新月派的论战?31.简述左联对“民族主义文学”的斗争?32,简述左联与“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33,简述左联对初期革命文学创作中错误倾向的纠正?34,试析左联的成就(历史功绩或贡献)和缺点(或历史局限性)?35,分析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的主流及缺失?36,简述民族形式问题讨论的意义?37,分析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及意义?38,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特点及由各流派及和左联的思想论证?39,语丝社对现代散文的贡献?第二章鲁迅40,简析《狂人日记》的思想性和象征意义?41,分析《狂人日记》的思想艺术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42,阿Q“精神胜利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43,试析阿Q性格?44,简析《阿Q正传》的思想主题?45,简析《阿Q正传》的艺术成就?46,为什么说《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形象总结?47,结合作品,具体论析阿Q形象的典型意义?48,试论阿Q性格的基本特征及鲁迅批判精神胜利法的重大社会意义?49,举例论析《阿Q正传》的批判与讽刺特色及其卓越的语言艺术?50,简析《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思想意义?51,简述《呐喊》《徬徨》的思想主题?52,分析《呐喊》《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深刻批判?53,分析《呐喊》中的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54,试析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或分析《彷徨》中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妇女形象。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复习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答题1、如何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提示:中国现代文学区别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特性是其彻底的反封建性质,现在人们则更倾向于用现代性来概括其基本的性质,即强调中国现代文学实现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这一转型既表现在文学的形式上,更体现在文学的内容上。
具体地说,它用现代的形式表达了现代人的思想和情感,这是现代文学之所以为现代文学的关键。
2、文学革命的意义;提示:可从文学观念、文学内容以及文学的语言形式三方面强调文学革命对建构新文学的历史意义。
通过文学革命,以现代的文学观念为核心、表现反封建的内容和采用白话语言形式的一种新文学延生了。
3、“五四”前后外国文学思潮的进入对新文学的影响;提示:外来文学思潮的进入,带来了先进的文学观念、文学形式、表现技巧,从形式到内容深刻地影响了新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但这种影响从根本上讲只是激活了一种潜在的可能性,即它是在中国文学面临深刻的变动的历史关头起作用的,离不开中国的条件。
4、文学革命时期新文学的倡导者与反对者之间的论争。
提示:这是新文学阵营与封建复古派、保守派之间的斗争,论争的中心是新文学在思想上表现出彻底反封建的倾向,在语言形式上采用了白话文,这种激进的态度引发了争议。
但历史地看,新文学的这种激进态度是具有历史合理性的。
5、如何理解《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提示:鲁迅写小说虽然借鉴了外国小说的艺术经验,但他把外国小说的经验与中国古代小说的传统结合在一起,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化的基础。
鲁迅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主要是它在在形式上是新的、成熟的,思想内容上是彻底反封建的,揭开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纪元。
6、《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开创性意义。
提示: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以小说为工具进行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个总纲。
7、狂人形象的独创性。
提示:是鲁迅自我的艺术表达,采用的是双层结构。
8、阿Q形象及其价值和意义。
大二期末现当代文学复习要点
当代文学复习要点一、伤痕文学:1977年开始出现的,以“文革”时期社会生活为题材的创作潮流,其主旨在于展示极“左”思潮对同一时期的中国人身心所造成的摧残,这一文学现象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命名,刘心武的《班主任》则是这一小说现象的开山之作,伤痕文学开启了现实主义复归的潮流。
二、反思文学:1979年开始出现的对中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文革”结束20年间的社会历史进程进行回顾和反省的创作潮流。
