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归纳小结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一1.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2.自然界存在着两种电荷,用绸子摩擦的玻璃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负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荷的符号是“Q”,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表示.4.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荷发生转移.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5.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能够提供持续供电的装制叫电源.干电池、铅蓄电池都是电源.直流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不断地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干电池、蓄电池对外供电时,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6.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都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是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金属导电,靠的就是自由电子导电.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二一、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元电荷 e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
物理初中电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初中电学知识点总结初中电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应用。
以下是初中电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1. 电荷与静电现象- 电荷:物质带电的量度,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 摩擦电化: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的现象。
-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总量在任何物理过程中保持不变。
- 库仑定律:描述两个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定律,力的大小与电荷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 2. 电路基础- 电路:电流流通的路径,由电源、导线和负载组成。
- 电源:提供电压的装置,如电池、发电机等。
- 导线:用于连接电路元件,使电荷能够流通的材料。
- 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元件。
- 负载:消耗电能的设备,如灯泡、电机等。
# 3. 电流与电压- 电流:电荷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
- 电流的测量:使用电流表进行测量。
- 电压:电势能的差异,单位是伏特(V)。
- 电压的测量:使用电压表进行测量。
- 欧姆定律:电流(I)等于电压(V)除以电阻(R),即 $I =\frac{V}{R}$。
# 4. 电阻与电阻器-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单位是欧姆(Ω)。
- 电阻器:具有一定电阻值的元件,用于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 影响电阻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 串联电阻:电阻器首尾相连,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 并联电阻:电阻器头尾相接,电流有多条路径。
# 5. 电路的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电路元件一个接一个地连在一起,电流相同。
- 并联电路:电路元件并列连接,电压相同。
- 混合电路:既有串联又有并联的电路。
# 6. 电能与电功- 电能:电荷通过电路时所具有的能量。
- 电功: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所做的工作。
- 电能的计算:电能(W)等于电压(V)、电流(I)和时间(t)的乘积,即 $W = V \times I \times t$。
- 电功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电功,单位是瓦特(W)。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电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电荷、电流、电场、电势、电路等电现象和电信号的产生、传输和处理。
下面是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的总结。
1.电荷与电场-电荷的性质: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电荷守恒。
-静电场: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电场指向正电荷,离开负电荷。
-电场强度:表示单位测试电荷所受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电场强度与电荷大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电场的叠加原理:多个电荷产生的电场可以叠加。
2.静电能和电势-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由于位置的变化而具有的能量。
电势能与电荷大小、电势差成正比。
-电势差:在电场中,单位正电荷从一个电势为高的点移动到另一个电势为低的点所做的功,即电场力对电荷做的功。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和距离成正比。
-电势能和电势差的关系:电势差等于单位电量在电势变化上获得的电势能。
-电势:表示单位正电荷在其中一点的电势能大小,电势等于电势差除以电量。
3.电路基本原理-电路:由导线、电源和电器等组成的路径,使电流得以流动。
-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简称为电流强度。
电流大小与电荷量和时间成正比。
-电阻: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受到的阻碍力。
导体的电阻与电阻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几何形状有关。
-电阻和电流的关系:电流强度等于电压与总电阻的比值,即欧姆定律。
-理想导线和真实导线:理想导线的电阻为零,而真实导线的电阻是非零的,会有能量损耗。
-并联和串联:多个电阻器连接在一起可以形成并联电路或串联电路,电阻之间的关系不同。
4.电路中的能量转换与电功率-能量转换:电源提供电势能,电流经过电器时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光能等。
电器中的能量转换满足能量守恒定律。
-电功率:单位时间内电流对电器做功的大小,等于电流的大小与电压的乘积。
5.电阻的应用-电阻的分压和分流:在串联电路中,电压分配与电阻成正比;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原理和应用:可变电阻器可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用于调节电器的亮度、音量等。
中考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7篇