三、改革文学的第一篇作品: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四、新写实小说的概念、创作特点、代表作家、作品。
1、概念:指的是以抽掉了启蒙意识和主流意识形态观念的写实手法,对1949年以后中国人生存状态进行客观叙述的小说。
2、创作特点:1)情感的零度写作;2)表现生活的原生态;3)消解人物性格;4)心理化的“真实”3、代表作、作品:刘震云《一地红毛》;刘恒《狗日的粮食》;池莉《烦恼人生》和方方《风景》是标志。
(1987)五、第三代诗人群(新生代诗群)有什么创作特点。
(1)反英雄、反崇高、平民化成为新生代诗歌的总体特征。
(2)反意象、反修辞和口语化,是新生代诗歌的重要特征。
六、朦胧诗:出现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年青诗人写的,思想不显露,感情比较隐秘,具象鲜明,具有整体朦胧美的诗。
七、三个崛起: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崛起的诗群》号称三个崛起。
八、探索戏剧有何创作特点、代表作品、作家。
这些作品有何影响。
1、创作特点:形式革新结构散文化;叙事成分增加;戏剧时空自由转换,不同类别的时空相互重叠;2、代表作品、作家:1)高行健《绝对信号》《车站》《野人》 2)黎锦云《狗儿爷涅槃》3)宗福先《血,总是热的》 4)马中骏、贾鸿源、瞿新华《屋外有热流》5)刘树纲《十五桩离婚案的调查剖析》《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6)沙叶新《寻找男子汉》 7)陈于度、杨健、朱晓平《桑树坪纪事》3、影响:1)在艺术观念上,戏剧摆脱了对政治的从属关系,不再是简单的政治工具;2)突破五四以来形成的现实主义陈规,大胆调用各种手段,建构起一个庞大的“为我所用”的综合艺术体系。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重点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重点内容整理1、文学革命: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学形式和文学内容的大变革活动。
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诌议》,是文学革命开端的标志。
文章提出要以“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的正宗。
1917年2月,《新青年》又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举起“文学革命”的旗帜,提出以“国民文学”取代“贵族文学”,以“写实主义”取代“古典主义”,以“社会文学”取代“山林文学”。
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国民学校采用,成为文学革命成功的标志。
2、文学研究会(艺术倾向)1)主张“为人生”的文学,意思是文学要书写现实人生,表现人生,对人生有现实的意义。
就是很重视文学的现实功能。
反对游戏文学观念,反对消遣的文学态度。
2)文研会作家在创作方法上多注重现实主义。
这在沈雁冰的文论和文学研究会作家的创作中显示出来。
3)文学研究会注重翻译东欧、西欧现实主义名著,介绍普希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易卜生、莫泊桑等人的作品。
3、创造社:1921年7月,创造社宣告成立,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张资平等。
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中华新报》副刊发行)、《洪水》、《创造月刊》。
艺术倾向:1)崇天才,重神会,讲求文学的全与美,强调创作的无目的。
通常被歧视为“艺术派”。
2)富有浪漫主义特色,大都尊崇个性,表现自我,富有强烈的反抗色彩。
3)在翻译方面,主要翻译介绍歌德、雪莱、海涅、济慈、惠特曼、泰戈尔、王尔德、波特莱尔等人的作品。
大多数为浪漫主义,也有现代主义作家。
4、郁达夫:名文,是创造社的发起人和最重要的小说家。
在散文、旧诗词、文学理论、翻译等方面也有独到的贡献,以小说创作影响最大。
《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三篇小说于1921年结集为《沉沦》发行,是郁达夫自己第一部、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但其在轰动一时的同时也毁誉参半。
褒者认为它真实地抒写了青年的时代病,开创了小说的新体式,标志着“自我小说”的兴起;贬者攻击它为“诲淫”,是不道德、不端方的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大二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大二知识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以20世纪初“新文学运动”
为契机,把中国文学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下面将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大致知识点:
一、新文学运动
20世纪初,“新文学运动”席卷全国,为中国文学发展带来了新的思潮和新的风格,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茅盾、郭沫若、鲁迅等。
新文学运动的特点是反映现实,以个人主义和现实主义为主,崇尚新意识形态,抨击传统文学。
二、现代文学
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学进入了现代文学时期,现代文学以实验精神为主,以象征主义