中考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7篇篇1一、电学基础知识电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电荷、电场、电流等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在中考中,电学知识的考察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电荷: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 电场:电场是一种物质,它会对放入其中的电荷产生力的作用。
电场线是用来表示电场中电场方向和大小的假想曲线。
3. 电流: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欧姆定律指出,在一段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电路分析技巧电路分析是电学中的一项基本技能,掌握好电路分析技巧对于解决电学问题至关重要。
在中考中,常见的电路分析技巧包括:1. 识别电路元件:能够正确识别电路中的各种元件,如电源、开关、电阻、电容等。
2. 分析电流路径:根据电路的连接方式,分析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路径,确定各元件的电流方向。
3. 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包括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通过应用这两个定律,可以解决大多数的电路问题。
三、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考中常考的知识点。
电磁感应现象是指磁场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说明了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穿过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四、电功率和电能电功率和电能是电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也是中考中常见的考点。
电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而电能则是衡量电功率在时间上的积累,即电功率与时间的乘积。
掌握好电功率和电能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对于解决电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五、静电现象及应用静电现象及应用是电学中的一个有趣而实用的内容,也是中考中可能涉及的知识点。
静电现象是指物体表面电荷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现象,如摩擦起电、静电吸附等。
静电现象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静电复印、静电喷涂等。
六、电学实验与探究电学实验与探究是中考中常考的一项内容,要求考生能够独立完成电学实验,并能够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的结论。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一、电荷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2、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5、验电器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它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二、电流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电源的负极。
3、电流的单位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 A。
常用的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1 A = 1000 mA,1 mA =1000 μA。
4、电流表电流表是用来测量电流大小的仪器。
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三、电路1、电路的组成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四部分组成。
2、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断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短路:电源短路,导线直接连接电源的正负极;用电器短路,导线直接连接用电器的两端,用电器不工作。
3、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四、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相互影响。
2、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五、电阻1、电阻的概念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做电阻。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2、电阻的单位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欧(kΩ)和兆欧(MΩ),1 kΩ =1000 Ω,1 MΩ =1000 kΩ。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电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到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和电路的应用等内容。
下面是对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一、基本概念和单位1. 电荷:物体带有的电性质,单位是库仑(C)。
2. 电流: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截面的数量,单位是安培(A)。
3. 电压:单位正电荷从一个点移到另一个点时所做的功,单位是伏特(V)。
4. 电阻:导体抵抗电流流动的程度,单位是欧姆(Ω)。
5. 电功率:单位时间内电能的转化率,单位是瓦特(W)。
二、电路和电路元件1. 电路:由电源、导体和电器元件组成的路径,可以分为串联、并联和混联电路。
2. 电源:提供电流和电压的装置,如电池、发电机等。
3. 导体: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物质,如金属。
4. 电器元件:- 电阻器:用于调节电流和电压的大小。
- 开关:控制电路是否通断的装置。
- 电灯泡: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装置。
- 电流表:用于测量电流大小的仪器。
- 电压表:用于测量电压大小的仪器。
三、欧姆定律和电路分析1. 欧姆定律:在恒温条件下,导体两端的电流和电压成正比,电阻不变。
数学表达式为:I = U/R。
2. 串联电路:电流在电路中依次流过各个元件,总电流相同,电压分配。
3. 并联电路:电流分成几条不同的路径流过各个元件,总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电压相同。
4. 混联电路:既有串联又有并联的电路。
四、电功率和电能1. 电功率:电能转化的速率,关系式为:P = UI,其中P为功率,U为电压,I为电流。
2. 电能:电流通过电路所做的功,关系式为:E = Pt,其中E为电能,P为功率,t为时间。
五、常见电器和电路应用1. 电灯泡: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常用于照明。
2. 电风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产生风力。
3. 电热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用于取暖、加热等。
4. 并联电路在家庭中的应用:如并联电路串联电灯泡、电器设备等。
5. 串联电路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如串联电路调节音量、亮度等。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汇总精选11篇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汇总精选11篇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汇总11.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应用:发电机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闭合;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3.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4.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
结构:定子和转子(线圈、磁极、电刷)。
它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分类:交流发电机和直流发电机6.交流电:周期性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0.02S 频率:50HZ, 1S钟内改变电流方向100次7.直流电:电流方向不改变的电流。
上面对物理学磁生电知识点的讲解内容,希望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考出好成绩的,加油。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汇总2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如:玻璃,陶瓷,塑料,纯油(自由电荷大部分被原子核束缚住了,所以才不导电的),纯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完整版)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精华)

1 初中电学公式归纳与简析初中物理电学公式繁多,初中物理电学公式繁多,且各种物理规律在串并联两种电路中有时完全不同,且各种物理规律在串并联两种电路中有时完全不同,且各种物理规律在串并联两种电路中有时完全不同,使得学生极易将各使得学生极易将各种公式混淆,为了使学生对整个电学公式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知识网络,现将初中串、并联中的物理规律以及电学公式以两个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如下:一、电学中各物理量在串并联电路中的规律比较表(一)电路物理量规律(符号单位)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流(I/A )I = I 1 = I 2 2 =…I n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 = I 1+I 2+…+I n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电压(U/V )U = U 1+U 2+…+U n (串联电路中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U = U 1 = U 2…= U n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电阻(R/Ω)R = R 1+R 2+…+R n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1R =1R 1+1R 2或R= R 1R 2R 1+R 2(并联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电能(W/J )W=W 1+W 2+…+W n (无论串联与并联电路消耗的总电能等于各部分电功之和)电功率(P/W )P=P 1+P 2+…+P n(无论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的总功率等于各部分电功率之和)电热(Q/J )Q=Q 1+Q 2+…+Q n(无论串联与并联电路产生的电热等于各部分电热之和)各物理量与电阻的分配关系电流:I I 1 :I 2=1 :1I 1:I 2=R 2:R 1(与电阻成反比)电压:U U 1:U 2=R 1:R 2(与电阻成正比)U 1:U 2=1:1 电能:W W 1:W 2=R 1:R 2(与电阻成正比)W 1 :W 2=R 2:R 1(与电阻成反比)电功率:P P 1:P 2= R 1:R 2(与电阻成正比)P 1:P 2=R 2:R 1(与电阻成反比)电热:Q Q 1:Q 2 =R 1:R 2(与电阻成正比)Q 1:Q 2=R 2:R 1(与电阻成反比)U 1U 2 U R 1 R 2 I I I 1 I 2 R 1 R 2 U二、电学中各物理量求解公式表(二)电流:I/AI= U R I = P U 电压:U/VU = IR U = P I U = PR 电阻:R/Ω= R = U U I R = U 2P R = P I 2 R = Q I 2t 电功率:P/W P = W t P = UI P = U 2RP = I 2R 电能(电功):W/J W = Pt W = UIt W = U 2Rt 电热:Q/J Q = I 2Rt 注:当电能完全转化为热能时(纯电阻电路),Q = W = Pt= UIt = U 2Rt 其他公式: W = n NKW ·h 注:n 为电能表在某一时段内转过的转数,N 为用电器消耗1kW ·h 所转的转数 分析:1、对于电功、电功率、电热三个物理量,它们无论是在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中,都是总量等于各部分之和。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知识点小结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知识点小结电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荷、电场、电流、电压、电阻等与电有关的现象和规律。
初中物理电学的知识点主要包括静电现象、电流和电路、电阻和电压、电能和电功、电磁感应等。
下面是对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的小结。
一、静电现象1.静电的生成:当物体失去或获得电子后,会带电,并且产生电场。
2.常见静电现象:摩擦产生静电、电荷的导体和绝缘体、静电感应和电荷的分布。
二、电流和电路1.电流和电荷:电流是电荷经过导体横截面单位时间内的流动量。
2.电路:电路是指电流在导体中的完整路径。
3.阻抗和导体:导体的阻抗随长度的增加而增加,与导体的截面积成反比。
4.串联和并联: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电压叠加;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电流叠加。
三、电阻和电压1.电阻和电阻率:电阻是导体抵抗电流流动的程度,电阻率是导体单位长度的电阻。
2.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阻与电流成反比,即V=IR。
3.电压分压原理:电压在串联电路中按照电阻比例分配,即V=V1+V24.电功和功率:电功是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电功。
四、电能和电功1.电能:电能是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由一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时所具有的能量。
2.电能和电功的关系:电功等于电能的变化,即W=QV。
3.电功率: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释放或消耗的电能,即P=IV。
五、电磁感应1.磁场和磁力线:磁场是在物体周围存在的力场,磁力线是表示磁场的曲线。
2.电磁感应现象: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磁场的强度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两端产生感应电流。
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大小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速度及磁感应强度的乘积成正比。
4.发电机和变压器:发电机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电流,变压器利用电磁感应改变电压。
以上是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的小结。
学习电学的基础知识是理解和应用电学原理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电磁学等更深入电学知识的基础。