和表现主义为主,其代表作家有费孝通、陈独秀等。
现代文学的特点是关注社会发展,描写政治现实,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当代文学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文学进入了当代文学时期,当代文学以多元文化为主,以抒情
主义、抽象主义为主,其代表作家有余华、芥川龙之介等。
当代文学的特点是关注文化变迁,把社会现实和审美融为一体,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以上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大致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现代文学简答题
中国现代文学简答题、论述题1.五四文学革命的意义:一、彻底批判和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
二、始终贯穿和体现了提倡民主和科学,倡导个性解放并积极探索社会解放道路的启蒙思想主题。
三、以劳动者和新型知识分子等形象替代了旧文学的主人公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
四、文学观念的重大变化和文学语言、文体形式的革新解放,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
五、自觉地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学和文化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不脱离传统的开放性现代文学。
(P157)2.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的具体内容:思想的现代化;文学的继承、借鉴与创新;文学语言与形式的更新。
【其一,这样的“文学的现代化”,是与本世纪中国所发生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教育、思想、文化的全面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相适应,并且是其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在促进“思想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方面,文学更是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因此,本世纪中国围绕“现代化”所发生的历史性变动,特别是人的心灵的变动,就自然构成了现代文学所要表现的主要历史内容。
(思想的现代化)其二,“文学的现代化”自然意味着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历史性变革与改造,同时,作为民族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文学也与传统文学存在着深刻的血肉联系。
而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受到了西方与东方国家文学的深刻启示与影响,也是一个无须回避的事实,与世界文学的血肉联系正是文学现代性的一个重要表征。
同样重要的是中国现代作家对外来文学资源的利用、改造、变异与融化,这吸取与创造的过程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参与本世纪世界文学的创造,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
“文学的现代化与民族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必须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在某种意义上,现代文学三十年正是在这二者的矛盾张力中发展的。
(文学的继承、借鉴与创新)其三,“文学现代化”所发生的最深刻并具有根本意义的变革是文学语言与形式的变革,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美学观念与品格的变革。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简答题)
简答题:简述五四新文学的成就。
1、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2、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表明了文学现代的觉醒。
3、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革新,以白话代替文言。
新诗的代表作有郭沫若的《女神》等,小说有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等。
4、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简析鲁迅《野草》的思想内涵。
1、《野草》的较多篇章,虽然流露出彷徨、苦闷等情绪,但着重表现的是黑暗重压下的战斗、追求、牺牲精神。
如《秋夜》中枣树的韧性战斗精神;《这样的战士》中战士的坚韧意志;《过客》中人生长途探索追。
2、《野草》重点在袒露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彷徨,展示了理想与现实、光明与黑暗、希望与绝望等痛苦而激烈的内心矛盾,更显示了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如《影的告别》中“彷徨于阴暗之间”的回环反复的语句,传达出内心斗争的深刻。
《希望》希望与绝望的激烈矛盾。
《墓碣文》自我解剖的艰难痛苦。
3、以辛辣的讽刺针砭圆滑的处世哲学、无聊的围观等病态心理以及黑暗丑恶的社会世态,或以沉痛的笔刻画群众的冷漠麻木。
郁达夫创作有何特点:1、自我的写真:作品以自我为原型,浸透作者本人强烈的主观色彩,从《沉沦》到《春风沉醉的晚上》、《茫茫夜》、《迟桂花》,都能看到作者本身的影子,这就是“零余者”的文学形象。
而“零余者”的形象又绝不能简单的看做是作者个人的写真、自传或回忆录,他是五四时期一群沾染了时代病,因为彷徨、苦闷、找不到出路的青年们的典型。
2、感伤的抒情:郁达夫的小说总是弥漫着感伤的味道,《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茫茫夜》中的主人公或多或少都沾上了感伤的特点。
这是郁达夫小说重感情的表现,而他特别钟爱于忧伤情绪,因此他的小说以感伤抒情为艺术中轴,通常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更不注重情节的曲折、紧张,而偏向于主人公感伤、悲观、厌世颓废心境的抒发、暴露和宣泄。
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论述简答题整理
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论述简答题整理1. 简述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和发展中国现代文学起源于20世纪初,与中国的近代化运动和社会变革密切相关。
它受到了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同时也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学的元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现代文学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包括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文学、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文学,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后现代文学等。
中国现代文学通过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探索人性和人生的意义,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表达形式。
2. 简述《红楼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地位《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具有重要的现代文学意义。
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它描绘了庞大的人物群像和复杂的情节,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和个人命运的悲剧性。
《红楼梦》以其深刻的人性描写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对后世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被广泛研究和传播,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3. 简述当代中国现代文学的特点与主题当代中国现代文学具有多样性和自由性的特点。
由于社会变革和文化多元化的影响,文学作品的题材和风格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
同时,作者们对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的思考成为主要的创作主题。
他们揭示社会问题、探索个人身份和价值,以及回顾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构建出独特的文学世界。
4. 简述中国现代文学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中国现代文学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文学作品通过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引发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它能够唤起人们对个体命运的关怀,并促使社会价值观的反思与调整。
同时,作为一种文化表达形式,中国现代文学传承和延续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为当代社会提供了文化认同和情感寄托。
5. 简述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国际传播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在国际上的传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跨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通过翻译和出版等形式,走进了世界各地的读者。
一些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也因其突出的文学成就而赢得了国际文学奖项,提升了中国文学的国际地位。
中国当代文学史(简答题参考资料)