希望以上总结对你对初中物理电学知识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知识汇总一、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正电荷: 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叫正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负电荷: 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叫负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 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或者带电多少。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 单位:库仑(C )。
7、异种电荷接触在一起要相互抵消。
二、电路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在电源的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经用电器流向负极。
3.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4.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①有电源 ②电路闭合6.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水溶液等。
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荷。
7.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8.电路的基本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9.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断路); (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绝对不允许。
10.电路图:用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必须记住各种电路元件符号)11.串联: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叫串联。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知识点总结(精选12篇)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知识点总结〔精选12篇〕篇1: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知识点总结1、电流的产生:由于电荷的定向挪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①正电荷定向挪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理解:在金属导体中形成的电流是带电的自由电子的定向挪动,因此金属中的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挪动的方向相反。
而在导电溶液中形成的电流是由带正、负电荷的离子定向挪动所形成的,因此导电溶液中的电流方向跟正离子定向挪动的方向一样,而跟负离子定向挪动的方向相反。
②电路中电流是从电的正极出发,流经用电器、开关、导线等流回电的负极的。
电流的三效应:热效应、磁效应和化学效应,其中热效应和磁效应必然发生。
2、电流强度:表示电流大小的物理量,简称电流。
①定义:每秒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叫电流强度,简称电流。
I=Q/t②单位:安〔A〕常用单位有毫安〔mA〕微安〔μA〕它们之间的换算:1A=103 mA=106μA③测量:电流表要测量某部分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必须把安培表串联在这部分电路里。
在把安培表串联到电路里的时候,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安培表,并且从“—”接线柱流出来。
在测量前后先估算一下电流强度的大小,然后再将量程适宜的安培表接入电路。
在闭合电键时,先必须试着触接电键,假设安培表的指针急骤摆动并超过满刻度,那么必须换用更大量程的安培表。
使用安培表时,绝对不允许经过用电器而将安培表的两个接线柱直接连在电的两极上,以防过大电流通过安培表将表烧坏。
因为安培表的电阻很小,所以千万不能把安培表并联在用电器两端或电两极上,否那么将造成短路烧毁安培表。
读数时,一定要先看清相应的量程及该量程的最小刻度值,再读出指针所示数值。
3、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I=I1=I2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I=I1+I24、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是提供电压的装置5、①电压的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初中电学全部知识点总结

初中电学全部知识点总结电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电荷的运动规律以及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电学知识是理解电路、电器、电力等方面的基础。
下面是初中电学的全部知识点总结:1.基本概念-电荷:带电粒子,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质子:带正电荷的基本粒子。
-电子:带负电荷的基本粒子。
-元电荷:电子的电荷大小,等于1.6×10^-19库仑。
-电学基本量:电流、电压、电阻。
-电流:电荷通过导体的流动,单位是安培。
-电压:单位正电荷在电路中所具有的能量,单位是伏特。
-电阻: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特性,单位是欧姆。
2.电荷与物质-电子的自由移动性:金属中的电子可以自由移动形成电流,这也是导体能够导电的原因。
-绝缘体:电子不能自由移动的物质,不能导电。
-半导体: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导电。
3.电路与电路图-电路:由导线、电源和电器等组成的闭合回路。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的图示。
-电源:提供电流的设备,常见的有干电池、电池组等。
-导线:连接电器之间的导体,通常用金属线。
4.并联与串联-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以流动,电流大小相同,电压相加。
-并联电路:电流可以分流,电流大小不同,电压相同。
-电流分压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分配与所经过的电阻成反比,即电阻越大,所占电流越小。
-电压分配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电压分配与所经过的电阻成正比,即电阻越大,所占电压越大。
5.电阻与电阻定律-电阻的定义:电流通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碍。
-电阻的计算:电阻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欧姆定律:电流和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即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的商。
-电阻的影响因素: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电阻率有关。
6.简单电路-按键:通过按下或松开按键来控制电流的开闭。
-电流灯: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来改变灯的亮暗。
-温度保护器:通过温度的变化来控制电路的开闭。
7.电源与电压-直流电源:电流方向始终不变。
电学物理初中 知识点总结

电学物理初中知识点总结一、静电学静电学是电学物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研究静电场和静电力的现象和规律。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主要学习电荷、带电物体互相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电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1. 电荷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基本性质,它有正负之分。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 电场电场是静电场的一种,它是指电荷在周围空间中产生的一种场。