中国当代⽂学史(简答题参考资料)中国当代⽂学史复习提纲(简答题背景资料)【新中国⽂学的成⽴】⼀、时代背景:中国社会发⽣急剧变⾰(1)⼆战后世界范围内两⼤阵营对⽴的冷战格局;(2)中国40年代后期内战导致的政治变⾰。
⼆、⽂学的“转折”:指的主要是40年代⽂学格局中各种倾向、流派、⼒量的关系的重组。
◆表现:(1)20年代后期开始,左翼⽂学为选择最理想的⽂学形态、推进⽂学“⼀体化”的⽬标所做的努⼒进⼊⼀个新阶段;(2)以延安⽂学作为主要构成的左翼⽂学,进⼊50年代,成为了唯⼀的⽂学事实;(3)⽑泽东的⽂艺思想成为“纲领性”⽂件;(4)⽂学写作的题材、主题、风格等,形成体系性规范;(5)作家的存在⽅式,写作⽅式,作品的出版、阅读和批评等⽂学活动⽅式都出现了重⼤变化。
三、各个时期的⽂学发展概况:1、抗战时期:(1)新⽂学中⼼主题:⼈的“现代化”和创建现代民族国家;(2)中国⽂学的分区:国统区、沦陷区、解放区;(3)不同地域中的作家,⾯对着共同的民族问题,采取不同的⽂学创作⽅式:①解放区根据地:“解放区⽂学”表现了历史乐观主义②国统区和沦陷区:1.运⽤⽂学对现实时事、社会性问题进⾏⼲预;2.战争的挫折促使作家思考中国社会在“现代⽂明”冲击下的困境与难题;3.在民族、时代、个体性格的重压下,加强了作家的⾃我审查与反省意识。
2、抗战结束:⽂学界的不同流派、⼒量设计未来⾛向。
◆表现:(1)各类刊物的复刊与创刊(2)⼀些作家从容开阔的⽂学期待3、抗战结束后的⽂学发展:◆四⼗年代中期:(1)1945年10⽉,由中共领导的中国全国⽂艺界抗敌协会改名为“中华全国⽂艺界协会”。
1946年,与国民党政府关系密切的中国全国⽂艺作家协会成⽴。
这两个协会的存在,主义⽂艺建设”的⼝号下加紧了对左翼⽂学的鞭挞。
(2)由于对国民党统治的失望、⽑泽东《讲话》在国统区的传播、左翼⽂学⼒量的⼯作三⽅⾯的元⾳,中间阶层的作家表现出向左翼⽂学靠拢的趋向,包括:⽼舍、巴⾦、曹禺、冯⾄、郑振铎、臧克家、叶圣陶、闻⼀多、朱⾃清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前划重点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重点一、《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题型分析:根据历年考试情况来看,《中国现代文学史》这门课程题型基本不变,我们以11.7考试情况为例,题型大致包括以下五种题型,各题型及所占比值如下:题号题型题量及分值第一题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第二题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第三题名词解释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第四题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第五题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二、《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重点:说明:我们将知识点按考查几率及重要性分为三个等级,即一级重点、二级重点、三级重点,其中,一级重点为必考点,本次考试考查频率高;二级重点为次重点,考查频率较高;三级重点为预测考点,考查频率一般,但有可能考查的知识点。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1、文学革命的兴起,包括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白话文运动的倡导者及其革命内容。
【P1,二级重点,单选】2、新文化运动及文学革命产生的标志及主要内容。
【P2,一级重点,单选】3、文学革命出现的新文学社团的创社时间、主要成员、文学成就等(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语丝社等)【P13-P18,一级重点,单选、多选、名词】4、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及其代表社团。
【P19-P21,二级重点,单选、多选】5、鸳鸯蝴蝶派的含义。
【P26,三级重点,单选、多选】6、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含义。
【P33,一级重点,单选、名词】7、“京派”的含义。
【P46,二级重点,单选、名词】8、论语派的含义。
【P47,二级重点,单选、名词】9、“自由人”、“第三种人”的含义。
【P49,一级重点,单选】10、“七月诗派”的含义。
【P60,三级重点,单选、名词】第二章鲁迅1、鲁迅的小说集《彷徨》、《呐喊》、《故事新编》的主题及其艺术特色。
【P76,一级重点,简答、论述】2、鲁迅的杂文的主题及其艺术特色。
现代文学史简答题
简答题1.简述胡适文学改良的基本主张。
2.简述陈独秀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3.简述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原因。
4.简述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5.简述“左联”对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开展及其重要意义。
6.简述“左联”与新月派的论战。
7.简述“左联”对“民族主义文学”的斗争。
8.简述“左联”对初期革命文学创作中错误倾向的纠正。
9.简述“两个口号”论争的意义。
10.简析关于民族形式问题讨论的意义。
11.简析《狂人日记》的思想性和象征意义。
12.简析《阿Q正传》的思想主题。
13.简析《阿Q正传》的艺术成就。
14.为什么说《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形象总结?15.简析孔乙己的悲剧命运。
16.简析《药》的艺术结构。