在电场中,带电物体会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这种力与电荷的大小和在电场中的位置有关。
3. 高尔法定律高尔法定律是描述带电物体互相作用的规律,它规定带电物体间的静电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
4. 静电感应静电感应是指在没有直接接触的情况下,一个带电物体的静电场对其他物体产生电荷分布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出现,如摩擦产生静电、电子束照射金属板产生静电等。
二、电流和电路电流和电路是电学物理的另一重要内容,它研究电荷的流动和在电路中的行为规律。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主要学习电流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简单电路中的元件和工作原理。
1. 电流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通常用I表示。
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即正电荷移动的方向即为电流的方向。
2. 电流的效应电流在导体中会产生电磁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
其中,磁效应是最为常见的,当电流通过导体时,会在导体周围产生磁场。
3. 电路电路是指由电源、导线和各种元件组成的闭合路径,实现电流在其中的流动。
电路可以分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和混合电路等不同类型。
4. 电阻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通常用R表示。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材料、截面积和长度有关,可以用欧姆定律来描述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5. 电压电压是电路中的电势差,通常用U表示。
电压决定了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情况,它与电阻和电流之间有一定的数学关系。
6.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是指多个元件并联连接在一起,串联电路是指多个元件串联连接在一起。
初中电学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电学物理知识点总结一、电荷与电场1. 电荷: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 元电荷:最小的电荷单位,所有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3. 库仑定律:描述两电荷之间作用力的定律。
公式为F=k*q1*q2/r^2,其中F是作用力,k是库仑常数,q1和q2是两个电荷量,r是两电荷之间的距离。
4. 电场:电荷周围存在的特殊物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产生作用力。
5. 电场线:为了形象描述电场而假想的曲线,电场线的方向在任意点上与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一致。
6. 电场强度:表示电场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单位是牛顿/库仑(N/C)。
二、电路基础1. 电路:由电源、导线和负载组成的闭合路径,电流通过电路时可以完成电能的转换和利用。
2. 电源:提供电压的装置,是电路中能量的源头。
3. 导线:用于连接电路各个元件,使电荷能够在电路中流动。
4. 负载:消耗电能的设备,如电灯、电动机等。
5. 电流: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单位是安培(A)。
6. 电压: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势差,单位是伏特(V)。
7. 电阻:阻碍电流流动的性质,单位是欧姆(Ω)。
三、欧姆定律1. 欧姆定律: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公式为I=U/R,其中I是电流,U是电压,R是电阻。
2.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多个电阻可以串联或并联在电路中,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而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倒数之和。
四、电能与电功1. 电能:电能是电荷在电场中由于电势差而具有的能量。
2. 电功:电流通过导体时所做的功,单位是焦耳(J)。
3. 电能的计算:电能可以通过公式W=UIt计算,其中W是电能,U是电压,I是电流,t是时间。
五、电磁感应1. 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特殊物质,与电场类似,但磁场对磁体产生作用力。
2. 电磁感应: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在电路中产生电动势,即电磁感应现象。
初中生电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生电学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电流1. 电流的概念电流是描述电荷运动的物理量,是单位时间内流过横截面的电荷量的大小。
通常用I表示,单位是安培(A)。
2. 电流的计算公式在直流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到:I = Q / t其中,I表示电流强度,Q表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t表示通过横截面的时间。
3. 电流的方向电流方向的约定是根据正电荷流动方向所确定的,正电荷的流动方向是与电子的运动方向相反的。
所以在电路中,电流的正方向是正电荷流动的方向,实际上是电子流动的反方向。
4. 电流的测量电流可以通过安培表来进行测量,安培表的量程需要根据要测量的电流大小来选择。
二、电压1. 电压的概念电压是描述电荷所具有的能量状态,是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电势能。
通常用U或V表示,单位是伏特(V)。
2. 电压的相关公式在电路中,电压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到:U = W / Q其中,U表示电压,W表示电场做功,Q表示电荷。
也可用以下公式表示:U = I * R其中,I表示电流强度,R表示电阻。
这是欧姆定律。
3. 电压的实际应用电压是电流产生的动力,电路中各种电器的工作正是基于电压的。
比如,电池产生的电压可以推动电流在电路中循环,使电器得以工作。
4. 电压的测量电压可以通过万用表来进行测量,选择“伏特档位”即可测得电路中的电压大小。
三、电阻1. 电阻的概念电阻是物质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是描述物质本身特性的物理量。
通常用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2. 电阻的影响电阻的大小会影响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情况,不同的电阻在电路中会产生不同的电压和电流。
3. 电阻的计算电阻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R = ρ * L / A其中,R表示电阻,ρ表示电阻率,L表示长度,A表示横截面积。
4. 电阻的应用电阻在电路中有着很多应用,可以用来控制电流大小、保护电路、调节电路等。
四、简单电路1. 电路的概念电路是由电源、导体和电器组成的闭合路径。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串联电路分压,各用电器分得的电压与自身电阻成正比。
即:U1/U2=R1/R2。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和电源电压相等。
U=U1=U一、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在串联、并联电路中的规律电流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I=I1=I2。
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
并联电路分流,该支路电流的分配与各支路电阻成反比。
即:I1/I2=R2/R1,I1R1=I2R2。
电压1.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即:U=U1+U2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2电阻1.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串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大。
(总电阻越串越大)R=R1+R2。
2.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分电阻的倒数和。
总电阻要比任何一个并联分电阻阻值都要小。
(总电阻越并越小)R=R1R2/R1+R2(上乘下加)或: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的电阻倒数之和。
3.因此几个电阻连接起来使用,要使总电阻变小就并联;要使总电阻变大就串联。
4.如果n个阻值都为R0的电阻串联则总电阻R=nR05.如果n个阻值都为R0的电阻并联则总电阻R=R0/n电功1.串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
即:W总=W1+W2+…Wn。
电流通过各个用电器所做的电功跟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
即:W1/W2=R1/R2。
2.并联电路:总电功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之和。
即:W总=W1+W2+…Wn。
电流通过各支路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电功跟该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即:W1/W2=R2/R1。
电功率1.串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实际电功率之和。
即:P总=P1+P2+…Pn各个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用电器的电阻成正比。
2.并联电路:总电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即:P总=P1+P2+…Pn 各支路用电器的实际电功率与各个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1.电流(A):I=U/R(电流随着电压,电阻变)2.电压(V):U=IR(电压不随电流变。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1. 电流与电压1.1 电流的定义1.2 电压的概念1.3 电阻与电阻定律1.4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1.5 阻值和导体材料电流与电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电学知识点之一。
电流是流动的电荷数目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通常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A)。
而电压是指电荷在电场中做功的能量,通常用符号U表示,单位是伏特(V)。
在电路中,电阻是电流电压的比值,通常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在串联电路中,电阻之和等于总电阻;在并联电路中,电阻之和的倒数等于总电阻的倒数。
导体材料的电阻是导体材料本身特性的一种体现,不同材料的导体材料电阻会有所不同,导体材料电阻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导体材料电阻会增加。
2. 电功和电能2.1 电功的概念2.2 电能的转化2.3 电功、电能与电压的关系2.4 电功率的定义2.5 电能的消耗和节约电功是电压和电路中电流的乘积,通常用符号W表示,单位是焦耳(J)。
而电能是指电功在电路中所产生的能量,可以通过电能转换设备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比如热能、机械能等。
电功与电压的关系可以用公式W=U×I表示,其中U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
电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转化的电能,通常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瓦特(W)。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合理利用电能,减少电能的浪费。
比如在使用电器时,可以采用节能型电器,合理使用电器,充分利用自然光等方式来节约电能。
3. 电磁感应和电动机3.1 电磁感应定律3.2 感应电流的产生3.3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3.4 电磁感应的应用3.5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电磁感应是指磁场变化时在导体内部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场的变化率成正比。
电磁感应在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动机则是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的磁场来驱动电动机转动。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电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荷、电流、电压以及其它与电有关的现象和规律。
初中阶段电学的学习主要包括静电学和电流学两部分,下面是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静电学1.电荷:物体中负电荷和正电荷的基本概念,具有电性的物质。
2.静电现象:擦拭产生电荷的实验事实,包括擦皮球、擦塑料棒等。
3.静电力:带电体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力产生的作用力,性质与距离成反比。
4.电场:带电体在其周围形成的一种物理场,可以对带电粒子产生力。
5.静电感应:静电作用下,物体产生电荷重新分布的现象。
6.导体与绝缘体:导体中的电荷可以自由移动,绝缘体中的电荷不能自由移动。
7.高压静电:静电积累形成的大电压,具有危险,应当小心操作。
二、电流学1.电流:电荷的移动形成的流动现象,单位安培(A)。
2.电压:电荷的移动所受到的力,单位伏特(V)。
3.电阻:阻碍电流通过的物质或元件,单位欧姆(Ω)。
4.电阻的特性:电阻与电流的关系,欧姆定律。
5.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电阻依次连接形成的电路与电阻同时连接形成的电路。
6.电阻的连接方式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串联电路电流不变,电压分担;并联电路电流分担,电压不变。
7.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安培表测量电流,电压表测量电压,欧姆表测量电阻。
8.电池和电源:产生电压和电流的装置,包括干电池、蓄电池和直流电源。
9.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单位瓦特(W)。
10.电能和电功:电能是电路中储存的能量,电功是电能的转化。
11.电效应:电能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现象,包括灯光、电热和电化学效应。
12.电路:电流在一定路径内连续流动的路线。