17.简析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18.简析《祝福》中鲁四老爷形象的典型意义。
19.《祝福》在艺术构思和人物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20.简析《祝福》的思想内涵。
21.简析《伤逝》的思想内涵。
22.简析《伤逝》中涓生和子君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
23.简析鲁迅的历史小说《铸剑》所传达的现实意义。
24.简析鲁迅历史小说《铸剑》的浪漫主义特色。
25.简析鲁迅笔下“新知识分子”的基本特点。
26.简析鲁迅《秋夜》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
27.简析鲁迅杂文名篇《春末闲谈》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色。
28.简析鲁迅杂文名篇《拿来主义》思想主题的深刻性及其在论说方法上的特点。
29.简析《朝花夕拾》的艺术特点。
30.简析鲁迅回忆性散文《忆韦素园君》的思想内涵及其在人物形象刻画方面的主要特色。
31.简析《凤凰涅槃》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
32.结合《凤凰涅槃》中“凤歌”、“凰歌”两节内容,比较凤和凰性格的异同。
33.《凤凰涅槃》是如何体现狂飙突进的“五四”精神的?34.简析《天上的市街》的思想蕴涵和艺术特色。
35.简析《炉中煤》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36.简析历史剧《屈原》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
现代文学史全面重点简答题及答案剖析
简答题1.简答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与“五四”文学革命的关系。
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有:①梁启超、黄遵宪等倡导的“诗界革命”,要求诗歌以通俗的语言创造新的诗境,反对拟古复古。
②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重视小说的地位和社会作用。
③梁启超倡导的“文界革命”,创造了一种新文体,也称“报章体”。
④白话文运动,以裘廷梁为主要代表,提倡“崇白话而废文言”。
晚清文学改良运动是近代一次影响颇大的文学改革运动,产生了一批颇有影响的白话谴责小说;“五四”文学革命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2.简答“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与文学革命的关系。
“五四”新文化运动起于1915年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第一卷名《青年杂志》)创刊。
其主要人物为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周作人等。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封建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以科学与民主为两大旗帜,是一场思想革命运动、文化启蒙运动。
1917年起,《新青年》又开始了文学革命运动,于是,文学革命又构成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关系是,文学革命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因为旧文学中充斥着封建礼教道德的思想内容,思想革命的深入,必然要求反对旧文学的文学革命;而文学革命的开展,批判旧文学观念和旧文学中封建思想道德观念,新文学以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为内容,也大大推动了思想革命更深入地开展。
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相辅相成,使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成为自有中国以来最彻底反对封建文化和封建旧文学的革命。
3.简析李大钊的《什么是新文学》的主要主张。
李大钊的《什么是新文学》提出三点意见、主张:①针对文学革命中的改良主义倾向,提出“光是用白话写的文学,算不得新文学”;②主张“我们所要求的新文学,是为社会写实的文学”,他提出既要批判新文学中“科举的旧毒”,也要注意反对新文学中“商贾的新毒”;③他要求新文学应建筑在“宏深的思想、学理、坚信的主义”和“优美的文艺”的“土壤、根基”上,这是一个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对新文学提出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寻根文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原因:一方面寻根文学的出现是有着“知青”背景的青年一代作家,自我寻求文化定位和支撑的结果。
另一方面寻根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也受着外来文学的影响。
艾特玛托夫对俄罗斯异族民风的描写,马尔克斯对印第安文化的再现及川端康成具有浓厚的东方韵味的小说创作,都在表现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特征的同时,传达了现代文明的气息。