13.开关:控制电路中通断状态的装置。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解电学现象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荷、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基本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了解电场和静电感应等基本规律,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原理与特性,学习如何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了解电池和电源的工作原理,掌握功率、电能和电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理解电效应和电路中开关的作用,建立起系统的电学知识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电路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任意处断开,电流都会消失)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二,电流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三,电压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3伏=106毫伏.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四,电阻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R与它的U 和I无关).滑动变阻器: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五,欧姆定律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欧姆定律的应用:①同一电阻的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R=U/I)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串得越多,电阻越大)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串联,则有R总=nR④分压作用:=;计算U1,U2,可用:;⑤比例关系:电流:I1:I2=1:1(Q是热量)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并得越多,电阻越小)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并联,则有R总=R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1:1,(Q是热量)六,电功和电功率1.电功(W):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多少叫电功,2.功的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4.电功公式:W=Pt=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利用W=UIt计算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还有公式:=I2Rt电功率(P):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千瓦公式: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另有:额定电流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另有:实际电流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当UU0时,则PP0;灯很亮,易烧坏.当U=U0时,则P=P0;正常发光.15.同一个电阻,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16.热功率:导体的热功率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17.P热公式:P=I2Rt,(式中单位P→瓦(W);I→安(A);R→欧(Ω);t→秒.)18.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热功率=电功率,可用电功率公式来计算热功率.(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七,生活用电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火线和零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用电器要与它的开关串联接火线.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它升温达到熔点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引起电路电流过大的两个原因: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八,电和磁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它有指向性:指南北.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 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方向的假想曲线.不存在且不相交,北出南进.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的北极附近.但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1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1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13.通电螺线管的性质: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14.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15.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16.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控制.17.电话基本原理:振动→强弱变化电流→振动.18.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应用:发电机感应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闭合;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结构:定子和转子.它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电动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电动机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换向器:实现交流电和直流电之间的互换.交流电:周期性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直流电:电流方向不改变的电流.实验一.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电路图如右图)注意:实验之前应把滑动变阻器调至阻值最大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二.测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原理:P=U电路知识点梳理(一)断路开路通路短路:1、电流从一点流到另一点,可以走导线又可以走用电器的时候,它一定走导线而不走用电器,这时这两点间的用电器被短路2、不通的电路叫断路3、正常工作的电路叫通路4、开路就是断路断路与开路是同种意思,就是在正确的电路中,开关断开时电路的状态,电流是不流通的;通路是指电路中开关是闭合的,电流是可以流通的;以上两种是电路的正常状态。
短路是指将用电器与导线并联,电流会只从导线通过,而不走用电器,这样我们就说短路了这个用电器,或与电源并联,而短路了电源。
短路是电路不正常状态,会烧坏电路元件。
(二)识别错误电路一般错误发生有下列几种情况:1、是否产生电源短路,也就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回到电源负极;2、(串联)是否产生局部短接,被局部短路的用电器不能工作;3、是否电压表、电流表和正负接线柱错接了,或者量程选的不合适(过大或过小了);4、滑动变阻器错接了(全上或全下了)。
(三)正负极1从电源的正极出来,然后是连电流表的正接线柱,然后从电流表的负接线柱出来的。
2正极连负极一般是说电池串联的时候,电流表和电压表永远都是正接线柱进负接线柱出的。
3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而电压表则是并联在待测物体两端否则将会出现短路,电键(开关)和电流表不能直接接在电源两端4检验电路是否是并联只需观察将电路中的其中一个用电器拿走后,其余的是否还能正常工作,若不能,则说明电路连错了。