尤其是1983年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以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更是给中国作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积极的鼓励,激活了中国作家以富有民族色彩的作品参与世界文学交流的愿望和信心。
2、寻根小说的的特点: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
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等方法丰富作品的意蕴。
3、寻根小说的创作呈现出复杂的景观,概括起来大致有下面三类:一是民族文化派(对传统文化持肯定态度)。
代表作家有汪曾祺、李杭育、邓友梅、阿城等。
这些作家对传统文化有一种难以抗拒的依恋,他们有意无意在维持着传统心理态势和生活方式。
从他们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身上表现出来的是对淡泊、清贫、宁静无为的生活方式的向往。
李杭育在“葛川江系列”中塑造了一系列的“最后一个”的形象:最后一个渔佬——福奎(《最后一个渔佬》)、最后一个画师——耀鑫(《沙灶遗风》)等。
阿城的《棋王》通过王一生的“吃”和“下棋”的故事流露出这样的意蕴:道家文化传统是中国人应付乱世的有效工具。
二是原始生命派。
代表作家有乌热尔图、郑万隆等。
原始生命派作家把寻根之源上溯到自由自在的原始蛮荒时代,把对生命力的追求作为创作主题不断出现在描绘边域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之中.作品中的主人公秉性强悍,充满野性、充满行动的力量,表现出一种放荡不羁、充分发展的性格。
乌热尔图的《七岔犄角的公鹿》等作品为读者塑造了一系列的鄂温克族猎人的形象。
郑万隆的“异乡异闻”系列塑造了一系列的硬汉形象。
如《老棒子酒馆》中的陈三脚。
思考:原始生命派作品给读者带来的审美矛盾。
三是忧患派。
代表作家有韩少功、王安忆、李锐等(这一派作家大多由知青作家转化而来)。
忧患派作家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展开了对人的历史命运的思考,充溢着对民族深沉的爱和对民族前途的深切忧虑。
韩少功的《爸爸爸》王安忆的《小鲍庄》李锐的《合坟》4、先锋小说的特点:A、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意识形态的回避、反叛与消解(意义的缺席)。
洪峰的《极地之侧》苏童的《十九间房》B、在文学观念上颠覆传统的真实观。
先锋小说家一方面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另一方面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有自我指涉的功能。
如余华的《现实一种》、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涯》。
C、在文本特征上,体现叙述游戏,人物趋于符号化,通常采用戏拟、反讽等写作策略。
《受戒》的人性内涵:对健康人性的呼唤,对自由自在、不受任何羁绊的人生的抒写(在小说中人的一切生活方式都顺乎人的自然本性,自由自在,原始纯朴,不受任何清规戒律的束缚)。
对洋溢着生之快乐的“桃花源”式生活理想的向往(《受戒》表面上的主人公是聪明、善良、纯朴的小和尚明海和天真、美丽、多情的小英子,实际主人公却是“桃花源”式的自然纯朴的生活理想)。
5、汪曾祺写作的独特之处:他小说的总体风格是清新隽永、淡泊高雅。
A、淡化情节,铺开一幅清新淡泊、意蕴高远、韵味无穷的水乡风俗画。
例如,在小说《受戒》中“受戒”的场面一直在最后才出现,而且还是侧写,作者并不把它当作情节的中心。
小说不断的插入其他成分,插入成分中还不断地出现其他的插入成分。
B、汪曾祺的小说具有和谐含蓄之美。
他的小说很少抽象的思辨与迷狂的沉醉,而是适可而止,“怒不写到怒不可遏,乐不写到乐不可支,悲不写到悲不欲生”。
在文中有许多“未定点”和“意义空白”。
C、语言简洁明快、纡徐平淡,流畅自然,生动传神。
余华小说的先锋性:冷漠叙述。
作者在叙述中既不作过多的议论,也不对人物的心理进行分析,更不作价值判断。
对传统创作主题的颠覆。
主要表现为对历史、时间、理性、爱情、伦理等的颠覆。
对旧有文类实行颠覆性戏仿。
由于已经程式化的旧有文类更多接纳和保留的是封建社会及其他历史时期僵化的价值观念与正统意识形态,因此余华“文类颠覆的目的依然是价值观的颠覆。
”6、《白鹿原》的史诗品格:小说的构架非常宏大。
小说充分显示了历史的宏阔性、复杂性,以及作家对“本质”的历史的怀疑。
艺术特色:首先,作品广泛运用了象征手法。
作品反复出现的意象有白鹿、鏊子等。
白鹿象征着民族文化精神,例如,作为白鹿原人精神支柱的朱先生逝世时,他妻子看见前院腾起一只白鹿,掠上房檐飘过屋脊在原坡上消失。
再如,白灵牺牲时,他的几个亲人都梦见了白鹿,这一描写增加了白鹿的另一重象征意义: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对正义事业的矢志不渝的追求与敢于献身的精神。
“鏊子”则象征着当时象烙饼一样翻来覆去的社会运动对人的煎熬。
另外,像祠堂、塔等,也都承载着丰赡的象征意蕴。
其次,《白鹿原》充满了魔幻色彩。
作品不仅引用了神话,而且引入了民间传说。
古典戏剧等神话情节,充满了魔幻、神奇的气氛。
如,白鹿飘过的地方枯草复荣、毒虫俱死、瞎子重见光明、丑女变天仙、秃子生乌发的传说,小娥死后化为飞蛾的奇事等等,读来荒诞离奇,细细品味又别有深意。
再次,《白鹿原》呈现出浓郁而深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作品中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等都呈现出关中特有的风情。
7、90年代的散文热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旧作重刊,各类散文书系、类编、选本层出不穷。
二是散文刊物增多。
三是染指散文者日众。
四是读者对散文的高消费。
8、 90年代散文的类型:文人散文——汪曾祺、张中行。
文化大散文——余秋雨。
学者散文——季羡林、金克木。
小女人散文——素素等。
突出人文关怀的散文——张承志、韩少功。
非职业散文家的散文——王小波。
9、归来诗人:粉碎“四人帮”以后,一批在新中国诗坛上一度被冤屈而消失了的诗人重返诗坛,唱起了“归来”的歌,他们被称为“归来诗人”,其名得之于艾青诗集《归来的歌》。
归来诗它主要是指50年代活跃于文坛的一批作家,一般出生在30年代,少年时代起就受到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革命资历”,但在50年代历次政治运动中逐渐失去了写作权利、受到冲击的诗人。
他们在新时期复出诗坛,成为新时期初期诗歌的主要力量。
1980年,艾青把他的一本诗集定名为《归来的歌》,与此同时,流沙河、梁南也写了题为《归来》和《归来的时刻》的诗。
”归来”,在这个期间,是一种诗人现象,也是一个普遍性的诗歌主题。
雷抒雁《小草在歌唱》获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新诗奖10、归来诗歌的意义1、控诉和反思历史。
“归来者”作家是以50年代背景下的革命激情与”五四”新文学的战斗传统相结合,构成自身的特定的现实关怀。
”归来的歌”与”伤痕小说”、”反思小说”一样,是噩梦醒来、苦难结束之后对伤痛的抚摸,对历史变乱的控诉和反思。
2、恢复了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
这些诗作无论是抒情言志还是沉思感慨,无论是表达个人遭遇还是揭示时代悲剧,都表现了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张扬真、善、美,排斥假、大、空,对新诗艺术的重建做出了贡献3局限。
在冲破艺术禁锢,挣脱教条束缚方面,特别是与世界现代艺术的比照中,归来者的诗歌又明显地表现出创作力的薄弱和审美色彩的单一11、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称的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
其诗歌追求意象化的间接抒情,强调诗歌语言的多义性和意象自身的美感,被批评者贬称为”令人气闷的‘朦胧’”,指责其诗风晦涩难懂,所以得名”朦胧诗”。
有自办民间刊物《今天》。
12、朦胧诗论争的意义A、全面复苏和回归”五四”新文学的精神;B、由论争演变为一场自觉的诗歌运动,并在这一运动中完成了现代主义诗歌的中国化。
C、在论争中,不断涌现新的创作观念和先锋精神,这些新的创作观念和先锋精神不但影响着整个诗歌的发展走向,而且成了整个文学创作的探索者。
13、北岛诗歌的特征:1、诗作内容的三个方面:A,一个清醒的、孤独的觉醒者的自我表达。
B,坚守正义、承受苦难、自我理想人格的悲壮颂歌。
C,对时代和历史的深刻反思。
2、艺术特色:A,黑色的质地与冷峻的风格,用思想消解了情感和情绪。
B,是较强的现代主义特征。
注重象征和隐喻,通过对具体事件和背景的有意抽取,形成而富有歧义和弹性的深度意象。
顾城诗歌的艺术特征注重内心直觉感受,善于敏感地把握细小的感觉,选择奇特的意象,打破时空秩序,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从个人感触中表达对于生命的体验。
如《一代人》、《小巷》、《远和近》、《感觉》、《弧线》、《凝视》、《不是再见》、《简历》、等。
顾城被称为”童话诗人”,他诗歌的魅力是来自那种童话般的迹近”纯洁”的幻想。
诗歌有孩子般的纯稚风格和梦幻情绪,诗歌里表现出一种透明的美、纯净的美、神奇变幻的美。
如《生命幻想曲》、《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14舒婷诗歌的艺术特征内容特征:A、苦难中对理想的追寻。
B、对传统道德理性的反思背叛,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
C、张扬”人”的自我价值与尊严。
艺术特征:A、特有的温柔细腻的女性气质与风格。
B、是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抒情特色。
15、朦胧诗的特点n“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一、揭露黑暗的社会批判批判和理性精神。
二、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
三、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
”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n在艺术上:朦胧诗的特点,可概括为: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
1、注重自我表现。
诗中的”自我”不再是集体的代名词,而是一个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尊严的人。
2、注重意象化手法和意象层面的立体组合,常常采用通感手法和变形手法,使作品的主题具隐约性和多义性。
象征、意象、通感、暗示、隐喻、变形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运用,表达复杂感情、抽象的意识和情绪。
3、注重跳跃性情绪节奏和自由化的内在结构与韵律,以表达情绪为目的,以喧泄心灵为宗旨,因而不看重外在结构。
16、第三代诗歌”指继朦胧诗群体之后走上诗坛的持有更新的诗歌观念和审美追求的新一代诗人群体。
这个群体的发育大约从1984年前后开始,其出现以1986年《深圳青年报》和安徽《诗歌报》联合举办的”中国诗坛1986年,现代诗群体大展”为标志。
并立即形成漫山遍野之势。
17、1980年代的小说总体特征1、“一体化”文学时代的终结。
新时期小说已经逐渐形成一个多色彩、多情调、多音响、多层次的风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